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普陀区202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上海普陀区202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学生答题一律使用0.5毫米黑色水笔,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阅读部分(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①研究的过程就是□□□□和□□□□的过程,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提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是从很小的事情上慢慢培养出来的,孩子从小就在生活中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进而寻找答案和做出判断。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当他们常常面对父母向他们提出来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会向大人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而喜欢提问题的孩子往往是喜欢动脑子、喜欢学习的孩子。如果没有人为和环境的压制,这种提问题的本领,应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并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逐渐变成一种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②然而,孩子这种提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弱化和消失了。我们的许多父母大人,并不喜欢孩子老爱提问题,特别是提出那些挑战父母权威的问题。最好是大人说什么,孩子就乖乖地照办。乖孩子几乎就是听话孩子的同义词,而听话的孩子当然是那些不提出疑问的孩子。我们的许多老师,也不喜欢那些爱提问题的学生,特别是提出那些老师也回答不了的问题,让老师下不了台、挂不住脸面。我们的应试教育根本就是与提问题对着干。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掌握和记住一套标准答案,在考试中再将标准答案原封不动地还给老师。我们的许多领导,更是对那些喜欢提问题的下属不“感冒”。许多领导喜欢的是成绩汇报,提问题往往成为对领导的不尊敬、不服从,甚至是犯上作乱。下级最好也是将一套事先准备好的“标准答案”按原包装还给上级。我们的社会也不太鼓励人们质疑。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我们提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慢慢地被压抑住,并逐渐消失了。③研究和创新的关键环节在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的瓶颈。依靠大量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投入,中国经济从改革前极端落后的状况,飞跃到满足多数人基本需要的小康水平。但是,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要求,都使得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才能提高我国产出的附加价值,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与我们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的方式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继续以应试教育作为我们教育的核心推动力,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便无从谈起,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便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④8/8\n允许和鼓励人们提问题,意味着允许选择的存在。如果只有一种结果、没有任何其他选择,提问题便失去意义和必要。允许和鼓励人们提问题,还意味着允许对真理进行探索和追求。真理往往是丰富多彩的,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一种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不断地发现真理和接近真理。允许和鼓励人们提问题,也意味着允许对传统、现状和权威进行质疑和挑战。如果我们只能全盘接受,不能进行任何改变,提问题也会失去其存在的重要意义。⑤我国经济改革三十年的实践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发展过程。实践检验真理的讨论打开了思想的禁锢,允许人们从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照搬任何书本上的教条。实践证明,这一解放思想大讨论直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解放思想的任务远未结束。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思维习惯、领导方式、文化传统,都还存在着大量与鼓励提问题、鼓励自主创新相矛盾的东西。这些东西扼杀着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妨碍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成功实施。因此,我们仍然十分需要有一个学习和鼓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启蒙运动,以此来推动我国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继续迅速发展前进,迈向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1.(2分)从文章的内容看,第一段划线句的空格内应填入的内容是□□□□、□□□□。2.(3分)文章第二段列举了父母、老师、领导的例子,用意是。3.(3分)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的提问能力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和阅历的增加而不断深化发展的。B.在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上,“乖”和“听话”是最重要的,而听话的孩子是提不出问题的。C.因为中国已经步入小康社会,所以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才能让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上一层楼。D.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培养学生关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3分)结合本文第③④两段的内容,分析“提出问题”和“创新”之间的关系。5.(4分)文章认为“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思维习惯、领导方式、文化传统,都还存在着大量与鼓励提问题、鼓励自主创新相矛盾的东西”。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东西,联系现实另举一例,并具体分析其危害。100字左右。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1题(20分)生命的品格  ①谁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们追求长生不老,正说明生命美好,这表达了人们对活着的依恋。②据我们所知,人的正常寿命也就只是100岁左右,大多数人活不到100岁,超过120岁的人寥若晨星。就算100岁吧,在人的一生中可能是漫长的,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相当短暂的。据科学考察,地球已经存在468/8\n亿年了,人类的历史也有好几亿年了,如果和地球的生命比起来,一个人的一生只相当于地球的四百六十万分之一,打个比方,如果用长度来衡量地球的生命的话,如果地球的生命是46公里长,那么,人的生命的长度相当于一毫米,真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倏忽即逝。③可是,即使这样短暂的生命也是不容易的。世上有多少有生命的东西,但又有多少能像人类那样生存呢?据科学考察,世界上共出现过一亿二千万种生物,人是所谓“万物之灵”,我们能作为“人”,已够幸运的了。