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2022年上学期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四川2022年上学期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说明:本试题分两个部分,Ⅰ卷为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Ⅱ卷为非选择题,共2题,共30分。总分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Ⅰ卷1.周代分封制是“本大而末小”,“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反映了西周A.国家地方自治政权已经普遍建立B.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目的C.开创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D.受封诸侯有“以供王职”等义务2.《左传》有云:“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对材料中“封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封建”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B.“封建”的对象主要是同姓子弟C.“封建”主要目的是拱卫周王室D.“封建”结果是加强了中央集权3.2022年6月,福建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海峡论坛。2000余位两岸宗亲相会在海峡老百姓论坛,唱响《我们都是一家人》,两岸人民“食同味”、“语同音”、“祖同宗”。这一现象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4.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其封地是商代重要的东夷属国奄国所在地,这里的民众,既有商朝遗民,也有伯禽所带的周人,还有原来的奄国人。由此可见A.分封制下的诸侯独立性强B.王族是分封制的主要对象C.周初分封有利于民族融合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5.《公羊传》中对“莒人灭鄫”的解释是:春秋时,鄫国国君立其外孙为继承人,其外孙是莒国国君之子,《春秋》遂书“莒人灭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春秋》记事秉笔直书C.王位继承制度混乱D.外戚干政影响深远6.阎步克先生认为,秦汉王朝是帝国时代的开端,具有开创奠基的意义,秦汉帝国的最基本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下列项中,能够说明以上特征的是A.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B.宗法制、皇帝制、二府三司制5/5\nC.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D.郡国并行制、皇帝制、世官制7..以下是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是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B.汉初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8.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背离了伦理道德B.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C.科举制度力求消除徇私舞弊D.它的实施与国家盛衰有重要联系9.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的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史实准确的是A.《浅议秦代分封制利弊》B.《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与影响》C.《简议汉代的科举制度》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0.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5/5\n11.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举主对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据此可知东汉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B.举荐与考试相结合C.注重官员吏治能力D.官员品行不断提升12.美国学者包弼德指出,作为一个描述社会成分的术语,“士”在唐代的多数时间里可以被译为“世家大族”,在北宋可以译为“文官家族”。该观点的依据是,唐宋之际A.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B.政局日益趋向于动荡C.科举取士制度的创立D.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13.如表为东南三个地区的郡县增置情况。据此可知,这段时期地区╲时期西汉三国西晋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会稽等4郡50县5郡57县苏州等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豫章等4郡54县6郡58县洪州等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建安郡9县2郡14县福州等5州28县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B.东南地区成为政治统治中心C.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已成熟D.经济发展影响地方行政区划14.公元833年,尚书省曾因“虫旱相因,恐致灾荒”而宣布取消第二年的春闱(春季的省试及殿试)后来唐文宗念在各地举子们积极备考、立志报国的实际情形,下诏恢复次年春闱,只是将考期推迟了一个月。这一现象反映出科举制A.实现了社会公正B.具有社会导向功能C.建立了文官政治D.杜绝了官本位思想15.北宋初年,中央直接统辖州、府、军、监。后来,在州、府之上增设转运使、提刑按察使、安抚使和提举常平使,辖区称“路”,“路”级政府是中央派出的监督机构。“路”的设置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范藩镇割据重演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5/5\n第Ⅱ卷二、材料阅读16.(18分)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材料二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6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6分)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5/5\n──《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2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汉朝和唐朝的中央行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是如何演变的?(2分)(3)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4分)5/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5:10 页数:5
价格:¥3 大小:97.0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