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宁阳县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上学期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1.“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充满正能量的央视春晚小品,引发了国人的共鸣。《扶不扶》小品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①优秀文化能绐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②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③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以道德做担保,用文明来贷款”。“道德信贷”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提升家庭诚信度的同时,拓展了群众致富渠道。“道德信贷”的开展()①有利于杜绝诚信缺失现象,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②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大幅度降低不良贷款率③有利于引领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的社会良好风尚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全面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某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设有古今中外名人苑、论语书卷夫子园、名言警句文化长廊……最让人难忘的是道路的命名:爱生路、尊师路、弘德路、孝母路……若以此为素材写一篇宣传报道,你认为最适合的关键词是()A.深远持久发扬传统立足实践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文化融合C.潜移默化熏陶情操道德修养D.博大精深色彩斑斓文化竞争4.国际联盟曾以“大象”为题征文,英国人写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法国人作了《大象的恋爱》;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这说明()13\n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D.文化影响人们的政治活动5.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6.2022年8月13日,《汉字》国际巡展在京启动。巡展以卜骨、青铜器、陶器、竹简、钱币、玉石、纸张等历史文物为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华文字文化的精髓。这说明()A.文化从来就有,与人类生活无关   B.人类文化起源于汉字C.只有汉字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D.文化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7.青州市发挥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当代书画产业,书画年成交额高达50多亿元,成功地将文化优势转变成了经济优势。这说明()A.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D.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8.中国是一个文化积淀很深的国家,作为中国的服装品牌,应该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通过服饰文化诠释中国民族文化,让中国服装品牌屹立在国际舞台上,使中国民族文化成为国际的引领者。材料蕴含的道理有(  )①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传播的广度决定文化的影响力④人口流动是文化传播更为直接的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书香”,这一温馨浪漫的词汇,今年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有利于()①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②引领社会思潮,消除文化差异③文化直接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力量④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0.“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回家是所有中国人一直以来的共同信仰。2022年春节期间,央视陆续推出了“回家”系列公益广告片,包括《爸爸的谎言》、《妈妈的等待》、《春节回家》等,呼吁每个人都“别爱得太迟,常回家看看”。不少网友评价这些广告着得让人“心酸泪奔”。材料主要表明()13\n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促进经济发展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11.孔子的《论语》被公认为代表中国文化首屈一指的著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在历史的变化发展中存续下来,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了()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12.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却不懂得欣赏、珍惜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知一味盲目崇洋,把祖宗的遗物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怪、一点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A.正确,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B.正确,因为这样有利于发展新文化C.错误,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D.错误,因为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穿“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线,彰显“教育优先,育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因为教育()①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④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4.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宣传敬老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15.中国书画大师范曾先生一贯倡导“回归古典,回归自然”,在他笔下的人物从古代先哲大儒到野牧村童等都能使人感受到守望祖国传统文化、关怀社稷民生的胸怀。这启示我们()①全面继承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到新的水平13\n②中华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③只有继承优秀中华文化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④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6.当前,红色影视剧创作成为一种文化热点和文化时尚。“红色经典”的改编必须坚守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尊重原作的基本内涵、时代背景、主要情节,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神视野的拓展与艺术观念的更新。这要求创作者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处理好()A.借鉴与融合的关系B.吸收与传播的关系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D.改造与继承的关系17.“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①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②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③文化交流融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④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8.从2022年开播的《我要上春晚》和2022年开播的《直通春晚》开始,央视调整目光,充分挖掘各地方和互联网上的民间文艺资源,让许多“原生态”的文艺表演登堂入室,也让挑剔的观众们眼前一亮。这说明:()A.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评价标准是文艺创新的源泉B.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使艺术创作更具活力C.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文化生活需要的多层性决定人们文化评价的多元化19.“喜大普奔”“高端、大气、上档次”“土豪金”等新词是2022年以来的网络热词,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A.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如实反映 B.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传承的要求C.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却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由此看来,继承传统文化应()A.古为今用,推陈出新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海纳百川,熔铸百家2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13\n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说明()①民间艺术元素是文化作品的来源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③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④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22.“书圣”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很高,他不仅把平生博览所得的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之中,而且创造出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体,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格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说明()①文化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传承③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④文化创新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3.作家王蒙曾说:“百十年来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汉字给我们的信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字具有的重要价值有()①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4.漫画《任重道远》启示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这种底气源于()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25.《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体现了()①民族文化起着决定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13\n②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③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6.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印象铁三角”组合最新导演创作的印象系列第六部作品《印象普陀》,在浙江普陀揭开全球首演的帷幕。印象系列的六部作品虽同冠“印象”之名,但每一部都风格迥异,凝聚着不同地域浓烈、深刻的文化特色和独树一帜的气质、风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五彩缤纷、丰富多彩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D.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文化特征27.《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B.提升我国的文化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28.“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2022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公祭开始,全场高唱国歌。