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04课 《诗经》两首(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qiān)垝垣(huán)孔疚(jiù)尔卜尔筮(shì)熏陶渐染(jiān)B.涉淇(qí)夙兴夜寐(sù)咎言(jiū)自我徂尔(cù)匪夷所思(fěi)C.不遑(huánɡ)象弭(mǐ)归聘(pìn)雨雪霏霏(yù)风靡一时(mǐ)D.桑葚(shèn)棠棣(dì)嗟叹(jiē)咥其笑矣(diē)载歌载舞(zài)【答案】C【解析】A项,“垣”应读yuán;B项,“咎”应读jiù,“徂”应读cú,D项,“咥”应读x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世外桃园既来之,则安之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剑拔弩张D.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答案】D【解析】A项,望风披靡世外桃源。B项,靡靡之音纵横驰骋。C项,戎马倥偬仓皇逃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②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拖延③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涉:渡过B.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垝:高大的②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③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①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耽搁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落③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D.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渐:溅湿,浸湿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爽快③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靡:没有【答案】A1,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答案】B【解析】A项,“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的程度;引出另一话题。B项,“往”,古今义均为“去,到(某地)”。C项,“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D项,“雨雪”,古义:下雪。今义:雨和雪。5.下面各句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匪来贸丝,来即我谋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答案】D【解析】A项,“莫”通“暮”/无;B项,“泮”通“畔”/无;C项,无/“匪”通“非”;D项,“于”通“吁”/“说”通“脱”。6.诵读要读出诗歌的感情色彩和语调。对下列诗句所含感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思念、回忆)B.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伤心、无奈)C.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热情、温柔)D.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哀伤、无奈)【答案】D【解析】D项,“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出自《诗经》中的《国风·卫风·氓》,这句话的意思是“回头日子我也不妄想,撒手拉倒好赖都承当”,表明女子从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所以,D项表达的是决绝、刚烈之情。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C.《诗经》中,“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成就,它或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2,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答案】D8.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这一年来多少在外务工人员辛苦奔波,夙兴夜寐。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他们终于可以放下这一年中的苦与累,踏上归乡的路程。B.去年为首尔FC队队员的德扬也信誓旦旦,要用本场比赛向恒大复仇。因为首尔FC在去年亚冠决赛中输给了恒大。C.苏有朋首先分享了做导演的感受,称不仅要事必躬亲,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为了电影,还推掉了今年所有的商演。D.香皂买回来后,屡试不爽,气得我奔向商店,找到那个售货员,大呼:“退货!退货!”【答案】D【解析】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不合语境。A项,夙兴夜寐:形容勤劳。使用正确。B项,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使用正确。C项,事必躬亲:不管什么事,一定亲自去做。使用正确。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学校举行的“我读《诗经》”比赛活动,使我们锻炼了组织能力,增强了集体意识,彰显了青春活力,提升了诗歌鉴赏水平。B.“两让两争取”这一办学思路的提出,目的就是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争取社会的广泛认可,使我们学校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名校。C.根据各种民调显示,人们高度钦佩中央的反腐勇气,坚决拥护中央对所有贪官开展调查的决定。D.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要求我们的政府努力加强执政能力和水平,为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答案】B【解析】A项,缺少主语,“通过”与“使”删去其一。C项,句式杂糅,删掉“根据”或“显示”。D项,搭配不当,不能说“加强执政能力和水平”,可改为“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诗经》是诗,不是经,这在今天是很明确的。但___________。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___________,另一方面则用于___________,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拿来做教化的工具3,②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③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被当做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④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有些人看到国君或官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诗献给他们⑤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被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A.①⑤③④②B.③⑤④②①C.②④①③⑤D.①③⑤②④【答案】D1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诗经》读书交流会。主题是“《诗经》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答案】示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经典名句脍炙人口,耐人寻味,让我们走进《诗经》,去欣赏其中无穷的璀璨与绚丽吧。【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一般“开场白”应达到是近距离、建立信任、引起兴趣的目的。因为本题要求写的是“读书交流会”的开场白,所以写作时首先要明确交流的主题,点明是“《诗经》鉴赏”;然后指出《诗经》的优秀之处,吸引听众,激发听众的兴趣;最后发出号召,号召学生积极参与。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4,1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犹可说.也说:解脱B.无与士耽.耽:沉溺C.自我徂.尔徂:往D.渐.车帷裳渐:渐渐地【答案】D【解析】渐:浸湿。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桑之.未落太子迟之.B.士贰其.行吾其.还也C.以.尔车来具告以.事D.言.既遂矣静言.思之【答案】D14.