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和”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13-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1.下列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文化,它在饮食文化的多个方面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B.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了170多万年,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风味流派繁多,有“烹饪王国”的美誉。C.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D.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中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食物要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B.我国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C.中国人在饮食上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加工食物时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因素。D.孔子说的“不食不时”,是说不吃反季节食品和定时吃饭的意思。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作饮食的烹饪遵循了“阴阳五行”规律,不仅产生了“五昧”说,而且把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B.道教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是只要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就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C.“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是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D.“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道光间,先生奉命封琉球国王。礼成,散步于馆外,见一屋中有棺焉,前有题识曰“天朝参将某公之柩”,异而询之,则乾隆间护送封王之使,至彼国而以病死者也。问何不归,曰:-13-“海船忌载柩。”先生曰:“是俗忌耳,何足虑?吾当归之。”谋于副使,副使不可,先生曰:“吾两人犹彼也,万一死海外,亦无归乎?请以吾舟载之,虽沉溺无悔。”而一舟之人亦皆执不可。先生怒,卒载之行。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请弃柩,先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先生曰:“汝曹可为设祭品,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众舁柩至船头,为陈设祭品。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参将故粤人,访其家而归之。仁者必有勇,先生之谓欤?先生曾授衡州府知府。彭雪琴侍郎其部人也,方应童子试,先生见而才之,招至署中,教以读书作文之法。衡阳一县应童试者千余人,侍郎是岁县试,咸拟正案第一,侍郎亦自谓然。至正案发,乃第三。越数日,县令召而语之曰:“以文论,汝宜第一矣,亦知不得之故乎?”谢不知。曰:“府尊意也。府尊曰:‘彭某他日名位未可量。一衿之得失迟早皆可不计,今岁在吾署读书,若县试第一人,必谓明府推屋乌之爱耳,是其终身之玷矣。’”是岁侍郎竟不入学。后数年,乃隶诸生之籍。侍郎以此感先生知遇益甚。(选自《清代名人轶事.高先生轶事》,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衿,古代服装的交领(衣服前襟左右相交)。交领右衽是汉族传统服饰典型特征B.棺,棺材,棺椁指棺材和套棺(套在棺材外的大棺)。柩,也称灵柩,指死者已入殓的棺材。C.童子试也称童试,指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是“功名”的起点。诸生:明清未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庠生、秀才)。D.府尊,明清史对知府的尊称,又称太守,亦称黄堂。侍郎,古官名,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长官,地位仅次于尚书。明府,汉人用为对太守的尊称,唐以后多用以称县令。5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B.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13-C.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D.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螺舟先生作为清国使者去册封琉球国王,看到乾隆年间一位护送册封使而在琉球病亡的的参将的灵柩,因为禁忌不得送回,长久搁置在琉球。B.高先生决意把灵柩送回国,回来时海上风浪大作,同船的人跪求高先生把灵柩丢到海里。在一块木板上,对众人说:“把我也丢到海中。”C.一番相持,海上又是风平浪静。高先生的封舟抵达粤东,参将的灵柩终于送归祖国,终于得以安息在自己的故乡。D.高螺舟先生任积衡州知府时,特意交代衡阳县令,降低童生彭雪琴县试成绩的名次,结果彭雪琴当年没能考中秀才,而他对高先生却非常感激。