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陕西省安康市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按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诗中描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是()A.电灯B.电话C.火车D.地铁2.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3.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克服金融危机B.恢复农业生产C.复兴工业生产D.解决就业问题4.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消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C.凯恩斯主义D.货币主义5.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6\n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C.没有看到消费归更根结底取决与生产的品种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6.1978年美国有评论家写道:在西欧,社会主义不是千年梦想而是现世的现实,没有人反对社会主义。这反映二战后西欧国家()A.长期实行福利政策B.遵循自由放任传统C.忽视社会公平D.实行计划经济7.下面是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与通货膨胀变化表。这种情况造成了()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工业生产下降幅度15.3%11.2%12.3%16.3%20.8%通货膨胀率15.3%43.9%11.1%19.1%32.5%A.西方主流经济思想出现调整B.欧美社会保障规模进一步扩大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D.欧美设置关税壁垒减少损失8.蒋经国曾在苏联求学,一次他在日记中写道:“午饭后……我和几个朋友走到街上去买东西。莫斯科没有大的商店,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由此可见,当时苏联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农业集体化9.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相同点是( )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C.将计划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D.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领域10.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员的家庭吧,一无所有。”造成这一现象的政策因素是( )A.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农业减耕减产11.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斯大林模式12.列宁曾这样说到,“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道道地地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①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要借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③共产党人也要学会经商④要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6\n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④13.下面这幅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B.战后英镑、法郎等退出世界金融市场C.镑、美元、法郎是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D.国通过货币战构筑贸易壁垒14.近年来,巴西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咖啡、甘蔗、大豆、可可等价格猛涨,给巴西的相关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相关企业工人工资提高,带动了巴西全国工人工资上涨,但使巴西在国际工业制成品竞争中失去了低工资成本的优势。这一材料表明( )A.巴西主要出口农产品B.全球化有利于巴西发展C.巴西国际竞争力减弱D.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1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此时,为领导世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①建立北约组织②推行马歇尔计划③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④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16、1944年7月,孔祥熙发给蒋介石密电:“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与这封密电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B.马歇尔计划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召开17、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产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6\n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B.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贸易壁垒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大大加快18、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而荀子主张“恩惠于民”。这表明三者都()A.旨在维护封建统治B.体现唯物主义思想C.以民为本、重视民意D.重教化、轻刑罚20.董仲舒说:“(人)性比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为此,董仲舒提出()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三纲五常”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1.元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元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187个,《明史》则收入了308个;二是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材料反映了()A.史书编撰深受理学的影响B.妇女地位大幅度提高C.重建儒家信仰任务已完成D.宋明理学日益世俗化22、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下列人物中宣扬“心外无物”的是(  )A.荀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23、“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法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经世致用2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25、学者赵轶峰在《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指出:“6\n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其意在说明黄宗羲的思想(  )A.没有突破儒家理论B.堪称近代制度典范C.具有近代思想色彩D.有违儒家民本精神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题18分,27题10分,28题22分,请注意将答案按题号书写在答题卡上。)26.(18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当然,对于货币领袖这样的地位,任何国家都会觊觎。美元是否能够打破英镑盛极而衰的宿命,形成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长久主导权?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现“美元荒”时,有人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而2022年金融危机肆虐,美元态势减弱时,有人说,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材料中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和“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10分)6\n28.(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当时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先秦、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12分)(2)材料二中“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3分)你如何看待这股新思想?(7分)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2:52 页数:6
价格:¥3 大小:267.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