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1

2/231

剩余2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小蝌蚪找妈妈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本课的巧妙在于将一个科学知识很自然地蕴涵于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中,其特点如下:(1)思路清晰,主线分明。(2)语言优美,生动形象。(3)情节生动,趣味性强。(4)插图精美,有助教学。课题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1.能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生字,能听写课后12个词语。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能用“露着、披着”等动词分别说一句话。2.能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教学难点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2.学习生字,写好“宽、孩、跳”三个字。教具准备课件,新词卡片,实物展台,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2:小蝌蚪找妈妈图文):我是小蝌蚪,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设计“寻人启事”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和解疑的兴趣。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课题: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怎样找妈妈?找到妈妈了吗?3.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新课探究二、预习检查,学习字词过渡: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课件出示3:预习要求)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B.读正确生字新词。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1.图片中,哪些地方介绍了小蝌蚪的样子?(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字词识读(1)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课件出示4)liǎnɡjiùnǎkuāndǐnɡ两条就是哪里宽嘴巴头顶jīnɡdùpíháitiào眼睛肚皮孩子跳上来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注意读准前鼻音“宽”,后鼻音“两、顶、睛”,重点指导轻声“宽嘴巴孩子”。(课件出示5)tánɡnǎodɑihuījiāobǔyínɡāyí池塘脑袋黑灰色教学捕食欢迎阿姨ɡuīpīɡǔ乌龟披着鼓着(2)这是对会写字的识记和书写设计的环节。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这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读准后鼻音“塘、迎”等。重点指导多音字“教”,本文中读“jiāo”,还有一个读音是“jiào”,组词为“教室”;还要读准易错字“捕”等。(3)多元识字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睛、哪、肚”。如“睛”,“目”加“青”就是“睛”。用熟字减一减的方法识记“皮”:“披”减去提手旁就是“皮”。用熟字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孩、跳”。如,“该”的言字旁换成子字旁就是“孩”。运用形声字识字的方法认识“顶、袋、塘”,如“顶”中页字旁表意,“丁”表示读音。3.检查课文朗读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2)指名朗读课文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读对了吗?大家看这两个词(脑袋快活),谁来读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读“游来游去”时语气延长,突出它们的悠闲与快乐。②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里有一个带有轻声的词(游哇游)能读准吗?(课件出示6)长句子“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能读通顺吗?朗读时读准节奏,注意“鲤鱼妈妈、小鲤鱼、捕食”重读。自由练读,指名读。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7)长句子:“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朗读时注意读准节奏,注意“乌龟、四条腿、游”重读。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通顺,读准节奏和停顿。④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来看看这几个带有轻声的词(课件出示8)(蹲着披着露着鼓着衣裳),练一练,读给同桌听。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读第一句“游哇游”语速要慢,突出时间的漫长。读“大青蛙、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要强调重读,突出青蛙的特点。⑤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这一自然段注意读好连动句(课件出示9)“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游过去”要读出惊喜的感觉,体现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内心无比激动、高兴之情。⑥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这一段注意读好带有轻声的词“尾巴、时候”,放到句子要能读准。(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4.指导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10):田字格课件出示。宽孩跳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教师范写“宽、孩、跳”,用田字格课件出示。(3)指导书写“宽、孩、跳”,(课件出示11)“宽”字第十笔是竖弯钩。“孩”字第七笔是撇,不是撇折。“跳”字第十一笔是竖弯钩,不是斜钩,右边的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5)展评学生的书写。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复习巩固,学会运用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课件出示12):披着露着甩着鼓着1.小蝌蚪()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2.青蛙妈妈()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2.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课堂检测1.读拼音,写词语。liǎnɡkuāndǐnɡjiù()个()嘴巴头()()是dùháitiào()皮()子()上来2.扩词。 袋()()()()迎()()()()塘()()()()3.选择其中一个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写一句话。答案:1.两宽顶就肚孩跳2.口袋脑袋袋子袋鼠欢迎迎接迎风迎面水塘池塘鱼塘荷塘3.迎上去——妈妈下班回来了,我高兴地迎上去,说:“妈妈,您可回来啦,我的肚子正咕咕叫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复习旧知,巩固字词。1.认读生字新词。2.听写:看见、哪里、那边、头顶、眼睛、雪白、肚皮、孩子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新课探究二、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1.导读第1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尾巴)。  (2)小蝌蚪的脑袋怎样?连用两个“大”,给你什么感觉?(小蝌蚪的脑袋很大很大)  (3)什么样的尾巴?连用两个“长”给你什么感觉?(小蝌蚪的尾巴很长很长)文中那个词写出了小蝌蚪长长的尾巴特别好玩?(甩)请你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动作。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1自然段。2.导读第2自然段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感受叠词、动词的表达效果,唤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读好轻声词语“游哇游”。  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来读读他们的话。小蝌蚪见了鲤鱼阿姨是怎么做的?(迎上去)迎上去是什么意思?谁来扮演小蝌蚪,表演“迎上去”。  (2)(课件出示14——鲤鱼图片)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3)交换,学生读鲤鱼妈妈,教师读小蝌蚪。 (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4)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正确读“宽嘴巴”。(课件出示15:遇见鲤鱼——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圆脑袋、长尾巴,长出了两条后腿。)朗读第二自然段,能做到读正确、按标点停顿,读好问号和感叹号。 3.导读第3自然段 过渡:我们继续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哇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2)小蝌蚪看见鲤鱼是“迎上去”,看见乌龟是怎样做的?正确读“追上去”。“追上去”是什么意思?(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谁来扮演小蝌蚪、乌龟,表演“追上去”?(3)小蝌蚪为什么“连忙追上去”?“妈妈,妈妈!”感叹号告诉了你什么?  小蝌蚪太想念妈妈了,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4)从乌龟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头顶大眼睛披着绿衣裳。)(课件出示16:遇见乌龟——蝌蚪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5)朗读第3自然段,能做到读正确,按标点停顿,读好问句和感叹句。4.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板书:大青蛙)(课件出示17):蝌蚪妈妈:四条腿(蹲) 宽嘴巴 大眼睛(鼓) 绿衣裳(披) 白肚皮(露);给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机会,这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小蝌蚪:尾巴变短了。 (2)正确朗读描写大青蛙样子的句子,夸夸这只漂亮又神气的大青蛙。5.齐读第5自然段。 过渡:小青蛙找到妈妈了吗?(1)从以下两个感叹句你感受到了什么?①“妈妈,妈妈!”(感受到小蝌蚪见到妈妈的惊喜之情。)②“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体会到妈妈见到孩子很高兴,充满慈爱。)练习读出小青蛙找到妈妈的惊喜之情和妈妈见到孩子的高兴和慈爱的感情。(2)读读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请找出描写小青蛙动作的词。(“蹬、跳、蹦”)(3)朗读这个自然段,体会青蛙一连串动作轻盈、敏捷的特点。6.教学第6自然段。(1)小青蛙跟着妈妈天天做什么?(捉害虫)“天天”这个词语告诉了你什么?(小青蛙很勤劳。)(2)读一读小青蛙捉害虫的资料。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课件出示18)青蛙吃害虫保护庄稼: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三、提取信息,叙述故事。1.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不断地发生变化,自己读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2.朗读找出的句子,说说每句话的意思。3.借助图片和关键词说说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课件出示19图文): 小蝌蚪 → 变 → 青蛙   大脑袋 →长了两 → 长了两 → 尾巴 → 不见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训练学生提起信息的能力。并根据提取的信息,能完整地说出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课件出示20)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鹅,,,,。  有鸡,,,,。  有猴子,,,,。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课文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很大帮助。板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    变    →    青蛙       大脑袋 → 长了两 → 长了两 → 尾巴 → 不见       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找妈妈 → 鲤鱼 →  乌龟 → 大青蛙 → 捉害虫课堂检测1.填空大青蛙鼓着两只(),宽嘴巴,披着(),露着(),四条腿蹲在荷叶上。 2.仿照课文,用动词“披着”“鼓着”“露着”“甩着”分别写一个句子。披着:鼓着:露着:甩着:3.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如何长成青蛙的?教学反思优点:1.遵循部编教材的识字要点,多元识字,使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声字结构”的方法识记生字。2.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a.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1)初读。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2)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b.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2)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c.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不足之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得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课题:2我是什么教材分析:《我是什么》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学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二是通过描述水的种种变化、状态和与人类的关系,让读者去猜,更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课题我是什么教学目标认识“晒、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10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的变化过程,知道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坏处。教学重点借助图片、关键词、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晒、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教师出示谜语:(课件出示2):一物生得奇,脏了不能洗,越洗越有泥。学生猜谜,教师板书课题。(板书:2我是什么)2.指名读课题。思考:课题与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课题里出现了疑问句。)试着读好课题。3.再读课题。师引导:“我”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谜语的导入,读题质疑,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朗读课文我能行。正确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课件出示3):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练读第1小节谁能把这一小节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①学生自读,边读第1小节,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课件出示4):biànjípiànbànɡshài变成极小一片傍晚晒太阳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变、片”是前鼻音,“傍”是后鼻音,“晒”是翘舌音。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课件出示5):变成极小一片傍晚晒太阳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一小节,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鼓励读好本小节的同学奖励一颗星。(3)练读第2-5小节①多元认字是部编版教材的基本要求。识字认字是低年级段的重点内容。 用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学生自由读第2-5小节,边读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字词。②出示词语(课件出示6)yuèdīxībēnyānmòchōnɡhuǐwū越升越高水滴小溪奔跑淹没冲毁房【设计意图:多元认字是部编版教材的基本要求。识字认字是低年级段的重点内容。】屋cāihǎiyánɡzuòhuàidàiɡěi猜谜海洋工作坏事带给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猜、作”是平舌音,“冲”是翘舌音,“奔、淹”前鼻音,“洋”是后鼻音,“越、屋”为整体认读音节。另外,读准多音字“没”,“淹没”的“没”是漫过的意思,应该读mò。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课件出示7)越升越高水滴小溪奔跑淹没冲毁房屋猜谜海洋工作坏事带给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5小节,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再得一颗星。2.书写生字我能行。出示生字(课件出示8)变极片傍海洋作坏给带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重点指导“变、海、傍”。课件出示这三个字的笔顺(课件出示9-11):“变、海、傍”三个字的笔顺。(可以动画效果一笔一笔展现)教师范写相机指导“变”字的上面先写点、横,再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写竖、竖、左点、右点。上下两部大小相当,第四笔竖紧靠竖中线,左点、右点的收笔分别与横的起笔和收笔上下对齐,“又”的横撇起笔在横中线下侧,横短撇长,捺更长。“海”中的“母”先写竖折、横折钩,再从上到下写点、横、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低右高,左短右长;“每”第二笔短横,第三笔竖折起笔在竖中线上,竖折的竖向左下稍斜再折向右,第四笔横折钩的横短,折向下时稍向左斜写长再出钩,竖折和横折钩围起来呈上窄下宽,第九笔在横中线下侧,左右出头。“傍”左窄右宽,左右等高,“旁”有四个点,第一个点在竖中线右侧,第二个点在竖中线上,第三个左点在横中线上,第四个点在宝盖里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撇收笔与左点上下对齐。能正确地书写生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部编版教材规定的小学语文的重点学习内容。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12):(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巩固练习,评比提高。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位互改,同位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biànchénɡjíxiǎoyípiànhǎiyánɡdàilái()()()()()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灌溉()()机器()庄稼冲毁()3.组词给()()作()()傍()()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结合语境理解动词“落、打、飘”,体会用词的准确性。2.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检查字词,复习旧知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新课探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后,回答问题:1.请你猜猜“我”是什么?(我是水) 究2.“我”会变成什么?我会变成“云”“雨”“雪”“冰雹”。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导读第1自然段,体会水变成云的过程。(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水能变成什么,是怎样变成的。边读书边做记号。(2)小组内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我”变成了什么?(云)我是怎么变成云的?太阳一晒,水就变成汽,汽升到天空又变成云。2.现在,你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云,在空中飘浮着。你们会根据气象和早晚换衣服吗?有时候,晴空万里,这朵云你穿着什么衣服?(白衣服),人们把穿白衣服的云叫什么?(白云)有时候大雨要来了,你换成什么衣服?(我换成黑衣服。)人们把穿黑衣服的云叫什么?(乌云)。早晨和傍晚呢?(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把早晨红艳艳的云叫朝霞,把傍晚红彤彤的云叫晚霞。(课件出示14一18)(出示各种颜色的云图片)有时穿白衣服,叫白云;有时穿黑衣服,叫乌云;有时穿红袍,叫彩云。(二)学习第二2自然段1.练习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水变成云、雨、冰雹、雪的过程。①自由练读。②选自己感兴趣的句段展示读。2.我在什么情况下又变成了什么?全班交流汇报。云因冷变成了雨,有时也变成“冰雹”,到了冬天,变成“雪”。(课件出示19一21)(出示雨、冰雹、雪图片)在空中遇到冷风,变成雨、冰雹、雪。(板书:云雨冰雹雪)3.配上动作表演读:“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4.为什么同样是从天空降落下来,“雨、雪、冰雹”降落时,所用的动词为什么不同?雨、雪、冰雹给人的感觉重量不同,雪是轻飘飘的,所以用“飘”,冰雹很重,因此是“打”下来,雨是自然落下来的。(板书:变飘落打飘)(三)品读第3自然段在上节课扫清语言障碍的情况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接着就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第一自然段,重点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分别着的是“白云、乌云、朝霞和晚霞”。通过动作表演读,感受动词“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的准确。 朗读感悟第3自然段,体会水在不同的地方的变化。1.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3小节,想一想:“我”在池子里怎么样?在小溪、江河、海洋又怎么样?(课件出示22图片):在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的图片。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2.指导朗读。如睡觉时请其读得轻一点,散步时可读得轻快一点等等。3.再指名读,集体读。(四)学习第4自然段1.读读想想,学习第4小节(1)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请读读第4小节,说说我性格温和时做了哪些好事,脾气暴躁时又做了哪些坏事?(出示课件23相关图片、文字):好事:灌溉农田,发动机器。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2)你知道人们是怎样管住我,让我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修拦河大坝,建设水电站)2.小组讨论,交流。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让学生品味语言,欣赏语言,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调动生活积累,将思想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之中,相得益彰;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学习动宾短语,体会水所做的好事和坏事。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1.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水还能变成什么。2.课外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再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或一句话。学生动手说一说,画一画。让学生在想、说、画、写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水的认识。五、板书小结,评价反馈教师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性评价。用评价的方式总结,反馈课堂教学效果。板书设计水变云雨雪冰雹飘落飘打课堂检测1.填空:(1)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下来,人们叫我“(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   )下来,人们就叫我“(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  )下来,人们又叫我“(  )”。(2)平常我在(  )里睡觉,在(  )里散步,在(  )里奔跑,在(  )里跳舞、(    )、(    )。2.“我”是什么?“我”会为人们做哪些好事?还会做哪些坏事?教学反思优点:一、猜谜激趣整体感知为配合课文中“水”会变化的特点,突出这个“变”,我先让学生猜谜语,“一物生得奇,脏了不能洗,越洗越有泥。”这样的话语导入,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明显提高了,激起了学生探知的欲望。二、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帮助理解课文。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教师在加强朗读训练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理解动词“落、打、飘”。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地理解句意、层意。通过教师范读,大大激发学生朗读兴趣。通过学生的自由读,教师指导,再由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听,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先乘着阳光在空中飘浮,连片成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为雹,或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不足之处:教师范读对学生的示范性不够强。低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多地是模仿老师。因此,我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学生做好朗读的示范。课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材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讲述植物传播种子的诗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富有韵律感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想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的愿望,培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植、如”等14个认读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脚、它、更”三个字的书写。2.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引导学生了解“乘着、挂住、炸开”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感受语言的趣味性,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3.激发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1.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2.说清楚课文介绍了那几位植物妈妈,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教学难点1.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愿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植、如”等14个认读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脚、它、更”三个字的书写。2.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一读《植物妈妈有办法》。2.植物种子长大了成熟了,就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了。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怎样送别自己的孩子,传播种子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新课探究二、学习字词,多元认读。读一读课文,把生字条里面的认读字在课文中圈出来,读一读,再读读生字所在的词语。2.出示课件:词语(课件出示2):办法、如果、有脚、娃娃、纷纷、知识、皮毛、植物、旅行、准备、纷纷、离开、粗心、观察、就得、底下、四海为家。(1)认读字所在的词语:①注意读准平舌音“粗、刺”,翘舌音“知、识、植”,前鼻音“纷”,后鼻音“更”。②注意读准多音字“为、得”,要在语境中据义定音。“为”在文中以“四海为家”呈现,是“当作、认作”的意思,读“wéi”;“就得”中“得”是“必须、必要”的意思读“děi”。③多读读“就得、准备、带刺、观察”几个词语。(2)(课件出示3-5:图文:需要借助图片了解的词语及相应图片:降落伞、山洼、铠甲)(3)(课件出示6:需要借助声音和动作了解的词语:啪的一声、炸开、乘着、挂住、观察、蹦着跳着)3.识记生字:(1)偏旁加熟字的方法识记生字:氵+去=“法”,女+口=“如”,月+去+卩=“脚”。(2)运用熟字比较的方法认识“娃”和“她”字。如:蛙一娃,他—她。字词的学习体现了部编版教材的多元认字的要求。从读音的纠正,到识记字形,鼓励多种方法认读生字。 (3)用认读字组成词语的方法识字:“植物、如果、四海为家、旅行、准备、纷纷、带刺、底下、炸开、离开、观察、知识、粗心、得不到”。4.词语送进句子里,你还会读吗?下面我们来练读课文。三、练读课文,整体感知。1.激发兴趣,自由读文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要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2.展示交流,评价指导在刚才的读书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的读书姿势很好,大多数小朋友已经将课文中的生字词圈画出来了,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谁愿意读给大家听?(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课件出示7:图文)①指生朗读。(指导读好“旅行、植物”)注意“旅”读“lǚ”,“植”读翘舌音“zhí”。指导学生思考经常在哪些场合看到“脚”字。学生扩词,进一步认识由“脚”字组成的词语。(课件出示8图文)(出示“脚丫、脚尖、脚步”)老师范写“脚”字,如何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板书:脚)师指导:三部分窄且紧密,上下不取齐,“月”居左中,“去”居中上,单耳旁居右下,高低长短错落有致。谁来读第一小节?有没有信心获得两颗星?指生读。(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流利。)(2)课件出示第二小节。(课件出示9)①(课件出示10)“圭”及“娃”田字格课件观察“圭”字部,感受作为偏旁时笔画的避让。在“娃”中“圭”的第一横和第四横要短一点。“娃”字的偏旁是什么呀?(圭)仔细观察“圭”作为偏旁在“娃”字中写法有什么变化?(在“娃”中“圭”的第一横和第四横要短一点。)小结:是呀,汉字也和小朋友们一样,讲究避让。两个部件放在一起的时候,就要给旁边的笔画腾点地方,于是,“圭”的长横就变成了短横。书写的时候要注意。②师范写“娃”。(左右结构,第一、四笔横要让一让。)学生描红、范写。③(课件出示11):“它”的笔顺自主观察,学习“它”字。在练读课文中,分散识字,效果非常好,在语境中认读生字,识记生字,效果非同一般。 “它”的下部先写撇,再写竖弯钩。第一笔点压竖中线,竖弯钩的起笔在第二笔点的右侧,收笔指向横钩的钩。并练写,注意笔顺,第四笔是撇。(板书:娃它)④评价反馈:同桌互相检查,看谁能得三颗星。谁来读第一小节?有没有信心获得两颗星?指生读。(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流利。)(3)课件出示第三小节。(课件出示12:图文)导语:我们接着读第三小节。有信心把它读好吗?读之前先看这几个词语,你会读吗?(课件出示13)出示:铠甲、带刺、挂住、山洼、苍耳指生读。(指导读好:轻声“洼”,平舌音“刺、苍”。)指生读第三小节。课件出示第四小节(课件出示14:图文)指导学生读好“更有、底下、炸开、离开”等词语。指导“更”的写法,撇要从上而下一笔贯通。(板书:更)指生读第四小节。评价反馈。课件出示第五小节(课件出示15:图文)读好词语“观察、知识、粗心”等词语。注意:“察、知、识”为翘舌音,“粗”为平舌音“cū”。指生读第五小节。3.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的传播方式。)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总结全文,实践提高。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大自然当中的知识很多很多,你要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课堂检测1.填空。(1)蒲公英乘着()纷纷出发,苍耳穿上()的铠甲,挂住动物的(),豌豆被晒在()底下,啪的一声就离开了妈妈。(2)本文介绍了()、()、()三种植物的传播方式。2.看拼音写汉字。jiǎofǎrúzhīshíɡèng()步办()()果()()加 3.给多音字组词为wéi()得dé()wèi()děi()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四海为家”“降落伞”“纷纷出发”“带刺的铠甲”以及动词“乘着、挂住、炸开”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感受语言的趣味性,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愿望。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哪些植物的传播方式?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的传播方式。新课探究二、精读课文,突破重点1.学习第一节,学习“四海为家、旅行”词语。(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怎样?(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孩子为什么要告别妈妈?理解“四海为家”的意思。(板书:四海为家)(孩子长大了就要独立生活,立志四方。)你们知道植物的家在哪里吗?引导学生说出田野、草原、山间、海边等地方,感受“四海为家”。每个地方都可能是植物的家,这就是课文中说的“四海为家”。再读一读这个词语。(2)远行前,跟妈妈告别前,会跟妈妈说些什么?(妈妈,我长大了,想去外边闯闯,看看外边的世界有多精彩。我还会回来看您的。您多多保重啊!)(3)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呢?快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什么是“旅行”,你去哪儿旅行过吗?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旅行的经历。2.学习第二小节,联系生活,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1)(课件出示16:文。)联系生活,感受蒲公英种子像降落伞。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四海为家”,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旅行”的意思。 ①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大声叫出它的名字。②有谁用小嘴轻轻吹过蒲公英,和我们说一说你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出自己吹蒲公英时的快乐。③蒲公英身上的小绒毛,随着我们轻轻一吹,缓缓飘散、降落,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它就像什么呢?快去读一读这一节。学生读课文,找到“降落伞”。(板书:降落伞)④吹过蒲公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吗?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蒲公英缓缓地飘落,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课件出示18出示图片:蒲公英种子和降落伞)读词语“降落伞”。(2)结合生活,感受风传播蒲公英种子的方法,学习词语“纷纷出发”。①很多同学都轻轻吹过蒲公英,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你们的快乐。带着感受,再读读这一节,孩子们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学生读课文: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蒲公英的孩子们是靠什么出发的?(靠风)乘着风怎样出发的?(乘着风纷纷出发)怎样才叫“纷纷出发”呢?(板书:纷纷出发)学生交流展示:(一会儿飞走几个孩子,一会儿又飞走几个孩子。)(“纷纷”不是一阵风吹来,孩子们都乘着风离开了,而是先离开几个,然后再离开几个,最后都乘着风走了。)②几位同学合演“纷纷出发”。③(课件出示19出示图片:蒲公英种子四散飘落的图片)“纷纷”就是接二连三的意思,还可以说“纷纷”。(3)总结交流感受,读出感受,尝试背诵。①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教师评价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有趣、奇妙。②多么有趣又奇妙的大自然,看着老师的提示,你能试着背一背这个小节吗?(课件出示20蒲公英妈妈准备了,把它,只要________________,孩子们就____________。)3.学习第三小节,借助实物,了解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1)出示实物苍耳:请学生摸一摸,感受“带刺的铠甲”。①苍耳妈妈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快接着往下读一读。表演体验是低年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事,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②这是课文里说的苍耳。你们都来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感受带刺、硬硬的。③它的身上有数不清的小刺,扎在手上有点疼。课文里又是怎么描绘苍耳的呢?请你和同桌一起读一读这个小节,找一找哪个词语写了苍耳的样子?同桌互读课文,找到“带刺的铠甲”。(板书:带刺的铠甲)(2)生生互动,动手实践,理解“挂住”一词,知道苍耳是如何传播种子的。①同学们,其实这带刺的铠甲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呢!再读一读这小节,看看谁还发现了它奇妙的作用。②苍耳是怎么挂在动物皮毛上的呢?聪明的同学们,谁愿意试试,看苍耳能不能挂在你们身上?学生尝试苍耳挂在有纤维的衣服上、头发上,感受神奇和有趣。③难道因为有刺就可以挂在我们身上吗?细心的同学们,你再仔细观察观察手里的苍耳,看看谁有新发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苍耳小刺的顶端带有倒钩。④就是这些小钩,会挂在我们的衣服上,也会挂在动物的皮毛中。刚才把苍耳放在自己头发上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⑤(课件出示21出示书中插图)啊,痒痒的不舒服。就像这只浑身挂满了苍耳的小兔。小兔轻轻地甩甩绒毛,苍耳的种子就来到了田野、山洼。(2)总结交流感受,读出感受,尝试背诵。①这就是苍耳妈妈的办法,你觉得怎么样?②聪明的苍耳妈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个小节吧。教师评价要抓学生读出的不同语气。③多么聪明的苍耳妈妈,多么神奇的大自然。自己试试,看着老师的提示,背一背苍耳妈妈的做法吧。(课件出示22):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只要,孩子们、。学习第四小节,观看视频,了解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1)(课件出示23豌豆炸开图片。)同桌两个同学读一读,结合着插图和课文内容,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太阳晒过后,豌豆蹦着跳着离开。(2)豌豆荚经过太阳的暴晒,失去了水分,炸开后跳出了豌豆宝宝。想不想一起看看这神奇的景象?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再来感情朗读,进而深入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用词的精妙。 在网上搜一下豌豆炸开的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豆荚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学生读文“啪的一声,豆荚炸开。”“豆荚炸开”换成“豆荚裂开”可以吗?不可以,“炸开”是说明力量很大,“裂开”可以一点一点的裂,“炸开”是一下子就全开了。如何能读得好?我觉得应该读得快一些好,因为豆荚是一下子炸开的。把“啪、炸”快读,而且声音要响亮。再次播放豆荚是突然间炸开的。(3)多么奇妙的景象,快和同桌合作读读课文,读出你们的感受。我们一起合作背一背。(课件出示24)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啪的一声,,孩子们就。学习第五小节。(1)找出一对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很多很多一许多许多”反义词:“仔细一粗心”(2)读了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①自然界的植物不计其数,传播种子的方法难以一一列举。②要注意多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课堂小结、拓展提高。1.大自然还有很多有趣和神奇的植物,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呢?引导学生依据课外知识去发现。2.出示图片:柳树和柳絮、松树和松果。(课件出示25、26)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编儿歌。3.只要你用心发现和学习,就能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呢!就像课文最后一个小节说的,我们一起来读读。4.让我们合作,再来读读吧。老师读课题,女生读第一小节,男生读最后一小节,全班一起读植物妈妈们的办法。板书设计3植物妈妈有办法四海为家降落伞纷纷出发带刺的铠甲课堂检测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是怎么传播的?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 (2)蒲公英靠动物传播。()(3)豌豆靠太阳传播。()3.用“漂浮”一词,编一句植物传播种子的儿歌。教学反思优点:  演示、朗读感悟诗歌内容。  我校是农村小学,大多数孩子对蒲公英、苍耳、豌豆比较熟悉,现在又正好是秋季,这几种植物比较容易采集到,因此在教学诗歌的第二、三、四小节的内容时,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实物演示、朗读的方法来感悟诗歌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诗歌第二小节用拟人的方法介绍了蒲公英,目的是使学生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会随风飘去。学生自读了这一小节以后,我把课前采集来的蒲公英展示给学生看,并请几个学生上讲台演示:用口对着蒲公英吹气,这时学生便见到有些种子被纷纷吹飘走了,同时也理解了“纷纷出发”的意思。此时,我引导学生指出句中“蒲公英的孩子”是什么,“降落伞”又是什么。  诗歌第四小节写了豌豆荚在太阳底下晒裂了,豆子就蹦蹦跳跳到了其他地方。让一学生读了这一小节后,我就出示豆荚炸开的视频,通过这样展示,学生再读这一小节时就知道了豌豆是靠太阳传播种子的。不足之处:课堂组织教学还要加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课题: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课题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有趣之处。2.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教学重点1.能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有趣的地方。2.吐字清楚,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做到互相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各角色头饰各一个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1.(课件出示2)放映动物图片,鹦鹉会学人说话,萤火虫能发出亮光,松鼠的尾巴好像降落伞。动物真有趣,说说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就把自己认为有趣的动物介绍给大家听。课件展示几种有趣的动物,引起学生交际的兴趣。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有趣的动物)新课探究二、范例引导,明确交际要求。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它有趣在哪里,先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说给小组同学听,听的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2.再次出示(课件出示1)放映动物图片,鹦鹉会学人说话,萤火虫能发出亮光,松鼠的尾巴好像降落伞。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从动物“有趣”的角度来介绍,可以是:特殊的外形(如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特殊的习性(鹦鹉会说话)、独特的功能(萤火虫能发出亮光)等。3.口语交际要求:(1)说话者吐字要清楚。(2)听讲者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4.打开思路,准备动物“有趣”素材。接下来学生确定自己交际的内容,选准有趣的地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想一想,准备的内容怎么讲能够表达得更清楚。三、示范介绍,礼貌提问或补充。过渡: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年一度“有趣的动物”大会,可是,有一位朋友临时有事不能赶来,他寄来一段录音,想不想听?(课件出示3录音介绍)(播放录音:大家好!我长着一对长触角,尖尖的小脑袋,小黑珍珠般的眼睛嵌在脑袋两边。头后面有一个橙色而透明的“小窗”。可别误会,那可不是发光的“小窗”!发光的地方在屁股那儿呢。我最喜欢在夏天夜晚繁星点点的环境下工作。大家给我的绰号是“鬼灯笼”,说我的光是“鬼火”。那么猜猜我是谁?)1.你们猜这是哪种小动物?(萤火虫)你是怎么猜出来的?(1)听到它说自己的绰号是“鬼灯笼”,说自己的光是“鬼火”。(2)它介绍自己发光的地方在屁股那儿。(3)它喜欢在夏天夜晚繁星点点的环境下工作。2.教师出示补充材料:(课件出示4:补充材料)出示材料:萤火虫六条长腿的末端长着锋利的“小刀”——其实是六个小钩。这小钩可以“倒立”!还可以充当武器,来刺伤对方。这些“小刀”,等同于它的牙齿。上面有一些小“手”,当萤火虫攀爬时,这些小“手”就会张开带它去想去的地方。3.自己练说:这是为正式口语交际做好准备工作,让学生有话可说,知道应该怎么去说。先出示交际的内容,再补充材料,让学生抓住“有趣”二字去说。学会要抓住动物突出的特点去说。在这个过程中训练了说和听的能力。 如果让你介绍萤火虫,你打算介绍它的哪些特点,先说什么,自己练一练。4.展示交流:萤火虫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萤火虫。我长着一对长触角,尖尖的小脑袋,小黑珍珠般的眼睛嵌在脑袋两边。我会发光,发光的地方在屁股那儿呢。我有六条长腿,末端长着锋利的“小刀”——其实是六个小钩。这小钩可是我的宝贝呢:可以“倒立”!不过,我可不喜欢这样。它还可以充当武器,来刺伤对方。有了这些“小刀”,我是吃嘛嘛香,因为它等同于我的牙齿。上面有一些小“手”,当我变成攀爬者时,这些小“手”就会张开带我去想去的地方。思考:萤火虫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生点评,师板书(板书:名字、样子、特点、习性)。四、人人参与,自主评价。1.小组合作介绍。可在4人小组内进行交际练习,鼓励学生做到吐字清楚,不啰嗦,倾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礼貌性地提问或补充。(1)(课件出示5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2)(课件出示6出示图2)引导学生说鸭子的本领和习性。(3)结合两幅图,学生试着连成一段话。2.小组推荐介绍。每组推荐1人,在全班介绍有趣的动物。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表扬一下自己。其他的小朋友还没有看过我们的表演,我们回去表演给其他的小朋友看,好吗?听音乐退场…… 板书设计有趣的动物名字、样子、特点、习性课堂检测1.介绍有趣的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的()、()、()和()说说。2.你认为萤火虫最有趣的地方是()。3.本次说话的要求是:()、()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本次口语交际设计巧妙。按照“听录音——看资料——学介绍”三个层次,通过倾听、表达、适当阅读动物资料的综合练习,逐步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奇特的功能等角度,介绍有趣的地方。不足之处:教师有些指导过度,没有更好地尊重学生的想法。应该防止指导过度,千篇一律。多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的交际能力。快乐读书吧课题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能了解教材提供的童话故事中的一本。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边读边想象故事中的情节,乐于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教学重点认识书的封面,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教学难点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边读边想象故事中的情节,乐于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2)媒体展示大部分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拇指姑娘》《稻草人》《丑小鸭》的主题图。(课件出示3)师:谁知道这些图片写的是哪个童话故事?你能简略讲一讲吗?对,这些童话故事你们一定都很熟悉,来吧,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搭上童话王国的列车,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教师板书:读读童话故事) 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主题图,帮助学生回忆这些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引出这节课—读读童话故事新课探究二、故事导读1.(课件出示4)《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独孤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课件出示5)看到这些书名,你想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怎样的奇遇吗?先猜猜看,再打开童话故事书,我们一起读一读。2.选择《一只想飞的猫》这本书。(课件出示6)阅读一本书前对封面有个了解很必要,一个是对作者有个简单的认识,二是通过书名可以让学生想象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首先你要看看什么?你会猜想到什么呢?同桌讨论,然后回答。学生1:每次拿到一本新的书,我都要看看书的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比如《一只想飞的猫》封面很漂亮,作者是陈伯吹。在书名的下面有一只闭着眼睛的猫,我猜想它一定是在做梦。学生2:对,从封面的插图中我也是感觉这只猫是不是最梦想飞呢?因为书名是:一只想飞的猫嘛。学生3:老师,我想了解一下作者,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吧。师:好,陈伯吹,笔名夏雷。著名儿童作家、翻译家、教育家、出版家,除了我们今天学的这本书,还有很多著名儿童作品。3.(课件出示7)《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独孤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这几本书的封面,谁来说一下这几本书的封面,找找作者和书名?指名回答。4.(课件出示8)我们还继续看《一只想飞的猫》,我们都知道猫能跑、跳、喜欢上树爬墙,但他真不会飞,他想飞,愿望能实现吗?我们一起读片段。课件出示片段。(课件出示9)“我是猫!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十三只耗子!----你算得什么,你是公鸡?像吗?冒牌东西!”猫在乱窜中回头来狠狠地回嘴。他做错了事,从来不肯虚心承认。葡萄兄弟们吓得发抖,有的脸色发青,有的脸色发紫。“幸亏咱们爬上了架子。这个野孩子多么可怕呀!”等猫闯出这个花圃,两只蝴蝶已经飞得不知去向。猫睁圆了眼睛,喘着气。望着天空。天空蓝澄澄的,连一片白云也没有。“要是我能够飞-----”他失望,又懊恼,垂头丧气地走在银杏树旁,也不照理停一下,溜达一下,在树干上抓几下,磨一磨爪子。5.(课件出示10)读了这个片段,你能说说这是一只什么的猫吗?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作品讲了一只喜欢自吹自擂的猫,他厌恶劳动、顽皮无礼,不切实际地一心想飞而最终摔了跟头的故事,充满了喜剧效果。 6.师:我们只是读了这本书的片段,怎么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呢?老师给你们一个小建议。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这样的话,一本书读下来,思路有轨迹,读书有收获。(课件出示11)书名作者页码读懂了待解决7.(课件出示12)一本书读完了,你还会怎么做?指名回答。学生: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从不把书弄脏,书是我的好朋友,我要爱护它。学生:我也是,我都会放回我的小书柜。【这一环节就是通过阅读,让学生自主发现这本书描述的内容,从中明白一个道理。读书卡的设置更有利于学生读好书。也对学生进行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的教育。】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课件出示13)总结全文,延伸拓展课外,还有很多故事也都很有趣,希望同学们也像今天一样和伙伴们分享你的读书心得,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读读童话故事封面作者书名想象故事收好书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快乐读书吧”是搭建课外阅读的重要桥梁。在教学中我定位“快乐”两个字。阅读时快乐的,应为故事中的情节有趣,和同学分享是快乐的,多一次分享多一份收获。我通过看书名想象内容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利用表格帮助学生形成条理性读书的习惯,我觉得这几点很成功。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只是阅读了片段,给学生留有思考交流的时间有点儿少。课后回想封面也有指导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出版社等信息也应该纳入其中。