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

2/26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题后括号内)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C.汤姆生D.爱迪生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C.酒精燃烧、铁生锈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B.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C.液氮可使超导材料显示超导性能D.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寿命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D.闻气体气味 5.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  )A.若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nB.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C.倾倒液体药品时,可以迅速往试管里倒D.每取一种药品后,都应该立即盖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 6.实验室加热150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①烧杯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石棉网⑤试管夹⑥铁架台.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蜡烛照明B.动植物的呼吸C.牛奶变酸D.农家化肥腐熟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使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正倡导生产和使用无氟冰箱B.无铅汽油的使用可以提高城乡空气质量C.保护森林植被,大规模进行人工造林和绿化,是防止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D.稀有气体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没有多大用途 9.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变化中有颜色改变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在变化中有状态变化的一定是物理变化C.在变化中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B.氯酸钾C.氯化镁D.空气 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结论B.空气中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D.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n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14.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得出结论 15.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品防腐B.制成各种电光源C.医疗冷冻麻醉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16.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均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有是(  )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④⑤ 17.常温下,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没有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A.不影响化学反应速度B.反应速度很慢,产生氧气的量减少C.不能产生氧气D.产生氧气的总量不变,但反应速度较慢 18.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B.食醋C.加碘食盐D.蒸馏水 19.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硫+氧气二氧化硫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水D.镁+氧气氧化镁 20.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小于10mLB.大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 21.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大试管管口应向上倾斜,便于气体迅速排出B.插入水槽中导管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要立即收集,否则会造成浪费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撤酒精灯,后撤导管D.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n 2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2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C.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D.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4.下列各组物质颜色相同的是(  )A.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B.氯酸钾、高锰酸钾C.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D.木炭、硫 25.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比内地少D.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21%  二、填空题(共20分)26.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①天然气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②空气是制造氮肥资源      ;③冰棒放在玻璃杯里,杯子外壁附一层水珠      ;④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形成了一层白膜      ;⑤通电时,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光      . 27.按要求书写文字表达式(1)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      (2)有三种物质生成,且其中一种是氧气的反应      \n(3)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      (4)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      . 28.202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二氧化氮 ⑤臭氧(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序号)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3)为了改善我们的空气质量,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保护空气,请举两例:①      ;②      . 29.现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液态空气;③冰水混合物物;④二氧化锰;⑤澄清石灰水;⑥氯酸钾;⑦臭氧;⑧稀有气体.用序号填空: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纯净物的有      . 30.A为暗紫色固体,B为白色固体,C、D都是黑色固体,将A与B混合或者B与C混合,加热时都有无色气体M产生,用B、C混合加热比只用B加热产生的M的速率快得多,且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只用A加热时,除产生M外还有C产生,F在M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的名称:A:      ,B      ;(2)B、C混合加热时C的作用是:      ;(3)F在M中燃烧生成D的文字表达式:      ;(4)写出物质M的一种用途      .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4分)3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根据图回答:(1)E所示仪器的用途是      ,其名称是      ;  (2)用于量取液体的是(填序号,下同)      ,用于少量试剂间反应的仪器是      ;(3)用于夹持试管的是      ,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的是      . 3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容积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n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由步骤③中打开弹簧夹后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哪些?①      ;②      .(写两点)(4)某同学用木炭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5)由本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3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填序号)      ,能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是由于氧气      的性质.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若用装置C收集气体,验满的方法是      .(4)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适宜时间是等到      .(5)若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①      ;②      .(写出两点) 34.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n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实验结论】(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评价】(1)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拓展】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n2022-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题后括号内)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C.汤姆生D.爱迪生【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正确.C、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选项错误.D、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大王,发明了电灯、电报等,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C.酒精燃烧、铁生锈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B.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nC.液氮可使超导材料显示超导性能D.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寿命【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分别利用了氧气的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B、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B错;C、液氮可使超导材料显示超导性能,只是提供了低温环境,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正确;D、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寿命,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故D错.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D.闻气体气味【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n【分析】A、根据氧气的验满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进行分析;B、根据倾倒液体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C、根据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瓶专用,不需要清洗进行分析;D、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解答】解:A、验满气体的操作应该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瓶内,故A错误;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B正确;C、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瓶专用,不需要清洗,故C正确;D、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D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可以避免不必要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5.