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同步练第07课 记念刘和珍君(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长歌当.哭(dàng)菲.薄(fěi)寥.落(liáo)赁.屋(lìn)B.桀骜.锋利(ào)莽.原(mǎng)殒.身不恤(xǔn)攒.射(cuán)C.折.本(zhé)威慑.(shè)立仆.(pū)惩创.(chuàng)D.抚恤.(xù)山阿.(ē)陶潜.(qiǎn)尸骸.(hái)【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字音辨析最好与词语含义结合起来记忆。B项,“殒身不恤(xǔn)”应读“yǔn”;C项,“折本(zhé)”应读“shé”;D项,“陶潜(qiǎn)”应读“qián”。故选A。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刻________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②我作为这位大作家的弟子,就将拙作作为祭品,________在他的灵前吧。③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________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A.爆发贡献微弱B.爆发奉献微漠C.暴发贡献微漠D.暴发奉献微弱【答案】B3.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组是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B.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反语)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1,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比喻)【答案】B4.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始就写“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表现出鲁迅悲愤难遣的心情。实际上鲁迅同刘和珍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是同一营垒中的革命同志。B.鲁迅在本文中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互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歌颂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C.文章第二节中“真的猛士”指的是刘和珍、杨德群烈士,“直面”“正视”都表示正面注视、不回避之意,“惨淡的人生”指当时反动派统治下人民群众所过的非人生活。D.作者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但却屡屡表示“无话可说”。但这样的语义逻辑矛盾,恰恰暗含了作者内心冷静的理性与热烈的情感的交错,从思维变化的角度来看并不矛盾。【答案】C【解析】“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包括刘和珍、杨德群等烈士。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B.如果秦少游(人名)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C.“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7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万古。D.自从电影《疯狂的石头》以挟.山.超.海.之势席卷全国之后,轻松搞笑的影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鸡犬不宁》《大电影》等都纷纷以搞笑、恶搞成为吸引观众的卖点。E.在电影《落叶归根》里,郭德纲因扮演劫匪操着一口河南腔,险被网友骂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很受伤”的河南人更是出.离.愤.怒.,要求郭德纲给个解释。【答案】CE2,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将韩寒与鲁迅作了一番对比,韩寒作为新生时代的人物,他同样有自己的方式,但鲁迅是一个时代出现的特殊人物。B.鲁迅先生的孙子周令飞先生远道而来,为现场的观众朗诵了鲁迅先生在厦大执教期间写下的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庆祝厦门大学建校89周年。C.“五四”新文化运动促成了一大批追求自由、平等和现代精神的中国新女性,如向警予、许广平、刘和珍、丁玲等。D.许广平担任了学生会总干事,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与刘和珍等携手并肩战斗,进而写下了大量揭露和批判段祺瑞政府黑暗统治的檄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为“鲁迅是一个时代出现的特殊人物,但韩寒作为新生时代的人物,他同样有自己的方式”;C项,成分残缺,应在“新女性”后加“的产生”;D项,“进而”是“继续向前,更进一步”的意思,表递进关系,从整个句子的意思看是并列关系,因此,可把“进而”改为“并且”。7.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为入选的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答案】示例: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盛,“奋然而前行”!【解析】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写作颁奖词时,内容上要能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人物的事迹与品质;语言上要寓情于叙,融情于议,要对人物的精神进行颂赞,以达到感染人、鼓舞人的效果。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四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3,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六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七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8.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一连使用了“居然”“竟”“不料”“不信”“何至于”等词,这些词表现了什么?【答案】说明了惨案的发生出乎作者的意料,反映了敌人的凶残超乎人之常情。【解析】文中的这些词语,有的表示出乎意料,有的表示惊讶。作者连用这些词语,准确反映出听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的震惊。9.第六部分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潜在意义?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答案】作者把“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比喻为“煤的形成”,说明“请愿”的方式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的方式。