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二中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剩余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1-20题每小题2分,21-25题每小题2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D.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kJ/mol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4.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1O2(g)=CO(g)△H=﹣393.5kJ/molB.2H2(g)+O2(g)=2H2O(l)△H=+571.6kJ/molC.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D.C6H12O6(s)+6O2(g)=6CO2(g)+6H2O(l)△H=﹣2800kJ/mol-31-\n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6.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S应为(  )A.△H<0,△S>0B.△H<0,△S<0C.△H>0,△S>0D.△H>0,△S<0 7.下列事实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光亮的自行车钢圈不易生锈B.黄铜(Cu、Zn合金)制的铜锣不易生锈C.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D.生铁比热铁(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8.下列关于金属腐蚀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的实质是:M+nH2O═M(OH)n+H2↑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n+,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 9.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15mol•L﹣1•min﹣1B.v(B)=0.015mol•L﹣1•s﹣1C.v(C)=0.40mol•L﹣1•min﹣1D.v(D)=0.45mol•L﹣1•min﹣1 10.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31-\nA.v(W)=3v(Z)B.2v(X)=3v(Z)C.2v(X)=v(Y)D.3v(W)=2v(X) 11.下列各组电极均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对应溶质的溶液中,其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BCD电极与溶液Zn、C硫酸Cu、Ag硝酸银Zn、Cu蔗糖Mg、Al氢氧化钠A.AB.BC.CD.D 12.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氢气的量,可向其中加入(  )A.KCl固体B.铁粉C.K2SO4溶液D.KNO3溶液 13.把a、b、c、d四块金属板浸入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形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则四块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A.a>c>d>bB.c>a>b>dC.a>c>b>dD.c>a>d>b 14.如图所示烧杯中均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4)(3)(2)(1)B.(4)(2)(1)(3)C.(3)(4)(1)(2)D.(4)(3)(1)(2) 15.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B.3:2:1C.6:3:1D.6:3:2 16.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31-\nA.铜锌原电池B.电解精炼铜C.镀件上镀铜D.电解氯化铜溶液 17.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 18.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是(  )A.△H1=△H2=△H3=△H4B.△H1+△H2=△H3+△H4C.△H1+△H2+△H3=△H4D.△H1=△H2+△H3+△H4 19.下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图象的判断错误的是(  )-31-\nA.Ⅰ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B.Ⅱ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C.Ⅲ可表示爆炸反应D.Ⅳ可表示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0.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加碳单质的量(不计固体接触面积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 2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H1C(s)+O2(g)═CO(g)△H2②S(s)+O2(g)═SO2(g)△H1S(g)+O2(g)═SO2(g)△H2③H2(g)+O2(g)═H2O(l)△H12H2(g)+O2(g)═2H2O(l)△H2④CaCO3(s)═CaO(s)+CO2(g)△H1CaO(s)+H2O(l)═Ca(OH)2(s)△H2.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2.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H=﹣92.4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A.431kJ/molB.945.6kJ/molC.649kJ/molD.869kJ/mol 23.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溶液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酚酞溶液.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31-\nA.a电极产生H2B.两极产生的气体均有刺激性气味C.通电一段时间后,稀Na2SO4溶液酸性增强D.a电极附近呈无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24.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消耗1mol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5.将0.2moLAgNO3、0.4moLCu(NO3)2、0.6moLKCl溶于水,配成100mL的溶液,用石墨做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极析出0.3moLCu,此时在另一极收集到气体体积为(标况)(  )A.4.48LB.5.6LC.6.72LD.7.84L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道题,共45分)26.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5kJ,则反应H2(g)+O2(g)═H2O(1)的△H=      kJ•mol﹣1. 27.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      ,正极      .若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其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      ,正极      .-31-\n 28.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9.如图所示,U形管内盛有100mL的溶液,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打开K2,合并K1,若所盛溶液为CuSO4溶液:则A      极,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所盛溶液为KCl溶液: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打开K1,合并K2,若所盛溶液为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则A电极附近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Na+移向      极(填A、B);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如果要用电解的方法精炼粗铜,打开K1,合并K2,电解液选用CuSO4溶液,则A电极的材料应换成是      (填“粗铜”或“纯铜”),反应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Cu2+的浓度将会      (填“增大”、“减小”、“不变”).-31-\n 30.