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B.洗菜C.苹果榨汁D.葡萄酿酒 2.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人呼吸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5.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医疗急救B.潜水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D.动植物呼吸 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白磷的燃烧B.食物腐烂C.钢铁生锈D.动植物的呼吸 17\n7.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A.蜡烛B.木炭C.铁丝D.红磷 8.可以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 9.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A.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 10.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0分)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1)分离液化空气可获得氮气和      两种主要气体;氮气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      .(2)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      变化.(3)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空气张,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体积分数大约占0.94%的是      . 12.老师在做镁条在空气张燃烧,细心的同学发现,燃烧后的生成物除了白色粉末状固体以外,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17\n请回答: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有:      、有白色的烟      、有淡黄白色固体生成,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根据图回答:(1)用于量取液体的是(填名称,下同)      (2)能用于加热的是      (3)能给物质加热的是      (4)用于夹持试管的是      (5)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的是      . 14.现有下列物质(1)二氧化碳(2)洁净的空气(3)氧气(4)白糖水(5)澄清的石灰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有      . 15.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匙内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      ;(2)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3)打开弹簧夹,水为什么会倒吸入广口瓶中?      (4)广口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写出它的一条性质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3小题,共20分)16.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17\n【探究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实验内容】:取0.38mm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0%、55%的O2中实验,实现现象.实验现象O2%90%70%60%55%实验现象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难以燃烧,只是发红【结论】:就0.38mm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      ,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      .(填“剧烈”或“不剧烈”);【探究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1)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2)小明按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 17.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1)选择装置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标号)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      .(3)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可选择A装置,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若使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17\n18.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      (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E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  17\n2022-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B.洗菜C.苹果榨汁D.葡萄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淘米是将米和混有的杂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洗菜是将菜清洗干净,将物质进行简单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苹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葡萄酿酒过程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不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17\n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人呼吸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故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错误;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的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药品B.检查气密性C.取用固体药品D.点燃酒精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17\n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药品的取用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医疗急救B.潜水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D.动植物呼吸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运用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和二氧化碳能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解答.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故说法正确;B、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潜水,故说法正确;C、氧气具有氧化性,灯泡中不能充入氧气,故说法错误;D、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 6.(2分)(2022秋•淮阴区月考)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白磷的燃烧B.食物腐烂C.钢铁生锈D.动植物的呼吸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白磷的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B、食物腐烂,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C、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缓慢氧化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n7.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A.蜡烛B.木炭C.铁丝D.红磷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要求物质可在空气中燃烧并不再生成气体物质.解答:解:A、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引入了新的气体杂质,故A错误;B、木炭在密闭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了新的杂质,故B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C错误;D、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不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及知道反应的生成物,根据生成物的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 8.可以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一次性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气体是空气和氧气.方案不可行;B、滴入石蕊后,只有二氧化碳能够鉴别出,其余的无法区别.方案不可行;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D、分别加入蒸馏水,三种气体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无法完成鉴别.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性质的了解,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9.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A.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氧气的量不纯净,浓度不够,据此结合选项分析解答.17\n解答:解:A、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混入空气使收集的氧气不纯净,可能使实验现象不明显;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说明试管内的空气已排尽,收集的氧气纯净,不符合题意;C、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不会混入空气,收集的氧气纯净,不符合题意;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氧气不会逸出,浓度较大,放入点燃的木炭,现象明显;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了解现象的原因,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才能正确解答. 10.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考点:蜡烛燃烧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他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不只有氧气,故A错误;B、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B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所以不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蜡烛的燃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蜡烛燃烧的实质结合图示进行.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0分)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1)分离液化空气可获得氮气和 氧气 两种主要气体;氮气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17\n(2)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 物理 变化.(3)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空气张,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二氧化碳 .