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加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B.升高温度可增加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C.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D.使用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提高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百分数2.已知:H2(g)+F2(g)═2HF(g)△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3.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克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摩尔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A.0.5QB.QC.2QD.5Q4.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g)═2H2O(1)△H=﹣285.8kJ/molB.2H2(g)+O2(g)═2H2O(1)△H=+571.6kJ/molC.2H2(g)+O2(g)═2H2O(g)△H=﹣571.6kJ/molD.H2(g)+O2(g)═H2O(1)△H=﹣285.8kJ/mol5.100mL6mol/L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B.碳酸钠溶液C.硫酸钾溶液D.硫酸铵固体-24-\n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mol/(L•s)B.υ(B)=18mol/(L•min)C.υ(C)=0.8mol/(L•s)D.υ(D)=1mol/(L•s)7.一定温度下,向aL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g)、1molH2(g),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相同时间内消耗nmolN2的同时消耗3nmolH2B.H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8.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A.0.1sB.2.5sC.0.5sD.10s9.下列组合中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的是()A.△H>0,△S>0B.△H<0,△S<0C.△H>0,△S<0D.△H<0,△S>010.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和气体发生反应:mA(g)+nB(g)⇌p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1/2时,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8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m+n<pB.C的体积分数下降C.平衡向逆反应反向移动D.A的转化率变大1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24-\n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B.Y2为0.4mol/LC.X2为0.2mol/LD.Z为0.4mol/L13.在N2+3H2⇌2NH3反应中,自反应开始至2s末,氨的浓度由0变为0.4mol•L﹣1,则以氢气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3mol•L﹣1•s﹣1B.0.4mol•L﹣1•s﹣1C.0.6mol•L﹣1•s﹣1D.0.8mol•L﹣1•s﹣114.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Z(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测得10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υ(A)=0.15mol/(L•s),则反应进行到10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3molB.2.4molC.2.2molD.3.2mol/L15.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16.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改变反应的△H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D.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24-\n17.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氩气,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A.N2(g)+3H2(g)⇌2NH3(g)B.2HI(g)⇌H2(g)+I2(g)C.PCl5(g)⇌PCl3(g)+Cl2(g)D.2SO2(g)+O2(g)⇌2SO3(g)18.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T的关系.分析图中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正反应吸热,m+n>p+qB.正反应吸热,m+n<p+qC.正反应放热,m+n>p+qD.正反应放热,m+n<p+q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21分)19.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NO2需要吸收16.95kJ__________(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0.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2)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24-\n(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15分)21.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__________.(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出).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3)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5227.027.427.232.3325.925.925.929.2426.426.226.329.8②近似认为0.55mol/L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_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24-\n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四、计算题(共10分)2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反应N2(g)+3H2(g)⇌2NH3(g),平衡时c(N2)=4.5mol/L,c(H2)=1mol/L,c(NH3)=5mol/L,求:(1)N2和H2的起始浓度;(2)N2的转化率;(3)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与开始时气体物质的量之比.-24-\n2022-2022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加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B.升高温度可增加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C.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D.使用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提高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百分数【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大压强、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以此解答.【解答】解: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物浓度,增大体系压强只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百分数不变;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能发生反应,所以不一定是有效碰撞,只有A错误,增加气体反应物的浓度不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活化分子的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学习中注意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影响活化分子的浓度或百分数,难度不大.2.已知:H2(g)+F2(g)═2HF(g)△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考点】热化学方程式.-24-\n【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解答】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3.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克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摩尔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A.0.5QB.QC.2QD.5Q【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利用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克CaCO3沉淀可计算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即得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放出的热量的关系,再利用完全燃烧1摩尔无水乙醇生成2摩尔二氧化碳来分析放出的热量.【解答】解:因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克CaCO3沉淀,CaCO3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碳元素守恒可知,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也为1mol,即生成1mol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Q,-24-\n而完全燃烧1摩尔无水乙醇时生成2mol二氧化碳,则放出的热量为Q×2=2Q,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中的元素守恒来分析二氧化碳的量及二氧化碳的量与放出的热量的关系,明确物质的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g)═2H2O(1)△H=﹣285.8kJ/molB.2H2(g)+O2(g)═2H2O(1)△H=+571.6kJ/molC.2H2(g)+O2(g)═2H2O(g)△H=﹣571.6kJ/molD.H2(g)+O2(g)═H2O(1)△H=﹣285.8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来分析;B、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C、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D、根据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解答】解:A、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不是285.8kJ,故A错误;B、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故B错误;C、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不是气态水,放出热量571.6kJ,故C错误;D、因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系数的含义,注意焓变的正负和物质的状态.5.100mL6mol/L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B.碳酸钠溶液C.硫酸钾溶液D.