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22-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诗的“变”与“常”吕进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19-\n“常”。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3月15日)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诗歌在精神上从来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B.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所以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C.在传播上,尽量用最清晰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并且要注重听觉,注重吟诵。D.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隐形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外在于现代诗歌当中。“常”是诗歌的精神,是审美精神。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B.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C.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这便是创作的境界。D.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19-\n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A.变是新诗的根本,作者认为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B.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民族诗歌之“常”,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C.现今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彰显了新诗对新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D.在“变”中继承“常”,在“变”中时时回望“故乡”,新诗就会在未来文学中充任先锋和旗帜的作用,就一定可以进入国人艺术鉴赏的视野之内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少以明经擢第。调露中,单于突厥背叛,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永淳中,突厥围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殁。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休璟以为不可,上书曰:“丰州控河遏贼,实为襟带,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田畴良美,尤宜耕牧。隋季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交侵。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今若废弃,则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朝廷从其言,丰州复存。久视元年秋,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自洪源谷,将围昌松县。休璟以数千人往击之,临阵登高,望见贼衣甲鲜盛,谓麾下曰:“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则天大加叹异。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则天谓休璟曰:“恨用卿晚。”又谓魏元忠及杨再思等曰:“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寻转太子右庶子,依旧知政事。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虽衰,进取弥锐。时尚宫贺娄氏颇关预国政,凭附者皆得宠荣,休璟乃为其子娶贺娄氏养女为妻,因以自达。休璟年逾八十,而不知止足,依托求进,为时所讥。