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回浦中学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9

2/29

剩余2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回浦中学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1.(2分)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Na+结构示意图B.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OC.纯碱的化学式:NaHCO3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Fe+Cl2FeCl22.(2分)下列属于同位素的是(  )A.H2与D2B.O2与O3C.H2O与H2O2D.126C与136C3.(2分)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B.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C.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D.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4.(2分)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H2B.O2C.NH3D.CO25.(2分)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材料主要化学成分A普通水泥、普通玻璃硅酸盐B刚玉、金刚石三氧化二铝-29-\nC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D光导纤维、石英二氧化硅A.AB.BC.CD.D6.(2分)在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B.1:3C.2:1D.3:17.(2分)下列化学反应中,能得到单质铁的是(  )A.CO还原灼热的Fe2O3B.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C.Fe(OH)3固体加热分解D.FeS2在空气中煅烧8.(2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B.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C.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收集气体D.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炭层,收集气体9.(2分)用简便、经济的方法鉴别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镁三种白色固体粉末,应选用的试剂是(  )A.紫色石蕊试液B.氢氧化钠溶液C.稀盐酸D.水10.(2分)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种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B.用两只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C.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质的是小苏打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11.(2分)下列变化中,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SO2→H2SO3B.Si→SiCl4C.FeCl3→FeCl2D.Ca(ClO)2→CaCl212.(2分)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Si;②Al(OH)3;③Na2CO3;④NaHCO3;⑤Al2O3.-29-\nA.全部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⑤13.(2分)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A.2H2+O22H2OB.Zn+H2SO4=ZnSO4+H2↑C.CuO+COCu+CO2D.2NaHCO3Na2CO3+H2O+CO2↑14.(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B.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Mg2++2OH﹣═Mg(OH)2↓C.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D.将Cl2通入KI溶液中:I﹣+Cl2═Cl﹣+I215.(2分)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有固体的磁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产生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55nm~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到的分散系为浊液B.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OH)3C.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该分散系极不稳定16.(2分)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光照氯水,有气体逸出,该气体为Cl2C.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氯水密封放置数天后pH将变大17.(2分)关于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9-\nA.①可用于实验室用MnO2固体与浓盐酸共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l2B.②实验中若左边棉花变橙色,右边棉花变蓝色,则能证明氧化性:Cl2>Br2>I2C.③实验试管中会生成血红色沉淀D.用图④操作可提取碘水中的碘18.(2分)下列物质久置空气中最不易变质的是(  )A.氯水B.漂白粉C.生石灰D.石灰石19.(2分)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Cl2>I2>Fe3+B.Cl2>Fe3+>I2C.Fe3+>Cl2>I2D.I2>Cl2>Fe3+20.(2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n表示物质的量,N表示微粒数.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是NAC.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D.0.10mol•L﹣1NaCl溶液中含有Cl﹣离子数是0.1NA21.(2分)在某H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测得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0mol•L﹣1,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5mol•L﹣1,则混合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A.0.10B.0.20C.0.30D.0.4022.(2分)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可能是(  )-29-\nA.Mg2+、Al3+、Fe3+B.Na+、Mg2+、Al3+C.H+、Ba2+、Al3+D.H+、Mg2+、Al3+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23.(10分)回答下列各题:(1)现有下列物质:①SO2;②FeCl3溶液;③NaHCO3固体;④石英;⑤水玻璃;⑥BaSO4;⑦KAlSO4•12H2O;⑧铁.(填序号)能导电的是 _________ ,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 .(2)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曾应用于包括“神七”在内的多次航天飞船的发射.6gC2H8N2中所含的原子数为 _________ ,其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 .(3)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硫酸表现出的性质(用字母填空):用浓硫酸在竹制品上“烙”字 _________ ;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 _________ .A.脱水性;B.强氧化性;C.吸水性;D.高沸点性;E强酸性:24.(10分)已知2H2S+SO2═3S↓+2H2O.(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方程式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 .(2) _________ 是还原剂, _________ 是还原产物.(3)若转移4mol电子,则消耗的H2S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_________ .25.(10分)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22年定为“国际化学年”,其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和炼铁都要用到的原料是(填名称) _________ ,工业炼铁主要设备是 _________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_________ .(3)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板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①写出FeCl3溶液“腐蚀”铜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分析某厂家腐蚀以后所得混合溶液组成,试探性地向100mL腐蚀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80g铁粉,结果全部溶解且未见固体析出.