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4 灯笼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3/18

4/18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4灯笼八年级语文下册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2.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赏析文本写作特色。3.热爱传统文化,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学习目标 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新课导入 张灯结彩的喜庆宫廷点缀的灯火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作者介绍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整体感知 与灯笼相关的记忆想象宫灯,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文化上: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细节感知 情感上: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 情感上: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九、十自然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哎,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思考探究 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萧。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作者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回忆中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写法探究特色一: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特色二:结构严谨: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之两段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小孩子爱火天性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村口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进士弟官衔灯高照朱红门,感悟历史沧桑灯纱上描红,承载传统文化联相爱国名将,做灯笼下马前卒燎原的火把抒发爱国热情首尾呼应寄寓淳朴情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25 10:46:08 页数:18
价格:¥5.9 大小:3.68 MB
文章作者:yuanfe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