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渝北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重庆市渝北中学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8月份)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3分)2022年3月,黄浦江上游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相关自来水厂采用多种方法并用的方式进行水质处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活性炭可吸附水中小颗粒,净化水质的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B.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净水剂,该处理过程中仅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用细菌与酶的扩充法去除水中的氨氮的方法属于生物法 D.加臭氧对水进行消毒,利用了臭氧的氧化性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一些异味和杂质;B.聚合硫酸铁作为净水剂作用原理是Fe3+在水中生成Fe(OH)3胶体,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物质沉淀,达到净水的目的;C.生物法去除氨氮是在指废水中的氨氮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氮气,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D.臭氧的净水的原理是利用其强氧化性;解答:解:A.活性炭池能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吸附掉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水中的异味,故A正确;B.聚合硫酸铁作为净水剂作用原理是Fe3+在水中生成Fe(OH)3胶体,是化学变化,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物质沉淀,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用细菌与酶的扩充法去除水中的氨氮的方法属于生物法,故C正确;D.加臭氧对水进行消毒,利用了臭氧的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自来水厂进行水质处理的方法,掌握各自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3分)(2022•东莞一模)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不正确是(  ) A.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淡化海水 B.海水提溴只涉及物理变化 C.利用海水可以制取金属Mg D.开发海洋资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16-\n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根据海水淡化的方法:蒸留法、反渗透法、水合物法、溶剂萃取法和冰冻法、电渗拆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来回答;B、海水中溴元素是以溴离子的形式存在,溴离子变为溴单质会发生氧化反应;C、根据海水提取金属镁的化学原理知识来回答判断;D、一切能源的开发都不能破坏化学环境.解答:解:A、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叫海水淡化,亦称海水脱盐.海水淡化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1)从海水中取淡水,有蒸留法、反渗透法、水合物法、溶剂萃取法和冰冻法.(2)除去海水中的盐分,有电渗拆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目前应用第一类方法为主,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故A正确;B、海水提溴是先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再用还原剂还原溴单质为溴离子,再用氧化剂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涉及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故B错误;C、海水中的镁离子转化为纯净的氯化镁以后,可以采用电解熔融物的方法获得金属镁,故C正确;D、开发海洋资源不能破坏环境,符合绿色环保的思想,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资源的应用,海水提取氯化钠、碘单质、金属钾、镁、溴单质的工业生产流程,综合性强,需要准确掌握反应原理. 3.(3分)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发生的化学反应中,若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解答:解:A.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Al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N元素化合价生成,被氧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4.(3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 A.2LSO2和2LCO2B.9g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16-\n C.标准状况下1mol氧气和22.4L水D.0.1mol氢气和2.24L氯化氢气体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N=nNA可知,物质的量相同,则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先将各选项中的量转化成物质的量,再进行比较二者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即可.解答:解:A、未指明两种气体所处的状态,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相等,因此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A;B、9个水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11.2L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分子数相同,故B正确;C、22.4L水的物质的量远大于1mol,二者物质的量不同,分子数不同,故C错误;D、未指明氯化氢所处的状态,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L/mol,因此HCl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二者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 5.(3分)(2022•浙江模拟)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在溶液中HCl与氯水中都含有H+、Cl﹣,都能与硝酸银溶液生成沉淀,则无法检验,但氯气具有氧化性,能与KI反应置换出单质碘.解答:解:A、因HCl和氯气都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则不能检验,故A错误;B、因HCl和氯气都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则不能检验,故B错误;C、在溶液中HCl与氯水中都含有H+、Cl﹣,都能与硝酸银溶液生成沉淀,则不能检验,故C错误;D、因氯气具有氧化性,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时试纸变蓝,则说明置换出碘单质,使淀粉变蓝,则能够检验混有氯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气体的检验,应先考虑到氯气溶于水后会产生和氯化氢一样的H+、Cl﹣,所以不能用检验这两者的方法,应利用氯气的特殊性质来检验. 6.(3分)依据物质的相关数据,可以推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利用物质的相关数据作出的相应推断不合理的是(  ) A.依据气体的摩尔质量,推断相同状态下不同气体密度的大小 B.依据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推断不同类晶体熔、沸点的高低-16-\n C.