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得胜高中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理科地理学科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每小题2分)1.下列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B.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C.农耕区和牧业区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2.有关松嫩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少B.肥沃的黑土是由于含丰富的矿物质而形成的C.有丰富的铁矿石D.地块平坦,集中成片,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3.有关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两区域相比,叙述错误的是()A.前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后者为温带季风气候B.两地都为高产土壤,土地条件相同C.前者矿产资源贫乏,后者矿产资源丰富D.前者以水田为主,后者则以旱作为主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是对松嫩平原的描述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创仍是全国的“粮仓”5.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强6、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7、对1985年与2022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城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8、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全球定位技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0、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2~14题。-11-\n12、“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14、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15.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C.本区人们的保护自然的意识较强 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16、热带雨林除被称为“绿色腰带”外,还被称为“绿色水库”,其主要原因是()A.增加湿度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调节气候17.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B.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C.有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之美誉 D.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18、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19、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B.移民亚马孙平原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D.建立自然保护区20.下列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B.市场广阔的优势体现在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在增长C.山西地处我国国中部地区,临近北京等工业城市,位置适中,且交通比较便利。D.煤田的煤层中含有少量煤层气。21、有关山西省输煤、输电和说法不正确的是()A.输电能增加山西的经济效益B、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C.输电能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D.输煤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22.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A.长期高强度地棉花种植—土地退化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物—酸雨污染D.氯氟氢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23.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A.河流的梯级开发B.流域的综合开发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的治理D.放洪、航运、发电、旅游等24.TVA在流域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①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调整农、林、牧业结构③恢复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④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11-\n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26.下列关于东北气候条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不受低温冷害的影响B.东北的气候可以种植喜凉的作物,如甜菜C.东北的无霜期从南部至北部变长D.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是因为土壤肥沃而形成27.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叙述,错误的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B.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C.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小,使得东北地区的农业经营规模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D.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28.下列商品粮基地中,粮食商品率最高的是()A.松嫩平原B.辽河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29.下列关于东北农业基地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平原地区农业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B.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养畜牧业C.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以满足国家的需要。D.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中草药材等。30.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A.侨乡的背景B.良好的区位条件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31.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契机的是()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B.良好的区位条件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D.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和资源导向型产业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3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数量变化不大33.与沪宁杭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哪个发展条件稍差()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B.广阔的经济腹地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34.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A.产业基础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C.著名侨乡D.腹地范围35.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11-\nB.受地区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36.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B.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C.城市规模迅速扩大D、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37.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其基地是()A.深圳B.广州C.惠州D.中山38.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综合性39.“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在()   高考资源网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哈密盆地40.由于长期以煤作为主要能源,东部地区产生的问题有()①经济发展减慢②环境质量下降③人口增长缓慢④用地用水更加紧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1.西气东输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②改善沿线城市大气环境③增加就业机会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42.我国西部地区的四大气区()A.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B.西藏、新疆、青海、四川C.新疆、西藏、青海、川渝D.青海、云南、四川、鄂尔多斯43、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其转移的主导产业属于()A.资金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资源密集型44.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I阶段II阶段III阶段美国日本中国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等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45、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A.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46.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在我国设立分公司通常在沿海中心城市,主要原因是沿海中心城市具有的优势是()www.①社会协作条件好②市场区域广大③气候温暖湿润④水源充足⑤-11-\n货物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⑤47.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有明显影响,下列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发达国家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B.发达国家重点发展处于成熟期的产业,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C.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附加值低D.就业机会和环境污染也转移到发达国家和地区48.在能源基地建设方面,晋中和晋北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对外通道比较狭窄B.环境污染比较严重C.水源紧张D.人地关系紧张49.下列不属于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的是()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从长江引水50.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①山西铝土矿储量丰富②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③山西炼铝工业社会协作条件好④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得胜高中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文科地理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75分)1.下列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B.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C.农耕区和牧业区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2.有关松嫩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少B.肥沃的黑土是由于含丰富的矿物质而形成的C.有丰富的铁矿石D.地块平坦,集中成片,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3.有关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两区域相比,叙述错误的是()A.