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物茂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物茂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5
2
/25
剩余2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物茂中学2022-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42分.请将选择题中各小题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到括号内.)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B.冰雪融化干冰升华C.剩饭变馊高粱酿酒D.灯泡发光铁锅生锈 2.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 3.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A.B.C.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伸入氧气中火星四射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D.能加快反应速度而自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糖水、白酒B.铁矿石、氧气C.冰水混合物、盐水D.氮气、氧气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7.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25\n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的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放置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用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A.AB.BC.CD.D 8.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称量氢氧化钠质量D.收集氧气 9.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氧气极易溶解于水,使水中生物能生存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D.液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液体25\n 10.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1.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元素的原子中( )A.电子数不同B.电子层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质子数不同 12.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常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A.B.C.D. 13.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g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1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D. 1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气密性;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 25\n16.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B.锌+硫酸→硫酸锌+氢气C.氢气+氯气氯化氢D.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 17.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 18.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19.能保持氮气(N2)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氮元素B.氮分子C.氮原子D.氮离子 20.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 21.下列说法中,用图示不能加以说明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5\n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表达式2分,本题共36分)22.用化学符号填空:(1)二个氮原子: ;(2)镁离子: ;(3)5个磷原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23.根据事实,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注明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1)燃烧红磷制造烟幕弹 , 反应;(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反应;(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 反应. 24.将暗紫色(或紫红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取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放入B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试回答:(1)写出上述物质的名称:A ,B ,C ,D ;(2)写出上述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25.【材料一】2022年6月4日××晚报报道:位于某市内流河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材料二】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已经敲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沿岸居民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这是因为分子 .(2)采用 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3)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①元素②原子③离子④分子(4)我们常常用活性炭的 性来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性状属于 性质.(物理或化学)生活中我们常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5)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向全体师生倡议“节约用水”.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 26.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示:(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一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一种: (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25\n 27.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选择合适选项的字母填空:A、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B、分子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遇冷时间隔缩小.①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天蓝色的钢瓶中,是因为 .②“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 .③糖水可以透过滤纸,说明 .④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将壶盖顶开,说明 . 28.2022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 (2)苯的化学性质有 . 三、实验题(每空1分,表达式2分;本题共19分)29.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 30.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25\n(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d ;(2)实验室欲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 (填装置编号).选择该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3)验证集气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4)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装置编号).收集氨气应选用的装置 .(填装置编号). 31.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提出假设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在空白处完成相应内容.【提出假设】 【实验及现象】①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②将气体导出并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③检验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及现象是 该无色溶液是 ,二氧化锰在此实验中起 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原假设成立. 25\n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物茂中学2022-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42分.请将选择题中各小题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到括号内.)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B.冰雪融化干冰升华C.剩饭变馊高粱酿酒D.灯泡发光铁锅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只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剩饭变馊有新物质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高粱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灯泡发光是由电能转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锅生锈有新物质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A、根据硫会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B、根据磷和氧气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C、根据铁丝在纯氧中才能燃烧进行分析;D、根据木炭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A、硫磺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于氮气也是杂质,故A错误;B、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可以除去氧气,故B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会除去氧气,故C错误;D、木炭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对于氮气也是杂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25\n3.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伸入氧气中火星四射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D.能加快反应速度而自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分析;C、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A错误;B、铁丝不点燃,伸入氧气中不会燃烧,故B错误;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故C正确;D、能改变反应速度而自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催化剂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25\n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糖水、白酒B.铁矿石、氧气C.冰水混合物、盐水D.氮气、氧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糖水、白酒都是混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盐水属于混合物;氮气、氧气都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解答】解:A、糖水、白酒都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铁矿石属于混合物,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盐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氮气、氧气都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是如何从分子的性质中选取适当的性质来解释相应的现象.【解答】解: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断扩散,食物腐败是食物发生了化学变化,则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酒精挥发是分子间间隔变大了,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隔变大而导致的体积变大,分子大小本身没有变化.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再分析利用. 7.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25\n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的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放置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用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A.AB.BC.CD.D【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该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错误;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故正确;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实验中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故正确;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主要是为了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也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故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实验中加入水的主要作用,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25\n称量氢氧化钠质量D.