④但是,人生的旅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诞生到世间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啼哭,这是对命运的抗争,是无法逃脱苦难的“绝望的一哭”。人又是诞生在血泊中的,这可能预示了人的一生在世间注定要受苦受难。人来到世上的时候,是自己在哭,别人在笑;人离开世间的时候,是别人在哭,自己在笑。来的时候,自己在哭,是对苦难的预感;别人在笑,是对你的欢迎。走的时候,自己在笑,是对苦难的解脱;别人在哭,是对你的留恋。一哭一笑,说明人是有理智、有感情的动物,对生、老、病、死的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对悲、欢、离、合的际遇有着明显的反应和感悟。当然,我们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和现代的医疗保健措施延长生命,但这也只能是适当地、有限度地。即使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延长一倍,和大自然的寿命比起来仍然是可忽略不计的。这确实应了我们常说的那句老话,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⑤既然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把这个物质的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那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如何提高这有限的生命的历程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这就不得不使人想起上世纪中叶流行的一本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的那段话:“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顾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虽然出自一个普通士兵这样的小人物之口,但由于它说的确实是朴实的真理,几乎家喻户晓,被人们奉为座右铭,从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他说的道理是正确的。的确,一个人一生如果能做到毫无悔恨,那也就很不容易了。因此,人们常常哀叹人生苦短,却不知道人生的长短并不只是以寿命来衡量的,赋予人生更丰富的内涵,使之更有意义,有价值,也就等于是“延长”了生命。这也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另一句老话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人的生命也就是通过为他人、为社会服务而从有限到无限。⑥要懂得珍惜。生命只有一次,时光不会流转。要珍惜生活给予我们的每一点赐予。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本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多少人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泥水的田里耕种;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工人到油漆包装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人海茫茫,能回首相聚是缘分。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是一个招呼,一个微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不能以怨报德。懂得尊重别人,感受别人,体恤别人。⑦8/8\n要有悲悯情怀。人生在世,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生长在世上,靠大地养育,只有我们欠她的,没有她欠我们的。小时候,我们离不开别人的养育,吃着母亲的奶水长大;长大了,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也是别人教我们读书写字。我们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要把关怀别人,救助别人当作自己的天职,变成自己的天性。帮助了别人,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慰藉,境界也会得到升华:“与人玫瑰,手留余香。”⑧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甲)人生必然会经历种种磨难。关键是要敢于面对苦难,有直面苦难的信心和勇气。(乙)把为了别人而承受苦难看作是自己的荣耀和责任。只有这样,一个人在真正忍受磨难的时候,就会忘记磨难,只有当他从不计较受到了磨难,忍受磨难就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件快乐的事。(丙)人世间的好多重要的事情,正是通过忍受磨难才能感悟,所谓“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有时候,(丁)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可以无畏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⑨人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都是一个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你只能尽情地看,但不能带走;路上的客店再舒适,但你只是一个异客,不是属于你的。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法则。就连你的身体,最终也得归还给大地,化为粪土重归自然。所以,要有一个明白头脑,把人生想透彻。王阳明说:“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诱,“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从而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6.(2分)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的手法,其作用是。7.(2分)第⑤段中划线句“延长”在文中的意思是。8.(3分)第⑥段中作者认为人要懂得珍惜。9.“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这句话应补在文章第八自然段的()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10.(6分)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生命有限,旨在告诉读者人的生命短暂,微不足道。B.人生的旅途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C.人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有限度地延长生命,但这并不代表生命质量的提高。D.“生命的品格”实际上就是高尚的人格,它来自于对人生透彻的理解。E.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运用大量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F.文章从生命有限起笔,中间围绕如何使有限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这个中心进行阐述,最后揭示题旨。行文层次分明,点题水到渠成。11.(4分)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80字左右。三、默写(任选10句)。(10分)8/8\n[注:考生答题超过10句,按前10句顺序评分]12.(1),。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3)庶竭驽钝,,。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4)问今是何世,,。(陶渊明《桃花源记》)(5)独立扬新令,。(卢纶《塞下曲》)(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韩愈《师说》)(7),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8)醉里吴音相媚好,?(辛弃疾《清平乐·村居》)(9)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10),,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袁枚《黄生借书说》)(12),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8分)有美堂暴雨①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注]此诗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有美堂位于西湖东南的吴山之上。