依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推断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依据液体物质的沸点,推断将两种互溶液态混合物用蒸馏法分离的可行性考点:摩尔质量;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A、根据ρ===判断;B、根据物质的摩尔质量是否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判断;C、原子中,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D、根据蒸馏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ρ===,相同状况下不同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所以可以推断气体密度大小,故A正确;B、物质的摩尔质量与不同类晶体熔沸点无关,不同晶体熔沸点与化学键类型有关,故B错误;C、原子中,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故C正确;D、蒸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将互溶性的液态混合物进行分离,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蒸馏、原子序数与核外电子的关系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易错A选项,会推断密度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7.(3分)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蕊试纸和pH试纸使用前都必须用蒸馏水润湿 B.滴定管盛装滴定液前需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滴定液润洗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可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释或溶解 D.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防止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考点:试纸的使用;化学试剂的存放;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会减低溶液的浓度;B.滴定管使用前应用待测液润洗;C.容量瓶不能稀释或溶解物质;D.锂的密度比煤油小.解答:解:A.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会减低溶液的浓度,使其酸碱性减弱,故A错误;B.滴定管使用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待测液润洗,故B正确;C.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或溶解物质,故C错误;D.锂的密度比煤油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故D错误.-16-\n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本实验操作的实验注意事项. 8.(3分)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适合于吸收HCl气体的是(  ) A.B.C.D.考点:尾气处理装置.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如果直接将导气管直接插入水中,氯化氢溶于水导致气体压强急剧降低而引起倒吸现象,所以有缓冲装置时就能防止倒吸,即适合吸收氯化氢气体.解答:解:A.导气管插入溶液中,两个玻璃球有缓冲作用,气体能充分被吸收且防止倒吸,故A错误;B.气体能充分被吸收,但能产生倒吸,故B正确;C.倒置球形漏斗插入溶液中,气体能被充分吸收,且球形管有缓冲作用而防止倒吸,故C错误;D.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且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水浮在四氯化碳的上面,四氯化碳不能和氯化氢反应,也不溶解氯化氢,该装置既能够吸收易溶性气体,又能够防止倒吸,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尾气处理装置图,难度不大,明确防倒吸装置有隔离式(如D装置)、倒立漏斗式、肚容式(如C装置)等几种. 9.(3分)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中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重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A.AB.BC.CD.D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乙醇和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B.乙酸乙酯和乙醇混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应利用二者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同分离;D.丁醇和乙醚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解答:解:A.乙醇和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应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故A错误;-16-\nB.乙酸乙酯和乙醇混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根据二者在水中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不同,利用重结晶法.NaCl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KNO3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大,经冷却过滤,故C错误;D.丁醇和乙醚混溶,但二者的沸点不同,且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把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和操作原理. 10.(3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度为1mol/L的Al2(SO4)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2NA B.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C.0.1molFe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铝离子数目;B.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为CH2,根据最简式计算出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数目;C.先判断过量情况,然后根据不足量计算出转移的电子数;D.标准状况下,乙醇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乙醇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没有告诉1mol/L的硫酸铝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铝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故A错误;B.21g乙烯和丁烯(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1.5mol最简式CH2;含有1.5mol碳原子,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故B正确;C.0.1molFe完全反应消耗0.15mol氯气,氯气不足,0.1molCl2充分燃烧得到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C错误;D.标况下乙醇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乙醇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乙醇、水、三氧化硫、氟化氢等的状态不是气体,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选项A为易错点,注意题中缺少溶液体积. 11.(3分)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用于漂白织物C12+H2O═2H++C1﹣+C1O﹣ 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16-\n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弱电解质写化学式;B.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C.弱电解质写化学式;D.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解答:解:A.弱电解质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12+H2O═H++C1﹣+HC1O,故A错误;B.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NO3﹣+NO+2H+,故B正确;C.弱电解质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C错误;D.