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区2022—2022学年度下期期末测评高一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淸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单项选择题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瓜蔓/蔓草靡丽/所向披靡差可告慰/差强人意B.强求/牵强纤夫/纤尘不染来日方长/拔苗助长C.宿仇/宿将荫蔽/桃李荫翳一脉相传/名不虚传D.卡片/关卡度量/置之度外方兴未艾/自怨自艾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砥砺落漠没精打采否极泰来B.嘶叫歌诵急不暇择游目骋怀C.苍翠压诈责无旁贷呕心沥血D.切磋筹集骇人听闻义愤填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只见滕王阁楼阁飞空,金碧辉煌,鬼斧神工,令人啧啧称叹;置身其中,仿佛到了仙境一般。B.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沉溺于网络游戏,夙兴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C.2022年10月16日,第十届西博会在成都召开,这次博览会聚集了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D.《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的黍离之悲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4.下列各句中,没有与语病的是A.在“追风的孩子”微电影比赛中,通过学生们超乎想象的创意、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具特色的表演,带给全校师生极大的惊喜。B.“最美妈妈”吴菊萍伸手接住从10楼窗口坠落的两岁女童的事迹在海内外引发集体感动,人们心里由衷赞叹她的勇敢和善良。6\nC.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蜀绣,以其针法严谨、针脚平齐、色彩明快闻名于世,一直都是备受新老顾客喜爱的手工艺品。D.不仅尘霾会造成人群呼吸道疾病大幅上升,而且还会使大气中紫外线辐射减少,使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致使佝偻病高发。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5~7题大禹治水传说的新证据唐晓峰2022年新发现的西周中期铜器遂公盨(xǔ)内底的98个字的铭文,引起了学术界的震动,铭文开头讲“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仅这10来个字,就说到了中国古代地理的一桩大事,即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一个历史传说。大禹治水的意义不只是战胜水灾,不只是把洪水疏导光就完事了,这个传说包含着一系列的整理疆土的伟业。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追溯到的中国大地上大范围的、一体化的人文地理格局形成的起点,就是以大禹治水这件事为标志的。大禹治水后,他所行经的地方,被称作“禹迹”。经过大禹治理的地方,就变得文明,没得到大禹治理的地方依然是野蛮世界,所以“禹迹”就成为文明之邦的代名词。“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左传》),在“禹迹”的范围内又划分为九个州,于是“九州”又成为文明之邦的代名词。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九州”比“禹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演进,因为“九州”说出了一套地理分区体系、一个大范围的地理格局。从洪荒世界到“九州”的演进,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侧面,一场重要的宏观地理变革,这场变革是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表述出来的。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文献中多有记载。在王朝历史时期,人们笃信大禹治水、分划九州是事实。到20世纪初,中国王朝体系崩溃,旧学沦落,新思潮涌现。在这个背景下,一批历史学家对中国早期的历史传说进行了认真地清理,指出传世文献记录的东西不都是那么可靠,于是纠正了不少对早期历史的误传。关于大禹治水这件事,传世文献的记载也受到怀疑,而确凿的证据只有东周时期的铜器铭文。所以大禹治水的传说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谨慎的人只追溯到春秋战国,不敢讲得再早。现在,遂公盨的发现及其铭文的释读,将大禹治水传说的确凿证据提前到了西周时期。大禹治水是历史“传说”,但传说背后的时代特征与传说表述的观念应当是真实的。在大禹治水、分划九州的传说中,我们最关心的是对大范围疆域得以整治的积极颂扬,和对其作一体分区的认知方式。这些东西都是西周时期地理思想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些青铜器铭文证据显示,到了春秋时期,无论是东方的齐国还是远在西方的秦国,都存在这样的颂扬和认知方式。我们一般把“统一中国”的功劳归于秦始皇,而说周代是一个分封割据的社会。但是在许多观念上,特别是在地理观念上,“一统”化或一体化的东西早已在周代大量出现了。除了“禹迹”这个仍带有原始痕迹的一体性地域概念外,周人还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也是一体,是更成熟的一体性地域概念,“九州”则是它的分区。值得注意的是,在周人眼中,禹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而禹所处的夏朝是一个有成就的历史时代。不管周人做了怎样的夸张,但绝不会是无端的编造。我们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时,对于周人所传颂的事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次发现的遂公盨铭文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地理思想史的内容。铭文中将大禹治水与“明德”密切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大禹治水已成为“德”的重要例证。“德”是周人着重宣扬的精神崇拜对象,是一切事物是否具有正统性的标准。大禹治水与“德”的联结,说明6\n“禹迹”、“九州”这些连带性观念,都具有了如“德”一般崇高地位。这一思想发展,为后世以“九州”代表的大一统地理观念之不可动摇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这是一桩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5.对“大禹治水”这一历史传说的意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禹治水”的传说标志着中国大地上大范围的、一体化的人文地理格局开始形成。B.“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侧面,一场重要的宏观地理变革。C.“大禹治水”传说背后的时代特征与表述的观念,是西周时期地理思想史上的重大成就。D.“大禹治水”及相关观念的崇高地位,奠定了以“九州”为代表的大一统地理观的地位的基础。6.下列关于文章有关观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时期的不少国家都存在对大范围疆域得以整治的积极颂扬和对其作一体分区的认知方式。B.普通人一般都认为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实际上周代就已经实现了中国的一统化或一体化。C.周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点,比起“禹迹”来,是更为成熟的一体性地域概念。D.