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试题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怎么判断文明是否形成?判断社会进入文明的标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判断中华大地各区域文明形成的时间以及中华文明历史究竟有多么悠久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当前西方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判断文明是否形成的标志是“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这是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但是,世界上不乏并非同时具备“三要素”的文明,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被公认是文明社会,其特点十分鲜明,但该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没有冶金术;辉煌的印加文明是没有文字的文明。可见,这“三要素”并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既缺乏资料,也缺乏系统认识,中国学者少有发言权,其学术意见也往往被西方学术界忽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根据对中国各地早期文明的考古发现,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认为中华文明的形成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华文明特质的判断社会是否进入文明的标准:生产力获得发展,出现社会分工;社会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出现王权;人口显著增加和集中,出现都邑性城市;出现区域性政体——国家。以上几个特征,并不包括以地中海和两河流域文明为基础所总结的、西方学术界常用的“三要素”中的两条文明判断标准,即文字和冶金术。这种差别,正是中华文明不同于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地方,恰恰说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历史的发展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良渚文明就是实证。几代考古学家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证实:良渚古城的年代为距今5100年到4300年,良渚先民们在5000多年前已经进入文明社会。\n良渚文化时期的长江下游地区,农业已经较为发达。良渚文化的手工业技术已比较发达且趋于专业化,玉石制作、制陶、丝麻纺织等都达到较高水平。良渚古城内城的城墙墙基宽达40米到60米,工程量非常巨大。在城址以北靠近丘陵的地带,修建了由多条水坝组成的规模庞大、结构完整的水利系统。这充分表明,位于良渚社会顶层的权贵阶层拥有高度的规划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除了良渚古城,在太湖东南岸的长江下游地区,分布着兴化蒋庄、昆山赵陵山、上海福泉山等良渚文化的大型遗址。这些地方与良渚古城具有相同的经济模式、宗教信仰和祭祀体系、社会结构和资源调配模式。当时,已经形成以都城(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心,多个次中心、中型聚落和小型聚落构成的四级金字塔式层级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中出现了掌握军事指挥权和宗教祭祀权力的王,及其统治下的较为稳定的行政控制区域。这实际上就是最初的国家。综上所述,距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社会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中华5000多年文明不是只有良渚文明这一个孤证。各地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华大地各个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贵贱、贫富分化,相继出现了集军权、神权及社会管理权于一身的王,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区域文明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借鉴,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大体上在尧、舜、禹的时期,这种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地出现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这个时期凭借天下居中的人文地理优势和多品种农作物的耕种,广泛吸收周围文明的先进因素,形成了以明尊卑为目的、以礼仪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开放包容为重要特点的礼制,成为一种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对促进周围地区文明的发展及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根和主源,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材料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大地的文明起源、形成和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导致这一过程的环境背景、产业基础、发展动力与机制进行综合探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实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的中心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表明,从距今6000年开始,在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等地区,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精神生活日益丰富,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各地区相继开始出现社会分化和显贵家族。在距今5500年到5000年期间,社会分化加剧,形成了集军事权力与祭祀权力于一身的王,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区域文明社会。中华5000年文明绝非虚言,而是历史真实。