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林省四校协作体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吉林省四校协作体2022-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道题2分,共60分)1.雅典城邦国家的雏形形成的时候,氏族成员不包括()A.贵族B.农民C.手工业者D.奴隶2.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A.雅典的自由民B.雅典平民C.雅典的执政官D.雅典贵族3.商鞍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项是()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C.为田开仟陌封疆D.重农抑商4.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A.均田制B.实行科举制C.整顿吏治D.汉化政策5.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的实质是()A.奴隶制经济形式B封建制经济形式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形式D.半畜牧半农业式经济形式6.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7.16世纪,英国国王推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巩固和加强王权B.适应资产阶级的要求C.改变天主教会的教义、制度和仪式D.夺取天主教会的财产8.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 ()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③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④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9.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进行经济侵略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B.甲午战争后C.明治维新后D.戊戌变法后10.“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一描述与下列哪次改革有关()A、大化改新B、1861年改革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时期,这一时期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被历代统治者所沿袭。请回答第11——14题6\n11、秦朝之所以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A、社会经济大发展  B、国家实现统一  C、秦始皇雄才大略  D、秦朝推行法治12、刘邦实行的治国措施与政策中动机与效果明显矛盾的是()A、休养生息 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 C、分封同姓子弟作王 D、对匈奴的“和亲”政策13、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同的根本目的是()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思想控制C、巩固君主专制D、防止人民反抗14、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国家的大统一②生产的发展③民族联系的加强④中外互相交流的影响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者自日南檄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注:日南,汉代郡名,辖越南北部一些地方)据此回答15--16题。15、引文中所说的“大秦”就是()A、安息帝国B、罗马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阿拉伯帝16、依据上述材料,这位大秦安敦的使臣来到我国的途径是()A、自西域经阳关而来B、越葱岭经河西走廊而来C、从天竺经云贵高原而来D、由东南亚航海而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学、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据此回答17——19题17、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成就对应有误的是()A、祖冲之——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B、陶渊明——《归园田居》C、钟繇——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D、顾恺之——《女史箴图》18、《齐民要术》的下列内容中,最能体现其时代特征的是()A、农产品的加工B、农作物的种植方法C、家畜、家禽和鱼类的饲养D、游牧民族的生产经验总结19、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的佛像造型风格相近B、崇佛与反佛斗争激烈C、南北民歌风格差别不大D、农学与地理学没有取得新的成果20.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B.英德矛盾因殖民地问题而激化C.俄国废除农奴制后伺机报复英法D.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正现雏形21.“一战”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有()①使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减弱②引发了欧洲地区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③动摇了欧洲的国际地位④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6\n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2.观察下面《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作者表达的是英国意欲()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C.维持欧洲大陆均衡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2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原材料缺乏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B.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C.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D.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2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以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C.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25.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6.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7.1951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A.《联合国家宣言》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D.《波茨坦公告》28.一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表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生铁222216255015钢192116255816煤394331346355851340造成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6\nA.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B.同盟国遭受到战争的重创C.协约国实力增强D.美国的参战29.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A.1处错误B.2处错误C.3处错误D.4处错误30.下图是1943年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会议的内容涉及中国()A.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B.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C.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D.苏联对日作战问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及探究问答题(共3小题,共40分。31题20分,32题12分,33题8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材料二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娃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6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高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10分)(3)材料三中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从材料中找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4分)6\n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非战公约》由序言和正文组成。正文共3条。第1条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2条规定,各缔约国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来解决。材料二 《非战公约》虽然冠冕堂皇地宣称“放弃战争”,但对当时为世人所瞩目的裁军问题丝毫没有涉及,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也没有制定制裁的措施。材料三 对于这样一个抽象的《非战公约》,各帝国主义列强还各有各的解释和保留条件。如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请回答:(1)据材料二,你认为《非战公约》有何缺陷?(2分)(2)据材料三,分析列强的保留条款给《非战公约》的实施带来的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非战公约》地位的评价。(6分)33.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朝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1)从材料一、二分析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2分)对此应如何评价?(2分)(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分)其依据是什么?(2分)6\n参考答案31.(20分)(1)推行的均田制。国家掌握大量可供支配的无主荒地。有利于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分)(2)孝文帝迁都洛阳。目的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以南征为借口,反映了改革面临很大的的阻力。(10分)(3)实行汉制,采用汉姓。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4分)32.(1)没有涉及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没有制定制裁违约国的措施,对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发挥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2分)(2)公约不能束缚帝国主义国家在借口保卫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侵略战争,《非战公约》的签署只不过是列强制造的和平宣传骗局。(4分)(3)《非战公约》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但《非战公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它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6分)33.(1)主要意图:挽救民族危亡,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2分)评价:变法以救亡图存为目的,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2分)(2)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2分)依据:①日俄变法取得成功②中国风气未开。(分)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6:06 页数:6
价格:¥3 大小:138.4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