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2022年上学期新余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江西省2022年上学期新余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这里的“他”很有可能是指A.韩非B.墨翟C.孟轲D.庄周2.“王天下”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A.正统地位不断加强B.哲学体系日益完整C.神学色彩逐渐浓厚D.因时而变创新突破3.有学者指出,在关于君权限制完全没有与之相关的法律之时,除了由贤人的道德谏正之外,更诉之于神秘手段,以防止君权无限之强化。董仲舒与此相关的主张是A.天人感应B.天人合一C.天道自然D.天行有常4.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学重在“尊”,这主要表现在A.提高儒学地位,禁绝其它思想学派B.将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C.采用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D.将儒家经术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中5.在谈到儒学和佛教的关系时,韩愈认为,释迦牟尼是“夷狄之人”,佛教是“夷狄之教”,释迦牟尼本人若进入唐境,可“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韩愈的主张实质上是A.捍卫儒学的正统地位B.包容、吸纳外来文明C.尊重佛教、弘扬佛法D.融合三教创新发展6.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以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C.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7.当代许多学者比较推崇宋代文化.以下排列中,最能凸显宋文化特质的是A、文官政治——平民社会——尚武进取——词曲吟唱B.平民社会——义理涵养——书卷风流——尚武进取C.义理涵养——尚武进取——书卷风流——文官政治D.平民社会——文官政治——义理涵养——书卷风流8.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说:“这种思路把知识领域的事情,都归入了人格涵养和心灵境界,于是更加强化了传统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个传统,即学术的终极意义在于“为己”,因此它也特别影响了中国士人对于形而下的、自然现象世界的无端轻蔑和对形而上的、道德理想世界的过度崇尚。”此学者论述的应该是A.孔孟儒学B.老庄道学C.董仲舒儒学D.程朱理学9.明清之际,社会矛盾交织,专制集权膨胀,礼教纲常苛严,纲纪败坏危机四伏,在当时思想文化领域更是发生激烈碰撞。这种碰撞主要表现为A.资本主义价值观兴起B.对传统儒学的否定C.对君主专制的质疑D.工商并重思想兴起10.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11.魏晋史名家陈寅恪指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和日常观念等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了数百年。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魏晋时期A.儒学正统地位根深蒂固B.儒学不能满足现实需要C.佛道成为社会发展潮流D.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12.明代中后期出版的大部分图书都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中的“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中的“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A.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B.学术研究促进了社会转型C.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D.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1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存真C.落后于西方国家D.具有很强的封闭性14.下表所展示的是关于中国造纸术的阐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造纸术在东汉时期得到极大发展B.纸张在西汉已成为主要书写材料C.纸的出现推动中国文明快速发展D.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源于东汉15.有研究表明:殷卜辞中绝大多数都是人们在求取神的庇护,是对于神灵的祈祷和贞问;而到了西周时期,彝器铭文则多载人事,多与当时的战争、政治、册封、训诰有关而少言神灵。这一变化过程表明A.封建王权统治的不断加强B.青铜器功用发生重大改变C.汉字人文传承功能增强D.铭文较卜辞史料价值更高16.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仅有两首略具有神话因素。除此以外,看不到众神的足迹和神对人事的判決和预言。即便是在保存下来的商代颂诗里,“天命”能垂顾商人也是商人自己努力的结果。这说明A.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B.主要反映下层劳动民众生活C.充斥对社会的不满与忧虑D.意在歌颂祖先强化宗法观念4/417.近代国画大师陈师曾在评价我国古代某绘画流派特征时说:“殊不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所贵乎艺术者,即在陶写性灵,发表个性与其感想。”下列作品的特征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B.CD.18.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A.汉赋和唐诗B.话本和小说C.元曲和傩戏D.风俗画和文人画19.下表是明代小说家作品中部分章节的标题,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书名章节标题《喻世明言》第八卷吴保安弃家赎友《喻世明言》第十六卷范拒卿鸡黍死生交《喻世明言》第一卷俞伯牙伴琴谢知音《喻世明言》第二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喻世明言》第六卷姚伯子至孝受显荣A.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B.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C.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D.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20.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B.南方耕作方式比较先进C.北方农耕经济发展缓慢D.游牧民族占据北方地区21美国历史学家珍妮弗·罗伯兹认为,西方思想界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长期存在着贬低雅典民主的传统,而这恰恰是在民主政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批评。这一观点揭示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A不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观念B孕育了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C受到众多思想家的批评攻击D使雅典受到世界的长期关注22.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23.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句话表明A.文艺复兴前后,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B.文艺复兴才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C.文艺复兴第一次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的中心看待D.文艺复兴后,人们开始反对神的存在,追求人性自由24.右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此版画反映了当时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C.宗教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25.17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这说明他A.认为中华帝国政治制度无与伦比B.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自身诉求C.