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做出了中国贡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冲破了西方学术界文明“三要素”理论的桎梏,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准: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正是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论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n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再现各地文明演进的情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各地的中心性遗址为重点对象,开展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发掘出城址、宫殿、墓葬、手工业作坊等各类遗迹,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石器、陶器、铜器等,这些遗迹和器物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生活场景,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遗迹和器物都是实物遗存,看得见,摸得着,国内外公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各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场景,了解中华文明的辉煌和对世界的贡献。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脉络——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区域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区域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后来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基因的共性因素,如以玉为贵的观点、龙的信仰、祖先崇拜、礼仪制度、天人合一思想等。距今4300年前后,由于环境变化和社会内部变化等,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辽河流域等曾经盛极一时的区域文明相继发生衰变,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兼收并蓄,吸收周边地区各文明的先进因素,迅速发展,持续崛起,一跃成为最为兴盛的文明,开启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历史格局,形成了早期的中国。综上所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多学科结合与科学论证,实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把中华文明的产生时间由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王朝提早到距今5000多年,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证明为可信的历史;追溯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展现了各地区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场景,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和源泉。(摘编自王巍《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怎么判断文明是否形成和社会进入文明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历史长短等关键问题。B.中华文明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有不同之处,可以说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历史的发展有特殊性的一面。C.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中华大地各个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区域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发展。D.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掘出城址等各类遗迹,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器物,公众才开始了对各地区文明起源的了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考古发现证实良渚先民们在5000多年前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当时已经形成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心的行政控制区域。B.历史上,中原地区曾经形成的文明形态更为成熟,使周围的区域文明迅速衰落,而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根和主源。C.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表明,从距今6000年开始,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等地区已进入区域文明社会。D.距今5000年前后,祖先崇拜、礼仪制度等中华文明核心基因的共性因素促进了中华大地上的区域文明的交流。\n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不是文明是否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观点的一项是()A.中华文明B.玛雅文明C.埃及文明D.印加文明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华文明,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D2.A3.C4.①首先指出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不是判断文明是否形成的普世标准,并阐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判断社会是否进入文明的标准。②然后阐述通过对良渚古城等的考古发现证实了5000年前后以良渚社会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③最后指出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个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并阐述中原地区的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根和主源。