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海师大附二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青海师大附二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运动状态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 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D.菜刀生锈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5.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5.26mL水B.连接导管与橡胶管时,先把导管口用水润湿C.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D.用5L酒精与5L蒸馏水混合配制10L酒精溶液 6.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木材燃烧B.动植物呼吸C.酒的酿造D.白菜腐烂 7.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这些碘、钙、铁是指(  )A.原子B.单质C.元素D.离子 8.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A.CH4、CO2、H2B.CO2、HCl、N2C.SO2、CO、NO2D.HCl、N2、O2\n 9.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黄金B.氯化钠C.二氧化碳D.氦气 10.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带出实验室B.倾倒在水槽中C.放入指定的容器中内D.放回原试剂瓶中 11.2022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铱﹣192是高危放射源,会危害人体健康.据如图判断,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铱的元素符号是IrC.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 12.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A.N2﹣﹣氮气B.2H﹣﹣2个氢元素C.2H2O﹣﹣2个水分子D.CuO﹣﹣氧化铜 13.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是w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则一个镁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A.2gB.12wgC.12wgD.2wg 14.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B.点燃酒精灯\nC.称量氯化钠固体D.加热固体 15.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 1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写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1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19.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n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 20.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B.硫化丙烯由三个碳元素、六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C.硫化丙烯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1.(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硫原子      ;②4个氢氧根离子      ;③2个氮分子      ;④两个水分子      ;⑤氩气      .(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①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③请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 \n22.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1)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是      ;(2)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3)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      ;(4)可制氮肥原料的气体是      . 23.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淡黄色粉末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一种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3)一种液体电解生成两种气体的反应      .(4)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24.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A.蒸馏水B.河水C.自来水(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实验时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用      检验,看到的现象是      ;a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3)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右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 25.如图所示是铁丝(图1)和硫(图2)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的一端要系一根火柴的原因是      ,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是      .(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火焰;图1和图2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      (“相同”或“不相同”). \n26.有A、B、C、D、E五种物质,在常温下A、B是液体,C是气体,D是黑色固体,E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A、C、E的化学式:A      ,B      ,E      ;(2)A和C内含有的同一种元素名称是      ;(3)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      .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3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7.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字母);除过氧化氢溶液外,通常还需要的一种药品是      ,其作用是      ;若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实验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该实验说明氮气难溶于水.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D.红磷燃烧结束后,要等装置冷却才能打开弹簧夹(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n 29.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甚至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很小的结构”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  \n2022-2022学年青海师大附二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运动状态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答】解:A、物质的运动状态,属于物理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A.【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D.菜刀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n【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苹果腐烂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榨取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面包发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菜刀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苹果腐烂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榨取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面包发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菜刀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解答】解:A、氧元素是第一位,故A选项正确;B、硅元素是第二位,故B选项错误;C、铝元素是第三位,故C选项错误;D、铁元素是第四位,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解答】解:A、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新鲜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n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5.26mL水B.连接导管与橡胶管时,先把导管口用水润湿C.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D.用5L酒精与5L蒸馏水混合配制10L酒精溶液【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仪器的装配或连接;物质的鉴别、推断;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的准确值考虑;B、根据导管与橡胶管的连接方法考虑;C、根据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的颜色考虑;D、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考虑.【解答】解:A、10mL量筒最小刻度是0.1mL,所以不能量取5.26mL水,故A错;B、导管与橡胶管的连接方法:先把导管口用水润湿,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导管,旋转着插入,故B正确;C、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都是黑色,不能通过颜色鉴别,故C错;D、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用5L酒精与5L蒸馏水混合配制酒精溶小于10L,故D错.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6.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木材燃烧B.动植物呼吸C.酒的酿造D.白菜腐烂【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木材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B、动植物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C、酒的酿造,是粮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白菜腐烂,是白菜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缓慢氧化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这些碘、钙、铁是指(  )A.原子B.单质C.元素D.离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加碘食盐、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物质的成分及微观粒子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答】解:“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中的“碘、氟、钙、铁”指的是在食盐、牙膏、牛奶、酱油中添加了相应的元素.\n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有关知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认识. 8.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A.CH4、CO2、H2B.CO2、HCl、N2C.SO2、CO、NO2D.HCl、N2、O2【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完成此类题目要明确记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解答】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导致空气污染,目前记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等.