肯定宗教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主张加强东西方无神论比较研究26.宗教改革后,有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条线连在一起,使德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材料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A.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的原则B.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的近代化D.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27.在启蒙运动中,有一位思想家主张通过“公意”的专政来保障公民的“自由”。这位思想家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28.“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A.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B.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C.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D.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29.1861年1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A.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B.影响了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C.使科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D.使自然科学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30.“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跳跃式的形式进行的,而并不是像先前所想象的那样以平衡和连续不断的方式释放。”这一理论的提出A.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B.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理论基础C.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4/4第Ⅱ卷主观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材料二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一孟德斯鸡《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神,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一摘自吴于座《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1)依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2分)(2)据材料二归纳孟德斯鸠的观念,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这一观点。(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本草纲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极为丰富。书中所表达的初步的生物进化论思想,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创造。李时珍在参阅八百多种书籍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观察,建立起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系统。他将1892种药物分为十六部,六十大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依次排序。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等动物、植物,到高级动物、植物,反映了自然进化的规律。这些,向近代科学分类法前进了一大步,对生物分类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书中还记载了一些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注意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材料二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书中首次提出进化论的观点。达尔文考察和对比各地的物种性状,将同一变种或亚变种中的个体进行比较来研究变异的原因,得到了物种渐变的结论。在长期考察和大量事实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生物演化发生的机制:演化是生存竞争中自由淘汰的结果,食物与空间等资源有限,只有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而后又提出科学证据,证明所有生物物种是由少数共同祖先,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后演化而成的。材料三《本草纲目》问世后,被中国医学界奉为至宝,一定程度上被神圣化了,但它最大的作用,只在于中医领域的治病用药,中国的中医家、读书人,没有人对它分析、验证、质疑,没有人问,为什么此草药对病人有用?原理何在?也许《本草纲目》犹如丰富的矿藏,可挖掘的太多了,为后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经验。而他初步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当时没有人意识到它有特别的意义。……《物种起源》在百余年来的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185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以来,受到学界及市民的热捧,被争相购买。这本书的第一版印刷了1250册,在出版之日就全部售罄。它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在它的思想影响下,1865年奥地利植物学家孟德尔从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得出了颗粒遗传的正确结论,20世纪初遗传学建立,20世纪40年代“现代进化论”创立。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划时代的里程碑。——以上材料均引自《世界科学技术史》(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本草纲目》和《物种起源》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差异。(4分)(2)依据材料三,分别指出当时人们对两部著作的关注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小说《堂吉诃德》分两部分出版于1605年和1615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堂吉诃德是个没落绅士,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命为游侠骑士去当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并许诺将来征服个把海岛后就封他作海岛的总督。主仆二人在游侠过程中,巧遇某对夫妇到美洲去赴任,又多次听说国人在西洋发了大财。第一次出游时,堂吉诃德将一家客店当作城堡求城堡主人按照《圣经》规定的仪式给他举行骑士受封。第二次出游时桑丘·潘沙赴任海岛总督,他断案如神,执法无私,明鉴万里,改革弊政,废除酷刑,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受到人们的颂扬。第三次出游,被朋友化妆的“白衣骑士”打败后结束出游,临终时才焕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的毒害,并嘱咐外甥女不得嫁给骑士,否则就要取消她的财产继承权,遗产全部收回,拨给教会充做宣传费用。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任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概述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4/44/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50:16 页数:4
价格:¥3 大小:306.6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