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高二历史11月月考期中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高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易经》(  )A.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B.其思想广泛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C.是古代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D.是后世著书立说的范本2.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以民为本D.礼乐典制3.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孔子韩非子B.墨子孔子老子C.孔子韩非子墨子D.孔子韩非子老子4.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  )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5.《黄帝内经》提出了“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来考察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与此相吻合的思想是(  )-13-A.人定胜天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D.存理灭欲6.李贽说:“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B.奠定了“工商立国”的思想基础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D.肯定了商人追逐利益的精神7.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对此历史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导致上述悲剧的发生B.两人属于不同的国度,该现象的出现属于偶然现象C.该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两人都挑战传统,威胁专制统治D.东西方同一时期都呈现民主政治发展趋势8.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A.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C.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D.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9.《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该书(  )A.是传统科技的综合性著作B.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C.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是科举制的产物10.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这说明(  )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C.政府垄断印刷技术D.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发展11.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B.爱国忧民的情怀-13-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热爱和平的态度12.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  )A.“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唐人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C.“宋人尚意”是城市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D.“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13.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神学家”“因信称义”“教会改革”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普罗塔戈拉B.但丁C.马丁·路德D.伏尔泰14.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该思想家主张(  )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D.个人意志即主权15.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  )A.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B.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D.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16.“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此处“科学”的典型代表是(  )A.经典力学B.蒸汽机C.量子论D.相对论17.某科学家的墓志铭这样写道:“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过这样伟大的人类之光。”该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开普勒C.牛顿D.爱因斯坦18.梁启超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然皆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出现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  )-13-A.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B.阶级成分日趋复杂C.西方新思想不断涌现D.世界市场日益形成19.郑观应在1858年放弃科举,到上海习商、学英语,曾任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他于19世纪70年代自营贸易和投资轮船公司。导致其人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A.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巨额利润的吸引C.商战思想的影响D.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化20.有文章指出,在历史上曾起过抗拒西方入侵作用的“传统的民族主义”到戊戌前后已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障碍。而当时出现的一种重要思想理论则起到了“打破传统民族主义障碍,使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得以重新确定”的作用。下列符合材料中的“重要思想理论”的是(  )A.扶清灭洋B.进化论C.中体西用D.民主和科学21.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2.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该报告(  )A.是在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的情况下提出的B.主要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C.总结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D.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23.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  )A.“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B.“摸着石头过河”C.“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D.“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4.报载:1958年8月8日,经过北大东语系朝鲜语专业师生一周的奋战,一本2万词条、100万字的《汉朝辞典》被作为“特大号卫星”放上了天,而这仅仅是3400多颗“卫星”-13-中的稍微璀璨一点的一颗。这说明(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B.教育大跃进现象严重C.“双百”方针全面贯彻D.新中国科技发展迅速二、非选择题(其中25题14分、26题26分、27题12分,共52分)25.(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在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思想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和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该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材料三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⑴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在先秦一度成为“显学”的原因。(4分)⑵根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4分)⑶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4分)⑷综上,说明儒家思想为什么能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2分)-13-26.(26分)历史上东、西方社会的交流是双向的,在相互对视中加速了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材料二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三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摘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⑴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三大发明广泛应用于哪一时期?(3分)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6分)⑵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德斯鸠等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看法(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看法出现的目的。(2分)⑶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从西方文明中吸取营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的。