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神话是先民的神圣叙事,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正如英国神话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论述的那样,神话是为了满足深切的信仰需要、道德渴望、社会服从、社会主张甚至实际需要而经由叙事加以再现的原始现实。中华先民创造瘟疫神话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解决之道,比如解释瘟疫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途径,寻找抵抗瘟疫与解救生命的诸种办法。这些神话不仅在先民与瘟疫抗争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即使在当代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根据《山海经》的记录,先民认为瘟疫是由跂踵、絜钩、蜚等精怪散播到人间的。这些精怪原型涉及一些野生动物,比如跂踵貌若猫头鹰却有着野猪的尾巴,絜钩像野鸭却长着鼠尾等。这和先民在捕猎过程中发现人类身染瘟疫有时与接触猫头鹰、野猪、老鼠、蛇、刺猬等动物有关。先民为了传承经验,创造了这些神话。后来又有瘟鬼散播瘟疫的神话,如颛顼三个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儿子散播瘟疫的神话。瘟鬼散播瘟疫的情节说明先民可能意识到了瘟疫的人际传播特征,瘟鬼喜欢作祟小儿,说明先民已认识到儿童是传染病易感人群。中华民族先民对疫病已有一些初级应对措施和医疗手段。汉族叙事长诗《黑暗传》记录了神农尝百草神话:“神农疗病尝百草,为民除病费精神,七十二毒神,布下瘟疫症,神农尝草遇毒药,腹中痛疼不安宁,急速尝服解毒药,七十二毒神,商议要逃生,神农判出我姓名,快快逃出深山林。至今良药平地广,毒药平地果然稀。”这段神话告诉我们,当时先民已对部分传染性疾病有了认知,寻找出了部分疫病的对症治疗草药。神话中,神农氏是因对抗疫病而牺牲的中华第一人。先民慢慢认识到,比治疗更好的方法是预防。《太平御览》《庄子》都谈到,从前百姓常为传染病所苦,黄帝设立巫咸,使民众沐浴斋戒以通九窍,敲鼓击铎以振奋精神,劳动身体迈开步伐,喝酒吃葱使五脏通畅。这些方法以神话方式相传,造福了不少民众,直到当代还在部分地区保留着年终岁末驱傩仪式。这种仪式,与其说是封建迷信,不如说它是对先民预防瘟疫经验的总结。\n原始先民还创造了一个神——西王母。《山海经》上说,西王母外形像人,却有着豹子的尾巴和老虎的牙齿,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之神。“天之厉”就是指瘟疫。西王母的形象更像人类,这意味人类试图通过管理瘟疫来对抗瘟疫,这种设想,后来逐渐变成了现实。“五残”是五刑残杀,和“天之厉”一样均是损人性命之事。先民认为向西王母祈求可避免这些灾祸。我们可以此理解后来在西王母的信仰中所产生的护佑长生的内涵。掌管瘟疫与护佑长生其实是一体两面,健康无忧自然能长命百岁,这是瘟疫管理的终极目标。马林诺夫斯基说,神话不是理性解释或艺术幻想,而是原始信仰与道德智慧的实用宪章。在中华早期抗疫文化中,处处可见先民为战胜瘟疫而付出的努力甚至是牺牲,也充满着他们对于最终战胜瘟疫的信心。(摘编自毕旭玲《试论中华早期抗疫神话的科学性及其价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神话所记录的跂踵、絜钩、蜚及瘟鬼散播瘟疫等信息,以今天的知识审视仍然具有合理性。B.在瘟疫的预防方面,中华先民以沐浴斋戒、敲鼓击铎、劳形趋步、饮酒茹葱等方式来强健身心。C.关于西王母的瘟神神话表明了人类管理瘟疫的意愿,证明了中华先民拥有先进的瘟疫管理方式。D.中华抗疫神话来自先民对瘟疫的认识解释、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经验,展现了与瘟疫斗争的历史。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用马林诺夫斯基的言论,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从理论层面上理解中华抗疫神话的价值。B.文章直接引用诗歌,以神农尝百草为例讲述先民与疫病斗争的故事,取例典型,趣味盎然。C.文章选用《山海经》等古代典籍作论据,既有力地支撑了观点,又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D.全文采用总分结构,按照瘟疫的散播、治疗、预防、管理到战疫信心的顺序依次展开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与一般神话满足信仰需要与道德渴望不同,中华早期抗疫神话侧重记录与解释功能。B.神农尝百草的神话表明先民在防治瘟疫上努力改变听天由命的状况,有了自主意识。C.驱瘟逐疫仪式是先民对健康平安祈望,但其封建迷信色彩减弱了瘟疫预防的作用。D.西王母掌管瘟疫的神话是从西王母信仰中的长生内涵派生出来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nC.“证明了中华先民拥有先进的瘟疫管理方式”错误。由原文“西王母的形象更像人类,这意味人类试图通过管理瘟疫来对抗瘟疫,这种设想,后来逐渐变成了现实”可知,人类通过管理瘟疫来对抗瘟疫只是当时人们的设想,后来才逐渐实现,不能说先民拥有先进的瘟疫管理方式。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D.