课题:语文园地一课题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学习字词句运用,认真读词语和描红。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和句子。3.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写好左窄右宽的字和左宽右窄的字。教学重点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古诗。教学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交流不会的问题。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字词句运用,认真读词语学会运用词语。2.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写好左窄右宽的字和左宽右窄的字。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新课探究二、学用结合。板块一: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2)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看一看:看旁边的提示,了解这些词语是哪一类的。我们能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有关去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板书: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3.多种形式识字,读词语。4.去户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为什么准备这些?鼓励学生交流,用上上面的词语。5.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去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课件出示3)如:背包望远镜睡袋手机打火石板块二:字词句运用:(课件出示4):体会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甩甩头摇摇头迎上去追上去穿衣裳披红袍提示:这些加点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板书:动作的词)(1)读一读:自己自由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2)想一想:这些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做动作演示一下这些动作。(3)演一演:先小组内各选一组动词演一演,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表演。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认识生字和新词。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 (4)说一说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对比不同。第一组中“迎”是“对着、冲着”,是面对面的动作。“追”是“追赶”,是同一方向的动作。第二组中“穿”的意思是“把衣物鞋袜等物套在身上。”“披”是“覆盖或搭在肩背”,“穿”的动作比“披”复杂。第三组中“甩”的意思是“抡、挥动”,“摇”的意思是“摇摆”,“甩”比“摇”的动作快,用的力气大。(5)拓展运用比如,请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说出你的想法。冲过去跑过来奔过来走过来滴下来打下来落下来飘下来2.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说一说你的日常生活。(课件出示5):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1)读一读。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用法。(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一句的“有时候……有时候……”是说一种事物的两种相反的情况;第二句“在……在……在……在……”是说一种事物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动作。(3)结合加点词语说说句子的意思。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温和一暴躁”,写出了“我”的性格复杂和多变。第二句话,“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这些拟人化的词,使学生了解这是讲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4)造一造:联系自己是生活实际,分别用这两组词语造句。例:有时候……有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很不稳定,有时候很好,有时候很差。在……在……在……在……学校是我学习成长的乐园,我在教室里学习文化,在阅览室读自己喜欢的书,在美术室尽情涂涂画画,在音乐室里纵情歌唱。三、书写提示。板块三:书写提示1.看提示认识“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的句子,并会联系生活用仿照这种句式说句子。 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6)(1)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2)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如“作、法”,有的左宽右窄,如“都别”。(板书:左右结构)2.写一写(1)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宽右窄;养成写前先观察、保持正确坐姿和执笔姿势的好习惯。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认识了几个动词,学会了写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则,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课堂检测1.你知道的描写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有哪些?2.你所知道的左右结构的字还有哪些?本课学习的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则是怎样的?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动作的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积累好词好句,诵读儿歌、童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一”的有关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新课探究二、读一读,记一记。板块四:日积月累诵读古诗《梅花》(板书:梅花)(课件出示7):梅花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借助拼音会读、会背古诗,通过看插图和反复朗读诗句,了解古诗的意思。 1.拼拼读读。(1)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凌、墙”的后鼻韵母,读准翘舌音“数”和“枝”。(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读读想想。(1)再读词语,想一想这首诗是写哪个季节的?这首诗写的是冬天的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景象,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板书:春景图)(2)这首诗中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同桌之间相互说说。①凌寒:冒着严寒。②遥知:距离很远就知道。③为:因为。④暗香:指梅花不易感觉到的清香。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3)结合插图,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梅花》古诗的意思是: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有梅花淡淡的香气飘来。3.读出韵味。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课件出示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主要是意境独特,要读出梅花的傲寒独自开的高洁和香味。4.熟读成诵。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二)我爱阅读1.读通顺科学童话《企鹅寄冰》(原教材14页)注意读准字音,读准确;再把童话读通顺。(板书:企鹅寄冰)2.思考问题(1)狮子为什么让企鹅给它寄冰?因为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太热了,想让住在寒冷南极的企鹅给它寄来一块冰。(2)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为什么退回来又变成了冰?因为非洲很炎热,冰寄到非洲就遇热变成了水,而水被退回到寒冷的南极后,又遇冷变成了冰。阅读《企鹅寄冰》的故事,了解非洲、南极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四、课堂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古,学会了读和讲童话故事。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梅花》《企鹅寄冰》《小鲤鱼跳龙门》课堂检测1.课下搜集关于梅花的古诗。2.把学到的古诗和儿歌背给别人听。3.课下搜集一些儿歌。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练习的“学与用”和“写字提示”都有写字教学方面的涉及。所以我加大了识词、写字在教学中的分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不足之处:通过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课题:1场景歌教材分析:《场景歌》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以歌谣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了四幅不同的场景图:海边美景图、田园风光图、山区景象图、学生活动的场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认识了表示事物的汉字,学会了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课题场景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帆、艘”等10个认读字,会写“处、园”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群、旗、铜”三个字的书写。2.学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用不同数量词的表达。3.认真观察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儿歌。教学难点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帆、艘”等10个认读字,会写“处、园、”等10个会写字,认识数量词描绘的场景。2.学习生字,写好“群、旗、铜”三个字。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导入,接触场景。(课件出示2)(出示画面:小木屋、林荫道、小牧场)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你会用数量词分别形容一下这些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更多的数量词,认识更多的场景。出示画面,联系生活实际,自然引出场景和数量词。新课探究二、指导看图,认识场景。1.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谁能用一个词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地方的场景?每个小节有几个数量词?写了哪几件事物?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分别出示场景图。(课件出示3—6图片:海边的美景、田园风光、山区美景、学生活动场景)让学生结合图画,结合生活积累,认识场景。每个小节介绍了四个数量词,四个事物。(课件出示7—10图文)海边的美景:数量词:一只、一条、一艘、一处事物:海鸥、帆船、军舰、港湾美丽的田园风光:数量词:一方、一块、一行、一片事物:鱼塘、稻田、垂柳、花园山区美景:数量词:一道、一座、一丛、一群事物:小溪、石桥、翠竹、飞鸟学生活动场景:数量词:一面、一把、一队、一片事物: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三、图文对照,识字识词。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么多生字正排着队,等着你们去认识呢!1.分别出示,逐行认读。(课件出示11)fānsōujūnjiàndàoyuán帆艘军舰稻园qiáocuìqúnduìqítònɡhàolǐnɡjīn桥翠群队旗铜号领巾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试读,教师指名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点拨:“军、舰、帆、巾、群、园”都是前鼻音,“铜、领”都是后鼻音;“园”是整体认读音节。 教师范读或领读。(课件出示7—10图文)让学生借助图画认识词义。可在图上认一认,说一说有关事物的特征。2.反复朗读,巩固读词。好了,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请小朋友开火车读,好吗?(小组内开火车读)3.多元认字。(1)读准平翘舌音:“艘”是平舌音,可以进行平翘舌音辨析,如“艘一收”(2)根据偏旁识记:比如“艘”,偏旁相同都是舟字旁,都和船有关,“稻”禾字旁,表示一种庄稼。(3)运用形声字识字的方法认识“帆、园、铜”:“帆”中巾字旁表意,“凡”表示读音,“园”中口字旁表意,“元”表示读音;“铜”中钅字旁表意,“同”表示读音。四、写字指导。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生字“群、旗、铜”。(板书:群、旗、铜)分别指导:“群”左右结构,左右等宽,两部分横画要等距,左边横画紧凑,右边横画长短不一,中横最短在横中线上侧,下横最长起笔在竖中线上。“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低右高,右边部分上下紧凑。“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钅”第二笔是横,“同”字首笔竖在竖中线上。2.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3.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4.投影展评,进行写字修正。(课件出示12)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多元识字,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以求更快扫除语言障碍。如何正确、规范地写好生字,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低年级段必须完成的事情。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课堂检测1.你能写出带有下面偏旁部首的字吗?看谁写得多。 写带有“钅”的字:()()()写带有“阝”的字:()()()2.搜集带有数量词的词语,写在下面。3.组词园()()桥()()旗()()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1.(课件出示14)出示数量词语:一只、一条、一艘、一处、一方、一块、一行、一座、一道、一座、一丛、一群、一面、一把、一队、一片2.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新课探究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1.读法指导。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四个场景图,如果你想真正看到大自然的美,那还需要细心地看一看,用心地想一想。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展开想象的读书方法。提示:你会用这些量词再来修饰什么事物?仿写一下。(课件出示15)2.逐组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做示范。指导重点:(1)第一组:这组是写海边的美景。(课件出示16:文字、插图)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艘、舰:比较发现两个字的相同点。(这两个字都是“舟”旁,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帆:搜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的左边的“巾”和布制品有关。我还会仿写短语:一只(小鸟)一条(毛巾)一艘(轮船)一处(美景)(2)第二组:这组是描写美丽的田园风光。(课件出示17:文字、插图)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片花园稻:部首是“禾”,表明是一种农作物。我还会仿写短语:一(方)山水一(块)红布一(行)杨树一(片)草地(3)第三组:美丽的山区风景。(课件出示18:文字、插图)一道小溪,一座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一丛翠竹:明白“翠”是“绿色”的意思。(课件出示18:文字、插图)我还会仿写短语:一(道)数学题一(座)山洞一(丛)青草一(群)大雁(4)第四组:学生活动的场景。(课件出示19:文字、插图)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一队红领巾:中的“红领巾”指代的是少先队员。我还会仿写短语:一(面)镜子一(把)小刀一(队)山羊一(片)树叶3.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4.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三、背诵儿歌,积累运用。师:同学们,让我们做做课间操,玩玩拍手歌游戏。(课件出示20: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只海鸥天上飞。你拍二,我拍二,一片沙滩在眼前。你拍三,我拍三,一艘军舰真威武。你拍四,我拍四,一条帆船向前驶。识字课的重点当然是识字。结合图片理解字义,是识字的好方法。以低年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拍手游戏总结课文所学,是启发学生背诵的好方法。 你拍五,我拍五,一方鱼塘亮闪闪。你拍六,我拍六,一块稻田金灿灿。你拍七,我拍七,一行垂柳风中摆。你拍八,我拍八,一条小溪缓缓流。你拍九,我拍九,海滩边上走一走。你拍十,我拍十,田园风光真美丽!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数量词,认识了很多事物,我们会用词串造句。板书设计识字1一只、一条、一艘、一处海边美景一方、一块、一行、一片田园风光一道、一座、一丛、一群山区景象一面、一把、一队、一片学生活动课堂检测1.在学校的校园里,你都找到了哪些数量词?2.说一说,看谁说得多。一()鱼塘一()稻田一()石桥一()翠竹3.填空。美丽的大海边,我们看到了一()海鸥,一()港湾。海面上行驶的一()军舰,一()帆船;美丽的乡村,我们又看到了一()鱼塘,一()稻田。一()垂柳,一()花园。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识字1》的词串为我们展现了四幅美丽的场景图。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将图文对应起来,能形象地记住词串,有滋有味地朗读韵文,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对四幅场景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深切的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有些难度。为了攻克这一难点,课上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以文中插图,这样这些场景就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队旗”等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能水到渠成。2.体现了随文识字的教学特点,识字的基础上组词、在组词的基础上练习说话,实现了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不足之处:总感觉学生对本课词串的认读没有多少障碍,因而给他们留出读书识字的时间少了些,而强调画面多了些。 课题:2树之歌教材分析:《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等11种树木。第一句写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的叶子像手掌。第二句介绍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写树木的习性,木棉喜暖,桦树耐寒的特点。课题树之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梧、桐”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3.认真观察图画,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教学重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了解树木的特点。教学难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梧、桐”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壮”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2)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之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树之歌)以谜语的形式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名读,评价。3﹒自由读一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5﹒(课件出示3)填一填:本课讲了种树,分别是。 三、认读生字,了解特点。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2)(课件出示4: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3)(课件出示5: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4)(课件出示6: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5)(课件出示7: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课件出示8: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7)(课件出示9:木棉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8)(课件出示10: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守北疆)(课件出示11: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课件出示12: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什么?(开花满院香)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3﹒拍手、齐读小儿歌。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13)yánɡzhuànɡtónɡfēnɡsōnɡbǎimiánshānhuàɡuì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wúzhǎnɡzhuānɡhuànàishǒujiānɡyín梧掌装桦耐守疆银(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3)开火车读、齐读。(4)正音,指导:“壮、杉、掌、装、守”为翘舌音,“松”为平舌音,“杨、桐、枫”为后鼻音,“棉、杉、银”是前鼻图文结合,初读感知,了解各种树的特点。图文结合,初读感知,了解各种树的特点。字音的纠正、字形的识记是部编版教材提出多元认字的主要内容。 音。(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①形声字归类:“梧、桐、枫、松、柏、桦、杉、桂”都是木字旁,表意,这些字都和树木有关,右边的部分是音旁。②组词拓展法:识记“掌、疆、银”,分别组词为“手掌、脚掌、巴掌、鼓掌”“新疆、边疆、疆土”“银行、银色”。③熟字比较法:“壮一装”“银一根一眼”。2.指导写字: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重点指导“壮、杉、化”(板书:壮、杉、化)(1)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注意:所有带“木”的字,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第四笔撇都变成点。(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壮”字重点是右边的“士”不要写成“土”,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化”字重点是右边的笔顺,先撇后竖弯钩,竖弯钩起笔于竖中线,与撇相交于田字格中心。“杉”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顶部的“木”高,底部“彡”低;三撇等距,起笔撇上下对齐,第三撇最长,撇尖过竖中线,穿插到“木”下。(5)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所有含有“木”的字都是左窄右宽。)(6)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生字的书写,工作要做到位,目的是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养成正确写字的好习惯。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树,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课件出示14:带拼音词语)yánɡshùwútònɡshùfēnɡshùsōnɡbǎimùmián杨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shuǐshānɡuìshùrónɡshùzhuànɡhuòhuàshí水杉桂树榕树壮活化石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15:不带拼音的词语)杨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水杉桂树榕树壮活化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yánɡfēnɡsōnɡbǎimián()树()树()木()2.你还认识哪些树?有什么特点?3.比一比,再组词。杉()桂()壮()化()彩()娃()将()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树。(板书:树)新课探究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1.说说你知道的树还有哪些?介绍自己知道的树。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2)开火车来介绍。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树的一些趣事。2.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课件出示17)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学习第一句: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认识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课件出示18—20:杨树、梧桐、榕树图片)(板书:杨树榕树梧桐树)借助课件等多媒体工具,直观、生动地展现课文内容,为理解和分析课文词句服务。 请仔细观察哪种树是“梧桐树”?说说理由。(树叶像手掌的那种树是梧桐树。因为“梧桐树叶像手掌”)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们还可以说:杨树叶像(一颗绿色的爱心)2.学习第二句: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认识三种树:枫树、松树、柏树。(课件出示21、22:枫树、松柏图片)(板书:枫树松柏)①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②“松柏四季披绿装”说明了松柏的什么特点?(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特别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苍翠挺拔。)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柏当作人来写。)3.学习第三句: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认识两种树:木棉、桦树。(课件出示23、24:木棉、桦树图片)(板书:木棉桦树)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木棉生长的地方是南方,那儿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桦树生长的地方是北方,那里到处寒风刺骨)4.学习第四句: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认识三种树:银杏、水杉、桂花树。(课件出示24、25、26:银杏、水杉、桂花树图片)(板书:银杏水杉桂花)(课件出示28图文)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5)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仿照儿歌,编创儿歌,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仿照儿歌,用上比喻句或拟人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树木,抓住其特点写。学生合作交流,展示:柳树叶儿像眉毛。枫树叶儿像手掌。梨花花开似白雪。桃花花开粉艳艳。板书2树 设计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桂花课堂检测1.把你知道的树,仿照儿歌的形式写下来。2.仿照例子写句子。梧桐树叶像手掌。像3.比一比,组词。桐()柏()桂()洞()伯()挂()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课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活动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诵读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2.本课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所以我着重抓了识记字形、写字训练的教学。在分析字形时,我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学生可以用形声字归类法、组词拓展法、熟字比较法等方法记住生字。另外我还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堂课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凭借图画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11种树的特点。教学时,我借助课件出示图片,帮助理解儿歌语句,很形象、具体而直观,效果很好。不足之处:朗读上示范不够,引导不够。课题:3拍手歌教材分析:《拍手歌》是一篇识字课文。这首拍手歌,共十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中间的6个小节分别介绍了羽毛艳丽的孔雀和锦鸡,展翅翱翔的雄鹰,成群的大雁,丛林中的猛虎,啼叫的黄鹂和百灵鸟,可爱的大熊猫……儿歌不仅描绘了大小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境,还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相信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定能从演唱“拍手歌”的掌声中有所领悟──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课题拍手歌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世、界”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歌、写”等10个字。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3.喜爱小动物,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用部件归类法识字,朗读、背诵儿歌。教学难点了解“隹、鸟”等偏旁表义的特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世、界”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歌、写”等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精彩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课件出示2):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活动的场面。  (1)欣赏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活动的场面,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动物。  导语:多么广阔、美丽的大自然啊!动物们有的在空中自由飞翔,有的在地上快活地奔跑,有的在水里无忧无虑地玩耍。他们生活得可真幸福啊!今天,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邀请了8位美丽的客人来咱们班做客,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吧! 出示课件,展现动物画面,感受动物生活的快乐自由,自然而然引起课文的学习。新课探究二、图文对照,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3、4:8种动物图片):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猛虎、黄鹂、百灵、熊猫。看图片,认识动物: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猛虎、黄鹂、百灵、熊猫。  2.(课件出示13:8种动物的词语)出示词语,图文对照,认读词语,与动物打招呼如“孔雀,你好。”  (1)自由认一认,读一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认读。   导语:美丽的客人走了,它们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让我们牢牢记住它们的名字吧!  3.(课件出示5/6):出示生字,识记生字。ɡēxiěcónɡshēnchùliùxiónɡmāojiǔpénɡyou歌写丛深处六熊猫九朋友  shìjièquèjǐnxiónɡyīnɡxiánɡyànměnɡlínɡxiū世界雀锦雄鹰翔雁猛灵休(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2)开火车读、齐读。(3)正音,指导:“深、世”为翘舌音,“丛”为平舌音,“锦、雁”为前鼻音,“熊、朋、雄、鹰、翔、猛、灵”是后鼻音。(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①部件归类法:“鹰、雁、雀”都带有“隹”旁,带“隹”部的字大多数与鸟有关。②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界、灵、歌、熊、猫、朋”:“田+介”是“界”,“彐+火”是“灵”,“歌”是“哥+欠”,“熊”是“能+灬”,“猫”是“犭+苗”,“朋”是“月+月”。③运用形声字识字的方法认识“猛、翔”:“猛”中犭字旁表意,“孟”表示读音,“翔”中羽字旁表意,“羊”表音。④还有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两个人走独木桥”就是“丛”。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歌、深、九”(板书:歌、深、九)(课件出示7-9):歌、深、九的动画笔顺图(1)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2)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歌”的部首是“欠”,不是“攵”;左右等宽,上面的“可”去钩,窄、扁,下面的“可”宽、大,两个“可”的第一个横上短下长,右端抵竖中线,下横在横中线上,两个“口”字垂直对齐。“欠”第一撇略高,“人”字的撇起笔横中线,伸向“哥”。“深”的右边不是穴宝盖,少了一点;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底部左高右低,右边上部宽扁,下部宽大,横笔在横中线上,竖笔紧贴竖中线右侧。“九”从字的音到形,甚至字义的教学,一定要稳扎稳打,因为这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重难点字的指导和范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纠正学生写错笔顺、笔画的好办法。 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横折弯钩从左上格的横中线起笔,横左低右高,弯钩至竖中线右侧后伸展至右下格出钩。(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三、朗读课文,读准节奏。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拍手歌)练读。(课件出示10-12) (1)自由模仿练读。读准节奏,每句话节奏相同,如,“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很新奇”第二句“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伙伴”读成儿化音“huǒbànr”,读起来就押韵有味道。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3)师生拍手加动作表演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  课文的朗读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正确、流利地朗读,朗读指导是点睛之笔。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总结提高,引起下文。是啊,大家说得太好了,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人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ɡēshēnɡshēnchùjiǔzhī()()()2.给下列汉字补充声母。ónɡíniónɡāoénɡou丛林熊猫朋友2.比一比,再组词。雁()世()熊()休()锦()雀()也()能()体()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2.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喜爱小动物,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具课件、实物展台。 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1.再次出示(课件出示14-15:8种动物图文):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猛虎、黄鹂、百灵、熊猫。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板书:拍手歌)3.认识“拍手歌”。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出示课件,展现动物画面,复习上节课所学,为过渡到下面的课文学习做好了铺垫。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介绍了几种动物。(课件出示16-18)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1.画一画,找一找。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一组词语:再次出示(课件出示14-15:8种动物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这三个字都有“隹”字。)(板书:隹)(课件出示21)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隹”是指短尾巴鸟,“鸟”是指长尾巴的鸟。你还知道哪些字部首是“鸟”或“隹”的字。(鸟字部:鸭、鹅;隹字部:雕、难、雅等)(板书:鸟)四、拍手游戏,品读课文。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同桌拍手互读。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动物世界很新奇”,体会诗歌的节奏。2.品读重点句子。(1)孔雀锦鸡是伙伴出示课件,展现“隹”字的字形演变,理解带有“隹”字旁字的意义。利用部件归类法识字,效果一目了然。出示课件,展现锦缎、锦鸡画面,在比较和观察中,理解了“锦鸡”的含义。 (课件出示19)出示“锦缎”和“锦鸡”图片,看看锦缎,想想为什么把这种鸟叫做“锦鸡”?(锦鸡的羽毛颜色非常艳丽,有彩色花纹,因此叫“锦鸡”。)(2)天空雁群会写字什么是“雁群”?(一群大雁)为什么说“天空雁群会写字”?(课件出示20)出示雁群排成整齐的队伍飞的图片,想一想我们学过类似的课文吗?你明白了“雁群会写字”的意思吗?(《秋天》“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大雁排成“一、人”字形飞,因此叫“天空雁群会写字”)五、整体把握,练习说话。1.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动物,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喜欢它?2.学生思考后交流。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出示课件,展现大雁南飞的景象,联系学习积累,理解了“雁群会写字”的含义。充分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问问学生喜欢哪个动物并说出原因,巧妙地调动了学习兴趣,很好地完成课文的总结回顾。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六、总结提高,拓展延伸。1.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板书:我们要爱护动物。)2.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展示交流。板书设计拍手歌鸟隹我们要爱护动物。课堂检测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隹:()()()鸟:()()()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仿照课文,写两句。3.写一则保护动物的宣传语。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功扎实、有效。部编版教材鼓励学生多元认字。在教学中,我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帮助学生扫清了读音、字形、书写的障碍,设计精妙,环环相扣。面对绝大多数学生,使学生乐于认字,自主识字,喜欢好好写字。2.课文教学抓住重点“用部件归类法识字,了解带有‘隹、鸟’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利用插图、课件,联系学生自身积累,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理解课文内容。不足之处:低年级小学生学习很活跃,要注意课堂组织管理。保证学生在井然有序的状态下学习,适当控制学生随口就说、不动脑筋的现象。课题:4田家四季歌教材分析:《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儿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江南一带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春天里草长莺飞,麦苗嫩,桑叶儿肥,夏天人们忙着养蚕插秧,秋天稻谷成熟,打谷场上人们忙,冬天人们赶制年衣。学习本文既可以了解四季农事活动,又能感受农民伯伯劳动的欢乐。课题田家四季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季、蝴”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正确书写“季、吹”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教学难点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季、蝴”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正确书写“季、吹”等10个字。2.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语;正确读写“播种、插秧”等8个词语。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我国从南到北,种植农作物不一样,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也不一样。关于我们这儿四季的农事你又知道有哪些? 学生讨论交流。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江南地方的农事活动。今天,我们来学习《田家四季歌》。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4田家四季歌)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提出一个和课文有关而且学生容易回答的问题,引起其学习的兴趣。新课探究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2)出示江南田家四季图。图片中,江南的四季农民伯伯做什么农事活动?学生试说:春天里除草,夏天里采桑、插秧,秋天里收稻谷。)(板书:除草采桑插秧收稻谷)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字词识读。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那现在课内的词语能读正确吗?出示:(课件出示3)(带拼音)四季施肥辛苦农事忙春风吹归来一年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吹”,后鼻音“农、忙”,前鼻音“辛、年”。出示:(课件出示4)(带拼音)蝴蝶麦苗采桑打谷场喜洋洋虽然戴月光自由练读第二行词语,同桌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桑、虽”,后鼻音“场、洋”。3.识记生字。①图文结合识字。“蝴蝶、麦苗、谷粒”可以通过观察图画,把识记字形与认识事物相结合。②加一加识字。“季、苗、肥、虽、辛、苦”都是合体字,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蝴、蝶、粒、苦”是形声字,可以用声旁加形旁的方法识记。③联系生活经验识记。儿歌中不少生字是生活或口语中常出现的字,如“季、肥、虽、农、辛、苦”可以引导学生组词,比如“四季、肥胖、农民、农家”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说话,比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农民伯伯辛苦地劳动。”4.检查课文朗读。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分行出示生字新词,把一类字二类字分开认读,减轻负担,效果也好。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5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2)指名朗读课文。①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读对了吗?大家看这个字“嫩”是前鼻音“nèn”,不要读成“nèi”;注意儿化音“桑叶儿”谁来读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还要注意读好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的停顿节奏。(课件出示6):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②指名读第二节这里的“勤耕作”能读准吗?出示长句子“采桑养蚕/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能读通顺吗?自由练读,指名读。指名读第三节,出示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通顺。(课件出示7):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④指名读第四节。这一自然段来看看多音字“了”在这里读“liǎo”是“完,结束”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个读音“le”练一练,读给同桌听。读好长句子:“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4.指导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8)肥辛年用田字格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教师范写“肥辛年”,(板书:肥辛年)(3)指导书写“辛、肥、年”,重点指导:“肥”左右结构,“月”窄,“巴”宽,顶部“月”高,底部“巴”高,“巴”竖弯钩沿竖中线下笔,右弯钩出。“辛”上下结构,“立”宽、扁,“十”窄、长。“立”末横在横中线上,最长,“十”竖在竖中线上。三横中最长的是第二横,最短的是第三横。“年”独体字,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三横等距,上短下长,第二、三横分别居于横中线上下,竖笔在竖中线上。(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逐节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节奏和停顿,把握重点词语和生字。各个击破难点。指导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学生爱写字,会写字。 (5)展评学生的书写。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复习巩固,积累运用。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课件出示9)出示:麦苗采桑农事打谷辛苦1.农民伯伯一年四季都在()地忙()。2.江南的农民,春天忙着给()除草,夏天忙着()、插秧,秋天忙着()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课堂检测1.给下面多音字组词。场cháng()了liǎo()chǎng()le()2.辨字组词。季()吹()忙()辛()李()欢()芒()亲()3.选字填空。带戴(1)早晨,我()上红领巾去上学。(2)爸()上礼帽,()着行李,去出差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2.(课件出示11)复习词语:四季春风吹农事忙辛苦一年归来蝴蝶麦苗采桑打谷场虽然喜洋洋(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2)开火车认读词语。3.齐读或背诵儿歌。4.继续学习《识字4》。(板书:识字4) 新课探究二、精读儿歌,重点突破。1.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2.学生小组自学讨论,全班展示交流。探究第一小节:(课件出示12、13图画):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过渡: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风儿轻轻地吹,吹红了桃花,吹醒了迎春花,吹白了梨花,蝴蝶儿在林间翻飞。春天里庄稼怎么样了?(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2)指导看图,积累“(   )的麦苗 (  )的桑叶”(3)想一一下春天江南一带该有什么农事活动?(除草)(板书:除草)探究第二小节:夏季里,农事忙,采桑养蚕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课件出示13.14夏季农事活动图):采蚕桑、插秧。(1)夏季里人们都忙着做什么农事活动?(采蚕桑、插秧)(板书:采蚕桑、插秧)(2)农民们忙到何种程度?(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3)联系生活,说一说“早起”,爸爸妈妈每天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下班?爸爸妈妈如此的辛苦。此时,我想说一句:(4)联系插图,说说“戴月光”是什么意思?(从插图看,就是农民伯伯回来的很晚了,月亮已经升到半空了。)(5)农家人也是“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有一首诗就写出了农民劳动很辛苦——《悯农》,大家一起来背一背。“粒粒皆辛苦”希望大家将这句话牢记在心。(6)在夏天里,人们还有什么农事活动?(施肥、耕田、除草)(板书:施肥、耕田、除草)师范读,生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忙碌和辛苦。探究第三小节: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课件出示15秋收图)谷像黄金粒粒香。(1)时间在悄悄流逝,丰收的季节来临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2)面对丰收,人们的心里怎么样?(高兴)从哪里看出?(心里喜洋洋)结合图片认识麦苗和桑叶,理解句子,积累词语。利用插图和课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早起”“戴月光”感受农民的辛苦和忙碌。联想到《悯农》一诗。 “喜洋洋”是AB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乐呵呵、乐哈哈、美滋滋、气呼呼等)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丰收的喜悦。探究第四小节:(课件出示16冬季图片)新制棉衣暖又轻,大家喜盈盈。从哪里看出人们生活富足安乐?(从“新制棉衣暖又轻”,看出人们吃得饱,穿得暖。“大家喜盈盈”看出人们又清闲、满足。)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安乐、闲适。3.指导朗读、背诵全文:小组合作对对读,带着崇敬,体会“劳动创造美”。 一组: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 二组:麦苗多嫩,桑叶儿正肥。 一组:夏季里,农事忙,采桑养蚕又插秧。 二组: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一组: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二组: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一组: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 二组: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合: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笑盈盈。三、学习新词,了解农事1.(课件出示17)词语:播种施肥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麦打谷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1)横着开火车。(2)竖着开火车。(3)开双轨列车,看谁开得快。(4)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说一句话。3.各种方式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4.通过上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是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生生合作朗读,背诵课文,就水到渠成了。四、总结延伸,朗读巩固。(课件出示18)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郑板桥)麦浪翻飞,又早是秧针半吐,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看垄上鸣槔滑滑,倾银泼乳。脱笠雨梳头顶发,耘苗汗滴禾根土。更养蚕忙煞采桑娘,田家苦。板书设计4田家四季歌除草采蚕插秧割麦打谷播种施肥耕田课堂检测1.搜集一下北方的主要农事活动有哪些?2.除了文中提到的农事活动,你还知道哪些农事活动?3.课下搜集一些关于农事的谚语。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注重朗读。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了解我国南方四季的主要农事活动,理解人们劳动艰辛和丰收的喜悦。2.本课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所以我着重抓了识记字形、写字训练的教学。在分析字形时,我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另外我还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堂课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情景中识字。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合作学习,有点流于形式。分析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深透,忽视了部分学生没能进行充分地个体学习与自我感悟。课题:语文园地二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查字典”“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查字典”介绍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和查字典的练习。