故选C.【点评】本题是直接考查污染物的种类,比较简单,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即可解答. 9.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黄金B.氯化钠C.二氧化碳D.氦气【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黄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带出实验室B.倾倒在水槽中C.放入指定的容器中内D.放回原试剂瓶中【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带出实验室会造成污染或中毒;B、倾倒在水槽中可能会腐蚀水槽;C、放入指定容器中是正确的;D、放回原试剂瓶会污染药品.【解答】解:A、带出实验室,可能会造成污染或中毒,故A错误;B、倾倒在水槽中,可能会腐蚀水槽,操作错误,故B错误;C、倒入指定容器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放回原试剂瓶,将会污染瓶内药品,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C.\n【点评】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防止污染环境,造成安全事故. 11.2022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铱﹣192是高危放射源,会危害人体健康.据如图判断,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铱的元素符号是IrC.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铱元素的汉字名称“铱”的偏旁“金”可知,为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B.根据右上角的字母可知,其元素符号为:Ir,故说法正确;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77可知,其原子序数为77,故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下方的数字192.2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 12.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A.N2﹣﹣氮气B.2H﹣﹣2个氢元素C.2H2O﹣﹣2个水分子D.CuO﹣﹣氧化铜【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微粒前面加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化学式能表示某一种物质,元素只提种类,不提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A、N2表示氮气,故A正确;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能表示两个氢元素,故B错误;C、2H2O表示2个水分子,故C正确;D、CuO表示氧化铜,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意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n13.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是w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则一个镁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A.2gB.12wgC.12wgD.2wg【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是w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设一个镁原子的实际质量是x,则=24,x=2wg.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氯化钠固体D.\n加热固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取用液体药品时,注意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D、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反应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解答】解:A、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故A实验操作正确;B、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B实验操作错误;C、砝码与氯化钠固体的位置放反了.故C实验操作错误;D、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故D实验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了解液体取用的方法;掌握制取给试管内固体加热需要注意事项. 15.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可知,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一般金属元素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得到电子,从而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即在化学变化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解答】解: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时,容易失去电子;多于4个少于8个时,容易获得电子;最外层为8个电子时,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稳定.故选C【点评】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核外电子的得失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写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C、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说法错误.\n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所以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分子的种类的变化;分析反应的类型及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这是因为香烟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造成非吸烟者被动吸烟,故选项解释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升降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nD、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概念.【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A、根据“阳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判定;B、根据“阴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判定;C、质子数不同,不是一种原子;D、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铝元素的离子、原子.【解答】解:A、前为氖原子,后为钠离子为阳离子,“都属于阳离子”说法错误,故A错误;B、前为氯离子为阴离子,后为氩原子,“都属于阴离子”说法错误,故B错误;C、质子数(9≠12)不同,不是一种原子,故C错误;D、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铝元素的离子、原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20.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nB.硫化丙烯由三个碳元素、六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C.硫化丙烯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B.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根据“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C3H6S知,硫化丙烯的一个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不含其它物质的分子;故不正确;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不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构成的,故不正确;D.据“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C3H6S可知:硫化丙烯的一个分子由3个碳原子、6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其元素组成,掌握了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此题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1.(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硫原子 2S ;②4个氢氧根离子 4OH﹣ ;③2个氮分子 2N2 ;④两个水分子 4H2O ;⑤氩气 Ar .(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①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 2:1:2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 ;③请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2个硫原子表示为2S,4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4OH﹣,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两个水分子表示为4H2O,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因此氩气表示为Ar;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由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n”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2:1:2;本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请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答】解:(1)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2个硫原子表示为2S,4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4OH﹣,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两个水分子表示为4H2O,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因此氩气表示为Ar;故答案为:2S;4OH﹣;2N2;4H2O;Ar;(2)由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2:1:2;本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请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答案为:2:1:2;化合反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1)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是 ② ;(2)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④ ;(3)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 ③ ;(4)可制氮肥原料的气体是 ①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性质、用途分析回答.【解答】解:(1)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是氧气;(2)二氧化碳是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3)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可制多种电光源;(4)氮气含有氮元素,是可制氮肥原料的气体.故答为:(1)②;(2)④;(3)③;(4)①.【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 23.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淡黄色粉末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硫+氧气二氧化硫 (2)一种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一种液体电解生成两种气体的反应 水氢气+氧气 .