(答对三点,意思答对即可)5.①材料一侧重从考古实证的角度,阐述了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代表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形成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②材料二侧重从探源工程成果的角度,阐述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实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等诸多成果,并指出这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源泉。(意思答对即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D.“公众才开始了对各地区文明起源的了解”错误,原文是“这些遗迹和器物都是实物遗存,看得见,摸得着,国内外公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各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场景”,是“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不是“才开始”了解。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使周围的区域文明迅速衰落”错误,原文为“对促进周围地区文明的发展及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是使之衰落。C.“从距今6000年开始,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等地区已进入区域文明社会”错误,原文是“从距今6000年开始,在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等地区……各地区相继开始出现社会分化和显贵家族。在距今5500年到5000年期间……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区域文明社会”。D.\n“祖先崇拜、礼仪制度等中华文明核心基因的共性因素促进了中华大地上的区域文明的交流”错误,原文是“距今5000年前后……区域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后来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基因的共性因素,如以玉为贵的观点、龙的信仰、祖先崇拜、礼仪制度、天人合一思想等”。选项主客倒置。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冶金术、文字和城市”就是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所以埃及文明不能支持“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不是文明是否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观点。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前三段,“怎么判断文明是否形成”“当前西方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判断文明是否形成的标志是‘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这‘三要素’并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根据对中国各地早期文明的考古发现,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认为中华文明的形成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华文明特质的判断社会是否进入文明的标准”,首先指出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不是判断文明是否形成的普世标准,并阐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判断社会是否进入文明的标准;第四段得出结论,“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历史的发展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第五至七段,“几代考古学家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证实:良渚古城的年代为距今5100年到4300年,良渚先民们在5000多年前已经进入文明社会”“良渚文化的手工业技术已比较发达且趋于专业化”“综上所述,距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社会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阐述通过对良渚古城等的考古发现证实了5000年前后以良渚社会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第八段,“各地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华大地各个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贵贱、贫富分化,相继出现了集军权、神权及社会管理权于一身的王,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中原地区这个时期凭借天下居中的人文地理优势和多品种农作物的耕种……广泛吸收周围文明的先进因素……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根和主源,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最后指出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个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并阐述中原地区的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根和主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根据对中国各地早期文明的考古发现,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认为中华文明的形成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华文明特质的判断社会是否进入文明的标准”\n“良渚文明就是实证。