(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体积分数大约占0.94%的是 稀有气体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工业制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氮气和氧气是空气中的两种主要物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空气中稀有气体约占0.94%.解答:解:(1)分离液化空气可获得氮气和氧气两种主要气体;氮气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2)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3)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空气张,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体积分数大约占0.94%的是稀有气体.故填:氧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物理;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点评: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能够供给呼吸、支持燃烧,能和多种物质反应等. 12.老师在做镁条在空气张燃烧,细心的同学发现,燃烧后的生成物除了白色粉末状固体以外,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请回答: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有: 发出耀眼的白光 、有白色的烟 放出大量的热量 、有淡黄白色固体生成,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镁+氧气氧化镁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镁条燃烧实验的现象和反应原理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初中的镁条燃烧实验可知,燃烧一般伴随发光、发热现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还有: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镁+氧气氧化镁;故答案为: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镁+氧气氧化镁.点评:掌握镁条燃烧的实验现象,会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17\n请根据图回答:(1)用于量取液体的是(填名称,下同) F (2)能用于加热的是 A (3)能给物质加热的是 D (4)用于夹持试管的是 C (5)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的是 B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用于量取液体的是量筒;(2)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3)能给物质加热的是酒精灯;(4)用于夹持试管的是试管夹;(5)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的是药匙.解答:解:(1)用于量取液体的是量筒;(2)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试管;(3)能给物质加热的是酒精灯;(4)用于夹持试管的是试管夹;(5)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的是药匙.故答案为:(1)F;(2)A;(3)D;(4)C;(5)B.点评:仪器的名称和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实验考查的基本内容,也是考查热点之一,历年中考,不论分值多少,总有题目出现,所以要引起重视. 14.现有下列物质(1)二氧化碳(2)洁净的空气(3)氧气(4)白糖水(5)澄清的石灰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1)(3)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有 (2)(4)(5)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洁净的空气、白糖水和澄清石灰水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故填:(1)(3);(2)(4)(5).点评:洁净的空气是指不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例如不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空气是洁净的空气,仍然属于混合物. 17\n15.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匙内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 充分消耗氧气 ;(2)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铁丝在空气里不能燃烧 .(3)打开弹簧夹,水为什么会倒吸入广口瓶中? 广口瓶中消耗了氧气使压强降低 (4)广口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氮气 ,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写出它的一条性质是 不易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分析红磷的作用;(2)根据铁丝不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分析;(3)根据反应的原理结合压强知识分析;(4)根据空气的成分结合实验现象分析.解答:解:(1)该实验是为了没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所以需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充分消耗掉,所以红磷要过量;故填:充分消耗氧气;(2)铁丝在空气里不能燃烧,因此不能消耗氧气,就不能用来测定氧气的含量;故填:铁丝在空气里不能燃烧;(3)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将水沿导管压入集气瓶;故填:广口瓶中消耗了氧气使压强降低;(4)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氧气被消耗,因此剩下的主要气体是氮气,水倒流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只有五分之一,若氮气易溶于水,则倒流入瓶内的水几乎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因此氮气是难溶于水的;红磷燃烧一会熄灭了,说明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填:氮气;不易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点评:本题主要全面地考查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只有全面地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的事项等才能完成有关的问题,难度不大.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3小题,共20分)16.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17\n【探究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实验内容】:取0.38mm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0%、55%的O2中实验,实现现象.实验现象O2%90%70%60%55%实验现象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难以燃烧,只是发红【结论】:就0.38mm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 >55% ,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 剧烈 .(填“剧烈”或“不剧烈”);【探究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1)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引燃铁丝 ;(2)小明按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铁丝燃烧时碰到了集气瓶内壁 .考点:探究氧气的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探究一】: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铁丝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并且能够判断影响铁丝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探究二】:火柴燃烧时放出热量,能使温度达到铁丝的着火点;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实验失败;解答:解:【探究一】:由实验现象可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降低至55%时,铁丝不能燃烧,就0.38mm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应该是大于55%,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剧烈.故填:>55%;剧烈.【探究二】:(1)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2)按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铁丝燃烧时碰到了集气瓶内壁;故填:引燃铁丝;铁丝燃烧时碰到了集气瓶内壁;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17.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17\n(1)选择装置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氯酸钾氧气+氯化钾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B (填字母标号)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 ,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 形成液封防止气体逸出 .(3)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可选择A装置,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若使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产生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物催化剂,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分析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根据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放棉花团的作用,分析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解答:解答:(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产生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物催化剂,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氧气+氯化钾;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发生装置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形成液封防止气体逸出;(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水倒流造成试管破裂现象的发生;答案:(1)氯酸钾氧气+氯化钾;氧气不易溶于水;17\n(2)B;过氧化氢水+氧气;形成液封防止气体逸出;(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反应原理的书写及收集、验满、性质等的考查,属于基础性的考查,这也是中考的一个考点,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 18.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 c (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4)用E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 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 , 不支持燃烧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证明满了.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4)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17\n解答:解:(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c相连,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c;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4)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10:46 页数:17
价格:¥3 大小:202.5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