则混合溶液的组成为(填写化学式): 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26.(9分)(1)某同学欲配制100mL0.20mol•Lˉ1的CuSO4溶液.以下操作1~5是其配制的过程及示意图1:-29-\n①仪器X的名称是 _________ .②操作1中,应称取胆矾晶体的质量是 _________ g.③操作4称为定容,由于该同学观察方法不正确,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_________ (填“偏低”、“偏高”、“无影响”)(2)为实现金属钠在隔绝空气条件下与水反应并收集生成的气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发生装置.①Y液体可以选用 _________ .A.酒精B.煤油C.四氯化碳②在此实验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27.(9分)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利用二氧化锰、浓盐酸、亚硫酸钠、稀硫酸等药品,设计了如图1装置:(1)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取B、D中的溶液分别进行加热,现象分别为:B _________ ,D 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的一名同学利用上述两个发生装置按如图2装置继续进行实验:通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8分)28.(8分)取44.2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粉末样品,将其分成2等份,取其中一份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冷却后称其质量为15.9g;另一份溶于水,配成600mL溶液.试计算(计算结果用小数形式表示):(1)原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多少?-29-\n(2)所配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2022-202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回浦中学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1.(2分)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Na+结构示意图 B.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O C.纯碱的化学式:NaHCO3 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Fe+Cl2FeCl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Na的质子数为11,失去1个电子变为离子;B、O的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6,质子数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质量数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C、纯碱为碳酸钠;D、铁丝在氯气中反应只生成氯化铁.解答:解:A、Na的质子数为11,失去1个电子变为离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B、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为,故B错误;C、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故C错误;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故D错误,故选A.点评:-29-\n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涉及原子的构成、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结构示意图,注意规范使用,题目难度不大. 2.(2分)下列属于同位素的是(  ) A.H2与D2B.O2与O3C.H2O与H2O2D.126C与136C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根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互为同位素原子具有以下特征: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研究对象为原子.解答:A、H2和D2都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氢气单质,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故A错误;B、O2和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H2O和H2O2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结构不相同,也不是同一物质,故C错误;D、两者的质子数相同都为6,中子数不同,属于同位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同位素的判断,明确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3.(2分)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 A.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B.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C.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D.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考点:-29-\n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族元素.分析: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硫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导致溶液碱性减弱,所以溶液红色消失,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所以该反应体现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溴具有强氧化性,能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该反应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故B错误;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所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C错误;D.二氧化硫和品红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而使品红褪色,该反应体现二氧化硫漂白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明确二氧化硫漂白性和还原性的区别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二氧化硫和过氧化钠、次氯酸漂白原理的差异,注意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为易错点. 4.(2分)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H2B.O2C.NH3D.CO2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根据n==判断,等质量时,物质的分子数与物质的摩尔质量成反比.解答:解:由n==可知,等质量时,物质的分子数与物质的摩尔质量成反比,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则分子数越小,四种物质中氢气的摩尔质量最小,则等质量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多,分子数最多.故选A.-29-\n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判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5.(2分)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材料主要化学成分A普通水泥、普通玻璃硅酸盐B刚玉、金刚石三氧化二铝C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D光导纤维、石英二氧化硅 A.AB.BC.CD.D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分析:A.依据水泥、和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解答;B.金刚石成分为碳单质;C.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D.光导纤维、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解答:解:A.普通玻璃主要成分为Na2SiO3、CaSiO3和SiO2;水泥的成分为: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二者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故A正确;B.金刚石成分为碳单质,刚玉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故B错误;-29-\nC.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故C正确;D.光导纤维、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物质的成分是解题关键,注意对知识的积累. 