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  )A.若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B.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C.倾倒液体药品时,可以迅速往试管里倒D.每取一种药品后,都应该立即盖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实验室中药品的处理原则判断;B、根据药品取用的三不准原则判断;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D、根据药品存放要求判断.【解答】解:A、为了防止试剂瓶中的药品被污染,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所以A错误;B、实验室中的药品或有毒或有腐蚀性,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所以B错误;C、为了防止液体药品溅落,在倾倒液体药品时,应缓慢地向往试管里倒,所以C错误;D、取一种药品后,为了防止药品被污染,都应该立即盖好试剂瓶塞;为了取用方便,保护标签,应标签朝外,放回原处,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药品的取用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 6.实验室加热150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①烧杯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石棉网⑤试管夹⑥铁架台.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实验操作型.【分析】本题应从加热150mL的液体需要的盛放装置,加热装置,支撑装置分析.【解答】解:要加热150mL的液体,试管的容积较小,适合加热少量的液体,加热大量液体应该用烧杯,烧杯的底面积较大,灯焰小,会使烧杯受热不均,需要加垫石棉网,试管夹是用来夹试管的,而烧杯需要放在铁架台上加热,故使用的仪器为:①③④⑥故选A.\n【点评】实验室中有的是加热少量液体的,如:试管;有的是加热较多液体的,如:烧杯;有的不能直接加热需加石棉网. 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蜡烛照明B.动植物的呼吸C.牛奶变酸D.农家化肥腐熟【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有些氧化反应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些氧化反应比较缓慢,缓慢氧化是指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蜡烛燃烧属于剧烈地氧化反应,不是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B、动植物呼吸属于氧化反应,并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C、牛奶变酸属于氧化反应,且进行的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农家肥的腐熟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根据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分为剧烈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反应.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使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正倡导生产和使用无氟冰箱B.无铅汽油的使用可以提高城乡空气质量C.保护森林植被,大规模进行人工造林和绿化,是防止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D.稀有气体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没有多大用途【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臭氧层受到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B.根据无铅汽油的使用可以提高城乡空气质量进行分析判断;C.从植树造林是防止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去分析;D.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来分析.【解答】解:A.含氟冰箱中使用的氟氯烃,使臭氧层受到了破坏,从而使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因此我国正倡导生产和使用无氟冰箱.故正确.B.无铅汽油的使用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城乡空气质量,故正确.C.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树叶上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所以是防止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故正确;D.稀有气体性质稳定,所以可做保护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可做电光源,故错误.故填:D.【点评】掌握空气污染的原因、防治措施以及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变化中有颜色改变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在变化中有状态变化的一定是物理变化C.在变化中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n【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以及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常常伴随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变化中有颜色改变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降温下变为淡蓝色的液氧,故说法正确;B、在变化中有状态变化的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说法错误;C、在变化中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就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D、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以及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常常伴随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B.氯酸钾C.氯化镁D.空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因此空气中有氧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氯酸钾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C、氯化镁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D、空气中氧气占21%,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物质的分类,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结论B.空气中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用途等知识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故A说法不正确;B、空气中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C、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C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于电光源上,故D说法正确.故选A.\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利于解答本类题. 1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D.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性质决定用途;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制取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故A说法正确;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体现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氧气是没有可燃性的,故B说法错误;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故C说法正确;D、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制取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4.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得出结论\n【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用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解答】解: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的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采用过程的分析,并结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解决此题. 15.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品防腐B.制成各种电光源C.医疗冷冻麻醉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运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液态氮气气化会带走大量的热、氮肥中含有氮元素所以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医疗冷冻麻醉、制化肥的原料解答.【解答】解: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液态氮气气化会带走大量的热、氮肥中含有氮元素所以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医疗冷冻麻醉、制化肥的原料,但氮气不能和稀有气体那样通电后会呈现不同颜色,所以不能制成电光源,故选B.【点评】注意区分氮气的用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平时要细致的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理解才能牢固. 16.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均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有是(  )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④⑤【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的途径来分析本题,知道了空气污染物就要尽量减少这些污染.【解答】解: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石油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人体呼出的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也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煤燃烧产生的烟尘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故选A.【点评】熟记空气污染的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净化我们的空气而出力. 17.常温下,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没有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A.不影响化学反应速度\nB.反应速度很慢,产生氧气的量减少C.不能产生氧气D.产生氧气的总量不变,但反应速度较慢【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它只能加快反应速率,并不改变反应的实质:反应的生成物氧气和水、生成物的质量如氧气的质量等不会改变.【解答】解:A、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较慢,为加快分解速率常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没有加催化剂会影响放出氧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过氧化氢在不加催化剂可以分解放出氧气,只是反应速率较慢,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分解产生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没有加二氧化锰,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较慢,反应产生的氧气总量是不变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B.食醋C.加碘食盐D.