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参将故粤人,访其家而归之。(5分)(2)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鹧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8.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5分)9.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一句是“,”(3)《出师表》中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13-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梅品非花非雾张将军是民国有名的儒将,风度潇洒,诗词书画无一不通。其母刘老夫人收留一流亡女子,取名素素,居藏书楼整理书画。张将军返故里休整,遇素素画《梅花傲雪》,惊叹:“程派画风画技竟得两位女传人,二人造诣也在伯仲之间。”素素吃惊回身,风姿如惊鸿照影。定下神来,大方见礼,向张将军询问那画风画技如己的人是谁。张将军笑道:“南京才女程雪如,以善画程派梅花著名。虽落风尘,却自比红拂,性傲不俗。”素素更加惊异,且面露忧愤。将军探问其故,素素只是摇头不语。张将军常访藏书楼,与素素论诗品画,情趣相投,感情日笃。偶尔谈到已逝画梅名家程长史。张将军回忆说:“据传长史之妻有皇族血统,其外祖是永字辈中极通字画的皇子。生一女名雪如,姿貌不凡。更奇的是她的聪明。初读书时点到即悟,年龄稍长便无师自通。天生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程长史画梅时,雪如站在旁边看,就学会了。写画出来竟和父亲一毫不差。长史俗务繁忙时,便令雪如代笔,其构图,立意常有好过父亲之处。”素素沉吟良久,试探道:“这个女子现在哪里?”张将军说:“那个南京程雪如,自称长史之女。看她绘画行事,应该不假。”素素垂下泪来:“将军以诚相待,便不隐瞒了。真正的程雪如,就是眼前的素素。我身若转篷,怕辱门楣而隐姓埋名。不料却有风尘之人冒我清名,请将军为我昭雪。”素素拿出程长史印章、真迹与心法笔记,让张将军验看。另有一枚翠玉金丝蟠龙印,上刻女真文字,确是清宫皇家信物。张将军扼腕叹息,思谋道:“南京程雪如,广交志士,不畏权贵,不是庸脂俗粉,不可草率。”-13-将军即携素素赴南京,邀江南知名画家数人,聚程雪如的悦梅楼论画。素素见雪如白衣素裙,端庄雅静,如凌波仙子,北腔京韵听之亲切。敌意已冲淡几分。观雪如侧壁悬一巨幅《梅花迎春》,正是世传程派遗作。其实,程长史早抑郁于心,病体难支了。他的后期作品,皆素素捉刀。这画是素素悬纸于墙,登梯而作。她在画里加了皴擦变化,花瓣丝丝纹理尽现。梅花百朵,每朵都在另一张纸上反复推敲、修改。第五十一朵藏在粗枝暗处,色稍浓。当时画完此花,一个闪失,晕染的“大白云”脱手落在花上,无意中以一朵“点画”之梅,盖了“勾画”之梅,竟成程派“梅中梅”绝技。雪如观素素对画若有所思,便以此画为题,细述细评,如亲历亲见素素当日作画一般。及说到长史为生计卖此画时,珠泪盈眶,感同身受。素素叹世间有知音如斯,心下暗服。便展纸调色勾画那朵双影梅花,暗传“梅中梅”绝技。雪如震惊,握素素手,想邀到别室一叙。几名画家拦住,请雪如也画一幅,实际是想让二女一较高低。雪如便模仿程长史前期亲作,却得其神而超其韵。雪如心里是欲以不似求败。不料别辟蹊径,一扫程派梅花的萧瑟清冷,一片生机与活力勃勃欲出。素素击案赞叹,父亲一生突破不了的清寒,被雪如一时冲开。众画家皆以程派画风又攀新高称贺。素素双目含泪,拿出父亲印章、真迹等物,郑重交给雪如。向众人宣称受人之托,转交程氏后人。雪如见物,如获至宝,望定素素。二女四目相对,顷刻已交流了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重托与承诺。张将军拉素素至侧门,急切地问:“你不怕百年后,名落风尘吗?”素素慷慨陈词:“英雄不问来路,位卑不掩品高。此女奇才,旷世难逢。我父若在,求她为徒也未必可得。她竟自行研摹、承继至此。我当代父谢她,代己谢她。一己虚名何足惜?”日寇进犯中原,素素倾张将军遗赠家资,捐作军费,毅然从军。素素随张将军转战南北,不再画梅,只描草木虫鱼小品。他们时常从来自南京的爱国友人口中听到程雪如的义举。素素叹道:“这雪如,也是梅中极品了。”张将军便携其玉手,爱由心生:“素素逸世通达,竟是梅仙了。”(选自作者博客,略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者把这个故事放在民国时期,主要是因为那个时代社会动乱,世事的巨浪更能淘出人性的真金,世事的镜子更能映现两位主人公品性的高下。-13-B.素素怕辱门楣而隐姓埋名,雪如为名利双收而冒名顶替。雪如细评《梅花迎春》感同身受,素素暗服“高山流水”引为知音。C.该文氤氲着传统文化味儿,虽属旧时题材,却摒弃了腐朽之气,未在掉书袋上走极端,把两位奇女子的形象刻画得丰满传神,栩栩如生。D.文章下笔平淡,几无情节,叙述上却有条不紊,伏笔、照应、言情、状物娓娓道来,不疾不徐,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E.“素素”和“程雪如”这两个名字,既切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又巧妙地暗示了人物的品性,这种颇见匠心的命名,可谓深得我国古典小说人物命名旨趣。(2).请简要概括素素的形象特点。(6分)(3).张将军这一人物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4)有人评价本文堪称妙手偶得的“传奇小说”,请探究其“奇”在何处?(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访谈,完成(1)—(4)题(25分)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傅小平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回顾杨绛先生的百年一生,她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默默当着“钱办主任”。