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2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1.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D.促进了文化整合2.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这一变化A.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C.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3.《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B.世卿世禄制C.三公九卿制D.九品中正制4.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B.门阀与皇权共治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D.初创大一统帝国5.一位古代学者论及某一官职时说:“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负责考查政事得失)。”符合这一标准的官职应该是A.秦朝的丞相B.西汉的尚书令C.北宋的枢密使D.明朝的首辅6.造成图2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百姓普遍贫困B.对外贸易萧条C.农业严重歉收D.鸦片大量走私7.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11-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B.“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C.“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英人由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D.“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8.《马关条约》签订后,英国《泰晤士报》认为:辽东半岛的割让无损于英国的利益,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进。以下“协议”可以被英国援引以“增进利益”的有①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②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③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④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近代中国被迫开放了大量通商口岸,图3中通商口岸依据开放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10.历史学家陈旭麓评价义和团运动是“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中世纪”指近代以前的历史阶段)。以下条款为义和团设想的对外和约,其中体现“回到中世纪”的条款包括①“各国应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②“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③“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④“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⑤“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⑤11.1907年,江浙铁路普通职员邬纲因误食西药致死。时值江浙正兴“收回筑路权,拒借外债”运动,当时《申报》《盛京时报》等大众媒体将邬纲描述为“喋血殉路”的英雄广为宣传报道,邬纲反帝爱国志士的形象在江浙一带深人人心。上述新闻报道可用于研究①清末大众媒体传播②清末的收回利权运动③民主革命运动兴起④邬纲之死的历史真实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2.1911年5月,作为“预备立宪”的成果,清政府出台了一个皇族占多数的内阁,人称“皇族内阁”,立宪派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许多立宪派成员对清朝彻底失望。这一事态A.促进了维新改良思想的传播B.推动了同盟会转向武装起义-11-C.使立宪派成员淡出政治舞台D.有利于扩大武昌起义的声势13.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谈到: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对于无边皇权的有限制约,常常是通过知识和思想的阐释来进行的。下列材料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有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②“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为者!”(《宋史﹒富弼传》)③“凡日蚀,人君皆当戒惧修德,以消其咎。”(孙复《春秋尊王发微》)④“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4.今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下列对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B.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C.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15.国民政府南昌行营公布了《民廿二(22)年封锁匪区办法》。其中的“匪区”是指A.陕甘宁边区B.东北解放区C.南方革命根据地D.华北敌后根据地16.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新华日报》于1940年发表社论,“军民合作是取得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条件,华北广大土地,简直无分前线与后方。”该社论评论的是A.百团大战B.远征缅甸C.太原会战D.武汉会战17.1919年6月28日中国巴黎和会代表团拒绝参加和会签字仪式,并发表声明:“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中国全权愿竭诚布陈,静待世界公论之裁判。”此事件A.揭开了反帝反封爱国斗争的序幕B.继承了义和团反帝爱国的传统C.抵制了违背公正原则的国际条约D.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方向18.孙中山在《关于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中说:“现尚有一事可为我们模范,即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我们现在并无国可治,只可说以党建国,待国建好,再去治他。”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国民党一大D.北伐战争19.民谣具有时代特点。右图民谣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民众A.支持国民大革命B.支持农村革命根据地C.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1-D.拥护解放区的土地政策20.1933年,由红军学校与苏维埃大学军事政治部合并组成了苏区最高军事学府——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大命名的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日本侵略造成严重民族危机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1.1946年7月,王树声率领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进攻,胜利完成中原突围。中原突围A.为双十协定的签订奠定军事基础B.有利于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C.为推进解放战争保存了有生力量D.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重点进攻22.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时代》周刊如此描述:“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这说明当时A.解放军战略反攻全面展开B.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纲领》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2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下列关于一届人大认识正确的是①背景是“三大改造”的深入开展②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初步确立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4.1927—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渐成熟,其表现是①与国民党合作,共同领导了国民大革命②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③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④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②25“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材料中的事件应是A.遵义会议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北平和谈-11-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8分,共50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的讲话(1933年9月23日)材料二“和平未到最绝望期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整个中国国家的问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系,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卢沟桥事变)的解决。”——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材料三“(民国)二十七年(1938)三月间,总统(蒋介石)明作战方略,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上持久之胜,利尤以积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为要。”——张其昀《中华民国史纲》材料四“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当时的心态。(3分)(2)根据材料二,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后的中日局势持什么态度?