硫酸铵固体-24-\n【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过量的锌粉反应,硫酸完全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减少生成氢气的量,故A错误;B.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减少生成氢气的量,故B错误;C.加硫酸钾溶液,不反应,由于体积变大,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C正确;D.加入硫酸铵固体,水解呈酸性,生成氢气的量增多,且反应速率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信息中Zn过量及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mol/(L•s)B.υ(B)=18mol/(L•min)C.υ(C)=0.8mol/(L•s)D.υ(D)=1mol/(L•s)【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注意保持单位一致.【解答】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A.=0.25mol/(L•s);B.v(C)=18mol/(L.min)=0.3mol/(L.s),=0.3mol/(L•s);C.v(C)=0.8mol/(L.s),=0.267mol/(L•s);D.=0.25mol/(L•s),-24-\n故B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难度不大,可以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7.一定温度下,向aL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g)、1molH2(g),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相同时间内消耗nmolN2的同时消耗3nmolH2B.H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单位时间消耗nmolN2的同时消耗3nmolH2,都体现的正反应方向,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A错误;B、容器内H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C、因为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始终不变,所以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C错误;D、体积不变,气体总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8.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A.0.1sB.2.5sC.0.5sD.10s【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4-\n【专题】计算题;关系式法;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答】解: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那么氧气的浓度必然减少0.2mol•L﹣1,根据v(O2)===0.4mol•L﹣1•s﹣1故t=0.5s.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公式的理解和运用.9.下列组合中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的是()A.△H>0,△S>0B.△H<0,△S<0C.△H>0,△S<0D.△H<0,△S>0【考点】焓变和熵变.【分析】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分析选项是否符合要求.【解答】解:A、反应是吸热反应△H>0,△S>0,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反应是放热反应△H<0,△S<0,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C、反应是吸热反应△H>0,△S<0,任何温度下不能自发进行,故C错误;D、反应是放热反应△H<0,△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应用,注意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由焓变、熵变、温度共同决定,题目较简单.10.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和气体发生反应:mA(g)+nB(g)⇌p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1/2时,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8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m+n<pB.C的体积分数下降C.平衡向逆反应反向移动D.A的转化率变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如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应增大为1.0mol/L,而此时为0.8mol/L,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以此进行判断.-24-\n【解答】解: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如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应增大为1.0mol/L,而此时为0.8mol/L,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计量数,应为m+n>p,故A错误;B、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故B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D、平衡向正方向移动,A的转换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浓度的变化的角度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结合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1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故①错误;②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②正确;③浓H2SO4稀释是物理变化,故③错误;④固体NaOH溶于水是物理变化,故④错误;-24-\n⑤H2在Cl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⑤正确;⑥弱酸电离是吸热过程,故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B.Y2为0.4mol/LC.X2为0.2mol/LD.Z为0.4mol/L【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解答】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X2(气)+Y2(气)⇌2Z(气),开始(mol/L):0.10.30.2变化(mol/L):0.10.10.2平衡(mol/L):00.20.4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vX2(气)+Y2(气)⇌2Z(气),开始(mol/L):0.10.30.2变化(mol/L):0.10.10.2平衡(mol/L):0.20.40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2<c(Y2)<0.4,0<c(Z)<0.4,故A正确、BCD错误.-24-\n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难度不大.13.在N2+3H2⇌2NH3反应中,自反应开始至2s末,氨的浓度由0变为0.4mol•L﹣1,则以氢气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3mol•L﹣1•s﹣1B.0.4mol•L﹣1•s﹣1C.0.6mol•L﹣1•s﹣1D.0.8mol•L﹣1•s﹣1【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计算v(NH3),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H2).【解答】解:反应开始至2s末,氨的浓度由0变为0.4mol•L﹣1,所以v(NH3)==0.2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H2)=v(NH3)=×0.2mol/(L•s)=0.3mol/(L•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基础的理解,反应速率计算可用定义法或化学计量数法,根据情况选择计算方法.14.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Z(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测得10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υ(A)=0.15mol/(L•s),则反应进行到10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3molB.2.4molC.2.2molD.3.2mol/L【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B),再根据△c(B)=v(B)•△t计算B的浓度变化量△c(B),根据n=cV计算△n(B),进而计算10s时B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1•s﹣1,则v(B)=×0.15mol•L﹣1•s﹣1=0.05mol•L﹣1•s﹣1,-24-\n故△c(B)=0.05mol•L﹣1•s﹣1×10s=0.5mol/L,10s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4mol﹣0.5mol•L﹣1×2L=3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15.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使平衡正向进行,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回答判断.【解答】解: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让平衡正向进行即可.A、增加压强,该平衡不会发生移动,故A错误;B、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方向即正向进行,故B正确;C、增大CO的浓度,化学平衡向着正方向进行,但是一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方面的知识,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6.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改变反应的△H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D.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考点】催化剂的作用.【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24-\n【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和定义中的要点来考虑本题.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在有的反应中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减慢反应速度,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解答】解:A、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故A错误;B、化学反应的焓变和反应物以及生成物自身的能量有关,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故b错误;C、催化剂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即增大正反应速率的同时,也增大逆反应速率,故C错误;D、催化剂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催化剂的作用分析,解答该题关键要理解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二不变”的涵义:一变是反应速度变,二不变是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17.