-19-\n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          超:破格B.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数万寇凉州    寇:侵犯C.因宴屡觇休璟    觇:拜见          D.恨用卿晚                 恨:遗憾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B.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C.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D.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休璟文武双全,深受朝廷重用。唐休璟本是一个通晓经学的文士,凭“明经”入仕,但在他为官的生涯中却累战沙场,屡建战功,皇帝很器重。B.唐休璟尤其熟悉边疆防守事务。西突厥等与诸蕃不和,阻断了到安西的通道,武则天要他和宰相商量对策,他在很短时间草草地写出了奏章。C.唐休璟英勇善战,身先士卒。身为主帅的唐休璟在面对精兵强敌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临阵冲杀在前,最终获得胜利;洪源大战,威震吐蕃。D.唐休璟在晚年非常贪恋权位。年八十却仍不知足,还想任官,为加官晋级,还为儿子娶显贵人家的养女为妻,结果受到世人讥笑,声誉不佳。-19-\n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隋季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交侵。(2)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虽衰,进取弥锐。(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蟾宫曲阿鲁威  理征衣鞍马匆匆。又在关山,鹧鸪声中。三叠《阳关》,一杯鲁酒①,逆旅新丰②。 看五陵③无树起风,笑长安却误英雄。云树濛濛,春水东流,有似愁浓。注释: ①鲁酒:春秋时鲁国所酿酒,味薄。 ②逆旅新丰:唐代名臣马周未做官时客游长安,住在新丰旅舍中,受尽店主白眼。逆旅,旅舍。新丰,在今陕西临潼县东。 ③五陵: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均在长安一带。8.这首元曲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曲意简要赏析。(5分)9.本曲结尾写道“有似愁浓”,试结合全曲,具体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发“浓愁”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_____________,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斯已矣。(《逍遥游》)(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3)人生如梦,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4)想当年,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老金的蝈蝈笼子何立伟老金坐在我的办公-19-\n桌对面,脑壳低垂,神情暖昧,手肯定忙着,却被桌子上厚厚的稿件所遮蔽,形容虽不可称鬼祟,但也算得上有几分诡秘。   惟有我晓得他在干什么。   老金的手机发出急促叫声,必是有短信来了。整天的,他的手机如一只装了蝈蝈的笼子,时不时地那么叫着。手机一叫,老金便把脑壳低下去,手指一阵忙乱,当然就是在那里回短信。中文输入用的是拼音。湖南人,NL不分,前后鼻音不分,拼起来麻烦。一二十字的短信,左摁右摁,一错再错,捉虫一般……   短信都是他女儿发来的。他女儿在北京念大一。很聪明的女孩子,但时常旷课,一个人坐在校园的草地上晒太阳,看闲书,听CD,然后,给老爸发短信。   聪明的女孩子大约都有点清高,一清高又有点孤独,一孤独就少朋友,少朋友就少沟通,于是愈加地清高,亦愈加地孤独。没有人好沟通,只好跟老爸说话,用滔滔不绝的手机短信。   “下午一个人跑到王府井,买了一件耐克T恤,还有一双阿迪达斯的鞋。哈,又放你的血啦。”   “在三联买了本昆德拉的《无知》。喜欢这个住在法国的捷克男人。和他比,周围全是傻子。”   老金的回复都是耐心细致苦口婆心的……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凡事都应当这样而不应当那样。有父亲兼党委书记的语重心长,亦有对年轻人的尽可能多的理解和报纸上说的与时俱进。   “我把她当朋友一样。”老金跟我说。   当然。我指出,这仅仅是一种姿态。实际上,父女的关系并不会像他想象的那样平等。   “怎么这样说呢?”老金不满道,“不平等,她能给我发那么多短信吗?能大事小事鸡零狗碎的事都跟我讲吗?