蒸馏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啤酒、食醋、加碘食盐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解答】解:A、啤酒中含有水、酒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属于混合物;C、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含有碘元素的物质,属于混合物;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19.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硫+氧气二氧化硫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水D.镁+氧气氧化镁【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解答】解:A、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nB、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正确;D、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小于10mLB.大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的正确方法及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判断,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0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20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10mL.故答案为:B.【点评】了解量筒使用时正确的读数方法,以及仰视、俯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21.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大试管管口应向上倾斜,便于气体迅速排出B.插入水槽中导管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要立即收集,否则会造成浪费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撤酒精灯,后撤导管D.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冷凝成的水珠流到试管底部,将试管炸裂;B、为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收集氧气等到气泡在水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C、收集满氧气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以防止水倒吸;D、气体收集方法与溶解性和密度有关.【解答】解:A、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冷凝成的水珠流到试管底部,将试管炸裂,A答案错误;B、等到气泡在水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B答案错误;C、收集满氧气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C答案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答案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操作以及注意事项,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选择常温下分解双氧水或加热条件下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主要条件、操作等对比记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要点包括: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收集、检验和验满等内容.\n 2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组成的测定;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解答】解:A、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故此选项错误.B、加紧弹簧夹是因为防止燃烧时气体膨胀溢出,故此选项正确.C、红磷过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剩余物主要是氮气,同时还含有其他气体,故此选项错误.D、红磷量少氧气不能耗尽,则测量的数据会不准确,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结论和实验中注意事项是考查重点. 2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C.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D.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是气体的性质,主要包括溶解性、密度、是否与水反应、是否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等.【解答】解:不溶解于水或不易溶解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的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A、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B、比空气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不能用排水法,故B错误.C、比空气轻,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只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比空气重,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体的收集方法,了解气体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及气体的溶解性、密度等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4.下列各组物质颜色相同的是(  )A.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B.氯酸钾、高锰酸钾C.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D.木炭、硫【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B、氯酸钾是白色固体,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C、五氧化二磷、氯酸钾为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D、木炭是黑色固体,硫是淡黄色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5.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比内地少D.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21%【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从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的空气含氧量不同入手考虑.【解答】解:在高原地区,地势比较高,空气稀薄,又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在高原地区氧气的含量比较少,人体在呼吸时发生困难,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空气情况的认识,知道了氧气含量少,会产生什么后果. 二、填空题(共20分)26.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n①天然气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氧气 ;②空气是制造氮肥资源 氮气 ;③冰棒放在玻璃杯里,杯子外壁附一层水珠 水蒸气 ;④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形成了一层白膜 二氧化碳 ;⑤通电时,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光 稀有气体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性质决定用途;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回答【解答】解:①氧气具有助燃性,天然气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②空气是制造氮肥资源,是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③冰棒放在玻璃杯里,杯子外壁附一层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冷凝成小水珠;④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形成了一层白膜,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⑤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因此,应用于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光.故答为:①氧气;②氮气;③水蒸气;④二氧化碳;⑤稀有气体.【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 27.按要求书写文字表达式(1)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 硫+氧气二氧化硫 (2)有三种物质生成,且其中一种是氧气的反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 过氧化氢水+氧气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4)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1)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n故答案为:(1)硫+氧气二氧化硫;(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过氧化氢水+氧气.【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28.202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①③④⑤ (填序号)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二氧化氮 ⑤臭氧(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③ (填序号)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3)为了改善我们的空气质量,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保护空气,请举两例:①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 用清洁能源或多植树造林、种草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物考虑;(2)根据三大化石燃料考虑;(3)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考虑.【解答】解:(1)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三种气体都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的气体,而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填:①③④⑤;(2)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故填:③;(3)对污染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例如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故填: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使用清洁能源或多植树造林、种草.【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化石燃料的利用,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环保问题和能源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要好好把握. 29.现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液态空气;③冰水混合物物;④二氧化锰;⑤澄清石灰水;⑥氯酸钾;⑦臭氧;⑧稀有气体.用序号填空:属于混合物的有 ②⑤⑧ ,属于纯净物的有 ①③④⑥⑦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n【解答】解:液态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氧气、冰水混合物、二氧化锰、氯酸钾和臭氧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故填:②⑤⑧;①③④⑥⑦.