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二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有无相生[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音声相和(hè)车毂(ɡǔ)埏(shān)埴(zhí)户牖(yǒu)自是者不彰(zhānɡ)自矜(jīn)者不长(zhǎnɡ)赘(zhuì)形常于几(jī)成而败之枯槁(ɡǎo)故有道者不处(chǔ)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自见者不明(“见”,同“现”)(2)死而不亡者寿(“亡”,通“妄”,荒谬)(3)甚脆易泮(“泮”,通“判”,分离)(4)起于累土(“累”,通“蔂”,盛土的工具)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恶(2)强(3)形(4)明(5)其(6)之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2\n(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古义:指不能走远今义:不可以(2)强行者有志古义:竭力实行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古义:做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4)其死也坚强古义:僵硬今义:强固有力,不可动摇(5)常于几成而败之古义:几乎成功今义:相当于“多少分之一”(6)人之生也柔弱古义;柔软今义:软弱(7)自见者不明古义:不能明理今义:不清楚,不明亮;不懂得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为无为,事无事(名词作动词,做事)(2)味无味(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味)(3)是以圣人犹难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把……看作困难)(4)死而不亡者寿(名词用作形容词,长寿)(5)夫轻诺必寡信(名词作动词,许诺)(6)慎终如始(形容词用作动词,谨慎地对待)(7)其未兆易谋(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8)多易,必多难(意动用法,把……看得容易)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自矜者不长。(被动句)译文: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宾语前置)12\n译文: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3)图难于其易。(状语后置)译文:做难事从容易的地方入手来解决它。(4)为之于未有。(状语后置)译文: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状语后置)译文: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常识·速览]“中国哲学之父”——老子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认为他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人,有人又称他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相传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曾任周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官,当时的图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档案),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老子跟孔子同时,孔子还曾向他请教过“礼”。著有五千言《道德经》,又名《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称霸,经常爆发不义战争,抢夺土地和人民,而老子为周王朝藏书室的官吏,掌管史册典籍。作为一个史官,他从历史看出了兴亡更替的规律,昔日的霸主最终或是众叛亲离,或是趋于衰亡。所以他不认为争强好胜是可以达到长久之道的,他更赞成人们采取一种清静无为的态度。[整体·感知]《老子》一书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随之失去。他罗列出一系列对立的事物,如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大小、多少、强弱等等,来说明相互对立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中,人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一切呢?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思想来做指导,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规律来为人处世:因小成大、积少成多、慎始慎终、柔弱处上……[文脉·梳理]12\n有无相生[文本·层析]1.文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答案】 (1)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反相对的因素,而这些对立的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事物。(2)对一切事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无”,而不是“有”。(3)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4)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5)要想成就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6)凡事都应该有敏锐的预见。(7)做事慎终如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老子的文章为什么能够说理深刻,给人以很强的启发和警示作用?                                                                                                            【答案】 春秋战国时代,在文艺思想学术等方面确实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他们的作品及思想每每风神独具,美不胜收。而老子给人的感觉是,他是一位低头沉思的哲人,他的话不多,却总是那么新颖独特,别开生面。在观察社会和人生的时候,老子有一大特点,是擅长于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是跟顺向思维相对而言的。顺向思维是顺着习惯性的路线去思考,逆向思维则是循着跟习惯性路线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所以逆向思维常常意味着对传统思维定式的超越,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所以老子的思想独特而深刻,往往语出惊人,发人深省。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段话是如何体现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的?                                                                                                            【答案】12\n 这里集中鲜明地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列举了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中相对立相对照的矛盾范畴,就是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声和音、前和后等对立的统一,阐述了世间万物都具有相互比较、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确认了对立统一是世界上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在古代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老子一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不仅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系,而且还能够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正是这种转化,使人类能够在“无为”中“有为”。比如,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这种“为”,与其说是要求人类在行动上要顺应天道自然,不如说是要求我们对于天道自然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在敬畏、理解中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求得自身的宁静和通达。4.探究“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段话的深刻含意。                                                                                                            【答案】 在此,老子以辩证的观点告诫人们应如何修身养性。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现象作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收到预期效果,但那是不能持久的。