前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后者为温带季风气候B.两地都为高产土壤,土地条件相同C.前者矿产资源贫乏,后者矿产资源丰富D.前者以水田为主,后者则以旱作为主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是对松嫩平原的描述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创仍是全国的“粮仓”5.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11-\n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强6、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7、对1985年与2022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城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8、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全球定位技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0、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2~14题。12、“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14、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15.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C.本区人们的保护自然的意识较强 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16、热带雨林除被称为“绿色腰带”外,还被称为“绿色水库”,其主要原因是()A.增加湿度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调节气候17.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B.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C.有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之美誉 D.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18、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11-\n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19、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B.移民亚马孙平原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D.建立自然保护区20.下列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B.市场广阔的优势体现在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在增长C.山西地处我国国中部地区,临近北京等工业城市,位置适中,且交通比较便利。D.煤田的煤层中含有少量煤层气。21、有关山西省输煤、输电和说法不正确的是()A.输电能增加山西的经济效益B、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C.输电能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D.输煤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22.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A.长期高强度地棉花种植—土地退化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物—酸雨污染D.氯氟氢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23.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A.河流的梯级开发B.流域的综合开发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的治理D.放洪、航运、发电、旅游等24.TVA在流域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①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调整农、林、牧业结构③恢复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④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26.下列关于东北气候条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不受低温冷害的影响B.东北的气候可以种植喜凉的作物,如甜菜C.东北的无霜期从南部至北部变长D.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是因为土壤肥沃而形成27.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叙述,错误的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B.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C.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小,使得东北地区的农业经营规模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D.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28.下列商品粮基地中,粮食商品率最高的是()A.松嫩平原B.辽河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29.下列关于东北农业基地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平原地区农业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11-\nB.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养畜牧业C.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以满足国家的需要。D.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中草药材等。30.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A.侨乡的背景B.良好的区位条件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31.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契机的是()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B.良好的区位条件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D.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和资源导向型产业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3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数量变化不大33.与沪宁杭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哪个发展条件稍差()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B.广阔的经济腹地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34.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A.产业基础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C.著名侨乡D.腹地范围35.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B.受地区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36.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B.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C.城市规模迅速扩大D、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37.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其基地是()A.深圳B.广州C.惠州D.中山38.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综合性39.“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在()   高考资源网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哈密盆地40.由于长期以煤作为主要能源,东部地区产生的问题有()①经济发展减慢②环境质量下降③人口增长缓慢④用地用水更加紧张-11-\n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1.西气东输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②改善沿线城市大气环境③增加就业机会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42.我国西部地区的四大气区()A.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B.西藏、新疆、青海、四川C.新疆、西藏、青海、川渝D.青海、云南、四川、鄂尔多斯43、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其转移的主导产业属于()A.资金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资源密集型44.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I阶段II阶段III阶段美国日本中国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等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45、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A.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46.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在我国设立分公司通常在沿海中心城市,主要原因是沿海中心城市具有的优势是()www.①社会协作条件好②市场区域广大③气候温暖湿润④水源充足⑤货物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⑤47.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有明显影响,下列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发达国家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B.发达国家重点发展处于成熟期的产业,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C.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附加值低D.就业机会和环境污染也转移到发达国家和地区48.在能源基地建设方面,晋中和晋北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对外通道比较狭窄B.环境污染比较严重C.水源紧张D.人地关系紧张49.下列不属于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的是()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从长江引水50.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①山西铝土矿储量丰富②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③山西炼铝工业社会协作条件好④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选择题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1-\n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二、综合题(25分)(2022•江苏卷)5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材料二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22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22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材料三图14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15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1)图15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4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这主要是因为。(3分)(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月份。(3分)(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4分)(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11-\n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4分)(2022•浙江卷)5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11分)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09:34:05 页数:11
价格:¥3 大小:361.7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