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明确物质的性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弱电解质、气体、沉淀、氧化物写化学式,注意:有些化学反应还与反应物的量有关,易错选项是D. 12.(3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为1的无色溶液:K+、Fe2+、SO32﹣、Cl﹣ B.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Na+、NH4+、S2﹣、Br﹣ C.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Ba2+、Na+、NO3﹣、Cl﹣ D.加入铝条有氢气放出的溶液:Na+、NH4+、HCO3﹣、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pH为1的显酸性,Fe2+为浅绿色;B.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含氧化性物质;C.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的溶液中,为酸或碱溶液;D.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解答:解:A.pH为1的显酸性,Fe2+为浅绿色,与无色不符,且Fe2+、SO32﹣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不能共存,故A错误;B.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含氧化性物质,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B错误;C.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16-\n的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NH4+、HCO3﹣,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CO3﹣,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3.(3分)已知Cu(NO3)2在某一温度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NO3)2═2CuO+4NO2+O2,将少量的Cu(NO3)2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能支持燃烧 B.NO2不能支持燃烧 C.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的缘故 D.以上说明均不正确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氮族元素.分析:根据题给化学反应方程式知产物中NO2与O2的体积比与空气中N2、O2体积比近似相同即为4:1,而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使木条复燃,所以某学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Cu(NO3)2受热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中,木条复燃NO2肯定也能助燃,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氧气具有助燃性,在纯氧气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空气中由于含有大量不能助燃的N2,而氧气量较少,所以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Cu(NO3)22CuO+4NO2+O2,产物中NO2与O2的体积比与空气中N2、O2体积比近似相同即为4:1,某学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Cu(NO3)2受热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中,木条复燃,显然如果NO2不能够助燃的话,则混合气体同样会因为O2含量少而不能使木条复燃,所以NO2肯定也能助燃,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助燃性,解答时需紧扣Cu(NO3)2分解反应方程式,结合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条件,题目需一定的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14.(3分)在酸性介质中,往MnSO4溶液里滴加(NH4)2S2O8溶液会发生如下离子反应(未配平):Mn2++S2O82﹣+H2O→MnO4﹣+SO4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比较:S2O82﹣>MnO4﹣ B.氧化剂S2O82﹣的摩尔质量为192g/mol C.该反应中酸性介质可以为盐酸 若有0.1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0.5mol-16-\n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A.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判断;C.盐酸为强还原性酸,能被过二硫酸根离子氧化;D.根据氧化产物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转移电子数.解答:解:A.该反应中,过二硫酸根离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锰离子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则高锰酸根离子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比较:S2O82﹣>MnO4﹣,故A正确;B.S2O8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8×16=192,则氧化剂S2O82﹣的摩尔质量为192g/mol,故B正确;C.盐酸为强还原性酸,能被过二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氯气,所以不能用盐酸作酸性介质,故C错误;D.若有0.1mol氧化产物MnO4﹣生成,Mn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7价,则转移电子0.5mol,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明确元素化合价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盐酸是强酸且是强还原性酸,易被强氧化剂氧化,为易错点. 15.(3分)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有几项(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②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⑦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浓硫酸配制稀硫酸,转移到烧杯后,用少量水洗涤量筒;⑧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A.4项B.5项C.6项D.7项考点:溶液的配制.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分析操作对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判断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解答:解:①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会导致称量出的药品的质量变小,故所配溶液浓度偏低;②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③移液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会导致溶质的损失,故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16-\n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故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塞子会有溶液沾留,是正常的,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这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⑦用少量水洗涤量筒,会导致浓硫酸的量取多了,故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⑧NaOH固体的溶解放热,故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并定容的话,会导致冷却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有4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注意浓硫酸的稀释,根据c=理解溶液配制原理与误差分析. 16.