(3分)(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抗日战略的异同。(4分)你认为是哪些共同因素导致二人采取这种战略?(4分)-11-(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3个月里,同11个国家建交,它们均为苏联阵营的国家。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其中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国家。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亚洲国家中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北朝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随后是印度和缅甸。由于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国家,中国领导人从交往中得到的经验是不同的。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领导人是从与印度等国的交往中和从这类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态度中,逐步获取经验并确定了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中国与印度的协议中首先提出,绝非偶然,它揭示了中国领导人认识国家关系问题的内在逻辑。材料三当周恩来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多边外交舞台上时,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也必须被置于有关政策的中心位置。正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周恩来不仅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和法国维护殖民统治利益的企图,而且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了关于印度支那三国是“统一的整体”、不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军等主张和在临时分界线问题上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周恩来的努力明显地展现出新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当它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也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历史的发展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最终形成。——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中所述情况的原因有哪些?(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互项原则在中印协议中首先提出的目的何在?(4分)-11-(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8分)28.(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3年4月南京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开始长达半年之久的欧美之行,并与美国签订5000万美元的棉麦借款合同。1933年和1934年两年间,(南京政府)购买军火费用达6000多万元。1933年5月签订《塘沽协定》后,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活动告一段落。1933年6月,蒋介石在南昌主持“剿共”军事会议,通过军事、谍报、宣传等“剿共”方案,确定第五次“围剿”的基本原则仍为前一年提出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即“用三分的力量作战,用七分的力量来推行作战区的政治。”1933年8月,南昌行营制定颁布《惩治土豪劣绅条例》,规定:“武断乡曲,虐待平民,致死或笃疾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1933年8月,南昌行营颁发《剿匪区内招抚投诚赤匪暂行办法》:“投诚赤匪经该管县政府核准归原籍居住后,其生命财产应一律予以保护。”1933年10月17日,蒋介石《战字第二一三号》训令:“匪区纵横不过五百方里。如我军每日能进展二里,则不到一年,可以完全占领匪区。”“不先找匪之主力,应以占领匪必争之要地为目的。”即以严密的工事和碉堡层层推进,通过缓慢但有效的占领方式,压缩红军作战区域,限制红军的活动空间,迫使红军真面目的主力决战。﹣﹣摘编自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4;《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柒》,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材料二1930年7月《申报》报道:“平均潮属每年所产之盐,销入闽赣外省者占十分之七。”闽赣对外来食盐的依赖,可见一斑。-11-1932年6月、10月和1933年7月,由于财政紧张,苏维埃中央政府先后三次向苏区人民发行公债60万、120万、300万。第一期公债大都用抵交土地税方式陆续归还,第二、第三期则基本成为无偿的贡献。1933年底毛泽东调查得出:江西兴国长冈乡全部青壮年男子(16岁﹣45岁)407人,其中出外当红军、做工作的320人,占79%。1934年初,整个中央苏区荒田达到80万担。1934年3月张闻天记:江西于都“岭背区特派员乱打土豪,故意将中农当地主打,造成群众恐慌和逃跑。”1934年4月,兴国县的红军家属达61670人,留在后方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1934年年中,随着前方战事不利,物价再现暴涨:“米每元五斤,盐每元一两五钱,柴每斤二角。”1934年9月,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因逃亡、生病减员达1800余人,几乎占到该部总人数的1/3。1934年7月张闻天记:“在查田运动的名义之下,任意没收了地主富农兼商人的店铺与商品,或是把工人当了地主打,‘但没一个人敢起来纠正,甚至负责的机关也听其自然不去干涉,因为大家怕这种干涉会遭到右倾机会主义头衔与同地主资本家妥协的罪名。”﹣﹣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1月第一版P248﹣351(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第五次“围剿”前后南京政府的表现。(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第五次反“围剿”前后中央苏区的困境。(7分)(3)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博古-11-、李德军事上“左”倾错误导致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4分)-11-历史答案:第1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AADADCCBDC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DBCCACCBBCC题号232425答案AAC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3题14分,第34题18分,第36题18分,共50分)二.26.(1)不抵抗;寄希望于外国干预;攘外必先安内。3分)(2)中国只应战而不求战;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问题;若和平破灭,中国将坚决抗战。(3分)(3)相同:进行持久抗战。不同:蒋介石提出“以空间换时间”,毛泽东提出进行运动战。共同因素:中国人多地广,日本人少物少;中国科技和军事大大落后于日本。(8分)27.(25分)(1)原因: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严重对立;中国“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限制;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朝鲜战争的冲击等。(6分)(2)目的:为“一五”计划的开展营造安定的周边环境;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外交封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纠纷等问题。(4分)(3)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具有鲜明的革命外交的色彩,主要建交国是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强调阶级斗争,意识形态色彩浓厚。(4分)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此后的中国外交把国家作为外交的对象,更务实地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出发点和落脚点。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主张和行为,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也是国家外交的体现。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4分)28.(1)南京政府的表现:①与日本签订停战协定,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外部条件。②加强与西方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提高其军事装备和统治能力。③确定第五次“围剿”的基本原则:“三分军事,七分政治。”④-11-调整乡村政策:打击土豪劣绅,维护普通民众权益。⑤与中共进行政治争夺,对苏区民众和红军进行攻心战术,动摇中共的民众基础。⑥采取稳健持久的作战方针,与中共进行持久消耗战。⑦以工事、碉堡对苏区进行军事经济封锁,断绝苏区与外界的经济等联系。(7分,每点2分,任选5点得7分)(2)中央苏区的困境:①人力资源短缺,限制了红军的扩充与补给。②大量人力投入战争,农村劳动力严重缺失,破坏了农业生产。③国军封锁导致物资奇缺,物价暴涨,苏区民众生活困难。④战争损耗,苏区政府财政紧张,群众负担日重。⑤经济体系崩溃,战事不利,军队逃亡现象严重。⑥在查田运动中错误的工作路线,损害了中共与群众关系。(7分,每点2分,任选5点得7分)(3)认识:我不同意此观点。战争胜败是由交战双方的综合实力决定的。南京政府作为全国广大区域的控制者,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有绝对优势。而当时中央苏区地域有限,且位于人口稀少的山地地区。由于国民党军的全面封锁,中央苏区活动空间不断被压缩,人力、物力、经济、政治资源都日显匮乏,军事上的失败也就成为大概率事件了。(4分,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皆可)-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6:46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31.5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