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朱市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朱市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的答案填在下表中.每小题3分,共45分)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2.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3.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4.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A.人耳有故障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5.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6.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l)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19\n7.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8.如图,该物块长度应记为()A.3.85cmB.1.85cmC.3.85mmD.1.85mm9.“男低音歌手引吭高歌”.这里低和高的含义是()A.前者低指响度,后者高指音调B.前后都是指音调C.前者低指音调,后者高指响度D.前后都是指响度10.在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冰棒的温度()A.降低B.不变C.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1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三点对一线12.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华,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汽化,后液化D.先凝固,后汽化13.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色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沿直线传播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斜插有水中的筷子“变弯”B.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形光斑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15.下列哪种器械利用了紫外线()A.能让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验钞机19\nB.能够让电视机进行遥控的电视遥控器C.能够用看不见的光产生大量的热的烘烤机D.能够让士兵夜间在战场上如白昼般看清周围物体的夜视仪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6.融雪天比下雪天更冷,这是因为雪熔化要__________热.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_____现象.17.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_.“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1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m/s,即__________km/s,这个速度是宇宙速度的极限.19.2022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距“天宫一号”30米的停泊点,开始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1)从30米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__________秒.(2)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__________的.20.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说出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__________;工人戴防噪声的耳罩:__________;工厂里的靠近学校的路段禁止鸣喇叭:__________.21.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石油液化气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2.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__________;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__________.23.身高1.7m的人在平面镜前1.5m处,平面镜高1m,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__________m,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__m.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池水照明月”,这两句诗说的分别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和光的__________现象.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每图2分,共24分)25.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19\n26.如图中AO是由空气向水面斜射的一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用标出反射角.27.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_______∠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__________靠近;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______的.(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_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______.(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2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4)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__________(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19\n29.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规律制成的.(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4)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5)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丙图中的__________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_;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10分.要求写出所依据的物理公式和必要的计算过程)30.一测量船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波所用时间是4s,已知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1500m/s.问:此处海底深度是多少?31.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段路时,小华发现一标示牌,如图.(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多少km/h?(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几分钟?19\n2022-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朱市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的答案填在下表中.每小题3分,共45分)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解答】解: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明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2.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考点】响度.【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调节音量按钮会改变声音的强弱,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响度定义进行分析解答,注意与其它声音特征的区分,属于易错题目.3.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考点】回声;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色;声与能量.【分析】(1)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2)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3)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的是回声.故B符合题意.C、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19\n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音色、回声和声音的利用.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4.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A.人耳有故障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应用题.【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波声,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解答】解:蝴蝶在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发出的是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故选D.【点评】此类题目,考查内容一般有两方面:(1)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都在人耳听觉频率范围之外,都是人听不到的声音;(2)大体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5.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专题】图析法.【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所以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所以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仍要不断吸热,所以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第10分钟后,此物质完全熔化完,所以此物质为液态.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9\n【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6.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l)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熔化、汽化、升华;其余三个是放热的;先判定4种现象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最后即可确定哪些是吸热的.【解答】解:(1)冰雪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故是熔化吸热过程;(2)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过程,故是放热的过程;(3)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体小液滴汽化成了水蒸气,故是汽化吸热的过程;(4)“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固态,故是凝华放热过程.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和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熟记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推理法.【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成像的物体是蜡烛,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8.如图,该物块长度应记为()A.3.85cmB.1.85cmC.3.85mmD.1.85m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19\n【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3.8cm和3.9cm中间,估读为3.8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85cm﹣2.00cm=1.85cm=18.5mm.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读数,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9.“男低音歌手引吭高歌”.这里低和高的含义是()A.前者低指响度,后者高指音调B.前后都是指音调C.前者低指音调,后者高指响度D.前后都是指响度【考点】音调;响度.【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男歌手的声带振动慢,发出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但声带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10.在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冰棒的温度()A.降低B.不变C.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要明确六种物态变化各是从哪种状态到哪种状态.记住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答】解:冰棒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选B.【点评】知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三点对一线【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首先要明白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其次要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最后选出符合条件的例子.【解答】解: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一叶障目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水的深度变浅,三点对一线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没有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的应是鱼翔浅底.故选C.【点评】光的传播规律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多注意课本中的例子,会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做到学以致用.19\n12.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华,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汽化,后液化D.先凝固,后汽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根据我们对于汽化和液化的理解来作答.【解答】解:露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露珠消失实际上是变为了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13.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色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沿直线传播【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被反射回原介质中的现象是光的反射,比如:漫反射、镜面反射;目前的光污染主要是镜面反射.【解答】解: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当光照射到它们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能量强亮度大,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色污染.故选A.【点评】考查光的反射的实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斜插有水中的筷子“变弯”B.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形光斑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斜插入水中的竹竿的光线从水射入空气,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在水中的一段看起来向上弯折了,故本选项正确.19\nB、树叶下面的光斑就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实像,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是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平静的水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15.下列哪种器械利用了紫外线()A.能让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验钞机B.能够让电视机进行遥控的电视遥控器C.能够用看不见的光产生大量的热的烘烤机D.能够让士兵夜间在战场上如白昼般看清周围物体的夜视仪【考点】紫外线.【专题】应用题.【分析】(1)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可用在验钞机上.(2)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3)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应用于烤箱、暖灯、夜视仪等.