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6mol气体A和6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1mol/L,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3mol,有6mol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min内,v(A)=      ,v(B)=      ;(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x:y:p:q=      ;(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  -31-\n2022-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1-20题每小题2分,21-25题每小题2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D.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B.根据有些放热反应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C、吸热反应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某些分解反应.【解答】解:A.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但它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因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故B错误;C、依据△H﹣T△S<0反应自发进行,吸热反应△H>0,当高温下△S>0的反应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反应,故C正确;D、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可燃物的燃烧、化合反应大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大都是吸热反应,如高锰酸钾的分解为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力变化分析判断,反应实质理解,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31-\n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分析】依据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的特点判断解答.【解答】解: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则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③⑤⑥⑦⑧,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能源的判断,熟悉新能源特点: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是解题关键,注意强基础知识的积累,熟记常见的新能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kJ/mol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A、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B、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当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C、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属于化学反应;D、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当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故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第,而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石墨更稳定,故A错误;B、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当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故该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故B错误;C、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故燃烧热和中和热属于反应热,故C正确;-31-\nD、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当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吸热,故当1mol醋酸和1molNaOH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定义,难度不大,根据定义来分析,应注意的是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当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4.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1O2(g)=CO(g)△H=﹣393.5kJ/molB.2H2(g)+O2(g)=2H2O(l)△H=+571.6kJ/molC.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D.C6H12O6(s)+6O2(g)=6CO2(g)+6H2O(l)△H=﹣2800kJ/mol【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H生成液态水,C生成二氧化碳,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H生成液态水,C生成二氧化碳,A、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不是稳定氧化物,故A错误;B、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生成物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C错误;D、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分析判断和实际应用,理解概念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31-\n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增大压强,只能增大活化分子数,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可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等措施.【解答】解: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只能增大活化分子数,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故A错误;B、增大压强能增大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C、升温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C正确;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质. 6.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S应为(  )A.△H<0,△S>0B.△H<0,△S<0C.△H>0,△S>0D.△H>0,△S<0【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H﹣T•△S>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分析.【解答】解: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A、当△H<0,△S>0时,△G=△H﹣T•△S<0,在室温一定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H<0,△S<0时,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C、△H>0,△S>0时,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故C正确;D、△H>0,△S<0时,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31-\n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自由能判据的应用. 7.下列事实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光亮的自行车钢圈不易生锈B.黄铜(Cu、Zn合金)制的铜锣不易生锈C.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D.生铁比热铁(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指的是能构成原电池,在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作为负极易被腐蚀的现象,这种腐蚀称为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以此解答.【解答】解:A.