“日积月累”介绍了3句名言,都是中国经典名句。“我爱阅读”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农历时序《十二月花名歌》。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十二个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课题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学习部首查字法,掌握查字步骤。2.通过感悟、体验、诵读,体会楹联诗句,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3阅读短文,认识十二个月花名。 教学重点学习部首查字法,积累名言佳句。教学难点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部首查字法,掌握查字步骤。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新课探究二、查字典板块一:查字典(课件出示3)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呀跳,够不着。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1.读一读,读正确。圈出不认识的字。2.读书时,没有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的读音。(板书:部首查字法)什么叫“部首”?为了查找方便,字典中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共同的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下面我们就来介绍怎么用部首查字法查出“狐”字的。(课件出示4)第一步:先要确定“狐”字的部首是“犭”,再数数“犭”的笔画,共三画。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三画”中找到部首“犭”和它所在的页码。第三步: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犭”部,再数“狐”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的位置找到“狐”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第一题: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第几页。(课件出示5)部首查字法,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部首,什么时候用部首查字法,再介绍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接着再现学现练,效果就会非常好。 艹()糸()⺮()酉()以“艹”为例,先数数“艹”的笔画,共三画。再在“部首目录”里“三画”中找部首“艹”和它所在的页码33页。同样的方法查出“糸”所在的页码是“93页”,“⺮”所在的页码是“89页”,“酉”所在的页码是“96页”。第二题: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有几画。(课件出示6)“葡、紫、狸、笨、酸”“葡”去掉部首“艹”后,还剩下9画,“紫”去掉部首“糸”后还剩6画,“狸”去部首后还剩下7画,“笨”去掉部首后还剩下5画,“酸”去掉部首后还剩下7画。4.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按照部首查字法的步骤,依次查出:这个字的部首,除去部首多少画,该字所在的页码,查到后找到读音是什么即可。第一题和第二题的设计就是给学生以现学现练的机会,一定要把查字典的练习落实到实践中,今后学会此法,可以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查。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用部首查字法查出儿歌中的不认识的字“葡、萄、狐、狸、笨、酸”。课堂检测1.“笨”的部首是(),去掉部首还有()画。“葡”部首是(),去掉部首还有()画。2.熟练掌握部首查字法的步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感悟、体验、诵读,体会楹联诗句,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2.阅读短文,认识十二个月花名。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等。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一、揭题导入。 境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新课探究二、读一读,记一记。板块二:日积月累(一)诵读名言佳句(课件出示9)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1.拼拼读读。(1)自己借助拼音把佳句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翘舌音“施”前鼻韵母“信”,整体认读音节“欲”。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俗语读正确,引导学生注意“不”字的变音。(2)“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能”(bùnéng);“不欲”(búyù)。在其它的时候念第四声(去声)。(3)理解句子:(课件出示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或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指人与人交往,要守信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不用圆轨和直角尺就画不出圆形和方形”,用来比喻没有规章制度就使人无所遵循,就办不成事情。(4)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三、我爱阅读。板块三:我爱阅读1.读通顺儿歌《十二月花名歌》(见教材P27)(课件出示11)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儿歌读通顺。(板书:十二月花名歌)“正月”的“正”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ēng”。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十二月”指的是农历,“冬月”为农历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课件出示12—15:菊花、芙蓉花、水仙花、腊梅花图片)借助图片,理解词语:姿百态:就是花儿千姿百态的意思,文中指菊花各种各样,千姿百态。  正上妆:本文指芙蓉花在十月开得正旺盛。  案头供:是指水仙花在十一月开得正好。“日积月累”部分要在读通顺、读正确的前提下,理解词句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或者运用,就容易了。读儿歌,也要先读好,理解透彻的基础上熟读,了解各月代表的花名及其特点。   斗冰霜:指腊梅花在寒冬腊月天开得最好看。3.思考问题。 儿歌中分别介绍了1—12月每个月的哪些代表花名?读儿歌,从文中找出答案:一月山茶花,二月迎春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茉莉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水仙花,十二月梅花。4.读出节奏(课件出示16)重点读好:“牡丹、榴、茉莉、芙蓉”等。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满枝香。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案头供,腊月/寒梅/斗冰霜。5.读出韵味。(1)可以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读。还可以两人合作读。(2)重点读好:“牡丹、榴、茉莉、芙蓉”等。(3)还可以两人或小组表演读。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古诗,积累了很多的名言佳句,学会了读和演儿歌。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二对联《十二月花名歌》课堂检测1.课下搜集关于花名的词语。2.填空。正月()满盆开,四月()国色香()芙蓉正上妆,()水仙案头供。3.搜集一下有关待人处事的名言。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练习的“查字典”重点介绍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以“狐”为例边查边介绍步骤和方法,学会方法后当堂练习查字实践。同时再展评时,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查字典的积极性。2.本课积累了一些对联、儿歌,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出节奏。 不足之处:教师讲解得有些多,学生自主练习得少。练习题适当地引导是必须的,但是应该以学生的练习为主。课题:4曹冲称象教材分析:《曹冲称象》本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小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课题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引入,质疑课题。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示2)(出示秤称实物画面),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示3)(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以填空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降低了难度,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新课探究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课件出示4)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了()的故事。(学生填“曹冲称象”正确,填“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2.朗读课文:(课件出示5:朗读要求)(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出示生字(课件出示6)zhùzuòchènɡɡǎnzhànrándǐsuìchuánchēnɡ柱做秤杆站然底岁船称cáoyuánɡēnyìlùnzhònɡliànɡxiànzhǐ曹员根议论重量线止1.指名领读,正音。注意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柱、秤、称、站、船、重、止、然”是翘舌音,“做、岁、曹”是平舌音。“杆、论、砍、线”是前鼻音。“量”是后鼻音。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4.多元认字:(1)实物演示法:学习“秤”可以实物演示“一杆秤”,说说“秤杆、秤砣”。多元识字和写字的指导是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部编版教材的学习要点。 (2)结合生活经验识记:“重”和“量”两个字,都有“里”,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一些东西的重量,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3)联系生活实际:“曹”是个姓氏,想一想身边的人有没有姓“曹”的。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1.师重点指导“然、底”。(板书:然底)(课件出示7)出示“然、底”田字格课件。“然”上下结构,四点底的大小位置要注意,拉开适当的间距,首尾两点稍大一些,右上“犬”字,最后一点不能忘记。“底”字,半包围结构,“氐”字的一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向右上倾斜,落笔比第一横长。斜勾要舒展,与左边的横平衡。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六.反馈检查,当堂达标。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对又快。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得多。3.同桌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课堂检测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禾()()()灬()()()2.看拼音,写汉字。chēnɡzhùdǐchuánrán()象()子到()上()()后3.文中有几种称象的方法,哪种最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2.复习词语:柱子做秤杆站出来果然七岁上船曹冲议论砍倒重量官员为止一条线(课件出示10)(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2)开火车认读词语。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请学生讲一讲故事大概,其他同学补充。4.继续学习《4曹冲称象》。(板书:4曹冲称象)新课探究二、分步细读,重点感悟。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课件出示11大象图片)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指名朗读 (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课件出示12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课件出示13) 大象的身子像(—堵墙) 大象的身子还像( )。腿像(四根柱子) 腿还像( )。 (课件出示14) 出示并比较两个句子: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第二个句子好,加上“到底”起到强调的作用。)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板书:官员们 造大秤) 4.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2)曹冲称象的办法需要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通过比较读,体会到加点字的好处,去掉了就没有了这种表达的效果。实物的演示,一目了然,更直观、形象,符合低年级的认知能力。 (共四步。分别是:赶象上船——在船舷上做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称石头的重量。)(课件出示15/16图文)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图。曹冲赶象上船——船舷上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板书: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 赶象上岸装上石头 称石头)(3)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呢?(是为了记下大象的吃水位置,即大象的重量)(4)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石头装到船下沉的地方,才和大象的重量相同。)(5)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 (6)教师出示“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7)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一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用石头代替大象,让大象丝毫无损,从而认识到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5.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个词的语气。 通过提问“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的热情,果然有意外的收获。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升华认识,拓展思维。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呢?(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善于联想)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3.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想办法,好吗?学生提问题,其他同学解决问题。板书设计曹冲称象官员们 造大秤 曹冲: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 赶象上岸装上石头 称石头课堂检测1.比一比,再组词。止()重()议()砍() 正()量()蚁()吹()2.用下列词语写句子。(1)…才…(2)…到底…3.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用实物道具和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称象的过程。2.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我安排了口语拓展这一环节,我想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说:“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一名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提出了他的新方法:我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一名士兵的体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士兵代替石头称,误差要小得多。士兵们跑到船上去,不费吹灰之力。最后,只要每个士兵称出自己的体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这样称不是更快更容易吗?不足之处:对学生鼓励与赞赏不够。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给予学生掌声与喝彩,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且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课题:5玲玲的画教材分析:《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课题玲玲的画教学目标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复述课文内容。3.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借助关键词,讲述故事,弄清故事中的道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投影画面,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2)多媒体投影玲玲画的画。(板书课题:5 玲玲的画)2.生齐读课题(认识“玲”字),观察画面:自己说说画上的内容。3.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写了玲玲的画怎么了?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3)提出要求: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我会读生字。(课件出示4)(多媒体展示带拼音的生字)huàfúpínɡjiǎnɡzhǐbàolìnɡjínábìnɡ画幅评奖纸报另及拿并(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画”三拼音节,“评、奖、另、并”为后鼻音,“幅”是二声,读“fú”。代表读,开火车读,齐读。línɡxiánɡcuībāzānɡzāokěn玲详催叭脏糟肯(课件出示5)(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催、脏、糟”是平舌音。“玲、详、脏”是后鼻音;“肯”为前鼻音。“脏”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àng”,组词为心脏。读音的纠正重点放在平舌音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上。另外注意多音字、个别难读的字音。 “啪”要读“pā”,不是“bā”。(3)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评价后再读。3.识记生字。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字:“玲、详、幅、评、啪、脏”:如,“玲”中王字旁表意,和“玉”有关,“玲玲”是玉器发出的声音,“令”表示读音。“详、评”言字旁与“语言”有关,“幅”,巾字旁与纺织品有关,“啪”口字旁的字跟嘴巴、语言、声音有关。“脏”月字旁的字与身体各部分有关。4.再读课文,初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3)汇报交流,师总结。(课件出示6)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三)指导书写,写好生字。1.(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画幅评奖候报另及拿并读一读生字,并扩词。2.自由组合学习生字,观察一下上面的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3.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生字字形,生自由说,师适当补充。(课件出示8)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课件。重点指导“候、画、拿”的书写。“画”半包围结构,写时注意先写完“田”再写“凵”,“田”写的稍小一些,下半部分包住“田”的一半。“拿”字注意上下两部分写得扁一些,“手”的第一笔撇写在横中线上。4.当小老师,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5.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6.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7.游戏巩固识字。“找朋友”。(课件出示9)出示:“玲、详、幅、评、啪、脏”的形旁和声旁,学生根据形旁和声旁组成生字。“我指你认”。一个学生指生字,一个学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词或句子。生字的书写,尊重学生的认知,先观察、讨论再补充,范写,接着描红、临帖,最后评价指正。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玲玲小朋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课堂检测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亻()()()讠()()()2.看拼音,写汉字。fújiǎnɡbàoná一()画评()()纸()走3.组词详()()脏()()肯()()另()()及()()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2.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字词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1.用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玲玲不小心把准备参赛的画弄脏了,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新课探究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本文围绕玲玲的画,描写了玲玲的心情的变化:得意一着急一满意。请找出相应的段落、关键句子,读一读,体会玲玲的心情。1.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11)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1)理解“端详”一词。联系句子,想一想“端详”是什么意思?(仔细地看)谁能演一演玲玲的动作?指名演一演。(2)文中说“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玲玲端详着自己的画,心里会怎么想呢?(玲玲得意地想:“明天我准能拿第一名!”)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玲玲得意的心情。 2.玲玲遇到了麻烦?哪个自然段讲了,请将课文里的段落读一读。(个人回答:第4自然段讲玲玲把画弄脏了。)(课件出示12:图文)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啪”是怎样的声音?谁能演一演?“啪”的一声该怎么读?(“啪”是东西掉在什么东西上面的声音。学生演一演,水彩笔掉在书上的声音。)(“啪”应该读得“响而短”)(2)“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读得要伤心。她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读一读她的话。(“我的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课件出示12:脏画)(3)师:是呀,遇到这样的麻烦事,玲玲多么伤心啊。玲玲一边哭一边说的话,应该怎样读?体会玲玲着急的心情:(个人读──评读──个人表演)3.后来在爸爸的引导下,玲玲把画又补好了。她是怎样做的?读课文。“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玲玲满意地笑了。”(出示课件13:小狗的画)(1)这时玲玲心里又是怎么想的?(高兴,满意,得意)(2)你想怎样称赞玲玲?生1:玲玲,你真棒,把坏事变成了好事!生2:玲玲,你真了不起,画出这样的画,真漂亮!(3)指导朗读,读出满意的语气。9.同学们读得高兴,爸爸看了也很高兴,爸爸是怎么说的?(引读)(课件出示14:爸爸的话)“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坏事变好事的情况吧?小组讨论。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1.爸爸的话非常有用,我们把精彩的话背下来,好吗?看谁背得又快又有感情。(个人自由背诵)2.一起有感情地背诵一次。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随机应变,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课文的理解抓住一个切入点:找出描写玲玲心情变化的语句。接着找出“得意、着急、满意”表现玲玲心情变化的关键词语理解感悟。爸爸的话是理解的难点,要联系课文内容或者自身积累或者实际去说。背诵爸爸的话,起到积累运用的目的,进一步深化对中心的认识。 (课件出示15:“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吧!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小结全文,总结提高。玲玲在爸爸的建议下,终于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幅很好的画,这就是,“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要像玲玲一样,动脑筋,克服困难,顺利解决问题。(课件出示16)板书设计25  玲玲的画端详    得意不小心   弄脏 只要肯动脑,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动脑筋   画狗课堂检测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1)怎么了玲玲爸爸放下报纸问(2)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2.写话。我想对课文中的爸爸说:“。”3.说一说,自己把坏事变好事的经历。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教学中,我尝试着随文识字,抓住“端详、啪”等重点字词进行识字教学。先理解生字,最后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样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体现低年级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2.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画好作品)---难过、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课堂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不足之处:当然,课堂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字词的教学中,语言上不够严密。在指导朗读上,还不是很到位。课题:6一封信教材分析: 课题一封信教学目标1.认识“削、锅”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比较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说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理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谁给谁写信?写了些什么?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鼓励学生对题目质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4)看看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fēnɡxìnjīnzhīyuánzhūbǐdēnɡdiànyǐng封信今支圆珠笔灯电影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④教师随机纠正读音:“信、电、今、圆”前鼻音,“封、灯”是后鼻音,“支、珠”是翘舌音。(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4)削土豆锅里朝外刮胡子修台灯冷清肩膀一团重新 星期结束鲜花同桌互读。同桌读得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束”是平舌音,“朝、重”是翘舌音,“肩、团、鲜”是前鼻音,“冷”是后鼻音。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3)多音字:(课件出示5)cháo(朝向)chónɡ(重新)jié(结束)朝重结zhāo(朝阳)zhònɡ(重量)jiē(结实)学以致用:(课件出示6、7)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这棵向日葵总是朝()向太阳生长。早晨,我们迎着朝()阳上学去。我又重()新称了一下重()量。④电影结()束了,电影院里的观众还迟迟不愿离去。⑤他的身体长得很结()实。(4)识记生字:①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锅、刮”等字。②联系生活场景识记:比如“期”在日历和课程表中出现,“削”字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削铅笔、削水果”等。③组词扩展:如“修”字,可组词“修改、修理”等识记。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很冷清。)(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么事?(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灯,下个星期天去看电影)提示:作者的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三、规范姿势,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8)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多音字的教学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学会区分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把它们放在具体语境中,根据词意来区分,才算落实到位了。 封信今支圆珠笔灯电影(1)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重点指导“信、珠、笔”字的书写。(课件出示9)“信”右边的三横中,第一横最长,下面两横稍短。“口”要写的扁一些。“珠”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朱”上面的撇是短撇,下面的撇要穿插到王字旁的提下面;竖是最长的笔画,写在竖中线右侧。“笔”竖弯钩是难点,竖要靠近竖中线,转弯要圆润,下面的部分要平,钩朝上。2.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导.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笔顺,巡视指导。5.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露西,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课堂检测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cháo()chónɡ()jié()朝重结zhāo()zhònɡ()jiē()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信一()圆珠笔一()土豆一()鲜花一()菜刀一()小狗3.看拼音,写汉字。fēnɡxìnjīnzhīyuánzhūbǐdiàndēnɡ一()()天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2.比较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说说你喜欢哪一封,并说明理由。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1.检查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11)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露西具体写了些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新课探究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1.读课文第2—14自然段,想想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哪些自然段是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露西第二次写信的。3.同桌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围绕“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1.哪些自然段是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写了些什么?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1)第一次写信,我是从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读到的。(2)(课件出示12)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描写第一次写信的句子,读一读。(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课件出示13)A.“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地告诉爸爸她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更担心。)B.“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C.“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D.“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些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怎样?(很不好。) (4)露西的爸爸不在家,露西多么不开心呀!谁还想读。(板书:不开心冷清)(5)读得好!读出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全班女生一起读。(6)(课件出示14)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教师着重指出“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找出两封信的内容,从文中学会提取信息,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圈画、交流讨论的方式较好。 (9)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说句子。2.爸爸不在身边,生活就真的不开心了吗?在妈妈的引导下,露西又重新写了一封信。在第二封信里,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第二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它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1)我是从课文的第7--14自然段中读到的。(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课件出示15)A.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B.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这两句话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过得很快活)C.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内容虽然一样,但是表达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第二封信表达得较好,表达出露西乐观、自强的生活态度。(板书:乐观、阳光、坚强)D.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到了生活是如此美好。)(3)学生自由读句子。(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看谁读得好。师生读。男女生读。3.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①我喜欢第二封信,因为读后让人感到心情很好。②我也喜欢第二封信,内容上虽然和第一封是一致的,但是第二封信更充满乐观、阳光、坚强。4.指名朗读第4—14自然段。读出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读出露西的坚强、乐观和自信。通过两封信的对比,很明显看出哪封信较好,为什么好,从而弄清其中的原因,找到文章要表达的中心。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小结全文。通过前后两封信的比较,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板书6一封信 设计第一封信:不开心冷清第二封信:快乐乐观、阳光、坚强课堂检测1.比一比,组词。团()完()期()结()圆()玩()旗()洁()2.我想对课文中的妈妈说:“。”3.这篇短文是在告诉我们:。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训练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课文主要讲了两封信的故事。我让孩子们仔细读课文,找出两封信的内容。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同时鼓励孩子们只要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就会有收获。2.学会比较阅读。通过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表达态度的对比,看出第二封信更能表达出一种乐观、坚强地对待生活的态度。不足之处:1.课堂设计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吸收。2.缺少“读”,孩子读得少。改进措施:1.在今后的教学中,精简课堂,删繁就简,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2.重视阅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课题:7妈妈睡了教材分析:《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课题妈妈睡了教学目标1.认识“哄、先”等14个生字,会写“哄、先、闭”等7个字,积累“的”字短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难点通过关键词句,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懂得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闭、事、窗”3个生字。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课件出示2:《世上只有妈妈好》音频)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2.教师过渡:有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也仔细地看着他的妈妈,你们想不想听我讲讲?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妈妈睡了》,去了解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之间的故事。课件展示课题。3.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齐读课题。(板书:7妈妈睡了)大家最为熟悉的歌曲导入,自然过渡到课文所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妈妈。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标出生字。(课件出示3)提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把生字及二类字标出来。3.检查自学效果。(课件出示4、5)一类字:哄先闭脸沉发窗二类字:梦紧润等吸粘汗额沙乏自己对照课件出示的生字及一、二类字看看是否都标出来了。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1.再读课文,把标出的生字重点读一读。2.检查自学效果。(1)找同学把标出的生字及二类字带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6)hǒngxiānbìliǎnchénfāchuāng哄先闭脸沉发窗生字的认读注意纠正易错音,特别是平翘舌音,前鼻后鼻音,还有就是多音字,根据意思判断读音。 正音:“脸、沉、紧、粘、汗、前”是前鼻音,“哄、窗、等”是后鼻音,“事、沉、窗、润、沙、粘”是翘舌音。“发”是个多音字,在本文中读“fà”,“头发”,另外,还有“fā”,“发生”的意思。(课件出示7)mèngjǐnrùnděnɡxīzhānhànéshāfá梦紧润等吸粘汗额沙乏“粘”是个多音字,本文中读“zhān”,“粘连”的意思,还有一个音是“nián”,“粘土”。(2)争当小老师带拼音领着同学读一读。(3)找同学把标出的生字及二类字去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4、5)一类字:哄先闭脸沉发窗二类字:梦紧润等吸粘汗额沙乏(4)识记生字①部首归类识字:“哄、吸”与“润、汗、沙”是两组部首相同的生字。②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额、颜、颊、颈、颌”等字都是“页”部,表意,“客、彦、夹、合”表音。③用实物演示的方法识记“粘”字。(5)争当小老师去拼音领着同学读一读。(6)开火车读一读。四、熟读课文,标出词语。1.默读课文,标出课件出示的词语。(课件出示8)jǐnjǐndìbìzheshāshāchuānɡwài紧紧地闭着沙沙窗外hónɡrùnhūxīhànzhūétóu红润呼吸汗珠额头2.带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9)(1)带拼音自己读一读。(2)带拼音同桌互读。3.去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10)紧紧地闭着沙沙窗外红润呼吸汗珠额头(1)自己读一读。(不会读的可以问问同桌,问问前后的同学;也可以借助书中拼音读一读。)重点词语的学习,课文的朗读,整体的感知,环环相扣,一步一个脚印。 (2)同桌相互检查。(3)男女比赛读一读。五、回归课文,再读字词。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3.开火车读课文。读文要求:(1)读课文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每个同学只读一个自然段。(3)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妈妈睡觉时的样子是怎样的?(好美丽,好温柔、好累)六、识记字形,指导书写。书读得好,字也要写得好。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2.重点指导写字:闭事窗(板书:闭窗)(课件出示11):出示“闭窗”的田字格课件。(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闭”为半包围结构的字,“窗”是上下结构。(2)谁来说一说“闭”的偏旁是什么?(门),谁知道还有哪些字是“门”旁的?(闪间闷)3.指导写字。(1)“闭”字应该先写“门”再写内部的“才”,门字框要写得宽一些,给“才”留出位置。“窗”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下面部分“囱”写得方正,里面不是“夕”,点要出头。(2)生描红、临写,生配乐写剩余的生字。写字的指导,细致到位,小到字的重点笔画,起笔和收笔的位置,易错的地方更要指出,还有字的结构,互相穿插避让。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七、当堂作业,反馈检查。(课件出示12)把下面的字和正确的读音连在一起。哄bì脸chuānɡ先hǒnɡ沉liǎn闭xiān窗chén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bìchuānɡfà上外头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发:fàfā(1)妈妈的头发()乌黑发()亮。(2)风儿发()出沙沙地声响。3.连一连明亮的脸沙沙的妈妈红润的头发弯弯的响声乌黑的眼睛温柔的眉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2.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看图导入,板书课题。(课件出示14:展示浓浓亲情的一组图片)妈妈从小把我们养大,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她不知挨了多少累,快让妈妈休息一会吧,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7课,板书课题《7妈妈睡了》。出示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些图片正是学生内心感动和熟悉的情景。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教师范读。(课件出示15)出示图文。提出要求: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3.同桌互读。  4.指名接段读文。  5.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评价优点,并提出建议。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根据阅读提示读课文:想想妈妈睡觉时的样子?用横线画出来,学生自学,班内交流,教师指导朗读。 2.课文中表达了母子间真诚的爱,确实使人深受感动。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动?读一读,找一找,再与小组同学交流。(1)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①为什么妈妈哄我睡觉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呢?(妈妈太累了。)②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小时候妈妈是怎样哄你睡觉的?(妈妈手上轻轻拍打着,嘴里还会唱些好听、温柔的催眠曲。)从而让学生说说“哄”的意思。(2)品读第2自然段。我们读了课文,又认识了这么多字,下面我们再读课文,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课件出示17)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板书:明亮弯弯红润)(课件出示18)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哪里感受到妈妈很美丽?(从“明亮的”“弯弯的眉毛”“红润”可以看出。)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该怎样读呢?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读。②品读带“的”字的短语(课件出示19)出示“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注意读好带“的”字的短语,把“的”读得轻而短。(3)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下面我们再读课文,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说一说。(课件出示20)课文第3自然段。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从嘴角、眼角挂着笑意可以看出。睡梦中想故事要给孩子讲,说明妈妈爱孩子。①理解“温柔”,并结合学生自己身边的人来说说。(板书:温柔)思考:从哪里看出妈妈温柔?说一说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18)出示句子: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看到的,想到的是:“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为什么孩子看到妈妈微笑着,就会想到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呢?找准切入口“想想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并画出来”此问题起到统领的作用,下面都是围绕此问题展开学习。抓住关键词“美丽、温柔、好累”根据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和分析课文,感受母子情深。 (因为妈妈平时会经常给“我”讲一些故事。)妈妈这样温柔,这样关心孩子,读出妈妈温柔美好的感觉。②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母子间浓浓的爱。(3)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睡梦中的妈妈好累。(课件出示21):课文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从哪些词句中感到妈妈好累。妈妈为什么这么累?体会妈妈的爱。从“呼吸沉”“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是啊!妈妈多累呀!(板书:很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妈妈都干了哪些活?(妈妈洗衣服、做饭、工作、照顾家人)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这一段该怎样读?指导朗读: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那么,这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段呢?可读,可说,可模仿妈妈睡觉的动作,可回忆自己妈妈的辛苦,再充分朗读感悟妈妈的辛苦,妈妈的爱。最后的小练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以致用,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提高写话,延展训练。  1.把自己最想说给妈妈的话写在一张纸条上或是做成一张卡片,回家后悄悄放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  2.把妈妈怎样爱你们和你们对妈妈的爱写到自己的“小笔头”里。板书设计7妈妈睡了很美:明亮弯弯红润很温柔很累课堂检测1.我想对妈妈说:“。”2.照样子,写一写。例:(明亮的)眼睛(乌黑的)头发()眼睛()头发3.你见过妈妈睡觉的样子吗?写一写。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儿。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进入中年级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时,“温柔”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不足之处:问题的设计还不够巧妙。提问要做到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要过于深奥,也不要过于浅显。课题:口语交际《做手工》课题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目标1.能按照顺序介绍自己的小手工的制作过程。2.培养说话大方、有礼貌以及认真聆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教学重点能按照一定顺序介绍自己的小手工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教具准备1.学生课前进行的小手工(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卡纸做的小房子,用塑料瓶做成花篮……)2.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交际小组。3.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激趣: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做的小手工你们都带来了吗?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板书:做手工)2.作品展示。3.质疑:看来每一位同学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谁来告诉我你做的是什么呢?4.学生简单介绍。5.小结:今天我们就利用这节课来说一说“我们的小手工”。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要勇敢地闯过三道关,成为我们班的“小巧嘴”“小巧手”,你们有信心吗?下面就带着你们的小手工一起进入第一关“说一说”。开始的导入,交代了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并告诉我们接下来的交际流程。接下来是提出交际要求,使学生有规则可循。为更好的交际打下基础。新课(二)创设情境,相互交流。第一关:说一说 探究1.课件呈现:(课件出示2)第一关:说一说(1)说清楚制作过程。针对自己的手工作品,说清楚手工作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名称,制作时所用的工具的名称,以及重要的步骤。(2)按顺序来说。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最后”或者“第一步、第二步……”等进行练说。2.合作交流:请你们按照要求,在合作小组里学习,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最好把制作过程说得清楚些。3.学生汇报:指名介绍自己的小手工。今天,我在辅导班里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做手工,用泥做出自己想做的东西。首先,老师先发给我们一人一块泥巴,然后再摔熟了,就可以制作了。我先在脑子里构思一下,决定做一个小女孩儿。我先拿起一块大泥巴,把它放在手心里团成一个圆球,然后把它放在左手的手心里,用右手在它上面一按,小人的脸就做完了。接下来,我要做小人的下身,先团成一个圆球,然后让它上面细而平,下面粗而平就可以了。接下来我用竹签把它的上身和下身连在一起,小女孩儿的身体已经做成了,接下来就是更细致的工作,让她变得更生动一些。我先把泥巴做成一个小圆球,然后把它一分为二,按在上面,一双眼睛就可以了。再把剩下的搓成长条,切下一点,放在两只眼睛中间偏下的位置,鼻子就做好了。嘴巴也用同样的方法搓成长条,但在往上面按时,让她稍微有点弯,使她显得更生动。两只耳朵先搓成一个小圆球,然后从中间切开,呈弧形的那一边再捏扁就可以了,两只耳朵也完工了。两只小辫子用做手臂一样的方法,插在脑袋上就做成了羊角辫。看着我的“杰作”,我欣慰地笑了。可站起来时,腿很酸,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站起来的,但看着自己的“杰作”,我还是很开心的。4.师生交流:师:同学们,为了每一个角落的小伙伴都能清楚地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发言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说话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师:对,所以接下来的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小手工的时候就要大声地说啦。板书:大声说师: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和前面几个同学的介绍有什么不同吗?生:过程更加清楚……生:用上了一些合适的连接词……范例的展示,形象、直观、具体,给学生的交际指明了方向。 师:这些词就是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在介绍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它们,就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有序,让听的人听得更加明白。(师板书: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课件出示3):用上连接词:先、再、然后、接着、最后师:那么谁也能试着用上这些词,再来介绍你的小手工呢?(指名介绍)5.教师小结:看了同学们都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表示顺序的连接词,个个都想站起来介绍自己的小手工,不要着急还有机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比一比”。