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22届高三历史 考前冲刺训练(4)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22届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训练(4)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B.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重视儒家和纵横家C.孟子、荀子摒弃学术争端,联袂对抗游说权谋之徒D.从现实的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纵横家,摒弃儒家学说【答案】D25.据记载,绍兴六年(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建议,市舶司领班凡是能招引来外国货船、收取海关税达5万贯、10万贯的,据其数额相应提高级别待遇。阿拉伯客商罗辛贩来乳香价值30万缗,领班蔡景芳招徕外国货船,收税98万缗,都补了低级武官。材料说明( )A.政府发展海外贸易是为了满足达官贵人对奢侈品的需求B.市舶司的领班为了提高自己待遇而招徕外国货船C.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达,人们崇尚洋货,追求奢华D.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国家财政收入【答案】D2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答案】A27.“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面包和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丈夫购置的西装。”这个场景( )①能体现近代社会生活中西融合的特点②不能得出“北平市民过着平静而祥和的生活”这个结论③可以说明西式生活方式在大城市人们的生活中已必不可少④不能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真实身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28.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告颁布于( )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民大革命期间 C.北伐战争结束后 -9-D.全面抗战爆发后【答案】C29.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顾准和孙冶方提出“我们必须研究社会主义下面的商品生产问题”、“社会主义的生产也可以由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观点,这反映出( )A.人们对社会主义改造很不理解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尚未建立起来C.经济上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D.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答案】D30.据《美国宪政历程》记载: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难产,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与民主党候选人戈尔的政治前途竟然系于佛罗里达州的区区几百张选票!为此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在最高法院以5比4一票之差做出了不利于戈尔的判决后,戈尔优雅地承认失败。对此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大选可以诉诸武力进行解决C.最高法院法官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D.最高法院对宪法负责,拥有最高的司法解释权【答案】D31.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 B.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 C.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 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答案】C32.巴黎公社成立后,逐步接管了学校,清除了学校中的宗教崇拜物品,规定学校用“自由、平等、博爱、正义、共和国”等口号代替一切宗教性的题词,取消教义问答课和赞美诗课等。这说明巴黎公社主张( )A.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 B.进行科学的完整的教育C.普及免费义务教育 D.教育事业应由国家来办理【答案】A33.马克思在读完《物种起源》后写道:“达尔文的著作非常重要,他为我研究历史斗争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据此推导出的正确结论是( )A.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之一 B.马克思肯定了达尔文学说的积极意义C.马克思主义发展促成了进化论的诞生 D.阶级斗争学说建立在生物进化论基础上【答案】B34.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考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9-【解析】“杜鲁门主义”是两极格局的表现,“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属于新兴力量的崛起,有利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D35.下表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厂商/合作者产品/服务成本苹果(Apple美)设计—东芝Toshiba(日)闪存、触摸屏$40.00三星Samsung(韩)应用处理器$14.46英飞凌Infineon(德)相机组件、GPS接收器$11.80富士康Foxconn(中)组装$6.50注:$是美元的简称 ——《iPHone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表》A.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B.推动信息技术的更新C.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D.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共37分。要求:条理清楚,紧扣题意。40.(25分)1905年9月2日,清廷奉上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运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此戛然而止。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由隋文帝草创、经唐太宗大致确立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文官的选拔制度。它以公开、统一的考试作为取士任官的基本途径。它与郡县制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巩固、强化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科举制也向社会各阶层的知识分子打开了入仕的大门,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胃镊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材料二 1905年废除科举是晚清“新政”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改变有着深远之影响。早在科举废除第二年,严复就指出,“此事乃中国数千年中莫大的举动”,其意义可与秦始皇“废封建、开阡陌”相提并论。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也认为:“1905年时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池子华、吴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史教程》材料三 清代科举一度为一百多万人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一旦这种生活方式不复存在,会使这一百万多-9-人产生强烈的幻灭感和失落感,他们对清政府由原来的效忠支持开始转向不满和反对,而读书人在中国社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科举制度废止后,在选官制度上出现了缺失。民国时期,按照孙中山的设想,南京政府设立考试院,但它已无法像中国古代一样组织全国规模的大型选官考试了。……清末民众不仅把新学堂称之谓“洋学堂”,还对学堂中课程说三道四.“习体操也,谓将练习飞檐走壁.以为窃盗预备学;学唱歌也,谓将来习吹弹演唱,以为优伶之预备”,更有宣称“吾家子弟,每日以采薪拾菜为生活,入学堂是绝我生路”。材料四 在科举制度下,士人趋于乡村——城市——乡村间的流动模式,遍布乡村的士人从乡村流入城市,最后又从城市回到他们心理与情感上真正认同的人生归宿——乡村。科举制虽以一纸诏书废除,但是新式学堂却非一纸诏书所能在农村建立,这导致了士绅流向城市就读就业,也带走了乡村的文化和经济资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废除的原因及影响。(12分)(3)通过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科举制的兴废。(3分)40.(25分)【答案】(1)科举制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3分)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缓和阶级矛盾;科举制具有一定公平公正性(答出2点即可);(4分)科举制具有文化传播、社会教化功能。(3分)(2)原因:科举制在明清两代采取八股取士,极大地禁锢了士人的思想;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展开,该制度已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4分)影响:有助于新式教育的兴起,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增强了反清力量;没有形成覆盖全国的有效的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废除对教育的普及与学堂对教育的促学力有所减弱;扩大了城乡差距。