将大禹治水和“明德”密切联系起来,与大禹治水相关的一些连带性观念都具有了崇高的地位。7.下面关于文章相关观点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禹迹”“九州”能成为文明之邦的代名词,是因为古人认为经过大禹治理的地方就变得文明,没得到大禹治理的地方是野蛮世界。B.虽然可能缺少确凿的证据,但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时,对周人所传颂的事情,还是应该多从肯定的角度加以重视。C.即使有遂公盨的发现及其铭文的释读,我们也只能认为大禹治水是一个传说,不能证明这个传说是确切的事实。D.一批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早期的历史传统、一些传世文献记录的东西并不都是可靠的,是因为他们在研究时太谨慎,同时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8~11题醒心亭记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6\n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几百步,得山之高得:找到B.草树众而泉石嘉嘉;美好C.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名:名字D.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殁:死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可不喜且幸欤其孰能讥之乎B.自为记,以见其名义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D.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第II卷(非单项选择题123分)四、(31分)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4分)(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及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5分)11.阅读上面文言文,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作者认为欧阳修的乐是什么?(3分)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1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渭川田家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1)请概括全诗描绘了那几幅画面?(4分)(2)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14.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1分)(1)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归园田居》)(2),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王羲之《兰亭集序》)(4),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5)还顾望旧乡,。(《古诗十九首》)(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6\n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写给秋天罗兰①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零的神韵。②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起,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萧萧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③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寞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导引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⑤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从开始萌生,到稚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样,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失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⑥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限的时候清醒。⑦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文章开头写作者从亚热带的蓝天白云读到了秋天的消息,表现作者对秋天的一往情深。 B. 文章写秋天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张狂,夏的繁荣和任性,表现了秋天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C. 文章的语言明丽流畅,文采斐然,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自己对秋天的诚挚而深厚的感情。 D. 文章由现在想到过去,由过去写到现在,再由现在写到将来,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E. 文章着力描写秋景,同时用大量笔墨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种种感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16.文中第②段中秋天“安闲明澈”的特点体现在哪几方面?(4分)17.作者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对秋有着不同的感悟,分别加以说明。(6分)6\n18.作者说;“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纵观全文,说说“智慧的低语”的具体内容。(8分)六、(10分)19.(6分)读过巴金的《家》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总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你选取其中一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写一段微博,表达你对此人物的认识与看法。要求:(1)要将抒情和议论结合起来,表达自己明确的观点(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4)100字左右20.(4分)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那是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在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那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也许你听过海浪拍击堤岸,也许你听过山风掠过林梢,也许你听过燕语呢喃,也许你听过雨打芭蕉……这自然的声音,会引发你想些什么?是你本色的学生生活,还是你倾心自然的旅程?是你对自然的朴实人生的追求,还是你对人类与环境的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必须与“自然的声音”有关;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请使用规范的汉字书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