收集氧气【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取用块状固体时,不能直接如图放入,将会砸裂试管底部;C、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会污染药品,腐蚀托盘;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注意导气管深入集气瓶底部,目的是尽可能的排尽原有空气.【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B、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故B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和易潮解的性质,所以必须放在玻璃容器中进行称量,故C错误;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图中的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注意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如酒精灯和托盘天平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9.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氧气极易溶解于水,使水中生物能生存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D.液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液体【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氧气不易溶解于水,在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使水中生物能生存.故A错误;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B正确;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故C正确;D、液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液体.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方面的知识. 10.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25\n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压轴实验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解答】解:向外拉活塞时广口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大气压迫使外边的空气通过长颈漏斗进入锥形瓶,从而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口由气泡冒出.故选:D.【点评】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难点,这需要同学们在做这类题时多总结,多思考,这类题目不要死记硬背,关键是理解,等同学们见的这类题多了,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同学们需要注意,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改变体系内的压强,①升温:用手掌捂热装置或用酒精灯微热装置;②充气:常用注射器充气;③抽气:常用注射器抽出装置中的一部分气体.同学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装置来选择恰当的方法. 11.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元素的原子中( )A.电子数不同B.电子层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质子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应用概念进行解题的能力. 12.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常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A.B.C.D.【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25\n【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A正确;B、N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故B错误;C、2N2表示2个氮气分子;故C错误;D、2Na表示2个钠原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并能灵活应用. 13.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g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判断.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判断.D、根据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判断.【解答】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故核外电子数为55,所以错误.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克,是“1”常省略,所以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故核电荷数为55,所以正确.D、铯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是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结构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明确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原子内部各种粒子间的质量、电荷、数目关系,是解题的基本要求. 1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5\n【解答】解:A、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气密性;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制取气体实验中各操作目的:连接仪器,把实验室的单个仪器组装成制取装置;检查气密性,防止装置连接处漏气使收集的气体不纯或较慢甚至不能收集到气体;加入药品,在检查气密性后加入药品是防止因装置漏气需要更换仪器而造成药品的浪费;接下来,反应需要加热时开始加热;待气体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气体;收集完在拆开装置时,注意需要的是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因停止加热而使水槽中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解答】解:A、选项中②⑥顺序错误,应该先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故不选;B、该项顺序符合操作要求,是正确的操作顺序.故选;C、顺序中的错误较多且很明显,比如③“检查气密性”被排在了①“给试管加热”之后,已经开始加热了再检查装置气密性已经没有意义;另外②⑥顺序也是错误排序.故不选;D、和C选择项相比,调整了②⑥的错误排序,但④①③的错误顺序依然存在.故不选.故选B【点评】正确理解实验中操作的目的为解决此类制取操作的排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把死记硬背变得灵活轻松. 16.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B.锌+硫酸→硫酸锌+氢气C.氢气+氯气氯化氢D.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25\n【解答】解:A、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锌+硫酸→硫酸锌+氢气,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也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氢气+氯气氯化氢,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镁离子,软水中含有较少的钙离子、镁离子或不含有钙离子、镁离子.【解答】解: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即不能软化水;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能够软化水.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软化水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软水和硬水是以水中含有的钙离子、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划分的. 18.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25\n【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回到原来的温度等等.【解答】解:A、因红磷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P2O5,所以可用,故A正确.B、因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为气体,故不能用于该实验.C、红磷的量足,能耗尽氧气,当氧气耗尽后,反应自然停止,水位不会继续上升,故C不正确.D、该实验中,红磷只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只能确定空气中有氧气,剩余气体的成分不能确定,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该实验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重点是明确该实验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19.能保持氮气(N2)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氮元素B.氮分子C.氮原子D.氮离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氮气的构成以及其基本构成粒子与性质的关系判断,氮气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解答】解: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物质是由什么粒子直接构成的,它的化学性质就是由谁来保持的,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氮气分子.故选B.【点评】要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物质由哪种粒子直接构成的,它的化学性质就是由哪种粒子保持的. 20.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花香四溢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炬成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时主要是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 21.下列说法中,用图示不能加以说明的是( )25\n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观察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的变化.【解答】解:A、由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不能反映原子的构成,故A错误,符合题意;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反应前后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能同种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表达式2分,本题共36分)22.用化学符号填空:(1)二个氮原子: 2N ;(2)镁离子: Mg2+ ;(3)5个磷原子: 5P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二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3)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5个磷原子,就可表示为:5P;25\n(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其符号为:Al;故答案为:(1)2N;(2)Mg2+;(3)5P;(4)A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3.根据事实,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注明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1)燃烧红磷制造烟幕弹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化合 反应;(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 化合 反应;(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 分解 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解答】解:(1)燃烧红磷制造烟幕弹:该变化中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因此属于化合反应.(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变化中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因此属于化合反应.(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该变化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该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因此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合.(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难度较小. 24.将暗紫色(或紫红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取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放入B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试回答:(1)写出上述物质的名称:A 高锰酸钾 ,B 氧气 ,C 硫 ,D 二氧化硫 ;(2)写出上述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硫+氧气二氧化硫 .25\n【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取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放入B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所以B由助燃性,B是氧气,氧气和硫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所以C是硫,D是二氧化硫,暗紫色(或紫红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氧气,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取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放入B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所以B由助燃性,B是氧气,氧气和硫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所以C是硫,D是二氧化硫,暗紫色(或紫红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氧气,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高锰酸钾,B是氧气,C是硫,D是二氧化锰;(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硫+氧气二氧化硫.