第二关:比一比课件呈现:(课件出示4):第二关:比一比(1)在合作小组里,展开你丰富的联想,向小伙伴介绍你的小手工。(2)比一比谁说得最好,推选出来在全班展示。师:请各小组被推选出来的同学上讲台来为我们介绍他的小手工,其他同学该怎么做呢?生:认真听。(板书:认真听)师:等他们介绍完以后由你们来当评委,看看谁是你们心目中的“小巧嘴”。举行“小巧嘴”评比会。师生共评。教师小结。第三关:夸一夸(课件出示5)第三关:夸一夸出示要求。(1)把你的小手工展示给大家。(2)请你夸一夸小伙伴的作品,看看谁做得最好,最有创意。相互参观,评选“小巧手”。教师总结交际的对象是全体同学,让所有人都动起来,说起来,才是这次交际的目的。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总结回顾,揭示中心。今天在课堂上,每个同学都为大家展示并介绍了你的小手工,我感到很高兴,更让我高兴的是你们还学会了如何倾听别人讲话。希望你们还能记住,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创造吧!(四)作业设计,课外延伸。 (课件出示6)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回家也可以学着做一做,你应该会做得比他更好,更有创意。板书设计我爱做手工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认真听课堂检测1.练习用“先……再……最后……”介绍自己制作不倒翁的过程。2.说一说自己制作的小风筝。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次训练是以“我们的小手工”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依据目标,确立教学的重难点:诱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用了模拟闯关,将课堂转换成现实学习生活场景,使师生成为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巧妙安排了“说一说”“比一比”“夸一夸”三个特定情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学生敢说、会说、巧说的良好效果。不足之处:本文只注重学生的“说”,“听”的部分有些少,学生补充的内容要展现出来才好。课题:语文园地三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编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有词语、句子、古诗的训练和积累,还有写话和课外阅读。注重学生语言的运用和训练。课题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知道同音字的不同用法,并用“一边……一边……”造句。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和诗歌。3.学会写话,介绍自己的玩具。教学重点学会写话,介绍自己的玩具,积累成语,儿歌。教学难点听《王二小》的故事,学会根据图片讲述故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会辨别形近字,并用“一边……一边……”造句。2.学会写话,介绍自己的玩具。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三”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三)新课探究二、学用结合。板块一: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3)弹钢琴练舞蹈唱京戏画图画捏泥人下围棋滚铁环荡秋千滑滑梯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看一看:看旁边的提示,了解这些词语是哪一类的。我们能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有关课外活动的词语。(板书:课外活动)3.(课件出示4:这九种活动的图片)指导看图,说出这九幅图对应的课外活动的名字。可以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4.(课件出示5)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课外活动的词语。如:踢足球拉二胡等。板块二:字词句运用:1比一比,填一填。提示:我能区分这些同音字的用法。(课件出示6/7)圆园只支花()园()一()笔一()鸭进近带戴远()()出()领爱()(1)读一读:自己自由读一读。(2)想一想:每组同音字是什么意思,用法有何不同。辨析字义“带、戴”:“带”表示用皮、布、或线做成的长条物或像带子的长条物,也有随身拿着的意思;如“带行李、带干粮”等。“戴”是指把某样物品加在头、面、颈、手等处,也有推崇和拥护的意思,如“戴红领巾、戴眼镜”等。看图,了解这些课外活动词语的意思,变抽象为简单、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带、戴”的运用是一个难点,要在理解字义和用法的基础上进行。 (3)填一填:在区分清用法的基础上选择填空。2.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说一说你的日常生活。(课件出示8)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讨论。老师一边说,一边拿着笔在纸上写。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读一读。读一读这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一边…一边…”的用法。(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加点的词语“一边…一边…”是表示一个人的两个动作能同时进行。(板书:一边…一边…)(3)仿一仿: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加点的词语“一边…一边…”造句。示例:我一边走,一边唱。三、写话。板块三:写话1.看提示(课件出示9)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好玩在哪里?(板书:玩具)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话时候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10):我们写话时候要注意什么?(1)要学会写在方格纸上。(2)要知道标点符号单占一格。3.写一写(1)(课件出示11)你打算写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好玩在哪里?先说说自己的玩具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再说说是怎么玩的。可以用上以下词语:“长长的、短短的、五颜六色、可爱极了”等词语。(2)再在方格纸上写下来,注意,标点符号单占一格。写话,一定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先练习说说,可以出示一组词语,解决学生词汇量少的难题。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课外活动的词语,认识了几组同音字,弄清了每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学会了用关联词造句,并且会将自己喜爱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并在方格纸上写下来。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课堂检测 1.你知道的描写课外活动的词语有哪些?2.你能用“一边……一边……”说句子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和诗歌。2.听《王二小》的故事,学会根据图片讲述故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三”的有关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三)新课探究二、读一读,记一记。板块四:展示台(课件出示13)白云乌云朝霞晚霞雨点霜冻雪花冰雹小溪河流湖泊海洋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看一看:了解这些词句是如何来的?怎么积累的?这些词语可以从课文中搜寻,也可以从课外书中摘录;可以积累两个字的词语,也可以积累四字词语,也可以是句子;可以分类别,也可以是描写同一类的名言警句。3.说一说:你在平时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4.展示和交流一下自己的积累卡。(课件出示14)成语:含苞欲放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春色满园名人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1)读一读,不会的可以查字典。(2)背一背,多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板块五:日积月累(一)诵读古诗《小儿垂钓》(课件出示15)(板书:小儿垂钓)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学习展示台上的词语和句子,学会积累词句,制作积累卡。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拼拼读读。(1)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蓬、映”的后鼻韵母,前鼻音“纶”,读准翘舌音“垂”“招”和“稚”。(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读读想想。(1)再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故事?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小孩学钓鱼,坐在河边的草丛中,有路人问路,他不敢答应,怕惊跑了水中准备上钩的鱼儿。(2)这首诗中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同桌之间相互说说。“蓬头”是指头发乱得像蓬草,形容小孩子样子可爱。“稚子”指的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纶”是钓鱼用的丝线,“垂纶”就是指钓鱼。“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莓苔”泛指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的低等植物。“借问”的意思是打听问路。“遥招手”远远地摆手。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3.读出韵味。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很有意境,要读出小孩子钓鱼的专心致志,自然、可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4.熟读成诵。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想象画面熟读成诵。三、我爱阅读。1.读通顺短文《王二小》(见教材P42)(课件出示16)。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短文读通顺。(板书:王二小)2.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7)(1)这篇短文写了谁的事?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2)小英雄王二小是怎样帮助八路军把敌人消灭的?他假装顺从给敌人带路,把日本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3.理解词语。学习古诗,读通顺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并理解句子意思,学会背诵。阅读短文,能够自己读通顺,读明白其中意思,在此基础上能够表演一下。使学生爱上阅读。 儿童团员:儿童团是指全国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现演化成少先队。扫荡:荡平,彻底清除之意。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属于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4.读出韵味。(1)重点读好:“帮助、哨、寇、埋伏”。(2)还可以几人补充内容,分角色表演一下。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古诗,积累了很多的好词佳句。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三课外活动一边……一边……写话玩具自然景物《小儿垂钓》《王二小》课堂检测1.填空:()苞欲()()争艳()柳绿春色()()是人类()的阶梯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3.课下搜集一些描写童真童趣的诗歌。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扫清了做题的障碍,图片使得学生的理解变得浅显易懂了,出示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题意,从而顺畅地完成了所有的题目。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的点拨和引导非常到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足之处:拓展和讲解稍显繁琐,不要过多的补充资料,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课题:8古诗二首教材分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名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其中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课题古诗二首教学目标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楼、依”等6个生字,会写“楼、依”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1.小朋友,你们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两首听听。2.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新的古诗,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写“楼“,并指导书写)题目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准节奏?(登/鹳雀楼)4.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5.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课件出示2):鹳雀楼名称由来: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师贴图)学习古诗就从背诵古诗入手。古诗,背起来朗朗上口,正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做的事情。新课探究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3)要求: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②看看从这首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③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倾听,感受古诗诵读的节奏和停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尽”是前鼻音,“层、黄、穷”是后鼻音,“依、欲”是整体认读音节。3.领读、齐读。三、图文结合,细读品味。过渡: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1.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读诗,看看图,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2.交流:你和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白日、群山、黄河、大海)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地送一些词语帮助他们积累。(课件出示5)如:连绵起伏的群山、奔流不息的黄河等。(板书:群山黄河)3.作画:假如老师想把你们看到的画下来,你能帮帮我吗?(1)白日依山尽。“白日”在诗中指傍晚落山的太阳。在师生共同的作画中达成一致:太阳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在一点一点往下落。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依)再猜猜,最后太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板书:夕阳)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尽)(板书:依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学生描绘)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教师动情地以描绘作结:(课件出示6:夕阳落山图)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指导学生朗读)继续作画:我们在楼上还看到了黄河,黄河是怎样的一条河呢?(学生自由谈,把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课件出示7)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课前搜集资料,把自己搜集的成果展现出来,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谈谈登高的经历,感受古诗表达的意思,就变得很容易了。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2)想象黄河流向大海的景象,并指导朗读诗句二:黄河入海流。小朋友,站在鹳雀楼上,你还能看到什么?(课件出示8):出示文中插图。(看看文中的图,想象一下)如:归舟、小岛等,教师用画笔将画面变得更为丰富。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又想到了什么呢?(3)(课件出示:诗人登楼图9)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①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有没有登高的经历呢?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②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什么呢?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③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怎么样呢?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过渡语: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2.指导朗读(1)注意诗句的节奏,体会作者的心情。(2)朗读。先试读,再指名读,读后评议。(3)有感情朗读。《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只有短暂的四行,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交流读后的感受)3.当堂背诵4.教师小结: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看,它们是谁?1.交流识记字形。(1)字源识记:“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出示甲骨文字形对照识记。多元认字,是部编版教材强调的重点,书写的指导,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使学生爱写字、会写字。 (2)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楼、依”,“木、亻”分别表意,右半部分表音。(3)组词扩展法识记:“欲”,可组词为“欲望、食欲”。(4)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谷”加“欠”是“欲”。2.教师指导书写。(课件出示11)“楼”左窄右宽,“木”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米”的横笔与“木”的横笔大致持平,撇笔伸向“木”侧,捺收笔于横中线;“女”的撇点的折点在横中线,撇短点长,末笔长横比“米”略宽。“依”左窄右宽,“亻”两笔在横中线上侧相接;“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亻”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笔从竖中线起笔。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3.学生练习写字。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lóuyījìnhuángcénɡ高()()傍()头()河云()2.用自己的话把《登鹳雀楼》的意思说一说。3.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会写“照、炉”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激发兴趣 正确读诗。(课件出示13:庐山风光图)  师:庐山美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庐山的美?生:烟雾缥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山青水秀…… 师:是呀!庐山的美是说不尽的,喜欢画画的人来到庐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喜欢作诗的人来到庐山更会脱口而出吟诵诗歌。1300多年前,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第二次上庐山时,被庐山瀑布的壮美深深陶醉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想读读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吗?(板书:《望庐山瀑布》)生:想!(学生翻书,迫不及待地小声读起古诗来)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诗,把每个字读正确,每行诗读流利。出示庐山风光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庐山之美,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新课探究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瀑、布”的韵母都是“u”,以“p”和“b”为声母的两个字易混。注意“照、川”是翘舌音,“烟”是前鼻音。边读边想,看自己能读懂哪些,还有什么不懂的?读准诗的节奏和停顿:(课件出示1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开火车读。4.点拨评价。5.出示生字,识记生字zhàolúyānɡuàchuānpùbùyáo照炉烟挂川瀑布遥源识记:“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出示甲骨文字形对照识记。②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遥、烟”,“辶、火”分别表意,右半部分表音。③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瀑、烟”。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一)品析“日照香炉生紫烟”。1.引导: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11:香炉峰图):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什么地方?(香炉峰)你还看到了香炉峰上有什么?(板书:香炉峰)(峰顶升起的紫色烟雾、陡峭的岩壁、急速直下的瀑布)2.这一句诗中哪一个字写出了紫烟的美?(生)能说说你的体会吗?(板书:生)①“生”紫烟的“生”把紫烟写活了,好像源源不断地产生着。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学会多元识字。扫清阅读障碍,为下面的分析做准备。 ②“生”紫烟的“生”让我感到庐山好像妈妈,紫烟就是她的宝宝,这些紫烟宝宝调皮地不停挣脱出庐山香炉峰的怀抱。(你的想象真是别具一格),你还能从这个“生”字里感受到什么?③太阳出来了,紫烟把庐山唤醒了,鸟儿也开始婉转啼叫,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你能读出生机勃勃的“紫烟”吗?(二)品析“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1.谁见过瀑布,说一说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瀑布从山崖上飞落下来,像一条白丝带挂在山前。)2.引导:这是一个怎样的瀑布?(课件出示17:庐山瀑布图):飞流直下三千尺。从“飞流直下”看出瀑布快、急、猛。从“三千尺”看出瀑布太长了。2.瀑布的快、急、猛、长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板书:快猛长)这瀑布简直太雄伟、太壮观了。(三)品析“疑是银河落九天”。(课件出示18:银河图,仙境图):疑是银河落九天。1.老师和你们一样,被这奔腾飞泻的瀑布深深吸引。站在这瀑布下的李白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①他应该陶醉不已。②他也许觉得自己到了仙境。③他被这壮美的瀑布迷住了,好像不知道究竟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2.(说得太妙了!老师觉得你的思维火花真灿烂!)你从哪个字能体会到李白的这种心境?(板书:疑)从“疑”字可以让我体会到。师:“九天”指天极高,表现瀑布之高。“九”不是实指。3.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呢? (学生自由练习读,努力读出如梦似幻的飘渺感。)4.李白在庐山的瀑布中陶醉了,我们在李白的诗歌中陶醉了,想跟着老师来读这首《望庐山瀑布》吗?(课件出示19):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导朗读,注重节奏韵律,重点把握“生、挂、飞流直下、疑、落九天”)古诗比较抽象难懂,一定借助图片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和句子。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吟诵。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背诵这首古诗)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1.谁会背这首古诗?(指名吟诵,评价朗诵)2.你能从这首诗中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诗人赞美了瀑布的壮美。②诗人也抒发了对秀美山川的热爱。(板书:热爱赞美)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20)出示生字课件:田字格:照炉烟挂川1.指导书写: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照”上下结构,“昭”窄、大,“灬”宽、扁,“昭”日窄“召”宽,“刀”在右上格,“口”上宽下窄,竖笔在竖中线右侧,顶部在横中线;“灬”上合下开。“挂”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圭”,两“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板书设计望庐山瀑布香炉峰生快猛长疑热爱赞美      课堂检测1.解释词语生:遥:三千尺:。2.()香炉()紫烟,()瀑布挂()。3.用自己的话说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低年级儿童的语言特点就是形象具体,如何将抽象简练的语言变成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语言,如何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这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1.读诗看图,感受诗意。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看看图,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了课文插图的提示,学生一下就知道了诗句描写的景物。2.画一画诗,解读诗意。我让学生指导我把诗人看到的画下来,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了太阳是靠着山很近的,一点一点落下去的。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感悟到了“依”,感悟到了“尽”。 3.读一读诗,理解作者的诗情。 在抓重点词理解这句古诗,感悟这句诗的非凡意境后,再让学生从“疑”字着重体会诗人的如痴如醉,更能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态美。还是这个“疑”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不足之处:诗歌的朗读范读得还不够,最好能配乐朗读。课题:9黄山奇石教材分析:《黄山奇石》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具体形象的介绍了一处奇石的景点,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课题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4.能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能用“像”说写句子。教学难点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受黄山石的有趣、千奇百怪。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一、观看图片,揭示“奇” 境导入1.(课件出示2)(出示介绍黄山风景区图片。)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黄山奇石)题目中你觉得哪个字要读重音?(奇)3.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出示关于黄山的风景图片,在美丽的风景中,不知不觉走入文本,喜欢上黄山这个地方。新课探究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3)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nánbùxiējùwèiměishēnɡshǎnɡǒu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升、闪”,前鼻音“南、闪”,后鼻音“升”。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闻名风景区南部秀丽神奇尤其著名形状巨石借助拼音,开展读词游戏。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④教师指正:“闻”是前鼻音,“名、景、省、形、状”是后鼻音,“天都峰”中的“都”读“dū”。(3)识记生字①组块识记:提取出“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等词语,复现认读,然后再用这组词连词成句。②形近字辨析,拓展识记:如“区、巨”字形相近,可组成词串强化识记。比如“山区、地区、风景区”“巨大、巨人、巨变”。③图文结合识记:“仙”可以图片配词的方式构筑“仙桃、仙人、仙女”等画面。(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课文的初读,要读正确,流利,读准字音,读准轻声和重音。 师指正:本课有许多轻声词,要关注轻声的读法。比如,“望着翻滚的云海”要避免出现“着、的”不轻且拖音的读法。关注重音。比如,“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其中的“尤其、极了”要重读。3.整体感知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课件出示6)黄山奇石,作者具体介绍了哪几块奇石?(课件出示7:4块:仙桃石、猴子观海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为什么写黄山奇石?(奇、有趣。)三、生字书写出示生字:(课件出示8)田字格课件: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南、部、巨”并讲述:(板书:南、部、巨)(课件出示9):“南、部、巨”田字格课件。“南”:“冂”里面的不是“羊”,而是比“羊”少一横。上小下大,上部横笔短,竖笔略向左斜;下部宽大,横折钩横段在横中线上,竖勾段较左竖略长;框内竖在竖中线,上端不出头,下端与左竖持平。“部”:左右等宽,左边的“立”大“口”小,“立”下横从横中线起笔,右端过竖中线,“口”右侧紧靠竖中线,“阝”共两笔。“巨”: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首笔横居上居中;末笔竖折的横段超出上部。(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书写的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观察,到范写,再到临写,姿势、书写的位置,笔画笔顺的精准掌握,细致入微。四、总结交流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许多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写山河的古诗。(课件出示10)指导朗诵:李白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nánbùxiējùwèiměi()一()()大一()()天2.组词升()()()闪()()()狗()()()3.许多诗人都爱写关于山的诗,其他诗人是怎样描写黄山的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3.能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的形状,并写一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揭题,引起兴趣。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全国各地。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名胜古迹,你还记得有哪些?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风景秀丽的黄山,向来以奇石、怪树、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特别是那里的石头,千奇百怪,形态万千。今天我们就在课文中欣赏黄山的奇石吧!(板书课题:《黄山奇石》)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感受“奇”。1.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记号,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先初读整体感知,再具体细致地分析重点片段,教学整齐划一,不零散。 (课件出示12)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师:(课件出示13):奇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三、看图学文,理解内容。1.看图,(课件出示14)(黄山风景区的景观照片。)(1)图上画的是什么?茫茫的云海,陡峭的山峰,山峰上的树木郁郁葱葱……(2)黄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山峰秀丽,树木葱笼,云海翻滚,看起来非常壮观。(3)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彩图的呢?2.指名读第一段:(课件出示15):第一自然段。这段有几句话,每句各讲什么?⑴指名读第一句:(注意长句中的停顿。)①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黄山在哪里?(课件出示16)(看地图)②怎样的地方可称风景区?(有山、有水、可供人观赏。)③我国的风景区有很多,黄山风景区很有名,句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闻名)“闻名”是什么意思?(非常有名)“中外”指哪里?(中国和外国,指全世界。)(板书:闻名中外)(2)指名读第二句:①黄山风景区景色怎样?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青秀美丽,非常奇妙。)②在这秀丽神奇的景色中,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石”最有趣?(尤其)“尤其”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特别、非常……)(板书:秀丽神奇尤其)(3)老师领读第一自然段,黄山的怪石怎么有趣?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16图文):仙桃石。(1)这幅图主要突出了什么?(山顶的大石头。)这块石头像什么?(像大桃子。)它所在的位置像什么?(大石盘。)(2)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仙桃石)为什么叫仙桃石?看图: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能看清吗?为什么不能清楚地看出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呢?(因为大雾弥漫。)远山近雾,如同仙境一般,所以人们给形似桃子的岩石取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仙桃石。(板书:仙桃石)(3)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启发学生想象。)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和自身积累,理解词语意思。 “仙桃石”的神奇就在于:①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②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③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仙桃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4)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的呢?(启发学生想象)(也许王母娘娘在开蟠桃会的时候,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过渡:那么第二块奇石又是什么呢?课文又是怎么描述它的?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看图,(课件出示17):“猴子观海”石图文(1)这块石头像什么?它落在什么地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陡峭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和课文插图,看看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翻滚的云海”。仔细观看图片上“翻滚的云海”再联系生活,说说“陡峭”是什么意思?(直上直下的岩壁,下面是深深的山谷。)从书中画出表示猴子“观看云海”动作的词。(抱、蹲、望。)(2)猴子抱着什么?(腿)它蹲在什么地方?(山头)(3)怎么样的蹲着?(一动不动。)它在望什么?(翻滚的云海。)(4)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猴子本来非常好动,这会儿为什么一动不动?(启发学生想象。)云层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这美丽的景象,把猴子看呆了,它从来没见过这么壮观的景色,所以它一动不动。(5)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猴子观海)(板书:猴子观海)6.指导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四、五自然段。(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18):“仙人指路”石图文。第三块奇石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这块奇石叫什么?(“仙人指路”)为什么说它更有趣?(板书:仙人指路)“仙桃石”神奇在什么地方?训练学生从文中搜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理解重点词语“陡峭”,观看图片、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来理解。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一样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谁能把这幅图画出来?(让学生想象画图)(2)指名读第五段。(课件出示19):“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石图文。①这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几块巨石像什么?(雄鸡)②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巨石呢?(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一只美丽的“金鸡”了。)③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神奇在什么地方?金鸡对面也是一个有名的景点,是著名的天都峰,每当太阳升起时,阳光照在巨石上好像金鸡打鸣,所以这块奇石叫──金鸡叫天都。(板书:金鸡叫天都)7.齐读第六自然段:(课件出示20)(1)这段主要写什么?(黄山奇石很多。)课文又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奇石?(3种)(课件出示21图片):仙女弹琴等奇石。(2)这三种奇石只说了它们的名称,并没有写出它们的样子,谁能仿照前面的写法,说说这三种奇石的样子。(指名让学生想象、试说。)(3)“仙女弹琴”后面是什么号?(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叫出名字的石头都数不清,那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就更多了,正等着你们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四、观图联想,写“奇”。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课件出示21)(点击课件,播放奇石图片)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有趣的名字想象奇石的样子,用“像”描述它们的样子。示例:最有趣的是“仙女弹琴”,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美丽的仙女,坐在一架钢琴旁正弹得入迷呢!这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成了另一个教学重点“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五、总结全文。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长大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到黄山给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石头起更好听的名字。大家说好不好? 板书设计黄山奇石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课堂检测1.填空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落在()的石盘上。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就变成了一只()的雄鸡。2.用以下词语说一说黄山奇石。……好像…………真像……3.读读下列词语,选选说一下你见过的景物。风景景色风景如画秀丽秀美一枝独秀著名闻名名不虚传闻名新闻百闻不如一见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基于以上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做了以下反思:课件的使用恰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课文内容,在情景导入、奇石探究、课文朗读等方面适时使用了课件,效果较好。如在欣赏完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四块奇石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课件,再现了黄山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调整好准备上课听讲的愉悦的情绪背景,更重要的是为整堂课做好主题铺垫,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于授课内容上。另外,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想看黄山奇石的好奇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产生了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不足之处:感情朗读有些欠缺,今后,在课文的朗读上下些功夫。课题:10日月潭教材分析:《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日月潭是台湾地区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课题日月潭教学1. 目标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背诵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难点积累词语,说话训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去过的地方不少。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板书课题:10日月潭)齐读课题。          2.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看把谁引来了(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读。  新课探究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按照以前的方法预习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 Wanmínɡshènɡjìyānɡlìzhǎnxiànpī湾名胜迹央丽展现披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胜展”,前鼻音“展、现”,后鼻音“名、胜、央”。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日月潭环绕周围茂盛童话中央小岛隐约轻纱仙境游客吸引开展读词游戏。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生字词。(3)识记生字:多元认字,多种方法认读生字、识记生字,把生字的教学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首位。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湖、胜”:“氵+胡”是“湖”,“月+生”是“胜”。②用“换一换”方法学习“绕一浇一烧”“纱一沙一吵”,“境一镜”。③组词法识记:“湖、童、客”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西湖、湖水、湖面、儿童、客人、客厅”。(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整体感知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课件出示4)日月潭被小岛分成哪两个部分?(北边是日潭,南边是月潭。)本文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间的景色?(清晨、中午。)(板书:清晨中午)三、生字书写。(课件出示5)出示生字:湾名胜迹央丽展现披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展、丽、披”并讲述:(板书:展丽披)(课件出示6)“展、丽、披”田字格课件“展”:半包围结构,“尸”从上、左包围,居上偏左;右下部第二横在横中线下侧,右端超出“尸”,竖提在竖中线左方,捺撇略长。“丽”:上下结构,首笔长横居上居中,盖住下部,下部左右两半分居竖中线两侧,顶部都在横中线上方,框内点笔在横中线下方。“披”:左窄右宽,“扌”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皮”的“乛”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竖撇撇向“扌”下侧,“又”的首笔横段在横中线,撇尖过竖中线,捺脚略低于撇尖。(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难写字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规范学生的书写,提高书写水平,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四、总结交流。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领略了美丽的日月潭风光。下节课我们接着学。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mínɡshènɡɡǔjìzhǎnxiànyǐnyǐnyuēyuēqúnshānhuánrào()()()()2.比一比,组词。披()央()波()映()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辶()()()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2.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背诵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月潭》,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课件出示8)日月潭环绕周围名胜古迹中央小岛隐约轻纱仙境游客吸引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日月潭》。(板书:日月潭)新课探究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书建议:(课件出示9)(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2.指名交流。齐读、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日月潭风景很美。)你能找出文中的一句话,表达出你的这种感受吗?(课件出示10)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过渡:原来日月潭风景这么秀丽,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日月潭到底有多么美。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整体感知中,找准讲读的切入点,“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再从文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日月潭风光秀丽。”   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里,找出主要句子读一读。(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11)第一自然段。读通课文第一自然段。要求:读通顺、流利。2.提问:日月潭在哪里?那里的环境怎样?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优美的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进行理解,读好句子。(板书: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想象画面,你能用简笔画的形式,把对“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的理解展现出来吗?学生作简笔画,画出“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的风景图。(课件出示12)拓展介绍名胜古迹:潭北山腰有座文武庙,从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南面青龙山有玄奘寺。3.提问:引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 (1)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2)(课件出示13)播放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复述。 (3)看画面复述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句)太阳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弯弯的)这里把什么比作日潭?把什么比作月潭?(把太阳比作日潭,把月亮比作月潭。)你可以想象日潭和月潭的样子来吗?简单画一画吧!  小组内,一生复述“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其他学生作画。小组内复述,教师深入小组听听学生的复述,选择复述好的在全班展示,并引导全班同学复述好。  (二)朗读感悟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1.自主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变幻多姿的美。要求:流利、有感情。 (1)自由读。 (2)在小组内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读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读的。  深入小组听听学生的朗读。  2.选择学生难读的句子进行指导,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板书: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说一说,你看到了日月潭哪些时候的迷人景象,美在何处?(课件出示14、15)日月潭清晨的图片和文字。借助图片和自身的知识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用作画的方式呈现出自己的理解。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的“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因为有雾,远处的景物又是倒映在水中,所以所有的美景都显得“隐隐约约的”。  (课件出示16、17)日月潭雨天的图片和文字。“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引导学生感受雨天的美景,“朦胧”一词的意思和文中的哪个句子意思相同?(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请朗读出色的同学进行展示,引导全班读好。(相机引导学生注意语气:清晨、蒙蒙细雨时要读得轻柔;太阳高照时要读得响亮、明朗。)四、整体朗读,日积月累。1.日月潭的景色这么美,请你通过朗读把它介绍给大家。 在音乐声中自由读文,可以自己读,或小组成员轮读、齐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内进行赛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2.借助关键词语进行背诵。(课件出示18)出示关键词语:第二自然段:“湖水、中央、分成两半”第三自然段:“薄雾、晨星、灯光、隐隐约约”第四自然段:“中午、清晰、下雨、朦胧”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根据图片,练习背诵。3.找出课文里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读背背。  把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记住,存入“词语宝库”。指导课文的背诵有很多种方法,提供关键词背诵,是一个比填空稍难的方法,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五、实践活动。  (课件出示19)可以回家把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讲给父母听,可以找找有关日月潭的故事和传说。板书设计10日月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课堂检测1.()湖面上飘着薄薄的()。天边的()和山上的(),()地倒映在湖水中。2.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 )在眼前。要是下起(),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3.()环绕()古迹()灯光()茂盛山()水()蒙蒙()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运用抓重点词品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进行课文讲解。 1.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同时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课文美的地方较多,重点抓住一两处美景深入体会,更能让学生形象地感悟美景,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从而得到一定的语言积累。不足之处:课堂在组织管理学生上面有些欠缺,今后的教学,应该多思考一下怎样既让课上得气氛活跃,又不至于太热闹。课题:11葡萄沟教材分析:《葡萄沟》本文介绍了葡萄沟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第二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再讲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第三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第四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课文赞美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课题课题:11葡萄沟教学目标1.