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13-“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傲。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钱钟书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来人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诚如钱钟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她还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800万人民币。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1958年,杨绛准备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就先找来国外的译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较了五种译本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差别很大。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就这样,在这一年,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学西班牙文。两年后,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因为翻译《堂·吉诃德》,1986年10月,杨绛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魅力: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13-在杨绛看来,所以含忍是为了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她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更多来自于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她觉得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亡。她写喜剧,以笑声来作倔强的抗议。到了“文化大革命”,支撑她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这份坚定的信仰。“我确信,灾难性的‘文革’时间再长,也必以失败告终,这个被颠倒了的世界定会重新颠倒过来。”正是这种坚信,让她和钱钟书即使在不幸中,依然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文章虽以朴实的笔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粗线条的勾勒,但人物形象丰满,其低调、智性、坚韧等美德也得到突出的反映。B.文章开头以排比的形式,通过别人的称赞和杨绛自我回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在读者眼前。C.文章写拒绝别人的“苦差事”,由杨绛来做,她还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这反映出杨绛与钱钟书相濡以沫,愿为丈夫解忧。D.无论抗战时期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她之所以能够度过艰难和痛苦,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原因在于她对文化信仰,对人性信赖。E.纵观整篇文章,作者以真挚动人的情感抒写出杨绛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表达出作者对杨绛的由衷敬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句话在她身上有哪些体现?(6分)(3)题目中的“坐在人生边缘”,有何含义,请结合原文分析。(6分)-13-(4)文章中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专家指出,到2025年,中国将因肺癌病人达100万人而成为世界第一癌症大国,这个消息让人_______。②五一期间,银川市掌政镇下辖村的“鸟超市”果蔬大棚对外开放,市民_______,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享受现代高优农业的魅力。③在行贿物品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玉器、书画,这些东西对专家而言有可能是无价之宝,对外行人来说可能_______。A.噤若寒蝉蜂拥而来一文不名B.目瞪口呆蜂拥而来一文不值C.噤若寒蝉蜂拥蚁聚一文不值D.目瞪口呆蜂拥蚁聚一文不名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提起它,人们自然而然地会与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等意象联系起来,成为人们高洁志趣和傲岸品格的寄托和象征。B.真正的权利意识,应是市民向政府呼吁更好的广场舞环境,让政府设立不影响市民又能方便娱乐的场所,而非一骂了事来解决问题。C.对于考生来说,现在的高考,靠的不仅是心理素质,也是知识和能力,因为高考对他们而言是决定命运的大事D.虽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个人缴费已成定论,但不解决“谁来买单”的问题,这一轮改革则很可能像7年前的改革一样陷入泥潭。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表明,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____,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放弃的事物。