光亮的自行车钢圈说明镀层没有磨损,自行车钢圈只有镀层和外界接触,因而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A正确;B、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中,金属铜做正极,是被保护的电极,不易生锈,与电化学腐蚀有关,故B错误;C、铜、铝电线连接易形成原电池,铝做负极被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有关,故C错误;D、生铁的成分中含有金属铁和碳,可以形成原电池,金属铁为负极,负极金属易被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有关,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化学的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知识,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8.下列关于金属腐蚀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的实质是:M+nH2O═M(OH)n+H2↑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n+,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电化学专题.-31-\n【分析】金属被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被腐蚀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没有生成氢气,故A错误;B.金属发生化学腐蚀时金属和氧化剂直接接触,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故B正确;C.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金属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条件下,金属发生析氢腐蚀,故C错误;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腐蚀与防护,明确金属腐蚀原理是解本题关键,知道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区别及其原因,题目难度不大. 9.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15mol•L﹣1•min﹣1B.v(B)=0.015mol•L﹣1•s﹣1C.v(C)=0.40mol•L﹣1•min﹣1D.v(D)=0.45mol•L﹣1•min﹣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要一致.【解答】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A.=0.15mol•L﹣1•min﹣1;B.v(B)=0.015mol•L﹣1•s﹣1=0.9mol•L﹣1•min﹣1,=0.3mol•L﹣1•min﹣1;C.=0.2mol•L﹣1•min﹣1;D.=0.225mol•L﹣1•min﹣1;故反应速率v(B)>v(D)>v(C)>v(A),故选B.-31-\n【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难度不大,利用比值法可以迅速判断,也可以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 10.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A.v(W)=3v(Z)B.2v(X)=3v(Z)C.2v(X)=v(Y)D.3v(W)=2v(X)【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的,利用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解答】解:A、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W):v(Z)=1:1,故A错误;B、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X):v(Z)=2:3,故B错误;C、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X):v(Y)=2:4=1:2,即2v(X)=v(Y),故C正确;D、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W):v(X)=3:2,故A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明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可由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直接观察得出是解答的关键. 11.下列各组电极均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对应溶质的溶液中,其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BCD电极与溶液Zn、C硫酸Cu、Ag硝酸银Zn、Cu蔗糖Mg、Al氢氧化钠A.AB.BC.CD.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来判断.原电池的形成条件:1、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为非金属导体)作电极;3、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极相互连接(或接触);4、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锌是活泼金属,石墨能导电,锌和硫酸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A不符合;-31-\nB、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且铜片能自发的与硝酸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B不符合;C、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负极不能和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符合;D、Mg、Al氢氧化钠溶液,铝做负极,能自发的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难度不大,学生应学会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来解答即可. 12.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氢气的量,可向其中加入(  )A.KCl固体B.铁粉C.K2SO4溶液D.KNO3溶液【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一定温度下为减慢反应速率,可减小H+的浓度,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如果硫酸过量,不影响氢气的量,所加入物质不能影响减少Zn或H+的物质的量,以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加入氯化钾,溶液中H+的浓度不会变化,反应速率几乎无变化,故A错误;B、加入铁粉,生成更多的氢气,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加入K2SO4溶液,相当于加入水,会使得溶液中H+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C正确;D.加入硝酸钾溶液,溶液中会存在硝酸,消耗金属铁生成的是一氧化氮,会影响氢气的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题目要求,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学习中注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13.把a、b、c、d四块金属板浸入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形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则四块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31-\nA.a>c>d>bB.c>a>b>dC.a>c>b>dD.c>a>d>b【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形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做负极,根据电极反应现象首先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再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强弱.【解答】解:形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做负极,若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c、d相连时,c为负极,活动性c>d,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在c极上产生氢气,c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极为正极,则活动性a>c,b、d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在b极上产生氢气,b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极为正极,则活动性d>b,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c>d>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活动性的顺序强弱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本题考查角度为形成原电池反应,注意活泼金属做负极. 14.如图所示烧杯中均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4)(3)(2)(1)B.