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一中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鲁甸一中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2.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131.4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CO(g)+H2(g)→C(s)+H2O(g)+131.4kJ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molH2(g)吸收131.4KJ热量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体积CO(g)吸收131.4KJ热量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s﹣1B.v(B)=0.3mol•L﹣1•s﹣1C.v(C)=0.8mol•L﹣1•s﹣1D.v(D)=1mol•L﹣1•s﹣14.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5.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O2(g)═CO(g)△H1=﹣110.5kJ•mol﹣1C(s)+O2(g)═CO2(g)△H2=﹣393.5kJ•mol﹣1则C(s)+CO2(g)═2CO(g)的△H为()A.+283.5kJ•mol﹣1B.+172.5kJ•mol﹣1C.﹣172.5kJ•mol﹣1D.﹣504kJ•mol﹣16.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WXYZ22\n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7.对达到平衡状态的下列各可逆反应,加压和降温都能使平衡逆向移动的是()A.2NO2(g)═2NO(g)+O2(g)△H>0B.2CO(g)═C(s)+CO2(g)△H>0C.N2(g)+3H2(g)═2NH3(g)△H<0D.2O3(g)═3O2(g)△H<08.有机化合物A转化为B的反应类型是()A.加聚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取代反应9.分别将2mol的N2和3molH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开始时的,则N2的转化率为()A.50%B.37.5%C.25%D.75%10.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11.反应L(s)+aG(g)⇌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以判断()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a>bD.a<b12.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D.均减少1mol22\n13.过量的下列溶液与水杨酸()反应能得到化学式为C7H5O3Na的是()A.NaHCO3溶液B.Na2CO3溶液C.NaOH溶液D.NaCl溶液1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叙述能够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O2的同时生成2amolNO的状态B.NO2、NO、O2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2:1的状态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状态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状态1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H=Q.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可能正确的是()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B.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Q<0C.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D.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2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反应过程16.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H<0,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小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22\n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常见的元素,其相关信息如表:元素相关信息XX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Y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层数的3倍Z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W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化合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1)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其原子有__________个电子.(2)X单质的氧化性比Y单质的氧化性__________(填“大”或“小”);X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3)写出含Z,Y两种元素的淡黄色化合物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与Z位于同周期且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18.(13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按图1连接好各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无色气体通过后面装置.片刻后可观察到F中铜片慢慢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A中所用试剂,从下列固体物质中选取①NH4HCO3②NH4Cl③Ca(OH)2)(1)A制备气体相对应的装置可以是图2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2)写出题干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C处加热片刻后撤去酒精灯,铂丝仍保持红热,原因是__________.(3)铜片完全溶解后,发现F装置中溶液呈绿色,加水稀释后呈蓝色,有同学得出两种结论:①浓Cu(NO3)2溶液呈绿色,稀Cu(NO3)2溶液呈蓝色;②Cu(NO3)2溶液呈蓝色,呈绿色是由于溶液溶解过量的NO2,试设计实验验证哪一种结论正确22\n(4)该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装置Ⅰ、Ⅱ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理由是__________.②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O2,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19.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CH3OH(g).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1)降低温度,K值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的值为:__________.(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氢气的浓度减小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增大.20.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2)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21.(13分)已知2RCH2CHO→R﹣CH2CH=C﹣CHO,水杨酸酯E为紫外线吸收剂,可用于配制防晒霜.E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22\n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A的名称为__________.(2)第④步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4)B能与新制Ag(NH3)2OH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水杨酸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a.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b.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包括水杨酸具有的官能团.22\n2022-2022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鲁甸一中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考点】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汽油;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解答】解:A.