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 单元专项排查练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单元专项排查练1.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世界市场逐步形成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2.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达到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D.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3.甲午战争之前20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包括采矿企业)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约为七百三十万元。甲午战争后6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包括采矿企业)共为七十九个,其资本总额为一千七百多万元。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A.小农经济彻底破产B.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清政府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D.洋务企业丧失了垄断地位4.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  )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B.社会风俗的西方化C.文明的交融与转型D.对“文明结婚”的抵制高频考点强化练高频考点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及其影响、英荷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等。5.马克思曾指出:“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材料中的主要因素是指(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三角贸易D.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6.“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其先进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强大的海军,建立了一个以英伦三岛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这实际上说明了英国(  )A.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B.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C.大力地推行自由贸易政策D.最先完成了科技革命7.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据研究,通过贸易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丝——银”对流出现的国际背景主要应该是(  )A.新航路开辟B.工业革命的完成-4-C.殖民扩张的加剧D.鸦片战争的爆发8.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A.“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9.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10.下表是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说明当时中国(  )-4-项目1920年1936年机器制造品12.9%20.5%手工制造品32.2%25.5%农产品45.4%45.9%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D.民族工业产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11.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着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D.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12.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这一对比研究可以用来说明(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运输方法运费(吨/公里)运输方法运费(吨/公里)肩挑34.0驴车18.0公路汽车30.0轻便铁路2.4独轮车19.2铁路2.0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大题冲关规范练13.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其中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为整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材料二 图中的四幅图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图中白色部分是西方人眼中的世界)-4-材料三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后……美洲、非洲、西亚、南亚、西南太平洋诸岛、大洋洲先后沦为殖民地……其它地区,包括很多欧洲国家,都不得不在西欧工业巨大优势的影响和压力下,先后不一地作出反应。——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因。(2)依据材料二中的四幅图,说说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各地所作出的反应及影响。答案 (1)物质生产的发展(或生产力的发展)。(2)变化:打破了相对分散、隔绝状态,了解范围逐渐扩大,地域性历史逐渐融合为世界历史。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新的交通工具及通讯手段的发明。(3)反应:第一,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手段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第二,实现工业化。第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第四,掀起社会主义运动。影响:密切了国际交流;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联系逐渐加强并成为一个整体。解析 (1)根据材料中“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可得答案。(2)根据材料可知西方人眼中的世界范围在不断扩大且地区间的地理联系增强。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认识的变化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新航路的开辟、通过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通讯工具的革新促进对世界了解的加深。(3)工业国家在殖民扩张和掠夺中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及生产方式,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始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手段发展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开启工业化生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下开始了民族解放运动。这些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世界日益开始形成一个整体,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发展。-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0:00 页数:4
价格:¥3 大小:123.9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