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中学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40分)1.(3分)(2022•崇文区学业考试)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激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若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B.d>a>b>cC.d>b>a>cD.b>a>d>c考点: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分析:电池中被腐蚀的金属是活动性强的金属;金属和相同的酸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反应剧烈;金属的置换反应中,较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解答:解:①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金属失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进入溶液而被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而不易腐蚀,b不易腐蚀,所以金属活动性a>b;②金属和酸反应,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较剧烈,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所以金属活动性d>a;③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中,较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所以b的活泼性大于铜;④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中,较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所以铜的活泼性大于c.所以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a>b>c,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难度不大,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有:原电池中的正负极材料、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金属和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等. 2.(3分)(2022秋•北仑区校级期中)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NH3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解答:解:A.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分子运动速率不变,故A错误;B.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不变,故B错误;C.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故C正确;-22-\n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只有取向合适才能发生反应,才是有效碰撞,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活化分子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外界条件对活化分子的影响不同,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3.(3分)(2022•七里河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燃烧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中和热的定义判断;B、根据反应热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判断;C、根据吸热反应的定义判断;D、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判断.解答:解:A、中和热是指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必须是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几元酸、碱无关,故A错误;B、燃烧热是指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CO的燃烧热是283.0kJ/mol,说明1molCO燃烧时放出283.0kJ的能量,在反应方程式2CO2(g)═2CO(g)+O2(g)中,CO的计量数变成2,所以反应热是其燃烧热的2倍,且是吸收能量,故B正确;C、吸热反应是指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是否加热无关,故C错误;D、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生成的水必须是液态水,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概念,注意:1、中和热的几个关键点: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2、燃烧热的几个关键点:1molH2O、纯物质、稳定氧化物. 4.(3分)(2022秋•安溪县校级期末)2022年10月8日,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2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 C.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也都比其成分金属强 D.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电化学专题.-22-\n分析:A、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B、金属与外加直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被保护;C、合金的熔点都低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不一定比其成分金属强;D、金属铜和金属铁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为负极,失去2个电子.解答:解:A、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是氧化过程,故A错误;B、金属与外加直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被保护,所以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接电源的负极相连,能保护水闸,故B正确;C、合金的熔点都低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不一定比其成分金属强,故C错误;D、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为负极,易被腐蚀,发生Fe﹣2e﹣=Fe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5.(3分)(2022•深圳一模)(1)已知胆矾失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42﹣(aq);△H=﹣Q2kJ/mol(3)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 A.Q1>Q2B.Q1=Q2C.Q1<Q2D.无法确定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CuSO4(s)=Cu2+(aq)+SO42﹣(aq);△H=﹣Q2kJ/mol;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0;根据盖斯定律确定△H′与Q1、Q2的关系.解答:解:已知①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②CuSO4(s)=Cu2+(aq)+SO42﹣(aq);△H=﹣Q2kJ/mol;③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0;根据盖斯定律:方程③=方程①+方程②,所以△H′=Q1+(﹣Q2)>0,即Q1>Q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溶解恒容物质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根据盖斯定律分析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6.(3分)(2022秋•东阳市校级月考)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 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 C.铁制品应该连接在直流电源的负极 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22-\n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根据Zn的金属性强于Fe,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与电镀时所发生的反应为不同的两个反应,故电镀过程不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B、电镀时,每转移2mol电子析出1molZn,通过的电量与析出的锌的量存在确定的关系,与能量的其他转化无关;C、电镀时,镀件是阴极,镀层金属是阳极,电镀液是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D、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后,易形成Zn﹣Fe原电池,Zn作负极优先被腐蚀,铁制品仍能受到保护.