(9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寻求国家富强,挽救民族危机,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受历史演化和文化结构所规定之逻辑的推动,先是把中国的失败归之于器物文明的落后,继之又认为政治制度的僵化是中国遭受侵略的根本原因,并因此而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后搞了旨在引进西方文化工艺技术以改造中国物质文化的洋务运动,和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政治制度以改造中国制度文化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结果都归于失败,于是人们又开始从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反思,得出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系统与现代生活的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失败的结论,因而又有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民主与科学精神、彻底批评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核心儒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发生。-13-——摘编自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中国人最早知道马克思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亦即五四运动时期。1919年7月和1920年9月,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宣言,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特权,这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长期侵略形成了鲜明对比。1919年10月、11月,李大钊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该文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称其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篇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此前后,《新青年》、《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建设》等一批报刊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译文。这样集中地介绍国外的一种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是罕见的。——摘编自郑大华著《民国思想史论》⑴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征。(4分)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6分)⑶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外来思想文化的传入持何态度。(2分)-13-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高二)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选项BCDDCDCDAAB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选项CBDACADBCCBB1.【答案】B【解析】“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充分说明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故A项错误;“无论……还是……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表明其思想影响广泛,故B项正确;《周易》不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故C项错误;“释家林立”是解读,“无论……还是……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联系,与“范本”不符,故D项错误。2.【答案】C【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无为相关的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和反对战争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故民之从之也轻”的意思是君主要让百姓能够生存,体现出了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礼乐制度,故D项错误。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可以判断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①中表示出对旧制度的留恋,希望恢复,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②“承认现状并迎合未来之新趋势”体现了法家顺应历史潮流,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体现了道家超越世俗人际关系,追求个人内心平静的价值取向,故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韩非子和老子,选择D项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儒家思想发展不会导致孔庙礼仪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故A项错误;从“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可知,隋唐时期国家已经推崇孔庙礼仪,故B项错误;儒学独尊是指儒学的地位高于其他思想学派,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从“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可知,儒学地位被官方强化,体现出儒学正统的地位加强,故D项正确。5.【答案】C【解析】材料只说到了“来考察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没有涉及到人一定战胜自然,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13-的意思是君主的权利是上天给予的,材料没有探讨君主权力来源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黄帝内经》提出了‘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来考察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可知在《黄帝内经》中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人的生理病理联系起来,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也是将“人事”和“天”联系起来,故C项正确;“存理灭欲”是朱熹提出的,意思是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材料没有涉及到“天理”、“人欲”,故D项错误。6.【答案】D【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A项正确;“工商立国”的思想基础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农业思想,不是商业,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李贽等知识分子对商业和商人的看法与传统的“重农抑商”、“重本轻末”的思想有了改变,认为商人通过辛苦劳动赚取钱财,商人与士异业而同途,均属崇高之业,故D项正确。7.【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萌芽是两人成就的根源,但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是传统势力,故A项错误;两人都在各自的领域挑战传统权威,代表新兴力量的发展趋势,遭到旧势力的迫害是必然规律,故B项错误;布鲁诺发展新天文学说,否定了天主教会在该领域的权威,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质疑理学的权威,分别威胁了天主教会和明朝封建统治者的的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中国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在政治领域出现民主趋势,故D项错误。8.【答案】D【解析】印刷术对文艺复兴运动有促进作用,但不是“起源”,故A项错误;民国时期闭关锁国早被打破,对西方的认识虽有不足却是逐步深入,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先有造纸术革新,后有活版印刷术,因果关系倒置,故C项错误;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符合“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故D项正确。9.【答案】A【解析】“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诸如……等生产技术”可知是对传统科技的总结,故A项正确;“生产技术”不等于自然科学,也不是“最高成就”,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生产技术”,未涉及“生产关系”,故C项错误;明清科举考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不是其“产物”,故D项错误。10.【答案】A【解析】按材料中“以版印日历”“满天下”等关键信息,可知唐朝时期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故A项正确;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按材料“司天台未奏頒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可知民间印刷能力的强大,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教育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是对现实的感概,与“诗圣的襟怀”-13-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可知爱国忧民的情怀,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对国家的热爱和人民的担忧,并非对农业生产的关心,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热爱和平的态度,故D项错误。12.【答案】C【解析】“晋人尚韵”是说在魏晋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讲究风度韵致,体现出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人尚法”是说唐代书法总体倾向都是重视法度,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人尚意”是说宋代书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是“重文轻武”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元明尚态”是说元明时期的书法时尚,偏重于摹仿,是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3.