催化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液体燃料汽油,故A错误;B.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故C正确;D.煤制煤气有新物质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石油的分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难度不大,注意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2.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131.4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CO(g)+H2(g)→C(s)+H2O(g)+131.4kJ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molH2(g)吸收131.4KJ热量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体积CO(g)吸收131.4KJ热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分析判断;B、同一可逆反应,正、逆方向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C、由题干反应可知生成1mol氢气吸收的热量为131.4KJ热量;D、1体积氢气物质的量不是1mol.【解答】解: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B、同一可逆反应,正、逆方向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由题干反应可知,可得CO(g)+H2(g)→C(s)+H2O(g)+131.4kJ,故B正确;C、由题干反应可知生成1mol氢气吸收的热量为131.4KJ,故C正确;D、由题干反应可知生成1mol氢气吸收的热量为131.4KJ,1体积氢气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D错误;故选BC.22\n【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量变化的判断、能量守恒的分析判断等,难度中等,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s﹣1B.v(B)=0.3mol•L﹣1•s﹣1C.v(C)=0.8mol•L﹣1•s﹣1D.v(D)=1mol•L﹣1•s﹣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由于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化学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解答】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0.25,B.=0.3,C.=0.27,D.=0.25,则反应速率最快的为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可快速解答,也可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来比较,题目难度不大.4.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该物质含2个C=C键、1个﹣OH,分子式为C10H18O,结合烯烃和醇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8O,故A正确;B.因含C=C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错误;22\nC.含C=C键、﹣OH,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含C=C,能发生加成反应,含﹣OH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熟悉烯烃、醇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5.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O2(g)═CO(g)△H1=﹣110.5kJ•mol﹣1C(s)+O2(g)═CO2(g)△H2=﹣393.5kJ•mol﹣1则C(s)+CO2(g)═2CO(g)的△H为()A.+283.5kJ•mol﹣1B.+172.5kJ•mol﹣1C.﹣172.5kJ•mol﹣1D.﹣504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将(1)×2﹣(2),可得C(s)+CO2(g)═2CO(g),反应热随之相加减,可求得反应热.【解答】解:已知:(1)2C(s)+O2(g)═2CO(g)△H1=﹣221kJ•mol﹣1(2)CO2(g)═C(s)+O2(g)△H2=393.5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1)+(2),可得C(s)+CO2(g)═2CO(g),则:△H=﹣221kJ•mol﹣1+393.5kJ/mol=172.5KJ/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盖斯定律的运用.6.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WXYZ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生成离子化合物,化合物为铵盐,W是N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氧元素、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以此来解答.【解答】解: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生成离子化合物,化合物为铵盐,W是N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氧元素、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A.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的为S元素,则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故A正确;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强于Y,如HClO的酸性小于硫酸,只有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才一定比Y的含氧酸酸性强,故B错误;22\nC.非金属O>S,则阴离子还原性S2﹣>O2﹣,故C错误;D.Cl2与水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了还原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元素周期律等,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整体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W的推断是突破口.7.对达到平衡状态的下列各可逆反应,加压和降温都能使平衡逆向移动的是()A.2NO2(g)═2NO(g)+O2(g)△H>0B.2CO(g)═C(s)+CO2(g)△H>0C.N2(g)+3H2(g)═2NH3(g)△H<0D.2O3(g)═3O2(g)△H<0【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加压或降温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2NO2(g)═2NO(g)+O2(g)△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符合条件,故A正确;B、2CO(g)═C(s)+CO2(g)△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吸热反应,不符合条件,故B错误;C、N2(g)+3H2(g)═2NH3(g)△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不符合条件,故C错误;D、2O3(g)═3O2(g)△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不符合条件,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以及外界条件变化时平衡移动的方向.8.有机化合物A转化为B的反应类型是()A.加聚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取代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由A、B的结构可知,碳链骨架相同,只有C=O转化为﹣CHOH,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对比两种有机物,可以看出化合物A中的碳氧双键被破坏,生成了羟基,很显然是与氢气发生了加成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结构中碳链骨架、官能团分析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羰基可发生加成反应,题目难度不大.9.分别将2mol的N2和3molH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开始时的,则N2的转化率为()22\nA.50%B.37.5%C.25%D.75%【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计算.【分析】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开始时的,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2+3)mol×=4mol,利用物质的量差量计算参加反应氮气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氮气的转化率.