解答:解: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因原电池反应与电镀时所发生的反应为不同的两个反应,故电镀过程不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故A错误;B、电解过程中确实存在电能转化成热能的情况,但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析出的锌的量存在确定的关系,与能量的其他转化无关,故B错误;C、在铁制品上镀锌,镀件铁制品应该做阴极,连接在直流电源的负极上,故C正确;D、镀锌层破损后,能形成锌铁原电池,铁为正极,锌为负极,同样起到保护铁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重在突出应用及电路中的电量与析出物质的守恒关系,解答本题时应明确电池或电解工作原理,对于其应用也要掌握. 7.(3分)(2022•广东)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a和b不连接时,Fe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B、原电池中,失电子的极是负极,得电子的极是正极,往往活泼金属做负极;a和b用导线连接时,形成原电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都发生Fe+Cu2+=Fe2++Cu;铁和硫酸铜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也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22-\n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形成电解池,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铜离子移向阴极;解答:解:A、a和b不连接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所以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故A正确;B、a和b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铜作正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故B正确;C、a和b不连接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a和b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铁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的速度,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硫酸铜的蓝色逐渐变成硫酸亚铁的浅绿色,故C正确;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依据电解原理,阳离子移向阴极,所以Cu2+向铁电极移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速率知识,形成原电池能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与原电池反应,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电解过程的反应原理应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是很大. 8.(3分)(2022•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增大反应物的量B.增加压强 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一般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若反应物为纯固体或纯液体,增大反应物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A不选;B.若反应中没有气体参加和生成,为溶液中的反应,则增加压强,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选;C.因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选;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可加快也可减慢,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物质的状态、反应的特点来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 9.(3分)(2022•郑州一模)25℃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反应2N2O5(g)=4NO2(g)+O2(g)△H=+56.76kJ/mol,可知该反应吸热,且熵值增大,根据△G=△H﹣T•△S判断,反应能自发进行,必须满足=△H﹣T•△S<0才可.解答:解: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在反应2N2O5(g)=4NO2(g)+O2-22-\n(g)△H=+56.76kJ/mol,可知该反应吸热,且熵值增大,根据△G=△H﹣T•△S判断,反应能自发进行,必须满足△H﹣T•△S<0才可,即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焓变和熵变,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不取决于焓变或熵变中的一种,而是二者的综合判据,当△H﹣T•△S<0时,反应才能自发进行. 10.(3分)(2022秋•邵阳县校级期中)足量镁粉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由于反应速率太快,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并不影响氢气产生的总量,可以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MgOB.NaOHC.K2CO3D.CH3COONa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根据发生的反应为Mg+2H+═Mg2++H2↑,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而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满足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根据发生的反应为Mg+2H+═Mg2++H2↑,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而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满足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A、氧化镁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影响氢气的生成,故A错误;B、加入NaOH,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减少氢气的生成,故B错误;C、加入K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减少氢气的生成,C错误;D、加入CH3COONa,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减小而不改变氢原子子的总物质的量即可满足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化学反应来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氢离子浓度减小是减慢反应速率的关系,D选项为学生解答中的易错点. 11.(3分)(2022•安徽)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考点:电解原理.专题:压轴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来判断电极材料以及电极反应的情况.解答:解:A、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金属铜失电子,说明金属铜一定作阳极,石墨做阴极,在阴极上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故A正确;-22-\nB、铜电极本身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铜电极是电解池的阳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故C错误;D、反应2Cu+H2O═Cu2O+H2↑失电子的量为2mol,生成氧化亚铜1mol,所以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要求学生熟记教材知识,并会灵活运用. 12.(3分)(2022秋•南湖区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B.反应进行到1s时,v(A)=v(D) 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 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图象中的有关数据判断四种物质的变化,再根据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B、根据图象形成1s时A、D的物质的量变化,然后根据v=进行计算即可;C、6s时B的浓度为0.6mol,B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6mol,容器容积为2L,然后根据v=进行计算B的平均反应速率;D、根据图象判断反应平衡状态,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计量数不同,反应速率则不相同.