几代考古学家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证实:良渚古城的年代为距今5100年到4300年,良渚先民们在5000多年前已经进入文明社会”“良渚文化的手工业技术已比较发达且趋于专业化……良渚古城内城的城墙墙基宽达40米到60米,工程量非常巨大……”,侧重从考古实证的角度,阐述了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代表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形成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材料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大地的文明起源、形成和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导致这一过程的环境背景、产业基础、发展动力与机制进行综合探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实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再现各地文明演进的情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多学科结合与科学论证,实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追溯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展现了各地区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场景,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和源泉”,侧重从探源工程成果的角度,阐述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实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等诸多成果,并指出这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源泉。(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煤海上有棵勿忘树梁衡神东煤炭集团现在已经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大煤矿之一,年产煤两亿吨。其煤田横跨山西、陕西、内蒙古3个省区,是一片黑色的地下海洋。可是它的地表却是另一个绿海。汽车飞驰,怎么也跑不出油松、山杏、白杨、柳树和沙柳织成的屏障。工程师王义是学沙漠治理的,他也没想到从林学院一毕业就来煤矿上班。我们传统的观念是挖煤先要砸破地壳,或竖井、斜井、露天,总之是开膛破肚,煤块、矸石、黄土、黑尘,一片狼藉。我的家乡就产煤,小时就记得村里人下井弯腰背煤,被称为“煤黑子”。几十年后倒是现代化了,但破坏力更大,把个秀丽的小山村子搅得天翻地覆。河也干了,泉也枯了,房也歪了,地也裂了。农民耕地时,牛腿踏进地缝里拔不出来。终于有一天我们觉悟了。30年前当神东矿开发时,地下还在规划,地上就考虑着怎么保持水土了,同步成立了环保绿化中心。王义就是踩着这个锣鼓点来上班的。当年王义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规划栽树。先拣那些最耐旱、抗沙的“先锋树种”,樟子松、沙柳、沙棘开路。几年下来,它们虽其貌不扬却已携手连片,绿盖高原,蔚为壮观,初步压住了沙老虎、水猛兽。又过了30年,共植树500万株、灌草58万亩,现在已是林涛滚滚,水草丰美了,远处竟有悠闲的羊群。外来者怎么也想不到这里曾是荒漠,更不知下面就是煤矿。\n矿区采过煤后会地面下沉。你想,每年从地下挖走两亿吨煤,那是多大的一个空洞,难免地塌土崩,裂缝纵横。大地变成了一件碎布袍,这时需要有针线来缝补,而修补大地的最好的针线就是林和草。老王领众人到林子里去看他们的修补功夫。虽然绿风吹过,已经芳草绵绵,树影婆娑,但还是能依稀见到裂缝纵横的蛛丝马迹。有些裂缝宽能踏进一只脚,长则蜿蜒游走直到望断之处。但是所有的缝隙都有树根穿过两边,正努力将这已分家的泥土拉紧,令人想起手术后缝合的伤口。人常说地上有多大的树冠,土里就有多广的根系,这是多大的缝合力?要知道一棵耐旱树种的根可以伸出去几百米长,一丛沙柳的毛根能覆盖500平方米。就这样下面飞针走线,上面落叶填壑,接着水土弥缝,绿草盖野,还有了小动物,大地渐渐复苏如初。地球的活力只有靠动植物的生命才能恢复。我感叹这13个矿井,1000多平方公里,下面机声隆隆,乌金滚滚,上面却平静祥和,绿意盎然。为了能够俯视全景,老王领我们登上一座海拔1188米的山头。就取这海拔的吉利谐音,他们在这里修了一条“1188生态大道”。大道全长7公里,两边杨柳夹道,野花铺路,脚下按时间顺序,每隔百十米就钉有一条金灿灿的铜踏板,上面刻着一行字。起步的第一块上刻:46亿年前地球形成。以后有:……1984年起中国颁布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生态法;2018年中国成立生态环境部……,共150条铜踏板。而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杆的灯箱上按“山水田林湖草沙”分类,彩绘着相关的诗词,把你带入人文之旅。如:“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水满平川月满船,船身撑入藕花边”等。其余还有很多与生态有关的节气、习俗等内容的诗词绘画。一时绿风荡漾,神清气爽,仿佛回到唐宋陪王维、苏轼悠游于山林。你能觉得这是一座矿山吗?在这样一条大道上走着,不用讲解员你也明白,煤炭是地球给人类的珍贵馈赠,是多少亿年前由树木变成的,现在我们应该再报之以森林。树木不但给人提供了物质利用,还承载着人类文明,它是一部有生命的史书,记载着人类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神东矿这样的世界大矿,必定有一棵树见证了它的成长。于是,下午在去机场的路上,我就让老王绕路领我去看看他们最早栽的一片林子。在一条矿区公路边我们选中了一棵最有代表性的油松。它已有碗口粗、两丈高,劲枝穿绕,松针浓密,像一个英气勃发的小伙子。正好树身的后面还保留了一小块未治理前的原生地貌,一片裸露的沙坡,让人没有忘记过去。我建议将这棵树命名为“勿忘树”,它是这座世界级大矿的活的纪念碑。(有删节)文本二:文章的意象梁衡\n相熟的或不认识的读者提起我的文章,大多要谈到《觅渡,觅渡,渡何处》。这篇文章被各种刊物、选本选载较多,且已收入中学课本。文章内容暂且不说,其成功很大程度得力于瞿秋白故居前的那座“觅渡桥”。它正好暗合了秋白一生寻找人生渡口而不得的悲剧,成了本文的一个难得的文学“意象”。文章为思想而写,要有一个好的立意;文章又是为美而写,要有一个好的意境;而能够把文章的思想与美感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就是意象。…………意象是什么?意象就是最能体现文章思想的形象,是诗化了的典型,是文章思想与美感融合后的定格,是一种图腾,是这篇文章的logo。文学是形象艺术,是通过形象给读者传播思想、传递美感的。小说创作必定有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故事,全篇内容都围绕这个典型展开。散文篇幅短小,求精、求美,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铺排,于是就要寻找一个意象。意象就是散文中被诗化了的典型。这种典型一经诗化,就如窑变后的瓷器,有一种既具体又抽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是精神美的定格。是具体的形、事、情、理升华为精神之后,又落地为文还原为一种新的形态。