【点评】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30.A为暗紫色固体,B为白色固体,C、D都是黑色固体,将A与B混合或者B与C混合,加热时都有无色气体M产生,用B、C混合加热比只用B加热产生的M的速率快得多,且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只用A加热时,除产生M外还有C产生,F在M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的名称:A: 高锰酸钾 ,B 氯酸钾 ;(2)B、C混合加热时C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3)F在M中燃烧生成D的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写出物质M的一种用途 供给呼吸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F在M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所以M有助燃性,M是氧气,F是铁,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D是四氧化三铁,A为暗紫色固体,B为白色固体,C、D都是黑色固体,将A与B混合或者B与C混合,加热时都有氧气产生,所以A是高锰酸钾,B是氯酸钾,C是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C是二氧化锰,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F在M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所以M有助燃性,M是氧气,F是铁,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D是四氧化三铁,A为暗紫色固体,B为白色固体,C、D都是黑色固体,将A与B混合或者B与C混合,加热时都有氧气产生,所以A是高锰酸钾,B是氯酸钾,C是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C是二氧化锰,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高锰酸钾,B是氯酸钾;(2)通过推导可知,C是二氧化锰,B、C混合加热时C的作用是催化作用;(3)F在M中燃烧生成D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通过推导可知,M是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氯酸钾;(2)催化作用;(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供给呼吸.【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4分)3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n请根据图回答:(1)E所示仪器的用途是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其名称是 胶头滴管 ;  (2)用于量取液体的是(填序号,下同) F ,用于少量试剂间反应的仪器是 A ;(3)用于夹持试管的是 C ,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的是 B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测量容器-量筒;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回答本题.【解答】解:(1)E是胶头滴管,用途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2)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试管可用于少量试剂间反应的仪器;(3)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药匙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故答案为:(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2)F,A;(3)C,B.【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只要掌握了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并能利用仪器进行正确的实验即可. 3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容积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使集气瓶内的氧气充分反应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由步骤③中打开弹簧夹后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哪些?① 红磷量不足 ;② 装置气密性不好 .(写两点)(4)某同学用木炭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木炭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5)由本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不支持燃烧且不能燃烧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n【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空气与水;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进行解答;(2)根据红磷的燃烧结合压强知识分析,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压着水进入集气瓶;(3)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4)根据木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能产生压强差解答;(5)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氧气、氮气的性质.【解答】解:(1)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会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的水量正好占据集气瓶内氧气的空间,约为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3)如果该实验水位小于,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没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故填:红磷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没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4)木炭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5)红磷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而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答案:(1)使集气瓶内的氧气充分反应;(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3)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不好.(4)木炭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5)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且不能燃烧.【点评】选择消耗氧气的物质时,应该是该物质只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并且要足量. 3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b 试管 .\n(2)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填序号) A ,能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是由于氧气 不易溶于水 的性质.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若用装置C收集气体,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4)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适宜时间是等到 当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 .(5)若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① 试管外壁有水 ;②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导管还在水槽中 .(写出两点)【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E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氧气有助燃性进行分析;(4)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正确时刻进行分析;(5)根据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导致炸裂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酒精灯,b是试管;(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发生装置是A,E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氧气,原因是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氧气有助燃性,所以用装置C收集气体,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4)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正确时刻是:当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5)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导致炸裂,所以若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是:①试管外壁有水;②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导管还在水槽中.故答案为:(1)酒精灯,试管;(2)A,不易溶于水,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4)当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5)①试管外壁有水;②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导管还在水槽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34.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n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实验结论】(1)A中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实验评价】(1)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 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 .【实验拓展】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实验结论】(1)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进行解答;(2)根据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解答;(3)根据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解答;【实验评价】(1)根据二氧化锰也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进行解答;(2)根据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进行解答;【实验拓展】根据催化剂的含义进行解答.【解答】解:【实验结论】(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有实验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可知A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填:氧气;(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故填:质量;化学性质;(3)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n【实验评价】(1)二氧化锰也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所以设计实验Ⅳ的目的是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故填: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故填: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实验拓展】A.MnO2不只能作为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还可以作其他反应的催化剂,故A错误;B.根据题目的信息可知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故B正确;C.催化剂不只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还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故C错误;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可能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例如二氧化锰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的生成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以及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来解答此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06:54 页数:26
价格:¥3 大小:147.1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