“全文采用总分结构”错误。最后一段呼应开头,总结中华早期抗疫神话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文章的结构应是“总分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观点的能力。A.“……侧重……”错误,由第一段可知中华神话的功能与意义与马林诺夫斯基的论述并无不同,由全文可知,“中华早期抗疫神话侧重记录与解释功能”中的“侧重”没有道理。C.“但其封建迷信色彩减弱了瘟疫预防的作用”错误。由原文“这种仪式,与其说是封建迷信,不如说它是对先民预防瘟疫经验的总结”可知,这里面更强调它是对先民预防瘟疫经验的总结。D.“西王母掌管瘟疫的神话是从西王母信仰中的长生内涵派生出来的”错误。由原文可知,原始先民先创造了西王母这一神话形象,并且让西王母掌管瘟疫,后来在西王母的信仰中产生的护佑长生的内涵。故选B。(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山凹李天岑春宝喝了点酒,他刚躺下就呼呼噜噜睡着了。大脚一脚把他蹬醒,嚷道,就知道喝!嗯,嗯……春宝嗯着嗯着又呼呼噜噜睡着了。大脚又猛蹬他一脚,就知道睡,你没睁眼看看各家各户都忙着找门路脱贫致富挣钱哩,你不会也跑跑挣个钱,光穷着!一句话刺醒了春宝,他说,我又不会啥手艺,干恁些年生产队长就会敲个钟,开个会……你说干啥呢?大脚说,你明早就去找宝山,要求去他面粉厂帮工。\n第二天大清早,春宝就往宝山家去。宝山去年当上了村支书。他为了带头致富,筹了七百五十元钱到宛都光辉机械厂买了台磨面机,既可方便群众,又可挣个加工费。春宝看见宝山先喊了一声支书,宝山眼翻翻没说话。宝山被选举为村支书后,春宝不服气,常在背后说风凉话。所以,宝山猜想他是来看什么笑话的,干脆直说,你几年没登我家门了,今天有啥事吧?春宝接上说,我想去你磨面机上打工,随便开工资就行。宝山一愣,你咋想到这?春宝眼扑闪扑闪说,你看,现在村里人人都忙着找门路挣钱,我两手拙,脑子又笨,也学不了什么别的手艺,只能下个力气。宝山一笑,问,你是真话?真话。春宝点着头答。顿了一下,宝山说,我磨面机上不需用人。你要真不怕下力气,倒是有个门路,昨天我妹妹妮妮从深圳回来个信,说那边建筑工地上最需要搬砖、扛水泥的,不知你干得了干不了?干得了!干得了!春宝毫不思索地说,你给妮妮去信讲,我去!宝山说,你说了不算,你回去给大脚嫂商量商量,大脚嫂同意了你才能去!春宝背着行李卷行进在往黄龙镇的路上,他要去黄龙镇搭乘公共汽车到县城,从县城搭车去许昌,再从许昌坐火车往广州到深圳。昨晚老婆大脚说可以去深圳,夜里两口子就忙着打点行装起程。天蒙蒙亮时,春宝从被窝里拱起身子朝窗外一张望,说,又下雪了!大脚嫂说,雪不隔人。春宝又躺进被窝里,嘟囔着说,今天就腊八节了。大脚嫂说,好,好,我起床给你熬碗腊八粥。她说着就准备起床。春宝还嘟囔着说,再过二十几天就春节了!大脚嫂见他磨叽,顿时一头火,猛踹他一脚,就是快过春节才需要花钱的。大脚嫂觉得不下狠心他不会走,又躺下睡了,不给他熬腊八粥了。他无奈地白己起床烧碗汤喝就起程了。五公里路,他走了两个多小时。到停车点,他望见木牌子上写着:晴通雨阻。他知道今天班车不会来了,打算步行去县汽车站。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没有带介绍信。回村里开又要走两个多小时,太耽误时间。犹豫着,怎么办?他路过镇政府门口,突然想起本村的大林就在这里当着镇党委书记,让镇上给开不是更管用吗?这样想着他就往镇政府院里走。到院里一瞅,大林正弯着腰铲雪。他喊了一声书记,大林抬头一看是他,回了声春宝哥。春宝心里热烘烘的。听了春宝的来因,大林哈哈一笑说,春宝哥,开介绍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只用带身份证就可以了,车停运了,我下午要去县上开会,带上你吧!春宝激动得把行李卷往地上一搁,抓住一把铁锨加入了铲雪队伍。这事后来成了春宝吹牛的资本,说他与书记一起铲过雪。\n大林招待他吃了午饭,下午骑着车子带着春宝往县城去。天黑时,终于到了县汽车站。大林嘱咐春宝找个旅店住下。春宝点头答应,却没有去住,身上只带了二十元钱,哪敢去呀!夜里他抖开行李将被子盖在身上,躺在候车厅的条椅上,这一夜寒冷难耐。天亮了,售票的窗口还是死死关着。八点时,喇叭里广播,全省普降大雪,客车一律停运。他愁上了。想拐回去又怕挨大脚的骂和踹。这时,一声火车汽笛鸣叫,他想,扒火车去算了。谁承想,扒车后才到枝城他就被车警发现给请下了车!第二天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大林等到了派出所所长和从湖北枝城回来的春宝。大林听了派出所所长介绍后,哈哈一笑说,你个春宝呀,真够胆大!接着,大林脸又严肃起来,说这都是我们当干部的责任啊!像春宝哥这样滑稽的事弄不好还会发生,想出去打工没路费的大有人在,要研究个办法。最好有组织地去打工,无序不好。大林扭过脸问春宝,还去深圳吗?春宝答,还去。马上就春节了,过了春节再去吧!大林说得很温和。春宝摇摇头,欲哭无泪地说,不行啊!回家你大脚嫂还会用脚踹我!大林一听,哈哈一笑,原来是怕老婆啊!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三十元钱递给春宝,让他到许昌火车站买去广州的票。…………(有删节)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小见大,从春宝这个曾经就会敲个钟、开个会的生产队长身上,读者不难感受到当时农村所发生的变化。B.小说中有较多的人物对话,对话中的人物语言具有乡土气息,如“光穷着”“干恁些年生产队长”“雪不隔人”。C.作者在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时候,使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在文中都有运用。