它是原物但已不是原物,是原形但已不是原形,是文章涅槃之后的再涅槃,是高僧留下的舍利子。意象和意境都是由形象而生的美的定格,但各自的来路、出身不同。意象偏重于思想的美,意境偏重于情感的美。小说家动笔前先找故事,散文家动笔前先找意象。意象的构成有两部分,形象加思想。它的成立要符合这样几个条件。1.是天然存在,只能去发现,不能如小说那样人工塑造。2.有“象”,是有形之物,能看得见、摸得着。3.有“意”,有象征性,如茧中抽丝,作者可以从形象中抽出思想。4.“象”要小,“意”要大。5.“象”和“意”之间在表面上相距甚远,反差越大越好。6.只能一次性使用,这个“意象”在你之前,别人没有发现和使用过;在你之后别人亦无法再使用,有专利性。像一颗炸弹,只能爆炸一次。(有删节)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东煤炭集团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煤矿之一,文章将其比作“黑色的地下海洋”,既强调煤年产量高,也突出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B.文章以“我的家乡”为例,叙述传统挖煤方式对地表的破坏令人触目惊心,引出下文的“觉悟”,为写植树灌草等工作做铺垫。C.30年、500万株、58万亩……文章用具体的数据,翔实而准确地描绘了神东矿的地表上林涛滚滚、水草丰美的图景。D.称呼工程师王义,文章起先直呼其名,后来改称“老王”,这既暗合时光的变迁,又表达了对保持水土的工作人员的亲近。\n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象的“象”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之物,“意”具有象征性,可指作者从形象中抽出的思想,使用意象要努力追求独创性、新颖性。B.立意、意境、意象是三个不同且相互联系的概念,立意赋予文章以思想,意境使文章更美,意象能把文章的思想与美感高度融合在一起。C.意象是最能体现文章思想的形象,是散文中必不可少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故事,这种典型一经诗化,就会定格为具体而又抽象的精神美。D.“涅槃之后的再涅槃”“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形象地说明了意象的形成过程与结果,盛赞意象是经过升华、还原而形成的美的、新的形态。8.文本一的第五段运用多种人称叙述,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说明。9.文本二指出散文创作中文学“意象”极其重要,请结合文本二中的内容,谈谈文本一中对“勿忘树”这一“意象”的选择与使用。【答案】6.A7.C8.①运用第二人称,与读者探讨“修补大地”的问题,如同面对面交流,亲切自然。②运用第三人称(“人常说”等),引出树具有巨大缝合力的知识,客观公允,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与说服力。③运用第一人称,直抒胸臆,表达对矿区生态保护成就的赞叹,情感真挚强烈。④三种人称交叉使用,巧妙切换,叙述灵活,行文摇曳生姿。9.①“勿忘树”是文中的重要意象,它是“我们”在一条矿区公路边发现的一棵最有代表性的油松,它被看作“这座世界级大矿的活的纪念碑”,被赋予告诫人们不忘过去、重视生态文明的功用,突出文章主旨。②“勿忘树”有象征意义,它粗壮、高挺、茂密,充满生机,外形上具有美感,见证着神东矿的成长,见证着矿区地表“平静祥和,绿意盎然”的景象,象征着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③将普通的油松命名为“勿忘树”,发人所未发,新颖别致;用油松来表达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地球环境保护等问题,以小见大,举重若轻。【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A.“既强调煤年产量高,也突出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错误,“地下海洋”指其煤田横跨3个省区,面积庞大,并非强调煤年产量高,有危害。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nC.“必不可少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故事”是小说创作的要求,不是“散文”,原文的表述是“小说创作必定有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故事”。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人称运用技巧的能力。本题分析不同人称的运用技巧,要注意各种人称独特的效果,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等,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等,第三人称灵活客观等。“你想,每年从地下挖走两亿吨煤,那是多大的一个空洞,难免地塌土崩,裂缝纵横”运用第二人称视角进行叙述,好像作者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探讨应当如何采矿后修补大地,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人常说地上有多大的树冠,土里就有多广的根系,这是多大的缝合力?”运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客观冷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因其更加客观公允,可以让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与说服力。“我感叹这13个矿井,1000多平方公里,下面机声隆隆,乌金滚滚,上面却平静祥和,绿意盎然”运用第一人称,通过数字展现“黑色的地下海洋”与“绿色的地上海洋”,通过“机声隆隆,乌金滚滚”“平静祥和,绿意盎然”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矿区生态保护成就的赞叹,情感真挚强烈。文本不断变换人称,可以使文章叙述更为灵活自由,使行文摇曳生姿。【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意象的的能力。这个题跟一般意象分析题略有不同,就是要根据文本二中的观点来分析,不能凭借以往的知识泛泛而谈。所以先要分析出文本二中关于意象的观点有哪些,再来结合文本一的内容进行分析。由“在一条矿区公路边我们选中了一棵最有代表性的油松。它已有碗口粗、两丈高,劲枝穿绕,松针浓密,像一个英气勃发的小伙子”可知,“勿忘树”指的是一棵油松,由“正好树身的后面还保留了一小块未治理前的原生地貌,一片裸露的沙坡,让人没有忘记过去”可知,这棵“勿忘树”意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过去对大地的破坏,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可见,文中过的意象可以表现文本的主旨。由“它已有碗口粗、两丈高,劲枝穿绕,松针浓密,像一个英气勃发的小伙子”可知,当初的小树苗如今长城高大、茂密的树,它“是一部有生命的史书,记载着人类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神东矿这样的世界大矿,必定有一棵树见证了它的成长”。