学写本课“份、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认识“沟、产”等1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3.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熟悉了解并练习用“……就像……”“……有的……有的……”句型造句。4.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教学重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教学难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写本课“份、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认识“沟、产”等1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都爱吃葡萄干吗?你知道我国哪个地方的葡萄干最好吃吗?让老师告诉大家,它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2.板书课题《葡萄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葡萄”两个字,“萄”在这里读轻声。(板书:葡萄沟)(课件出示2):葡萄沟风光图3.今天就随老师一起到新疆的葡萄沟逛一逛,看一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制作好吃的葡萄干的。从学生的喜爱的食物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探究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1.(课件出示3)自学要求: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2)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课件出示4)fènpōzhīqǐkèlǎoshōuchénɡshìlì份坡枝起客老收城市利ɡōuchǎnlídādànhàoɡòuɡānliúdìnɡfènwèi沟产梨搭淡好够干留钉分味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读准翘舌音“枝、收、城、市、产”,前鼻音“份、淡、干、分”,后鼻音“钉”。识记生字①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如“梨一利、枝一支、城一成、钉一顶”。②联系生活识字。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词汇,识记积累。比如,“香梨、鸭梨、树枝、收衣服、城市、留下、口味”。自读要求,呈现出朗读的四个层次,圈圈画画是读书的好方法。 ③音近字、形近字的辨析。区别“分(fèn)”与“份”两个字的意思不同,“分(fèn)”表示成分,如“水分、养分、成分”;“份”表示划分的单位,如“分成三份、年份、月份、省份”。④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市”字要注意上方是个“点”;“城”字右边是“成”,不是“咸”;“收”字右边是“攵”,不是“夊”。2.检查难读的句子。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课件出示5)(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1)指名分段读课文。(2)分小组比赛读。(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份坡枝起客老收城市利”田字格课件。1.指导书写。2.教师重点指导“坡、起”的书写。“坡”左窄右宽,“土”首横起笔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写成提;“披”的“乛”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竖撇撇向“土”下侧,“又”的横撇的撇尖过竖中线,捺脚略低于撇尖。“起”半包围结构,“走”从左、下包围“己”,“走”中的“土”居左上格,下横在横中线,下竖与上竖垂直对齐,捺笔舒展至“己”下;“己”的横折的横段与“走”首笔横持平,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侧。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4.当堂默写。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自主识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件事,教师适当的点拨,使得识记汉字变成一件有趣的事。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读一读,写一写(课件出示7)葡萄沟盛产香梨七月份梯田搭凉棚浅绿好客吃个够收下来城市留着钉着水分味道山坡 课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zhǒnɡzhònɡ种葡萄()种子()(2)hǎohào好客()好人()(3)fēnfèn水分()分开()(4)ɡānɡàn葡萄干()干活()2.看拼音,写汉字kèshōuchénɡshìdìnɡwèipō好()()着()()着()道山()3.辨析组词。份()枝()利()分()支()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2.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熟悉了解并练习用“…就像…”“…有的…有的…”句型造句。3.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1.同学们,昨天老师带大家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2.那么谁愿意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3.既然葡萄沟给同学们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葡萄沟,再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板书课题:葡萄沟)导入和初读都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找准切入点,起到牵一而动全身的作用。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文,说说读后的感受。你能用文中的语句说一说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请在文中用“”画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9):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文)自由朗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盛产”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板书:盛产水果)3.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时间的顺序)(二)学习文章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10)(自由读文)自由朗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这里的葡萄长得怎么样?”(指名回答,板书:葡萄 枝叶茂密)1.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二句  (课件出示11)葡萄长势茂密图。用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茂密”一词的意思,并回忆理解词语意思的三种途径。  (课件出示12)比喻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学习感受比喻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这儿把什么比作“绿色的凉棚”?“一个个”说明了什么?(把葡萄茂密的枝叶比作“绿色的凉棚”,“一个个”说明种植的葡萄很多。)学习运用“……就像……”造句。2.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三句  (课件出示13):“到了秋天,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全班齐读这句话,初步感受葡萄成熟后的美。  同学们,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句子,你们看看哪个更好一点?为什么?(对比“一大串一大串”和“一大串”之间的区别)(课件出示14):“到了秋天,葡萄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齐读句子)课文利用了一个词语描写葡萄的颜色,是哪个词语?(板书:五光十色)   和“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为什么作者不用这些词语而要用“五光十色”?(“五光十色”一方面说明了葡萄的品种多,另一方面说明了葡萄颗粒饱满,富有光泽,说明葡萄的品质好。)3.学习第二自然段第四句。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句的意思,学会用一定的句子表达,训练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两个句子的比较,看出不省去词语的好处。通过理解“五光十色”的好处,了解葡萄的品种多和品质好的特点。   看到这么多诱人的葡萄,老师都忍不住想尝一口了,你们想不想尝一尝?(生:想!)那么维吾尔族的老乡会把葡萄给我们吃吗?(生:会!)你们怎么知道的?谁能用课文里的话回答老师?(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15)“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我们的老乡可真是……?(板书:老乡 热情好客)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从“准、吃个够”看出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二)学习文章第三自然段  过渡:有这么热情的老乡招待我们,美丽的景色我们也看了,好吃的葡萄我们也吃了,可是这么多的葡萄吃不完还能做成什么呢?(板书:葡萄干)1.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课件出示16)“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指名读文)学习运用“……有的……有的……”句型造句。  (质疑文本)看到这句话你有哪些疑问?葡萄干是在哪里制作的?(在阴房里制作葡萄干)2.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二句  (指名回答)谁思考过阴房为什么要修成这样?修成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维吾尔族老乡的另一个特点(板书:聪明能干)3.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三句(课件出示16)“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让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用简洁概括的语言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运到阴房一挂在架子上一利用流动的热空气一蒸发水分)  (课件出示17、18)(播放图片)初步了解阴房的样子。  (回归课文)在课文里找一找描写阴房的句子。 (课件出示19)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课件出示20图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阴房是什么样子的?   指导学生了解从外到内的描写顺序。4.学习第三自然段第四句   如此简便的方法制成的葡萄干又有什么特点呢?在文中找一找。(课件出示19)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全班齐读)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葡萄干的特点?  (指名回答,板书:色鲜味甜 非常有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也是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四、总结提高,回归课文。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课文学到这里,大家觉得葡萄沟这个地方好不好呀?(生:好!)   那谁愿意说一说你是从哪几个方面看出葡萄沟的好呢?(指名回答)   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生:好地方!)(板书:好地方)   那么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葡萄沟吧!(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课件出示20)2.回归课文,全班齐读全文。板书设计11.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  枝叶茂密  五光十色葡萄沟老乡  热情好客  聪明能干好地方葡萄干 色鲜味甜 非常有名课堂检测1.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葡萄颜色多的句子,描写公园里的花。2.到了(),葡萄()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的、()的、紫的、暗红的、()的,(),美丽极了。3.补充词语葡萄()盛()香()七月()梯()()凉棚好()吃个()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就本课的教学来说,我认为以下两点把握得比较好:1.通过课件,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了“茂密”一词的意思。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自己体验枝叶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才算做“茂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对词义进行总结。这样的方法比较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2.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加入了句型训练。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每个特殊的句型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例如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不仅让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还将“……就像……”提出来让学生回忆比喻句的相关知识以达到最终运用的目的。还有将“……有的……有的……”句型让学生自己练习造句,学习应用。不足之处:课文的朗读有些少了些,讲解理解多了些。课题:语文园地四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四》共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通过一张火车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字词句运用”编排了用“像”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写话”是学写留言条,“我的发现”展示了4组表示颜色的词语,“日积月累”展示了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俗语。“我爱阅读”是一篇写景散文《画家乡》,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课题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学会在生活中识字,会用词语说比喻句,会在语境中理解词意。2.通过感悟、诵读,体会名言佳句,帮助小学生积累好词好句。3.学会写留言条,注意留言条的格式。教学重点学会写话,学写留言条,积累名言佳句。教学难点读《画家乡》,学会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学会在生活中识字,会用词语说比喻句,会在语境中理解词意。2.学会写留言条,注意留言条的格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四”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四)新课探究二、学用结合。板块一: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2)南昌下铺空调硬卧限乘检票口东广场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注意“限”是前鼻音,“昌、硬、乘”是后鼻音。2.看一看:从火车票上认识这些词语。(课件出示3)硬卧:指列车上的硬席卧铺。空调:空调又称为空气调节器。空调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纯净度、气流速度进行处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设备,简称为“空调”。下铺:下面的床位。3.识记生字。联系生活组词:(课件出示4)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乘:乘车乘客乘船售:售票销售售卖售票员4.说一说:你还从哪些车票上识字?如:可以在汽车票、飞机票、轮船票、门票上识字。板块二:字词句运用1.下面的事物像什么?看谁说得多,想得妙。(板书:像)提示:爸爸的鞋像小船。弟弟的鞋像鸟窝。(课件出示5)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鞋(1)读一读:自由读一读。(2)想一想:这些词语代表的事物分别像什么?提示:看谁想得妙,说得多。说一说:这些词语代表的事物分别像什么?(课件出示6)柳条像姑娘的发丝,在风中轻轻地飘动。天上的云朵像一群白鹅,仰起脖子鸣叫着。火红的枫叶像孩子们红红的手掌。椅子像爸爸温暖宽大的怀抱,把我揽入怀中。路灯像导航者,驱逐黑暗,让黑夜中行走的人们找到回家的路。爸爸的胡子像一根根钢针,扎得人好疼。2.你能说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吗?(课件出示7:三个句子)八路军隐蔽在山里,敌人很难发现。去还是不去?小明拿不定注意,感到很烦恼。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1)读一读。读一读这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2)想一想:加点的词语在句中分别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在句中理解。“隐蔽”在第一句中的意思是“八路军躲藏在大山里,敌人很难发现。”“烦恼”的意思是小明很是矛盾,不知该去还是不该去。“流连忘返”的意思是景色太美,太迷人,观光旅游的人都舍不得回家了。(3)说一说: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课件出示7)隐蔽:隐藏、躲避的意思。烦恼:意思是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流连忘返:太迷恋这儿的美景,舍不得离开。能展开想象,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 三、写话。板块三:写话1.学会留言条的格式和内容。(板书:留言条)写留言条的格式和内容是:(课件出示9)(1)第一行写称呼,顶格写,表明是留给谁的留言条。(2)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写清楚有什么事?(3)最后是署名和日期,都在右下角写,各占一行,并且右对齐。2.写一写(课件出示10)(1)先从两个情境中选一个,想一想怎么写,写些什么,格式怎样。(2)再在方格纸上写下来,注意:标点符号单占一格。示例:(课件出示11)王老师:我来还书,您不在办公室。我把《安徒生童话》放在您桌面上了。谢谢您!小华12月8日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从火车票上认识生字词语,会在生活中识字,会用词语说比喻句,会在语境中理解词意。学会写留言条。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课堂检测1.你还在哪里自学了一些生字新词?2.用“……像……”造句。3.熟记留言条的格式,你和朋友去公园玩,给妈妈写一个留言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感悟、诵读,体会名言佳句,帮助小学生积累好词好句。2.读《画家乡》,学会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四”的有关内容。(板书:语文园地四)新课探究二、读一读,记一记。板块四:我的发现(课件出示13)白色——雪白米白奶白红色——火红桃红枣红黄色——土黄鹅黄金黄绿色——草绿翠绿墨绿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看一看:了解这些词语是哪一类的。你还发现了什么?我们能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描写颜色的词语。(板书:描写颜色的词语)我还发现在一种颜色前面加上一些词语后,可以表示该颜色的深浅、浓淡层次。如:“白”的前面加上了“雪、米、奶”这些事物用来区分不同的白色,如雪白就是像雪一样的白,米白就是像米一样白,奶白就是像牛奶那样的白,白的深浅略有不同。其他几组也与第一行的词语类似。3.用上面的颜色词说一句话。我们教室的墙壁雪白雪白的,底下是草绿色的墙裙子,书桌、板凳都是土黄色的,门是枣红色的,还有银灰色的铝合金推拉门窗。4.说一说:你在平时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交流展示一下。(课件出示14)蓝湛蓝瓦蓝深蓝天蓝板块五:日积月累诵读楹联诗句(课件出示15)(板书:对联)①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②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③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④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1)自己借助拼音把诗句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皆、畦、韭、涌潮”。(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1.拼拼读读。(1)自己借助拼音把诗句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皆、畦、韭、涌潮”。发现一些颜色词语的构词方式,并能积累相关的词语。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读读想想。(1)词语注释。“里、畦”为量词,古代五十亩为一畦。(2)再读佳句,想一想这些对联是什么意思?3.读出韵味。这些名言佳句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①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②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③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④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4.熟读成诵。可以以师生、生生合作的形式朗读背诵对联。师:有山皆图画,生:无水不文章。……5.你还知道哪些风景名句?(课件出示16)描写风景名胜的名句还有: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黄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三、我爱阅读。1.读通顺短文《画家乡》(见教材P56)。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短文读通顺。2.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9)(1)这篇短文写了几个人的家乡?分别是谁?短文写五个人的家乡,分别是: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2)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课件出示17一22:地区图片)那里有什么景物,他在那里做什么?涛涛的家乡在海边,那里有蓝色的大海一望无边,海面上一艘艘船只装满了鱼虾。涛涛正在海边捡贝壳呢!山山的家乡在山里,那里山清水秀,还有高大的树木。山山正挎着篮子去树林里采蘑菇。了解祖国不同地区的风景民情,热爱自己的家乡。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那里的有宽广、平坦的原野,种满了稻子、棉花、油菜等庄稼。在原野上奔跑的是平平。青青的家乡在草原,草原一望无边,草儿非常茂盛,成群的羊儿、马儿在吃草。青青正骑在马背上赶着羊群。京京的家乡在城市。有高楼大厦、公园、街道。京京正在跑向图书馆。你的家乡在哪里?说一说,把最美的景色展示给大家。我的家乡枣庄,我们这里既有连绵起伏的小丘陵,也有开阔的平原。我们这里有大片的小麦、玉米、大豆和高粱。我们可以上山割草,也可以下河捕鱼,还可以在原野上奔跑。3.读出韵味。(1)指名分段朗读。(2)读出家乡的美好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带颜色的词语,积累了很多的好词佳句,认识了不同的家乡。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四描写颜色的词语《画家乡》课堂检测1.课下搜集关于表现颜色深浅层次的一组词语。2.填写量词。一()韭菜十()稻花香一()白菜一()稻田教学反思1.本园地的“学与用”我们学会了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会用词语说比喻句,会在语境中理解词意。加大了识字量,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写话”中学会了留言条的格式和写法。“日积月累”中积累了好词佳句。2.本课积累了一些描写颜色的词语、名言佳句,阅读短文,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懂意思。课题:12坐井观天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更全面。课题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认识“沿、答”等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体会寓意。教学难点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沿、答”等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师随机介绍什么是(课件出示2)寓言故事:有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2.你都读过什么寓言故事呢?同学们一起说一说。同学们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读一则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坐井观天》)通过介绍寓言故事入手,过渡到课文《坐井观天》。新课探究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 jǐnɡɡuānyándáhēkěhuàjìna井观沿答喝渴话际哪提示自学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读书,才有效果。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观、沿”,后鼻音“井”以及三拼音节“观、话”。“哪”是多音字,两种读音都出现了,当放在句末时读轻声。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弄错回答抬头井沿口渴喝水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开展读词游戏。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3)识记生字①编顺口溜识记: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②猜谜语:“再次见面”就是“观”;“出口千言”就是“话”。③用“加一加”方法学习:“⺮+合”是“答”“讠+舌”是“话”,“口+那”是“哪”,“扌+台”是“抬”“阝”加“二”加“小”是“际”。④换一换:“铅”减“钅”换“氵”就是“沿”。⑤组词、句子拓展法识记:“际、错”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一望无际、漫无边际”“作业写错了”“有错就改正”。(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整体感知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课件出示6)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小鸟和青蛙的故事。)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没有出来过,没有见到更大的天地。)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井观沿答喝渴话际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喝、井”并讲述:(板书:喝井)(课件出示8)“渴、井“田字格课件。字、词、篇,先扫清语言障碍,把课文读通顺、正确。 “渴”: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下部分先写“人”,“人”的末笔捺改点,再写竖折。“井”:独体字,第一横比第二横略短,第二横在横中线下侧,竖比竖撇略长。(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9)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两个小动物,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jǐnɡyánhuídákǒukěhēshuǐdàhuàwúbiānwújì()()()()()()2.给下列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nɑnǎ(1)你从哪()儿来呀?(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话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3.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词语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一、复习巩固,字词导入。1.全班认读词语卡片。 导入2.开火车个别认读。3.师问:孩子们,你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板书:坐井观天)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件出示11)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天有多大?)三、朗读感悟,细读课文。1.师:青蛙和小鸟是怎么争论的?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吧!请同学们三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2—7自然段。(课件出示12)学习要求:(1)分角色朗读课文。(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小鸟和青蛙说的话。(3)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2.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13)同桌读第一次对话。①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②青蛙和小鸟生活的环境有什么不同?青蛙整天生活在井底,只看见很小的天空,小鸟自由飞翔在蓝天,每天飞很远的路,看到的天地大得很。③分角色朗读,读好儿化音“哪儿”,问句读出上扬的语气。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14)(1)自读第二次对话,分别用“”和“”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课件出示15)出示两幅图: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2)理解青蛙的话。①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②比较下面的两句话,哪一句更好?“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在比较朗读之后,感受原句(第一句)中用了感叹句和反问句语气表达更为强烈,表现出青蛙的自以为是。找准课文的切入点“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由此展开教学。通过对比朗读,感受感叹句和反问句的表达语气和效果。通过对比朗读,对“笑”的理解,感受青蛙的自以为是。 (3)小鸟认为天有多大?(课件出示16)(无边无际)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无边无际就是“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我们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4)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17)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这次对话,提示语都加了“笑了”,青蛙的笑和小鸟的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青蛙的笑,说明青蛙很自大,一点儿也听不进小鸟的话。小鸟的笑,是小鸟笑青蛙的自以为是,笑青蛙明明是弄错了,却还是固执己见。(3)(课件出示18)用“一……就……”说话。一下课,同学们就跑出教室,奔到操场上做游戏。(4)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教师小结。1.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有多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自由回答)2.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五、拓展学习,巩固提高。(课件出示19-21)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板书设计12《坐井观天》小鸟无边无际见多识广天有多大?看事物要全面青蛙井口那么大目光短浅课堂检测1.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2.搜集一下寓言成语。3.说一说“坐井观天”的含义。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容易便知道:坐在井里看天。可是,“坐井观天”是个成语,它有一定的寓意,而体会它的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则成语的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于是,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特别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3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让他们通过朗读来感悟这一成语的寓意。刚开始,大部分学生声音很小,而且读不出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争论的语气。后来,我在旁引导,并鼓励他们。为了更进一步体会“坐井观天”的寓意,我再出示课件,出示两幅图: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事物呢?学生便从中悟出道理,知道此成语的寓意: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分。最后我又补充归纳“坐井观天”的寓意:我们看问题或者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来,又加深了学生的体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由此突破。不足之处:课文的朗读指导有些少。低年级小学生朗读指导很重要,今后应该多多关注。课题:13寒号鸟教材分析:《寒号鸟》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课题寒号鸟教学目标1.认识“堵、缝”等17个生字,会写“面、阵”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号、当”,理解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3.弄清故事的寓意。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堵、缝”等17个生字,会写“面、阵”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号、当”,理解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háo”。(板书:寒号鸟)  (2)你知道寒号鸟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课件出示2: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出示关于寒号鸟的图片和简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探究二、识字解词。1.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一类字(课件出示3) miànlǎnɡquèfēnzhènkūjiānɡyè面朗却纷阵枯将夜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面、纷、阵”,后鼻音“朗、将”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夜”。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出示二类字(课件出示4)hàodǔfénɡdānɡquèxiánquàn号堵缝当鹊衔劝chènqiělàkuánɡhǒufùāi趁且腊狂吼复哀借助拼音,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注意多音字“号”在这里读“háo”。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3)识记生字①利用课文插图,联系生活体验识记:学习“堵、缝、朗、街、枯”时,要结合第一幅插图,以及插图中的实物来帮助识记。②形近字比较识记:“峰一缝”“郎一朗”“苦一枯”“姐一且”。③组词、句子拓展法识记:“将、复、趁”,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将来、将军”“寒假,我将要去北京玩”等。 ④加一加:“纟”加“分”是“纷”。“木”加“古”是“枯”,“阝”加“车”是“阵”,“去”加“卩”是“却”。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2.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1)指名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课件出示5)①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②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③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3.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全文。(2)说一说:(课件出示6)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了”的事;()自然段是写“寒冬腊月”的事。(3)(课件出示7)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8)出示生字:面朗却纷阵枯将夜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朗、却、夜”并讲述:(板书:朗却夜)(课件出示9)“朗、却、夜”田字格课件。“朗”:左右结构,左面不要写成“良”,最后一笔是点。“却”:左高右低,左大右小,右边是个“卩”,不是“阝”“卩”的一竖是悬针竖,略长。“夜”上部较窄,下部较宽,右下不能写成“夊”。上面的一横要写长一些,盖住下面的部分。(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初读环节,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这条主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五、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两个小动物,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miànlǎnɡquèfēnzhèn前()晴()冷()大雪()飞几()风2.你都知道哪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3.搜集有关时间变化的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2.弄清故事的寓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寒号鸟头饰、喜鹊贴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复习巩固,整体切入。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本课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本课是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的时间顺序写的。新课探究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课件出示11)第一自然段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  (2)从图上看这对邻居的家有什么不同?寒号鸟的住处是崖缝,不是树枝搭建的,不够保暖;喜鹊的窝有很多保暖的材料。(二)学习2~4自然段:冬天快要到了。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和寒号鸟都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12):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喜鹊的勤劳,寒号鸟的懒惰。 喜鹊: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2.从以上喜鹊和寒号鸟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俩有什么不同?喜鹊很勤劳,而寒号鸟却非常懒惰,只知道玩。3.喜鹊是怎么劝寒号鸟的?寒号鸟又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12):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板书:寒号鸟:玩、睡喜鹊:垒巢)抓“不听劝告”“正好睡觉”读出寒号鸟的懒惰。分角色读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同桌互读,男女生互读。   (三)学习5~7自然段:冬天说到就到。1.“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和寒号鸟的处境又如何呢?(课件出示13) 喜鹊: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只打哆嗦。2.这时,喜鹊又是怎么劝寒号鸟呢?这次寒号鸟又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14)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喜鹊真的“傻”吗?(不傻,是寒号鸟懒惰又得过且过,才是真傻。)从哪里看出寒号鸟“得过且过”?学生讨论交流,谈体会。分角色朗读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过渡: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四)学习8~9自然段:寒冬腊月。1.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怎么样了?2.齐读第8~9自然段。(课件出示16)3.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4.随机小结,完善板书。(板书:寒号鸟:懒惰喜鹊:勤劳)寒号鸟两次不听劝告,表现出得过且过、顽固不化的个性。由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这条主线的引领,阅读教学脉络清晰、流畅。五、总结提高,体会寓意。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1.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2.小结学法。(课件出示17)抓重点词 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 感情朗读板书设计                寒号鸟寒号鸟—————喜鹊 懒惰—————— 勤劳睡——————垒巢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课堂检测1.照样子,写一写。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2.学了《寒号鸟》一课,你今后有何打算?3.填空冻得()冷得像()热得()热得像()快得()快得像()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首先,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图片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试着让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得出了不同的道理。我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更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更简洁些。在第二次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对比阅读,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不能学习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不足之处:我发现自己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今后在评价语上下点功夫。 课题:14我要的是葫芦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邻居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情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一无所获。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表达特点。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学会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我们班的同学们是最聪明的小朋友,那这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课件出示2)说我是丝瓜,我比它圆,说我是梨子,我比它大,我中间细,两头圆。小的时候,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年老时,我可以用来做药和装酒,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猜猜我是谁?(葫芦)孩子们,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板书:我要的是葫芦)2.咦?怎么葫芦不高兴啦!原来是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葫芦”的“芦”字儿单个读二声,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怎么读?(注意轻声)声音很洪亮,如果把那个“葫芦”的“芦”字读得再轻点就更好了。(师范读,生跟读)谜语的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新二、识字解词。 课探究1.学生自读课文。(1)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多读几遍。(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 kēxièxiǎngdīngyánlínzhìguài棵谢想盯言邻治怪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言、邻、怪”,后鼻音“想、盯”以及整体认读音节“治”。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húluténɡyáchónɡhuāxièdīnɡzhe葫芦藤蚜虫花谢盯着sàiɡuòɡǎndàoqíɡuàimànmànde赛过感到奇怪慢慢地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②小老师领读,齐读。“藤、盯”是后鼻音,“赛”是平舌音,“葫芦”中的“芦”在词语中念轻声。(3)识记生字:①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棵、想、怪、葫、芦、感、蚜、盯”。②形近字比较识记:“赛一寒”,“盯一钉”“邻一领”“治一抬”。③同偏旁归类识记:“葫、芦、藤”,都是草字头,它们跟植物有关,“怪、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④熟字组词识记:藤:葫芦藤、丝瓜藤谢:谢谢感谢(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①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整体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读懂课文。  (2)种葫芦的人种的葫芦,叶子上长出了什么?(蚜虫)通过指导重难点字的书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写其他生字。 (3)邻居是怎么劝告他的?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棵谢想盯言邻治怪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谢、言、想”并讲述:(板书:谢言想)(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谢、言、想”。“谢”:左中右结构,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身”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横折钩压住竖中线。“寸”的横笔写在横中线上。这三个部分等宽,都要写得狭长一些,不要出格,。“言”:呈倒梯形结构。这个字的横较多,注意不一样长,最上面的一横最长,下面的两横短,三横等距,口要写扁一些。“想”上长下短,木的末尾捺改点,下面的“心”要写好,第二笔是卧钩,一定卧倒,三个点的位置排放好:第一点不要写在卧钩底下,在卧钩起笔的地方即可,第二点在卧钩上面,最后一点在卧钩收笔的地方。(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见到了许多小葫芦及它们的主人。下节课我们接着学。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xièxiǎnɡyánlínɡuài感()()念语()()居奇()2.给下列汉字组词。棵()领()抬()盯()颗()邻()治()钉()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木:()()()氵()()()目:()()()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3.发挥学生的想象,续编结尾。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复习巩固,识字导入。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你还能认识吧?如果你还认识,就准确地、大声地说出它的名字,说两遍。孩子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现在要把你们带进葫芦园去摘一摘小葫芦。(课件出示9)孩子们刚才都自己给生字组了词,老师也给每个生字都组了词。(课件出示10):葫芦图片。看,这是什么?(葫芦)。葫芦两头圆,中间细,多可爱啊?想要吗?(想)你把它读准了,这葫芦就送给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4我要的是葫芦)通过“摘葫芦”游戏,增加了识字乐趣。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小朋友们表现得这么棒,这些生字娃娃现在都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吗?(能)我请大家轻声地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流利。读完了就坐好。3.现在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听的同学当小老师,如果发现他读错了,就等他读完后帮他纠正过来。4.请孩子们再去读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请大家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谁还能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谁能流利地说说)(课件出示11)从前,有个人种了,叶上长了,他不治,后来。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长得很好。)你们从哪里知道答案的?(课件出示12)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地轻声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出描写这棵葫芦的句子。生汇报成果。(课件出示13)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可爱)可爱在哪些地方呢?(找文字)“长满绿叶”,“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叶子长得很好,很多。)“雪白的小花”,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近义词是什么?(雪白,洁白)4.挂了几个小葫芦,挂上去,风一吹,和我们打招呼呢!你能不能把葫芦的可爱读出来给大家听听。还有谁想来读读,让人一听就喜欢上这可爱的葫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觉得葫芦太可爱了。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5.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想不想去看看?(想)(课件出示14)葫芦树图片(师指导观察图片)欣赏完了这棵葫芦,你们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图文课件)(课件出示15)的葫芦藤上长满了,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以后,藤上了几个。多么的小葫芦啊!(把刚才填完整的句子认真地读一遍。)7.孩子们,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还想不想再读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棵可爱的葫芦记在心里吧!8.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我们喜欢,那个种葫芦的人比我们小朋友更喜欢小葫芦。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抓住“每天、几次”,读出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想一想,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会长得很大很好,长得赛过大南瓜,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结果是不是像小朋友想的那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16)(课件出示:葫芦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板书:落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品读课文,再把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读出来。为了更好地阅读教学,打乱一下课文本来的顺序,是完全行得通的。 2.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小葫芦变黄了,这么多可爱的葫芦最后一个一个都落了)3.孩子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葫芦都落了?)(它是因为什么落的呢?)(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这些答案都在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有没有信心把答案找出来?(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1.知道什么原因了吗?(课件出示17)(1)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治。(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板书:蚜虫)2.他看见了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又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直线勾出他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他说的句子。谁来告诉我他想的句子:(课件出示18)“有几只虫子怕什么!”通过这一句,你觉得那个人看着这几只虫子的态度是什么。(不怕)(不在乎)那你再来读读,把他的不怕读出来。孩子们,看这个标点符号是什么?