D.小说中的人物取名极富意蕴,如“大脚嫂”这个称呼能让人想起“祥林嫂”,表明她们都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同一类人。5.小说中的大林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雪”在小说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4.D5.①性格开朗,亲近民众。小说中多次写到他“哈哈一笑”,喊春宝为“春宝哥”。②为人正派,不摆官架。身为镇党委书记,亲自铲雪;骑自行车去县城开会。③淳朴善良,乐于助人。骑自行车捎带春宝去县城,给春宝30元钱买火车票。④工作踏实,敢于担责。他从春宝扒火车去深圳打工一事中,意识到要研究个办法。最好有组织地去打工,无序不好。6.①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通过“雪”读者看到了春宝开始时的懒散,看到了大林的淳朴和正派。②从情节的发展上看,“雪”造成了交通上的不便,客车停运,才有了春宝扒火车的情节。\n③从主题上看,因“雪”而发生的故事的结局令人欣慰,“雪”给春宝带来困境而大林积极帮忙解决,自然界的“雪”之严寒与党的干部关心群众的暖心之举形成反差,让小说的主题得到更好的体现。【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D.“表明她们都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同一类人”分析错误,“大脚嫂”与“祥林嫂”并不是同一类人,“大脚嫂”这一称呼并没有表明她没有社会地位,只是根据人物特征起的名字。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大林是镇上的书记,春宝刚看到大林时,“他喊了一声书记,大林抬头一看是他,回了声春宝哥。春宝心里热烘烘的。听了春宝的来因,大林哈哈一笑说”“大林招待他吃了午饭”,春宝被送回来之后,“大林听了派出所所长介绍后,哈哈一笑说,你个春宝呀,真够胆大”。小说中多次写到他“哈哈一笑”;喊春宝为“春宝哥”,招待春宝吃饭等,可以看出他性格开朗,亲近民众。“到院里一瞅,大林正弯着腰铲雪”“下午骑着车子带着春宝往县城去”,身为镇党委书记,亲自铲雪;骑自行车去县城开会,体现他为人正派,不摆官架。“大林招待他吃了午饭,下午骑着车子带着春宝往县城去”“大林嘱咐春宝找个旅店住下”“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三十元钱递给春宝,让他到许昌火车站买去广州的票”,骑自行车捎带春宝去县城,嘱咐春宝住店,给春宝30元钱买火车票,这些都体现出他纯朴善良,乐于助人。“这都是我们当干部的责任啊!像春宝哥这样滑稽的事弄不好还会发生,想出去打工没路费的大有人在,要研究个办法。最好有组织地去打工,无序不好”,他从春它扒火车去深圳打工一事中,意识到要研究个办法。最好有组织地去打工,无序不好体现出他工作踏实,敢于担责。【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天蒙蒙亮时,春宝从被窝里拱起身子朝窗外一张望,说,又下雪了……春宝又躺进被窝里,嘟囔着说,今天就腊八节了……春宝还嘟囔着说,再过二十几天就春节了!”,“雪”让读者看到了春宝开始时的懒散;“到院里一瞅,大林正弯着腰铲雪”,镇党委书记亲自铲雪,“雪”让读者看到了大林的纯朴和正派。\n从情节的发展上看,“五公里路,他走了两个多小时。到停车点,他望见木牌子上写着:晴通雨阻。他知道今天班车不会来了,打算步行去县汽车站”“天亮了,售票的窗口还是死死关着。八点时,喇叭里广播,全省普降大雪,客车一律停运。他愁上了。想拐回去又怕挨大脚的骂和踹。这时,一声火车汽笛鸣叫,他想,扒火车去算了。谁成想,扒车后才到枝城他就被车警发现给请下了车!”,“雪”造成了交通上的不便,汽车停运,才有了春宝扒火车的情节的发生。从主题上看,“大林脸又严肃起来,说这都是我们当干部的责任啊!像春宝哥这样滑稽的事弄不好还会发生,想出去打工没路费的大有人在,要研究个办法。最好有组织地去打工,无序不好”“大林一听,哈哈一笑,原来是怕老婆啊!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三十元钱递给春宝,让他到许昌火车站买去广州的票”,因“雪”而发生的故事的结局令人欣慰,“雪”给春宝带来困境而大林等积极帮忙解决,自然界的“雪”之严寒与党的干部关心群众的暖心之举形成反差,让小说的主题得到更好的体现。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尉元,字苟仁。年十九,以善射称。神中,为虎贲中郎将,小心恭肃,以匪懈见知。世祖嘉其宽雅有风貌,稍迁驾部给事中。从幸海隅,赐爵富城男,加宁远将军。天安元年,薛安都以徐州内附,请师救援。显祖以元为使持节与城阳公孔伯恭赴之。申纂诈降,元知非诚款,外示容纳,而密备焉。元遂长驱而进,贼将周凯望声遁走。彧[注]遣将张永、沈攸之等率众讨安都,屯于下磕。永乃分遣羽林监王穆之领卒五千,守辎重于武原。元以张永仍据险要,攻守势倍,惧伤士卒。乃命薛安都与李璨等固守,身率精锐,扬兵于外,分兵击吕梁,绝其粮运。永势挫力屈,元乘胜围之,攻其南门,永遂捐城夜遁。伯恭、安都秉势追击,时大雨雪.泗水冰合,永弃船而走。元豫测永必将奔亡,邀其走路,南北奋击,大破于吕粱之东。是时徐州妖人假姓司马,自称晋王,扇惑百姓。元遣将追斩之。延兴元年。假元淮阳王。元表:“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南济阴郡睢陵县人赵怜等辞称念祖善于绥抚,清身洁己,请乞念祖为睢陵令。