运用比喻修辞,能更形象地揭示“请愿”的意义,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意及其表达效果。从语句特点看,画线句显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以4,说明“请愿”方式的收效不大。从表达效果看,运用比喻修辞,能使道理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10.第七部分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的凶残及其走狗文人的卑劣的愤怒和抨击,对中国女性从容不迫、勇于牺牲的赞扬。【解析】“凶残”“下劣”表明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怒和抨击,“从容”赞扬了中国女性从容不迫、勇于牺牲的精神。11.从六、七两部分看,作者是如何看待学生请愿的?【答案】①学生徒手请愿的教训是深刻的,斗争者应改变斗争的方式;②请愿能让“苟活者”看到希望,能鼓励革命者更加奋勇前进。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凝望那道横眉卞毓方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围剿鲁迅曾是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鲁迅生前曾想出一本《围剿集》,展览一下“阴面的战法的五花八门”,供读者和他的文章对照了看。但由于精力不济或形势变化,始终没能完成。鲁迅生前的热望变成了遗愿,而这遗愿又一直拖到近年,拖到当事诸君大多魂归道山、化作乔木,才得以实现。出一本汇编要等一个花甲,那么五千年历史之长之久,又能编出几多拷贝真实、剪辑世象的奇书?如今才得以对照了看。也正由于当事人纷纷仙去,我们才能平心静气,不带一丝感情色彩。然而,我左看,右看,正看,反看,还是觉得鲁迅的文章最具时代光彩。这是因为——我武断地认为——他们,至少是他们中的多数,既没有像鲁迅那样,从异域盗来火种煮自己的肉,也没有像鲁迅那样,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既没有鲁迅那种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因此,就难以接受鲁迅的歌、哭、怒、骂,更无法吃透他那充满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复仇。这就自然分出了高下轩轾。我们说,元气就是元气,虚火就是虚火,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倒是因此而引发的鲁迅的驳诘,却如同刻刀于石,任怎么刮也去不掉。镜头闪跃。复兴门外大街,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的客厅。对面墙上是一幅油画肖像:鲁迅一手夹烟,一边眯眼盯着前方出神;他的视线的尽头,是那首“灵台无计逃神矢”的小诗。油画下方,搁着许广平和海婴的照片;海婴的那道横眉,看上去,和鲁迅的一模一样。往事如海,涌动着岁月的波浪,倏忽在我的心头弥漫开一片片烟波。我突然想到:在这世界上,谁最了解鲁迅?海婴吗?许广平吗?周作人吗?瞿秋白吗?毛泽东吗?不是,统统不是。“对于某些超凡卓绝的人物,真正了解他的,不是他的门生,不是他的亲友,也不是他的追随者、崇拜者,而是他的对手。”凝望着对面墙上鲁迅先生的画像,我想到了十年前写下的这段札记。5,而谁又是鲁迅先生的真正对手呢?鲁迅直接的有形的对手,固然包括上述论敌,进而言之,还包括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右派。在角斗场上血战过的,当能体会,常常是对手有多强大,逼得你也有多强大。鲁迅卓荦的文化品格和人格力量,正是在与对手的搏杀中脱颖而出的。但人们一般还是误读,或者片面理解了鲁迅。鲁迅毕生仇恨最烈、用力最专、下手最辣的,却是绵亘数千年的黑暗;是被黑暗同化了的“奴性集体无意识”;是麻木怯懦的“看客”心理;是在黑暗中疯狂滋生的,仇“新”戮“异”的全社会排他力量;是混沌一团的国民性……假若“黑暗”会说话,当会告诉你,它非常非常地痛恨鲁迅,比那些有形对手的痛恨要强过百倍、千倍!那些有形的对手,莫不祈祷鲁迅的文章速朽,以为那样一来,旧账全部勾销,怨鬼销声匿迹,世事从此归于太平。他们毕竟还算懵懂的。唯“黑暗”心知肚明,天下最希望鲁迅文章速朽的,不是别人,正是鲁迅自己。因为鲁迅文章速朽的前提,必定是“光明”遍布尘寰,“黑暗”遁入地狱,万劫不复。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有删改)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A.鲁迅生前曾想针对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别人对自己的围剿写一本《围剿集》,但由于种种原因,等了一个花甲他才将其汇编出来。B.在作者看来,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之所以不如鲁迅的文章有光彩,是因为他们没有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也没有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C.“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内容肤浅,不具备时代光彩。D.鲁迅的论敌以及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民党右派等,所有这些便是鲁迅的全部对手。E.鲁迅的论敌希望鲁迅文章速朽,而鲁迅本人也同样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但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答案】AD13.第2段中画线的“他们”指的是谁?作者在本段中着重写“他们”有何用意?【答案】“他们”是指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围剿鲁迅”的人。着重写“他们”,意在以“他们”文章的肤浅来反衬鲁迅文章的深刻和永恒。【解析】此题第一问要结合文章第一、二段内容来理解,第一段“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围剿鲁迅曾是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第二段“如今才得以对照了看……还是觉得鲁迅的文章最具时代光彩”,由这两处内容可知,“他们”就是指二三十年代“围剿鲁迅”的人。第二问要注意分析着重写“他们”的作用,由第二段“还是觉得鲁迅的文章最具时代光彩”及后面文字描述可知,作者是把他们的文章同6,鲁迅的进行对比,以“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之肤浅,来反衬“刻刀于石,任怎么刮也去不掉”之深刻。1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3段的作用。【答案】首先,这段话通过一幅油画刻画了鲁迅的外貌,虽寥寥数笔,却十分传神地展现了鲁迅的精神特质。其次,在外貌描写时,重点强调了鲁迅的“横眉”这一特点,照应了文章题目。最后,引出下文对“谁最了解鲁迅”的论述。15.文章的结尾说:“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作者是运用了反语的手法来评价鲁迅。这里的“毒”字,更加突出了鲁迅对社会的认识之深,对“黑暗”剖析的力度之大。