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氧气,硫,二氧化锰;(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硫+氧气二氧化硫.【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5.【材料一】2022年6月4日××晚报报道:位于某市内流河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材料二】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已经敲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沿岸居民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这是因为分子 不断运动 .(2)采用 过滤 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3)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元素 .①元素②原子③离子④分子(4)我们常常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来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性状属于 物理 性质.(物理或化学)生活中我们常用 肥皂水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5)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向全体师生倡议“节约用水”.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或洗衣水用来拖地等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元素的概念;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该空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特征的认识,分子的特征是分子很微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这是垃圾腐烂,气味分子不断运动的原因;(2)该空考查净化水的方法,净化水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的是沉降、过滤、吸附、蒸馏,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属于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除掉;(3)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物质由分子等微粒构成,含磷洗衣粉,这里是指宏观物质,因此这里的磷指磷元素;25\n(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并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5)“一水多用”就是提高水的使用次数,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其方法多种多样,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见到,如洗菜水浇花,洗衣水拖地板等.【解答】解:(1)气味分子不断运动,向周围空间散发,所以沿岸居民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故答案为:不断运动;(2)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属于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除掉;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故答案为:过滤;吸附;(3)含磷洗衣粉,这里的“磷”是指磷元素;故选:①;(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5)“一水多用”属于节约用水的方法,在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如涝菜水浇花,洗衣水拖地板等;故答案为: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或洗衣水用来拖地等.答案:(1)不断运动;(2)过滤;(3)①;(4)吸附;物理;肥皂水;(5)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或洗衣水用来拖地等.【点评】本题以当前热点新闻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水的净化、节水方法和水污染及防治措施”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保护环境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分较多. 26.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示:(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全部消耗掉集气瓶中内的氧气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一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一种: 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否 (填“能”或“否”)理由是: 炭粉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基本不变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25\n【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解答】解:(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将全部消耗掉集气瓶中内的氧气;(2)根据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处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只有的,若氮气易溶于水,则倒流入瓶内的水几乎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因此氮气是难溶于水的;红磷燃烧一会熄灭了,说明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其化学性质不活泼;(3)炭粉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故不能将红磷换成炭粉.故答案为:(1)全部消耗掉集气瓶中内的氧气;(2);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3)否;炭粉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基本不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难度稍大. 27.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选择合适选项的字母填空:A、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B、分子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遇冷时间隔缩小.①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天蓝色的钢瓶中,是因为 C .②“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 A .③糖水可以透过滤纸,说明 B .④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将壶盖顶开,说明 C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①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天蓝色的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②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③糖水可以透过滤纸,说明糖水中含有的分子很小.④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将壶盖顶开,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答案为:①C;②A;③B;④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8.2022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 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25\n(2)苯的化学性质有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苯的性质.【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以上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2)由题意可知,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1)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三、实验题(每空1分,表达式2分;本题共19分)29.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试管夹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药匙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胶头滴管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酒精灯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试管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集气瓶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解答】解:(1)在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故填:试管夹;(2)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故填:药匙;(3)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填胶头滴管;(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5)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故填:试管;25\n(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集气瓶,故填:集气瓶.【点评】仪器的名称和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实验考查的基本内容,也是考查热点之一,历年中考,不论分值多少,总有题目出现,所以要引起重视. 30.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d 试管 ;(2)实验室欲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 C或E (填装置编号).选择该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 .(3)验证集气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4)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A .(填装置编号).收集氨气应选用的装置 D .(填装置编号).【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2)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3)根据氧气有助燃性分析验满的方法.(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a为酒精灯,b为试管.(2)实验室欲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可选择的收集的装置是C或E;(3)由于氧气能助燃,所以,验证集气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4)制取氨气用的药品是氯化氨和消石灰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发生装置应选A;氨气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应选D.故答为:(1)酒精灯,试管;(2)A,C或E;(3)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4)A,D.【点评】气体的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时,用装置A制取;气体的收集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并且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31.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提出假设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在空白处完成相应内容.25\n【提出假设】 该无色溶液可能是双氧水 【实验及现象】①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②将气体导出并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③检验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及现象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 该无色溶液是 双氧水 ,二氧化锰在此实验中起 催化 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双氧水水+氧气 ,原假设成立.【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标签图示型.【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依据题中无色溶液的破损标签和实验现象,可假设该无色溶液可能是双氧水;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故答案为:该无色溶液可能是双氧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双氧水;催化;双氧水水+氧气.【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氧气的检验方法的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解题当中. 2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0-2021学年保亭县南茂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楚雄州彩云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楚雄州某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楚雄州彩云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楚雄州紫溪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楚雄州彩云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老城一中2022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元谋县老城第一中学2022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23:06
页数:25
价格:¥3
大小:290.6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