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术(心得)之浅谈美术教学中“通感”体验的运用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美术论文之浅谈美术教学中&ldquo;通感&rdquo;体验的运用 <br />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发现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刺鼻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因此,在客观世界中,千事万物有着不同特征,在这些不同特征中又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当我们反复接触某些事物,感受这些事物的特征后,在观念上就把这些事物的相通之处联系起来,产生习惯性的感觉挪移,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ldquo;感觉移借&rdquo;。 &ldquo;感觉移借&rdquo;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一种美的感觉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它好比&ldquo;桥梁&rdquo;一样,使事物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转化,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也使艺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后被&ldquo;移借&rdquo;道到修辞学中,称为 &ldquo;通感&rdquo;。 <br />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常可以看到所谓&ldquo;通感&rdquo;修辞,比如&ldquo;暖洋洋的橙色&rdquo;,用温度来形容视觉,各类艺术间也存在很多可以用通感解释的关联,是视觉和听觉在人脑中的一种交错反映。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诉诸人的听觉器官;美术是种视觉艺术,诉诸人的视觉器官;舞蹈是按音乐节奏来的,由不同的姿态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是一种诉诸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艺术;文学、书法等艺术都是以不同的形式诉诸感觉器官的。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大胆的运用&ldquo;通感&rdquo;联想,使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感官中去互相转换,彼此交流,对于不断完善美术教学有着巨大的帮助。 <br />    其实在艺术实践中,&ldquo;通感&rdquo;早已被先人发现和利用,我国古代所谓的&ldquo;载歌载舞&rdquo;,就是歌舞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两者更为完善的一个范例。唐代书法家张旭见担夫争道,又闻鼓吹,遂得笔法;画家吴道子看裴将军舞剑之后,画风日益长进,就现在,仍有许多实践者在这方面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做为美术教学的实践者,在美术教学中巧妙的运用&ldquo;通感&rdquo;,充分挖掘学生的&ldquo;通感&rdquo;体验,可以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br />    在认识&ldquo;通感&rdquo;体验的基础上,我把美术课上学生的审美体验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形式:美术与其它艺术学科之间的综合活动体验&mdash;共通型;美术与生活经验的交融体验&mdash;补充型;美术与非艺术学科的联系、渗透体验&mdash;转移型。 <br />    一、共通型体验 <br />    在给学生上美术欣赏课时,运用&ldquo;通感&rdquo;来帮助学生沟通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艺术主题的理解,是大有效果的。在欣赏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把表现同一主题的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同时放给学生欣赏,学生眼看着画面,耳听着歌曲,视觉、听觉获得的感觉在脑海里互相传达并且融合,就仿佛切身感受到了他们心底深处的愤愤不平和反抗的精神力量,这样学生就能受到画面的艺术感染,在视觉上形成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把文学上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与图片、音乐相结合,进行朗诵表演,美术、音乐、文学上的共通感受在这里交汇、融合,学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体验更加深刻,对作品内在精神的把握更加准确。 <br />    又比如,在上色彩构成这门课程时,讲到色彩情感时,我又对&ldquo;通感&rdquo;体验做了一次尝试教学。在讲述理论前,先请学生静听几首音乐片段,然后让学生诉说自己的体会,大多数学生能明确说出听完音乐的感觉,接着只需稍加启发,结合理论的讲解及几何形的造型表现,让学生用不同的色彩去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我惊讶的发现一些学生的创作似乎并不亚于康定斯基等大师的作品。 <br />    二、补充型体验 <br />    补充型的通感体验注重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联,而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的灵感。《美术课程标准》指出:&ldquo;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rdquo;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去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使美术与生活形成互为补充的通感体验。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如: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6:40 页数:6
价格:¥3 大小:28.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