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A.米B.秒C.摄氏度D.米每秒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3.小明跑百米时,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7秒,则正确的说法是()A.小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明在前50米的速度比后50米的速度大C.小明在前50米比后50米跑的慢D.小明在百米跑中速度没变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声音的传播必需要有介质C.水中的声速大于空气中的声速D.真空中可以有回声5.同一歌唱演员唱高音歌曲和唱低音歌曲,两者发出的声音()A.主要是音调不同B.主要是响度不同C.主要是音色不同D.完全相同6.下列事例中不能减小噪声的是()A.飞机场附近民居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B.对远处喊话时,通常用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C.汽车驶入市区时禁止鸣喇叭D.一些工场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罩7.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B.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C.把标准大气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D.所有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8.某一固体,对其加热达到某一温度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直到全部变成液体.该固体可能是下列物体中的()A.锡块B.松香C.玻璃D.沥青9.关于水沸腾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沸腾18\n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沸腾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升温10.下列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之间连线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凝固B.雾的形成﹣汽化C.雾松的形成﹣升华D.露珠的形成﹣液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年是__________的单位.无论测量什么物理量__________(选填“错误”或“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12.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一物体速度为10m/s,意思是这个物体每秒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__.13.小明推动一木块在水平地面上由左向右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木块向__________运动;以木块为参照物地面向__________运动.14.如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表.介质声速(m/s)介质声速(m/s)介质声速(m/s)空气(0℃)331煤油(25℃)1324冰3230空气(15℃)340水(常温)1500铜(棒)3750软木500海水(25℃)1531大理石3810请你从如表中总结出两条规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15.音调、__________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其中__________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比人通常能听到的声音频率高的声叫__________.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16.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__________.我们应该避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会产生__________污染,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7.如图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b,分别测杯中水的温度,其中放置错误的是__________温度计.a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18\n18.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19.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__________(填“里面”或“外面”)蒙上一层白色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是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是__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的;雾气消除是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已进入每个家庭.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制冷剂发生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从冰箱内__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冬天雪后,即使气温一直在0℃以下,背阴处的雪也会慢慢变少.这是雪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是__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的.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2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__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__________.22.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2)__________.23.为了探究乐音的特征,小东做了以下实验.18\n(1)小东将钢尺的某处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一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①小红认为实验证据中存在错误,请你说明理由.②结合如图所示小东的操作,清你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2)改正实验后,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24.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该实验中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__________.(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A”、“B”或“C”).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4)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熔化持续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5)该物质在4分钟时处于__________状态;在6.5分钟时处于__________状态;图象中DE段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中要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3)从A到C的速度等于__________m/s.(4)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是在做__________运动.18\n四、应用与计算题26.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可以发现变湿了.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27.李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李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8\n2022-2022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A.米B.秒C.摄氏度D.米每秒【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解答】解:A、米是长度的单位,故A正确;B、秒是时间的单位,故B错误;C、摄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故C错误;D、米每秒是速度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各物理量单位的识别,比较简单.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A、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错;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是正确的;C、以流水为参照物,虽然山与流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无法直观地说明“山向船尾跑去”,故C错;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错.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3.小明跑百米时,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7秒,则正确的说法是()A.小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明在前50米的速度比后50米的速度大C.小明在前50米比后50米跑的慢D.小明在百米跑中速度没变【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18\n【专题】错解分析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v=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然后比较即可判断.【解答】解:在前50米的速度v1==≈8.3m/s,后50米的速度v2==≈7.1m/s,则v1>v2;所以小明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前50米的速度比后50米的速度大,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平均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要用路程除以对应的所有时间.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声音的传播必需要有介质C.水中的声速大于空气中的声速D.真空中可以有回声【考点】回声;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故A叙述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故B叙述正确;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故C叙述正确;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真空中不会有回声,故D叙述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及传播速度,属于基础题.5.同一歌唱演员唱高音歌曲和唱低音歌曲,两者发出的声音()A.主要是音调不同B.主要是响度不同C.主要是音色不同D.完全相同【考点】音调.【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根据声音的三特征,音调、响度和因素的定义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果决定.【解答】解:同一歌唱演员唱高音歌曲和唱低音歌曲,声音的强弱可能相同;由于是同一个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变;低音歌曲和高音歌曲的音调一定不同.故选:A18\n【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属于基本应用.6.下列事例中不能减小噪声的是()A.飞机场附近民居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B.对远处喊话时,通常用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C.汽车驶入市区时禁止鸣喇叭D.一些工场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罩【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各个选项所给的具体措施,分别进行分析.【解答】解:A、飞机场附近民居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对远处喊话时,通常用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目的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扩散,从而使听到的声音的响度更大些,不能减小噪声,符合题意;C、汽车驶入市区时禁止鸣喇叭,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一些工场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类问题是考查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情况,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要重点掌握.7.