【解答】解: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开始时的,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2+3)mol×=4mol,N2(g)+3H2(g)⇌2NH3(g)气体物质的量减小12n(N2)5mol﹣4mol=1mol所以n(N2)==0.5mol,故氮气的转化率为×100%=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比较基础,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差量法的应用.10.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且存在平衡过程,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硫氰化铁在水溶液中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加入KSCN后,增大硫氰根离子浓度,抑制硫氰化铁电离,所以则溶液颜色加深,可以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A选;B.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方向移动,增大压强时体积减小,二氧化氮浓度增大,颜色加深,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方向移动时,二氧化氮浓度降低,颜色变浅,可以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B选;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不能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C不选;D.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增大压强时体积减小碘浓度增大,所以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勒夏特里原理,为高频考点,明确勒夏特里原理的适用范围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反应是否发生平衡移动,易错选项是D.22\n11.反应L(s)+aG(g)⇌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以判断()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a>bD.a<b【考点】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象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升高温度,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方向为吸热反应;增大压强,G的体积分数增大,则平衡向生成G的方向移动,说明a<b.【解答】解:由图象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升高温度,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方向为吸热反应;增大压强,G的体积分数增大,则平衡向生成G的方向移动,说明a<b,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难度不大.注意分析曲线变化特点,从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判断.12.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D.均减少1mol【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在容积可变的情况下,从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对各物质的量的浓度影响角度思考.在“均减半”或“均加培”时,相当于A、B、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均增加1mol”时相当于A、C物质的浓度减小,B物质的浓度增大,“均减小1mol”时相当于A、C物质的浓度增大,B物质的浓度减小.【解答】解:A、由于是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则在“均减半”相当于A、B、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平衡不会移动,故A、错误;B、由于是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则在“均加培”相当于A、B、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平衡不会移动,故B错误;C、同样由于容积可变,“均增加1mol”时相当于A、C物质的浓度减小,B物质的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故C正确;D、如A、C均减少1mol,B减少0.5mol,平衡不移动,B减少1mol,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减少0.5molB,则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要注意的是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是高考中不变的一个重点.这道题的设问别具一格,解答时既要定性判断、又要定量分析,多次灵活转换,都值得大家研究,思维转化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2\n13.过量的下列溶液与水杨酸()反应能得到化学式为C7H5O3Na的是()A.NaHCO3溶液B.Na2CO3溶液C.NaOH溶液D.NaCl溶液【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根据酸性>碳酸氢钠判断.【解答】解:A.水杨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时只是﹣COOH作用转化为﹣COONa,产物的分子式为C7H5O3Na,故A正确;B.水杨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时﹣COOH、﹣OH均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7H4O3Na2,故B错误;C.水杨酸与NaOH溶液反应时﹣COOH、﹣OH均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7H4O3Na2,故C错误;D.与NaCl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酚羟基、羧基与碳酸酸性的强弱比较,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叙述能够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O2的同时生成2amolNO的状态B.NO2、NO、O2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2:1的状态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状态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状态【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O2等效于消耗2amolNO同时生成2amolNO的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A正确;B、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NO2、NO、O2的浓度可能是2:2:1,也可能不是,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B错误;C、密度一直不随时间的变化,故C错误;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状态,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1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H=Q.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22\n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可能正确的是()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B.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Q<0C.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D.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2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反应过程【考点】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专题】图像图表题.【分析】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如是压强,应有P2>P1,a+b<n;如是温度,应为T2>T1,△H<0;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也可能是同温下改变压强的影响,应n=a+b;图Ⅲ可能是不同压强、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如是压强,应有P1>P2,a+b>n;如是温度,应为T1>T2,△H>0,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图Ⅰ如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则P2>P1,增大压强,ω(W)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b<n,故A正确;B.