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州市2022学年岭南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复习测试卷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9/94.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他在不同时期,做了图1和图2两个著名的理想实验。有关这两个实验采用的巧妙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采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B.图2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C.图1采用了“不计阻力”的理想方法D.图2采用了“数学演绎”的方法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恒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无关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D.斜面与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6.台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随电梯运动,依次在5个特定的时刻t1、t2、t3、t4、t5观察到置于台秤上物体示数的变化情况。已知t1时刻电梯静止,则A.t1和t2时刻该物体的质量相等,但所受的重力不相等B.t2和t4时刻电梯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一定相反C.t2和t4时刻台秤都处于超重状态D.t5时刻电梯的速度方向向上7.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如图所示,图线1、2分别是甲、乙两辆汽车的刹车距离s与刹车前的车速v的关系曲线,已知在紧急刹车过程中,车与地面间是滑动摩擦.据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甲车的刹车性能好B.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C.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甲车先停下来,甲车的刹车性能好D.甲车的刹车距离s随刹车前的车速v变化快,甲车的刹车性能好9/98.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m/s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m/s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处取行李,则A.行李从A运动到B过程一直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处C.乘客提前1s到达B处D.乘客提前0.5s到达B处9.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10.在某地将甲乙两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同一高度处先后释放,它们做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t=4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为40mB.该地区重力加速度g=10m/s2C.两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距离逐渐变大D.乙球释放时距离甲球20m11.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在下列的采取的方法中一定能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的是A.增加绳的长度同时增大定滑轮的间距B.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C.保持定滑轮与动滑轮的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重物的质量D.增大两定滑轮的间距的同时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9/91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A.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9sB.车的加速度为15m/s2A2A1ObacC.经过A杆时速度为10m/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7.5m13.如图,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b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1和A2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记为a1,A1和A2相对原长的伸长分别为Δl1和Δ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瞬间A.a1=3gB.a1=0C.Δl1=2Δl2D.Δl1=Δl214.如图,水平面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g=10m/s2。下列正确的是A.3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3.0NB.物块在0~5s内处于静止状态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D.6s~10s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215.如图所示,正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在车厢的顶部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乘客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而木块m1则始终相对于车厢静止。这段时间内A.汽车可能正在向左匀加速行驶B.汽车可能正在向右匀加速行驶C.木块对车厢底部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木块对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大小为m1gtanθ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16.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9/9(1)实验打印纸带前进行一系列操作,一定需要的操作是(填字母序号)A.平衡摩擦力步骤B.纸带和桌面保持平行C.物块要靠近打点计时器D.钩码质量远小于物块质量(2)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7.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质量为M,砂桶及砂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1)若已平衡摩擦力,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细绳的张力大小T=,当M与m的大小满足时,才可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2)某同学在保持砂和砂桶质量m一定的条件下,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则做法合理的有(  )A.平衡摩擦力时,砂桶应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且小车后面的纸带也必须连好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M时,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接通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小车D.用天平测出m及M,直接用公式a=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18.一物块从倾角为θ、长为s的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则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所需的时间为。(重力加速度为g)19.汽车由9m/s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2s末的速度变为5m/s,求汽车在第4s内的位移大小。9/920.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用轻绳OC悬挂于竖直面内的O点。滑轮上另一根轻绳一端悬挂mA=6kg物块,另一端系在水平粗糙桌面的物块B上,mB=20kg,绳与桌面成370角。外力F向右上方成530角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g=10m/s2,sin370=0.6,cos370=0.8。(1)若物块B不受摩擦力,求拉力F的大小和B对桌面的压力。(2)若F=90N,求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21.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点。物体在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夹角α=370的恒力F作用下,从A点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立即撤去拉力F,物体最后滑到C点静止。物体开始一段时间及隔一段时间后的v-t的图象如图。g取10m/s2,sinα=0.6,cosα=0.8。求:(1)动摩擦因数μ;(2)恒力F的大小;(3)0~1.8s内物体位移s的大小。9/922.质量M=8kg的足够长木板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36N,当木板向右运动速度达到3m/s时,在木板的右端轻轻放一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10m/s2。问:(1)小物块刚放在木板上时,小物块及木板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小物块从放在木板上开始经过3s所通过的位移是多少?9/9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二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答案CABDACBD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ACBCDBCADACCDA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16.(1)BC(2)0.56(3)2.0(每空2分)17.(1) M≫m (2)C (每空2分)18.(3分)19.(共7分)汽车的加速度为=-2m/s2(2分)汽车第4s末的速度为=1m/s,汽车并未停下(2分)汽车第3s末的速度为=3m/s(1分)汽车第4s内的位移为=2m(2分)20.(共7分)解:(1)绳拉力T=mAg=60N(1分)以B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1分)水平方向:(1分)由①②代入数据得,拉力大小F=80N(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B对桌面的压力N/=N=100N,方向竖直向下。(1分)(2)设物块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为f水平方向受力平衡(1分)得f=-6N,方向水平向左(1分)9/921.(共11分)解:(1)B到C过程水平方向仅受摩擦力作用,设加速度为a2,由图可知=-5m/s2(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1分)动摩擦因数μ=0.5(1分)(2)A到B过程加速度为a1,=5m/s2(1分)(1分)恒力F的大小F=N≈9.1N(1分)(3)加速运动到B的时间为t1,到B点时速度为vB,所以有加速(1分)减速(1分)得vB=7m/s(1分)0-1.4s及1.4s-1.8s内位移之和(1分)t=1.8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s=7.3m(1分)22.(共10分)解:(1)对物块:,得a1=4m/s2(2分)对木板:,得a2=1m/s2(2分)(2)物体在木板上停止相对滑动时,有相同速度v共,相对滑动经历的时间为t1,则有对物块:(1分)对木板:(1分)得:v共=4m/st1=1s(1分)t1秒后M、m有相同的加速度a,对M、m整体有:(1分)得:a=1.6m/s2物块在共速前t1=1s时间内位移:=2m(1分)共速后至3s内的位移=11.2m(1分)所以物块在3s内的位移为x=x1+x2=13.2m9/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2:12:35 页数:9
价格:¥3 大小:435.4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