首页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14昼夜的形成》word教案 (1)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昼夜的形成 教学目标:1.能够在合作中设计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方案;能积极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2.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人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3.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手电筒、小纸人、窗帘等。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课时安排:用2课时,其中活动1用一课时,活动2和拓展活动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开个学术讨论会活动目标:1.能承认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3.能说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4.意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过程,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实施过程:1.以四人为一组。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共同进行。2.活动从教材的引入开始。布置学生在小组内用5—6分钟的时间为讨论会做准备。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解释。,3.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包括“科学在线”的资料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认识的艰巨过程,并体会哥白尼日心说的巨大贡献。4.科学在线的一段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在讨论和分析活动中做适当的引导。二、模拟昼夜的形成活动目标:1.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模拟实验的方案,并能正确操作。2.能够较清晰地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模拟实验结果。3.能积极寻找证据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实施过程:1.这项活动在学生已经知道昼夜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前就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模拟昼夜的成因,如何分工合作等。2.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计划,在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准备好所需材料后,再开始实验。遮光窗帘将教室变暗,以保证实验效果。3.为了帮助学生强化探究中的认识,要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和表针的方向相反。4.实验结束后各组分别向全班介绍模拟实验的结果。5.教材最后的讨论是对知识的运用。一定让学生先根据两地的位置判断,再用实验演示。同一天中位置靠东侧的地方先被太阳照到,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侧,所以先被太阳照到。拓展知识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二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玫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玫的声望,加上这种理念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说整整统治欧洲达1000多年之久。,16世纪初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观测、研究,发现托勒玫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1-09-08 09:20:44 页数:3
价格:¥2 大小:18.00 KB
文章作者:鲸鯢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