(感叹号)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一句读好呢?既要读出感叹的语气又要把他的不怕读出来,请自己练习练习。(生汇报)孩子们真会读书,老师听出来了,那个人根本不怕这几只蚜虫.小朋友们,你们怕不怕这些蚜虫?(怕)老师也很怕,因为蚜虫可厉害了,这种害虫专门吃叶子,而且它们会慢慢地把叶子吃光的.3.蚜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蚜虫放在心上。看见叶子上的一些蚜虫,“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课件出示19)①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盯:一动不动地看,说明那个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芦。(指导写)②他盯着小葫芦说了什么?(请一个孩子起来读)读出感叹句的语气,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孩子们,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对自己说的。(自言自语)“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自己对自己说话。咱们平时大都“自言自语”过,同学们把“那个人”说的话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说一说怎样读才算是“自言自语”。(学生练读,师巡视指导)声音不能高。速度要慢一些。“自言自语”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当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另外,读时还要注意“那个人”说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大家练一练,看谁既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还能读出他的心情。(学生练读后汇报)③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感情,让我们为他鼓掌(师生鼓掌)。不过,老师想补充一点,“那个人”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感叹号,表示他心里特别(高兴)(着急)④哪些小朋友能演出来?拿上小葫芦,没有的可以用双手。(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蚜虫。可有一天还有谁看见了?(邻居)(小朋友们邻居就是住在他家旁边的人,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邻居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仔细地听对话。邻居看到了蚜虫说了什么?(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通过这句话你们觉得邻居的心情怎样?(着急)(着急叶子上的蚜虫)蚜虫越来越多,邻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谁想来读读邻居说的话。还有谁也想来劝劝?(生朗读)2.是啊,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种葫芦的人听了邻居的劝告,他的反应是什么?(奇怪)(课件出示21)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1)他为什么觉得奇怪?那个人心想,叶子上生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所以他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他要的是葫芦。(2)这个句子连用两个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读一读,要读出反问句的强烈语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感情朗读。 (3)你能把第二个问句,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吗?叶子上的虫子根本不用治。3.我请小朋友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两组)(孩子们刚才朗读得真好,像小演员在拍电影似的。)(读得真棒,我还以为那个邻居和种葫芦的人来到我们课堂上了呢。)我知道大家都还想读读,现在老师读旁白,女生读邻居说的话,男生读种葫芦的人说的话。4.叶子上的蚜虫不治,他要得到葫芦吗?(要不到)为什么要不到?(因为叶子是来给葫芦输送营养的)(孩子,就是你说的这个道理)葫芦叶与葫芦的关系可大着了,孩子们看图,这些小小的葫芦叶,通过太阳公公的帮助,制造出营养,输送给小葫芦,让小葫芦快快长大。那个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久之后,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一个一个地变黄,都落了!(课件出示21:三个句子)(1)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2)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3)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比一比,读一读,哪个句子最好?最后一个句子最好,能真实、具体地介绍葫芦落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同时落的,首先是蚜虫变多后,叶子被虫蛀且变黄了,然后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也变黄了,最后葫芦才一个一个落下的。5.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可他的小葫芦却都落了,你们猜,他看着这些落了的葫芦,他的心情会怎么样?(难过,伤心,失望,后悔)(课件出示22)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地说:)的句式想象说一句话。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师下去指导。(生汇报。)①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后悔地说:“都怪我不好,要是我当初听了邻居的话,我肯定可以收到葫芦。”三个句子对比朗读,体会到课文原句更能表达出葫芦落光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②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伤心地说;“如果我治了叶子上的蚜虫,我的小葫芦就会长得比大南瓜还要大呢。”③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自责地说:“我真糊涂,我真傻!我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现在不就收到很多大葫芦了吗”6.(课件出示23)那我们以后生活中做事情也应该要怎样?(多听听别人的劝告,注意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只注重结果,要从现象看事物间的联系,重视过程。)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总结提高,课外拓展学会了这么多道理,老师心里真的很高兴,我们的小朋友变得更加懂事和可爱了。想想,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个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孩子们编一个小故事。学生想故事,编故事,说一说,写下来。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小故事。板书设计húlu14我要的是葫芦蚜虫叶子落了课堂检测1.种葫芦的人为什么一个葫芦也没有得到?2.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3.你想对种葫芦的人说些什么?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忽略了“过程”。任何的朗读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解基础。没有理解便读不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色彩。但我们知道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是使孩子喜欢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并没有要求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故教师这时应起到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习渐渐地积累起朗读的技巧,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做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不足之处:课堂节奏的把握,重难点的把握上不能游刃有余。今后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课题:口语交际《商量》课题口语交际《商量》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商量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和别人商量的方式方法,尝试在生活中运用。教学重点能清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请求,有礼貌,态度诚恳,要用商量的语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做到互相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情境启发,唤起共鸣。1.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课件出示2)(1)今天轮到我值日,可是我今天过生日想早点回家,想找同学换,同学不同意。(2)我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我不知道该怎么和爸爸说。2.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回忆自己身上的类似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交际兴趣。新课探究二、角色反串,思考辨析教师与同学随机表演,遇到上述情况,该怎么和别人商量。(1)嗨,今天我生日,要早点回家,你和我换一下值日时间!(2)爸爸……那个电视……我们换个台吧!师:如果这样和你们商量,你们同意吗?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出失败的原因。然后列出“会商量”的技巧清单:(课件出示3)(1)要有礼貌地说,要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2)要说清楚理由,不能吞吞吐吐。(3)被拒绝要表示理解,不要勉强别人。三、借助例子,模拟交际。利用课文中“和小丽换值日”的例子,让学生模拟交际,商量如何与同学调换值日时间。通过失败的例子,得出交际技巧。 开始模拟交际前引导学生读懂每一个范例内容:第一个,提出商量请求,第二个,提出具体问题,征求对方同意;第三个被拒绝后的表态。(课件出示4)范例:小明:小丽,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小丽:什么事?小明:我想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想早点儿回家。你看行吗?小丽:祝你生日快乐!不过,我今天放学以后要去学游泳,做完值日再去,会来不及的。要不你问问小江?很抱歉啊!小明:没关系,那我就问问别人吧!还是要谢谢你。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开始交际。注意交际的要求和技巧。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实践演练,提升技能。引导学生选择课文提供的情境,分小组进行交际训练。1.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和别人商量?和同学说一说。(课件出示5)(1)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2)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  2.比赛:“好好先生”,要求学生用简洁清楚的话来商量相关的问题,看看谁说的话最受人欢迎,商量结果最有效。3.小结:你们看,小小的一句话就能帮我们解决好多困难,所以我们与人交往时可要多注意说话的方法呀,总之待人有礼、说话清楚是最重要的。不过,要知道如果商量的结果是没有成功,我们也要对人有礼貌。板书设计口语交际:商量诚恳取长补短谦让礼貌课堂检测1.和别人商量事情时要注意:()、()、()。2.你认为小丽的做法怎么样?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次口语交际设计巧妙。按照讨论商量的要求——进行情境演练——扩展练习的顺序,很好地完成了交际任务。2.其中情境演练环节设计较为精细。先是教师指导一番,之后按照情境练习商量,再评价指导。为后面的学生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不足之处:听别人讲后,学生要有适当的补充和评价。 课题:语文园地五课题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2.通过看图、感悟、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经典诗文。3.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两种不同写法。教学重点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两种不同写法。积累古诗,词语。教学难点读《刻舟求剑》的故事,学会根据图片讲述故事,懂得做事不要墨守成规,不懂变通,不要用静止地观点看待已经发生变化的事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2.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两种不同写法。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五)新课探究二、学用结合。板块一: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3)山()锋爱()幕吵()饭蜜()峰扫()慕抄()闹刀()蜂开()墓炒()写1.读一读,注意“锋、蜂”是后鼻音,“扫”是平舌音,“抄、炒”是翘舌音。本题中所选的9个汉字,第一、二组里的3个汉字读音完全相同,带有“夆”字的汉字,大多读“fenɡ”,带有“莫”的汉字有些读“mu”等,第三组,带有“少”字的汉字,韵母往往是“ɑo”。2.理解字词的意思。“蜜”虫字旁,是一种昆虫,所以,应该“蜜一蜂”,“锋”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所以和“刀”相连。“幕”字是巾字旁,与布有关,所以应该是“开幕”,“墓”就是墓地,联系生活,应该是“扫墓”。做饭需要火,所以是“炒一饭”,写字需要手,所以是“抄写”。 3.看一看: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字形,特别是字的部首选择组词填空。4.填一填:选择正确的字填入括号中。5.我还知道:具有相同部件的生字,还有很多,比如:(课件出示4)“披”和“坡”,披衣服应该用手披,所以是提手旁,山坡是指高地,所以是“土”字旁。“柏”和“伯”,“柏树”是指一种树,所以是“木”字旁;“伯伯”是指的人,所以是单人旁。板块二: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提示:这些词语都和说话有关,可以抓住数词来猜测词语的意思。(板书:和说话有关的成语)(课件出示5)不言不语只言片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1)读一读:自由读一读。(2)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有些词语可以用动作演示一下意思。(3)说一说:先小组内讨论,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说一说词语意思。“不言不语”中两个“不”,意思是不说话。“只言片语”中有“只、片”是少的意思,就是很少的话。“三言两语”中有“三、两”可见不多,意思是很少的几句话。“千言万语”中有“千、万”,很多,意思是说的话很多。“豪言壮语”意思是说气魄很大的话。“少言寡语”中“少、寡”,很少,意思是说话不多。“自言自语”中“自、自”就是自己给自己说话。“甜言蜜语”中“甜、蜜”指像蜜一样,指为了讨好别人或哄骗别人而说的动听的话。2.仿照例子试着把下面的句子说具体。(课件出示6)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1)读一读。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用法。加点的词语都是修饰语,可以使句子表达得生动、具体。(板书:修饰语)(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区分几组形声字的形近字,要根据字的偏旁表意的功能区分。理解几个带有“言、语”的成语的意思,可以抓住数词来理解。修饰语的训练,要明确被修饰的事物的特点。 加点的词语都是含有“的”字的修饰语,可以使句子表达得生动、具体。(3)(课件出示6)括号里的词语需要修饰的词语分别是“天空、气球、池塘、荷花”。可以想一想,天空怎样?气球怎么样,池塘怎么样,荷花怎么样。造一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别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修饰语。例:(蓝蓝的)天空飘着(鲜红的)气球。(清清的)池塘开满(洁白的)荷花。三、书写提示。板块三:书写提示1.看提示旁边的提示告诉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8)“观、呼”“忙、如”的田字格课件。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短右长如“观、呼”,有的左长右短,如“忙、如”。(板书:左短又长左长右短)2.教师范写“观”的右边“见”的撇要穿插到左边“又”的点下面,“呼”右边的“乎”的横要与左边“口”的横连接,“忙”右边的“亡”的横要穿插到左边竖心旁点的下面,“如”的右边“口”的横折要与左边女字旁的提连接。3.写一写(1)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书写提示,先观察,再在教师的范写下,描绘并临写。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认识了几个与说话有关的词语,学会了写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课堂检测1.你知道的描写说话的词语有哪些?2.你所知道的左右结构的字还有哪些?左右结构的字书写规则是怎样的?3.填空()言片语豪言()语三言()()蜜语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积累好词好句,诵读古诗,阅读短文,感悟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有关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五)新课探究二、读一读,记一记。板块四:日积月累(一)诵读古诗《江雪》(课件出示10)(板书:江雪)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拼拼读读。(1)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注意读准平舌音“踪、蓑”,翘舌音“舟”,前鼻音“寒”,后鼻音的字“径、翁”。(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读读想想。(1)再读词语,想一想这首诗是写哪个季节的?(课件出示11)江雪老翁垂钓图这首诗写的是冬天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的情景。(板书:冬景图)(2)这首诗中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同桌之间相互说说。(课件出示11)①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②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3.读出韵味(课件出示12)。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诗主要是从意境来看,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4.熟读成诵。(1)反复诵读,想象故事描绘的画面,说说自己从这首诗里看到的景物有哪些?比如,千山、万径、孤舟、蓑笠翁、寒江、雪等。(2)借助这些关键词,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三、我爱阅读。板块五:我爱阅读1.读通短文《刻舟求剑》(见教材P70)(板书:刻舟求剑)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短文读通顺。注意“催”是平舌音,“舷”是前鼻音,“慌”是后鼻音。2.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3)(1)他能否求到剑,为什么?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而沉入河底的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做事不要墨守成规,不懂变通,不要用静止地观点看待已经发生变化的事情。(板书:不懂变通墨守成规)学习古诗,应该在反复诵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记住几个关键词背诵。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古诗,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学会了读和讲故事。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五《江雪》冬景图《刻舟求剑》不懂变通墨守成规课堂检测1.课下搜集关于雪景的诗句。2.你还知道冬天的古诗?3.填空千山()绝,()人踪灭。()蓑笠翁,独钓()。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本练习的“学与用”和“写字提示”都有写字教学方面的涉及。所以我加大了识词、写字在教学中的分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2.本课积累了一些词语、古诗、故事,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出节奏。不足之处:教师引导讲解得有些太多,应该以学生训练为主。课题:15大禹治水教材分析:课题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认识“洪、毒”15个生字,会写“洪、灾”8个字。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3.根据提示,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难点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2.初读课文,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没有人能治得了,只有大禹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带领人们制服了洪水,人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归家园,安居乐业。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大禹治水》)自学课文,反复读,每一次读都有新的任务要完成。新课探究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2)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 hóngzāinàndàoniánbèiyèchǎn洪灾难道年被业产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难、产”,后鼻音“洪”以及整体认读音节“业”。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③识记生字加一加:“氵”加“共”是“洪”;“首”加“辶”是“道”。换一换:“波”减“氵”换“衤”就是“被”。“推”减“扌”换“又”就是“难”。减一减:“亚”减“一”是“业”。猜谜语:“家里失火了。”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洪水毒蛇猛兽教训消退继续伤害恢复仍然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形近字比较识记:“扔一仍”。组词、句子拓展法识记:识记“毒、蛇、兽、伤”,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毒蛇、毒害、猛兽、凶猛、伤害、受伤”等。(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整体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5)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带领大家的事。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洪灾难道认被业产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被”并讲述:(板书:难被)(课件出示7):“难、被”田字格课件。“难”:左右结构,鼓励学生,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多种方法识字,把识字当作一种游戏,变成一种乐趣。学生写完后,一定有展示讲评的环节,那将是很大的促进和提升。 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这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被”: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左边是“衤”,不是“礻”。右部“皮”为竖撇,收笔可略向左出,竖居横钩正中,底部撇收捺放。(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大英雄大禹,了解了他的感人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dàorènyèchǎn知()()为农()生()2.给下列加点的字补充音节。hòuúénjx洪水猛兽毒蛇灾难继续3.比一比再组词。洪()被()难()哄()波()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2.根据提示,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大禹治水)(1)生字检测(课件出示9)看谁读得又快又对。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2)默读课文,回忆一下:我们学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复习旧知导入,自然过渡到下面课文的学习。 学生概括。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交流)  引读:结果——(出示句子)(课件出示10)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板书:伟大)新课探究二、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课件出示11)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  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课件出示12)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垮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受到伤害,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1)指名读。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二)学习二、三、四自然段。对比父子两人治水的结果,一个失败,一个成功,你有什么疑问?大禹治水为什么会成功?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学生自由读相应段落想想他为什么会成功?学生自读勾画,小组交流。汇报交流。1.学习第二自然段,大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治水的?(课件出示13)课件的播放,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变遥远为眼前。一下子,令学生跨越时空界限,被带到那个年代,那个场景中去。比较阅读,更能感受大禹的智慧过人。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鲧使用的是什么方法?(筑坝挡水)什么是“筑坝挡水”?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堵)过渡:在父亲治水失败后,大禹决心要治理洪水。2.学习第三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大禹治水决心很大?(课件出示14)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古时候有一个成语讲的就是禹的这种行为——多次过家门而不入。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15)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他。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盼着他回来,他。学生补充说完整。多么令人感动的“多次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这句话。像禹这样心里装着别人,没有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板书:无私舍己为人)过渡:光有决心,还不行,方法行得通才重要。3.学习第四自然段,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课件出示16)“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1)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疏)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课件出示17)“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板书:无畏智慧)4.洪水被制服了,人们的生活怎样了?(课件出示18图文)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安居乐业”是什么意思?你眼前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创设“情景再现”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切体会大禹的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通过对比朗读“治水前”和“治水后”景象的句子。感受大禹的治水有方,造福百姓。 (百姓在田里耕作,孩童无忧无虑地玩耍,人们闲暇时喝茶聊天,幸福地过日子,就是安居乐业。)(2)指名读“治水前”和“治水后”景象的句子。(3)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大禹说?(大禹的功劳。你真是一个治水有方、智慧过人的英雄。)过渡:做事情找准方法很重要,这样,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还要靠辛苦地努力、坚定的决心及无私的奉献精神。5.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巩固拓展,复述故事。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课件出示19)提示: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泛滥,人们苦不堪言。2.鲧带领人们筑坝挡水,可是一直没有治好洪水。3.鲧死后,他的儿子禹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4.他疏通河道,疏导洪水,用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治好了洪水,使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治水期间,他多次过家门而不入,被后世传为佳话。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再选代表讲故事“大禹治水”。根据提示讲故事,是教学要点,训练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板书设计   无畏         大禹治水 智慧代代相传(伟大)  无私舍己为人课堂检测1.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排列下列句子,试试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治水期间,他多次过家门而不入,被后世传为佳话。()鲧死后,他的儿子禹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鲧带领人们筑坝挡水,可是一直没有治好洪水。()他疏通河道,疏导洪水,用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治好了洪水,使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泛滥,人们苦不堪言。2.搜集有关古代领袖的故事。3.搜集有关大禹的故事。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中,“多次过家门而不入”是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再现”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不足之处:  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洁,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课题:16朱德的扁担教材分析:1.会写本课的“扁、担”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认识本课的“朱、德”等1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3.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课题朱德的扁担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扁、担”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认识本课的“朱、德”等1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3.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教学难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扁、担”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认识本课的“朱、德”等1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教具多媒体课件 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今天我们来认识了一位老一辈革命领导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十大元帅之一,国家副主席朱德爷爷。(课件出示2)朱德图文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唯一同时指挥过国、共军队的军事统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朱德爷爷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朱德的扁担》)出示朱德的资料和图片,让大家先认识这位革命领袖的生平事迹。新课探究二、识字解词,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在生字下面做“△”记号。生字重点拼读。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标上自然段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 biǎndānzhìwǔjūnzhànshìshī扁担志伍军战士师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志、站、师、士”,前鼻音“扁、担、军”,整体认读音节“志、伍、士、师”。文中“扁担”的“担”是轻声。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zhūdézédíchōudǒu朱德毛泽东敌人抽出路陡nánzhàngténgliàojìng难走打仗心疼不料敬爱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②小老师领读,齐读。注意:读准平舌音“泽”,翘舌音“朱、抽、仗”,前鼻音“难”,后鼻音“疼、敬”。“难”是多音字,文中读“nán”。先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要求自学预习,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 (3)识记生字①运用图片或照片帮助识记:借助“扁担”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实物;出示革命领袖“朱德”的照片,简要介绍他们的身份。②组词、扩句拓展识记:如“志、伍、敌、仗”字,可组词“同志、队伍、敌人、打仗”,认读词语后再出示句子“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与敌人打仗。”让学生在语境中识记生字。③换一换:“想”减“相”换“乍”就是“怎”。“但”减“亻”换“扌”就是“担”,“站”减“立”换“戈”就是“战”。④减一减:“偏”减“亻”是“扁”。⑤猜谜语:“家里失火了。”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整体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6)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带领大家,战士们心疼,把藏起来,在写五个字。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三、指导书写,规范写字。(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扁担志伍军战士师 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扁、战”并讲述:(板书:扁战)(课件出示8):“扁、战”田字格课件。“扁”:半包围结构,属于左上包围,左上包围类型的字包围部分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则要写端正。“扁”字“户”部要斜长,下面的部分要写端正。同时被包围部分的右侧应突出包围圈。“战”:左右结构,左右差不多大,右部“戈”部斜勾写长而舒展,不要写成“弋”。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部编版教材把多元认字作为低年级段的教学要点,鼓励学生自主、用多种方法识字。 4.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5.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biǎndɑnduìwutóngzhìzhànshì()()()()2.给多音字组词nán()()难nàn()()3.搜集我国十大元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复习导入,诱导试学。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老一辈革命领导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十大元帅之一,他是谁?请同学们再次呼喊他的名字。(生:朱德)(师板书:朱德)我们听到了朱德与什么之间发生的故事。(生:扁担)(师板书:扁担)我们已经了解了朱德是用扁担往山上挑粮,为什么要挑粮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2.师简介历史背景(课件出示10) 1928年4月,朱德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和毛泽东胜利会师后,国民党就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两次围剿失败后,又实行了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这时,从山下秘密挑粮上山成了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年代久远,介绍一下背景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3.大家看朱德准备去挑粮了,(课件出示11:出示课文插图)你看这就是朱德,还有那一根扁担,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扁担上写有字——朱德的扁担)为什么扁担上会写有这些字呢?(战士们藏扁担)新课探究二、引导探学,突破难点。(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件出示12)读好长句子:“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会师”就是两个队伍会合为一支队伍,哪两支队伍会师了?(朱德带领的队伍和毛泽东带领的队伍会合了。)指名读,读出高兴的语气。但是,“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此时,你想说些什么?(我体会到红军的处境很危险,下山挑粮困难重重。)(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写挑粮路难走的句子。(课件出示13)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2.从以上语句中,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挑粮的路难走?(1)从“五六十里”看出挑粮的路太长了。是啊,“五六十里山路”要走也得走整整一整天的时间,更何况挑着重担。(2)从“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感到挑粮的路好难走。(课件出示14)井冈山的山路图片这样的山路,还要挑着粮食,所以文中说“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指名读出山势之高,路途遥远。3.这么难走的山路,红军战士害怕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可是,每次挑粮,战士们都争着去。)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山路的难走,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着挑粮的情景。(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2.分小组合作学习。 3.讨论交流:(课件出示15)(出示句子和图片) 抓住关键词“五六十里、山高路陡”理解下山挑粮的困难重重。为显现朱德的高尚品德做铺垫。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让生从“白天挑粮整夜整夜”体会朱德的辛苦,生练习积累ABAB的词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板书:白天挑粮整夜整夜) (让生体会作者连续用三个动词,形象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生练习动词使用如:听广播等,让学生用三个动词进行描写某种事物,如:小猫跑过去,猛地一扑,抓住了那只可恶的老鼠。)  正是因为大家关心朱德,想让他多多休息,所以藏起了扁担,可为什么又不藏了?(课件出示16)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他要与战士们一起挑粮,储备足够的粮食,粉碎敌人的围攻。)你觉得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工作辛劳、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板书:工作辛劳、同甘共苦) 让我们满怀对朱德的敬佩之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习朱德挑粮的动作,学习三个动宾短语“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并会用连续的动词说话。拓展部分,总结了全文,拓展了积累,升华了主题。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朱德的精神感染着大家,后来战士们还编了一首歌谣:(课件出示17、18)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他的精神令人敬佩,一直到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他还到十三陵水库和大家一起挑土修水库。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四、开导活学,综合实践。  同学们,鲜艳的五星红旗上洒满了革命先辈的鲜血,在我们幸福生活的时候,不能忘记的就是他们。请同学们收集一些革命故事,选一个自己最受感动的,在国庆节后我们举行一个“讲故事、祭先烈”活动,比一比谁讲的故事最形象生动。板书设计 16朱德的扁担白天挑粮整夜整夜工作辛劳同甘共苦课堂检测1.试着用以下几个词说说课文内容。朱德挑粮战士心疼藏找 2.朱德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3.照样子写一写。(穿着)草鞋()旗号()红领巾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朱德的扁担》是一篇纪念抗战时期,赞扬人物品质的文章。为了让学生能产生情感共鸣,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十分重要,我首先进行了情景创设,然后层层推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小组学习。在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时,我以读为基础,充分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进行人文性熏陶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孩子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理解重点词句,积累好的词句、进行说写训练,初步感受作者组织语言、运用词语的方法,促进由读到写的迁移,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足之处: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课题:17难忘的泼水节教材分析:《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课题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会写“忘、泼”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铺、盛”。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等讲述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的情景。3.积累描写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教学难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会写“忘、泼”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铺、盛”。2.初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教具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课件出示2图文)傣族泼水节的习俗。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穿上节日盛装,走上街头,再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清水或用盆盛水,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难忘的泼水节》)由于泼水节大家比较陌生,课前先介绍一下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课文的学习。新课探究二、识字解词,读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 wàngpōdùlóngpàochuānxiànglìng忘泼度龙炮穿向令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③识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加一加:“氵”加“发”是“泼”;“火”加“包”是“炮”。(2)换一换:“席”减“巾”换“又”就是“度”。“空”减“工”换“牙”就是“穿”。(3)减一减:“响”减“口”是“向”。(4)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敲鼓驶过笑容踩着铺上盛满银碗祝福健康长寿象脚鼓凤凰花一类字、二类字分开认读、识记,减轻了难度,效果也好。 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动作表演识记:“踩、敲、驶”都是动词,可以表演动作帮助识记。组词、读词巩固识字。如:容一面容、笑容、容易祝一祝贺、庆祝、祝寿康一健康、安康、康复健一健美、健壮、健康(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整体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6)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本文讲了和一起过的事。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三、指导书写,规范写字。(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忘泼度龙炮穿向令 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忘、泼、龙、令”并讲述:(板书:忘、泼、龙、令)(课件出示8):“忘、泼、龙、令”田字格课件。“忘”:上下右结构,下面稍微宽一点,注意字的结构,上面是个“亡”,不要多写一点。“泼”: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为“发”,长撇沿竖中线撇向左下,“又”的横撇沿横中线起笔,末笔点勿丢掉。“龙”独体字结构,竖弯钩沿竖中线起笔,短撇向左下撇出,末笔点不要丢掉。“令”上宽下窄,“人”写扁阔,撇捺舒展,覆盖下部,下边两点都写在竖中线上。与“今”一点之差,要区分。(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评价指正。课堂检测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穴()()()火()()()心()()()氵()()()2.看拼音写汉字。 wànɡpōdùlónɡ难()()水节()过()舟3.搜集傣族的泼水节资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等讲述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的情景。2.积累描写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字词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1)字词检测。(课件出示11)看谁读得又快又对:敲鼓驶过笑容踩着铺上盛满银碗祝福健康长寿(2)默读课文,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概括:本文讲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2.过渡: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下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读词比赛,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新课探究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12)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板书:火红火红) (不好,原来的词语更能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二)学习二、三自然段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2.(课件出示13)“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所以(傣族人民特别高兴)。3.补充材料:(课件出示14)周恩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他勤政爱民、关心百姓,是人民爱戴的好总理。4.“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课件出示15):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赶”字体现出来傣族人民急切地想看到总理的激动心情。)(2)把“一条条、一串串”换成“一条、一串”好不好?为什么?(不能换。“一条条、一串串”形容龙船很多,花炮很多,更能表现节日的热闹气氛。)(板书:一串串一条条)5.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三)学习四五自然段(课件出示16):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总理样子的句子,如何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句子。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交流展示:(课件出示17):量词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表达效果,更能表现热闹的气氛。结合插图,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现了总理的平易近人。 A.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板书:笑容满面)(课件出示18)B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1.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课件出示19)C、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身上,祝愿他们周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愿他们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3.练习说话:“一手……一手”“一边一……边”(板书:一手……一手一边一……边)D.出示词语: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 练习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四)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感叹号表达的情感。2.指导读: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一手……一手” 和“一边一……边”体现了总理对人们美好祝愿,表现了傣族人民对总理的敬爱之情。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课件出示20)。1.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泼水节?(周总理百忙之中来到傣族人民身边,把美好的祝福带给人民,使傣族人民终生难忘。)2.用激动、欣喜的心情齐读课文。板书设计  17难忘的泼水节火红火红一串一串一条条笑容满面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课堂检测1.用下列词语造句。一手……一手……2.搜集周总理的故事,讲一讲。 3.仿照第四自然段描写周总理的语句,写一写一个人的衣着。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不足之处:规范自己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洁,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课题: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材分析:课题课题: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学目标1.能够按图画顺序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2.认真听,知道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根据故事情节续编故事。教学重点会根据图意讲故事,认真听别人讲故事。教学难点按照图的顺序讲故事,并会续编故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 1.我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孩子们个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能写善画,很会看图讲故事、编故事。 2.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起来看图讲故事、编故事。有没有信心?再大声一点! 3.请你们把书打开,这节课我们要看图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听老师读图下的两段话,看看有什么要求?(1)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能想象故事的结尾。(2)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板书:按照顺序认真听)以谈话入手,提到学生喜欢的讲故事、听故事,明确交际要求。 新课探究二、观察图意,指导方法。 (1)出示第一幅图。(课件出示4:第一幅图)①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②图上该有谁?哪儿去了? ③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板书:(儿子哪儿去了) (2)出示第二幅图(课件出示5:第二幅图)①大家看看第二幅图,儿子正在干什么?