(4)(2)(1)(3)C.(3)(4)(1)(2)D.(4)(3)(1)(2)【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先判断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再根据原电池正负极腐蚀的快慢和电解池的阴阳极腐蚀快慢来比较,从而确定腐蚀快慢顺序.【解答】解:根据图知,①是化学腐蚀,金属铁被腐蚀,④装置是原电池,金属铁做负极,做负极的腐蚀速率快,②③装置是电解池,其中②金属铁为阴极,被保护,③中金属铁为阳极,受到腐蚀,金属腐蚀的快慢: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所以腐蚀速率是③④①②,故选C.-31-\n【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难度不大,明确不同条件下金属腐蚀的快慢: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 15.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B.3:2:1C.6:3:1D.6:3: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三个电解槽串联,则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利用K++e﹣═K、Mg2++2e﹣═Mg、Al3++3e﹣═Al来计算.【解答】解:三个电解槽串联,则转移的电子数相等,设均转移6e﹣,由K++e﹣═K、Mg2++2e﹣═Mg、Al3++3e﹣═Al,则6e﹣~6K~3Mg~2Al,所以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电解,明确电解中转移电子数的关系及电极反应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6.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A.铜锌原电池B.电解精炼铜-31-\nC.镀件上镀铜D.电解氯化铜溶液【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原电池中易失电子的金属作负极;B.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C.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D.电解氯化铜溶液时,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铜作阴极.【解答】解:A.原电池中易失电子的金属作负极,Cu、Zn、稀硫酸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故A正确;B.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其连接正确,故B正确;C.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其连接错误,故C错误;D.电解氯化铜溶液时,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铜作阴极,石墨连接原电池正极、铜连接原电池负极,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实验目的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7.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31-\n【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Zn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为Ag2O,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解答】解:根据化合价可知,电极反应中银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另一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氧化银为正极,得电子被还原.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原电池两极上的变化以及原电池原理. 18.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是(  )A.△H1=△H2=△H3=△H4B.△H1+△H2=△H3+△H4C.△H1+△H2+△H3=△H4D.△H1=△H2+△H3+△H4【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解决本类习题时,注意反应的方向,A→B的△H是B→A的△H的相反数,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A→B、B→C、C→D、A→D四个反应的△H不可能相同,故A错误;B、△H3+△H4是B→D的△H,用B→A→D的△H表示应为△H1﹣△H2故B错误;C、从反应方向分析,△H4应等于△H1﹣△H2﹣△H3,故C错误;D、从反应方向和盖斯定律可知A→D的△H就是A→B→C→D的△H的和,即△H1=△H2+△H3+△H4故选D.【点评】本题是对盖斯定律的深层次理解,注意反应方向即可. 19.下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图象的判断错误的是(  )-31-\nA.Ⅰ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B.Ⅱ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C.Ⅲ可表示爆炸反应D.Ⅳ可表示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当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时,反应是吸热反应;B.当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C.爆炸可以看成是剧烈的燃烧过程,反应物和产物能量差距大;D.弱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物的能量较低.【解答】解:A.根据图可以知道: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所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当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需要加热引发,故B正确;C.爆炸是剧烈的燃烧过程,反应物和产物能量差距大,过程表现为放热,故C正确;D.弱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的能量,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20.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加碳单质的量(不计固体接触面积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31-\n【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根据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固体量的增减不影响反应速率;B、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C、体积缩小,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D、压强不变,充入氮气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解答】解:A、碳为纯固体,改变其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A错误;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氮气不参与反应,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C正确;D、压强不变充入N2,容器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难度中等,注意压强改变必须引起浓度的改变才能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 2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H1C(s)+O2(g)═CO(g)△H2②S(s)+O2(g)═SO2(g)△H1S(g)+O2(g)═SO2(g)△H2③H2(g)+O2(g)═H2O(l)△H12H2(g)+O2(g)═2H2O(l)△H2④CaCO3(s)═CaO(s)+CO2(g)△H1CaO(s)+H2O(l)═Ca(OH)2(s)△H2.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①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少,焓变包含负号比较大小;②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③反应热的数值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④碳酸钙分解吸热焓变为正值,氧化钙和水反应是化合反应放热,焓变是负值.【解答】解:①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少,焓变包含负号比较大小,所以△H2>△H1,故①错误;-31-\n②S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H<0,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所以△H1>△H2,故②正确;③H2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H<0,反应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2△H1=△H2,所以△H1>△H2,故③正确;④碳酸钙分解吸热焓变为正值,氧化钙和水反应是化合反应放热,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故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反应能量变化分析判断,主要是盖斯定律的应用,物质量不同、状态不同、产物不同,反应的能量变化本题,题目较简单. 