若得其人,必能招集离叛,成立一县。”显祖诏曰:“民情如此,可听如请。”元好申下人之善,皆此类也。太和初,出为镇西大将军,甚得夷民之心。三年进爵淮阳王,以旧老见礼,听乘步挽,杖于朝。其年,频表以老乞身。元诣阙谢老,引见于庭,命升殿劳宴,赐玄冠素服。又诏曰:“公以八十之年,宜处三老之重。”高祖再拜三老,亲袒割牲,执爵而馈。十七年七月,元疾笃,高祖亲幸省疾。八月,元薨。(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八》)[注]彧:即刘彧,南朝宋第七位皇帝。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nA.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B.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C.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D.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祖,庙号。一般用于王朝最初建立者,也可用于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B.爵,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设有公、侯、伯、男四等爵位。C.乞身,古代以做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它与“乞骸骨”意思相同。D.三老,古代一种荣誉职位。相传统治者设三老、五更各一人,以父兄之礼尊养。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尉元作战身先士卒。讨伐张永时,他命薛安都与李璨等人坚守,自己亲率精兵,攻打吕、梁,后又乘胜追击张永,使其弃船逃跑。B.尉元富有军事谋略。开赴徐州期间,他知道申纂并不是诚心投降,就表面上表示接纳,暗中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C.尉元从政很有手腕。他发现假托姓司马的妖人自称晋王来蛊惑百姓,就果断派人杀死他;他任镇西大将军时,治理很合夷人心意。D.尉元深受皇帝敬重。他因功绩大受到皇帝礼遇,不仅赐予他乘车入朝,拄拐杖在朝堂行走的权力,还赐给他帽子和衣服,尊称其为三老。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元以张永仍据险要,攻守势倍,惧伤士卒。(2)元豫测永必将奔亡,邀其走路,南北奋击,大破于吕梁之东。【答案】7.B8.B9.A10.(1)尉元认为张永仍然占据险要的地形,攻守形势相差很远,害怕损伤士兵。(2)尉元预计到张永一定会逃跑,就在他逃跑的道路上拦截,从南北两边奋力攻打,在吕梁的东边狠狠打败了张永。【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n“旧民南叛”中,“旧民”作“南叛”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AD;“全无一人”中,“一人”作“无”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C。整句话翻译为:淮阳郡上党县县令韩念祖开始到任的时候,过去的百姓都叛逃到南方,完全没有一个人。县令安抚招集百姓,爱民如子,从南方来的百姓费系先等先后归顺,民众增加到两百多。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查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官职和科举、姓名和称谓、宗法和礼俗、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考生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看清题干要求,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对选项进行辨析。B项,“公、侯、伯、男四等爵位”错。应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A项,“使其弃船逃跑”错。从文中“伯恭、安都乘势追击,时大雨雪.泗水冰合,永弃船而走”的信息来看,张永最后气喘逃跑是因为伯恭、安都乘势追击,再加上天气环境不好。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翻译时应注意:“以”,认为;“险要”,险要的地形;“惧”,害怕;“伤”,损伤。第二句翻译时应注意:“测”,预计;“奔亡”,逃跑;“邀”,拦截;“南北”,名词作状语,从南北两边;“大破于吕梁之东”,介词结构后置句。【点睛】\n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参考译文:尉元,字苟仁。尉元十九岁时就以擅长射箭而著称。神麚年间,任虎贵中郎将,做事小心谨慎,恭敬严肃,因从来不懈怠而受到重用。世祖嘉奖他为人宽厚文雅有风度,逐渐升任为驾部给事中跟随皇帝到沿海地区,被赐予富成男爵位,升任宁远将军。天安元年,薛安都率徐州叛投我方,请求派军救援显祖命令尉元为使持节与城阳公孔伯恭一起开赴徐州。申纂谎称投降,尉元知道他们心不诚,就表面上表示接纳,而暗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尉元于是率部队向前挺进,敌将周凯听说他们来了就逃走。刘或派遣张永、沈攸之等人率兵讨伐安都,在下磕驻扎。