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丰华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丰华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夯实基础1·按原文填空。(1),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2),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3)别有幽愁暗恨生,。,铁骑突出刀枪鸣。(4)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5)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8)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9)寻寻觅觅,,。(10),。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第一境也。“。”此第二境也。“。”此第三境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B、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他与杨炯、卢照邻、王维被人称为初唐四杰。C、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了很多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D、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字漱玉,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写闺怨、离愁词风侧重于清新明丽;南渡后抒浓愁、哀情,词风哀婉凄凉。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读下面的诗,完成5—6题。[99年高考全国卷]8/8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6.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理解与鉴赏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解释划线词语初歇绪那堪纵8·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10·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二)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病,潦倒新停浊酒杯。11·有人认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不尽”8/8有些多余,请你结合诗歌的意境,谈谈你的看法。12·诗的后半部分重在抒情。前人曾评论第三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请说说你对这一联诗句含义的理解。(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盖夫秋之为状也状:情状。B.烟霏云敛霏:很盛的样子。C.丰草绿缛而争茂缛:繁茂。D.物既老而悲伤悲伤:伤心。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C.①其色惨淡②其气栗冽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15.请找出作者对秋声直接评价的语句。16.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1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秋状”的?请选择其一进行描绘。18.作者为何要极力渲染秋的萧条呢?(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8分)     秋 思(张籍)           秋夜曲(张仲素)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丁丁漏①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8/8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漏:计时用的漏壸。19·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诗写了生活中的哪个“寻常”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分)20·两首七言绝句均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试比较两诗不同之处。(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21·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22·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9题。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阙《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记忆的源头,也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已经很难确认《诗经》诞生的确切年代了,至于究竟是哪一个不平凡的喉咙,最先吟出中国诗歌第一行嘹亮的音符,更是无从查考。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绽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②与诗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黯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的不可能最终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尘烟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维王勃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一点。惟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的共同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③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8/8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④在隔过了久远的时间之后,我们再去读它们,已不再是普通的阅读,这些诗的年龄与生命力,使我们升起由衷的敬畏感。如同啜饮一樽古酒,每一滴不曾挥发的汁液,都是与时间抗争的结果,令我们不能不感到激动,不能不肃然起敬。这种“先入为主”的敬意,在阅读同代人的诗作时,是不常有的。⑤其实,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之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诵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加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任何新鲜的刺激了吧,这似乎应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如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比如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比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的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当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23.(1)第1段中的“生出铜绿”比喻。(2)作者说当代诗歌“离我们这般遥远”,是因为。24.如何理解“暗黄的纸页见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25.依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加点词。(1)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2)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26.在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27.请结合全文,谈谈“在诗歌的低潮时期”,作者“从未对诗失去信念”的原因。28.下列对原文理解分析准确的两项是()A.开头引用《关雎》中的名句表明我国诗歌源远流长,“生出铜绿”一词使这一内容愈发具体形象。B.作者通过“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一句的发问,引发我们对有关诗歌问题的思考。C.人们常“一次性”8/8欣赏悬念小说,而对古诗佳句却百读不厌,这是因为古诗具有机巧的构思和美丽的字句。D.本文将古诗比作古酒,将品读古诗比作啜饮古酒,形象地表达出对诗的年龄和生命力的由衷敬畏。E.本文列举了大量古代诗人的名字,引用了大量古诗名句,而对当代诗人及诗句涉及得很少,是因为旨在对古典诗歌赞美和张扬。三·语言应用29·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扩展语句。翻开古代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答案一·夯实基础1·按原文填空。(1)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2)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3)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5)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6)落下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7)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8)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9)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8/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3·B4·D5·C6、C7、刚刚停止;心绪,心情;哪里忍受得住;纵然。8、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分析略。9、白描手法;难分难舍(依依惜别);此时无声胜有声。10、“念去去”点明离别之情,“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用景来烘托离情之愁之苦。11·“无边”对“不尽”,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对“滚滚”的水势,更使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12·这一联诗句用语精当,含义丰富,写出了诗人沦落他乡,漂泊无定的生涯,年老多病,久客孤独的处境,“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方面表现出诗人忧思的深广。13·D解析:D项中的“悲伤”意思是为受损害而悲愁。14·C解析:A项,第一个为代词,代秋声;第二个为结构助词,的。B项,第一个表判断;第二个是句末语气助词。D项,第一个是动词,作为;第二个相当于判断词,是。C项,两个“其”均为代词,代秋声。15·作者对秋声直接评价的语句有:(1)噫嘻悲哉!此秋声也。(2)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16·(1)这是秋天的声音。它是怎样发出来的?(2)秋天衰败零落的原因,是秋风的余威(造成)的啊。17·秋色、秋容、秋气和秋意等四个方面描写作者所观的“秋状”。18·作者从秋“其色惨淡”、“其气栗洌”、“其意萧条”、“其声凄凄切切”以及秋风吹拂前后的草木变化诸角度极力渲染描绘秋的萧条,为下文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埋下伏笔。点拨:只有找好角度才能为“渲染”找到注脚。意思对即可。19·开封;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恐怕匆忙中没把话说尽;20·A、描写的对象不同,前为游子,后为思妇;B、感情不同,前为游子思念家乡之情,后为妻子思念牵挂丈夫之情;C、写法上,前叙述为主,寄情于事,后描写为主,借景抒情。21·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8/822.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用的是特写镜头。“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子年轻秀美的特征。下阙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23.(1)衰老,失去生命力(或失去光彩、神奇;或变得灰暗、腐朽)(2)当代诗歌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理解好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24.古代诗歌经时间冲刷,已成为我们的精神源泉和归宿,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25.(1)珊瑚,诗句如珊瑚,美丽而持久(2)发酵,诗歌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26.因为这些诗中名句凝聚着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27.要点:①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②诗成为人类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赋予人类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③诗歌本身的魅力也一次次地得到深化与升值。④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淘洗,美妙的诗歌已被我们认可和接受。28.BD29·示例: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游,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8/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9:29 页数:8
价格:¥3 大小:25.0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