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运用了赋的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悔恨和警醒。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比和兴的手法,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技巧上看,它与下文“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构成了对比。D.“女也不爽”意思是女主人公并无差错,她对感情忠贞,多年来甘心贫苦,日夜操劳,对得起丈夫了。【答案】A【解析】“运用了赋的手法”错误,这里运用的是“比”的手法。15.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着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B.本诗大体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采用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坚强的性格。C.运用对比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诗歌通过女主人公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以及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D.本诗三次写到淇水,有实有虚,贯穿全诗,淇水是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见证,诗歌通过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可谓构思精巧,匠心独运。【答案】D【解析】“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分析不当。5,(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遑.启居不遑:不害怕B.忧心孔.疚孔:很C.彼路斯.何斯:语气词,无实义D.靡使归聘.聘:问【答案】A【解析】不遑:无暇。17.下面关于诗歌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C.本诗意蕴丰富,情感深沉,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D.本诗主旨在揭露和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答案】D【解析】主要表达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1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历来为评论家所赞赏,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案】这几句诗运用了对比和衬托手法,集中表现了出征时的“杨柳依依”,返归时“雨雪霏霏”。一春一冬,一暖一寒,一绿一白,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杨柳依依”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的心情。【解析】赏析诗句一般从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两个角度入手,在表现手法方面,这几句诗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抒情方式为“以乐景写哀情”,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即可。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9~20题。6,柏舟《诗经·邶风》①②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③④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⑤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⑥⑦⑧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⑨⑩日居月诸,故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注】①汎(fàn):同“泛”,漂流的样子。柏舟:柏木做成的舟。②微:非,不是。③匪,非。鉴,明镜。茹,含,容纳。以上两句是我心不能像镜子对于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④据:依靠。⑤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选,屈挠退让的意思。⑥悄悄:苦愁状。⑦觏(ɡòu):通“遘”,遭遇。闵(mǐn):痛。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⑧这句是说醒悟的时候越想越痛。⑨二句问日月为何更迭晦蚀,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界。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⑩二句言心上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干净之衣污垢长在。19.下列有关《柏舟》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章以“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引出“耿耿不寐,如有隐忧”。B.第二章写女子想一吐烦忧,谁料兄弟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C.第三章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销愁,但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第四章满腹辛酸,自悲身世。D.第五章中,女子把幽怨的目标转向日月,表达自己的怨恨像洗不干净的衣服,没法消除。于是只能一走了之。E.本诗塑造了一个忧愁困苦、坚强不屈而又悲愤幽怨的女子形象,全诗是围绕这一女子的悲惨遭遇展开,主要表现社会的不公。【答案】DE【解析】D项,第五章中,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于无可奈何之际,把目标转向日月。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女子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其实是因为女子的忧痛太深,以至于日月失其光辉。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但却是有奋飞之心,无奋飞之力,只能叹息作罢。E项,“主要表现社会的不公”没有依据。《国风·邶风·柏舟》全诗五章,每章六句,从此诗的内容看,似是一首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其抒情口气,有幽怨之音,无激亢之语。所以,诗歌主要表现女子的忧愤之情。7,20.这首诗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其“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全诗紧扣一个“忧”字,表现了一个女子自伤遭遇,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幽怨之忧。从诗歌中,不难看出这位女子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更无以解。【参考译文】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慢慢流。圆睁双眼难入睡,深深忧愁在心头。不是想喝没好酒,姑且散心去遨游。我心并非青铜镜,不能一照都留影。也有长兄与小弟,不料兄弟难依凭。前去诉苦求安慰,竟遇发怒坏性情。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忧愁重重难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恶。碰到患难已很多,遭受凌辱更无数。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白昼有日夜有月,为何明暗相交迭?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静下心来仔细想,不能奋起高飞越。(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8,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答案】A【解析】“《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错,根据原文,《诗经》有深厚的思想内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9,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的论述,“徒歌”是与“献诗”对应的,不是与《诗经》对应的。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09-07 16:11:51 页数:10
价格:¥2 大小:661.32 KB
文章作者:159****3795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