①一旦别人代替自己作出选择②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③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④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⑤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⑥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A.①⑥②③④⑤B.③⑤①⑥④② C.④①②③⑤⑥D.⑤①⑥②③④16.阅读下面一则考古信息,请分条概括元青花身份受到质疑的原因。每一条不超过四个字(6分)   中国陶瓷,凡一新品种诞生,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演变,脉络清晰。但元青花没有童年,没有少年,当你看见它时,它俨然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让人怀疑它的身份。在人们的印象中,蒙古人只知扩张,不知建设,善武而不善文,所以如此精美的青花瓷出自蒙古人之手太让人不可思议。再有,元青花出现之前,中华文明的传统色调鲜有蓝色的身影。唐三彩以黄绿白为主,偶见蓝色。近年在南海打捞出的多套精美的蓝色青花瓷器,经考证为明代郑和下西洋带入东南亚的明青花,其烧制年代检测多在所谓元青花之前。这更让世人质疑元青花的身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以“‘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心态”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5分)著名学者吴思在《造化的报应》一文中对“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心态作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很多人在过马路时把自己和公家比喻成老鼠和猫的关系,在代表政府执法的警察不在场时,一些人就会为所欲为,这种心态是一种“老鼠心态”。答:“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心态                                  。五、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某公司雇了一位英国人做守卫。这位守卫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很多人觉得让他当守卫实在太可惜。一天,经理对他说:“我想提升你,让你当办事员,薪金也可以多一点,意下如何?”守卫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他出乎意料地说:“难道我有什么过错吗?我已经千了二十多年的守卫,没有任何失职,为什么要把我的宝贵经验一笔勾销,调我去做生疏的工作呢?”  这个平凡的故事,发人深省,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一、1.A原句意应该是中国饮食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是影响了别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C将“古代中国人”说成是“中国人”,扩大了范围3.B将“只要……就”换成了“只有……才”。二、4..A左衽改为右衽。衽,衣襟,古代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汉民族以前襟向右掩为常,而少数民族则向左掩,所以左衽为外族的代称。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同披)发左衽矣。”5.D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6.B“登木而坐”的“木”指棺木,这里指参将的灵柩7..(1)去世的参将原是广东人,高先生寻访到他的家,派人把灵柩送回去。(关键词“归”使动1分,“故”1分,“访”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2)你们可以替我安排祭祀,我向死者祷告,把不得不这样做的意思(缘由)告诉他。(汝曹1分,“祝告”1分,句式2分,句意1分)8.描写了诗人饮酒、竹林漫步、读书、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4分),表明诗人的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的生活态度(1分)。9.深意(3分):这两句诗表面是说原来就已知道造物者心肠与常人不同(无情),他白白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13-作用(3分):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11.(1)E(3分)C(2分)B(1分)(A“更能映现两位主人公品性的高下”错,作者用意不在分出二人品性之高下。B“雪如为名利双收而冒名顶替”不妥。D“文章下笔平淡,几无情节”表述有误)。(2)①出身名门,聪明颖悟;②宽宏大量,慧眼识才;③淡泊名利,逸世通达。(3).①在文中起到线索的作用。见画作惊叹—偶谈程长史—携人赴南京—见二女相惜—评素素品性,张将军可谓“一线贯串全文”。②在文中起到陪衬主人公的作用。张将军儒雅,精通诗词书画,其言其行其品其趣,对两位女主人公均起到了陪衬的作用。③在文中起到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张将军见素素画作而惊叹,结果引出素素发问,继而引出程雪如,最后引出素素悲诉,情节发展顺势而下,自然而巧妙。④在文中起到点题和深化主旨的作用。作者在文章末尾点题和深化主旨是借助张将军之口评价素素来实现的。(4).①“奇”在人物。素素本是清末长史官的女儿,母亲有皇室血统。清室崩亡,她沦落为中原张府下人。