6.(2分)在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B.1:3C.2:1D.3:1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为+4价,被氧化,降低为﹣2价,被还原,反应中硫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根据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进行判断.解答:解:在3S+6NaOH=2Na2S+Na2SO3+3H2O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4价,被氧化,氧化产物为K2SO3,硫元素由0价降低为﹣2价,被还原,还原产物为K2S,所以硫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氧化剂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根据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与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根据化合价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是关键,判断后也可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7.(2分)下列化学反应中,能得到单质铁的是(  ) A.CO还原灼热的Fe2O3B.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 C.-29-\nFe(OH)3固体加热分解D.FeS2在空气中煅烧考点:铁的化学性质;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一氧化碳具有较强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能够从氧化铁中还原出单质铁;B.铁离子与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不会得到金属铁;C.Fe(OH)3固体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D.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FeS2在空气中煅烧生成氧化铁.解答:解:A.在加热条件下,氧化铁能够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铁单质,故A正确;B.由于铁比铜活泼,氯化铁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不会得到金属铁,故B错误;C.加热氢氧化铁固体得到的是氧化铁,无法得到单质铁,故C错误;D.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煅烧FeS2得到的是二氧化硫和氧化铁,不会得到铁单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的化合物的性质、铁的冶炼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的铁的化合物具有的化学性质,明确冶炼金属铁的反应原理. 8.(2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B.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C.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收集气体 D.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炭层,收集气体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引入NaCl杂质;-29-\nB.铁可置换出铜;C.二者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D.氧气和碳反应生成CO,引入新杂质.解答:解:A.加入适量NaOH溶液,引入NaCl杂质,应用KOH,故A错误;B.铁可置换出铜,同时生成FeSO4,可用于除杂,故B正确;C.二者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D.氧气和碳反应生成CO,引入新杂质,可用灼热的铜,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9.(2分)用简便、经济的方法鉴别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镁三种白色固体粉末,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紫色石蕊试液B.氢氧化钠溶液C.稀盐酸D.水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硫酸铜遇水变蓝,氢氧化镁不溶于水,碳酸钠溶于水,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硫酸铜溶液显酸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镁不溶于水,紫色石蕊可鉴别,但不是最简单方法,故A不选;B.NaOH溶液与三种固体混合,生成蓝色沉淀的为硫酸铜、无现象的为碳酸钠,固体不能溶解的为氢氧化镁,可鉴别,但不是最简单方法,故B不选;C.加盐酸后溶液为蓝色的为硫酸铜、有气体生成的为碳酸钠、固体溶解无现象的为氢氧化镁,但不是最简单方法,故C不选;D.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氢氧化镁不溶于水,碳酸钠溶于水,可鉴别,且方法最简单,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鉴别物质时发生的反应及反应现象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现象相同不能鉴别且最佳试剂的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9-\n10.(2分)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种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B.用两只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C.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质的是小苏打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NaHCO3与Na2CO3相比,NaHCO3的热稳定性差,且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二者都含钠元素,焰色反应都成黄色,与酸反应,碳酸氢钠更剧烈.解答:解:A.二者都含钠元素,焰色反应都成黄色,不能鉴别,故A错误;B.加入醋酸,碳酸氢钠反应剧烈,所以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可鉴别,故B正确.C.碳酸氢钠解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者加热时都有残留物,不能鉴别,故C错误;D.加入澄清石灰水,分别发生:Na2CO3和Ca(OH)2混合后生成CaCO3,发生Na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可与澄清石灰水发生Ca(OH)2+NaHCO3═CaCO3↓+NaOH+H2O或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Na2CO3和NaHCO3性质,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11.(2分)下列变化中,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SO2→H2SO3B.Si→SiCl4C.FeCl3→FeCl2D.Ca(ClO)2→CaCl2-29-\n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为还原剂的氧化反应,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SO2→H2SO3中,无化合价变化,加水即可实现,故A不选;B.Si→SiCl4中,S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B选;C.FeCl3→FeCl2中,Fe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故C不选;D.Ca(ClO)2→CaCl2中,虽然氯的化合价减低,但加入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即可实现,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剂、还原剂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2.(2分)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Si;②Al(OH)3;③Na2CO3;④NaHCO3;⑤Al2O3. A.全部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⑤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有:铝、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弱酸酸式盐、弱酸的铵盐、氨基酸,据此解答.解答:解:①硅不能与盐酸反应,故①不选;②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②选;③碳酸钠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③不选;④碳酸氢钠为酸酸的酸式盐,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④选;⑤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⑤选;-29-\n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两性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3.