(答出4点即可)(8分)(3)科举制的“兴”“废”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都有利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曾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由于其发展历程中缺乏革新,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阻碍,它的废除是必然的。(答出其中的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方文明发展珠历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野蛮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则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文化接力“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赞成.反对材料中的观点或另有观点均可;史论结合,运用材料中和你所熟知的史实进行评析。)41.(12分)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观点:4分 提炼出观点:2分;赞成.反对.片面.错误等类似明确的观点字眼:2分。(2)史实:4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史实)赞成:西方文明经历了克里特创造的米诺斯文明的兴起衰落;古希腊人在米诺斯文明的基础上创造的迈锡尼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兴起衰落;在希腊文明的基础上罗马人创造的罗马文明兴起;在罗马文明的基础上,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在古代文明和中世纪文明的基础上日耳曼人开创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2分)-9-中华民族从来没有经历过西方文明的阶段性毁灭和新生式的大起大落。商周文化.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汉代的独尊儒学.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民族——汉族,主体文化——儒家文化一直保持着连续性和扩展性;中华文明的主体一直都是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明,扩展着中华文明的容量。(2分)反对:史实侧重点在于中西方文明都是波浪式前进的,不断在衰落和再次创造中走向辉煌的。西方历史上并不存在今天所说的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当时看来都是欧洲人;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民族在今天看来都是中华民族,二者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商朝晚期的神权和巫鬼色彩文化走向了衰落;周人在商朝基础上创造出了敬天保民的人文色彩文化后,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了衰落;汉族人在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清朝满族人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满汉文化相融合,把中华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片面:史实侧重点在西方文化也有主体民族——欧洲人,西方文明也有容量的扩展性;中华文明也有波浪性和衰落.兴起的周期。(3)论证:4分①能够揭示本质和上升到理论.规律层面:2分赞成: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主体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果;中华文明传承的主体一直都是华夏族。反对:把大民族和小民族的概念相混淆;把历史上的民族和现代的民族相混淆。历史上的欧洲各民族原来都是欧洲人,但是在近代民族国家的成长中强化了小民族的概念,才出现了古代希腊人.日耳曼人的概念;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个小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所以就让人感觉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连续的.扩展容量的。②行文:2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2分;结构.逻辑性较强1分;其余0分。 三、选考题:每小题15分。只能选择做其中的一道题。 45.(15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面对英国国内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失业增多等问题,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后,以冷酷和毫不客气的态度.对这个“欧洲病夫”开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的药方,如控制货币发行量、遏止通货膨胀、减少国家干预、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严格执行金融政策,促使工会服从法律的约束,以及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在她执政后期,通过教育、卫生保健和住宅的民营化,把“撒切尔革命”由财经和工业扩展到新的社会政策领域。1983年到1988年间,英国经济增长率显著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在西方国家中始终名列前茅。在她整个任期内执行的政策使她获得“铁娘子”的称号。 ——摘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归纳撒切尔夫人改革措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夫人改革的国内外背景(10分) (2)2022年5月在纪念撒切尔夫人上台25周年时,英国《卫报》用嘲讽的语气写道:“即使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恐怕也很难举出一个例子,可以证实她执政11年中给我们带来的‘和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5分)45.(15分)(1)改革措施的特点:措施强硬、涉及的范围广、减少国家干预、广泛推行私有化政策(4分)(一点2分,任意2点4分) 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国内:国内经济出现严重问题。(2分) 国外:①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后出现“滞涨”,经济不振;-9- ②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4分)(2)认识: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是对国家过度干预经济的纠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的一些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分)但其对英国的贡献也存在高度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改革对英国社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例如,削减福利的措施,使贫富差距急剧加大。(2分) 46.(15分)【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的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材料二 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 ————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9分)46.(15分)答案要点:(1)工业城市的兴起;工人阶级意识形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6分)(2)斗争目标:费边社:消灭私有制;宪章派:争取普选权。(4分)斗争方式:费边社:社会改良;宪章派:罢工示威、工人运动。(5分) 47.(15分)【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一位死于纳粹之手的神父的墓志铭上写道:“当纳粹要对付共产党时,我不是共产党,所以,我不说话;当纳粹要对付犹太人时,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不说话;当纳粹要对付我时,已经没有人为我说话了……”这位神父,为自己的冷漠,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材料二 希特勒要建立大德意志帝国,把所有日耳曼人居住的地方都划归进来。……希特勒幼稚且疯狂地认为“国界既由人们设定,也自然可以由人来更改。”“土地是为有力量占有它的人而存在的,所以不能用和平的方法取得,一定要用拳头!”——《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文化根源》请回答:(1)二战前哪些国家与这位神父犯了同样的错误,使局部战争最终演变为世界大战?(列举其错误,9分)-9-(2)概述材料二体现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的言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47.(15分)(1)国家与错误: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英法主导的国联没有对其真正制裁;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实施有限制裁,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西班牙内战爆发后,面对德意法西斯的干涉,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英法等国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事实;“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9分)(2)观点:民族主义;领土要求;武力扩张。