解答:解:A、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A物质增加了1.2mol、D物质增加了0.4mol、B物质减少了0.6mol、C物质了0.8mol,所以A、D为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1,B、C为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4,反应方程式为:3B+4C⇌6A+2D,故A错误;B、反应到1s时,v(A)===0.3mol/(L•s),v(D)===0.1mol/(L•s),所以v(A)≠v(D),故B错误;-22-\nC、反应进行到6s时,△n(B)=1.2mol﹣0.6mol=0.6mol,v(B)===0.05mol/(L•s),故C正确;D、根据图象可知,到6s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了,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但是由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相同,则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可逆反应的书写、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化学反应的计算,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象找出相关信息,对学生的识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题目中等难度. 13.(3分)(2022春•台州期末)某反应A+B=C+D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0△S>0B.△H>0△S>0C.△H<0△S<0D.△H>0△S<0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分析.解答:解:A、△H<0,△S>0,一定存在△H﹣T△S<0,在任何温度下,反应都能自发进行,故A不符合;B、△H>0,△S>0,高温下△H﹣T△S<0,反应自发进行,低温反应非自发进行,故B不符合;C、△H<0,△S<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C符合;D、△H>0,△S<0,一定存在△H﹣T△S>0,反应任何温度都不能自发进行,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和分析方法,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14.(3分)(2022•宁波校级学业考试)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0mL0.5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图的坐标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t由0→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 B.t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 C.t>c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 D.t=c时反应处平衡状态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压轴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根据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22-\nB、金属和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C、溶液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D、反应不是化学平衡,t=c时温度影响最大.解答:解:A、因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Al2O3能与HCl反应得到盐和水,无氢气放出,发生的反应为Al2O3+6HCl=2AlCl3+3H2O,故A正确;B、在反应过程中,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且后者为主要因素,故B正确;C、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逐渐降低,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C正确;D、反应不是化学平衡,随反应进行反应放热对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减少的影响大,当t=c时温度影响最大,t>c时温度影响不是主要因素,浓度减少是主要因素,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关键是分析图象结合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知识点来解答,难度不大. 15.(3分)(2022•汕头二模)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A.CH4(g)+2NO2(g)═N2(g)+CO2(g)+2H2O(l)△H=﹣867kJ•mol﹣1 B.CH4催化还原NOx为N2的过程中,若x=1.6,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2mol C.若0.2molCH4还原NO2至N2,在上述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为173.4kJ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2mol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由反应①+②可得到2CH4(g)+4NO2(g)═2N2(g)+2CO2(g)+4H2O(g),再利用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成正比来计算;B、x=1.6,1molNOx中NO2、NO分别为0.6mol、0.4mol,转移的电子数为0.6mol×(4﹣0)+0.4mol×(2﹣0);C、利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的关系来计算;D、利用n=计算甲烷的物质的量,再利用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计算转移的电子数.解答:解:A、反应①+②可得到2CH4(g)+4NO2(g)═2N2(g)+2CO2(g)+4H2O(g),△H=(﹣574kJ•mol﹣1)+(﹣1160kJ•mol﹣1)=﹣1734kJ•mol﹣1,则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若生成液态水,则放出的热量大于867KJ,故A错误;B、x=1.6,1molNOx中NO2、NO分别为0.6mol、0.4mol,转移的电子数为0.6mol×(4﹣0)+0.4mol×(2﹣0)=3.2mol,但该反应中NOx的物质的量不确定,则转移的电子数不确定,故B错误;C、由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22-\n,放出的热量为0.2mol×867kJ•mol﹣1=173.4kJ,故C正确;D、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2mol,碳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4价,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为0.2mol×8=1.6mol,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盖斯定律来计算反应的反应热,并学会利用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的关系、利用化合价的变化分析电子转移的数目来就解答即可. 16.(3分)(2022秋•丰南区校级月考)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2)=0.008mol•L﹣1•s﹣1B.v(A2)=0.3mol•L﹣1•min﹣1 C.v(AB3)=0.01mol•L﹣1•s﹣1D.v(B2)=0.012mol•L﹣1•s﹣1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先把单位统一成相同单位,再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解答:解:对于A2(g)+3B2(g)⇌2AB3(g),都转化为B2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A、V(A2)=0.008mol/(L•s),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B2)=3V(A2)=3×0.008mol/(L•s)=0.024mol/(L•s);B、v(A2)=0.3mol•L﹣1•min﹣1=0.005mol/(L•s),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B2)=3V(A2)═3×0.005mol/(L•s)=0.015mol/(L•s);C、v(AB3)=0.01mol/(L•s),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B2)=V(A2)=×1mol/(L•s)=0.015mol/(L•s);D、v(B2)=0.012mol/(L•s);所以最快的是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进行比较. 17.(3分)(2022秋•城厢区校级期中)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C.