张永就分派羽林监王穆之率领五千士兵在武原守战略物资尉元认为张永仍然占据险要的位置,攻守形势相差很远,害怕损伤士兵。于是尉元命令薛安都与李璨等人坚守,亲自率领精锐士兵,出城炫耀力,分兵打吕梁,切断其粮草运输。张永势力受挫,尉元乘胜追击,包围了张永,进攻其城南门,于是张永放弃守城连夜逃跑。孔伯恭、薛安都乘势追击,当时天降大雪,泗水上全部结了冰,张永弃船逃跑。尉元预计到张永一定会逃跑,就在他逃跑的道路上拦截,从南北两边奋力攻打,在吕梁的东边狠狠打败了张永。这时徐州有一个假托姓司马的妖人,自称晋王,蛊惑百姓。尉元派人将他追杀了。延兴元年,暂授尉元为淮阳王。尉元上书给皇帝说:“淮阳郡上党县县令韩念祖开始到任的时候,过去的百姓都叛逃到南方,完全没有一个人。县令安抚招集百姓,爱民如子,从南方来的百姓费系先等先后归顺,民众增加到两百多。南济阴郡睢陵县人赵怜等人告诉我说韩念祖很善于安抚百姓,为官清廉,请求立韩念祖为睢陵县令。如果能够任用此人的话,一定能够把那些反叛离去的人招回来,成为一个县。”显祖下令说:“既然百姓有这样的要求,那就听从这一请求吧。”尉元喜欢陈说手下人的好处,大都和这件事相类似。太和初年,出任镇西大将军,治政很得夷人之心。太和三年晋爵封为淮阳王,以对待耆旧硕老的礼节接待他,允许他乘坐挽车入朝,拄着拐杖在朝堂行走。那年,尉元多次上书因为年纪大而请求退休。尉元到宫廷拜谢,被引见到朝廷,皇帝下令登堂举的位置。”高祖两次拜见三老,亲自袒臂宰割祭祀的牲畜,端起盛酒的爵馈赠他们。太和十七年七月尉元病重,高祖亲自去看望。八月,尉元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旅中送迁客吴 融\n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实写其被贬遭际。B.颔联点明送别的时间,色彩很鲜明,所用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C.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情感真挚,格调相同。D.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备精当,感情深沉含蓄。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1.C12.①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南方荒蛮之地,“落日青山路”,此去路途逼远,为朋友担心。②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③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解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结合两首诗内容分析,格调不同。本诗主要是对朋友的担忧与不舍,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篇就是大气的风景铺垫,有离别的叹息,有劝勉,感情丰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千古名句。故选C。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南方荒蛮之地,此去路途远,为朋友担心;后句结合“灵均”分析,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暗示朋友被贬的遭际,对朋友的担忧。“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无人可以诉说内心的想法,表达对朋友的不舍之情。结合“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分析可知,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n(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14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六国论》中苏洵用精妙的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赂秦行为。(2)《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那些没赂秦的国家的灭亡也跟那些赂秦的国家有关,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灭亡。(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绘了阿房宫楼阁众多、不计其数的情形,其中展示出“走廊”和“屋檐”的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却不易守业得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木长”需“固本”,“流远”需“浚源”作类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地事秦②.犹抱薪救火③.盖失强援④.不能独完⑤.廊腰缦回⑥.檐牙高啄⑦.为天下理财⑧.不为征利⑨.有善始者实繁⑩.能克终者盖寡⑪.思国之安者⑫.必积其德义⑬.河海不择细流⑭.故能就其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事、薪、援、廊、檐、啄、善、寡、德。