【答案】C【解析】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而非神学家,故A项错误;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与“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主张无关,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是德意志神学家,倡导“因信称义”,主张教会改革,故C项正确;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与“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主张无关,故D项错误。14.【答案】B【解析】材料说的是即使是代议制的议会也不能很好的代表民众的意见,故A项错误;“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等内容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学说,属于卢梭的思想,故B项正确;分权制衡是孟德斯鸠的观点,故C项错误;卢梭主张的是公共意志,故D项错误。15.【答案】D【解析】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是在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分权思想,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的是洛克分权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封建王权的信息,故C项错误;从材料“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体现的是理性主义,故D项正确。16.【答案】A【解析】牛顿的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与材料说法相符,故A项正确;蒸汽机的改进不符合“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说法,故B项错误;量子论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但并不符合材料说法,故C项错误;相对论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不符合材料说法,故D项错误。-13-17.【答案】C【解析】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但与“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不符,故A项错误;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但与“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不符,故B项错误;牛顿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的意义,符合“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故C项正确;爱因斯坦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与“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不符,故D项错误。18.【答案】A【解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出于此目的,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各种新思想,故A项正确;阶级成分日益复杂不见得就要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西方新思想是否涌现与中国是否学习之间也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日益形成主要是经济活动,虽然可能传播新思想,但是主要是客观传播,不能必然导致中国这样的落后地区“如火如荼”“输入”,故D项错误。19.【答案】D【解析】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属于郑观应人生观的改变原因之一,不能全面反映其人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巨额利润的吸引也只能反映出其人生变化原因的一方面,也不全面,故B项错误;商战思想产生于郑观应等早期资产阶级产生之后,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化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因素,故D项正确。20.【答案】B【解析】扶清灭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故A项错误;进化论是维新派从西方引进的思想观念,与材料信息“起到了‘打破传统民族主义障碍,使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得以重新确定’的作用”相符,故B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派提出的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民主和科学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1.【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在1915年,而且初期陈独秀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是在1924年兴起,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13-表明此时的陈独秀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表现出怀疑态度,可见是受到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故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1921年,与题干时间“1920年”不符,故D项错误。22.【答案】C【解析】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是在1956年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论十大关系》没有涉及学习苏联的内容,故B项错误;《论十大关系》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得出需要正确处理的十对主要矛盾,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故C项正确;《论十大关系》是党的工作的指导思想,涉及到各个方面,不会直接起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作用,故D项错误。23.【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邓小平对改革的态度,没有谈及市场经济的问题,故A项错误;“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说明邓小平主张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左和右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讲对待改革的态度,没有涉及改革的实质,故D项错误。24.【答案】B【解析】“一五”计划是从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早在1957年已经完成,故A项错误;根据“1958年……经过……一周的奋战,一本2万词条、100万字”可知有夸大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8年中国开始在各行业中掀起大跃进运动,材料反映的就是教育领域的大跃进,故B项正确;“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领域百花齐放,学术领域百家争鸣,材料中用极短时间编出字典显然有夸张的成分,不是在贯彻“双百”方针,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科技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25.⑴“显学”原因:社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儒家学说的二重性特点;孔孟诸人对自身学说的宣传、办学活动扩大影响。(4分)⑵进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4分)⑶背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4分)⑷原因:儒家主张尊重传统,又能根据时代需要吸收其他学说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儒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改造儒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分,言之有理即可)26.⑴时期:唐宋时期(火药大体在唐末宋初,指南针在宋朝,活字印刷在宋朝)(3分)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封建贵族;指南针为欧洲资产阶级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提供了便利;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6分)⑵看法:批判中国文化,认为中国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2分)-13-目的:批判教会神学与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2分)⑶观点:①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冲突;②文明的长久发展需要融合、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4分)举例:①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及洋务派,兴起了学习西方器物(学习西方的技术)的潮流,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兴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3分)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学习西方的制度),共同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分)③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学习西方的思想),变革儒家的传统思想,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进攻,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道路。(3分)27.⑴特征:救亡图存;由浅人深;参与阶层广;以失败告终。(4分)⑵原因:长期探索屡受挫折;十月革命和苏俄对华政策的影响;列强侵略加剧;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推动;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和介绍。(6分)⑶态度:合理借鉴;反对全盘西化。(2分,言之有理即可)-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1:06 页数:13
价格:¥3 大小:62.8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