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氩气,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A.N2(g)+3H2(g)⇌2NH3(g)B.2HI(g)⇌H2(g)+I2(g)C.PCl5(g)⇌PCl3(g)+Cl2(g)D.2SO2(g)+O2(g)⇌2SO3(g)【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容器的体积可能为定值、可能增大,平衡一定不移动,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解答】解: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容器的体积可能为定值、可能增大,平衡一定不移动,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选项ACD中各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B选项中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压强对其化学平衡不影响,为易错点.18.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T的关系.分析图中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4-\nA.正反应吸热,m+n>p+qB.正反应吸热,m+n<p+qC.正反应放热,m+n>p+qD.正反应放热,m+n<p+q【考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采取“定一议二”原则分析,根据等压线,由温度对A的转化率影响,判断升高温度平衡移动方向,确定反应吸热与放热;作垂直横轴的线,温度相同,比较压强对A的转化率的影响,判断增大压强平衡移动方向,确定m+n与p+g的大小关系.【解答】解:由图可知,压强相同时,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作垂直横轴的线,由图可知,温度相同,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即m+n>p+q,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难度不大,注意采取“定一议二”原则分析解答.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21分)19.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kJ•mol﹣1(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NO2需要吸收16.95kJN2(g)+2O2(g)=2NO2(g)△H=+67.8kJ•mol﹣1(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24-\n【考点】合成氨条件的选择.【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725.8KJ;(2)根据已知量求出反应热,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3)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分别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解答】解:(1)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为22.68kJ×32=725.8KJ,所以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kJ•mol﹣1,故答案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kJ•mol﹣1;(2)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所以每生成92克NO2需要吸收67.8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H=+67.8kJ•mol﹣1,故答案为:N2(g)+2O2(g)=2NO2(g)△H=+67.8kJ•mol﹣1;(3)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H﹣H键,1molN三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NH3,共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1.【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主要是燃烧热概念的理解分析,题目较简单.20.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24-\n(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反应是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30℃【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来书写;(2)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来回答;(3)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4)根据浓度熵和平衡常数的关系来回答.【解答】解:(1)因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所以,故答案为:;(2)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由表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方向吸热,故答案为:吸热;(3)a、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不会要引起平衡移动,故a错误;b、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故b正确;c、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v正=v逆,所以v正(H2)=v逆(H2O)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c(CO2)=c(CO)时,不能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c;(4)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CH2)=c(CO)•c(H2O)时,浓度熵和平衡常数相等均等于1,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当K=1时,根据表中数据,所以温度是830℃,故答案为:830.-24-\n【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和表达式的书写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15分)21.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1.(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C.(从下列选项中选出).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3)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5227.027.427.232.3325.925.925.929.2426.426.226.329.8②近似认为0.55mol/L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56.8kJ/mol(取小数点后一位).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b、c.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24-\n【考点】中和热的测定.【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1)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不能分几次倒入,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3)①先判断温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温度差平均值;②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后根据△H=﹣kJ/mol计算出反应热;③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解答】解:(1)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57.3kJ/mol,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1;故答案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1;(2)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故选C;(3)①4次温度差分别为:3.4℃,5.1,3.3℃,3.5℃,第2组数据无效,温度差平均值=3.4℃;故答案为:3.4℃;②50mL0.25mol/L硫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25mol/L×2=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4℃,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4℃=1421.2J,即1.4212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8kJ/mol;故答案为:﹣56.8kJ/mol;③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正确;-24-\n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温度差偏小,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b正确;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人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测得温度偏低,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c正确;故答案为:a、b、c.【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以及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把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测定反应热的误差等问题.四、计算题(共10分)2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反应N2(g)+3H2(g)⇌2NH3(g),平衡时c(N2)=4.5mol/L,c(H2)=1mol/L,c(NH3)=5mol/L,求:(1)N2和H2的起始浓度;(2)N2的转化率;(3)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与开始时气体物质的量之比.【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1)平衡时c(N2)=4.5mol/L,c(H2)=1mol/L,c(NH3)=5mol/L,则:N2(g)+3H2(g)⇌2NH3(g)起始量(mol/L):xy0转化量(mol/L):2.57.55平衡量(mol/L):x﹣2.5y﹣7.55再结合平衡时氮气、氢气浓度计算;(2)N2的转化率=×100%;(3)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浓度之比.【解答】解:(1)平衡时c(N2)=4.5mol/L,c(H2)=1mol/L,c(NH3)=5mol/L,则:N2(g)+3H2(g)⇌2NH3(g)起始量(mol/L):xy0转化量(mol/L):2.57.55平衡量(mol/L):x﹣2.5y﹣7.55-24-\n则x﹣2.5=4.5,故x=7,y﹣7.5=1,故y=8.5,答:N2的起始浓度为7mol/L,H2的起始浓度为8.5mol/L;(2)N2的转化率=×100%≈35.7%,答:N2的转化率为35.7%;(3)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则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与开始时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5+1+5)mol/L:(7+8.5)mol/L=21:31,答: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与开始时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31.【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不大.-2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03:13 页数:24
价格:¥3 大小:168.6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