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10单选,每题2分,11、12、13多选,每题3分,共29分)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小王同学对自己身边的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C.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如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α角为()A.10°B.20°C.70°D.无法确定3.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又用3min20s的时间按时达到学校.他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是()A.1.2m/sB.1.5m/sC.2m/sD.2.5m/s4.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过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5.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它测得沸水温度是95℃,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15℃,现用它来测某液体温度,读数是29℃,该液体的真正温度是()A.17.5℃B.19℃C.23.75℃D.14℃6.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在48℃时的海波处于下面哪种状态()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如图所示,小烧杯和大烧杯中都装有一定量的水,它们的底部没有接触,现用酒精灯对大烧杯进行加热,使大烧杯的水沸腾,并且继续加热,此时小烧杯的水()A.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23\nB.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沸腾C.温度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D.温度能达到沸点,沸腾与否视火力而定8.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如果逐渐往杯中加水,杯底的光斑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保持不动D.无法判断9.某同学称木块质量时,错把木块放在天平右盘,他在左盘加80g砝码再将游码移到0.5g处天平正好平衡,则该木块的质量正确的为()A.80.5gB.80gC.81gD.79.5g10.在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码,则()A.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B.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D.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确定的1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冬天,用电热吹风吹湿了的头发B.湿衣服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C.瓶里的酒精用完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D.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12.有关声的利用,下列事例中,利用回声的是()A.探测鱼群的位置B.探测冰山离船的距离C.将病人体内的结石震碎D.测量海底深度13.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会发生变化的是()A.温度B.质量C.密度D.体积二、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4.甲、乙、丙三个同样的烧杯里倒入等量的水,再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铁块和铜块分别浸没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若没有水溢出,则三个烧杯中的水位由低到高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n15.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其质量之比m甲:m乙=1:2,ρ甲:ρ乙=2:5,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为__________.16.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经过__________后形成的彩色光谱,红色光弧在最__________层,紫色光弧在最__________层.17.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给沸腾的水打气加压,可以看见,水__________(能/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给瓶内打气,水的沸点__________.18.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m.19.小翠同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雄鹰和欢快鱼群,她看到水中的雄鹰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水中的鱼群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20.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__________的缘故.21.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___m.22.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判断是小刚在喊他.2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__.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则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__.23\n24.在图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25.医生通过听珍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声传递__________,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结石是利用声传递__________.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6.如图所示,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水里有个平面镜,请画出此题的光路图.27.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四、简答28.新年伊始,寒潮暴雪强势来袭,我们家的窗玻璃上出现了美丽的“冰花”.请问这美丽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还是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请你解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五、计算题29.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鸣笛的声音经3s被他听到;过20s后汽车再次鸣笛,经2s被他听到.若声速为340m/s,求汽车的速度.30.一辆载重汽车的车箱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为4t,求:(1)如果汽车装满泥沙,则汽车是否超载?(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kg/m3)(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六、实验题(共21分)31.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23\n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__________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②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g;接着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m1=_________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V奶=__________cm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__kg/m3.③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小雨的实验过程是:①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②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③倒干净水,再往瓶内装满酸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酸奶的总质量m2;则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ρ=__________.3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__(填“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3.