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 教学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1.杨氏之子课题杨氏之子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按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8)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学生自由阅读(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互相交流:以上句子具有什么特点?(都是文言文,也叫古文。)3.交流古文:(1)古文中“曰”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的意思。)(2)“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吾)16 (3)那么“你”在文言文中怎样说?(汝)(4)如果想表达一个小孩子可以好好教诲、培养的意思可以怎么说?(孺子可教也。)4.谁能完整地背诵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指名多个学生背诵《自相矛盾》。)5.谈话导题: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杨氏之子)学生齐读课题。6.理解课题:“氏”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杨氏”可以解释为杨家。“之”的。“子”儿子。“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7.了解《世说新语》。【出示课件3】《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8.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9.教师范读课文。交流文言文名句,联系以前的学习的文言文,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教学(30 )分钟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3)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回忆以前了解的文言文的有关知识。)16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教学重点生字。(1)“曰”不能写成“日”,“惠”和“禽”不仅要把结构写匀称,还要注意把笔画写正确;(2)有两个多音字要读准,一是“为设果”中的“为”读“wèi”,二是“应声”的“应”读“yìng”。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5】三、再读感知,交流学法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件事的?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指导朗读【出示课件6】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节奏。3.小组学生互读互听,互相评议。4.教师领读,学生再读。5.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现阶段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较少,能否正确断句、流利朗读是学生首先遇到的困难。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给学生以停顿、语气、语调上的暗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朗读,为理解文本铺开道路。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 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2.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16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梁国杨氏(sìshì)之子九岁,甚(shèn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ǐ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qíng)。”二、比一比,再组词。梁()惠()诣()乃()禽()粱()慧()指()奶()离()三、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氏:。(2)甚:。(3)惠:。(4)诣:。(5)乃:。(6)设:。(7)曰:。(8)未:。(9)闻:。【答案】一、shìshènyìwèiyìngqín二、梁国高粱;实惠智慧;造诣手指;乃是奶奶;家禽离开三、(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2)甚:很,非常。(3)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4)诣:拜访,拜见。(5)乃:就;于是。(6)设:摆放,摆设。(7)曰:说。(8)未:没有。(9)闻:听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3.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16 导入(3)分钟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2.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杨氏之子》。检查朗读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新课教学(27)分钟二、再读课文,了解意思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出示课件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1)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①杨氏子是我国古代梁国的,他的年龄只有九岁,比我们大家还要小。(板书:杨氏子)②“聪”的意思是——聪明,“惠”是通假字,通“慧”,“惠”的意思是——智慧。③“甚”是“非常”的意思。“甚聪惠”的意思是很聪明,非常聪明。(2)你是怎样读懂上面词语的意思的?(看注释)(3)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甚)为什么?(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自由发言。)(5)指导朗读:读出杨氏子的聪明,读出内心对杨氏之子的喜爱。(6)教师小结: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出示课件7】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汇报交流,出示句子,一句一句地让学生汇报理解,并有意地进行学法的引导。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16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板书: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谁吗?(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累迁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2)孔君平来干什么呀?(孔君平来拜见小孩的父亲)“诣”是什么意思?(拜见。)(3)“乃”是什么意思?(就,于是。)“其”是什么意思?(他,指杨氏子。)(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5)从这句话中你读明白了什么?(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君平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君平与孩子很熟。)(6)指导朗读。【出示课件4】为设果,果有杨梅。(1)“设”是什么意思?(端来,摆上。)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2)孩子端出多少水果?(多种。)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果有杨梅。)(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16 (4)读一读,读出杨氏之子的可爱,读出对热情好客的杨氏子的赞扬。【出示课件5】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谈话过渡:此时,孔君平和大家一样,对这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心生喜爱之情。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理解词语“曰”是什么意思?(说。)“此”是什么意思?(这,这里指杨梅。)“应声”是什么意思?(马上回答。)“未闻”是什么意思?(没听说过。)“夫子”是什么意思?(旧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君平。)(3)句子中的“家禽”是什么意思?(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4)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5)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你能听出孔君平的话外之音吗?(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板书:杨梅杨家果)(6)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你能说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吗?【出示课件6】16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板书:孔雀——孔家禽)(7)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朗读,读好人物对话。4.指名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连起来说一说。三、互相交流,体会巧妙1.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杨氏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足以见得杨氏子不但会听,还会挺会说。2.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生答)【出示课件7】(1)孔雀是君家禽。(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1)未闻:没有听说过。显得委婉。上一句就显得生硬了。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2)夫子:表现了杨氏子有礼貌。表演朗读这一环节能帮助学生深化对人物语言的理解。  16 4.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杨氏子的机智。6.教师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板书:甚聪惠)四、熟读成诵1.独立朗读,熟读成诵。2.小组同学互相检查,相互评议。3.小组推荐代表参与背诵比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10)分钟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1.课堂小结:巧妙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交流、沟通,机智的语言能使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通过今天的学习,感受到语言魅力所散发出来的光彩,希望大家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把我们的生活装伴得更加美好!2.拓展阅读:搜集并阅读《世说新语》中更多的故事,和同学互相交流。如《谢太傅篇》、《徐孺子篇》等。六、拓展阅读。课后请你读一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并把这个故事的内容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吧。