(2分)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 A.2H2+O22H2OB.Zn+H2SO4=ZnSO4+H2↑ C.CuO+COCu+CO2D.2NaHCO3Na2CO3+H2O+C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由图可知,区域3所表示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区域3,故A错误;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又是置换反应,不属于区域3,故B错误;C、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属于区域3,故C正确;D、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分解反应,不属于区域3,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明确反应的分类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9-\n14.(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B.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Mg2++2OH﹣═Mg(OH)2↓ C.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D.将Cl2通入KI溶液中:I﹣+Cl2═Cl﹣+I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B.漏掉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反应;C.碳酸氢根离子为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应不能拆;D.原子个数不守恒.解答:解: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故A正确;B.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Ba2++SO42﹣+Mg2++2OH﹣═Mg(OH)2↓+BaSO4↓,故B错误;C.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HCO3﹣+H+=CO2↑+H2O,故C错误;D.将Cl2通入KI溶液中,离子方程式:2I﹣+Cl2═2Cl﹣+I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反应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学式的拆分、原子个数、电荷数的守恒,题目难度不大. 15.(2分)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有固体的磁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产生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55nm~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到的分散系为浊液 B.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OH)3-29-\n C.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该分散系极不稳定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判断属于哪种分散系,来确定具有的性质.解答:解: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属于胶体的范畴,所以应具备胶体的性质;A.所得分散系为胶体,故A错误;B.分散质应是黑色的,而Fe(OH)3是红褐色的,故不是Fe(OH)3,故B错误;C.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故C正确;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较稳定,属于介稳体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注意胶体的本质特征. 16.(2分)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光照氯水,有气体逸出,该气体为Cl2 C.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D.氯水密封放置数天后pH将变大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29-\nA、根据氯水的成分分析;B、HClO见光易分解;C、新制的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D、HClO分解生成HCl.解答:解:A、新制的氯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是弱酸,则新制的氯水含Cl2、H2O、HClO分子,故A错误;B、HClO见光易分解,2HClOHCl+O2↑,所以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氧气,故B错误;C、新制的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溶液显酸性,则可使蓝色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所以溶液又褪色,故C正确;D、氯水放置数天后,HClO分解生成HCl,HClO是弱酸,HCl是强酸,所以溶液的酸性增强,pH将变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水的成分、氯水的性质等,注意HClO的弱酸性和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不大. 17.(2分)关于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可用于实验室用MnO2固体与浓盐酸共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l2 B.②实验中若左边棉花变橙色,右边棉花变蓝色,则能证明氧化性:Cl2>Br2>I2 C.③实验试管中会生成血红色沉淀 D.用图④操作可提取碘水中的碘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分液和萃取.专题:实验评价题.-29-\n分析:A.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经除杂、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法收集,为防止污染环境,应进行尾气吸收;B.生成的溴中混有氯气,不能验证溴与碘的氧化性强弱;C.溶液为血红色,没有沉淀生成;D.分液漏斗的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解答:解:A.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经除杂、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法收集,为防止污染环境,应进行尾气吸收,题中装置图可用于制备氯气,故A正确;B.生成的溴中混有氯气,不能验证溴与碘的氧化性强弱,故B错误;C.铁离子与KSCN发生络合反应,溶液为血红色,没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D.分液漏斗的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以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气体的制备、性质的检验以及物质的分离等问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8.(2分)下列物质久置空气中最不易变质的是(  ) A.氯水B.漂白粉C.生石灰D.石灰石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变质,主要是不会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结合物质化学性质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水见光易分解,最终变为盐酸,故A不选;B.漂白粉中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所以放置在空气中易变质,故B不选;C.生石灰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易变质,故C不选;D.石灰石在空气中不发生反应,则不易变质,故D选;故选D.点评:-29-\n本题以物质的变质考查物质的性质,注意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易变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9.(2分)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Cl2>I2>Fe3+B.Cl2>Fe3+>I2C.Fe3+>Cl2>I2D.I2>Cl2>Fe3+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据此分析.解答:解:根据①反应可知氧化剂为FeCl3、还原剂为KI、还原产物为FeCl2、氧化产物为I2,所以氧化性:FeCl3>I2,根据②可知,氧化剂Cl2、氧化产物为FeCl3、还原剂FeCl2、还原产物为2FeCl3,所以氧化性:Cl2>FeCl3,故氧化性顺序为::Cl2>FeCl3>I2,即Cl2>Fe3+>I2,故选B.点评:本题考察了根据方程式来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化合价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题目难度不大. 20.(2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n表示物质的量,N表示微粒数.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是NA C.