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白水高中高一2022-2022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说明了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D.兵赿多,战斗力赿弱2.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3.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C、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D、防止人民反抗4.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A、秦始皇B、汉高祖C、宋太祖D、明太祖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6.某回忆录记载:“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上述现象发生于()A.国民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7.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8.鸦片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其主要依据是A.虎门销烟给英商造成巨大损失B.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7\nC.英国军事力量比中国强大D.英国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工业革命成果9.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B、军事武器的优劣C、国民素质的优劣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10.鸦片战争后,清朝把《南京条约》看作“永相和好”“永息兵端”的“万年和约”,开始着手处理与各国“妥议税饷章程”等“善后事务”,以确保“中外相安”。此事表明:()A.清政府满足了列强的要求,自此中外相安B.清政府和列强的关系发生本质变化C.清朝统治者看不清西方列强的本质D.清朝统治者开始开眼看世界11.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申报》报道说:“本月八日晨一时,驻扎丰台的日军,……要求入宛平县城搜查。我国当局以时在深夜不允,日军遂向驻在该地的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安师吉星文团,开炮百余发挑衅,我军颇有死伤。……此报道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平型关战役13.下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民、提勺――官、漏斗――政府、壶――外国)。其政治寓意是()A.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B.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4.“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对应关系的一组是()外部的冲击中国的回应A鸦片战争开启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近代化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政权提出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C甲午中日战争清廷实施军事改革,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7\n15.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6.太平天国运动的最主要历史功绩是()A.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B.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配合了亚洲第一次民解运动高潮17.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B.太平天国政权已转为封建政权C.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D.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18.抗战胜利后,重庆政协制定的宪法提到:“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一律平等。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于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这体现的原则是A.民主共和、地方自治、党政分离B.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党政军分离C.人人平等、分权制衡、党政分离D.人人平等、地方自治、党政军分离19.在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时,胡适说,“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他提醒学生说:“我们不要忘记: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但是它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在这里,胡适强调A.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B.政府的专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C.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D.学生应该用理性务实的方式救国20.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1.《布尔塞维克》是1927年10月创刊(1932年7月停刊),由瞿秋白在国统区主编的第一份秘密机关报。它宣传的内容可能有7\n①抨击国民党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②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理论④公布共产国际的重要决议与指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因素包括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孙中山是一位奇特的人物,他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文人。他13岁来到美国投靠哥哥在一所教会寄宿学校读完了中学。之后,他曾获得医学学位。总之,他受的教育是很好的,他完全可以凭着这点获得地位和财富;但他却同穷人在一起,总是为穷人的福利牵肠挂肚。这些经历A.为他将来提倡的民生主义奠基B.增加了他反对清政府的决心与勇气C.注定了他要学习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D.为国民革命运动埋下伏笔24.“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25.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26.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内容中,有些内容是体现“一国”的,有些内容是体现“两制”的。下列内容体现“一国”的有①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②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③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④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⑤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⑤27.“比较”7\n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年宪法①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规定了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③A.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B.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C.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8.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③是中国共产党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④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9.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有()①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③实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④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0.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见下表)。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国别宪法苏俄(联)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中华民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其它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第II卷(非选择题)7\n二、简答题(40分)31.(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追求近代化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古老东方(封建制度)的胜利。——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一条“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相反的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改编自《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政治原因;并从近代化角度说明为何“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探索走“共和之路”的领导者;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最大功绩是什么?(4分)(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走“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并说明与近代中国其它政权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4分)3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归纳材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6分)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2分)3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胡瑗,北宋学者,字翼之,人称安定先生。1035年被范仲淹任命为苏州郡学教授,后在苏、湖二地办学。他在学堂中实行“分斋法”,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庆历四年(1044年)朝廷建太学于京师,派人“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为太学法”。此后,其治学理论及经验编为《学政条约》一卷,供各地教育参考。——摘编自《北宋教育》材料二1922年11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大总统令,其中部分规定如下:(1)小学课程在较高年级时,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职业准备学科;(2)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3)高级中学施行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4)职业学校之期限及课程,需酌量该地方实际需要情形而定;(5)为健全职业教育,在相当学校内酌设职业教员养成科。7\n——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材料三1917年初,由史密斯和休士提出的职业教育提案获得美国国会通过,即《史密斯一休士法案》。其内容如下:第一,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责方面,强调联邦政府的责任,认为采取新的和必要的服务性措施促进各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其应尽的职责。第二,在经费的投入方面,每个州都应当为职业教育提供经费,其数额与联邦政府补助费相等。第三,在公立学校开设职业科,设置选修课程,使普通中学具有升学和就业双重功能。——戴本博和王天一《外国教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斋法”的主要特点及其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京政府教育改革的侧重点。(4分)(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史密斯一休士法案》的主要内容。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经验可供我国教育改革借鉴?(8分)参考答案选择:1_5CCBCB6_10BABDC11_15DBCCA16_20AADDD21_25DDABD26_30ACCBB解答题:31.(1)原因:落后的中国封建制度难于对抗先进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2分)说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进程;(2分)(或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领导者:孙中山(2分)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2分)(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分)优势:人民当家作主。(2分)32.不同看法、理解: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6分)注意:全方位占有和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2分)试题分析:结合材料,材料一中平安政治改为共和政治,以及国粹学报改为共和杂志,并且深受欢迎,说明当时民主共和观念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材料二所述为革命后地方即农村地区的状况,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农村地区变化有限,说明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有限,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必须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力求全面和准确。33.(1)特点:因材施教。(2分)作用:有利于培养经世致用人才;使实用学科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为各地教育起了示范作用;(6分)(2)地方有较大自主权;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4分)(3)主要内容:各级政府都要承担职业教育责任并保障经费的投入;中学教育应具有职业教育与升学教育双重功能。(4分)经验:因材施教;经世致用;优化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4分)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1:34 页数:7
价格:¥3 大小:47.5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