(板书:儿子趴在地上看书) ②爸爸会说些什么?(3)出示第三幅图(课件出示6:第三幅图) ①儿子听了爸爸的话,干什么去了? ②爸爸呢?他想干什么?(爸爸想看看书)过渡: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那第四幅图谁来说说呢? (4)出示第四幅图(课件出示7:第四幅图) 课件出示一幅幅图片,引导学生讲图片内容就非常直观。 ①现在,是什么情况?餐桌旁还缺少谁?②爸爸哪儿去了?(5)出示第五幅图(课件出示8:第五幅图) ①妈妈给儿子说了些什么?让儿子去干什么?②儿子是怎么说,怎么做的?3.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1)那你们能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请看要求,(出示)齐读,按要求试着跟你的同桌说说。请同桌补充。(课件出示:9:五幅图)(2)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完后可以评价,也可以补充。   (3)你觉得自己说得怎样?(4)抽生评价。 (5)同学们看懂了五幅图的意思,同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是呀,爸爸干什么呢?哪儿去了呢? 三、合理想象,续编故事。 (1)咱们班的小朋友非常善于思考问题,你们猜出来爸爸正在干什么吗? (2)爸爸一定正在看那本书。 (3)如果儿子看到这个情景,会怎么说?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想象续编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4)孩子们:你们的分析能力很强。假如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下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合理的想象,小组成员相互补充,使故事更加完整、合理。(合作编故事,教师巡回辅导) (5)抽生汇报,哪个小组愿意跟大家分享你们的故事?要敢于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交流,这样大家就可以分享你的成功,如果还有不足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帮你指出来,使得你的故事更加完美。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创设情境,表演故事。1.按照顺序讲清楚图意。(课件出示9:五幅图)2.表演故事。请三个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儿子。3.学生合作表演后,并相机引导学生评价,指导。4.继续请另一组表演。5.如果编的故事完整、有新意,可得到“最佳故事奖”。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如果评价或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可以被评为“最佳听众奖”)板书设计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按照顺序认真听儿子哪儿去了——趴在地上看书——爸爸哪儿去了——?课堂检测1.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2.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3.儿子和爸爸都喜欢做什么?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借助漫画,清楚完整地讲述故事,通过猜测爸爸去了哪里。2.通过合作表演,在故事情境中练习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3.本次口语交际设计巧妙。按照看图讲故事——续编故事——演故事的顺序,很好地完成了交际任务。4.其中讲故事、编故事环节设计较为精细。按照图片讲,再续编故事,以提问的方式,讲故事讲清楚。为后面的学生讲故事、演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课题:语文园地六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六》包括5个板块的学习内容。“识字加油站”展示了两组交通工具的名称,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正确使用常见标点符号。“我的发现”认读5组形声字,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日积月累”是一组关于成长、立志的立志名句。“我爱阅读”安排了《鲁班造锯》小故事,了解了鲁班的智慧过人。课题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认识多音字,会给句子加标点。2.通过诵读,体会名言佳句,帮助小学生积累经典诗文。3.阅读《鲁班造锯》,学习鲁班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精神。教学重点1.认识多音字,会给句子加标点。2.积累名言佳句,词语。教学难点读《鲁班造锯》的故事,学习鲁班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精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认识多音字,会给句子加标点。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六)新课探究二、学用结合。板块一: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3)轿车救护车摩托车消防车渔船货船油轮科学考察船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读这些词语,认识一下这些车和船。(板书:车和船)注意下面字的读音:(课件出示4)轿救摩托防渔货油轮科考注意“轮”是前鼻音,“防”是后鼻音,“渔”是是整体认读音节。2.想一想,说一说:这些车和船都是做什么用的?(课件出示5)救护车:可以快速为急症病人进行抢救并快速送往医院。消防车:又称为救火车,指主要用来执行火灾应对任务的特殊车辆。科学考察船: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特殊任务的船舶。通过读一读,读准字音,交流、讨论,弄清这些交通工具的作用。 3.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车、船”?另外,我还知道以下“车、船”:出租车、洒水车、冷藏车、油罐车、公共汽车、集装箱船、破冰船、挖泥船等。板块二: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课件出示6)盛开床铺种子好人分别盛放铺路种地好客水分重新教室口号干净难忘重点教书号叫干活灾难提示:根据词语的意思来辨别多音字的读音。(板书:多音字)(1)读一读:自由读一读。(2)想一想:每组词语中,多音字分别读什么。对于这些多音字的读音判断,要根据其字义来判断读音。比如:“盛”在表示“把东西放进去、容纳”时,读“chénɡ”,如“盛饭”;在表示“兴旺、丰盛、华美、规模大”的意思是读“shènɡ”,如“盛开”。(3)我还会用“据义断音”的方法读准确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重(chónɡ)复苦难(nàn)店铺(pù)分(fèn)外花种(zhǒnɡ)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再读一读。(课件出示7)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我们去公园玩公园里花真多呀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是什么树呢(1)读一读。读一读这三个句子,注意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一句是陈述的语气,句末是句号;第二句是感叹的语气,句末是感叹号;第三句是疑问的语气,句末是问号。(板书:句号感叹号问号)(3)加一加: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课件出7)提示:给句子加标点时,一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如果没表达完要用逗号;二要注意整句话的语气,一般可以根据句末的语气词做出判断。①一阵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②我们去公园玩,公园里花真多呀!通过本练习训练学生用“据义断音”的方法,识别多音字的读音。学会感知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在句中正确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 ③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是什么树呢?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车和船,认识了几组多音字组成的词语,学会了根据句子语气加标点的方法,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课堂检测1.你还认识哪些车和船?2.标点符号除了“。?!”,你还认识哪些标点符号?3.给下列多音字组词chónɡ()nán()重难zhònɡ()nàn()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积累好词好句,诵读名句,阅读短文,感悟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六”的有关内容。(板书:语文园地六)通过认读,发现同一字族的字读音上的相似点,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新课探究二、读一读,记一记。板块三:我的发现(课件出示9)巴—把爸吧包—饱抱炮方—放防房青—清晴情马—妈蚂吗1.读一读:自由读一读。“把、爸、吧”韵母都是与“巴”的读音非常接近,韵母都是“ɑ”。“放、房、防”韵母都是与“方”的读音非常接近,韵母都是“ɑnɡ”。“饱、抱、炮”韵母都是与“包”的读音非常接近,韵母都是“ɑo”。 “清、晴、情”韵母都是与“青”的读音非常接近,韵母都是“inɡ”。“妈、蚂、吗”韵母都是与“马”的读音非常接近,韵母都是“ɑ”。2.想一想:每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3.说一说:先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①形声字声旁和形旁的关系。即声旁表字音,形旁表字义。如声旁“巴”提示了这组字的读音,与之组合的提手旁、父子头、口字旁提示了这字的字义。(板书:形声字)②部首不同,字义也不同,字义与部首关系密切。如“饱”,吃了饭才会饱,所以“饱”是食字旁,“抱”,需要张开双臂,用手抱,所以是提手旁。③“包”字本义有包裹、被包围的含义,所以“包”字族的字如“饱、抱、苞”等,一般都与包裹、被包围有关。板块四:日积月累(一)诵读名言佳句。(课件出示10)有志者事竟成。志当存高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拼拼读读。(1)自己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前鼻音“存”,后鼻韵母“竟、成”,读准翘舌音“志”。(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读读想想。(1)再读词语,想一想这些句子都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从小要立志,做个有志向的人。(板书:有从小立志)你能说出这些句子的意思吗?(课件出示11)第一句“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第二句“志当存高远。”是指人应当胸怀高远的志向。第三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人处境越是艰难,就越是坚忍不拔,越是不丢失高远之志。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句子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3.读出韵味。(课件出示12)这些名言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①有志者/事竟成。②志当/存高远。③穷且/益坚,不坠积累一组励志名言,了解名句蕴含的道理。 /青云之志。4.熟读成诵。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5.这样的励志名言还有: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三、我爱阅读。板块五:我爱阅读1.读通短文《鲁班造锯》(板书:鲁班造锯)。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短文读通顺。注意“杂”是平舌音,“齿”是翘舌音,“建、殿、传”是前鼻音,“宫、匠”是后鼻音。2.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3)。(1)这篇短文主要写了谁的故事?鲁班发明锯的故事。(2)鲁班是如何发明锯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鲁班上山的时候,被一些带齿的草拉破了手,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锯。(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注意观察,要多动脑筋,善于发现和发明创造。3.再读短文。(课件出示14)(1)同桌可以两人合作读。(2)重点读好:“匠、杂、宫殿、需、齿、划”。(3)还可以两人或小组表演读。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形声字,积累了很多立志的好句子,学会了《鲁班造锯》的故事。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六形声字从小立志《鲁班造锯》课堂检测1.课下搜集关于从小立志的谚语。2.你还知道哪些形声字族群?3.课下搜集一些关于鲁班的故事。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练习的“学与用”不但认识了许多描写车和船的词语,还认识了多音字,认识了标点符号,会根据语气加标点。“我的发现”还认识了形声字,“日积月累”懂得从小立志的道理。2.本节课积累了一些词语、警句、名人故事,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出道理。不足之处: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人。课题:18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课题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如云和草原高原辽阔。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教学难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等7个生字,会写“危、敢、惊”等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和背诵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字词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夜宿山寺)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注意“宿、寺”都是平舌音。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课件出示2:夜宿山寺插图)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板书:高)从课题入手,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现课题表达的内容,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兴趣。新课探究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3)要求: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2.领读、齐读。 3.识记生字①形近字辨析:“辰一晨”②形声字结构识记:“恐、惊”,都是形声字,“心、忄”表意,“巩、京”表音。三、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过渡: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课件出示4):危楼高百尺。(1)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第一行的朗读指导,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重读,就能读出想要的效果。  (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课件出示5)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就是③。(板书:百尺危)  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课件出示6):出示插图  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2)指导朗读这一行。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齐读:“危楼高百尺”。  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2.接着读第二行:(课件出示7):手可摘星辰(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板书:辰)  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2)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板书:可)  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课件出示8分析诗句,鼓励学生以表演的形式,通过读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诗人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呢?只因为担心惊动天上的神仙。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相距咫尺。 相距咫尺,进一步说明楼之高。(2)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板书:恐)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轻声朗读诗句,“高声语、天上人”可以读得轻一些,慢一些。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课件出示9:古筝乐曲)可以播放古筝乐曲,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想象画面,熟读成诵。5.小结: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尝试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读诗句,感受朗读的乐趣,促进了对诗句的理解。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看,它们是谁?(课件出示10)出示田字格课件:危惊敢1.教师指导书写。(板书:危)(课件出示11)危的田字格课件 “危”的半包围结构,“⺈”居上居中,从竖中线起笔;“厂”横笔写在横中线上方,宽于“⺈”;横折钩的钩尖抵竖中线;“乚”的钩部超出上部横折钩。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2.学生练习写字。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课堂检测1.解释词语百尺:。危:。恐:。2.危楼(),手可摘()。()高声语,恐惊()。3.用自己的话说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庐、笼”等5个生字,会写“阴、似”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多音字“见”。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13)(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敕勒歌)师简介《敕勒歌》:是敕勒族的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课件的出示,恰到好处,在展现草原风光的同时,自然地把我们带到古诗的学习中去。新课探究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2.检查生字。  (课件出示14)出示田字格课件:似庐笼苍茫 (板书:似庐笼苍茫)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要注意读准平舌音“似、苍”,后鼻音“笼、苍、茫”。另外,“见”在这里是“出现、显露”的意思,应该读作“xiàn”。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辽阔的天空、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1.(课件出示15图片)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1)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出大意即可。(2)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课件出示15)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3)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课件出示16:敕勒川、阴山图片)  示范读第1、2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说说“穹庐、笼盖”的意思。(穹庐:就是大帐篷,笼盖:就是盖住的意思。)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课件出示17图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件出示18图片)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学习古诗,先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看到的景物,其实是在理解古诗的意思,感知古诗描述的内容。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上的内容,再由此从诗中找出对应的诗句,是理解诗句的好方法。化抽象为形象、直观。注意引导课文的朗读,教师适时的评价,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酝酿感情的好方法。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让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板书:草原的大、美)(课件出示20蓝天、草原图片)出示课件帮助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我们还可以说,天苍苍一天空蓝蓝的,白发苍苍一头发白白的。野茫茫一草原无边无际,大海茫茫一大海没有边际,云海茫茫一云雾浓厚看不清楚。“见”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显露,出现)谁来说一说这几句的意思?(课件出示21)天地无边无际风吹过去把草吹倒,看见了牛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一)交流识记字形。(课件出示22)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似苍阴野茫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加一加:“亻+以”是“似”,“艹+仓”是“苍”,“阝+月”是“阴”,“里+予”是“野”,“艹+汒”是“茫”。(二)指导书写。1.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2.教师重点指导“野、阴”。“野”:“里”的末笔横改提,顶部左右齐平,底部“予”低,“予”的第三笔横勾从田字格中心左侧起笔,略向上斜行。“阴”左窄右宽,左边“阝”略高,“阝”的起笔横撇弯勾一笔写成,钩部在横中线上;“月”的“丿”从竖中线起笔,撇尖穿插到左下方。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给诗作画,就是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呈现出来,是更高一层次的理解诗歌。五、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板书设计 敕勒歌  似庐笼苍茫草原的大、美 课堂检测1.解释词语似:。穹庐:。盖:。2.用自己的话说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3.制作一期以“草原”为主题的手抄报。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就教学的内容来看是“语文的”。首先,这份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都是“语文”的,即使是“板画”“用手势表示”等教学活动,都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基础上,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诗意。其次,这份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在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体会和朗读上,没有无限的拓展、延伸,更没有引入相关的史料、类似的古诗等,干净明了。教什么、学什么,以文本为核心,精当!再者,这份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并不深奥:研究题意;字字思考,理解诗意;处处想象,体会诗意;行行朗读,表现诗意。教学内容是明确的,也是适度的。如:“危”字怎么解释?“危楼”是什么样的楼?站在“危楼”之上,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样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又适合学生的学习程度,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思考,自然学得明明白白,感觉踏踏实实。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课题:19雾在哪里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雾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来,文章紧紧抓住雾要把事物藏起来的淘气、顽皮,当太阳初升的时候,雾想把自己藏起来,雾真的不见了。文章没有用枯燥的语言来直接说明自然界的这个变化,而是非常巧妙地用“淘气”来写雾的变化。课题雾在哪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淘、雾”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等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的语气。 3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雾是什么样子。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书写“于、论”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教学难点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淘、雾”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等8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辨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2)关于雾的谚语(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课件出示3)展示云遮雾绕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19雾在哪里)谈话的形式导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雾的样子,展示雾的图片,让我们先熟悉一下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探究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4)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在生字下面做“△”记号。生字重点拼读。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标上自然段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5) yúlùnànwūjiǔsànbùqiè于论岸屋久散步切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论、岸、散”,整体认读音节“于、屋”。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③识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多元认字识词,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培养学生识字的乐趣,同时训练学生善于表达的能力。 加一加:“讠”加“仑”是“论”;“山”加“厂”加“干”是“岸”,“氵”加“肖”是“消”。换一换:“到”减“刂”换“尸”就是“屋”。减一减:“宇”减“宀”是“于”。(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6)wùtáowánànjiē大雾淘气顽皮变暗大街liángshènzhìduǒshī桥梁甚至躲起来消失小老师领读指导,齐读。理解、记忆。要注意读准翘舌音“甚、至、失”,前鼻音“顽、暗、岸”。注意认读词语“变暗、海岸”时,区分同音字的含义。②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③识记生字:①近义词辨析:“躲一藏”。②同音字辨析:“暗一岸”。③组词拓展识记:“梁”,可扩展为“桥梁、房梁、鼻梁、山梁”。④相同偏旁熟字比较识记:记忆“雾”,比较“霜、雪、雷”。(3)读好长句子:(课件出示7)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课件出示8)“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指导书写,规范写字。(课件出示9)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于论岸屋久散步切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久、步”并讲述:(板书:久步)(课件出示10)“久、步”的田字格课件。 “久”:独体字结构,撇从竖中线上端左侧起笔,撇尖抵横中线,横撇从撇中点起笔,横段短,撇段长,捺与横撇的撇段相接于田字格中心,捺脚与撇尖持平。“步”:上下结构,上部宽、扁,下部窄、长;“止”首笔在竖中线上,长横在横中线上方;下方竖在竖中线上,长撇从右半格横中线上侧起笔,撇至左下格。(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书写的指导,易写错的字一定要指导,要范写。积累更多写字的方法,养成写好字的习惯。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lùnànwūjiǔsàn不()海()房()不()()步2.搜集一下表示天气的谚语。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尸()()()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什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2.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12)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 雾把整个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新课探究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请用“”画出雾孩子说的几句话。学生默读课文,画出雾所说的话。交流展示:(课件出示3)我要把大海藏起来。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由浅入深。从读到画再到说,按照句式说话,整齐有力度。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我要把自己藏起来。指导朗读好这几句话:这五句话都是雾的自言自语,但是语气不同。前三句写雾孩子藏完一处又一处,“我”的后面稍作停顿,语气上扬,突出雾孩子的顽皮和淘气。第四句要读出思考问题的语气,第五句读出恍然大悟,高兴的语气。2.从雾说的几句话中,我们知道雾依次藏了哪些事物?可以用以下句式说完整。(课件出示14)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他把藏了起来。3.课文中描写的雾景是怎样的?用“”画出来。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课件出示15)①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②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③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1)比较第一、二句话,发现其中共同的地方。(都是:无论、, 还是都。的句式。)(课件出示16)出示:无论、, 还是都。指名读第三句话,理解“甚至”的意思。(因为前面的房屋、街道、树木这些都很大,相对而言行人、小黑猫就比较小,“甚至”这个词说明雾不仅能藏大的,就连小的也能藏。)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4.雾最后把自己藏了起来,又会有哪些变化呢?仔细读读9自然段。(课件出示17)出示句子: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1)多好长句子,注意停顿。理解这里的“连同”是和的意思。(2)用“……连同……连同……”造句。三、拓展运用,练习说话。 1.圈圈画画,是训练学生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的锻炼。出示图片,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训练学生说和写的能力。是对课文的拓展。 (课件出示18)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课件出示19)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把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都。2.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提高延伸,积累词句。1.(课件出示20)了解雾的形成,观看课件。2.(课件出示21)朗读《庐山的云雾》(让我们再去读读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云遮雾罩的庐山的美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庐山的云雾。板书设计雾在哪里 淘气  顽皮  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课堂检测1.用“无论……还是……都……”写一句话。2.在你的眼里,雾是什么?3.搜集关于雾的谚语。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我想:我在上《雾在哪里》一课时,许多方面的训练都能追求“实而有效”,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施教下来,效果不错。一、朗读训练力求扎扎实实。语文学习“以读为本”,“读中体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更是重要,这对于理解语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养,逐渐掌握朗读的技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课中,我把“雾”说的五句话作为朗读的重点,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雾”的淘气,充分利用个别学生示范读来感染其他学生,再读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淘气”的特点。另外,很多时间都花在朗读课文上,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在熟读基础上理解,与文本间的交流更为密切。二、语言训练力求扎扎实实。引导学生找课文中语言来说,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说话,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语感。而根据图片仿照课文,展开想象练习说话,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因为有图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前面有句式训练的铺垫,学生语言表达也很流畅,连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了说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少数学生的课堂,学生们学得更积极、主动了。不足之处: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个是我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课题:20雪孩子教材分析:《雪孩子》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描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却化了。它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表现了雪孩子奉献自己,救助别人的美好心灵。课题雪孩子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唱、赶”等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唱、赶”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解释课题,激发兴趣。1.(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2.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这个可爱的雪孩子的非常感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吗?3.下面老师就让大家听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注意,要边听边观察幻灯片,同时思考这个故事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2-6)(放配乐课文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①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可爱的雪孩子。②小白兔在家睡觉。③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飞快地跑去救火。④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云。)导入出示图片,出示朗读录音,让学生先来了解一下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听故事,讲故事的兴趣。 4.谁来说说,这个故事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7) (指名学生讲故事内容。)5.同学们,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雪孩子)请大家齐读课题。新课探究二、学习字词,默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8)(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9)。 chànggănwàngpánghúnhòushuíqīngqì唱赶旺旁浑候谁轻汽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赶、浑”,后鼻音“唱、旺、旁、轻”。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10)。累了添柴旺旺渐渐冒烟扑灭冲进烫人终于浑身水淋淋激动哎呀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③师生共同指正:要注意读准翘舌音“柴、烧、终”,前鼻音“添、渐、淋”,后鼻音“旺、烫、终”。注意多音字“呀”表示惊疑时读第一声,如文中的“哎呀”,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时读轻声,如“快回去呀”。(3)识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①近义词识字: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添一加”“渐渐一逐渐、慢慢”“浑身一全身”等。②字理识字。“柴、烫、灭”的字形可以通过字理溯源,再联系生活体验来识记。③生活识字和语境识字:“旺”表示火烧得很大,“冒”可结合课文语句模拟动作理解。④加一加:“口”加“日+日”是“唱”;“日”加“王”是“旺”,“讠”加“隹”是“谁”,“氵”加“气”是“汽”。多音字的指导,指出其用法,让学生更好地区分多音字。 ⑤换一换:“挥”减“扌”换“氵”就是“浑”。“经”减“纟”换“车”就是“轻”。⑥减一减:“汗”减“氵”是“干”,“傍”减“亻”是“旁”。(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默读指导。本课要求学会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按照以下三部分进行:第一步,教师告诉学生,默读就是读的时候不出声,速度比出声朗读快。教师范读1一4自然段,学生边听边学着用眼睛看课文。第二步,学生默读5一8自然段,要求:不能小声嘟囔着读,不能动嘴唇无声地读,不能用手指点着读。第三步,默读9一14自然段,及时表扬做到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的学生。默读是第一次提到,因此有必要告诉学生默读是什么,该怎么读。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指导书写,规范写字。(课件出示11)出示生字:唱赶旺旁浑候谁轻汽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谁、轻、汽”并讲述:(板书:谁轻汽)(课件出示12)“谁、轻、汽”田字格课件。“谁”:左中右结构,“讠”第二笔起笔于横中线;“隹”撇起笔于竖中线上端右侧,撇尖伸向“讠”,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第四横较前三横略长。“轻”:左右结构,左右等宽,“车”作偏旁时笔顺为先竖后提,第四笔横改提,撇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上;横撇起笔于竖中线,与“车”首笔横持平,长点收笔在横中线上。“汽”左窄右宽,“氵”第二点偏左收笔于横中线;“气”的短撇从竖中线撇向左上格,第二笔横与短撇在竖中线相接,横折斜钩在横中线起笔,右行下折后斜行勾出。(2)学生仿写,写之前强调书写姿势。(3)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业,评价反馈。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汉字。chànggănwàngpánghún()歌()快很()()边()身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车()()口()()日()()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呀:yāya(1)这里的景色好美呀()!(2)哎呀(),我把书落家里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2.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出示字词,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2.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5)让学生认读:累了添柴旺旺渐渐冒烟扑灭冲进烫人终于浑身水淋淋激动哎呀新课探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写了谁和谁的故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2.学习默读。(1)明确默读要求:书本平放在课桌上,不出声,眼睛看着课文。(2)默读1一6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小白兔和雪孩子一块儿玩)(3)默读7一14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雪孩子把小白兔从大火中救出来了)3.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16)下雪了,小白兔跟()玩,很快乐。着火了,()救小白兔,小白兔得救了,()化成了(),变成了天空中的()。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17)1.想象故事发生前天气是怎么样的?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雪下得大,下的时间也长呢?初读课文,又一次练习默读,练习快速从文中找到信息的能力。 (从“一连、好几天”看出雪下得大。)3.一齐来读读这段,大家重读“一连”“好几天”这两个词语,读出雪下得很大,下得久的意思。4.下了这么大的雪,屋外该是怎样的美景呢?请大家观察雪景图,再说一说。(课件出示17)雪景图(多请几个学生描述,可以各不相同。)5.这天,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办事去,可小白兔缠着妈妈也要跟着去,但后来小兔又不去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18)(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一起来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白兔非常想跟妈妈出去的意思。2.为什么小白兔后来又不跟妈妈去了呢?(课件出示19)雪人图(演示投影片)请大家看投影片,并联系课文说说。3.这个雪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让本来缠着妈妈要出去的小白兔也不出去了。我们来看看,兔妈妈给小白兔堆的是一个怎样的雪人呢?(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贴在黑板上)(课件出示20)(这个雪孩子的头上戴着一顶非常漂亮的金边绿帽子,它的眼睛黑黑的,圆溜溜的;鼻子红红的,尖尖的;有一张红红的【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符合本单元的教学要点。】小嘴巴;脖子还围着一条粉红色的围巾;它还有一个胖乎乎的身子。)4.那小白兔和雪孩子在一起是怎样玩的呢?(课件出示21)舒缓的音乐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一边欣赏,一边展开想象,然后告诉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你好像看到了小白兔和雪孩子是怎样玩的?他们玩得怎么样? (抽学生讲述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种情景。)5.从哪儿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从文中找出体现“开心”的人物动作、神态及相关的词语。)6.理解又……又……: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7.说一说:又(  )又(  )的词语。8.读这一段时,你心情怎样?那大家用高兴的语气来读第三自然段。(三)学习第四—九自然段。1.小白兔和雪孩子说完话后,他感觉到有点冷也有点累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看看小白兔干什么去了。 2.(课件出示21)(演示投影片②)你们看,小白兔睡得真甜啊。可是,就在小白兔睡得正甜的时候,在他身边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危险的事。这是一件什么事呢?这件事小白兔知道吗?为什么?3.这样一来,小白兔就有可能被大火—— (学生想象几种可怕的后果。)4.雪孩子这时也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家着火了。那雪孩子的心情怎么样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非常着急。)(课件出示22:图文雪孩子动作句子)出示:①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②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1)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表现雪孩子的勇敢和奋不顾身?“奔去、冒着、呛人、烫人、连忙、跑”(2)文中写雪孩子找小白兔找了好久,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找哇找哇、终于”)(3)请用上“终于”造个句子。(4)指名读这些句子,从雪孩子的动作中体会着急。5.从以上这些内容,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当好朋友遇到危险时,你能不顾自己的安危,冲进火海,救出小白兔,真是个善良、勇敢的好孩子!)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读第七、八自然段吧。(四)学习第十四自然段。1.雪孩子离开我们了吗?那它在哪儿呢?(课件出示23)(放课文第十四自然段的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④)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2.小白兔看到这些心情怎样?(很伤心,但是又替雪孩子高兴,因为他已经变成一朵美丽的白云。)3.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1)雪孩子,谢谢你用你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2)雪孩子,看到白云,我就好像看到了你。我们永远是好朋友!以课件的形式把雪孩子救小白兔的情景再现,激发学生对雪孩子善良、勇敢的品质的崇敬之情。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总结提高,拓展运用。1.这节课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喜欢这个可爱的雪孩子吗?你们身边有像雪孩子这样助人为乐的人吗?举例说说。2.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3.同学们,只要我们心地善良,从小事做起,处处为别人着想,让我们也成为一个个可爱的雪孩子吧。板书设计雪孩子(剪影)——救小白兔——化成水——变成云课堂检测1.填空下雪了,小白兔跟()玩,很快乐。着火了,()救小白兔,小白兔得救了,()化成了(),变成了天空中的()。2.用以下词语写句子。又……又……终于……3.仿照例子,写句子例:雪孩子变成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蚕卵里钻出一位蚕姑娘。(又黑又小的)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我出示了“雪孩子”的图形剪影,提供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形象;播放了课文朗读录音,提供给学生听觉上的形象;演示了投影片,把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成可视的故事情节。这样帮助了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的比较粗糙的、外表的、现象的层次中,向一般形象思维的精确的、内在的和本质的较高层次过渡。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课文开始时,我让学生想象大雪过后的美丽景色;在讲到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时,让学生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种情景;在小白兔家着火时,让学生想象各种可怕的后果;在故事结尾处,让学生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驰骋,使学生的想象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得以成长。不足之处: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课题: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包括6个板块的内容。其中“识字加油站”通过认识不同地貌中相应的动植物名称来识字。“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部首查字法、积累描写天气景象的词语、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写话”看图写话,展开想象写完整故事。“展示台”引导学生整理错别字,交流预防错别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安排了《数九歌》,学会背诵积累。“我爱阅读”中的“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妙趣横生,感受绕口令的乐趣。课题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汉字。2.看图写话,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3.通过诵读,体会数九歌其中蕴含的气候知识,感受民俗文化。 4.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教学重点1.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会的字。2.看图写话,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3.积累背诵数九歌。教学难点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汉字。2.会看图写话。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七)新课探究二、学用结合。板块一: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3)海滩椰树贝壳沙漠胡杨骆驼高原雪莲骏马悬崖青松雄鹰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读这些词语,认识一下我国不同地方的植物和动物。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课件出示4)滩椰壳漠骆驼骏悬崖注意读准前鼻音“悬、骏”,三拼音节“骆、驼”。3.想一想:以上词语向我们展示了我国的哪些地貌?(板书:地貌)海滩沙漠高原悬崖4.连一连。(课件出示5)海滩骆驼青松沙漠贝壳椰树高原骏马胡杨悬崖雄鹰雪莲板块二:字词句运用1.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课件出示6)(板书:部首查字法)认识我国的4种不同地貌,联系生活阅历想象相应的自然风光,识记8个生字。 要查的字部首部首页码除去部首有几画字的页码读音组词亏申丹(1)回顾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课件出示7)A.找出所查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笔画。B.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C.按这个页码找到“检字表”中相应的那一项,并从这一页中找出要查的部首。D.数清所查字的笔画,(除去部首的笔画数),按这一部中笔画排列顺序找到所要查的字。(2)这几个字都是独体字,独体字的查法:独体字是部首的查整体;独体字不是部首的查起笔,就是第一笔的意思。独体字“亏、申、丹”的部首分别是“一、丨、丿”。查找独体字,一般查首笔画。(3)开始按照步骤查字,并记入表格中。2.你见过下面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说当时的情景。(课件出示9)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1)读一读: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平舌音“散、刺”以及边音“缭”。(2)想一想:每组词语中描写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板书:天气)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云雾、风雨、冰雪、雷电等天气现象。(3)说一说:先小组内讨论,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说一说词语意思。云开雾散: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独体字,能准确找出独体字的部首。 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微风习习:形容微风和煦、缓慢吹动的样子。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风雨交加: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云雾缭绕:一般指云和雾把山遮住,并一圈圈向上飘起,多比喻事物上有遮蔽或障碍的东西,让人看不清本质。寒风刺骨: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4)选小组代表上台选一个或两个词语造句。示例:鹅毛大雪、冰天雪地:鹅毛大雪下了一整天,到处冰天雪地。3.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课件出示10)“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雾把大海藏了起来。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1)读一读。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句子中表达的意思。(2)说一说:你发现了这两个句子有趣在哪里?第一句:“我要把自己藏起来。”于是,雾把大海藏了起来。这句话很有趣,好像雾就是一个有魔法的人,会藏起大海。