(4)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2)根据铁和氧气咋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进行分析;\n(3)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4)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1)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2)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4)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故答案为:(1)硫+氧气二氧化硫;(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水氢气+氧气;(4)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24.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填序号).A.蒸馏水B.河水C.自来水(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实验时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氧气 ,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氢气 ,用 燃烧的木条 检验,看到的现象是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a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 1:2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3)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肥皂水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加热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右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吸附 .(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洗菜的水浇花 .【考点】电解水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n【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2)在做电解水的实验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闭合电路后,会看到试管内的电极上出现气泡,过一段时间,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它们体积比约为1:2,由此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判断出水的组成.(3)根据硬水、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所出现现象的明显不同,确定使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等;(4)所谓节约用水,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农业和生活用水.【解答】解:(1)蒸馏水中只含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而河水和自来水中除水以外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A;(2)在做电解水的实验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a中气体体积较少,是氧气,b中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与氧气饿体积比约为2: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可以判断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增强水的导电性;氧气;氢气;燃烧的木条;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2:1;氢元素和氧元素;(3)硬水中含量较多的钙、镁离子能影响肥皂的起泡,因此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除臭;故填:肥皂水;加热煮沸;吸附;(4)一水多用,如洗菜的水浇花.故答案是:洗菜的水浇花.【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点解、硬水的软化、保护水资源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5.如图所示是铁丝(图1)和硫(图2)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的一端要系一根火柴的原因是 引燃铁丝 ,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是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蓝紫色 火焰;图1和图2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 不相同 (“相同”或“不相同”).【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的操作、现象、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回答;(2)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根据实验中水的用途分析;【解答】解:(1)铁丝前端要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为防止燃烧产生的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n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是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在实验时也应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主要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铁丝燃烧的实验中在集气瓶底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瓶底炸裂,故目的不同;故答案为:(1)引燃铁丝;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瓶底炸裂(2)蓝紫色;不相同.【点评】本题是结合课本中氧气与硫、铁这两种固体反应的实验以图示的形式展开,考查了对其化学现象和注意事项的记忆情况,注意这两个实验相同点都是集气瓶中放了水,但是它们的目的不同,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能力. 26.有A、B、C、D、E五种物质,在常温下A、B是液体,C是气体,D是黑色固体,E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A、C、E的化学式:A H2O2 ,B H2O ,E CO2 ;(2)A和C内含有的同一种元素名称是 氧元素 ;(3)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 C+O2CO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在常温下A、B是液体,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A能够分解产生B,B能够电解产生C,因此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D是黑色固体,能够和氧气反应产生E,E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因此F是二氧化碳,则D是碳,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完成相关的问题.【解答】解:在常温下A、B是液体,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A能够分解产生B,B能够电解产生C,因此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D是黑色固体,能够和氧气反应产生E,E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因此F是二氧化碳,则D是碳,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1)A是过氧化氢,B是水,E是二氧化碳,故化学式分别为:H2O2;H2O;CO2;(2)过氧化氢和氧气中都含有共同的氧元素,故填:氧元素;(3)反应①是碳和氧气点燃产生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O2.【点评】本题为框图式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3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7.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n(1)写出仪器名称① 酒精灯 ,②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BE (填字母);除过氧化氢溶液外,通常还需要的一种药品是 二氧化锰 ,其作用是 催化作用 ;若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该反应需要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酒精灯,②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BE,该反应需要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1)酒精灯,长颈漏斗;(2)BE,二氧化锰,催化作用,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KMnO4K2MnO4+MnO2+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8.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实验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C (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该实验说明氮气难溶于水.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D.红磷燃烧结束后,要等装置冷却才能打开弹簧夹(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滤纸破损(或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 .\n【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及注意的事项分析;(2)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凡是不经滤纸的过滤就直接进入滤液的操作,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解答】解:(1)该实验主要是利用物质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然后根据进入水的体积,判断氧气的体积.只有加入过量的红磷,才能将将氧气完全消耗掉.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的结果是水倒流不足五分之一;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B、进入水的体积为集气瓶的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磷燃烧结束后,要等装置冷却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AC;(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故答案为:引流;滤纸破损(或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点评】此题是关常见的实验考查,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及相关的实验要求,熟练掌握测定的原理、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的现象及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解题的关键. 29.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甚至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不会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原子核 .\n(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原子内部的空间很大 ;“很小的结构”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质量大体积小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解答】解:(1)极少数α粒子散射的原因是受到了一个体积小但质量相对而言较大的粒子的斥力,这说明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故填:不会,原子核;(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由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且体积很小.故填:原子内部的空间很大,质量大体积小.【点评】记住并理解原子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02:43 页数:24
价格:¥3 大小:518.6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