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根据测量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分析可知:(1)冰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如果是晶体,熔点是__________℃.(2)在BC段所示物体处于__________过程中,23\n(3)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__________形成的.23\n2022-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10单选,每题2分,11、12、13多选,每题3分,共29分)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小王同学对自己身边的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C.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考点】温度;声速.【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答】解:A、洗澡水的温度与人体温度差不多,约为40℃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不可能达到5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2.如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α角为()A.10°B.20°C.70°D.无法确定【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1)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要清楚要使光线经镜面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光线要与镜面垂直.然后用几何知识求出∠ABC的度数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镜面N垂直,如图所示:由图知,两块平面镜相交成70°角,则∠CAB=90°﹣70°=20°,所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的夹角α=∠CAB=20°.23\n故选B.【点评】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和应用,要知道在此题中光不只是经过一次反射,并且当光与镜面垂直时,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3.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又用3min20s的时间按时达到学校.他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是()A.1.2m/sB.1.5m/sC.2m/sD.2.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先求出李军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加求出总时间t,用已知的路程s除以总时间t算出平均速度.【解答】解:s=600m∵v=,∴李军走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1===300s,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3min20s=200s,从家到学校总时间t=t1+t2=300s+200s=500s,.李军上学的平均速度v===1.2m/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4.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过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可归纳为“隔、吸、消”,“吸”就是把声能吸收耗散掉,达到减噪目的;最常用的吸音材料是多孔性材料,它的机理是让声波进入后,在吸音材料的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解答】解:大雪蓬松且多孔,声波进入后在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因此对噪声有吸收作用.故选B.23\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贴近生活实际,是中考的热点.5.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它测得沸水温度是95℃,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15℃,现用它来测某液体温度,读数是29℃,该液体的真正温度是()A.17.5℃B.19℃C.23.75℃D.14℃【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专题】计算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建立两个温度计,一个是准确温度计,一个是不准确的温度计.在两个温度计上分别标出冰水混合物和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对应值.在准确温度计上标出100℃和0℃,在不准确的温度计上标出95℃和5℃.在不准的温度计上显示的32℃,设在准确温度计上对应t,根据对应线段成比例求出实际温度.【解答】解:设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为32℃时实际温度为t,如图,由题意知,=,解得:t=17.5℃.故选:A.【点评】建立准确温度计和不准确温度计,在两个温度计上标出冰水混合物和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标出要测量的温度,利用对应线段成比例,易懂易掌握.6.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在48℃时的海波处于下面哪种状态()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知道海波是晶体,并且需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为48℃,固态的海波在48℃时,如果不能吸热,就会保持在48℃的状态,即为固态.海波的凝固点也为48℃,液态的海波在48℃时,如果不能放热,就会保持在48℃的状态,即为液态.如果固态海波在48℃时,继续吸热,就会开始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如果液态的海波在48℃时,继续放热,就会开始凝固,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故选D.23\n【点评】对于晶体来讲,在熔点(凝固点)时,物质有三种存在的可能(1)固态、(2)固液共存状态、(3)液态,三种状态都有能,而不一定是某一种状态.7.如图所示,小烧杯和大烧杯中都装有一定量的水,它们的底部没有接触,现用酒精灯对大烧杯进行加热,使大烧杯的水沸腾,并且继续加热,此时小烧杯的水()A.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B.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沸腾C.温度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D.温度能达到沸点,沸腾与否视火力而定【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2)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小试管中的水靠从大烧杯中吸热升温.【解答】解: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了液体的沸腾条件和热传递的条件,要把握住沸腾条件是温度不但达到沸点,而且还能不段吸热,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存在温度差异.8.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如果逐渐往杯中加水,杯底的光斑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保持不动D.无法判断【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作图题.【分析】杯子中盛有水,光线斜射入水中,就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然后分析光斑的移动情况.【解答】解:当杯子内逐渐加水时,光的折射程度不变,但入射点逐渐抬高且向右移动,由光的折射规律作出的折射光线照射在杯子底的光斑会逐渐向右移动,当水加满后,光斑就停止移动.23\n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对于光折射时的特点应当理解并掌握,能解释一些常见的光学现象,属于基础题;注意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不能记错.9.某同学称木块质量时,错把木块放在天平右盘,他在左盘加80g砝码再将游码移到0.5g处天平正好平衡,则该木块的质量正确的为()A.80.5gB.80gC.81gD.79.5g【考点】天平的使用.【专题】应用题;错解分析题.