能这么全方位全天候地沟通吗?”   “那是因为她不想跟她的同学讲,她看不起她的同学。她没有交谈者,只好来跟你说。人总是有倾诉欲的。”   “你打击我。”老金说,很不屑地白我一眼,“你心理不平衡,因为你儿子不给你发短信!”   他说的是。我儿子也是大一,但极少给我发来短信。而我晓得,他的快乐统统来自他的同辈,而不是我这样的“半老徐爷”。如果他有话只肯跟我讲,我反觉得有问题。   对于我的观点,老金很不以为然,摇着脑壳,声明道,他和他女儿没有代沟。他女儿心高气傲,是因为“哪个要她这样优秀”!   -19-\n这时蝈蝈又叫了。老金低头看短信,脸上浮出极幸福的笑容。“念给你听啊,”他说,“‘你老是指责我旷课,给你个安慰吧。这次专业考试,我是全年级第一名。’你看你看,鬼家伙!”   老金的欢乐、担忧、欣慰、郁闷,全部来自他女儿的短信,这是老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但我担心这亦是他女儿的最大乐趣。我们彼此争论,但是没有结果。老金的生活,按照老金理解的那样自得其乐地过着。   到了大二的下学期,忽然,老金的蝈蝈笼子不怎么叫了。办公室一下子变得寂静,亦变得空虚。老金的脸有些灰白。我这个人有些麻木,刚开始尚没觉察到这是什么原因,只感到空气里似乎缺少了什么东西。后来一想,哦,原来是老金的女儿很少来短信了。   我问老金怎么回事。老金叹了口气,说:“她可能找了男朋友了,她现在不和我沟通了。”   我说好哇老金,祝贺祝贺哇,早就应当是这样子哇。   老金点了支烟,深吸一口,望着窗外,一脸怅然,说:“你又打击我。”(选自《小小说精选》)(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通过老金和女儿短信沟通从多到少的经过,让读者看到了年轻人从青涩到成熟的人际交往过程的转变,也有父母对子女的关爱。B.文中的“有父亲兼党委书记的语重心长,亦有对年轻人的尽可能多的理解和报纸上说的与时俱进”,表现出老金作为父亲对女儿生活与学习极为关心,也希望能与女儿建立平等的朋友般的关系。C.文章里作者的儿子上大一,很少给作者发短信,觉得作者的言论是“半老徐爷”,说明作者的儿子人际关系好,朋友多。不屑于和作者交谈,说明作者是个老古董,不懂与时俱进。D.老金的女儿专业课考了第一,说明她每天心无旁骛的学习,所以才会缺乏与人交往的时间;而老金对女儿的成绩非常骄傲,说明家长往往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E.在结尾,老金的女儿找到男朋友,于是就不再勤于给父亲发短信了,老金对此大受打击,表现出老金对女儿找到异性朋友后疏远父亲而表示不满。(2)请对小说中老金的女儿这一人物形象做简要分析。(6分)(3)文中有多处对比写法,请找出三处,并简要指出其作用。(6分)-19-\n(4)有人说小说的标题应该改成“转变”,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悼朱光潜先生李泽厚朱光潜先生逝世了,我应该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凌晨四点钟,我坐在屋里发呆,四周是那样的寂静。我和朱先生是所谓“论敌”,五十年代激烈地相互批评过,直到朱先生暮年,我也不同意他的美学观点。这大概好些人知道。但是,我和朱先生两个人一块喝酒,朱先生私下称赞过我的文章……这些却不一定有许多人知道。那我就从这写起?我那第一篇美学文章是在当时批朱先生的高潮中写成的。印出油印稿后,我寄了一份给贺麟先生看。贺先生认为不错,便转给了朱先生。朱回信给贺说,他认为这是批评他文章中最好的一篇。贺把这信给我看了。当时我二十几岁,虽已发了几篇文章,但毕竟是言辞凶厉而知识浅薄的“毛孩子”。这篇文章的口气调门便也不低,被批评者却如此豁达大度,这相当触动了我,虽未对人常说,却至今记得。贺先生也许早淡忘了,但不知那封信还在不?当然,朱先生在一些文章中也动过气,也说过重话,但与有些人写文章来罗织罪状,夸张其辞,总想一举搞垮别人,相去何止天壤?我想,学术风格与人品、人格以至人生态度,学术的客观性与个体的主观性,大概的确有些关系。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这是我非常敬佩而想努力学习的。朱先生那半弯的腰,盯着你看时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带着安徽口音的沉重有力的声调,现在异常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因为自己懒于走动,我和朱先生来往不多。在“文革”中,去看过他几次。我们只叙友情,不谈美学。聊陈与义的诗词,谈恩斯特·卡西尔……虽绝口不涉及政治,但我当时那股强烈的愤懑之情总有意无意地表露了出来。我把当时填的一首词给朱先生看了,朱先生却以“牢骚太盛防肠断”来安慰、开导我。并告诉我,他虽然七十多岁,每天坚持运动,要散步很长一段路程,并劝我也搞些运动。朱先生还告诉我,他每天必喝白酒一小盅,多年如此。我也是喜欢喝酒的,于是朱先生便用酒招待我,我们边喝边聊。有一两次我带了点好酒到朱先生那里去聊天,我告诉他,以后当妻子再干涉我喝酒时,我将以高龄的他作为挡箭牌,朱先生听了,莞尔一笑。