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B.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C.把标准大气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D.所有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解答】解:A、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常用的是液体温度计,故A正确;B、摄氏温度计是这样规定的,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故B正确;C、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故C正确;D、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用途、工作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8.某一固体,对其加热达到某一温度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直到全部变成液体.该固体可能是下列物体中的()18\nA.锡块B.松香C.玻璃D.沥青【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晶体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2)常见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常见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解答】解:某一固体,对其加热达到某一温度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直到全部变成液,该物质是晶体,锡块属于晶体,松香、玻璃和沥青都属于非晶体,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是一道基础题.9.关于水沸腾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沸腾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沸腾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升温【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解答】解:A、液水在沸点温度下,吸热才能沸腾,故A错误;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气压高于一个大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所以水温达到100℃时,不一定会沸腾,故B错误;C、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后,下面的水汽化形成气泡,上升过程中与上面汽化形成的水蒸气汇合,气泡变大,到水面破裂,故C正确;D、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不同之处,属于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辨析.10.下列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之间连线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凝固B.雾的形成﹣汽化C.雾松的形成﹣升华D.露珠的形成﹣液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分析物质的物态变化时,关键是分清物质的前后状态.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为汽化,从气态转化为液态为液化;物质从固态转化为液态为熔化,从液态转化为固态为凝固;物质从固态转化为气态为升华,从气态转化为固态为凝华.【解答】解:A、霜是水蒸气放热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雾凇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18\nD、露珠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分析生活的具体实例,从中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时关键要记住物态变化的名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年是时间的单位.无论测量什么物理量误差(选填“错误”或“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常见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等,据此进行分析;(2)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又不尽相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只要规范测量,遵循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避免错误,但是误差不能消除,因为它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消除.【解答】解:年是我们生活中的时间的单位;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故答案为:时间;误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的时间单位的了解、以及对误差及其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特别要注意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1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物体速度为10m/s,意思是这个物体每秒运动的路程是10m.【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简答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对速度的物理意义、公式、单位的掌握分析答题.【解答】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速度10m/s的物理意义是:物体每秒钟运动的路程是10m.故答案为:运动快慢;10m.【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速度的物理意义即可正确答题.13.小明推动一木块在水平地面上由左向右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木块向右运动;以木块为参照物地面向左运动.【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一是要看选择谁作参照物,二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解答】解:小明推动一木块在水平地面上由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木块是向右运动的;如果以木块为参照物地面向左运动的.故答案为:右;左.18\n【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4.如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表.介质声速(m/s)介质声速(m/s)介质声速(m/s)空气(0℃)331煤油(25℃)1324冰3230空气(15℃)340水(常温)1500铜(棒)3750软木500海水(25℃)1531大理石3810请你从如表中总结出两条规律①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②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考点】声速.【专题】信息给予题;答案开放型;声现象.【分析】比较表中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以及在同种介质中不同温度下的速度进行比较解答.【解答】解:观察数据表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有关,故可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观察数据表可知,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速度也不同,故可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故答案为:①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②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数据表,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属于基础知识.15.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其中音调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比人通常能听到的声音频率高的声叫超声波.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根据各自的决定因素可做出判断,同时知道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波.【解答】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音调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比人通常能听到的声音频率高的声叫超声波.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响度;音调;超声波;音色.【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特征的辨别等,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16.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我们应该避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会产生噪声污染,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考点】声与能量;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信息.【专题】应用题;声现象.18\n【分析】(1)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3)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4)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解答】解:爆炸声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公众场所高声喧哗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所以产生的是噪声.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特别大,因此指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能量;信息;噪声;响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17.如图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b,分别测杯中水的温度,其中放置错误的是b温度计.a温度计的示数为44℃.【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温度计在测量温度时注意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让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在量程范围内,平视液面读数.【解答】解;a、b两温度计,a温度计的使用是正确的,b温度计接触到了容烧杯底,所以示数始终比a温度计的示数高;a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示数为40℃+4℃=44℃.故答案为:b;44.【点评】温度计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测量工具,要求从注意事项、测量、读数等方面熟练掌握.18.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A(填写序号).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①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②海波的熔点为48℃.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填一条即可).18\n【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答案开放型;实验分析法.【分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熔化时,不变的温度是这种晶体的熔点.【解答】解:如图,A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A是海波,48℃是海波的熔点.B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所以B是石蜡,石蜡熔化时没有固定的温度.故答案为:A;①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②海波的熔点为48℃;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晶体的熔点.19.