三、选择题(24分)(一)课内文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B.辇来于秦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未云何龙?【答案】B【解析】\n【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用法以及意义的能力。例句,“朝”“夜”,名词用作状语,在早上,在夜里。句意: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A.“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句意: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B.“辇”,名词用作状语,坐着辇车。句意:坐着辇车来到秦国。C.“鉴”,意动用法,以……为鉴。句意: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D.“龙”,名词用作动词,出现龙。句意: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故选B。1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暴霜露,斩荆棘B.藉寇兵而赍盗粮C.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D.河海不择细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通假字用法和意义的能力。A.“暴”通“曝”,暴露,冒着。句意: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B.“藉”通“借”,借给。句意: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C.没有通假字。句意: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方法啊!D.“择”通“释”,舍弃。句意: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故选C。16.下列各句的句式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并国二十B.民以殷盛,国以富强C.西取由余于戎D.昔穆公求士【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吞并了许多国家。定语后置句,应为“并二十国”。B.句意: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省略句,应为“民以(之)殷盛,国以(之)富强”。C.句意:西面从西戎得到了由余。状语后置句,“于戎”是“取”的后置状语。D.句意:从前穆公访求贤士。不是特殊句式。故选D。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故略上报B.于反覆不宜卤莽\nC.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句意: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上报”,古义,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汇报。B.句意: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反覆”,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C.句意: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D.句意: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以为”,认为,古今意思一致。故选D。18.下列对有关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牧,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B.苏洵,北宋著名散文家,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C.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D.“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里将“论”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准确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并非李贺,而是李商隐。故选A。(二)整本书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下面是某校举办的“《红楼梦》知识竞赛”活动的部分文字记录。请阅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主持人:《红楼梦》这部恢弘伟大的巨著,它那_________至的情节,伏脉千里的结构,玩味不尽的谜题暗语,_________的语言,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又往往令我们_________,不知该如何下手。