“文革”后,朱先生更忙了,以耄耋之年,编文集、选集、全集,应各种访问、邀请、讲学、开会,还要翻译维柯……于是我没再去朱先生那里了。最近两年,听说朱先生身体已不如前,但我消息既不灵通,传闻又时好时坏,加上自己一忙,也就没十分注意。-19-\n如今,一声惊雷,先生逝去。回想起当年情景,我真后悔这十年没能再去和朱先生喝酒聊天,那一定会痛快、高兴得多。但这已经没有办法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复。只是记忆和感情将以更丰富的形态活在人的心底。而这也就是死亡所不能吞噬的人类的有活力的生命和生命的活力。一九八六年三月七日晨五时匆草(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者和朱光潜先生曾有过激烈的论争,学术见解也不甚相同,但在作者心中对朱先生却仍充满了崇敬、爱戴之情。B.作者年轻时知识浅薄、牢骚满腹,写文章也是言辞凶厉、傲慢自大,他为自己对朱光潜先生造成的伤害懊悔不已。C.本文采用倒叙手法,抓住典型细节,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表现朱光潜先生崇高的品格,表达了深沉的悼念之情。D.“文革”中作者与朱光潜先生会面时只叙友情,不谈美学,既有当时政治气候的原因,也有两人观点相悖的原因。E.作者认为朱光潜先生的人品、人格以及人生态度决定了他学术风格,并最终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美学大家。(2)在这篇悼念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光潜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6分)(3)作者与朱光潜先生曾经激烈地相互批评过这一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4)朱光潜先生对“论敌”的态度给你哪些启迪?请你结合文本分条陈述。(8分)第Ⅱ卷表达题(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奥斯卡著名影星凯奇在一部电影中一人分饰两角,所扮演的孪生兄弟性格又判若两人,却能说变就变,迅速入戏。B.《狼图腾》里作者笔下的草原狼,既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既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这部书堪称为一部力透纸背的大书。C.他这个人心直口快,嘴上没有把门锁,刚才的话也是想什么到就说什么,言不由衷,你可千万不要介意。D.随着家用电器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产品更新换代也日益加快,新概念、新功能不断涌现,更多的新型家电产品也登堂入室。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19-\n.近日,有一档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它不仅改变了很多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也提高了湖南台的收视率。B.证监会今天宣布,为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证券交易方式,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将于近期正式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C.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与人们普遍认为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层融化、冰层面积缩小相反,南极冰层的总面积仍在扩散。D.美国财政部在公布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之后,媒体就问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来的。财政官员竟然说,他们没有研究依据,只是这个数字听上去比较顺耳。15.请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隐语的最早应用大概在预言谶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符谶大半是隐语。①神有所感示,也用诗歌传达给人②不过人说的话要明白③才能显得他神秘玄奥④人有所颂祷,用诗歌进呈给神⑤诗歌在起源时是人与神互通心意的媒介⑥神说的话要不明白A.④②①⑥③⑤B.⑤⑥③①④②C.⑤④①②⑥③D.⑥③⑤④②①16.把画线部分改写成一个单句,使它与下文衔接顺畅。