随后,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这一纪念日活动的意义在于()①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③慎终追远,注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9.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30.《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展现了中国饮食的“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这种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13\nA.差异性B.民族性C.地域性D.包容性3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祭祖,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22年11月27日,48位台湾南部基层农业界人士来到“炎帝故里”湖北省随州市,与大陆同胞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这表明(  )A.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B.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C.海峡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32.“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绝技,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强调了()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B.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33.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就文化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综合探究。一小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社会制度与文化发展》、《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文化在我国国际影响力中的作用问题》、《传统文化现状研究》。据此推断,该组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B.大力发展人民大众文化的路径C.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东西方比较D.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反思34.有人掌握了电脑技术,却充当电脑“黑客”;有人掌握了医疗技术,却要先收“红包”才肯救治病人。这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加强人们的()A.科学文化修养              B.思想道德修养C.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D.专业能力的培养35.莫言在谈到创作过程时说:“从马尔克斯文学里面得到很多的滋养,他是没见面的大师。”莫言说自己曾学过马尔克斯,但在创作生涯中,也不断消化吸收并尝试自己的想法。莫言的创作体会启示我们()A.不同国家作家的审美观相同B.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C.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35.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关于雷锋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3\n①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②顺应时代,展现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凝聚力量,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36.“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近几年来,收看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几乎成了很多家庭的“必修课”,甚至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汉字书写高潮。不同于总是喜欢引进国外版本的众多歌唱选秀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完全是原创节目。这表明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②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④文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7.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仅是建议。我们的脚下沽有多少泥土,我们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深入基层,以贴近民生的视角,为您带来生产生活第一线最鲜活的报道。这说明①文艺工作者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②文艺作品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③今天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④真正同人民群众生活相贴近的文化产品,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8.《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因为优秀网络文化可以①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发展②坚持多元指导,弘扬社会新风③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④弘扬自然科学,营造良好氛围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39.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202213\n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表示,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文艺工作者更注重德艺双馨,不仅注重艺术水准的提高,更关注自身高尚品德和健康情趣的养成,注重以严谨的职业操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下列各项与文艺工作者做法蕴含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A.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B.有人掌握了电脑技术,却去充当电脑“黑客”C.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40.2022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文明作用都是不可替代②培育中华传统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③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应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传统引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II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第41题12分,第42题16分,第43题12分,共4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1928年的油画作品,所描绘的是《史记·田丹列传》中的农民起义领袖田横在刘邦称帝后,将到洛阳招安,他手下忠心的500名战士为他送行的情景。这幅巨大的历史画作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徐悲鸿以其作品的创新被誉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典范和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 徐悲鸿的艺术之路给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创新具有哪些重要的启示?(12分)42.(16分)2022年以来,我国各地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发展,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显著。13\n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山区贫穷的根源除了资源贫乏外,另一个主要症结是人口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差。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长期的贫困文化积淀,又反过来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注重解决文化贫困的合理性(12分)⑵请你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精准扶贫书写两条公益广告语。(4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试图改变历史共识、颠覆英雄形象,说到底,就是要用所谓的“再发现”“再思考”“再评价”瓦解精神、消解价值。雷锋成了“自拍狂魔”、邱少云“违背生理学”、张思德“是烧鸦片时窑塌致死”……凡此种种,以崇尚英雄为耻、以抹杀英雄为荣、以否定历史为乐。如果不辨真伪、有意歪曲,再厚重的历史都会失去应有的重量;不负责任的“解构”、罔顾事实的“揭秘”,伤害人民的感情,动摇民族的根基。一个有温度的时代,必然致敬英雄;一个有历史感的民族,必然铭记传统。只有牢牢维系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才能凝聚国家的魂魄。只有全社会更加尊重英雄、致敬英雄,才能让英雄安息,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1)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的意义。(6分)(2)结合材料,就如何让烈士精神深入人心提出两条措施,并分析其文化生活依据。(6分)13\n13\n参考答案1.C2.C3.D4.C5.B6.D7.B8.A9.C10.D11.D12.D13.D14.C15.C16.C17.A18.B19.D20.B21.D22.B23.B24.A25.C26.D27.C28.A29.B30.C31.C32.C33.A34.B35.A36.B37.C38.B39.A 40.B41.①自觉投身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分)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即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3分)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即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和文化竞争,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分)④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文化守旧主义、文化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3分)42.(1)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扶贫可以消除贫困的文化因素,有利于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4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文化扶贫,可以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4分)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解决文化贫困,能够转变贫困地区群众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热情,实现脱贫致富。(4分)(2)答案示例:①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②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事业;③扶贫济困,践行友善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3.(1)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②有利于用英雄精神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③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革命传统,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每点2分,共6分)(2)答案示例:①措施:举办学习英雄演讲比赛、“向英雄致敬”主题班会等活动,营造弘扬英雄的文化氛围。依据: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13\n措施:运用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宣传英雄的先进事迹。依据: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每点措施2分,依据1分。考生作答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8-25 13:45:27 页数:13
价格:¥3 大小:95.4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