品味经典,要从最基本之处入手,不可_________,好高骛远。今天,我们举办“《红楼梦》知识竞赛”这个活动,旨在督促大家熟悉文本,脚踏实地,做一个真真正正的“红楼梦中人”!\n接下来,我们进入知识竞赛环节。我先宣布一下比赛规则:①答题时,每组各派一名代表负责回答,其余组员可以查阅资料予以帮助,答题时间为十秒钟。②不可抢答,务等主持人念题完毕之后才能作答。③答案说出后就不可改动。④一组答题时,其他各组要保持安静,不得说话。⑤答对每一题得一分,全部题目回答完毕之后,分数最高的组即为胜者。⑥若出现最高分并列,则加赛一个抢答题,争夺冠亚军。题分为必答和抢答,下面必答开始。(1)“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说的是谁?请第一组的选手作答。第一组选手:()(2)林黛玉喜欢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是谁写的?请第二组的选手作答!第二组选手:()(3)元迎探惜“四春”的丫环各有一个名字取“琴棋书画”之意,迎春的丫环是谁?请第三组的选手作答。()……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波澜壮阔美不胜收望而生畏眼高手低B.波澜壮阔琳琅满目望而却步眉高眼低C.波谲云诡美不胜收望而生畏眉高眼低D.波谲云诡琳琅满目望而却步眼高手低20.主持人说的比赛规则中,有的表达有误,有的听起来有歧义,下列对相关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②句中“务”改为“必须”,以避免和“勿”同音。B.④句中“一组”应改为“一个组”,“不要说话”删去。C.⑤句中,“答对每一题得一分”应改为“每答对一题得一分”。D.⑥句中“若出现最高分并列”改为“若出现最高分并列的情况”,其它部分无误。2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选手们的答案正确的一项是()A.林黛玉孟浩然抱琴B.林黛玉李商隐入画C.贾宝玉李商隐司棋D.贾宝玉孟浩然侍书【答案】19.A20.D21.C【解析】【19题详解】\n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褒义词;“波谲云诡”,原形容房屋构造就像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中性词。语境中形容《红楼梦》的情节设置规模宏大,应该用褒义词“波澜壮阔”。第二空:“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收,泛指美好的事物;“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特指书籍或工艺品多。语境中用来形容语言美好,用“美不胜收”。第三空:“望而生畏”,意思是一见之下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形容人态度威严或事务艰难令人畏惧,强调客观对象的可怕;“望而却步”,一看就往后退缩,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突出主观心理的畏惧退缩。语境中强调名著令人敬畏,用“望而生畏”。第四空:“眼高手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眉高眼低”,意思指脸上的表情,泛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辨貌观色的本领。语境中指品味经典的错误做法,忽视基本,用“眼高手低”。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D.成分残缺,“若出现最高分并列”缺少“出现”的宾语中心语,若添加“的情况”,最后一句“争夺冠亚军”又缺少主语,最简便直接的改法是,添加“的选手”。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摘自《红楼梦·第三回》里对贾宝玉外貌的描写,形容其极好看。林黛玉喜欢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迎春的贴身丫鬟是司棋。故选C。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n“上”者上进,“止”者知止,“正”者守正。“上”“止”“正”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上述材料能给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人生三字上止正怎样才能让人生行稳致远?怎样才能让事业取得成功?老前辈给的答案是三个字:上、止、正。这三个字,乍一听,以为敷衍;细细品,却大有智慧。“上”者上进,保持一颗上进心,对所认定目标始终如一地执着追求。俗话说得好,“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从呱呱坠地起,每个人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后天努力不一样,便有了好差、先后、强弱的差别。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人生只有不断超越,才能行稳致远,只有不断历练,才能愈发成熟。上进的关键在于实干,一切美好都源自踏踏实实的奋斗,精进不休,发愤图强,生命的充实、人生的价值才能显现出来。\n“止”者知止,适可而止,当止则止,自己给自己“叫停”。