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29-\n D.0.10mol•L﹣1NaCl溶液中含有Cl﹣离子数是0.1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O2和O3均由氧原子构成;B、标况下,水为液态;C、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溶液反应时,锌过量,盐酸完全反应;D、溶液体积不明确.解答:解:A、O2和O3均由氧原子构成,16g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个数为NA个,故A正确;B、标况下,水为液态,故B错误;C、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溶液反应时,锌过量,盐酸完全反应,故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由盐酸决定,故0.1mol盐酸转移0.1mol电子,故C错误;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无法计算溶液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状态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21.(2分)在某H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测得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0mol•L﹣1,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5mol•L﹣1,则混合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A.0.10B.0.20C.0.30D.0.40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3c(Fe3+)+c(H+)=2c(SO42﹣),据此计算.-29-\n解答:解: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3c(Fe3+)+c(H+)=2c(SO42﹣),即3c(Fe3+)+0.4mol/L=2×0.65mol/L,解得:c(Fe3+)=0.3mol/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注意根据电荷守恒进行解答,难度中等. 22.(2分)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可能是(  ) A.Mg2+、Al3+、Fe3+B.Na+、Mg2+、Al3+C.H+、Ba2+、Al3+D.H+、Mg2+、Al3+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根据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图示可知,开始时没有沉淀,之后逐渐生成沉淀,达到沉淀最大量后有部分溶解,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l3+,还含有不溶于氢氧化钠的白色沉淀.解答:解:A、由于是“无色溶液”,故一定没有Fe3+,故A错误;B、由于开始是没有沉淀生成,B中离子中,加入氢氧化钠就会生成沉淀,故B错误;C、由于图示中,一定有不溶于氢氧化钠的沉淀,C中离子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没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D、根据图示,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现象,之后逐渐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沉淀,最后氢氧化铝溶解,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阳离子的检验,特别是根据图示提取信息的能力,本题难度中等. -29-\n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23.(10分)回答下列各题:(1)现有下列物质:①SO2;②FeCl3溶液;③NaHCO3固体;④石英;⑤水玻璃;⑥BaSO4;⑦KAlSO4•12H2O;⑧铁.(填序号)能导电的是 ②⑤⑧ ,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②⑤⑧ .(2)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曾应用于包括“神七”在内的多次航天飞船的发射.6gC2H8N2中所含的原子数为 1.2NA ,其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3.4mol .(3)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硫酸表现出的性质(用字母填空):用浓硫酸在竹制品上“烙”字 A ;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 B .A.脱水性;B.强氧化性;C.吸水性;D.高沸点性;E强酸性: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浓硫酸的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氧族元素.分析:(1)根据物质导电的原因分析,只要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即可;单质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依据n=分别计算即可;(3)依据浓硫酸的性质回答即可.解答:解:(1)②FeCl3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⑤水玻璃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⑧铁为金属单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②FeCl3溶液⑤水玻璃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答案为:②⑤⑧;②⑤⑧;(2)6gC2H8N2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所含的原子数为:0.1mol×(2+8+2)=1.2mol,所含有的质子数为:0.1mol(2×6+8+2×7)=3.4mol,故答案为:1.2NA;3.4mol;(3)用浓硫酸在竹制品上“烙”字,是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部分金属发生“钝化”,故答案为:A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定义以及物质的导电性的判断,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浓硫酸的性质等,难度不大. 24.(10分)已知2H2S+SO2═3S↓+2H2O.(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方程式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 H2S 是还原剂, S 是还原产物.(3)若转移4mol电子,则消耗的H2S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4.8L .-29-\n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反应2H2S+SO2═3S↓+2H2O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由+4价、﹣2价分别变为0价,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硫单质,结合硫单质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反应中H2S中S氧化化合价升高,由﹣2价升高到0价,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由+4价降低到0价,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表现为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为,故答案为:;(2)反应中H2S被氧化,为还原剂,S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故答案为:H2S;S;(3)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4价降低到0价),由方程式可知,若转移4mol电子,消耗2molH2S,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为2mol×22.4L/mol=44.8L,故答案为:44.8L.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全面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注意把握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明确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总数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题目难度中等. 25.(10分)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22年定为“国际化学年”,其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和炼铁都要用到的原料是(填名称) 石灰石 ,工业炼铁主要设备是 炼铁高炉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Ca(ClO)2 .(3)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板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①写出FeCl3溶液“腐蚀”铜箔的离子方程式 2Fe3++Cu=2Fe2++Cu2+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分析某厂家腐蚀以后所得混合溶液组成,试探性地向100mL腐蚀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80g铁粉,结果全部溶解且未见固体析出.