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 <br />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一理念。教学中创设学生喜闻乐见、富于悬念的生活的情景更是为理念与实践驾起了一座桥梁,但是一些情景创设的案例值得商榷。 <br />  [案例]出示一张精美的风景画 <br />  师:老师想把这张精美的画装饰下挂在家里,你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 <br />  生1:给这幅画装上轴挂在家里看上去很典雅的。 <br />  生2:帮它镶上美丽的花边就更漂亮了。 <br />  生3:给这幅画配上玻璃,挂在家里显得美观、简洁。 <br />  (师眼睛一亮) <br />  师:那配这么大的玻璃需要知道些什么呢? <br />  生:需要知道它的面积。 <br />  …… <br />  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br />  这样的教学设计选择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而提出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探究欲望。我也试着在课堂中采用这一情景导入,课堂气氛活跃原本枯燥的内容显得更具吸引力了。 <br />  “只要知道画的长和宽就能配玻璃了!”课后一位学生的“善意”的提醒引发了我对这一情景创设的质疑:配玻璃真需要知道面积才行?显然,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头脑中带着长与宽的数据就能很高效的完成配玻璃的任务。所以这样的情景创设背后是令人遗憾的,它与实际相悖、与自然的联系是牵强附会的。 <br />  几点感悟: <br />  1、情景创设——莫画蛇添足 <br />  一个生动、合理、有效的情景能为课堂增色,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因此教师在煞费苦心的追求“情景”,我们审视这一案例就会发现教者没有准确的把握知识与生活素材的连接点,忽视了相融的严谨性,而采用了“差不多”的眼光缔造了生活情景干扰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诱入泥潭,给学生错误的引导:首先要知道面积才能去配玻璃!这样不是画蛇添足吗? <br />  2、情景创设——莫喧宾夺主 <br />  不可否认数学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中适度而有效的联系“数学现实”是大有裨益的,在吸收“数学现实”为教学服务时,学生能充分的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并最终服务与生活、回归实际。案例中教者实际取了情景之“形”而忽视了内容之“实”,以虚假的事实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很多课堂为了穿上这件华丽的衣服处处以情景为先锋,数学的价值在这些美丽的嫁衣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本人认为,这些并不是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br />  3、情景创设——莫天马行空 <br />  情景创设有“则”可循,为了达到目的首先必须以科学性为依据,在此前提下创设富有数学韵味和思考价值的情景才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与经验的正迁移作用。这一情景的创设显然有悖于科学性。如有位教师设计一张沙漠图并给出一组信息:种杨树100棵,成活98棵;松树400,成活380棵……得出结论杨树成活率高。这两种树在沙漠中种植合适吗?据资料表明胡杨在沙漠中存活率最高,而松树根本就不是良种!这类“自以为是”的情景能要吗?这对以后学习肯定会起到负迁移作用,这是老师的初衷吗?其次要以相关性为原则,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如课堂充斥着购房、电信消费、装修的成人化情景,这些情景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吗? <br />  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张奠宙教授的一段话“数学教育,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也就是说教育手段必须为数学内容服务……” <br />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5:36 页数:3
价格:¥3 大小:25.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