知止意味着心中有度,懂得节制欲望、控制本能。把握不好度,健康会在大吃大喝中受损,名节也会因贪占侵吞而受辱。知止也意味着心中有界与戒,哪些朋友不能交,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不能拿,都要讲纪律、有分寸。朱熹有言:“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知止是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律红线,便可以筑牢成功的围堰。知止的关键在于清醒,意念清醒才能克制私欲、从不逾矩,志向清晰才会志之所驱、不受干扰。“正”者守正,心有正气,胸有信念,人以正气立,事行正道远。无论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献身,还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持身守洁,正气总能给人心以温润,给社会以光明。对居官从政而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比什么都重要。守正的关键在于坚定,所谓“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正气凛然不失节,邪气就会让路,正义昭彰不退缩,黑暗不驱而散。如果把人生看成一辆驶向未来的列车,“上”好比油门,加油提速完全由自己来控制;“止”好比刹车,危险时刻如不当机立断、紧急制动,结果就会车毁人亡;“正”好比方向盘,牢牢把好行驶方向,保持不脱轨、不跑偏,才能快速而又平稳地抵达梦想彼岸。你想让自己的人生行稳致远吗?你想让自己干事创业取得成功吗?那就请牢记上、止、正三个字吧。因为,它们是我们人生致胜的关键秘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本题所配图片是为凸显“上”“止”“正”三个字依次多一笔,这锁定了三个概念的排列顺序。这一点由材料中“人生的成长历程”的说法进一步强调。所以本题要求论说在人生中如何或为何要依次经历“上进”“知止”“守正”,而不是选则其一而论,或者将三者作为并列概念进行阐述。关于“上进”的概念,没有什么争议。人要上进,也是天然成立的。“知止”可以有多解,每一解就提出一种停止的理由:如《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是要人知道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不然后继乏力,难以持久;如《大学》“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要人明确以“至善”境界为目标,不然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成了谬误;如《谏太宗十思疏》“知止以安人”,“知止”是要人抑制奢靡、贪婪之念,不然就会侵害到他人的利益,也有损自己的德性。其中,“上进”和“知止”属于外在行为。而“守正”则偏于内在精神,比较抽象。一般理解为“恪守正道”,是对于原则的坚持。现在流行“守正创新”的说法,“守正”可扩大为掌握规律、把握基础等内涵。“上进”和“知止”一前一后,要人先有为再不为,这符合中国的“贪多必失”“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传统思想。如果到此为止,难免落入“谦退保守”的价值观。所以“守正”一环是提升文章主旨的关键。“守正”由对外部世界的占有或放弃,转向对内部世界的关照,把自我从属于一个更高的理念,从而跳出了进退得失的循环,进入不忧不惧的境界。或者说,从“上进”到“知止”是寻找自我和外物的平衡点,从“知止”到“守正”是找到了自我在大道中的安顿之处。\n体会到了这样一些层进关系,我们就可以在写作中结合具体事件思考这种处世之道的运用:如针对我们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说:顺着好奇心和进取心,不断探求自然、介入社会,追求一段时间后,明白知也无涯、世事难为,于是停歇下来,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深耕或创新,创造出自己独有的核心价值。如针对我们的求学之路,我们可以说:一路升学到博士固然可喜,止步于硕士或本科甚至高中,也是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做出的正确决定,为学历的学习停止了,为人生的学习才真正开始,永远守住修身立德的初心。如针对交友处友之道,则可认为:朋友越走越近,也要适当保持距离,无论甘若醴还是淡如水,都要坚持超功利、有肝胆的原则。诸如此类,只要能结合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对这三者进行合理阐释即可。立意:1.夺冠三字上止正。2.交友三字上止正。3.创业三字上止正。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22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文科数学第二学程考试题答案
2022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文科数学第二学程考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03 13:04:15
页数:19
价格:¥5
大小:57.55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