板书内容杨氏之子——甚聪惠孔君平杨 梅  杨家果杨氏子  孔 雀孔家禽课堂作业新设计16 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l____n________ì____ènq____梁乃氏甚禽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_______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示:________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_______闻:________三、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宴在宫内,因欲以为子。宴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1.注释:(1)若:好像。奇爱:十分喜爱。(2)以:把。乃:于是。(3)欲:想,希望。知:明白。2.思考:(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解释文中的字,再理解词句的意思。①何氏之庐也。庐:________________②人问其故。故:_________________③即遣还外。遣还:_______________16 【答案】一、liánɡnǎishìshènqín二、1.诣:拜见乃:于是,就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2.示:给……看曰:说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3.未:没有闻:听见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三、(1)何晏七岁,象神童一样聪明智慧,魏武帝认为他很出色而很喜爱他。把何晏安置在皇宫里,想以此把他当儿子。何晏于是在地上画出一方形,自己坐在里面。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这是(我)姓何的房子。”魏武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把他遣送出宫外了。(2)①庐:房子。这是(我)姓何的房子。②故:原因。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③遣还:送回,遣送。立刻把他遣送出去。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出示名言,了解古文。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应当弄清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开课伊始,我课件出示一些出自文言文的句子,有的是学生以前在“日积月累”里学过的,有的则是课外积累的,让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说一说文言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使学生了解文言文比较难理解,语言比较精炼、简洁等特点。通过交流,一方面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了铺垫,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二、读通读顺,读懂读美。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时间。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指名读、齐读等,告诉学生读古文时,要注意停顿,讲究断句,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方法,让学生再读,把古文读通、读顺。再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积累的学习经验,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把课文读懂。然后引导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词“甚聪惠”进行思考:你从文中哪里体会到杨氏子甚聪惠?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抓住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来理解,而后紧抓“应声答曰”体会杨氏子的聪惠,比较“孔雀是君家禽”与“16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感受杨氏子回答之妙,也较快地体会出了杨氏之子语言的婉转,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最后,引导学生读出对杨氏子喜爱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把课文读美。三、适当引导,感悟学法在探究交流、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四、拓展阅读,学以致用最后,在学生学习兴致正浓时,拓展《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有了这篇文章的学习经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的妙处,我发现学生再读古文时确实老练了许多,而且能饶有兴趣地去探索语言的魅力,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惊喜,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本课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和主人公的聪慧。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作者介绍】刘义庆(403-约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典叙》、《世说》10卷、《集林》200卷、《幽明录》20卷、《宣验记》13卷、《小说》10卷,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8卷。《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16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小说发展影响尤其大。梁国梁国,西汉时期诸侯国,位于今河南省东部,山东省南部,占据河南开封至山东泰安之间的领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以秦东、砀两郡建立梁国,都城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后来皇子刘恢、吕后之弟吕产、汉文帝四子刘揖、窦太后次子刘武先后被封于此,经过多年经营,梁国成为西汉最强大的封国,珠宝玉器多于京师,面积最大时拥有四十八城,其皇家园林梁园(亦称睢园、兔园)规模宏大、景色秀丽。梁国名人辈出,贾谊是梁怀王太傅、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曾是梁孝王门客,是为汉赋之源,在梁国主打梁园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小故事(一)《谢太傅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方。”谢太傅大笑,非常高兴。(二)《徐孺子篇》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课后作业16 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给句子中的“闻”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闻:(1)听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3)有名望的;(4)用鼻子嗅;(5)姓。 1.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2.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 3.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 4.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 5.闻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二、读读比比,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1.(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2.(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三、读一读,填一填。《杨氏之子》选自南朝的《》,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闲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阅读能力大提升四、整体感知。1.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五、补充文章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其父,父不在,_________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_________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把课文补充完整。2.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多选题)(1)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2)杨氏之子以否认的语气表示出杨梅不是自己家的果子。(3)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4)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还保留着对长辈的尊重。16 3.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思维创新大拓展六、课堂上老师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姓氏歌》,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姓氏的印象,老师鼓励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是怎样准确地记住某个姓氏的。杨晓同学说:“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些人用诈骗的手段骗取大量金钱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钱充满了铜臭。我记住了‘钱’这个姓氏。”班里一个叫钱军的同学不乐意了,他站起来接着杨晓同学的话说……假如你也姓钱,你会怎样说?能既风趣幽默,又不伤人感情。参考答案:一、1.(1)2.(3)3.(2)4.(4)5.(5)二、1.(1)√2.(2)√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九岁四、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2.此题没有标准答案,意在考察学生对于课文中的这一问一答是否真正理解,答案无论是喜欢“孔君平”的话还是杨氏之子的话都可以,只要能说出为什么以及话的意思即可。五、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2.(1)(2)(4)3.孔君平一听,心中一惊,心想:这孩子反应机敏,能言善变,真聪明。目前,我还没佩服过九岁的孩子,他是其中之一。于是,孔君平开怀大笑,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厉害,厉害,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呀!”六、示例:星期六下午,我看到杨晓同学用十元钱买了一大盘“杨”肉串,吃得津津有味,我当时感到原来“钱”和“杨”肉串一样都充满着诱人的香味,我不但加深了对“钱”16 姓的感情,也记住了香喷喷的“杨”姓。1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12 16:00:04 页数:16
价格:¥5 大小:97.00 KB
文章作者:yuanfe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