【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①将天平放在书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②调节衡量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读盘的中线处;③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重新平衡;④右盘中的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解答】解: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错了,则左盘中砝码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物体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所以木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木块质量等于m=80g﹣0.5g=79.5g.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天平的使用是初中最基本的一个测量工具,一定要掌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天平的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当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则砝码质量等于物体质量加上游码示数.10.在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码,则()A.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B.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D.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确定的【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平的使用.当砝码沾满了油污,砝码本身的质量会变大,而物体的质量经这样的砝码测出来会仍按砝码所标的质量读出,物体的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小.【解答】解:由于砝码沾满了油污,砝码的质量会比砝码所标的质量大,这样测出来的值会比真实值偏小.故选B.【点评】在天平的使用中,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一旦砝码的质量变大或变小,会引起物体的测量值变小或变大.1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冬天,用电热吹风吹湿了的头发B.湿衣服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C.瓶里的酒精用完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D.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3\n【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了空气的流速,可使蒸发加快,符合题意;B、湿衣服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提高了水的温度,可使蒸发加快,符合题意;C、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C、用扫帚把积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可使蒸发加快,符合题意.故选ABD.【点评】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经常考查到的一个知识点,有时还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如: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此实验中同时也考查到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12.有关声的利用,下列事例中,利用回声的是()A.探测鱼群的位置B.探测冰山离船的距离C.将病人体内的结石震碎D.测量海底深度【考点】回声.【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其应用:回声定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解答】解:A、渔民利用超声波探测鱼群的位置,渔船向水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鱼群被反射回来,从而判断出鱼群的位置,利用了回声定位;B、探测冰山离船的距离是利用超声波能向一定方向传播,而且可以穿透物体,如果碰到障碍,就会产生回声,不相同的障碍物就会产生不相同的回声,利用了回声定位;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不是利用回声定位;D、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海底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洋的深度,利用了回声定位.故选:ABD.【点评】回声定位实际上就是利用声音的反射传递信息,把握住这点是解题的关键.13.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会发生变化的是()A.温度B.质量C.密度D.体积【考点】质量及其特性;温度;密度与温度.【专题】应用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随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餐具由于热胀冷缩,物体的体积会增大,密度会随之减小.【解答】解: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餐具吸热温度升高;体积因热胀冷缩而变大;但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由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变小,故只有B不合题意;故选:ACD.23\n【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质量的本质,判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关键是抓住“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二、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4.甲、乙、丙三个同样的烧杯里倒入等量的水,再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铁块和铜块分别浸没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若没有水溢出,则三个烧杯中的水位由低到高依次是丙、乙、甲.【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应用题.【分析】已知质量相同,根据公式可知体积的大小关系,从而判断出水位的高低.【解答】解:根据密度公式可知,V=;由题意可知,铝块、铜块、铅块质量相同;∴V甲>V乙>V丙,又知甲、乙、丙三个量筒完全相同,∴三个量筒水位由低到高依次是丙,乙,甲.故答案为:丙;乙;甲.【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和密度大小的比较的理解和掌握.15.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其质量之比m甲:m乙=1:2,ρ甲:ρ乙=2:5,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为5:4.【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比例法;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公式得到变形式V=,分别列出甲乙两种物体体积的表达式,求比值,并代入题干中比例关系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已知ρ甲:ρ乙=2:5,m甲:m乙=1:2,由ρ=得,==×=×=.故答案为:5:4.【点评】比值的计算是物理中常见的题型,解题时的方法是,明确需求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关系式,然后按照上述格式条理清楚地进行运算,切不可想象心算.16.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经过折射后形成的彩色光谱,红色光弧在最外层,紫色光弧在最里层.【考点】光的色散.【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种色光.23\n【解答】解: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色散现象,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些颜色从上到下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彩虹的外侧为红色、内侧为紫色.故答案为:色散;外;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彩虹形成的原理的了解,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要求学生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17.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给沸腾的水打气加压,可以看见,水不能(能/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给瓶内打气,水的沸点升高.【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专题】探究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解答】解: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看到水不能沸腾,这是因为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增加了水面上的气压,沸点升高.