图Ⅲ如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应有T1>T2,升高温度,ω(W)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H>0,故B错误;C.图Ⅱ如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则P1>P2,增大压强,ω(W)不变,平衡不移动,则n=a+b,故C错误;D.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平衡状态相同,1反应达到平衡用时少,则1催化效果更好,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图象中曲线的变化特点,结合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16.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H<0,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2\n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小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在N2(g)+3H2(g)⇌2NH3(g)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曲线为水平直线,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以此判断题中各项.【解答】解:A、从a点到b点,氢气的物质的量在逐渐减少,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在逐渐减少,所以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在逐渐降低,即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故A错误;B、由图可知,c点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仍在变化,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d点和e点都处于平衡状态,n(N2)不变,即d点和e点n(N2)相等,故C错误;D、已知该反应正方向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由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则n(H2)增大,所以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析图象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曲线,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常见的元素,其相关信息如表:元素相关信息XX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Y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层数的3倍Z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W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化合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1)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A族,其原子有11个电子.(2)X单质的氧化性比Y单质的氧化性小(填“大”或“小”);X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3)写出含Z,Y两种元素的淡黄色化合物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4)与Z位于同周期且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22\n【分析】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则X为C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层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则其质子数为23﹣12=11,则Z为Na;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合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W为Fe,据此解答.【解答】解: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则X为C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层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则其质子数为23﹣12=11,则Z为Na;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合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W为Fe.(1)Z为Na,位于第三周期IA族,其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故答案为:三、IA;11;(2)由于非金属性C<O,故碳的氧化性比氧气的氧化性小,X最高价氧化物为CO2,电子式为:,故答案为:小;;(2)含Na、O两种元素的淡黄色化合物为Na2O2,XY2为CO2,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4)与Z位于同周期且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为Al,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Al(OH)3,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化学用语的考查,难度不大.18.(13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按图1连接好各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无色气体通过后面装置.片刻后可观察到F中铜片慢慢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A中所用试剂,从下列固体物质中选取①NH4HCO3②NH4Cl③Ca(OH)2)(1)A制备气体相对应的装置可以是图2中的a(填字母).(2)写出题干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C处加热片刻后撤去酒精灯,铂丝仍保持红热,原因是反应放热,停止加热后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22\n(3)铜片完全溶解后,发现F装置中溶液呈绿色,加水稀释后呈蓝色,有同学得出两种结论:①浓Cu(NO3)2溶液呈绿色,稀Cu(NO3)2溶液呈蓝色;②Cu(NO3)2溶液呈蓝色,呈绿色是由于溶液溶解过量的NO2,试设计实验验证哪一种结论正确(4)该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装置Ⅰ、Ⅱ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理由是O2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易与空气中O2反应,不能用排空法收集.②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O2,改进的方法是可在Ⅱ装置中加入水,用排水法收集.【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1)根据加热固体的发生装置来选择;(2)在C中发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反应放热,停止加热后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3)可在稀释后的硝酸铜溶液中再加入适量硝酸铜固体,如溶液仍为蓝色,则②结论正确;否则①正确;(4)①O2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易与空气中O2反应,不能用排空法收集;②由于NO、O2都不溶于水,可在Ⅱ装置中加入水,用排水法收集.【解答】解:(1)加热NH4HCO3固体或使用NH4Cl和Ca(OH)2均可在a装置中进行,故答案为:a;(2)在C中发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反应放热,停止加热后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反应放热,停止加热后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3)可在稀释后的硝酸铜溶液中再加入适量硝酸铜固体,如溶液仍为蓝色,则②结论正确;否则①正确,故答案为:可在稀释后的硝酸铜溶液中再加入适量硝酸铜固体,如溶液仍为蓝色,则②结论正确;否则①正确;(4)①O2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易与空气中O2反应,不能用排空法收集,故答案为:O2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易与空气中O2反应,不能用排空法收集;②由于NO、O2都不溶于水,可在Ⅱ装置中加入水,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可在Ⅱ装置中加入水,用排水法收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设计,实验的改进等,难度不大,关键是清楚实验的目的与原理.22\n19.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CH3OH(g).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1)降低温度,K值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的值为:.