13.(1分)诗中的“谪仙”指的是唐朝诗人(人名)。14.(3分)对这首诗的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篇直接写雷霆的迅捷,乌云的浓密,将暴风雨的声势突兀地展现在读者眼前。B.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手法,将西湖比做满溢的金樽,用羯鼓之急促表现雨点之骤密。C.诗的颈联在写法上动静结合,用西湖的静态衬暴雨之急骤,对比强烈。D.这首诗展现了自然雄奇壮丽的景色,也让人感受到作者起伏激荡的情绪。15.(4分)这首诗境界宏阔,气势奔腾不羁。请结合划线句对此作简要的赏析。80字左右。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7分)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①。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8/8\n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土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余见世人之好诞者死于诞,好夸者死于夸,而终身不自知其非者众矣,其不惑哉!方孝儒《逊志斋集?吴士》[注]①孙吴,指孙武和吴起,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16.(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吴士好夸言(    )②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   )③战而不知兵(    )      ④月靡粟万计(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粟帛莫富于姑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C.士诚以为然,俾为将。/近抚之,气息惙然。D.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然而不霸者,将劣也。(2)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19.(4分)文中“吴士”的“好夸”和“终身不自知其非”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话概括。)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0分)初,(马援)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①,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②,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③。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选自《后汉书·马援传》【注释】①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龙伯高、杜季良都是当时的名士。 ②口无择言:说出的话均可挑剔。 ③清浊无所失:不管人品如何,一概结交。8/8\n20.(1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被称为“前四史”。21.(3分)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马援的两个侄子喜欢议论别人的过失,不尊重父母,因此马援写信训诫他们。B.在马援看来,指摘别人的过失以及议论国家大事,是不可容忍的罪过。C.在马援看来,“豪侠好义”、“清浊无所失”既是杜季良的优点,也是缺点。D.马援认为像杜季良这样的人是不值得效法的。22.(2分)文章划线句中的“鹜”用来比喻的是;“狗”用来比喻的是。(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23.(4分)结合本文的内容,对马援这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80字左右。写作部分(7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某大公司的总裁在面试求职者时,所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想得到什么?”令他吃惊的是,有超过70%的求职者根本答不上来。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奔波忙碌,很多人最终也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得到什么。那么,你又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呢?请以上述材料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800字以上;不要写成诗歌。参考答案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分)2.具体说明当今社会存在的不鼓励提问的氛围,揭示人们提问能力逐渐弱化和消失的原因。(答出第一点给1分,答出第二点给2分,共3分)3.D(3分)4.因为提出问题意味着可以选择;可以更接近真理;同时也意味着对传统权威的挑战。所以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关键之一。(3分)5.具体答案略。举例(2分)、分析2分,共4分。要求,事例恰当、分析命题。6.对比(类比),强调人生命的短暂(生命是有限的)。(2分)7.赋予人生更丰富的内涵,使之更有意义、有价值。(2分)202202268.珍惜光阴,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珍惜友谊和关怀。(3分)9.B(3分)10.AE(6分)8/8\n11.本文的语言质朴自然,是长者口吻,诚恳亲切(联系文章内容1分;能够说出文章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2分;能说出“长者口吻,诚恳自然”1分)12.(10分,任选10句)(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3)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5)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卢纶《塞下曲》)(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8)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村居》)(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10)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袁枚《黄生借书说》)(1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13.李白(1分)14.C(3分)15.此联写暴雨突来,风起云涌之势。上句用天外黑风形容狂风骤起,天地变色;“吹海立”则表现雨势滂沱,如海潮汹涌。而下句则连用“飞”“过”“来”三个动词,极为生动地展现暴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景象。(4分)16.(1)说大话(2)有利、便利;(3)兵法。(1分)(4)耗费。(每个解释1分,共4分)17.C(3分)18.(1)有这样的(形势)却不能拥有天下的原因,是(你的)将领太差劲了。(3分、“然而”、“霸”、判断句)(2)吴士和他的部下都逃跑了,不敢稍许格斗(抵抗)。(3分、麾下、遁、少格)19.吴士的好夸主要表现在:①喜欢谈论兵法,自以为才能天下无双;②到张士诚处“毛遂自荐”,自称可以夺取天下;③和无赖、懦人纸上谈兵。而临死之时还说自己擅长孙吴兵法,则说明他“终身不自知其非”。(4分)20.《三国志》(1分)21.C(3分)22.谨敕之士;(天下)轻薄子。(2分)23.就这封信的内容看,马援最憎恶的是“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他希望自己的侄子能够效法龙伯高,而不要学杜季良“清浊无所失”。由此可以看出,马援是一个敦厚谨慎、洁身自好的人。(联系文章内容2分,写出马援为人2分,共4分)www.ks5u.com8/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3:33 页数:8
价格:¥3 大小:34.4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