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论语新解》心得感悟4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学习《论语新解》心得感悟4篇 <br> <br>【篇一】 <br>近日读完钱穆先生所著的《论语新解》,对于儒家的道德学说有了一点新的感悟。众所周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时代,人人自危,求取自己的利益,道德准则则被弃置一旁,属于一个新旧交替、方生方死的时代。为了使社会从动荡不堪解脱出来,孔子选择了复周礼的道路。孔子认为周代礼乐制度完善,以周礼为行事的基本规范能使社会井然有序,天下安定、百姓安乐。但是有礼还是不够的,孔子创造性地改造了古代仁的概念,将其赋予新的内容,把仁作为行礼的内在基础,从而有了儒家完整的道德学说。 <br>一、礼&mdash;&mdash;理想化的社会 <br>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仪式活动,但最初的仪式活动并不是礼。在仪式活动发展成为礼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mdash;&mdash;出现了一批专门掌管仪式活动的人员,仪式活动变为少数人垄断,成为体现少数人意志的一种活动。显然,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反过来,礼的起源又促进了这种分化与文明的形成。由于特定的亲属制度和发达的祖先崇拜,礼一经产生便具有重视现实和人伦的特质。同时,礼的关注重心是人而非神。与殷人尊神尚鬼的作法不同,周人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把注意力集中到现世人间,通过礼的实践以行人事。 <br>春秋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堪,方生方死的时代。盛极一时,成功运作数百年的周代礼乐制度,这时已经行不通了。孔子称这种情况为&ldquo;天下无道&rdquo;。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孔子提出了&ldquo;复周礼&rdquo;的主张。他看到了最初的&ldquo;礼&rdquo;的等级分化和重视人伦的特点,看到了构建安定的社会秩序的希望。 <br>在孔子眼中,礼与政的定义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政是&ldquo;正&rdquo;、而礼则是&ldquo;事之治也&rdquo;。从狭义看,礼只是典礼、礼节的意思;从广义看,其含义是礼貌(好的行为);从哲学意义看,又具备了理想的社会秩序之义。 <br>在我看来,对于孔子的&ldquo;礼&rdquo;的解释,最合适的是第三者,即礼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合理中节的封建社会。孔子追求礼,毋宁说是追求一种理想社会。这种社会人人相爱,尊敬当权者,等级分化明确,在社会上公众的拜祭喜庆符合礼乐之制。这种礼不仅包括了宗教的法规,也包括了生活的规范。周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依靠这种礼,整个社会可以得到合理的安排。 <br>二、仁&mdash;&mdash;诸德之家 <br>孔子从来不没有给仁一个明确的定义。仁可以是&ldquo;为人也孝悌&rdquo;、可以是&ldquo;爱人&rdquo;、可以是&ldquo;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dquo;&hellip;&hellip;仁的表现实在是太丰富了,其中每一个表现都是仁的一个子项,要想用其中任何一个子项,哪怕大一点的子项,去统一其他子项,都是不可能的。孔子从来没有用仁来具体指代某个人某件事,相反,他赋予了仁很多的变数。我看来,只要行为是符合道德的,符合人之为人的标准的,就能够被称为仁。可以说,仁应当是一种人的纯乎自然的状态,是合乎人情的思考,是儒家确立人之为人的道德标准。从这点来说,仁是诸德之名,凡是合乎道德的都能被称为仁。 <br>仁的另一个说法是诸德之源。仁可以说是道德的根据和源头,是道德的根据,是道德的本体。没有了仁也就没有了一切道德。维护好了内心的仁,也就有了&ldquo;德&rdquo;。仁是内在的。因为是内在的,所以仁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情感而非知识。因为是内在的,所以仁成为了道德的起源和根据。 <br>关于仁,孔子有着极高极精的涵义,他绝不肯以仁这个字轻予许可任何人,也从不把仁的涵义具体化。仁对于孔子更是一种心境,描写做人所追寻、所获得的状态、心情宁静时的感受、心情中失去仁以后的情况、心中依于仁的感受。孟子所说&ldquo;居于仁&rdquo;可以说很好的说明了孔子仁的思想的内涵。 <br>三、礼与仁的关系&mdash;&mdash; 外在目的与内在基础 <br>那么,礼与仁之间又存在什么联系呢?孔子复周礼的进程并不顺利,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个困难并不在于周礼当时已经湮落,散落在民间,而在于很多人明明知道了礼却不按照礼的要求去做。有了礼乐制度,还需要有仁,来保证礼乐制度得以实现,仁是更本质、更内在的东西。行礼必须有内在的基础,只有有了内在的基础,行礼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种内在的基础就是仁。 <br>可以说,礼...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09:44 页数:13
价格:¥3 大小:34.50 KB
文章作者:U-486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