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根据锌与转移电子的关系计算;B、根据负极上的反应类型书写电极反应式;C、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中电子的流向来回答;D、可以连续充电放电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22-\n解答:解:A、由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可知,65gZn反应转移电子为2mol,则6.5gZn反应转移0.2mol电子,故A正确;B、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故B正确;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故C正确;D、碱性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不可以连续充放电,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理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理解原电池原理,在反应中,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同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不断移向负极、正极,构成闭合回路. 18.(3分)(2022•洛阳一模)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原电池,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甲中石墨电极为正极,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B.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乙中石墨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解答:解: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乙中碘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乙中石墨作正极,故B错误;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导致没有电流产生,故C正确;D.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化学平衡移动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及正负极上电极反应式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等向甲中加入氯化亚铁溶液时,要考虑平衡移动方向,为易错点.-22-\n 19.(3分)(2022•广东)取五等份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H<0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 A.B.C.D.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在恒容状态下,在五个相同的容器中同时通入等量的NO2,反应相同时间.那么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已达到平衡状态,二是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仍然在向正反应移动.若5个容器在反应相同时间下,均已达到平衡,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若5个容器中有未达到平衡状态的,那么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会出现温度高的NO2转化得快,导致NO2的百分含量少的情况,在D图中转折点为平衡状态,转折点左侧为未平衡状态,右侧为平衡状态.解答:解:A.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故A错误;B.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故B正确;C.若5个容器中有未达到平衡状态的,那么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会出现温度高的NO2转化得快,导致NO2的百分含量少的情况,不可能出现NO2的百分含量不变的情况,故C错误;D.在D图中转折点为平衡状态,转折点左则为未平衡状态,右则为平衡状态,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限度及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分析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20.(3分)(2022秋•东阳市校级月考)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F2(g)═2HF(g)△H=﹣270kJ•mol﹣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上述条件下,44.8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L氢气与22.4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在上述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大于270kJ C.在上述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还可表示为:H2(g)+F2(g)═HF(g)△H=﹣135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22-\n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系数改变焓变随之改变.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正确;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计量数同时减小一倍,焓变也随之减小一倍,可表示为H2(g)+F2(g)═HF(g)△H=﹣135kJ•mol﹣1,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1.(3分)(2022秋•东阳市校级月考)如图是氯碱工业中应用的立式隔膜电解槽示意图,其中的离子膜仅允许阳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的H2O可用稀NaCl溶液代替,以增加导电能力 B.W是稀的氯化钠溶液 C.OH﹣从阴极区向阳极区移动 D.b电极反应式:2Cl﹣﹣2e﹣=Cl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电解食盐水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消耗NaCl,则应在阳极补充NaCl,左侧应为电解池的阳极区,右侧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区,电解时,阳离子经过离子交换膜向阴极区移动.解答:解:电解食盐水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消耗NaCl,则应在阳极补充NaCl,左侧应为电解池的阳极区,右侧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区,A.如果加入的H2O可用稀NaCl溶液代替,虽然能增加导电能力,但Z处得不到纯净的NaOH溶液,故A错误;-22-\nB.a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钠离子通过交换膜进入阴极区,所以W得到的是稀的NaCl溶液,故B正确;C.该离子交换膜只能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不能通过,所以OH﹣不能从阴极区向阳极区移动,故C错误;D.a电极反应式:2Cl﹣﹣2e﹣=Cl2↑、b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正确判断阴阳极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加入物质确定阴阳极,知道离子交换膜特点,易错选项是A. 22.(3分)(2022秋•泗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H2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需要放热;B、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温度氧化物放出的热量;D、浓硫酸存在溶解热.解答:解: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需要放热,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能量多,故A错误;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能量高,金刚石不稳定,故B错误;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H2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g)+O2(g)=H2O(l)△H=﹣285.8kJ•mol﹣1,故C错误;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浓硫酸溶解放热,所以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能量变化的分析判断,燃烧热概念的应用,浓硫酸和碱反应过程中含有溶解热,题目难度中等. 23.(3分)(2022春•台州期末)下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稀醋酸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22-\n A.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化是左高右低 B.b试管中溶液pH值减小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3e﹣=Fe3+ D.a试管中阳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生铁中含有铁和碳,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左边试管中是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试管中是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解答:解:左边试管中是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试管中是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A.