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A.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2.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强调领导者治国要有的态度。原话出自“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引文体现的思想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3.下表是西汉公卿中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包括太学生)状况统计。这反映了两汉时期A.学校教育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B.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C.儒学并未取得思想的统治地位D.官吏从政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4.汉初歌谣:“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11\n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儒学注重道德品质修养B.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C.宋代科考中刻意增加了“经世致用”的内容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的社会影响6.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晚明时期会社简表名称地点描述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讲学会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7.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A.重视客观写实性B.注重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C.强调书画同源性D.突出主观意兴的诗情画意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A.动物不需要法律和正义的道德约束B.不受法律和正义约束的人失去人权C.有道德的人应该遵守法律坚持正义D.公民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9.“将人从主客体的混沌状态中分化出来,把人从客体的神、自然框架中整治出来,对人的本质,开始从与自然相对的彼岸——灵魂、自我或理性中去寻找。“表明了苏格拉底A.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B.主张哲学从关注天上的神到关注人自身11\nC.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10.“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11.马克思·韦伯认为,传统的天主教鄙视世俗劳动……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是侍奉上帝的手段和荣誉……与此同时,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导致资本的积累。作者旨在强调A.新教理论助推了资本主义发展B.新教废除禁欲主张任意享乐C.新教教义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D.新教信仰必须借助特定仪式12.有学者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流而异趋”,两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chòu)”。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态度上看两者都挑战罗马教廷权威B.在目标上两者都主张削弱封建王权C.异趋指两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D.同流指两者都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13.下表为18世纪中叶1770年间法国著名思想家的书籍出版情况(1000—2000册/版)这表明法国思想家作品名称及出版数量伏尔泰《老实人》43版《哲学通信》35版卢梭《新爱洛依斯》70版《卢梭全集》18版狄德罗《百科全书》24000套A.民众文化水平提髙B.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地位较高C.图书出版事业发达D.启蒙思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14.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信念是指A.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C.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D.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15.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11\n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16.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衍产生的社会进化学说,比生物进化学说更受读者拥戴,传播通行无阻。究其原因,社会进化学说为各类族群对自身空间定位和未来流动可能提供了想象依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自然科学理论要依靠社会学说扩大影响B.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时代精神C.社会进化论指导历史沿正确的方向发展D.社会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7.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A.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B.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C.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D.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千万两)18.《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19.导致下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1\n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A.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B.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D.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20.史学家陈旭麓说:“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意在说明A.只有“中体西用”,才能解决内忧外患高二历史试题第4页共8页B.“中体西用”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条件C.“中体西用”消除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D.国人已经普遍地接受了“中体西用”的思想21.有学者认为,经过甲午战争,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开始破碎。保守的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求新与西学相表里。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这说明维新思想A.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B.起于忧患引发社会剧变C.完全师法西方挽救危亡D.引发中国阶级结构巨变22.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超过10篇.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A.国民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B.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C.新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23.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背景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C.北洋政府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D.“西学东渐”潮流的迅猛发展24.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下图),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11\nA.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B.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C.象征国共两党准备第一次合作D.表达出“以俄为师”的思想25.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这体现孙中山A.节制资本的思想B.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C.关注工农的利益D.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26.毛泽东指出,中国的两个革命阶段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两个有机构成部高二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分,其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由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结论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27.英国作家迪克·威尔逊在其著作《毛泽东》中写道:“遵义会议的一些与会者之所以会考虑在非常时期转向毛,希望毛出来领导,是有实际原因的。此时他们已深入中国内地,在那里,以前那些受外国训练和只有城市经验的领导人是不适应的。他们需要一个来自人民之中的人,一个天才的农民领袖来领导。”这表明作者认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A.在中共高层形成共识B.成为唯一被接受的理论C.适应了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D.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矛盾28.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11\n29.下图为漫画《同志,请你换匹马》(刘雍作,1978.10.24)对漫画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总路线指引“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B.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启思想解放浪潮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促进了思想解放D.邓小平南巡讲话吹动新一轮改革春风30.“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昆仑狮醒仰天吼,扬子龙腾动地风。自古知兵非好战,而今仗剑镇枭雄。紫烟隐约方程式,青史明标科技功。”诗中描述的新中国的科技成就A.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B.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大国C.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D.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科技领域的浮夸现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高二历史试题第6页共8页二、材料题:本题共2大题,31题26分,32题14分,共40分。31.(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代表人物生活年代言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顾炎武1613~1682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11\n——《日知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魏源1794~1857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海国图志》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陈独秀1879~1942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新青年》3卷5号《答顾克刚》(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12分)(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14分)3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时间主要活动1895年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离台湾回上海。1905年读了严复译的《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等书。1910年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官费生,因用“胡适”的名字报考,此后就正式叫胡适。1916年与陈独秀等讨论文学革命问题,并作白话诗。1917年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摘编自胡适年谱材料二与新文化运动诸同仁一样,胡适的动机和目的是要从他们认为是最根本的文化上制造中国不亡的原因,即为中国“再造文明”,以达到中国在世界上各方面不落后于人。实际是要复兴中国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这就是胡适将他所参与并认同的运动命名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深意。——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材料三他们或以革命救国,或以改良图存,或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高二历史试题第7页共8页11\n国”,或以“再造文明”救国,林林总总,其共同点都在不同程度上按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改造中国。——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1)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的文艺复兴”与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的异同点。(8分)(2)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观点。(6分)11\n2022—2022学年上期中考20届高二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DBDDC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DBCBABB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CDABCBBA二、材料题:本题共2大题,31题26分,32题14分,共40分。31.(1)顾炎武: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提倡崇实致用的学风。(4分)魏源:西方列强入侵,清廷昧于大势,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认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4分)陈独秀: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徒有虚名;关注国命存亡,提倡思想启蒙。(4分)(2)趋势: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衰落,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东渐。(6分)原因: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顺应时代,开拓创新;文化自觉,富于批判精神;才学卓越,善于吸纳其他文明。(8分)32.(1)同:都是利用文化为现实服务;都促进了思想解放。(2分)异:内涵: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指的是复兴中国文明在世界的地位,以西方内容为主;西方的文艺复兴指的是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目的:中国的文艺复兴为了是民族救亡服务;西方的是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结果:中国的文艺复兴没有最终实现中国文明的在世界领先;西方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人文主义的传播。(6分)(2)评分标准:一等(5—6分)①观点明确,多角度论述;②史论结合,论证充分;③表述清楚,逻辑严密。二等(3—4分)①观点明确,论述单一;②引用史实,论证较完整;③表述清楚,逻辑较严密三等(0—2分)①观点不明确,偏离论述对象;②未引用史实,论证不完整;③表述不清楚,论证欠说服力。11\n示例:观点: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不同程度上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改造中国。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5:12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81.3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