则混合溶液的组成为(填写化学式): FeCl3、FeCl2、CuCl2 .考点:高炉炼铁;工业制取漂粉精;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1)从碳酸钙的性质着手分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下碳酸钙和二氧化硅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分析,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2)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29-\n(3)①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和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②由于没见固体析出,说明铁没有与铜离子反应,而铁又完全溶解,所以氯化铁过量;解答:解:(1)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高温下,碳酸钠、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分别生成硅酸钠、硅酸钙;生产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研磨、混合后在水泥回转窑中煅烧,再加入适量石膏,并研成细粉就得到普通水泥,同时,石灰石还是炼铁的一种原料(造渣材料),所以在炼铁、制玻璃、制水泥三种工业生产中都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炼铁在炼铁高炉中进行,故答案为:石灰石炼铁高炉;(2)氯气与Ca(OH)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其中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为漂白粉的成分,氯化钙无漂白作用,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故答案为:Ca(ClO)2;(3)①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和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答案为:2Fe3++Cu=2Fe2++Cu2+;②由于没见固体析出,说明铁没有与铜离子反应,而铁又完全溶解,所以氯化铁过量,即所得溶液除了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还有过量的氯化铁;故答案为:FeCl3、FeCl2、CuCl2.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基础,了解常见的化工生产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26.(9分)(1)某同学欲配制100mL0.20mol•Lˉ1的CuSO4溶液.以下操作1~5是其配制的过程及示意图1:①仪器X的名称是 100mL容量瓶 .②操作1中,应称取胆矾晶体的质量是 2.5 g.③操作4称为定容,由于该同学观察方法不正确,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偏低 (填“偏低”、“偏高”、“无影响”)(2)为实现金属钠在隔绝空气条件下与水反应并收集生成的气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发生装置.①Y液体可以选用 B .A.酒精B.煤油C.四氯化碳②在此实验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 .-29-\n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实验题.分析:(1)①熟悉仪器的结构与作用确定名称;②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③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结合C=判断溶液的浓度变化;(2)①根据装置可知Y液体密度小于水,且与水不溶;②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解答:解:(1)①该实验用容量瓶配制100mL0.10mol•L﹣1的CuSO4溶液,仪器X的名称是1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②配制100mL0.10mol•L﹣1的CuSO4溶液,需要称取胆矾晶体的质量m=0.10mol•L﹣1×0.1L×250g/mol=2.5g;故答案为:2.5;③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依据C=,可知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2)①装置可知Y液体密度小于水,且与水不溶;A.酒精与水互溶,故A错误;B.煤油密度小于水,且与水不溶,故B正确;C.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且与水不溶,故C错误;故选B;②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设置,明确配制原理、明确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7.(9分)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利用二氧化锰、浓盐酸、亚硫酸钠、稀硫酸等药品,设计了如图1装置:-29-\n(1)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取B、D中的溶液分别进行加热,现象分别为:B 品红褪色 ,D 品红褪色 .(2)装置C的作用是 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氯气 .(3)该实验小组的一名同学利用上述两个发生装置按如图2装置继续进行实验:通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l2+SO2+2H2O=H2SO4+2HCl .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族元素.分析:(1)依据二氧化硫、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解答;(2)二氧化硫、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二者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3)氯气与二氧化氯在水中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解答:解:(1)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褪色;故答案为:品红褪色;品红褪色;(2)二氧化硫、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二者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吸收过来的二氧化硫、氯气;故答案为: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氯气;(3)氯气与二氧化氯在水中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l,生成物盐酸、硫酸不具有漂白性,所以品红不褪色;故答案为:Cl2+SO2+2H2O=H2SO4+2HCl.点评:本题考查氯气和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明确二者的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有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8分)28.(8分)取44.2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粉末样品,将其分成2等份,取其中一份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冷却后称其质量为15.9g;另一份溶于水,配成600mL溶液.试计算(计算结果用小数形式表示):(1)原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多少?-29-\n(2)所配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加热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氢钠分解导致固体质量减轻,根据固体质量差利用差量法计算每份中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根据n=计算每份中碳酸氢钠、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根据钠离子守恒计算n(Na+),再根据c=计算.解答:解:(1)每份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22.1g,令每份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a,则:2NaHCO3Na2CO3+CO2↑+H2O质量减少168g44g+18g=62ga22.1g﹣15.9g=6.2g所以168g:a=62g:6.2g,解得a=16.8g原样品中m(NaHCO3)=2×16.8g=33.6g答: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33.6g;(2)每份中n(NaHCO3)==0.2mol,每份中m(Na2CO3)=22.1g﹣16.8g=5.3g,n(Na2CO3)==0.05mol,根据钠离子守恒,n(Na+)=0.2mol+0.05mol×2=0.3mol,所以c(Na+)==0.5mol/L,答:所配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5mol/L.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利用差量法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 -2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01:03 页数:29
价格:¥3 大小:254.4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