(5分)三星堆文化引人注目,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面具,这些青铜面具模样不同寻常,这是三星堆文化的一个奇特之处。这些面具几乎千篇一律地是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阔扁嘴,几乎没有下巴颏。仔细观察这些青铜面具,两只耳朵上各有一个小孔。这种面具的脸型与现代当地人大相径庭,代表什么使人费解。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自古以来人们依土地而生,自然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坚毅不拔,沉静、博大、深厚;水至柔至利,屈曲有致,既可润物无声,又能摧枯拉朽。山的阳刚与水的阴柔相生相合,便是宇宙无限的生机。当春风吹来的时候,②-19-\n;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在自然生命的苍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当秋景的宁静疏落,让人体会收获过后的宁静和天高云淡的旷远;而冬日的萧瑟空寂,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艰难和顽强。人在山川的变化中,找到了自己情绪的寄托,获得精神的安顿。因此③,望水则情溢于水。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个人想要成为击剑高手,他去找大师,他问:“我努力练习多少年能成为高手?”大师说:“大概10年吧。”他又问:“如果我不吃不睡24小时不断地刻苦练习,那需要多少年呢?”大师说:“30年。”要求: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参考答案:1.A(B.强加因果C文中是“最浅显的语言”D文中是“来自于又外在于。。。。)2.C(“创作状态”)3.B(A“理论者那里”C“取决于”而非彰显D无中生有)4.C(偷看)5.A6.B(非“草草”,应为“草定”)7.(1)隋朝末年社会混乱,不能坚守,便迁徙百姓到宁、庆二州,致使戎人、羯胡交相侵入。(“季”“就”“交侵”各1分,句意2分)(2)景龙二年,唐休璟退休在家,身体和精力虽然已经衰退,但获取功名之心却更加强烈。(“致仕”“虽”“弥”各1分,句意2分)8.答案:(1)鞍马、关山、鹧鸪,交代了旅途中的环境;(2)行色匆匆的长途跋涉中,鹧鸪声声,渲染凄凉的气氛,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3)鞍马倥偬,关山重重,已使人劳顿,鹧鸪的叫声更是旅人愁绪的象征,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和身不由己的悲哀。(作用3分,答出一点给1分,结合意象意境分析出2点给2分)9.答案:作者对旅途中的愁情描述很有层次。(1)“又在关山闻鹧鸪”,作者触景生情,写出自己漂泊无定、孤寂无依之愁。(2)“一杯鲁酒”,作者借酒消愁而愁情更浓。(3)“逆旅新丰”,“笑长安却误英雄”-19-\n运用马周客乡受辱的典故,写出了自己落魄、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无奈。(4)“云树濛濛,春水东流,有似愁浓”,运用比喻,用有形之物状无形之情,化虚为实,写出愁情之浓。(4点中答出任意3点并结合词句分析就可得满分。)10.略11.(1)A给2分,B给3分,E给1分;C、D不给分。(C将作者与“我”等同;D“她每天心无旁骛的学习,所以才会缺乏与人交往的时间。”文中可以猜测老金的女儿甚至可以旷课,而且很多时间是在看小说,逛街。所以这点在文中无根据。另外“说明家长往往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对孩子衡量的机制上存在很大缺失。”这句也不完全对,老金其实对女儿缺乏朋友圈子是很焦急的,E“表现出家长对子女找到异性朋友后对自己的疏忽表示不满”,“不满”在文中谈不上,说是“矛盾”还可以)(2)参考答案①聪慧优秀:在北京念大学,并且在并不全力以赴的情况下专业课能拿第一。②清高孤傲:看不起同学,没有什么朋友,无聊时,只好给父亲发短信倾诉。③与父亲关系很好:愿意和父亲倾诉,并能大事小事鸡零狗碎的事都讲。④文艺青年:一个人坐在校园的草地上晒太阳,看闲书,听CD,爱看昆德拉的《无知》。⑤生活讲究,追求精致。或者说是衣食无忧的天之骄子,没有赚钱的学生,购买名牌的衣服和鞋。有大量的时间享受悠闲的大学生活,不用为生活奔波。(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主要在于自圆其说,注意并非性格特点,而是人物形象分析,所以有关人物身份等也可以说。3点即可,每点2分)(3)参考答案①老金女儿从最开始大量给父亲发短信到文章结尾找到男朋友后不勤于给父亲发短信的对比——看到老金女儿思想的变化。②从最开始办公室里老金手机短信声的频频响起到最后“我”都觉的寂静形成对比—衬托出老金的“充实”与孤寂。③老金与“我”对待长大了的孩子的观念之对比——凸显“我”与老金教育观念的差别。