因此,“勿忘树”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n由“我就让老王绕路领我去看看他们最早栽的一片林子。在一条矿区公路边我们选中了一棵最有代表性的油松”可知,这本是一棵很普通的油松,却将其命名为“勿忘树”,一方面树的名字新颖别致,引发读者思考;另一方面,通过一棵普通的树揭示保护环境的问题,可见这一意象具有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秋影楼诗集序【清】查慎行《秋影楼诗集》者,余房师东山汪公①所作也。癸酉秋,公举京兆,与余同出德清徐先生、庐陵彭先生之门。后三年丁丑,公成进士;又三年庚辰,以第一人及第,而余坎壤失职,连不得志于有司。惟公于聚散之际,执手欷歔,所以劳苦而慰勉之者,甚真且挚。迨壬午冬,余被召入内廷,癸未三月,倖举南宫②,实出公分校礼闱本房所荐。既释褐,登堂修敬,公迎笑曰:“吾两人平时契分何等,今乃以此礼见邪?”余拜,公答拜,终不肯以师道自处,仍以执友待之。甫一月,而余扈从赴口外,公亦于是年八月奉太安人③南归。明年车驾渡江,特命公居家食俸,校刻《全唐诗》。丙戌七月,书局未竣,而公讣忽至。余时适请假葬亲,急装遄返,取道虞山,哭公于寝,遗孤尚在乳抱,太安人出编见属,余受而藏之。会还朝期迫,匆匆未暇付梓。及癸巳秋,长假返乡,及检诸箧笥,亟命楷书生缮写,仿宋本开雕,距公下世已八年矣。追维癸酉以后托同谱者十年,在门墙者四年,其间执弟子礼,从容邸舍,亲承色笑者,无过一月中之三数日耳。此余于校阅之下,不禁抚卷心伤,泪流承睫者也。刻既成敬识始末以板归诸公子俾藏于家集凡九卷每卷篇什多寡不同皆公所手定庸仍其旧使公子知先人手泽存焉耳若夫公诗之体格,位置当在大历以后、长庆以前诸名家间。慎行、门下士也,何敢轻为伦拟,则以俟天下后世读其诗而论定之者。【注】①东山汪公:汪绎,字玉轮,号东山。②南宫:古代称代尚书省,后亦借指礼部。③太安人:汪绎之母。安人,朝廷给妇人封赠的称号。清制,六品官之妻得以封安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刻既成/敬识始末/以板归诸公子/俾藏于家/集凡九卷/每卷篇什多寡不同/皆公所手定/庸仍其旧使/公子知先人手泽存焉耳/B.刻既成/敬识始末/以板归诸公子/俾藏于家/集凡九卷/每卷篇什多寡不同/皆公所手定/庸仍其旧/使公子知先人手泽存焉耳/C.刻既成/敬识始末/以板归诸/公子俾藏于家/集凡九卷/每卷篇什多寡不同/皆公所手定/庸仍其旧/使公子知先人手泽存焉耳/\nD.刻既成/敬识始末/以板归诸/公子俾藏于家/集凡九卷/每卷篇什多寡不同/皆公所手定/庸仍其旧使/公子知先人手泽存焉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房师:明清乡试、会试时,分房阅卷的同考官被录取的生员尊称为房师。B.内廷:清朝,内廷通常指乾清门内,皇帝召开臣下、处理政务的地方。C.礼闱:闱,试院;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因为由礼部主持,故称礼闱。D.同谱: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做官者,文中指在同一年做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影楼诗集》是汪绎的作品集,一共九卷,本文是作者为该诗集撰写的序言。全文清徐简古,然一往情深,低回无穷。B.文章记叙作者与汪绎若干年间的交情,赞美汪绎的出众才华,表现了汪绎忠于友谊、谦退不矜等高贵品性,感人至深。C.汪绎中举三年后考中进士,庚辰年以第一名的成绩及第。对因任官未尽职责而仕途坎坷的作者,汪绎安慰劝勉,情真意切。D.汪绎受命居家领取俸禄,校印《全唐诗》,尚未完工而身亡。作者闻讯,前往吊唁,汪绎的母亲拿出汪绎的诗作托付给作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释褐,登堂修敬,公迎笑曰:“吾两人平时契分何等,今乃以此礼见邪?”(2)慎行,门下士也,何敢轻为伦拟,则以俟天下后世读其诗而论定之者。14.作者收下汪绎的诗稿,为何八年后才开始刊刻?请简要分析。【答案】10.B11.D12.C13.(1)脱去布衣,换穿官服以后,我登上厅堂表示敬意,汪公迎上来笑着说:“我们两人平时交往何等密切,今天竟然采用这种礼节来相见吗?”(2)查慎行,是汪公门下的读书人,哪里敢轻易判断,那么等待天下的后来人阅读他的诗作并评价吧。14.①当初接受诗稿时,因返回朝廷的期限紧迫,匆忙之间没有时间刻印;②八年后,辞官还乡,感念汪绎恩情,于是开始雕印汪绎的诗稿。【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书版已雕刻完毕,我记下事情始末,把书版归还汪公的儿子,让他收藏在家里。诗集一共九卷,每卷篇目多少、异同,都是汪公亲自审定的,于是沿袭它的原样,让汪公的儿子知道父亲的手泽。\n本题中,“以板归诸公子”,“公子”是“归”的对象,不可断开,排除CD;“庸仍其旧”,“旧”,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样,作“庸仍”的宾语,其后应断开,排除A。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同谱: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做官者,文中指在同一年做官”错误。同谱,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文中指同一年中的举人。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因任官未尽职责”错误。原文是“余坎壈失职”,即科举道路坎坷,未能任职做官。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释褐”,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修敬”,表示敬意;“契分”,交谊,情分;(2)“慎行,门下士也”,判断句;“伦拟”,比较,判断;“俟”,等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会还朝期迫,匆匆未暇付梓”可概括为:当初接受诗稿时,因返回朝廷的期限紧迫,匆忙之间没有时间刻印;由“及癸巳秋,长假返乡,及检诸箧笥,亟命楷书生缮写,仿宋本开雕,距公下世已八年矣。追维癸酉以后托同谱者十年,在门墙者四年,其间执弟子礼,从容邸舍,亲承色笑者,无过一月中之三数日耳”可概括为:八年后,辞官还乡,感念汪绎恩情,于是开始雕印汪绎的诗稿。参考译文:《秋影楼诗集》是我的房师汪东山作品。癸酉年秋天,汪公在京都参加乡试,与我一同出自德清县徐先生、庐陵县彭先生门下。三年后的丁丑年,汪公成为进士;又三年后的庚辰年,以第一名及第,但是我遭际不顺,未能中进士得授一官半职,接连几次在科举考试中不如意。汪公在与我相聚的时候,拉着手唏噓感慨,他对我的同情、劝慰、勉励,非常真挚。\n到了壬午年冬天,我被召入内廷,癸未年三月,侥幸被礼部举荐,实际上是汪公分校礼闱本房时举荐。脱去布衣,换穿官服以后,我登上厅堂表示敬意,汪公迎上来笑着说:“我们两人平时交往何等密切,今天竟然用这种礼节来相见吗?”我行拜礼,汪公回拜,始终不肯用老师的身份自居,仍然以挚友来对待我。才一个月,我跟随皇上奔赴口外,汪公也在这年八月护送太安人回南方家乡。第二年皇上渡江,特地命令汪公在家里享受俸禄,校对刊刻《全唐诗》。丙戌七月,书籍没有完工,可是汪公的讣告忽然传来。我那时正请假安葬父亲,急忙整装匆匆返回,取道虞山,在内室哀悼汪公,他的孩子尚在年幼,太安人拿出汪公的诗作交给我,我收下保藏好。适逢返回朝廷的期限紧迫,匆忙中没有时间刻印书籍。