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内蒙古包头市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剩余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历史试题第一部分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A.周朝注意吸取商亡教训B.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D.西周人民安居乐业2.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社会提倡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文明行为,追根溯源应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度C.修建长城D.统一文字4.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赢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6.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9\n8.贞观初,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此事说明A.兵部隶属门下省B.君权受相权制约C.唐太宗大权旁落D.门下省独掌大权9.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10.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号颇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A.地方的封疆大吏B.中央朝廷的重臣C.皇帝的内侍人员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1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A.监察官员素质低下B.政治腐败C.监察机构自身腐败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12.下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完善B.中央机构的精简C.行政效率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强化13.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A.世官制的沿革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 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14.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B.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D9\n.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元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16.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B.枢密院C.宣政院D.理藩院17.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强化君权B.明代地方设三司,高度集权于中央C.明代设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D.明代裁撤丞相,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18.“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A.是国家主要决策结构B.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C.成为位高权重的事实上的宰相D.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19.“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职能主要是A.“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B.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C.与皇帝“共治国事”D.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2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21.“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9\n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22.某中学开展“古代中国政治”为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C.《三省六部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23.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发展轨迹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 B.西南军务的强化 C.文化交流的强化 D.民族融合的强化24.“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25.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进行军事上的报复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维护同中国的贸易往来26.中英《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清朝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B.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27.“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A.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B.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C.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D.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28.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9\n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9.《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定,这主要指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0.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31.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32.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3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34.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35.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的时代背景是A.国共矛盾的激化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民族危机的加剧9\n D.国共关系的缓和36.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据统计,到1940年前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达到鼎盛时期,人数达100万人左右,一度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对象。这反映了当时A.国民政府坚持全面抗战路线B.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C.国民党的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力量D.国民党军队坚持抗战成为中流砥柱37.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如下:“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国共两党拜祭黄帝陵发生在A.九一八事变前B.一二八事变前C.华北事变前D.七七事变前38.“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39.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①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②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③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④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0.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B.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C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D.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本试卷包括2道题,第41题20分,42题20分。41.(20分)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9\n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6分)(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概括其主要做法?(8分)(3)依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分)(4)综合材料二、三、四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42.(20分)下列材料为《人民日报》纪念抗战胜利文章的标题或中心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期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纪念抗战胜利十周年9\n《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刊发了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1)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和前一时期的文章相比有何变化?试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2)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与表中的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突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8分)(3)五十周年的纪念讲话,增加了什么新视角?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较为全面、客观地表述抗日战争的性质。(6分)(4)上述材料说明,在研究、评价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分)高一历史期中答案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5BBBAD6—10DBBBD11—15DDCDD16—20CDDDC21—25BDAAC26—30AADCD31—35ABCAC36—40CDCAD41.(20分)(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9\n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6分)(2)不同: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避免君主独断,造成决策失误而亡国;而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4分)做法:唐太宗:宰相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明太祖:废除丞相。(4分)(3)职能:军机处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传达皇命)(2分)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2分)(4)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2分)42.(20分)(1)变化:十周年时强调苏联的作用;二十周年时忽略苏联的作用。(2分)原因:50年代中苏关系友好;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2分)(2)突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或突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作用);国民党的抗日贡献得到承认。(2分) 原因: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文革结束,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史观;承认国民党的抗战作用,有利于两岸统一。(6分。言之有理即可。)(3)新视角:把抗日战争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视角评价。(2分)性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受到苏联、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大力援助、全民族的抗战。(4分,其他表述亦可,但需具备基本要点)(4)影响的因素:时代背景、阶级关系、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思想观念等。(2分,任答其中2点即可)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22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22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22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7:43
页数:9
价格:¥3
大小:59.5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