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个人修身是这样,那么为政呢?也应该这样,即“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些表现及其结果往往是对立的、相互矛盾的。反过来,当然要提倡自谦、自省、自警。可见,老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主张“无为而治”的为政之道。5.这些选文在语言表达和道理阐释方面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答案】 (1)行文凝练畅达,采用大量的韵语。排比和对偶,像诗,也像歌谣,语言简短精练又充满哲理,是格言。(2)设喻生动、形象,使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如,选文第2则以“车”“器”“室”设喻,形象阐明了对一切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是“无”的道理;选文第6则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设喻,形象阐明了任何事情都要从开头积累才能成功的道理;选文第7则以“人”“草木”设喻,形象阐明了守弱则强的道理。12\n1.2.当:有、只有。无:指中空之处。埏埴(shānzhí):和泥制作陶器。埏,以水和土。埴,黏土。户牖(yǒu):门窗。利:便利。3.12\n4.5.12\n6.7.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33852059】A.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B.死而不亡者寿12\n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解析】 A项,“见”同“现”。B项,“亡”通“妄”,荒谬。C项,“知”通“智”。【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短相形形:形状B.自伐者无功伐:讨伐C.慎终如始慎:慎重D.柔弱者生之徒徒:同类【解析】 A项,“形”应为“对照”“比较”的意思;B项,“伐”应为“夸耀”的意思;C项,“慎”应作动词用,解释为“慎重对待”。【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 A项,代词,“他”/代词,“它的”;B项,形容词,“丑”/动词,“厌恶”;C项,均为“……的人”;D项,形容词,“刚强”/形容词,“坚定”。【答案】 C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常于几成而败之B.怪之,可也C.是以圣人犹难之D.味无味【解析】 A项,“败”为使动用法。B、C、D三项中“怪”“难”“味”为意动用法。【答案】 A5.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木强则折A.报怨以德B.图难于其易C.蚓无爪牙之利D.外欺于张仪【解析】 A、B两项均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D项和例句相同,为被动句。【答案】 D二、阅读鉴赏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12\n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第二十二章)(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第三十六章)6.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曲则全(    )(2)敝则新(    )(3)岂虚言哉(    )(4)必固强之(    )【答案】 (1)委曲 (2)破旧 (3)虚假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大7.下列各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 A项,连词,都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B项,前者连词,表承接;后者连词,表假设,相当于“那么”。C项,前者副词,表判断,可译为“是”或“就是”;后者连词,表并列关系。D项,前者连词,表承接关系;后者连词,表假设关系。【答案】 A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译文:                                                                        【答案】 将要收拢的,必定先使其扩张。9.将画波浪线的句子用“/”断句。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答案】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10.请概括第一则蕴含的道理。                                                                                                                                                                                    12\n                                    【答案】 事物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不争”才是“求全”之道。【参考译文】(1)委曲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低洼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所以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凸显;不自以为是反而更显著;不自夸邀功,反而有功劳;不自大自满反而能长久。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古时候所谓“委曲求全”这样的话,难道是假的吗?实在应该维护遵守并以此为方向才对。(2)将要收拢的,必定先使其扩张;天意想要削弱它,一定要先使它变得非常强大;天意想要废除它,一定要先使它兴盛;天意想要去夺取、灭亡它,一定要先使它太不自量而越度。这些叫作隐蔽微妙的道理。柔弱就这样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渊——它的根本之地,国家的镇国重器绝对不能显示给人看。三、语言表达11.将下面几句话改写成一个单句,要求不遗漏信息,可以适当增减个别词语。【导学号:33852060】①函谷关是道家文化的代表地之一。②函谷关是当年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点。③3月30日,1万名中学生齐声吟诵《道德经》。④这次活动旨在纪念道家始祖老子诞辰2581年。⑤这一活动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景区内的老子文化广场上进行。                                                                        【解析】 短句变长句首先要确定一个母板(即整个句子的中心骨架),然后再对其进行添枝加叶(扩展其修饰、限定成分),注意顺序。【答案】 (示例)3月30日,1万名中学生为纪念道家始祖老子诞辰2581年,在河南省灵宝市当年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点及道家文化的代表地之一函谷关景区内的老子文化广场上齐声吟诵《道德经》。四、课内阅读阅读课文5、6、7则,完成12~15题。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图难于其易图:反复考虑B.其脆易泮泮:通“判”,分离C.故坚强者死之徒徒:同类D.是以兵强则灭以:凭借12\n【解析】 D项,以:因为。【答案】 D13.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与“起于累土”中“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尝射于家圃B.积于今六十岁矣C.青,取之于蓝D.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 例句与C项中“于”相同,意为“从”;A项,在;B项,到;D项,比。【答案】 C14.下列对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天下大事都得自于小事,没有“小”,就没有“大”,善于做好小事,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圣人、伟人。B.“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老子重要的处事方法,他要求做事要有预见,要及时处理好事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处理它。C.老子对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坚强的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他认为人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D.老子的语言巧用修辞,哲理深刻奇警,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运用比喻、夸张手法,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意义。【解析】 D项,无夸张手法。【答案】 D15.“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 老子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成功或远大目标的实现都是从眼前的具体、细小的事情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7 18:00:05 页数:12
价格:¥3 大小:258.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