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德国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掠夺激起了德国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纳粹党势力迅速增强。(6分) 48.(15分)【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熹宗即位。光启(徐光启)志不得展,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天启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1)根据材料概括徐光启的一生的主要事迹?(9分)(2)结合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6分)48.(15分)【答案】(1)大事:①练兵和造炮;②力主屯政和盐政;③组织编纂历法;④编纂《农政全书》;(9分)(每点3分,答出3点即可)(2)原因:①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②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③思想文化:经世致用思想影响;④外部因素:继承传统科技;西学东渐,吸收西方科技;⑤个人因素:个人努力。(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48分) 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DDABCDDCABAD 二、非选择题:(52分)-9-40.(25分)【答案】(1)科举制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3分)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缓和阶级矛盾;科举制具有一定公平公正性(答出2点即可);(4分)科举制具有文化传播、社会教化功能。(3分)(2)原因:科举制在明清两代采取八股取士,极大地禁锢了士人的思想;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展开,该制度已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4分)影响:有助于新式教育的兴起,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增强了反清力量;没有形成覆盖全国的有效的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废除对教育的普及与学堂对教育的促学力有所减弱;扩大了城乡差距。(答出4点即可)(8分)(3)科举制的“兴”“废”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都有利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曾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由于其发展历程中缺乏革新,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阻碍,它的废除是必然的。(答出其中的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3分) 41.(12分)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观点:4分 提炼出观点:2分;赞成.反对.片面.错误等类似明确的观点字眼:2分。(2)史实:4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史实)赞成:西方文明经历了克里特创造的米诺斯文明的兴起衰落;古希腊人在米诺斯文明的基础上创造的迈锡尼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兴起衰落;在希腊文明的基础上罗马人创造的罗马文明兴起;在罗马文明的基础上,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在古代文明和中世纪文明的基础上日耳曼人开创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2分)中华民族从来没有经历过西方文明的阶段性毁灭和新生式的大起大落。商周文化.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汉代的独尊儒学.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民族——汉族,主体文化——儒家文化一直保持着连续性和扩展性;中华文明的主体一直都是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明,扩展着中华文明的容量。(2分)反对:史实侧重点在于中西方文明都是波浪式前进的,不断在衰落和再次创造中走向辉煌的。西方历史上并不存在今天所说的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当时看来都是欧洲人;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民族在今天看来都是中华民族,二者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商朝晚期的神权和巫鬼色彩文化走向了衰落;周人在商朝基础上创造出了敬天保民的人文色彩文化后,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了衰落;汉族人在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清朝满族人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满汉文化相融合,把中华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片面:史实侧重点在西方文化也有主体民族——欧洲人,西方文明也有容量的扩展性;中华文明也有波浪性和衰落.兴起的周期。(3)论证:4分①能够揭示本质和上升到理论.规律层面:2分赞成: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主体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果;中华文明传承的主体一直都是华夏族。反对:把大民族和小民族的概念相混淆;把历史上的民族和现代的民族相混淆。历史上的欧洲各民族原来都是欧洲人,但是在近代民族国家的成长中强化了小民族的概念,才出现了古代希腊人.日耳曼人的概念;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个小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所以就让人感觉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连续的.扩展容量的。②行文:2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2分;结构.逻辑性较强1分;其余0分。-9- 三、选考题(15分):45.(15分)(1)改革措施的特点:措施强硬、涉及的范围广、减少国家干预、广泛推行私有化政策(4分)(一点2分,任意2点4分) 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国内:国内经济出现严重问题。(2分) 国外:①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后出现“滞涨”,经济不振; ②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4分)(2)认识: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是对国家过度干预经济的纠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的一些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分)但其对英国的贡献也存在高度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改革对英国社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例如,削减福利的措施,使贫富差距急剧加大。(2分) 46.(15分)答案要点:(1)工业城市的兴起;工人阶级意识形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6分)(2)斗争目标:费边社:消灭私有制;宪章派:争取普选权。(4分)斗争方式:费边社:社会改良;宪章派:罢工示威、工人运动。(5分) 47.(15分)(1)国家与错误: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英法主导的国联没有对其真正制裁;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实施有限制裁,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西班牙内战爆发后,面对德意法西斯的干涉,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英法等国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事实;“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9分)(2)观点:民族主义;领土要求;武力扩张。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德国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掠夺激起了德国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纳粹党势力迅速增强。(6分) 48.(15分)【答案】(1)大事:①练兵和造炮;②力主屯政和盐政;③组织编纂历法;④编纂《农政全书》;(9分)(每点3分,答出3点即可)(2)原因:①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②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③思想文化:经世致用思想影响;④外部因素:继承传统科技;西学东渐,吸收西方科技;⑤个人因素:个人努力。(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