④开始“我”对老金女儿的交际能力的担忧到最后对老金女儿成功有朋友圈的祝贺,形成对比——突出老金女儿的变化。(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3点即可,每点2分)(4)(2+6分)答案:探究示例一:以“老金的蝈蝈笼子”为题更合适。①“蝈蝈笼子”-19-\n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手机比喻成蝈蝈笼子,短信声响就是蝈蝈的叫声,新颖有趣,容易吸引读者关注。②以“老金的蝈蝈笼子”为题内涵丰富。“笼子”保护着“蝈蝈”,也禁锢“蝈蝈”,有时颇像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以此为题更能呼唤出读者的丰富想象,有利于凸显小说的主题。③从读者接受角度看,以“老金的蝈蝈笼子”为题,口语化强烈,有着对老友揶揄的感觉,让人忍俊不禁。通过以上比较看出,“老金的蝈蝈笼子”做标题更好,“转变”就过于浅白平淡了。探究示例二:以“转变”为题更合适。①以“转变”为题能够更准确直接地概括小说要表达的真正内容,文中老金的女儿的一系列转变,老金情绪的一系列转变,作者态度的一系列转变共同组成了文章的有机整体。小说展示的就是转变的过程及结果。②以“转变”为题能够更让人深思去比较两代人之间的不同,事情前后的变化,而不止关注一方,这对小说主题的全面理解是比较有利的。③在读者领悟的角度上,以“转变”为题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蝈蝈笼子”容易让人在题材上产生误解,不利于读者领会文章内容。通过以上比较看出,“转变”做标题更好。12.(1)C3分;A2分;D1分。(B项对作者的评价和感情分析不当,D项原因分析依据不足,E项概括绝对、片面)(2)①朱光潜先生是一位一生勤奋,笔耕不辍,为中国现代美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学大家;(2分)②他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对批评他的人也能宽容对待;(2分)③他为人谦和,心态平和,不怨天尤人。(2分)(答注意养生、爱运动等给1分)(3)①体现了作者的直率、坦诚;(2分)②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2分)③更能体现朱光潜先生豁达大度的崇高品格。(2分)(4)①在学术上认为对的要坚持己见,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2分)②对对手的长处和优点应不吝赞赏,(2分)③不罗织罪状,夸张其辞,不整人;(2分)④把论敌当朋友,互相激励提高。(2分)13.B(A项“判若两人”应指同一个人B项,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形容诗文深刻有力。该词用在句中合乎语境。C项言不由衷:指说的不是真心话。应该用“有口无心”。D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此处属望文生义。-19-\n14.B(A项.关联词“不仅”“而且”语义反了B项.动宾搭配不当。将“扩散”改为“扩大”D项“在”提到句子最前面)15.C【解析】⑤是总说。④①分说,并列关系,且与⑤对应。②⑥分说,先说“人”,后说“神”。③句说的是神说的话的特点,应该在⑥后。16.(5分)引人注目的三星堆文化一个奇特之处就在于从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青铜面具的模样都不同寻常。17.(6分)(1)所以我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2)人在自然生命的萌动中感到美好的希望(3)观山则情满于山18.参考:忘记了做这件事的乐趣所在。一味追求忙碌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学会休息学会思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译文:唐休璟,是京兆始平人。他年轻时考中明经科。调露年间,单于突厥背叛朝廷,引诱煽动奚、契丹侵犯掠夺州县,后来奚、羯胡又与桑乾突厥一同谋反。都督周道务派遣唐休璟领兵在独护山打败了叛军,斩杀俘虏了很多叛兵,唐休璟因此被破格授任丰州司马。永淳年间,突厥围攻丰州,朝廷商议要放弃丰州,把百姓迁移到灵、夏二州,唐休璟认为不可以,向朝廷上书,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丰州又保存了下来。久视元年秋天,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领数万骑兵进犯凉州。唐休璟统率数千人前往迎击,来到阵前登高观察敌情,看见敌兵穿的铠甲颜色鲜艳,便对部下说:“自从钦陵死去,赞婆投降之后,麹莽布支新任敌兵首领,想要炫耀武力,所以他国内的权贵子弟皆随从而来。人马虽然看似精良,却不懂得军事,看我为诸-19-\n君攻取他们。”