22.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H=﹣92.4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A.431kJ/molB.945.6kJ/molC.649kJ/molD.869kJ/mol【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以此解答.【解答】解: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令N≡N的键能为x,对于反应N2(g)+3H2(g)=2NH3(g)△H=﹣92kJ/mol,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故x+3×436kJ/mol﹣2×3×391kJ/mol=﹣92kJ/mol,解得:x=945.6kJ/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掌握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是关键. 23.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溶液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酚酞溶液.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31-\nA.a电极产生H2B.两极产生的气体均有刺激性气味C.通电一段时间后,稀Na2SO4溶液酸性增强D.a电极附近呈无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为阴极,电解时a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溶液出碱性,遇酚酞试液变红色,b电极为阳极,阳极上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b电极附近溶液出酸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a为阴极,电解时a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所以有氢气生成,故A正确;B.阴极生成氢气、阳极生成氧气,所以生成的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故B错误;C.阴极上生成氢气、阳极生成氧气,所以实质上是电解水,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体积减小,则硫酸钠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溶液仍然出中性,溶液酸性不变,故C错误;D.a电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出碱性,b电极附近生成氢离子导致溶液出酸性,所以a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色,b电极附近溶液呈无色,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是解本题关键,该电解池中实质上是电解水,溶液中改变的是溶剂、溶质不变. 24.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消耗1mol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31-\n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碱性甲烷燃料电池,具有还原性的甲烷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解答】解:①、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7H2O,每消耗1mol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故①正确;②、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失电子反应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7H2O,故②正确;③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故③错误;③、电池反应式为:CH4+2OH﹣+2O2=CO32﹣+3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不断减少,溶液pH不断减小,所以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补充KOH,故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碱性甲烷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中注意把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正确判断两极的化学反应,在学习中注意积累电子、电流、离子的流向. 25.将0.2moLAgNO3、0.4moLCu(NO3)2、0.6moLKCl溶于水,配成100mL的溶液,用石墨做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极析出0.3moLCu,此时在另一极收集到气体体积为(标况)(  )A.4.48LB.5.6LC.6.72LD.7.84L【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依据电解原理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分析得到先后发生的反应:Cu2++2Cl﹣Cu+Cl2↑①,2Cu2++2H2O2Cu+O2↑+4H+②,在阴极析出0.3moLCu,可以计算转移电子的量,依据电子守恒列式计算另一极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解答】解:三种物质溶于水时,AgNO3与KCl反应后溶液中含有0.2molKNO3、0.4molCu(NO3)2和0.4molKCl.当有0.3molCu生成时,先后发生反应:Cu2++2Cl﹣Cu+Cl2-31-\n↑①,2Cu2++2H2O2Cu+O2↑+4H+②,在阳极上先后生成Cl2和O2.n(Cl2)=n(KCl)=×0.4mol=0.2mol,根据电子守恒有:0.3mol×2=0.2mol×2+4n(O2),解得n(O2)=0.05mol,所以阳极共产生气体体积为(0.2mol+0.05mol)×22.4L•mol﹣1=5.6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原理的分析应用,主要是电极反应和电子守恒的计算,依据电解原理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分析电极反应,结合题干离子物质的量和电子转移来确定发生电解反应的物质和生成产物,依据电子守恒列式计算得到即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道题,共45分)26.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O2(g)═H2O(g)△H=﹣241.8kJ/mol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5kJ,则反应H2(g)+O2(g)═H2O(1)的△H= ﹣286 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写出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m=nM计算1mol水的质量为18g,进而计算1mol气态水转化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结合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气态水的反应热计算生成液态水的反应热.【解答】解: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H=﹣241.8kJ/mol;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故18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出热量2.5kJ×18=45kJ,故反应H2(g)+O2(g)═H2O(l)的反应热△H=﹣(241.8kJ/mol+45kJ/mol)=﹣286.8kJ/mol;故答案为:H2(g)+O2(g)═H2O(g)△H=﹣241.8kJ/mol;﹣286.【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聚集状态的分析判断,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题目较简单. 27.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 H2﹣2e﹣+2OH﹣═2H2O ,正极-31-\n O2+2H2O+4e﹣═4OH﹣ .若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其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 H2﹣2e﹣═2H+ ,正极 O2+4e﹣+4H+═2H2O .【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分析】氢氧燃料碱性电池中,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阳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燃料酸性电池中,负极上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据此书写电极反应式.