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建人高复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浙江建人高复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1次月考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48分)1.钱穆先生关于“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曾谈到:“我们通常说中国自秦汉以下是统一之开始,其实此说亦宜修正。西周以下,中国早已具有统一规模了。只是那时是封建政治下的统一,而秦汉以后乃是郡县政治下的统一。”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西周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B.分封制使天子拥有统领诸侯的至尊权威C.西周确立了我国古代辽阔疆域的大格局D.秦汉王朝继承了西周的一整套政治制度2.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但是令人惊叹的是在古代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却拥有了完全相同的政治理念。这种完全相同的政治理念是指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B.“天下一家”“大一统”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3.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C.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D.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4.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由此可知春秋时期A.分封制完全被县邑制取代B.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C.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D.天子不再直接统治臣民5.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高层政区 州 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州、县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①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6.清朝前期,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适应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正式立法)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各旗在自己的范围内行使清廷授予的权力。这体现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A.沿用元朝的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政策B.依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C.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相结合D.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7.“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8-\n但对大众却没有好处。现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站出来发言,当穷人发言时,他就会寻求他本人以及和他相同之人的利益。……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A.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B.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C.说明了直接民主制的封闭性D.奠定了代议制的理论基础8.“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指的是古希腊的A.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B.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D.人文主义9.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10.英国经济学家:“我们今天经济制度的得失,间接受罗马思想之影响不少;个人有勤治其事之精神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长,过于注重权利观念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短;二者皆与罗马法律制度有极深关系。”那么能体现对古罗马法精神的评价的是A.主张消灭一切阶级压迫B.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反对私有制基础上的人人平等11.下面是部分学者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表述,最符合全球史观的是1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13.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14.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8-\n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A.《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C.《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15.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16,《五四:未完成的启蒙》指出:…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近代中国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A.缺乏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是当务之急C.多数国人守旧落后缺乏反省D.中国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淡薄17.下列各项,描述1947年下半年情况的是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B.“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C.“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8.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对此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A.写于1944年4月29日B.说明国共两党处于敌对时期C.反映国共两党既合作又相互斗争D.不能体现蒋介石的阶级属性19.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采集自教科书中的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20.有西方报纸对某会议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象。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经过这次会议,也架设了中、美官员双方接触的桥梁。”此会议对新中国来说是A.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B.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打破了中美外交的僵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21.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采取了一种特殊方式,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举措在建国初有助于-8-\nA.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B.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C.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D.贯彻独立自主的方针22.关于下面两幅图的历史信息叙述完全错误的一组是①都在冷战背景下召开②都有亚非拉国家参与③都强调在“和平共处原则”下发展国际关系④都主张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外交政策⑤在两次会议上,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增进了解,发展了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23.“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是某年英国《泰晤士报》刊登的来自香港记者的报道。这份报道A.评论的是新中国参加亚非会议B.证明英国没有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C.反映出英国对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无奈D.有助于研究新中国成立时西方国家的态度24..右图为1959年主政台湾的国民党“外交部”对其外交人员的指示。这反映出当时台湾当局A.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B.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放弃了敌视中共政权的立场25.某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指导和在帮助个体农民增加生产,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这部宪法A.规定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B.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成功经验C.在建国初期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D.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26.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国别宪法苏俄(联)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中华民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其它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2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8-\n 史实结论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B“一国两制”的方针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C《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1982年宪法的颁布中国进入了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28.有一记录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的12集纪念光盘,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反映了20世纪后半期中苏关系特点的标题是A.“求同存异”“患难与共”“情深意长”B.“分道扬镳”“冤家路窄”“峰回路转”C.“若即若离”“冰释雪融”“锦上添花”D.“一往情深”“风云突变”“重归于好”29.出入证是人们进出机关单位、公共场所、社区等的重要凭证。下图中的出入证①颁发于“文化大革命”时期②侧面反映了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③说明知识分子都受到批判和打击④带有典型的时代印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0.2022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积极开辟人文合作新渠道,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弘扬上海合作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发出更多“上合声音”。这表明中国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31.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3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两极格局瓦解,美国企图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②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③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④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2.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到:“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读史者应结合当时历史的特定环境感悟历史②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同情其所处环境③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具有批判意识④研究历史应神游冥想,充分发挥主观想象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3题18分,34题16分,35题18分题,共52分)33.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4分)材料二-8-\n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诸侯王国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2分)材料三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不得彻承制署置属吏”,“十省之属自篼库(保管仓库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军事上在批准调军程序、委任统军人等方面要受中央节制,布置调换戊兵、整点军队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台、行御史台,和各道廉访司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摘编自宋濂《元史》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权力行使的特点,并分析元代行省制度实施的影响。(6分)材料四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学问。……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得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有记载在历史上,这是我们讨论该项制度所必须注意的材料。否则时代已变,制度已不存在,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4分)(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时期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纪念抗战胜利十周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人民日报》刊发纪念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人民日报》在《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人民日报》刊发了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1)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和前一时期的文章相比,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2-8-\n)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与表中的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更突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4分)(3)五十周年的纪念讲话,又增加了什么新视角?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请你较为全面、客观的表述抗日战争的性质。(5分)(4)上述材料说明,在研究、评价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35.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人全球化历史进程》(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2分)简要分析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2分)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从美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中国提供了效仿的榜样。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50年》(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处理国与国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4分)历史答案:一、选择题(48分)123456789101112-8-\nBBCBDBAABBCA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CBBCCCACDDB2526272829303132DBBDBBBB一、非选择题(52分)33.(1)原因:王室衰微;宗法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疏远)。(2分)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2分)(2)演变:汉初诸侯王实际统治其封国,分官设职大致模仿朝廷;后来诸侯王完全失去军政权力(诸侯王国成为相当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2分)(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2分)特点:行省具有地方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2分)影响:行省制度较好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2分)(4)外在:时代的变化。(2分)内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分)(5)认识: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要给予地方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根本着眼点是实现稳定与效率的兼顾。(2分)34.变化:十周年时强调苏联的作用;二十周年时忽略苏联的作用。(2分)原因:50年代中苏关系友好;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2分)(2)突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或突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作用);国民党的抗日贡献得到承认。(2分)原因: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文革结束,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史观;承认国民党的抗战作用,有利于两岸统一。(2分,任写2点均可)(3)新视角:把抗日战争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视角评价。(2分)性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受到苏联、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大力援助、全民族的抗战。(3分,其他表述亦可,但需具备3个基本要点,每点1分)(4)影响的因素:时代背景、阶级关系、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思想观念等。(3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35.(1)以天朝上国自居,注重朝贡礼仪;以炫耀国威为主(或政治目的大于经济利益)。(2分)影响: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2分)(2)由敌视(对抗)到缓和。(2分)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面临欧洲、日本的挑战,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限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4分)(3)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奉行不结盟的政策;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4分)(4)认识: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外交政策;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推行求同存异原则);通过对话、沟通解决分歧与矛盾;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4分)-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3:27 页数:8
价格:¥3 大小:390.6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