于是唐休璟披甲上马,抢先冲入阵地,与敌人六战六胜,大破吐蕃军队,斩杀吐蕃副将二人,斩获敌人首级二千五百个,并将敌兵尸体堆起来封土筑成大坟丘以后而归。此后,唐休璟入朝,吐蕃也派使者来求和,在宴席上吐蕃使者多次偷看唐休璟。武则天询问原因,使者回答说:“去年在洪源交战时,这位将军雄猛无比,杀了我们很多将士,因此想记住他的相貌。”武则天大加赞叹。唐休璟尤其熟悉边防事务,从碣石向西越过四镇,绵延万里,山川要害,他都能记在心中。长安年间,西突厥的乌质勒与诸蕃不和,起兵相争,安西通道断绝,表奏相继上报朝廷。武则天命令唐休璟与宰相商讨事态,顷刻之间拟好奏章,武则天便批准施行。十几天后,安西各州上表请求接应兵马,行程和日期与唐休璟所估计的完全一致。武则天对唐休璟说:“只遗憾重用你太迟了。”因为契丹进犯边境,他又兼任安东都护。当时中宗李显当皇太子时,唐休璟出发之前,进宫报告皇太子说:“张易之兄弟侥幸受到恩宠的待遇,多次进入后宫参与宴会,纵情任性有失礼节,这不是朝臣应该做的,希望防备观察。”中宗登上帝位后,望着他说:“您从前对我的直言,我到现在还没有忘记。当初想召您进京议事,只是因为您在边境路程遥远,又考虑到北方边境的安危。”景龙二年,唐休璟退休在家,身体和精力虽然已经衰退,但获取功名之心更加强烈。当时尚宫贺娄氏经常干预国政,依附她的人都得到恩宠和官位,唐休璟就为儿子娶了贺娄氏的养女为妻,借以使自己的官运通达。唐休璟年过八十,却还不知满足,依托权贵以求晋升,被当时的人所讥讽。唐休璟起初得到皇帝封赏时,把几千匹绢分别散发给亲戚和族中之人,又拿出家里的几十万钱财重修家里的墓地,用完备的礼节重新安葬他五服之内的亲属,当时人都称赞他。延和元年七月,唐休璟去世,终年八十六岁,赠荆州大都督,谥号忠。-19-\n参考答案:1.B(非“草草”,应为“草定”)2.(1)隋朝末年社会混乱,不能坚守,便迁徙百姓到宁、庆二州,致使戎人、羯胡交相侵入。(“季”“就”“交侵”各1分,句意2分)(2)景龙二年,唐休璟退休在家,身体和精力虽然已经衰退,但获取功名之心却更加强烈。(“致仕”“虽”“弥”各1分,句意2分)8.答案:(1)鞍马、关山、鹧鸪,交代了旅途中的环境;(2)行色匆匆的长途跋涉中,鹧鸪声声,渲染凄凉的气氛,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3)鞍马倥偬,关山重重,已使人劳顿,鹧鸪的叫声更是旅人愁绪的象征,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和身不由己的悲哀。(作用3分,答出一点给1分,结合意象意境分析出2点给2分)9.答案:作者对旅途中的愁情描述很有层次。(1)“又在关山闻鹧鸪”,作者触景生情,写出自己漂泊无定、孤寂无依之愁。(2)“一杯鲁酒”,作者借酒消愁而愁情更浓。(3)“逆旅新丰”,“笑长安却误英雄”运用马周客乡受辱的典故,写出了自己落魄、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无奈。(4)“云树濛濛,春水东流,有似愁浓”,运用比喻,用有形之物状无形之情,化虚为实,写出愁情之浓。(4点中答出任意3点并结合词句分析就可得满分。)10.略11.(1)A给2分,B给3分,E给1分;C、D不给分。(C将作者与“我”等同;D“她每天心无旁骛的学习,所以才会缺乏与人交往的时间。”文中可以猜测老金的女儿甚至可以旷课,而且很多时间是在看小说,逛街。所以这点在文中无根据。另外“说明家长往往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对孩子衡量的机制上存在很大缺失。”这句也不完全对,老金其实对女儿缺乏朋友圈子是很焦急的,E“表现出家长对子女找到异性朋友后对自己的疏忽表示不满”,“不满”在文中谈不上,说是“矛盾”还可以)(2)参考答案①聪慧优秀:在北京念大学,并且在并不全力以赴的情况下专业课能拿第一。②清高孤傲:看不起同学,没有什么朋友,无聊时,只好给父亲发短信倾诉。③与父亲关系很好:愿意和父亲倾诉,并能大事小事鸡零狗碎的事都讲。-19-\n④文艺青年:一个人坐在校园的草地上晒太阳,看闲书,听CD,爱看昆德拉的《无知》。⑤生活讲究,追求精致。或者说是衣食无忧的天之骄子,没有赚钱的学生,购买名牌的衣服和鞋。有大量的时间享受悠闲的大学生活,不用为生活奔波。(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主要在于自圆其说,注意并非性格特点,而是人物形象分析,所以有关人物身份等也可以说。3点即可,每点2分)(3)参考答案①老金女儿从最开始大量给父亲发短信到文章结尾找到男朋友后不勤于给父亲发短信的对比——看到老金女儿思想的变化。②从最开始办公室里老金手机短信声的频频响起到最后“我”都觉的寂静形成对比—衬托出老金的“充实”与孤寂。③老金与“我”对待长大了的孩子的观念之对比——凸显“我”与老金教育观念的差别。④开始“我”对老金女儿的交际能力的担忧到最后对老金女儿成功有朋友圈的祝贺,形成对比——突出老金女儿的变化。(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3点即可,每点2分)(4)(2+6分)答案:探究示例一:以“老金的蝈蝈笼子”为题更合适。