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历史5月综合测试试题人民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届华师附中高三综合测试历史本试卷共8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2.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A.清朝经济的衰败B.小农经济的影响C.市镇经济的发展D.坊市制度被打破13.两位学者各自根据其阅读史料,提出对汉代社会型态的看法。甲学者认为汉代社会是地缘社会,聚落内部的血缘联系不强;乙学者则认为汉代是血缘社会,聚落内部同姓的力量强大。我们应如何理解两位学者意见的差异?A.甲学者的主张符合古代宗族瓦解后的形势,较为合理   B.乙学者的看法反映出古代社会的延续性,较具说服力 C.两位学者立场相反,说明历史没有客观性。 D.古代社会地域差异大,两位学者结论都不具说服力14.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屩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该诗所反映学术思想属于A.道教 B.佛教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15.“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16.下列两幅图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美帝苏修A.1921年和1922年B.1927年和1928年C.1937年和1938年D.1949年和1950年17.图右为某时期我国公开发行的宣传画,从中可知4①中苏关系破裂②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③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动④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18.以下为有关人与神关系的三段资料。资料一: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教会对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资料二:人无法自己挣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阅读圣经即可自由体验上帝的恩宠。资料三:个人是独特、理性和有创造性的;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但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才是对神的最高尊崇。这三段资料分别来自不同时期的作者,他们依次是:A.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   B.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   C.路德教徒、中世纪基督徒、人文主义者  D.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19.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下列口号与革命运动对应正确的有①1688年的光荣革命:限制王权,议会至上 ②1776年的美国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③1789年法国大革命:民主、共和、人权④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20.一位画家说:「从来没见过天使或女神,所以也没有兴趣画这些主题」。他的画作多以当时社会底层农民、工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内容为主题。这种艺术理念被当时许多中产阶级人士讥讽为「对丑陋的崇拜」,但是也获得不少人支持,形成一种艺术流派。这位画家最可能属于哪个时期的哪种派别?A.十八世纪中期的理性主义 B.十八世纪末期的浪漫主义C.十九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   D.十九世纪末期的印象主义21.《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罗马法规定了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D.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维护22.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1938年1953年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2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B.《关贸总协定》签署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D.“冷战”秩序的建立4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38.(26分)“文明”一词,由来已久,经历几千年的变迁,才有今天的含义: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中国汉语传统的“文明”内涵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材料二:文明在欧洲最早具有“进入人类开化状态的程度”含义以区别于野蛮落后状态是出现在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材料三:中国古代长期以文明自居,而以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人为夷、番、鬼。20世纪初中国把西方的“Modern”翻译成“文明”,“文明”一词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文明戏”。请回答:(1)材料一中,古希腊的“文明”内涵与古希腊什么因素有关?中国汉语传统的“文明”内涵为什么对行为、举止要求特别高?(6分)(2)材料二中,“文明”作为区别于野蛮的开化状态的意思,反映了18世纪法国的什么思想潮流?(4分)(3)阅读材料三,20世纪初中国“文明”内涵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8分)(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吸收了世界哪些物质和制度文明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8分)39.(26分)海洋自古以来就成为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路径。近代以来,海权论兴起。大国崛起无一不是建立在对海洋的控制上,谁重视海洋,先控制海洋,谁就能抢得先机。材料一: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忙。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斤,相当于2000头骆驼的运输量。材料二:近代以来,海洋成为财富的象征,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近400多年的大西洋时代。材料三: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均开始筹划海防。李鸿章认为:“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认为,兴办海军“用以压制强敌,扩大我国数千年悠久历史之影响,耀皇威于四海,这才是最紧急最重要的国务”;一旦战争爆发,海军将以“歼灭敌舰队,控制敌海面”为首要作战任务。材料四:有学者认为,二战后,大西洋时代结束了,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何芳川《太平洋时代和中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2)阅读材料二,分析美洲发现与地中海时代结束的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西方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大西洋时代主导近400多年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概括中日两国关于海防观点的差异(4分);结合材料和19世纪60、70年代中日近代化的史实,说明这种差异对中日产生的结果(6分)。(4)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外史实,从经济的角度列举“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的具体表现。(4分)2022届华师附中高三综合测试文综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121314151617181920212223CDCDBABCCBAB二、非选择题38.(共26分)答案:(1)因素:城邦制度(2分);中国:儒家思想长期教化注重道德、小农经济对知识、技术要求低;(4分)(2)启蒙思想,理性主义思潮,反对专制权威,提倡天赋人权、民主、科学;(4分)(3)全面、深入学习西方文明或深入到学习西方精神文明(2分)20世纪初,西方文明进一步传播。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新式学堂、留学生群体的增加。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6分,任答三点给6分,没有评述扣1分)(4)吸收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苏联的建设经验和教训、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国家干预的经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4分,任答两点给4分)和平共处外交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世界文明提供了经验;经济腾飞或积极主动加入世贸、各种区域经济集团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袁隆平的水稻、航天技术等等促进世界科技发展;(4分,任答两个角度即可给4分,没有评述扣1分)39.(共26分)答案:(1)陆上丝绸之路不畅;宋朝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运用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技术条件;唐宋抑商政策松动促进或重视海上贸易;海上运输能力比陆路大。(4分,,答出其中两个角度,即给4分,没有评述扣1分)(2)联系:新航路开辟、发现美洲使得欧洲商业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地位下降。(4分,没有关联词扣1分)原因:西葡英法荷等大西洋沿岸的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代议制民主,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评述:从而实力强大,能先后确立海上霸权。(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没有评述扣1分)(3)中:海防只是为了消极防御,保持和局,维护封建统治,没有向外扩张野心;日本:则是为了对外扩张,打败对手,称霸海上。(4分)中:结果甲午战争失败,使中国双半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深;日本结果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成为亚洲强国,刺激侵略野心。(6分)(4)二战后,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最有活力实力令世界瞩目:美国经济保持首位;亚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飞速发展,亚洲经济崛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的提升;环太平洋地区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影响力巨大: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合组织;(4分,任答两点给4分)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54:54 页数:4
价格:¥3 大小:287.4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