左边试管中是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试管中是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所以左边试管内气体的氧气减小,右边试管内气体的压强不大,导致U型管内红墨水左高右低,故A正确;B.b试管中发生析氢腐蚀,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故B错误;C.两个试管中铁都作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C错误;D.a试管中属于原电池,电极是正负极而不是阴阳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难度不大,明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与生铁发生腐蚀类型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 24.(3分)(2022•广东模拟)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1>△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③来判断反应的焓变大小;-22-\n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根据反应的焓变来确定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D、根据反应③当温度低于13.2℃的环境时Sn的转化来判断.解答:解:A、根据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则②﹣①=③,所以△H2﹣△H1=△H3>0,所以△H1<△H2,故A错误;B、根据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则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故B错误;C、根据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焓变大于0,所以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根据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当温度低于13.2℃的环境时,会自行毁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物质的能量和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25.(3分)(2022秋•临海市校级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0.4mol•L﹣1,O2为0.2mol•L﹣1 B.SO2为0.15mol•L﹣1 C.SO2,SO3均为0.25mol•L﹣1 D.SO3为0.4mol•L﹣1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为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解答:解:A.SO2和O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应,则SO2和O2的浓度浓度变化分别为0.2mol/L、0.1mol/L,因可逆反应,实际变化应小于该值,所以SO2小于0.4mol/L,O2小于0.2mol/L,故A错误;B.SO2的浓度减小,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SO2的浓度浓度小于0.2mol/L,大于0即可,该题中为0.15mol/L,小于0.2mol/L,故B正确;C.反应物、生产物的浓度不可能同时减小,一个减小,另一个一定增大,故C错误;D.SO3的浓度增大,说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气完全反应,SO3的浓度的浓度变化为0.2mol/L,实际变化应小于该值,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建立,难度不大,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假设法是解化学习题的常用方法.-22-\n 二、问答题:26.(2022秋•遵化市期中)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1)如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1mol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2和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2(g)+3H2(g)⇌2NH3(g)△H=﹣92kJ/mol ;(2)若已知下列数据:化学键H﹣HN≡N键能/kJ•mol﹣1435943试根据表中及图中数据计算N﹣H的键能 390 kJ•mol﹣1(3)合成氨反应通常用铁触媒作催化剂.使用铁触媒后E1和E2的变化是:E1 减小 ,E2 减小 (填“增大”、“减小、”“不变”).(4)用NH3催化还原NOX还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4NH3(g)+3O2(g)=2N2(g)+6H2O(g);△H1=akJ/molN2(g)+O2(g)=2NO(g);△H2=bkJ/mol若1molNH3还原NO至N2,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H3=  kJ/mol(用含a、b的式子表示)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先求出此反应的焓变,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再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3)加入催化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活化能都降低;(4)利用盖斯定律计算.解答:解:(1)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应为放热反应,生成1mol氨气放出46kJ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2)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设N﹣H的键能为x,则943+3×435﹣6x=﹣92,x=390,故答案为:390;(3)加入催化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活化能都降低,故答案为:减小;减小;(4)已知①4NH3(g)+3O2(g)=2N2(g)+6H2O(g);△H1=akJ/mol②N2(g)+O2(g)=2NO(g);△H2=b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可得NH3(g)+NO(g)=N2(g)+H2-22-\nO(g)△H3=kJ/mol,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综合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注意物质的总能量、键能与反应热的计算关系,把握盖斯定律的计算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27.(2022秋•高淳县校级期中)教材中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实验序号A溶液B溶液①20mL0.1mol•L﹣1H2C2O4溶液30mL0.01mol•L﹣1KMnO4溶液②20mL0.2mol•L﹣1H2C2O4溶液30mL0.01mol•L﹣1KMnO4溶液(1)该实验探究的是 浓度 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 ② > ① (填实验序号).(2)若实验①在2min末收集了4.48m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min末,c(MnO4﹣)= 0.0052 mol/L.(3)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 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 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4)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二,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该反应放热、② 产物Mn2+(或MnSO4)是反应的催化剂 .考点: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1)对比①②实验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②中A溶液的浓度比①中大;(2)先求出反应的(MnO4﹣)的物质的量,再求出反应后的浓度;(3)通过测定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4)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解答:解:(1)对比①②实验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②中A溶液的浓度比①中大,化学反应速率大,所得CO2的体积大,故答案为:浓度;②;①;(2)CO2的物质的量是:4.48mL×10﹣322.4mol/l=0.0002mol,设2min末,反应(MnO4﹣-22-\n)为X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210X0.0002mol解得X=0.00004mol30mL×10﹣3×0.01mol•L﹣1﹣0.00004mol=0.00026molC(MnO4﹣)=nv=0.00026mol0.05L=0.0052mol/L故答案为:0.0052;(3)通过测定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4)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产物Mn2+(或MnSO4)是反应的催化剂,故答案为:产物Mn2+(或MnSO4)是反应的催化剂.