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里面(填“里面”或“外面”)蒙上一层白色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是发生了液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是放(选填“吸”或“放”)热的;雾气消除是发生了汽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在冬天,车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放出热量,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玻璃上的小水滴吸收热量,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雾气消失.故答案为:里面;液化;放;汽化.【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2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已进入每个家庭.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制冷剂发生汽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从冰箱内吸18\n(选填“吸”或“放”)热.冬天雪后,即使气温一直在0℃以下,背阴处的雪也会慢慢变少.这是雪发生了升华(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是吸(选填“吸”或“放”)热的.【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从物质物态变化入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解答】解: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制冷剂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冬天,室外气温一直在0℃以下,在背阴处的雪也会慢慢变少,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答案为:汽化;吸;升华;吸.【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关于物态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把握好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2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A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B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2.20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分度值就是每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2)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3)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解答】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3)如图A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正确读数是2.20cm.故答案为:A;B;2.20cm.【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是一道基础题.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22.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8\n【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专题】简答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及响度的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解答】解: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鼓面的纸屑跳动、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等现象可以判断: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再根据: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可得: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答:(1)振动;(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响度和振幅有关的了解和掌握.23.为了探究乐音的特征,小东做了以下实验.(1)小东将钢尺的某处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一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①小红认为实验证据中存在错误,请你说明理由.②结合如图所示小东的操作,清你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2)改正实验后,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低.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声现象.【分析】(1)此实验研究钢尺振动时的响度跟钢尺振幅的关系.应该收集钢尺的振动幅度和钢尺响度,收集其他声音会干扰实验结果.同时结合题目中的研究对象分析,可得出此时的操作错误.(2)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解答】解:(1)①实验时眼睛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耳朵听钢尺振动产生的响度.我们不是研究桌子振动的幅度和桌子的响度,不能收集桌子的声音,故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钢尺,应该搜集钢尺振动的声音.不应该收集桌面被拍打时,桌子发出的声音,桌子和钢尺不是同一研究对象.②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之所以听到尺子拍打桌子的声音,是由于手没有压紧钢尺与桌子边缘接触的地方造成的.(2)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故答案为:(1)①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钢尺,应该搜集钢尺振动的声音.不应该收集桌面被拍打时,桌子发出的声音,桌子和钢尺不是同一研究对象;18\n②操作的错误是:手没有压紧钢尺与桌子边缘接触的地方;(2)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点评】分清是研究哪个物体的振动的响度和幅度且掌握人听到声音的四个条件:频率在20~20000Hz,有一定的响度,有介质,耳朵完好等知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4.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该实验中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停表.(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选填“A”、“B”或“C”).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则可知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4)该物质的熔点是50℃;熔化持续的时间约为2.8min.(5)该物质在4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在6.5分钟时处于液体状态;图象中DE段发生了汽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实验探究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实验中需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可以判断出所需的测量工具;(2)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向大数字读.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出熔化需要吸热.(4)BC段是熔化过程,根据图象确定熔化温度即熔点;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的时间,为熔化时间;(5)熔化前为固态、熔化时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完后为液态;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解答】解:(1)实验中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所以除了温度计外,还要用到停表;(2)A是俯视会使读数偏大,C是仰视会使读数偏小,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B正确;由图丙知,BC段为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3)物质熔化时,把试管取出,物质停止熔化,放回烧杯物质继续熔化,可见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4)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熔点为50℃;该物质由第3.3min开始熔化,到第6.1min完全熔化完,熔化过程持续了2.8min;(5)由图知,第4min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18\n6.5min已完全熔化完,为液态;DE段温度不变,是沸腾过程,由液态变为气态,为汽化过程.故答案为:(1)停表;(2)B;晶体;(3)吸收;(4)50;2.8min;(5)固、液共存;液体;汽化.【点评】本题是探究物质的熔化实验,涉及到了器材的选择、温度计的使用、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等,综合性很强,相关知识点较多,要细心分析.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中要根据公式v=进行速度计算.(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填“大”或“小”).(3)从A到C的速度等于0.3m/s.(4)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大,是在做变速直线运动.【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公式v=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由图读出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4)再读出AB、BC段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根据vAB和vBC比较出速度大小,判断出是匀速还是变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3)从A到C小车通过的路程sAC=10.0dm﹣1.0dm=9.0dm=0.9m,所用时间tAC=15:35:23﹣15:35:20=3s,从A到C小车的速度vAC===0.3m/s;(4)由图知,小车通过AB和BC走的路程sAB=10.0dm﹣6.0dm=4.0dm=0.4m,sBC=6.0dm﹣1.0dm=5.0dm=0.5m,18\n所用的时间tAB=15:35:22﹣15:35:20=2s,tBC=15:35:23﹣15:35:22=1s,速度:vAB===0.2m/s,vBC===0.5m/s;由以上的计算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大,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v=;(2)小;(3)0.3;(4)大;变速直线.【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四、应用与计算题26.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可以发现变湿了.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简答题.【分析】首先我们要分析出金属变湿的原因,然后再分析擦不干的原因.【解答】答:由于从冰箱取出的物体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发生凝结,由于液化附着在金属的表面上.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金属表面发生液化,所以一时擦不干.【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液化知识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液化的条件有没有发生变化.27.李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李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已知路程与时间,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平均速度.(2)求出全程的路程与需要的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1)平均速度:v1===6m/s;(2)全程的平均速度:v===5m/s;答:(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6m/s;(2)李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5m/s.【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分析清楚运动过程、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2:46:31 页数:18
价格:¥3 大小:320.5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