①“蝈蝈笼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手机比喻成蝈蝈笼子,短信声响就是蝈蝈的叫声,新颖有趣,容易吸引读者关注。②以“老金的蝈蝈笼子”为题内涵丰富。“笼子”保护着“蝈蝈”,也禁锢“蝈蝈”,有时颇像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以此为题更能呼唤出读者的丰富想象,有利于凸显小说的主题。③从读者接受角度看,以“老金的蝈蝈笼子”为题,口语化强烈,有着对老友揶揄的感觉,让人忍俊不禁。通过以上比较看出,“老金的蝈蝈笼子”做标题更好,“转变”就过于浅白平淡了。探究示例二:以“转变”为题更合适。①以“转变”为题能够更准确直接地概括小说要表达的真正内容,文中老金的女儿的一系列转变,老金情绪的一系列转变,作者态度的一系列转变共同组成了文章的有机整体。小说展示的就是转变的过程及结果。②以“转变”为题能够更让人深思去比较两代人之间的不同,事情前后的变化,而不止关注一方,这对小说主题的全面理解是比较有利的。-19-\n③在读者领悟的角度上,以“转变”为题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蝈蝈笼子”容易让人在题材上产生误解,不利于读者领会文章内容。通过以上比较看出,“转变”做标题更好。14.B(A项.关联词“不仅”“而且”语义反了B项.动宾搭配不当。将“扩散”改为“扩大”D项“在”提到句子最前面)15.C【解析】⑤是总说。④①分说,并列关系,且与⑤对应。②⑥分说,先说“人”,后说“神”。③句说的是神说的话的特点,应该在⑥后。16.(5分)引人注目的三星堆文化一个奇特之处就在于从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青铜面具的模样都不同寻常。17.(6分)(1)所以我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2)人在自然生命的萌动中感到美好的希望(3)观山则情满于山18.参考:忘记了做这件事的乐趣所在。一味追求忙碌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学会休息学会思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译文:-19-\n唐休璟,是京兆始平人。他年轻时考中明经科。调露年间,单于突厥背叛朝廷,引诱煽动奚、契丹侵犯掠夺州县,后来奚、羯胡又与桑乾突厥一同谋反。都督周道务派遣唐休璟领兵在独护山打败了叛军,斩杀俘虏了很多叛兵,唐休璟因此被破格授任丰州司马。永淳年间,突厥围攻丰州,朝廷商议要放弃丰州,把百姓迁移到灵、夏二州,唐休璟认为不可以,向朝廷上书,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丰州又保存了下来。久视元年秋天,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领数万骑兵进犯凉州。唐休璟统率数千人前往迎击,来到阵前登高观察敌情,看见敌兵穿的铠甲颜色鲜艳,便对部下说:“自从钦陵死去,赞婆投降之后,麹莽布支新任敌兵首领,想要炫耀武力,所以他国内的权贵子弟皆随从而来。人马虽然看似精良,却不懂得军事,看我为诸君攻取他们。”于是唐休璟披甲上马,抢先冲入阵地,与敌人六战六胜,大破吐蕃军队,斩杀吐蕃副将二人,斩获敌人首级二千五百个,并将敌兵尸体堆起来封土筑成大坟丘以后而归。此后,唐休璟入朝,吐蕃也派使者来求和,在宴席上吐蕃使者多次偷看唐休璟。武则天询问原因,使者回答说:“去年在洪源交战时,这位将军雄猛无比,杀了我们很多将士,因此想记住他的相貌。”武则天大加赞叹。唐休璟尤其熟悉边防事务,从碣石向西越过四镇,绵延万里,山川要害,他都能记在心中。长安年间,西突厥的乌质勒与诸蕃不和,起兵相争,安西通道断绝,表奏相继上报朝廷。武则天命令唐休璟与宰相商讨事态,顷刻之间拟好奏章,武则天便批准施行。十几天后,安西各州上表请求接应兵马,行程和日期与唐休璟所估计的完全一致。武则天对唐休璟说:“只遗憾重用你太迟了。”因为契丹进犯边境,他又兼任安东都护。当时中宗李显当皇太子时,唐休璟出发之前,进宫报告皇太子说:“张易之兄弟侥幸受到恩宠的待遇,多次进入后宫参与宴会,纵情任性有失礼节,这不是朝臣应该做的,希望防备观察。”中宗登上帝位后,望着他说:“您从前对我的直言,我到现在还没有忘记。当初想召您进京议事,只是因为您在边境路程遥远,又考虑到北方边境的安危。”景龙二年,唐休璟退休在家,身体和精力虽然已经衰退,但获取功名之心更加强烈。当时尚宫贺娄氏经常干预国政,依附她的人都得到恩宠和官位,唐休璟就为儿子娶了贺娄氏的养女为妻,借以使自己的官运通达。唐休璟年过八十,却还不知满足,依托权贵以求晋升,被当时的人所讥讽。唐休璟起初得到皇帝封赏时,把几千匹绢分别散发给亲戚和族中之人,又拿出家里的几十万钱财重修家里的墓地,用完备的礼节重新安葬他五服之内的亲属,当时人都称赞他。延和元年七月,唐休璟去世,终年八十六岁,赠荆州大都督,谥号忠。-1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3:19:39 页数:19
价格:¥3 大小:121.1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