【解答】解:氢氧燃料碱性电池中,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阳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负极、正极反应式分别为H2﹣2e﹣+2OH﹣═2H2O;O2+2H2O+4e﹣═4OH﹣;氢氧燃料酸性电池中,负极上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负极、正极反应式分别为H2﹣2e﹣═2H+,O2+4e﹣+4H+═2H2O,故答案为:H2﹣2e﹣+2OH﹣═2H2O;O2+2H2O+4e﹣═4OH﹣;H2﹣2e﹣═2H+;O2+4e﹣+4H+═2H2O.【点评】本题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也是学习难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题目难度中等. 28.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减小热量散失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不相等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相等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因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偏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1-\n【考点】中和热的测定.【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2)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4)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解答】解:(1)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减小热量散失;(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50mL0.50mol•L﹣1醋酸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因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4)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答案为:偏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中和热的测定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29.如图所示,U形管内盛有100mL的溶液,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打开K2,合并K1,若所盛溶液为CuSO4溶液:则A 负 极,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e﹣=Zn2+ .若所盛溶液为KCl溶液: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31-\n(2)打开K1,合并K2,若所盛溶液为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则A电极附近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极上有气泡,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Na+移向 A 极(填A、B);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2NaCl+2H2O2NaOH+H2↑+Cl2↑ .(3)如果要用电解的方法精炼粗铜,打开K1,合并K2,电解液选用CuSO4溶液,则A电极的材料应换成是 纯铜 (填“粗铜”或“纯铜”),反应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Cu2+的浓度将会 减小 (填“增大”、“减小”、“不变”).【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1)根据所盛溶液为CuSO4溶液,打开K2,合并K1,该装置是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所盛溶液为KCl溶液,则B极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进行分析;(2)根据打开K1,合并K2,该装置是原电池,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进行分析;(3)根据用电解的方法精炼粗铜,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解:(1)若所盛溶液为CuSO4溶液,打开K2,合并K1,该装置是原电池,锌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若所盛溶液为KCl溶液,则B极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答案为:负;Zn﹣2e﹣=Zn2+;O2+2H2O+4e﹣=4OH﹣;(2)打开K1,合并K2,若所盛溶液为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该装置是原电池,碳作阳极,锌作阴极,A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A电极附近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无色气泡,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色,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Na+移向A极,B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所以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31-\n故答案为:A极上有气泡,电极附近溶液变红;A;2NaCl+2H2O2NaOH+H2↑+Cl2↑;(3)用电解的方法精炼粗铜,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所以A电极的材料应换成是纯铜,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阳极上不仅铜,还有其他金属失去电子进入溶液,阴极上只有铜离子得到电子,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Cu2+的浓度将会减小.故答案为:纯铜;减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及离子的放电顺序是解本题的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适中. 30.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6mol气体A和6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1mol/L,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3mol,有6mol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min内,v(A)= 0.5mol/(L•min) ,v(B)= 0.75mol/(L•min) ;(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x:y:p:q= 2:3:1:6 ;(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反应速率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体积减小,物质的量浓度变大,反应速率加快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v=计算反应速率;(2)根据反应中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计量数之比,确定比值;(3)容器体积减小,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据此答题.【解答】解:(1)根据v=可知,A的反应速率为=0.5mol/(L•min),B的反应速率为=0.75mol/(L•min),故答案为:0.5mol/(L•min);0.75mol/(L•min);-31-\n(2)因为D的反应速率为mol/(L•min)=1.5mol/(L•min),v(C)=v(A)=0.25mol/(L•min),所以v(A):v(B):v(C):v(D)=0.5:0.75:0.25:1.5=2:3:1:6,根据反应中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计量数之比,得x:y:p:q=2:3:1:6,故答案为:2:3:1:6;(3)容器的容积由2L变为1L,容器体积减小,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体积减小,物质的量浓度变大,反应速率加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知识点,难度不大,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 -3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04:17 页数:31
价格:¥3 大小:251.4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