【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这是对鲁迅的评价,要抓住“毒”字来理解。“毒”是什么意思,鲁迅在哪些方面比较“毒”,如对社会的认识、对“黑暗”的剖析力度等方面,围绕这些内容阐述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①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的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症结的所在。②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③有一次,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大谈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一再反对他的意见,认为罗丹实在可以与米开朗基罗媲美。④但是,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罗丹那里的时候,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在他们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⑤不过,最伟大的人毕竟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过身来着我说:“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塑,——星期天,你能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吗?”⑥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含有激励之意的,宽释了我的不安。⑦在他的工作室里,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来。⑧“这是我的近作。”说罢,他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以粘土塑成的女正身象,十分美好。“这以完工了。”我想。⑨他退后一步,之后,便低声说:“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⑩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次。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看了又看。7,时而,他的眼睛高兴的发光;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象身上,再刮开一些。⑪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正在创世的上帝。⑫最后,他扔下刮刀,()把湿布蒙上女正身象。于是,他便转身向门口走去。⑬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什么,立即回过头来,着我。他显然为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⑭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到比在学校所有时间学到的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我感受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⑮于是,我察觉到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使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16.第①段“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中的“症结”指的是A.“我”“还能写的更好”的症结B.“我”不能突破现有水平的症结C.下文“一个伟大的认”给“我”的启示D.“我”至今不知其所在的那个症结【答案】B17.第⑤⑥⑨⑬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正确的一项是A.凝视审视注视瞠视B.审视凝视瞠视注视C.注视凝视审视瞠视D.凝视注视瞠视审视【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近义词的辨析能力注视:集中目光看;一般表示人物的一种郑重神情。凝视:神情专注地看,一般用于时间较长的注视。审视:指仔细地看,反复分析,推敲。一般带着一种分析,一种威逼。瞠视:惊讶的直视。8,从文章的第⑤节可以看出,罗丹当时是要表达一种郑重的情感,因为之前,魏尔哈伦同他密切交谈,让作者受到冷落,下面的邀请是一种真诚的邀请,所以,他注视着作者。而第⑥节则是要突出罗丹长时间的看,所以用凝视。第⑨节是为了突出罗丹对艺术的严谨,他对每一件作品都很认真,所以很认真的审视。⑬小节的内容,表现罗丹的无意失礼而愧疚的表情,所以用瞠视。18.第⑨到第⑫段的详写有三点作用,请分别说明。【答案】(1)同“我”原先幼稚的想法作对比。(2)使“我”深受具体形象的教育。(3)为“我”总结出启示做铺垫。19.第⑫段括号处应该填入一个句子成分,最妥贴的一项是A.象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时那样温存关怀地B.象一个学生把改好的作业交给老师时那样喜忧参半地C.象一个农民把细泥轻轻地撒上幼苗时那样爱惜期盼地D.象一个工人停工后把布蓬遮住机器时那样亲切爱护地【答案】A【解析】这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逻辑和情感连贯的推断能力。从文章的主体我们不难看出,罗丹对自己的作品是挑剔的,苛刻的,但同时又是深情的,惟其苛刻、严谨挑剔,才有深情,或者,反之亦然。所以,应该选择A。这一点当然也启发作者,对待自己的作品应该有的态度。20.对第⑭段画线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人类工作中有一部分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我”现在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了。B.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都有相通之处,“我”的写作同罗丹的雕塑也应该这样。C.从事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的人们应该有相同的工作态度和献身精神。D.人类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从此有了“必须怎样做”的准绳和榜样。【答案】D【解析】D项,强加意思,罗丹之前,也有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只是作者亲眼看到而已,所以,不能说“从此”。21.魏尔哈仑同罗丹畅谈之际,“我”觉得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人。后来在麦东罗丹的工作室里还有没有这9,种感觉?为什么?【答案】没有这种感觉了。因为:(1)“我”仔细观察罗丹的操作进程,并为他忘我投入、献身艺术的精神所感染。(2)“我”从中认识了自己写作上的症结所在,并为今后学有榜样而十分兴奋。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09-07 15:12:51 页数:10
价格:¥2 大小:729.99 KB
文章作者:159****3795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