无论人生遭际如何,都保持着一种对艺术的追求和为人的高节。雪如爱画梅花如痴,为生活所迫,零落下尘,却也心明艺高,勇担发扬程派绝技的使命。②“奇”在情节。素素,被收留之流亡女子竟是程派画技传人;程雪如,冒名顶替之风尘女子竟画技惊人;素素一心昭雪洗恨,到头来却“一笑泯恩仇”,引雪如为知己,暗传绝技,还慨然相赠父亲的印章和真迹;国难当头,雪如有义举,素素显丹心。③“奇”在构思。文章由人而梅,再由梅而人,人梅合一,梅品即人品,人品即梅品,构思非常巧妙。④“奇”在语言。本文语言既有文言文的曲折雅致,又有口语的明白畅达,娓娓读来,口齿生香,令人印象深刻。12.(1)BE(B“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在读者眼前”说法错误,C此事反映出杨绛愿为丈夫分担解忧,并不反映其“甘心生活在钱锺书的光环底下”, E“以真挚动人的情感”“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由衷敬仰”表达错误)       (2) 简朴的生活表现在:①生活低调,不张扬自我,希望人们把自己忘记。②不喜交际应酬,只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每点1分)       高贵的灵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低调生活,自己有突出的文学成就却不愿显露,甘心生活在钱锺书的光环底下;②奉献爱心,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③美德高洁,无论在家庭诸事中还是国难中能够“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每点1分)(3)百年人生: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她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默默当着“钱办主任”)。甘当一个零:不善也不喜欢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13-       (4)同意这种观点。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含忍生活,却能够磨练心志,让自己的心灵自由,保其天真情怀;②含忍能够保护自我,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③含忍能够磨砺自我,奋发有为,这样才能够重获新生,获得自由。       不同意这种观点。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含忍生活,却压抑自我,束缚个性;②含忍生活,往往被人误解为孤芳自赏,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没有自由;③长时间的隐忍,看不到希望,容易让人丧失斗志,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答出观点2分,分点论述每点给2分,答案不必苟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3.B“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蜂拥而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蜂拥蚁聚”形容成群的人聚在一起。“一文不名”只一个钱也没有。“一文不值”没有任何价值。14.DA“成为”前缺主语B“而非一骂了事来解决问题”杂糅C递进颠倒15D16没有演变(脉络不清)、性格不符、色彩不符17.“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心态是一种在过马路时把自己和公家比喻成老鼠和猫的关系,在代表政府执法的警察不在场时,一些人就会为所欲为的“老鼠心态“,著名学者吴思在《造化的报应》一文中对此作了深刻的剖析。18.经理角度正面——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有我之境”——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亦可)可立意为“知人善任”、“善于发现人才”、“任人唯贤”等。例证:齐桓公重用阶下囚管仲,雄霸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奠定三国鼎立局面;李斯特破格收徒弟,“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让草根明星大放光彩(朱之文、阿宝、王二妮、西单女孩)反面——要合理使用人才,用人要用其所长。诸葛亮误用马谡导致街亭丢失,北伐失利;赵王听信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四十万赵兵被俘虏,国势颓微;2.守卫角度正面——要有自知之明,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立意为“忠诚于自己的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别轻易丢掉自己的经验优势”、“拒绝跳槽”等。例证:鲍叔牙推辞相位举荐管仲,甘心做助手;爱因斯坦谢绝总统职位,钻研科学;季羡林三辞“国宝、泰斗、国学大师”的桂冠,一心著书治学等等。反面——不能因循守旧,要有突破精神,敢于挑战自我。可立意为“要敢于适应新的岗位”、“丢掉经验,开创新领域”等。例证:著名音乐家谭盾的故事;徐悲鸿中西合璧,独树一帜;齐白石从木匠到绘画大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阅读赏析·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写作素材·写作教学窗体顶端-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7:51 页数:13
价格:¥3 大小:66.9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