(3分)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方法对A盐进行鉴定:,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中一定有Fe3+B.C中一定有Fe3+ C.B为AgI沉淀D.A一定为FeBr2溶液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依据转化关系,A和适量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了B为浅黄色沉淀为AgBr;C遇KSCN得到D为血红色溶液,证明C中含三价铁离子,由于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含硝酸,所以三价铁离子可能是A中含有,也可以是A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得到的;解答:解:A、A中可能是亚铁离子,也可能是三价铁离子,故A错误;B、依据转化关系的现象可知,C中一定含有三价铁离子,故B正确;C、B是浅黄色沉淀为溴化银,碘化银为黄色沉淀,故C错误;D、A可以为FeBr2溶液,也可以是FeBr3溶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的性质应用和物质推断的方法应用,主要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和离子检验,较简单,注意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隐含稀硝酸.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2分)17.(11分)某实验需要240mL、1mol/L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操作配制:①把称量好的质量为 26.5 gNa2CO3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以使用 玻璃棒 (填仪器名称)搅拌.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 250mL容量瓶 (填仪器名称)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 胶头滴管 (填仪器名称)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16-\n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1)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②④③⑤ (填序号).(2)若所配溶液的密度为1.06g/mL,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 .(3)若取出20mL配好Na2CO3的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成c(Na+)=0.1mol/L的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 400 mL.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1)要配制240ml溶液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依据m=CVM计算需要的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2)依据ω=计算碳酸钠的质量百分数;(3)稀释前后溶液所含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稀释后溶液的体积.解答:解:(1)要配制240ml溶液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需要碳酸钠的质量m=0.25L×1mol/L×106g/mol=26.5g;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①②④③⑤;溶解时,为加快碳酸钠溶解的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定容时,加水到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防止加水过量;故答案为:26.5;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①②④③⑤;(2)配制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ω=×100%=10%,故答案为:10%;(3)20mL1mol/L的Na2CO3的溶液中含钠离子的物质的量n(Na+)=0.02L×1mol/L×2=0.04mol,稀释前后溶液所含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V,则稀释后溶液中c(Na+)==0.1mol/L,解得V=0.4L,即400mL,故答案为:40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熟悉配制过程和仪器的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8.(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双氧水开展如下研究.(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分液漏斗 ,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图1装置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气体为 二氧化碳 (只填一种即可).(2)小杨同学将MnO2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图2装置中制氧气,以方便实验结束回收二氧化锰.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 打开旋塞,从长颈漏斗口注水至液面高于漏斗下端,关闭止水夹,继续注水,使漏斗中液面略高于试管中液面,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 A 处(填“A”或“B”).-16-\n(3)Cu与稀硫酸不能直接反应,但滴加H2O2溶液并加热,能生成水和一种蓝色溶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H2SO4+H2O2CuSO4+2H2O .考点:过氧化氢.专题:氧族元素.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3)Cu与稀硫酸不能直接反应,但滴加H2O2溶液并加热,能生成水和一种蓝色溶液,根据题干叙述即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为:2H2O22H2O+O2↑;图1装置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分液漏斗;2H2O22H2O+O2↑;二氧化碳;(2)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打开旋塞,从长颈漏斗口注水至液面高于漏斗下端,关闭止水夹,继续注水,使漏斗中液面略高于试管中液面,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A处,故答案为:打开旋塞,从长颈漏斗口注水至液面高于漏斗下端,关闭止水夹,继续注水,使漏斗中液面略高于试管中液面,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A;(3)Cu与稀硫酸不能直接反应,但滴加H2O2溶液并加热,能生成水和一种蓝色溶液,其实质是铜与硫酸和过氧化氢共同作用生成了硫酸铜和水:Cu+H2SO4+H2O2CuSO4+2H2O,故答案为:Cu+H2SO4+H2O2CuSO4+2H2O.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及金属铜的性质,难度不大,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 19.(10分)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的阴、阳离子分别是-16-\n阳离子 Ba2+ Ag+ Mg2+ Na+阴离子SO42﹣ SO32﹣ CO32﹣ AlO2﹣为了鉴定其中的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1)取该粉末,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12.据此可排除 Ag+、Mg2+ 离子,排除的原因 碱性溶液中Ag+、Mg2+转化为沉淀 (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据此,可肯定含有 AlO2﹣ 离子;同时可排除 Ba2+、SO32﹣ 离子.(3)根据(1)和(2)的结论,固体中还有未确定的阳离子有 Na+ ,检验的方法和现象是 利用焰色反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出现黄色火焰,说明一定含有钠离子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1)取该粉末,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12,则溶液显碱性,不能存在Ag+、Mg2+;(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说明含有AlO2﹣,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结合阴离子分析只有碳酸根离子符合,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根离子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则一定不含有Ba2+、SO32﹣;(3)由上述分析可知阳离子Na+不能确定,利用焰色反应进行验证.