到了癸巳年秋天,我辞官还乡,从箱子里将汪公的作品分拣出来,急忙命令抄书的人抄写,仿宋本开始刊刻书版,距汪公过世已经有八年了。追思癸酉年以后我与汪公互称同年的十年,在汪公门下的四年,那时秉承弟子礼仪,在他的府第,亲承恩泽,也不过一个月中三几天而已。这时,我校阅书稿,不禁抚摸诗卷黯然神伤,泪流盈眶。书版已雕刻完毕,我记下事情始末,把书版归还汪公的儿子,让他收藏在家里。诗集一共九卷,每卷篇目多少、异同,都是汪公亲自审定的,于是沿袭它的原样,让汪公的儿子知道父亲的手泽。汪公诗歌的体格,地位大概在大历之后、长庆以前的名家诗人之间。查慎行,是汪公门下的读书人,哪里敢轻易判断,那么等待天下的后来人阅读他的诗作并评价吧。(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①黄庭坚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物色看王会②,勋劳在石渠③。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④。[注]①猩猩毛笔:高丽笔,旧说是猩猩毛制成的。《唐文粹》载猩猩因喜爱酒、屐而被人擒获。《礼记》:“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钱穆父出使高丽,带回猩猩毛笔,赠予黄庭坚。②王会:《汲冢周书》的《王会篇》,相传是周王大会诸侯及四夷所作。③石渠:汉代皇帝的图书馆。④杨朱:《孟子》载,“杨朱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即咏猩猩的“爱酒”与“能言”二事,但一语双关,兼写猩猩与毛笔。B.“能言”写猩猩习性,也指以笔书写难免泄露机事,又暗含酒后失言之趣。\nC.“王会”的典故交代了猩猩毛笔的来源,后又指出钱穆父撰写图书的功劳。D.诗歌咏物抒怀,虽多处不离毛笔,却又能写出人情世态,蕴含着人生哲理。16.诗歌借物喻理,富有启示意义,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用猩猩醉酒失言、被擒的故事告诫人们要谨慎处世,不可贪婪。②屐几两,书五车,寄寓人生有限而文章能超越生命、垂之久远的哲理。③“拔毛济世”提醒友人要勤于著述,且拯物济世、无私奉献。【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又指出钱穆父撰写图书的功劳”出错误,“勋劳在石渠”并不是指钱穆父的功劳,而是指毛笔能用来撰写图书。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诗歌主旨观点的能力。开篇化用了唐代裴炎《猩猩说》中的记载,据说猩猩喜欢喝酒,又没有自制力,它贪杯之后行动不便,而且“能言机事疏”,所以就容易被人捕获。猩猩爱酒,就如同人过度贪婪于某种事物或沉溺于某种爱好,往往会带来灾难,故而首联借猩猩醉酒被擒的故事告诉人们应该谨慎处世,不可贪婪。“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据记载,猩猩不仅爱喝酒,还喜欢穿草屐,然后走路就变得缓慢,容易被人猎捕。诗人可惜它纵然爱屐如命,一辈子又能穿多少双。可是它的毛制成的毛笔,却能著书无数。人生也是如此,贪于享乐未必能享受多少,死后也湮灭无闻;只有留下足够传世的著作,才能够百世流芳。人生是有限的,而创作文章的生命力是无限的,要思考自己来这世上一遭,需要留下的是什么。“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十分幽默,原来“拔毛”也能济世,诗人感慨自己增长了见识,希望将此消息告诉更多的人。杨朱是战国时著名的学者,可惜他的思想到了秦汉时期却逐渐消失,孟子曾评价这个学派不愿付出,甚至是一毛不拔。倘若黄庭坚熟读经典著作,他诙谐地说,如果可以把拔毛济世的故事告诉他们,也许诸子百家的学说将会是另一番模样。全诗以幽默的方式结束,显得轻松活泼,又发人深思,告诉人们,要有无私奉献的济世之心,勤于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著述出来分享给世人,否则若像杨朱那般一毛不拔,那么再精辟的思想也可能无法留存下来。(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常用美人香草来打比方,这是为什么呢?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阐释自己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n(2)贾谊《过秦论(上)》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六王毕,四海一”都描述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过程。(3)鸟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人(词人)常借鸟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其志洁②.故其称物芳③.吞二周而亡诸侯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羁鸟恋旧林⑥.池鱼思故渊##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侯”“履”“羁”“雌”“鹂”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上,折柳寄情是令人难忘的一幕。伴随着《送别》那动情的音乐,发光的柳枝在一群姑娘手中,柳絮漫天飞舞,这样的场景,使人沉醉不已。折柳送别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表达了和挽留之情;而柳树生命力极强,所以折柳送别也寄寓着美好的祝福。《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前两句描述战士出征离别之际,路边杨柳随风摇曳,()折柳送别的习俗,在古代文人中特别盛行,许多诗人为我们留下了的折柳诗词。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人们从曲中听到了折柳之声,怎么不能不引申人们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呢?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多姿多彩诗情画意流连忘返脍炙人口B.摇曳多姿诗情画意依依不舍脍炙人口C.摇曳多姿如诗如画流连忘返交口称赞D.多姿多彩如诗如画依依不舍交口称赞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人们从曲中听到了折柳之声,怎么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呢?B.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人们从曲中听到了折柳之声,怎么能不引发人们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呢?C.\n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让人们从曲中听到了折柳之声,怎么不能不引申人们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呢?D.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让人们从曲中听到了折柳之声,怎么能不引起人们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呢?20.