(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bca.氢气的浓度减小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1)图象分析可知先拐先平,温度高,甲醇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判断K的变化;(2)根据图中甲醇的变化量,求出氢气的变化量,再根据v(H2)=计算;(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则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多,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小,但由于体积减小,平衡时氢气的浓度反而增大,根据浓度比值等于物质的量比值.【解答】解:(1)500℃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小,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移,所以K减小,故答案为:减小;(2)在500℃,平衡时图中甲醇的变化量为nB,所以反应消耗的氢气的量为:2nB,则v(H2)==,故答案为:;22\n(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则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多,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小,但由于体积减小,平衡时氢气的浓度反而增大,根据浓度比值等于物质的量比值,则有重新平衡时减小,即bc正确,故答案为:b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及其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20.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反应是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30℃【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来书写;(2)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来回答;(3)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4)根据浓度熵和平衡常数的关系来回答.【解答】解:(1)因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所以,故答案为:;(2)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由表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方向吸热,故答案为:吸热;(3)a、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不会要引起平衡移动,故a错误;b、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故b正确;c、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v正=v逆,所以v正(H2)=v逆(H2O)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c(CO2)=c(CO)时,不能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错误.22\n故选bc;(4)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CH2)=c(CO)•c(H2O)时,浓度熵和平衡常数相等均等于1,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当K=1时,根据表中数据,所以温度是830℃,故答案为:830.【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和表达式的书写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21.(13分)已知2RCH2CHO→R﹣CH2CH=C﹣CHO,水杨酸酯E为紫外线吸收剂,可用于配制防晒霜.E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则A的分子式为C4H10O;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A的名称为1﹣丁醇.(2)第④步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写出E的结构简式:.(4)B能与新制Ag(NH3)2OH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2CHO+2[Ag(NH3)2]OHCH3CH2CH2COONH4+2Ag↓+3NH3+H2O.(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水杨酸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a.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b.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包括水杨酸具有的官能团.【考点】有机物的推断.【分析】饱和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设该一元醇的通式为CnH2n+2O,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1.6%,n=4,则A的分子式为C4H10O,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OH,A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化生成B,B能发生银镜反应,则B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O,1﹣丁醛在NaOH/H2O条件下发生加成生成C,C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C(CH2CH3)CHO,C反应生成D,E为水杨酸酯,根据图中转化关系知,D中含有醇羟基,且D相对分子质量为130,则D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22\nCH(CH2CH3)CH2OH,C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和邻羟基苯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结构简式为,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饱和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设该一元醇的通式为CnH2n+2O,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1.6%,n=4,则A的分子式为C4H10O,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OH,A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化生成B,B能发生银镜反应,则B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O,1﹣丁醛在NaOH/H2O条件下发生加成生成C,C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C(CH2CH3)CHO,C反应生成D,E为水杨酸酯,根据图中转化关系知,D中含有醇羟基,且D相对分子质量为130,则D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CH2CH3)CH2OH,C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和邻羟基苯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结构简式为,(1)通过以上分析知,A的分子式为C4H10O,A的名称为1﹣丁醇,故答案为:C4H10O;1﹣丁醇;(2)第④步的反应为条件为D和邻羟基苯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所以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浓硫酸、加热;;(3)B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O,B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2CHO+2[Ag(NH3)2]OHCH3CH2CH2COONH4+2Ag↓+3NH3+H2O,故答案为:CH3CH2CH2CHO+2[Ag(NH3)2]OHCH3CH2CH2COONH4+2Ag↓+3NH3+H2O;(4)水杨酸的不饱和度是5,根据题目限制条件推知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必须含有一个羧基、一个羟基,两个交替出现的碳碳三键,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共有4种,故答案为:、、、.22\n【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侧重考查分析、推断能力,难度中等,正确推断A结构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题给信息中两个醛分子反应时断键和成键方式,注意(4)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易错点.2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32:44 页数:22
价格:¥3 大小:411.3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