解答:解:(1)取该粉末,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12,则溶液显碱性,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存在Ag+、Mg2+,故答案为:Ag+、Mg2+;碱性溶液中Ag+、Mg2+转化为沉淀;(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沉淀为氢氧化铝,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AlO2﹣,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气体只能为二氧化碳,只有碳酸根离子符合,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根离子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则一定不含有Ba2+、SO32﹣,故答案为:AlO2﹣;Ba2+、SO32﹣;(3)由上述分析可知阳离子Na+不能确定,利用焰色反应进行验证,利用焰色反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出现黄色火焰,说明一定含有钠离子,故答案为:Na+;利用焰色反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出现黄色火焰,说明一定含有钠离子.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0.(10分)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以下是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一种工艺流程:-16-\n(1)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与下列 BD (填序号)物质相似.A.75%酒精B.双氧水C.苯酚D.84消毒液(NaClO溶液)(2)写出MnO2、KOH的熔融混合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生成K2MnO4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nO2+4KOH+O22K2MnO4+2H2O .(3)向K2MnO4溶液中通入CO2以制备KMnO4,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 K2MnO4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石灰、二氧化碳、 KOH 和 MnO2 (写化学式).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1)KMnO4具有强氧化性,以此进行判断;(2)由工艺流程转化关系可知,MnO2、KOH的熔融混合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反应生成K2MnO4,根据元素守恒还应生成水.反应中锰元素由+4价升高为+6价,总升高2价,氧元素由0价降低为﹣2价,总共降低4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4,所以MnO2系数2,O2系数为1,根据锰元素守恒确定K2MnO4系数,根据钾元素守恒确定KOH系数,根据氢元素守恒确定H2O系数;(3)由工艺流程转化关系可知,向K2MnO4溶液中通入CO2制备KMnO4、还生成K2CO3、MnO2,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4)制备中利用的原料,在转化过程中又生成的可以循环利用.解答:解:(1)KMnO4有强氧化性,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消毒原理与84消毒液、双氧水一样,故选:BD;(2)由工艺流程转化关系可知,MnO2、KOH的熔融混合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反应生成K2MnO4,根据元素守恒还应生成水.反应中锰元素由+4价升高为+6价,总升高2价,氧元素由0价降低为﹣2价,总共降低4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4,所以MnO2系数2,O2系数为1,根据锰元素守恒确定K2MnO4系数为2,根据钾元素守恒确定KOH系数为4,根据氢元素守恒确定H2O系数为2,所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故答案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3)由工艺流程转化关系可知,向K2MnO4溶液中通入CO2制备KMnO4、还生成K2CO3、MnO2,反应只有M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由+6价降低为+4价,由+6价升高为+7价,所以K2Mn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答案为:K2MnO4;-16-\n(4)制备中利用的原料,在转化过程中又生成的可以循环利用.由转化关系图知,除石灰、二氧化碳外,K2MnO4溶液中通入CO2以制备KMnO4生成的MnO2及最后由母液加入石灰生成的KOH,会在MnO2、KOH的熔融制备K2MnO4中被循环利用,故答案为:KOH;MnO2.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注重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和对工艺流程的理解、阅读题目获取信息的能力等,难度中等,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12分)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NO3、NH4Cl、CuO、Fe、Cu(OH)2、MgSO4六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1)气体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 蓝 色.(2)固体H的化学式是 Cu .(3)溶液F中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有(写离子符号) Cl﹣、SO42﹣ .(4)根据步骤②你能确定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的一种物质是 NH4Cl (只写一种,填化学式),你判断的依据是 因为NH4Cl会与NaOH溶液生成氨气 .(5)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MgSO4═Mg(OH)2↓+Na2SO4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由图中转化关系可知,加NaOH生成气体D为氨气原固体不含NH4Cl,白色沉淀应为氢氧化镁,则原溶液一定含MgSO4,溶液F中含硫酸根离子;固体A加水过滤得到的固体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G应为氢气,则原固体一定含Fe,则与硫酸反应后还有固体H应为Cu,则原固体中一定含CuO、Cu(OH)2中的一种,不能确定是否含NaNO3,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图中转化关系可知,加NaOH生成气体D为氨气原固体不含NH4Cl,白色沉淀应为氢氧化镁,则原溶液一定含MgSO4,溶液F中含硫酸根离子;固体A加水过滤得到的固体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G应为氢气,则原固体一定含Fe,则与硫酸反应后还有固体H应为Cu,则原固体中一定含CuO、Cu(OH)2中的一种,不能确定是否含NaNO3,(1)由上述分析可知D是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故答案为:蓝;(2)由上述分析可知,Fe置换出硫酸铜中的Cu,则H是铜,故答案为:Cu;(3)F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硫酸钠,故一定含有的酸根是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答案为:Cl﹣、SO42﹣;-16-\n(4)根据步骤②能确定一定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铵,氯化铵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故答案为:NH4Cl;因为NH4Cl会与NaOH溶液生成氨气;(5)白色沉淀E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故答案为:2NaOH+MgSO4═Mg(OH)2↓+Na2SO4.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转化关系图中发生的反应及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综合考查,注意气体D为氨气和气体G为氢气是推断的突破口,题目难度不大. -1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47:25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64.0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