第二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风把手绢吹落在地上,还把帽子吹得满地滚,好像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小孩子一样。(板书:拟人)教师小结:这两个句子,把雾、风都当作孩子来写,用上奇特的想象让雾散、刮风等普通的现象变得有趣。三、写话。板块三:写话1.看图写话。(课件出示11)出示课文插图看看下面的这幅图,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接下来会怎样?看一看:仔细观察图画,弄清图画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形容小老鼠此时的表情,体会它紧张、害怕的心情。(如“大吃一惊、吓了一跳”)(2)电脑上突然出现一只猫,想一想:想象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认读并积累词语,理解并会运用这些词语。读读这些拟人句,感受其表达的有趣的地方,懂得使用拟人句的好处,学会使用拟人句。看图写话当然是先看懂图画,弄清图画所要表达的内容,再发挥想象,把故事写下来。 观察猫的脸部表情,想象它准备做什么?(3)大胆地发挥想象,猜测猫和老鼠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说一说:小组内交流后,选代表说一说整个故事。2.写一写。(1)想一想怎么写,写些什么。(2)再在方格纸上写下来,注意,标点符号单占一格。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词语和生字,学会了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还会看图写话,编故事,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课堂检测1.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地方,都有些什么动植物?2.你所知道的独体字还有哪些?独体字部首查字法的规则是怎样的?3.找找下面汉字的部首:田()舟()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学会积累好词好句,诵读《数九歌》,阅读短文,感悟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七”的有关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七)新课探究二、读一读,记一记。板块四:展示台(课件出示13)①棉被泼水②纸巾—低头带领展现战士—土地散步南瓜今天—口令③带领—穿戴④果园—圆心以后—已经汽水—气体再见—正在心情—晴天 (1)读一读:自由读一读。(2)想一想:每组带点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3)说一说:先小组内讨论,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第一组加点的字都是易错的字,非常容易写错一笔。第二组加点的字是都是形近字,非常相似,也容易混淆。第三组和第四组加点的字都是同音字,音同义不同。(板书:易错字形近字同音字)(4)防止写错别字的方法是什么?①将正确的字抄写在改错本上,经常看看。②把容易混淆的字进行比较、辨别,注意识记它们字形的不同。③搜集平时作业中容易写错的字词,写在改错本上。(5)自主展示、交流自己辨字形、明字义的妙招。板块四:日积月累(一)诵读《数九歌》。(课件出示14)(板书: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1.拼拼读读。(1)自己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前鼻音“雁、遍”,后鼻韵母“耕”。(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读读想想。(1)再读词语,想一想这些句子都是想告诉我们什么?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2)你能说出这些句子的意思吗?(课件出示14)第一行:是说一九二九这段时间内,天气比较冷了,人老是被冻得出不开手。第二行:是说三九四九这段时间内,天气更冷了,到处冰天雪地的。第三行:是说五九六九这段时间内,天气开始转暖了,柳树发芽了。第四行:是说七九八九这段时间内,天气更暖和了,河水解冻,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第五行:是说九九的这段时间内,人们开始耕作播种,开始忙活起来。认识这些易写错的生字,弄清为什么容易写错,讨论防止出现错误的方法,并养成好习惯,把易写错的字积累成册。学习《数九歌》读懂其中蕴含的气候知识,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熟读成诵。 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句子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3.读出韵味(课件出示15)。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①一九/二九/不出手②三九/四九/冰上走,③五九/六九,沿河/看柳,④七九/河开,八九/雁来,⑤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4.熟读成诵。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三、我爱阅读。板块五:我爱阅读1.读通短文《分不清是鸭还是霞》(见教材P96)。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短文读通顺。注意读准相同韵母的“鸭”和“霞”的读音,不要混淆;读准平舌音“碎、彩”,后鼻音“网”。2.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6)这则绕口令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则绕口令,描写的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天上飘着艳丽的七彩晚霞,水上游着一群麻花鸭。霞光映照在水中,水天一色,鸭子也被霞光映照成了五彩色。鸭子在水中欢腾戏水,更加难以分辨哪里是霞,哪里是鸭。(2)“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是什么意思?这句的意思是:五彩霞倒映在水中,麻花鸭在水中游着的景象。3.再读绕口令。要有节奏、快速地朗读,感受绕口令的趣味。通过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了解绕口令,喜欢说绕口令,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很多易错字、形近字、同音字,积累了谚语《数九歌》。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七易错字形近字同音字《数九歌》《分不清是鸭还是霞》课堂检测1.课下搜集一些民谚。2.填空: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九(),耕牛遍地走。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在再(1)我坐()车厢里,给老师说:“()见!”圆园(2)花()里有一个()的喷水池。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练习的“识字加油站”中我们去了祖国的很多地方,认识了那里的植物和动物,“学与用”我们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写话”中会看图写话,“展示台”中认识了许多字词,学会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日积月累”中学习了民谚《数九歌》,“我爱阅读”中学习了《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的绕口令。2.本课积累了一些词语、儿歌、绕口令,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出节奏。不足之处:对教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没有深入地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课题:21狐假虎威教材分析:《狐假虎威》是一篇成浯故事,选自《战国策·楚策》。说的是一只老虎捉到一只狐狸,要吃掉它。狐狸对老虎说:“老天爷派我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你吃了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如果不信,你就跟我一块儿走,百兽见了我没有一个不逃跑的。”老虎依了狐狸的话,跟着狐狸一块走,果然,各种大大小小的走兽见了都逃跑了。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老虎哪里知道,它还真以为百兽都害怕狐狸。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课题狐假虎威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食、物”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认识本课的“假、威”1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加上一定动作和神情。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表演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课件出示,揭题导入。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成语故事《狐假虎威》。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板书:21狐假虎威)2.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小动物,而老虎凶猛高大,是百兽之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课件出示2)狐狸及老虎等动物图片从分析狐狸和老虎的特点导入课文的学习,小动物的故事也是学生喜欢的,这样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探究二、识字解词,读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 shíwùyéjiùzhuǎshénhuózhū食物爷就爪神活猪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神”,整体认读音节“食、物、爷”。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③识记生字加一加:“人”加“良”是“食”;“牛”加“勿”是“物”,“父”加“卩”是“爷”,“氵”加“舌”就是“活”。换一换:“伸”减“亻”换“礻”就是“神”。“很”减“彳”换“目”就是“眼”。猜谜语:“瓜熟蒂落”就是“爪”。(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眼珠一转扯着嗓子违抗一趟纳闷受骗借威风派来狐假虎威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②小老师领读,齐读。指正加点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辨析,从理解字义入手,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读音。 要注意读准平舌音“嗓”,翘舌音“扯、受”,前鼻音“闷、骗”,后鼻音“抗、趟”。注意多音字“转、闷”。“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ǎn”;指围绕一个中心运动,读“zhuàn”。“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èn”;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读“mēn”。③识记生字:联系熟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比如“嗓一桑”“神一伸”“违一围”。加一加:“扯、猪、纳、闷、骗”均可以用加部件的方法识记。借助熟字识记:“瓜一爪”“爱一受”“霞一假”。(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整体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6)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借着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三、指导书写,规范写字。(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食物爷就爪神活猪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猪、神”并讲述:(板书:猪神)(课件出示8):“猪、神”田字格课件“猪”左窄右宽,顶部“者”略高,底部左右齐平,“犭”的最后一撇从弯钩与横中线的交点起笔。“者”中的“土”在横中线上侧,“日”的第一笔竖贴着竖中线写。“神”左窄右宽,“申”略比“礻”长。“礻”的第一点靠右,与横撇的尖角在一条垂直线上,“申”的第一竖从竖中线起笔。(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shíwùshénqìhuóxiànzhuǎzi()()()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礻()()()父()()()3.给下列多音字组词。zhuàn()mèn()转闷zhuǎn()mēn()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加上一定动作和神情。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具准备图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头饰展示,设置悬念。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相遇,会发生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新课探究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2.了解初读效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10)1.当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怎么样?(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老虎很凶恶,而且非常饿,能随时把狐狸吃掉。)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它的处境怎么样?(老虎很饿,狐狸随时会被老虎吃掉,处境非常危险。)(二)感悟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习2~7自然段)抓住狐狸和老虎的特点去分析课文。 1.自读课文2—7自然段,用笔画出狐狸说的话。(课件出示11)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出示第一次说的话“你敢吃我?”指名读,质疑:狐狸说这句话时有什么动作?“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做做动作,狐狸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狐狸为什么说“你敢吃我”,而不是“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 “你敢吃我?”有威吓的语气,说明狐狸装腔作势,也在试探老虎。) (2)学生再次读书,理解“扯”字的意思。  (3)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骨碌碌一转”“扯”等词语来读好狐狸的话。)3.出示第二次说话。(课件出示12)“老天爷派我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1)“百兽”有没有包括狐狸?为什么?(狐狸不包括在内,因为它是“老天爷”派来管百兽的,老虎在内,说明狐狸很狡猾。) 这时老虎的态度怎样?(从“一愣”到“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蒙”是什么意思?(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相信狐狸的话了。)它相信狐狸的话吗?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3)老虎“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立刻逃走?(因为这时老虎还不完全相信狐狸的话,可以随时把它抓回来,所以狐狸要继续骗老虎。)(4)感悟“半信半疑”(板书:半信半疑)4.(课件出示13)出示第三次说话“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做一做,演一演,抓住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及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指导学生得意地读一读这句话,感受狐狸的狡猾。(三)读演结合,体会寓意(读演第8、9自然段)(课件出示14)1.自读课文,圈出描写狐狸、老虎和百兽不同表现的词语。2.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板书:大摇大摆抓住表示动物的神情、动作的关键词,来剖析动物的内心所想。分析动物的内心,抓住其动作和神情的词语,演一演,就能更明白动物的内心世界了。 摇头摆尾神气活现)3.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板书:东张西望)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5.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演一演。(1)指名表演。(2)百兽们被吓跑的原因是什么?(百兽因为害怕狐狸后面的老虎才吓跑的。)(3)能不能用课文中的原话来解释“狐假虎威”的故事?(课件出示15)(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总结回顾领悟中心。1.齐读“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2.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3.你想对课文中的谁说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而后总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板书设计21  狐假虎威 窜(狐狸图)   扑逮(老虎图)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大摇大摆                    课堂检测1.课下搜集一些成语故事。2.说一说“狐假虎威”的意思。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摇()摆()神()活()()摇()摆()张()望()信()疑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一、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狐假虎威》是篇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课文的7、8自然段时,我请5位学生分别戴上了老虎、狐狸、小鹿、兔子和野猪的头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二、说一说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学生表演7、8自然段时,我让台下的学生当导演,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小鹿、兔子和野猪应在什么地方?采访了小鹿,问它究竟为什么跑?害怕谁?还采访了老虎,问它东张西望什么?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虎告诉我:它在看小动物们是不是真的怕狐狸。小鹿告诉我,它其实不怕狐狸,最怕的是老虎。学生的回答对于寓意的理解已经势如破竹。不足之处: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课题:22狐狸分奶酪教材分析:《狐狸分奶酪》讲述的是有只狐狸看见两只小熊正在抢夺一块奶酪,狐狸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想要吃奶酪的狐狸帮忙分奶酪,故意分成一大一小,两只小熊都不满意,就这样被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狐狸心满意足地走了,但是两只小熊却没有奶酪吃了。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地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课题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奶、始”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酪、捡”等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做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公平,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奶、始”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酪、捡”等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境导入1.小朋友,狐狸是我们故事中常见的主角,你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只怎样的狐狸?(课件出示2)(《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狡猾、自私、损人利己)2.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就是一个坏坏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狐狸的另一个故事——《狐狸分奶酪》。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狐狸分奶酪)从读过的有关狐狸的故事入手,谈对狐狸的印象,引起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新课探究二、识字解词,读顺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nǎichǎozǐjíyǎodìshǐɡōnɡ奶吵仔急咬第始公各自拼读,读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翘舌音“吵”。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捡到奶酪哥俩均匀拌嘴嚷着瞧一瞧剩下帮忙整块方便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②齐读,理解记忆。(3)识记生字借助动作演示识记“拌、嚷、瞧”,并识记理解字义。加一加:“便、剩、吵、仔、咬、始”均可以用偏旁组合的方法识记。借助熟字识记:“两一俩”。借助图片识记:可借助图片认识“奶酪”,随机识记“酪”字。换一换:“扔”减“扌”换“女”就是“奶”。“弟”减“丷”换“⺮”就是“第”。猜谜语:“去掉上边,只留下边”是“公”,“心字头上压着一座山,山上一把刀”就是“急”。(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放手给学生预习自学,再以学定教,从字词句篇一步步进行,彻底扫清了语言障碍。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读好长句子,把句子读正确、读顺利。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3.整体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本文讲了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课件出示6)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借助课文的语句说一说。“狐狸就这样不停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指导书写,规范写字。(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奶吵仔急咬第始公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奶、第”并讲述:(板书:奶第)(课件出示8)“奶、第”田字格课件“奶”:左右等宽,左高右低,女字旁靠近竖中线,“乃”的横折折折钩的第二折刚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撇稍短,收笔在竖中线上。“第”:上短下长。第八笔写在横中线上,第十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竖折折钩要比上面的横折写得宽大。(2)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3)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4)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课堂检测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女()()⺮()()亻()()2.看拼音写汉字。jíyǎodìshǐɡōnɡ着()()一口()一开()()平3.比一比,再组词。奶()仔()吵()妈()行()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2.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公平。教具准备狐狸、两只小熊的头饰,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认读词语,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10)捡到奶酪哥俩开始拌嘴嚷着瞧一瞧剩下帮忙整块方便2.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分得怎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狐狸分奶酪) 新课探究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11)(1)一开始,两只小熊捡到奶酪时是怎样的心情?(高兴极了)(2)后来,他们为什么拌起嘴来了?(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3)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分这块奶酪?(学生自由回答)过渡:我们来看看狐狸是怎样为他们俩分奶酪的。2.读第3—6自然段。(课件出示12)(1)指名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这四段话。(2)思考:狐狸是怎样为小哥儿俩分奶酪的,小哥儿俩满意吗?为什么?(不满意,因为分得不匀,一块大,一块小。)(板书:一块大,一块小)(3)狐狸第一次分得不匀,那该怎么办呢?3.读第7-9自然段。(课件出示13)(1)学生分小组读。(2)根据上面的方法自由讨论。①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课件出示14)(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②小哥儿俩都说了什么?(课件出示15)(出示课文中的句子)③狐狸有把奶酪分好吗?(课件出示16)(没有,他最后把奶酪吃光了)4.读第10、11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第10、11自然段,指导读出两只小熊生气的语气,以及狐狸狡猾得意的语气。(2)两只小熊为什么生气?(课件出示17)(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分奶酪,为评判狐狸的做法做了铺垫。 (3)你觉得狐狸的话对吗?为什么?出示狐狸的话。(课件出示18)“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①不对,他这是狡辩。②不对,小熊的奶酪自己没吃上一口,却统统被狐狸吃了,怎么能说公平呢?(板书:不公平。)通过评判狐狸的做法,训练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弄懂其中的道理。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正确评价狐狸。(1)通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课件出示19)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骗了小熊兄弟。引导学生关注狐狸这样做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说他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板书:狡猾)如果你是小熊该怎么做?(课件出示20)①不让狐狸分,自己分吃,大一点儿小一点儿没关系。②亲兄弟学会礼让,哥哥让着弟弟。师相机指导,团结的重要性,不团结就会给坏人可乘之机。(板书:团结、礼让)通过评判狐狸和小熊的做法,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怎样和同伴相处,才是正确的。板书设计22狐狸分奶酪公平?一块大一块小不公平。狡猾团结礼让课堂检测1.说一说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2.比一比,再组词。奶()吵()仔()咬()轮()扔()抄()子()校()论()3.读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教学时,我以《狐狸分奶酪》为例,指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初读,了解文中讲了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在扫除字词障碍后,再细读,感受狐狸的形象。围绕“公平?不公平。”这条主线,分析课文,总结出狐狸狡猾的本性。“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二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 说一说:狐狸的做法对吗?狐狸是个怎样的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该怎么做?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敏捷,学生的回答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不足之处: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课题:23纸船和风筝教材分析:《纸船和风筝》讲的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故事讲了松鼠和小熊因为纸船和风筝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又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吵架,最后两人互相体谅,互相宽容,又和好如初。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课题纸船和风筝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折、张”等7个生字,认识本课的“筝、鼠”等11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3.继续学习默读,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小熊和松鼠之间的友谊。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教学难点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识字,读懂课文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折、纸”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筝、鼠”等11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熊和松鼠之间的友谊。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实物导入,引发兴趣。1.教师一手拿折好的纸船,一手拿着风筝:“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板贴实物纸船和风筝。2.板书课题:纸船和风筝3.指导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纸船和风筝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实物展示的是学生熟悉的小玩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二、识字解词,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 探究提出要求:(课件出示2)(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2)在生字下面做“△”记号。生字重点拼读。(3)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zhézhānɡzhùzāzhuādànkū折张祝扎抓但哭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但”,后鼻音“张”,平舌音“扎”,翘舌音“折、纸、张、祝、抓”。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zhēnɡshǔpiāoxìnɡyuànqǔ风筝松鼠漂流幸福但愿取下来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③识记生字形声字结构识记:“筝、漂”形旁分别是“⺮、氵”,声旁是“争、票”。观察汉字演变过程图识记:“鼠、取”。形近字辨析识记:“漂一飘”“原一愿”“辛一幸”。(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注意“漂流”中“漂”为一声。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整体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后你读懂了些什么?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课件出示5)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折纸张祝扎抓但哭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加一加:“纟”加“氏”是“纸”;“弓”加“长”是“张”,“礻”加“兄”是“祝”,“扌”加“乚”就是“扎”,“扌”加“爪”就是“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是遵循教学规律的先进做法。书写的指导,可谓细致入微,难写字的指正,规范了学生的书写,养成好的写字习惯。 (2)换一换:“担”减“扌”换“亻”就是“但”。“听”减“口”换“扌”就是“折”。(3)猜谜语:“格格不入缺点大”是“哭”。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3.指导写字:(1)师范写。“折”:左右结构,右面是个“斤”,不是“斥”。“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兄”,不是“兑”。“哭”: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犬”,不是“大”。另外,“张、扎、抓、但”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课堂检测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扌()()礻()()亻()()2.看拼音,写汉字。zhézhǐzhānɡzhùzā()一()()福()风筝3.形近字组词。筝()漂()幸()筝()飘()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2.继续学习默读,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复习导入,习旧迎新。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8)风筝松鼠树枝抓住祝你幸福漂流取下来但愿 2.小熊和松鼠是如何闹别扭,又是怎样和好如初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纸船和风筝)新课探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学习1—6自然段 究(1)(课件出示9)自读1—6自然段,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2)指名交流。师随机板书:快乐、幸福(3)指导朗读“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当松鼠和小熊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上这两句话的时候,心情会怎样呢?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4)指名读,小老师读,齐读。(5)齐读1—6自然段。2.学习7—11自然段(1)(课件出示10)自由读7—11自然段,松鼠和小熊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2)指名交流,随机板书:飘荡、漂流,分别写在纸船和风筝的实物下方。(3)联系实物,比较识字“飘、漂”,你是怎么记这两个字的?(4)用“飘荡、漂流”造句。(5)指导朗读,读出松鼠和小熊难过的心情。师:松鼠和小熊为了一点小事儿吵架,心情一定很——生:难过、伤心。板书:难过谁能读出松鼠和小熊现在的心情?(6)指名读,齐读。(7)最后他们和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11)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指名读,小组读。(8)齐读7—11自然段。三、解决难点,深入理解。1.(课件出示12)指名读第11自然段,既然小熊愿意和松鼠和好,松鼠应该很高兴,为什么还要哭呢?而且是高兴得哭了,他又在高兴什么,哭什么呢?(也许松鼠是在为小熊又愿意和它做好朋友了而高兴,也许它是在为自己首先和松鼠和好而高兴,也许它是因为害怕小熊还不愿意和它做好朋友而哭泣,也许它是担心小船会不会顺利被小熊收到而哭泣……)2.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齐读第11自然段。分段学习前6个自然段,感受友谊带给小熊和松鼠的无尽的快乐和幸福。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感情朗读。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松鼠,现在你会在纸船里写点什么呢?生试写一、二句话。(小熊,是我不好,我愿意和你和好!或者:小熊,我们和好吧,和从前一样,再也不闹别扭了!)2.汇报交流。3.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23纸船和风筝         快乐  幸福                            飘荡   漂流         难过         高兴得哭了课堂检测1.填空。纸:结构,第三笔是,第五笔是,共画,组词为、。哭:共画,第二笔是,组词为、。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山一()风筝一()纸船一()小溪一()树叶一()纸条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漂流:飘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是重点,要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并在朗读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我以小熊和松鼠的情感变化为主线,抓住“快乐”“很难过”“再也受不了啦”“高兴得哭了”等重点词句和语句,让孩子在朗读中体味小熊和松鼠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足之处:这节课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课堂上我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要知道孩子们是特别喜欢老师给予他成绩的肯定。激励性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我出现了打击孩子的现象,这样的事情我以后还要多加注意。课题:24风娃娃教材分析:《风娃娃》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里的风娃娃想为大家做好事,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从这个童话故事中,我们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课题风娃娃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车、得”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助、使”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情。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讲故事。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干什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车、得”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助、阵”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出示谜语,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出个谜面:(出示课件2)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云朵见它让路。  2.指名说谜底。(风)  3.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风吗?(指名见过风的同学说说风是怎样的)风是这样的神奇,你了解它吗?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风娃娃》。(板书课题24风娃娃)猜谜语导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探究二、识字解词,读顺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出示课件3)(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出示课件4) chēdeyānɡmiáohànchǎnɡshānɡlù车得秧苗汗场伤路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汗”,后鼻音“秧、场、伤”,翘舌音“车、场、伤”,边音“路”。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③识记生字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加一加:“氵”加“干”是“汗”;“亻”加“人”加“力”是“伤”,“⻊”加“各”是“路”。换一换:“扬”减“扌”换“土”就是“场”。“映”减“日”换“禾”就是“秧”。“碍”减“石”换“彳”,就是“得”。猜谜语:“花底离离弄日影”是“苗”。(2)出示新词(出示课件5)帮助使劲哗啦表示摇摇摆摆责怪栽树拉船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记,如“哗、秧”。与熟字比较,如“位一拉”“戴一栽”“青一责”。借助词语识记,“使劲”“表示”词中的两个字均为生字,可结合词语整体识记字形;也可以组词识记“使用、用劲、劲头、手表、展示”。(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整体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课件6)本文讲了风娃娃都做了哪些好事和“坏”事?本文写了风娃娃做了()和()两件好事,还做了()、()、()等不少坏事。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提出自学要求,放手给学生自学,预习课文,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这是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部编版教材强调学生自主多种方法识字,必定会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指导书写,规范写字。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出示课件7)车得秧苗汗场伤路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写字:(1)师范写并讲述:“得”:右面是“日+一+寸”。 “秧”:左边的“禾”捺变成点,右边是“中央”的“央”。“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不要写成“乃”。(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课堂检测1.给下列汉字读音补充完整。ùjbé助劲表责2.看拼音,写汉字miáohànchǎnɡshānɡlù禾()()水()地()心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1.开火车,抢树叶。(分组开火车读另一组树上的字,把它抢到自己这一组的大树上来。)(出示课件9:本课生字)2.自由选择课文的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并展示给小组的同学听。新课探究二、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的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你喜欢它吗?跟同桌说说理由。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教师相机板书:好事坏事(1)吹大风车(2)吹帆船(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板书)  出示挂图,分组自由选择图画,找到相应的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A.“做好事”板块。a.来到田野里1.风娃娃来到了田野看到了什么?①指导看图,朗读。(出示课件10:图文)②理解“断断续续”。2.风娃娃是怎样做的呢?3.想象:小秧苗,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啊?想对风娃娃说些什么?4.风娃娃听了你们的夸奖,怎么样?5.引读,赛读。b.来到河边1.读第3自然段,用笔画画。风娃娃在河边看到了什么?用横线画出来,风娃娃是怎样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来,结果怎么样?用双横线画出来。2.风娃娃看到了什么?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船工们非常辛苦?出示句子,有感情朗读。(出示课件11)“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3.风娃娃是怎样做的?“急忙”还能换一个词吗?(连忙)4.在风娃娃的努力下,有了怎样的变化?你能用“一边,一边”说句话吗?想象:船工会怎样向风娃娃表示感谢?5.听了人们的称赞,风娃娃可高兴了,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夸一夸他吧。有感情朗读。B.“做坏事”板块。(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出示课件12) “人们都生气了,纷纷责怪他。”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D.妈妈是怎么告诉他的?(出示课件13)“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1.风娃娃好的愿望是什么?(他想像妈妈一样帮助别人。)2.风娃娃做的事哪些对人们有用,哪些没用?吹风车、吹帆船是好事,对人们有用;吹风筝、吹跑衣服、吹断小树都是坏事,对人们没用,还有害。3.如果想对别人有用,风娃娃应该怎么做?圈圈画画,是在锻炼学生从文中查找信息的能力,这是低年级段的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提示,分段讲故事,降低了讲故事的难度,符合低年级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应该只做有用的事,不做坏事。)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积累提高,拓展训练。根据提示讲故事。根据提示,尝试分段讲故事。先分段讲,再完整讲述故事。板书设计吹风车   吹船帆   做好事   笑脸(图)24风娃娃(图)   吹风筝   吹衣服好心办坏事  哭脸(图)吹小树课堂检测1.课下搜集一些关于风的成语。2.说一说“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意思。3.想一想,生活中风还能做些什么?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生字、初读并了解课文内容、观察生字字形和注意点等环节都是通过学生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师在其间适时起了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点拨理解文中的难点。2.本课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断断续续”“急忙”等词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课题:语文园地八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编排了10个动物名称的词语,“字词句运用”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书写提示”通过写左右等宽的字 ,学会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日积月累”是9个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词语。“我爱阅读”是阅读童话《称赞》,让学生感受称赞带来的好处,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称赞别人。课题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猜读拟声词并运用。2.通过感悟、诵读,体会带有动物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3.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等宽的字时,注意左右等宽字的写法。教学重点1.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左右等宽字的写法。2.积累有关动物的成语。教学难点读《称赞》的故事,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猜读拟声词并运用。2.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左右等宽字的写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八”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八)新课探究二、学用结合。板块一: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3)狼 猩猩 海龟 白鹤 鸽子 羚羊 蚯蚓 螃蟹 蝴蝶 蚕1.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2.结合图片认识一下这些动物。(课件出示4、5:10种动物图片)(板书:动物)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课件出示6)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狼猩鹤鸽羚蚯蚓螃蟹熟字相加识记:蚕是“天+虫”。4.给这些动物分类。如:按照生活环境分:(课件出示7)生活在陆地:狼猩猩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蝴蝶蚕生活在水中:海龟螃蟹板块二:字词句运用1.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在句子里读一读。通过认识这些动物的词语,认识10个生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种方法识字,并将这些动物按照一定标准分类。 提示:这些词语都是拟声词。(板书:拟声词)(课件出示9)啪唰吱呀叮当嘟嘟嘟咚咚咚哗啦哗啦叽叽喳喳(1)读一读:自己猜读一下,可以结合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进行猜读。。(2)出示正确的读音,帮助学生正音。bāshuāzhīyɑdīnɡdānɡdūdūdū叭唰吱呀叮当嘟嘟嘟huālāhuālājījīzhāzhā哗啦哗啦叽叽喳喳2.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都和什么有关。这些都是拟声词,都和物体发出的声音有关。3.读一读,填一填,读读所给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课件出示10)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嘟嘟嘟的电话声。哗啦哗啦,雨不停地下着。三、书写提示。板块三:书写提示1.看提示。旁边的提示告诉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11)左右结构的字“领、群、船、朗”是左右等宽,大致相等的字。写时要往“中线靠”。(板书:左右等宽)2.写一写。(1)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投影比较两个学生的书写,哪一个更整洁?如何才能减少修改次数,保持页面整洁?引导学生学习分步骤“看”字:(课件出示12)一看字的结构,二看各部分位置,三看关键笔画。学生根据“看”字的步骤,书写练习。速度可以慢一点,观察的时间久一点。拓展其他左右等宽的字“知、歌、朋、利”,巩固“先看后写”的书写习惯。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猜读生字,再正音指正,最后选择正确的拟声词填空。通过写左右结构的字,学会书写前“看”字的三个步骤,减少修改的次数,保证书写的整洁。四、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认识了几个拟声词,学会了写左右等宽的字的书写规则,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课堂检测1.你知道的拟声词还有哪些?2.你所知道的左右等宽的字还有哪些?3.你还认识哪些动物的名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感悟、诵读,体会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成语。2.读《称赞》的故事,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八”的有关内容。(板书:语文园地八)新课探究二、读一读,记一记。板块四:日积月累(一)学习下面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板书: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课件出示13)狼吞虎咽惊弓之鸟胆小如鼠龙飞凤舞漏网之鱼如虎添翼鸡鸣狗吠害群之马如鱼得水1.拼拼读读。(1)自己借助拼音把成语读通顺。重点指导“咽鼠漏添翼吠害”。(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读读想想。(1)这些词语都带有动物的名称,可让学生先把它们圈画出来。(2)这三列词语都有什么特点?第一列都带有两种动物,第二列词语都带有“之”字,第三列词语都有“如”字。(3)(课件出示14)再读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积累这些带有动物的成语,发现这些成语的特点,理解词语,背诵词语。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胆小如鼠: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漏网之鱼:逃脱鱼网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鸡鸣狗吠: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3.熟读成诵。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三、我爱阅读。板块五:我爱阅读1.读通短文《称赞》(课件出示18)(板书:称赞)。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短文读通顺。2.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9)。(1)这篇短文主要写了谁和谁的什么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用称赞给对方带去了意想不到的美好和快乐:小獾因此学会了做小椅子,小刺猬因此消除了一天的疲劳。(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称赞别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快乐。(板书:发现优点学会称赞)3.读出韵味。(1)同桌可以两人合作读。(2)还可以两人或小组表演读。通过短文的学习,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称赞别人。自主读懂短文,读懂其中的道理。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表示动物的成语,积累了很多成语,学会了读和讲故事。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八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称赞》实事求是发现优点学会称赞 课堂检测1.课下搜集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得到别人的称赞?感觉如何?你是否愿意称赞别人?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练习的“写字提示”有写字教学方面的涉及。所以我加大了识词、写字在教学中的分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2.本课积累了一些词语、成语、故事,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出节奏。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21 11:00:08 页数:231
价格:¥16 大小:875.65 KB
文章作者:小学教师备课资源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