这个现象表明:液体表面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故答案为:不能;升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18.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5m.【考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分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解答】解: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当路灯高出水面5m时,路灯倒影到水面的距离也是5m.故答案为:反射;5.【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原理,要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但此题中的水深1.5米是题干设置的干扰因素,注意不要被其迷惑.19.小翠同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雄鹰和欢快鱼群,她看到水中的雄鹰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的鱼群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1)水中的“雄鹰”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雄鹰”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23\n(2)因为鱼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鱼的实际位置要比看到的位置要深.故答案为:反射;折射.【点评】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根本区别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不在同种介质中,折射角一般不等于入射角.20.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考点】漫反射;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故答案为:漫;沿直线传播.【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基础知识.还要注意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1.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30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由图象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乙相对于甲的运动方向;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甲乙的路程,然后求出他们间的距离.【解答】解:由图象可知,v甲=15m/s,v乙=10m/s,甲乙均向西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做直线运动;∵v=,∴s甲=v甲t=15m/s×6s=90m,s乙=v乙t=10m/s×6s=60m,经过6s甲乙间的距离d=s甲﹣s乙=90m﹣60m=30m;23\n故答案为:东;30.【点评】由图象求出物体的速度,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22.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音调(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考点】音调;音色.【专题】应用题.【分析】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琴弦越紧,音调越高,琴弦越松,音调越低;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解答】解:小明通过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来调节音调;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小明根据音色的不同判断出是小刚在喊他.故答案为:音调;音色.【点评】音调和音色是声现象这一章的重点知识,也是中考经常考到的知识,需要掌握.2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音调最高的是丁.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则音调最高的是丙.【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图析法;声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2)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包括瓶内的水).【解答】解: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会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故音调由高到低依次为:丁﹣甲﹣乙﹣丙;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若用相同的力敲击瓶子,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因此丙瓶的水最少,因此音调最高.故答案为:丁;丙.【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关系,要结合题意分析解答.重点是弄清发声体.24.在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35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3\n(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2)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2.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4.35cm,物体长度为14.35cm﹣12.00cm=2.35cm.故答案为:2.35;1mm.【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5.医生通过听珍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结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解答】解:医生通过听珍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结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答案为:信息,能量.【点评】此题考查了声与能量、声与信息,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声波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6.如图所示,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水里有个平面镜,请画出此题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本题所要求的光路图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光线垂直射向水面,此时光线的方向是不变的,垂直射入是折射的一个特例.②光在水中射到平面镜上被反射,反射要遵循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被镜面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此时水中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空气中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先画出光线垂直射入水中,此时光线方向不变.(2)接着画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先画法线,然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最后画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先画法线,然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3\n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即折射角和入射角都是0°.当光射到平面镜上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当光从水中斜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7.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则镜面位置在SS′的中垂线上,作出镜面后,再找到入射点O,连接S′O并延长,即为为反射光线OB.【解答】解:连接SS′,做出SS′的中垂线,即为镜面;延长SA交镜面于点O,连接S′O并延长即可得到SA的反射光线OB;如下图所示:【点评】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找出平面镜的位置,会根据反射定律准确找出反射光线.四、简答28.新年伊始,寒潮暴雪强势来袭,我们家的窗玻璃上出现了美丽的“冰花”.请问这美丽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还是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请你解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简答题.