【解答】解:A、紫外线能让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验钞机.故A说法正确.B、红外线能够让电视机进行遥控的电视遥控器.故B说法不正确.C、烘烤机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故C说法不正确.D、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用途.并能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6.融雪天比下雪天更冷,这是因为雪熔化要吸热.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过程要吸热;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据此分析回答.【解答】解:当雪熔化时,要从周围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所以融雪天比下雪天更冷;冰棒冒的“白气”,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冰棒)液化成小水珠飘散在空中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答案为:吸;液化.【点评】本题考查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易错点“白气”和水蒸气混淆,记住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而白气能看到是液态的小水珠!17.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月亮.“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实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考点】光源;光直线传播的应用.19\n【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太阳、月亮、萤火虫中,只有月亮自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的是月亮;小孔成像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成实像.故答案为:月亮;实;光的直线传播.【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源的概念以及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属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即3×105km/s,这个速度是宇宙速度的极限.【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直接由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解答;(2)利用速度单位换算关系计算.【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1km/s=103m/s;3×108m/s=3×105km/s;故答案是:3×1083×105.【点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定要牢记.19.2022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距“天宫一号”30米的停泊点,开始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1)从30米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150秒.(2)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静止的.【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顺推法.【分析】(1)已知运动速度和间隔距离,利用t=计算间隔时间;(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解答】解:(1)从停泊到相互接触的时间为t===150s;(2)“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以对接完成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静止的.故答案为:(1)150;(2)静止.【点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也不一样.20.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说出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工人戴防噪声的耳罩: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工厂里的靠近学校的路段禁止鸣喇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19\n【专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工人戴防噪声的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1.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石油液化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考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使气体液化由两种方式:降低温度(任何气体在降到足够低的情况下都可以使气体液化)、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不能使所有的气体都液化).【解答】解: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液化可以大大的减少体积,可以节省空间.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答案为:压缩体积;降低温度.【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使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2.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使黑板变得粗糙.【考点】镜面反射.【分析】当黑板发生镜面反射时,就会使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当黑板粗糙时,就不会发生镜面反射了,而发生漫反射了.【解答】解:当黑板比较光滑时,会发生镜面反射,故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可把黑板打磨的粗糙些,让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故本题答案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使黑板变得粗糙.【点评】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射向了某一处方向,而漫反射是由于物体表面粗糙时,反射光线的方向变得是向各个方向反射.23.身高1.7m的人在平面镜前1.5m处,平面镜高1m,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1.7m,人和像的距离是3m.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成虚像.【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与物大小相同,人身高是1.7m,则像高也是1.7m;19\n(2)根据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人离镜1.5m,则像离镜1.5m,人与像的距离就是1.5m+1.5m=3m;(3)像与物的大小相同,与人到镜的距离无关.故答案为:1.7;3;不变.【点评】(1)“物与镜的距离”和“物与像的距离”易混淆,请注意区分;(2)视觉上的近大远小并不是真实的像的大小.24.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池水照明月”,这两句诗说的分别是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专题】声与光.【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1)“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2)“池水照明月”就是水面出现月亮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答案为:折射;反射.【点评】在物理题中,将古诗文中提到的情景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联系的题目很多,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与机械运动相联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与声现象相联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机械能相联系等等,这也是考试的一个热点.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每图2分,共24分)25.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首先要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其次掌握本题的基本作法:作出两个端点A、B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19\n【点评】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26.如图中AO是由空气向水面斜射的一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用标出反射角.【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界面上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先画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大致找到光线的位置,画出即可.【解答】解:先画出法线,这是一条过O点垂直于界面的直线;再在法线的左侧、界面之上,依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OB;最后再在水中、法线的左侧,依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点评】作光路图时一定要注意: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应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注意角度的变化,法线要用虚线,要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27.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等于∠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AO向ON靠19\n近,则OB向ON靠近;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的可逆性.【专题】实验题;压轴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3)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互换进行实验,观察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关系得出结论.【解答】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BON=∠AON.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ON靠近;如果将光源沿BO射入一条入射光线,会观察到反射光线会沿OA的方向射出,所以光路具有可逆性.故答案为:等于;ON;可逆;(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不能;同一平面内;(3)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可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答案为: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以及光路具有可逆性.2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4)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不变(变大/变小/不变);(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不能(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9\n【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3)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哪一侧观察;(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即可得出答案.(5)根据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这一特点,可判断棋子的像能不能成在白纸上.【解答】解:(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5)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为平明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棋子的像不会出现在白纸上.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2;(3)A;(4)不变;(5)不能;虚.【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眼睛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等都是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和强调的地方.29.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19\n(4)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5)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丙图中的a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9℃.【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实验室使用的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酒精度火焰大小等;(4)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5)掌握沸腾时与沸腾前现象的区别: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2)由图甲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3)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造成的;(4)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5)由图丙知,a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图象,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图象;由实验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9℃,所以水的沸点是99℃.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3)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4)见上图;(5)a;吸;保持不变;99.【点评】此题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沸腾图象的画法、沸腾时和沸腾前现象的区别及沸腾时的特点,还考查了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考查的很详细、全面,有关沸腾的知识难度不大,应注意掌握.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10分.要求写出所依据的物理公式和必要的计算过程)30.一测量船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波所用时间是4s,已知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1500m/s.问:此处海底深度是多少?【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专题】计算题.19\n【分析】声音的反射产生回声,超声波发出后4s收到信号说明单程时间是2s,再根据速度公式s=vt来计算海底深度即可.【解答】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4s=2s;又知: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1500m/s;则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答:此处海底深度是3000m.【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31.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段路时,小华发现一标示牌,如图.(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多少km/h?(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几分钟?【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交通标志牌“4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40km/h;“熊家塚15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熊家塚还有15km;(1)知道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车的速度;(2)已知汽车的最大速度和到熊家塚的距离,根据公式v=的变形式求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最快需要的时间.【解答】解:(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s=15km,t=30min=0.5h,v===30km/h;(2)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v=,∴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最快需要的时间:t′===0.375h=22.5min.答:(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点评】本题考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是一道基础题目.1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2:43:45 页数:19
价格:¥3 大小:324.7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