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难度不大,注意可通过测定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28.(14分)(2022秋•南湖区校级期中)(1)图1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Fe3+=Cu2++2Fe2+ .(2)图2装置中甲烧杯盛放100mL0.2mol•L﹣1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mL0.5mol•L﹣1L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①电源的M端为 正 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Fe﹣2e﹣═Fe2+ .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2++2H2O2Cu+O2↑+4H+ .③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24 mL.(3)图3是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结构示意图,写出b处的电极反应式 O2+4e﹣+2H2O=4OH﹣ ,甲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2CH3OH+4KOH+3O2=2K2CO3+6H2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图1装置发生反应为铜和铁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2)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说明石墨极生成4OH﹣,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则M为正极,N为负极,乙烧杯为电解硫酸的反应,阳极生成氧气,阴极析出铜,结合电极方程式解答该题;-22-\n(3)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根据电子流向知,a处通入的是氢气、b处通入的是氧气,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生成氢氧根离子,据此书写电池反应式.解答:解:(1)铜可被Fe3++氧化,发生Cu+2Fe3+=Cu2++2Fe2+,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为正极,正极反应为Fe3++e﹣=Fe2+,故答案为:Cu+2Fe3+=Cu2++2Fe2+;(2)乙烧杯为电解硫酸的反应,阳极生成氧气,阴极析出铜,①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说明石墨极生成4OH﹣,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则M为正极,N为负极,电解氯化钠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电极方程式为Fe﹣2e﹣═Fe2+,故答案为:正;Fe﹣2e﹣═Fe2+;②乙烧杯为电解硫酸的反应,阳极生成氧气,阴极析出铜,电解方程式为2Cu2++2H2O2Cu+O2↑+4H+,故答案为:2Cu2++2H2O2Cu+O2↑+4H+;③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g,则生成Cu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2=0.02mol,甲烧杯中,阳极铁被氧化,阴极产生气体为氢气,2H2O+2e﹣═2OH﹣+H2↑,2mol22.4L0.02molVV==0.224L,即224ml,故答案为:224;(3)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根据电子流向知,a处通入的是氢气、b处通入的是氧气,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电池反应式为2CH3OH+4KOH+3O2=2K2CO3+6H2,故答案为:O2+4e﹣+2H2O=4OH﹣;2CH3OH+4KOH+3O2=2K2CO3+6H2.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根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再结合转移电子相等来分析解答,难点是(3)中负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酸性,题目难度不大. 29.(2022秋•东阳市校级月考)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研究.(1)目前合成氨技术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①673K,30MPa下,上述合成氨反应中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 .-22-\n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和点e处的n(N2)相同D.773K,30MPa下,反应至t2时刻达到平衡,则n(NH3)比图中e点的值大(2)1998年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解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N2+6H++6e﹣=2NH3 .(3)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N2(g)+3H2O(1)⇌2NH3(g)+O2(g)△H=akJ•mol﹣1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T/K303313323:]NH3生成量/(10﹣6mol)4.85.96.0①此合成反应的a > 0;△S > 0(填“>”、“<”或“=”);该反应属于 C A.一定自发B.一定不自发C.高温自发D.低温自发②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2H2(g)+O2(g)=2H2O(l)=﹣571.6kJ•mol﹣1则N2(g)+3H2O(1)=2NH3(g)+O2(g)△H= +768 kJ•mol﹣1.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热化学方程式;焓变和熵变;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1)A.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a、b、c之后氢气的物质的量继续变化,未达到平衡,反应向正反进行;C.d、e对应氢气、氨气的物质的量不变,处于平衡状态;D.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移动;(2)电解池的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合成氨中,氮气得电子,酸性条件下生成氨气;(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NH3生成量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结合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解答;②利用盖斯定律计算.解答:解:(1)A.a点反应物的浓度大于b点,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a点反应速率更大,故A正确;B.点c之后氢气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小,未达到平衡,反应向正反进行,故B错误;C.d、e对应氢气、氨气的物质的量不变,处于平衡状态,点d和点e处的n(N2)相同,故C正确;D.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氨气的物质的量减小,故D错误;故选AC;(2)电解池的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合成氨中,氮气得电子,所以阴极反应为:N2+6H++6e﹣=2NH3,故答案为:N2+6H++6e﹣=2NH3;-22-\n(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NH3生成量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应为吸热反应,a>0,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则△S>0,所以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选C,故答案为:>;>;C;②已知:①N2(g)+3H2(g)⇌2NH3(g)△H=﹣92.4kJ•mol﹣1②2H2(g)+O2(g)═2H2O(l)△H=﹣571.6kJ•mol﹣1则利用盖斯定律,将①×2﹣②×3可得,常温下氮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气与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2(g)+6H2O(l)=4NH3(g)+3O2(g),△H=2×(﹣92.4kJ•mol﹣1)﹣3×(﹣571.6kJ•mol﹣1)=+1536kJ•mol﹣1,所以反应N2(g)+3H2O(1)=2NH3(g)+O2(g)中△H=+768kJ•mol﹣1故答案为:+76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的判断、电极反应、反应进行的方向、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中等难度. -2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59:11 页数:22
价格:¥3 大小:219.7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