【分析】水蒸气突然遇冷会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即凝华;室外的玻璃温度低,水蒸气也低,故室外水蒸气不会在玻璃的外表面凝华;而室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则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冰花.23\n【解答】解:(1)“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2)室内温度高,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上,形成“冰花”.【点评】此题考查凝华现象,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一般发生在高温气体在遇到温度非常低的物体或气温骤降时形成;冰花就是室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凝华成的小冰晶.五、计算题29.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鸣笛的声音经3s被他听到;过20s后汽车再次鸣笛,经2s被他听到.若声速为340m/s,求汽车的速度.【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方程法.【分析】首先画出图象来分析;求出声音传播3s和2s的路程,以及汽车行驶20s的路程,设汽车的速度为V车,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一个方程,求出汽车的速度.【解答】解:首先作图如下:人站在A处,在B处第一次鸣笛,在C处第二次鸣笛SBA=V声×3s;SBC=V车×20s;SAC=V声×2s;SAB=SBC+SAC;则:V声×3s=V车×20s+V声×2sV车==17m/s.答:汽车的速度为17m/s.【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题中找出一个等式,列出一个方程来解答;需要的时候要做出图象.30.一辆载重汽车的车箱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为4t,求:(1)如果汽车装满泥沙,则汽车是否超载?(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kg/m3)(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车箱容积和泥沙密度,可以得到汽车满载时泥沙的总质量.与额定载重比较确定是否超载;(2)已知汽车额定载重和泥沙密度,可以得到汽车所装泥沙的体积.【解答】已知:V1=3.5m×2m×0.6m=4.2m3;ρ=2.4×103kg/m3;m2=4t=4000kg.求:(1)m1=?(2)V2=?解:(1)∵ρ=,23\n∴车厢装满时,泥沙的质量为m1=ρV1=2.4×103kg/m3×4.2m3=10.08×103kg≈10t>4t,所以超载;(2)泥沙的体积为V2==≈1.7m3.答:汽车车厢装满泥沙时超载.该车最多可装1.7m3的泥沙.【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密度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属于基本规律的考查,难度不大.六、实验题(共21分)31.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B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②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g;接着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m1=81.4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V奶=40cm3;则酸奶的密度ρ=1.1×103kg/m3.③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时,倒不尽,导致所测酸奶体积偏小,密度偏大;(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小雨的实验过程是:①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②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③倒干净水,再往瓶内装满酸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酸奶的总质量m2;则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ρ=.【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实验评估题;密度及其应用;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①在调节天平前,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位置上,哪边的盘高,平衡螺母向哪端移动;②总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质量之和,有图示信息解答;看清量筒的分度值,读出体积;利用ρ=求出密度;③密度偏大原因最大可能是倒入时不能倒干净;23\n(2)利用水的密度已知和等体积结合密度公式分析解答.【解答】解:(1)①在调节天平前,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位置上,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B正确;②天平的分度值为0.2g,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m1=50g+20g+10g+1.4g=81.4g,量筒的分度值为0.2cm3,酸奶的体积为V=40cm3;则酸奶的密度为:ρ===1.1g/cm3=1.1×103;③当将酸奶倒入量筒时,不能倒干净,所测酸奶体积偏小,所以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2)由ρ=可得小玻璃瓶的容积为:V=V水==则装满酸奶,酸奶的密度为:ρ奶====•ρ水.故答案为:(1)①B;②81.4;40;1.1×103;③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时,倒不尽,导致所测酸奶体积偏小,密度偏大;(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密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熟知天平的使用读数,量筒的使用和读数,以及补差法测密度的原理是解题关键.3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刻度尺.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填“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A(选填“A”或“B”)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本实验要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用到测量工具.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3\n(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解答】解:(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故答案为:(1)刻度尺;位置;(2)未点燃;A;等效替代法;(3)虚;(4)不变.【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33.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根据测量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分析可知:(1)冰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如果是晶体,熔点是0℃.(2)在BC段所示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3)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100℃,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不变”)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2)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3)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生活中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解答】解:(1)如图,冰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的熔点为0℃;(2)BC段温度保持不变,是冰熔化过程.23\n(4)由图象知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实验中看到有“白气”,是烧杯中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答案为:(1)晶体;0;(2)熔化;(4)100;不变;液化.【点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液体的沸腾特点及液化的有关知识,一些给定图象的题目,要从图象中搜寻一些已知信息,这是中考的热点.2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2:39:14 页数:23
价格:¥3 大小:367.2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