请在文中括号处以“柳枝”开头,运用拟人修辞写一个句子,并分析这个句子所用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答案】18.B19.D20.(1)句子:柳枝柔美多情,诉说着留恋和挽留之意,绊住了战士前行的脚步。(2)效果:运用拟人的修辞,使表达更生动形象,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和言行,通过写柳枝的留恋和挽留表达了战士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摇曳多姿:形容摆动的姿态变化多,优美动人。多姿多彩: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种多样。语境是柳枝摆动,第一空选用“摇曳多姿”。诗情画意:富有诗歌和绘画那样的情感意境。形容景色很美,好像诗画中的境界。如诗如画:意思是形容风景美丽,生活丰富。语境是在《送别》那动情的音乐中柳絮漫天飞舞的场景很有意境,第二空选用“诗情画意”。依依不舍:形容感情很深,舍不得离开。流连忘返:依恋徘徊,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语境是柳送别表达的挽留之情,体现感情很深,舍不得离开。第三空选用“依依不舍”。脍炙人口:美味大家都喜欢吃。比喻人人都赞美和传诵好的诗文或事物。交口称赞:异口同声地称赞。根据语境是诗人为我们留下的折柳诗词,第四空选用“脍炙人口”。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语病有二:(1)中途易辙,前句只有主语李白的诗句,结构不完整,下句主语变成了“人们”,应在“人们”前加介词“让”;(2)不合逻辑,删去“不能”中“不”;(3)搭配不当,将“引申”改为“引起”或“引发”。题中全都修改正确的选项为D。故选D。\n【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本题要求运用拟人修辞写一句关于“柳枝”的句子。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在柳枝身上赋予人的动作或感情。结合前面内容“两句描述战士出征离别之际,路边杨柳随风摇曳”这一语境,可以想象出柳枝摇曳枝条是不愿战士离去,有留恋和挽留之意。据此思路写出柳枝的情态即可。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主要是使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人的言行和思想感情,更生动逼真,更好地烘托气氛,抒发感情。此处赋予柳枝人的情态,体现了留恋和挽留,主要是能更好地表达战士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心理学研究发现:智商测试中虽然老年人的总分略低于年轻人,但是在某些方面①,包括表达能力、知识广度、分析和判断等。这些智力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如同水晶需要岁月积淀一样,因此被称为“晶态智力”。老年人相对欠缺的是记忆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些智力往往用来适应新环境,如同流水一样变化迁移,②。“晶态智力”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到60岁稳定在较高的水平,甚至有些人在高龄期依然有所提升。而“液态智力”在成年后③,到了60岁会比20岁有明显降低。老年人神经元数量会略微减少,但神经结构并不比中年人差。脑的功能建立在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人在出生后神经元的数量不再增加,并以每年0.1%的速度死亡。60岁的老年人比20岁的年轻人减少了4%的神经元数量,(),这是学习和记忆在细胞水平的表现。年长的人有更多的学习经历和阅历,保存了更多有效的突触连接,在分析和判断等思维上更有优势。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况且,差异并不显著。神经元可以不断形成新的突触连接B.差异并不显著。神经元可以不断形成新的突触连接,况且C.差异并不显著。况且,神经元可以不断形成新的突触连接D.况且,神经元可以不断形成新的突触连接,差异并不显著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C22.①比年轻人更具优势②因此被称为“液态智力”③会随着年龄增长缓慢下降(逐渐下降)(意思答对即可)【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n前面是说老年人与年轻人神经元数量上的差别,由“神经结构并不比中年人差”“减少了4%的神经元数量”可知,差别不显著,从衔接来说,“差异并不显著”是对前面内容的小结,所以放在前面,排除AD。前面是说老年人和年轻人神经元数量上差异不显著,后面是更进一层说年长之人的优势,所以“况且”应放在前面,表示更进一层,排除B。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由“虽然……但是”可知,此处前后内容是转折关系,前面说“老年人的总分略低于年轻人”,此处应是说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的优势,所以填写“比年轻人更具优势”。第二处,前面解释“晶态智力”的概念,而此处是解释“液态智力”的概念;从句式来说,此处应与前面“因此被称为‘晶态智力’”句式一致,故填写“因此被称为‘液态智力’”。第三处,此处是说“液态智力”在成年后变化情况,结合“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到60岁稳定在较高的水平,甚至有些人在高龄期依然有所提升。而‘液态智力’在成年后……”“到了60岁会比20岁有明显降低”可知,此处应是说“液态智力”“会随着年龄增长缓慢下降”。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华文化向来重视自省,《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道家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中华文化也强调自信,《韩非子》中说“恃人不如自恃也”,告诉我们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后主刘禅要“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自省与自信,是广大青年人生路上需要经常面对和思考的。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n材料引用了古圣先贤关于自省与自信的名言,阐述中国文化向来重视自省,也强调自信。材料引导广大青年正确认识自信与自省的内涵和关系,人需要自信,自信给人力量,让人强大;人也需要自省,自省让人完善,促人进步。自信和自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可从如下角度思考写作。如果没有“自省”,那么就缺乏对自身不足和现状的深刻认识,也就不会有反思和觉醒,自然很难有向好的改变,人就只能原地踏步,或者成长地很缓慢;而如果没有“自信”,作为青年,三观还不太成熟,容易被诱惑而发生改变,一个不断否定自我,左右摇摆的人,不可能有对理想的执着,也很难做出成就。当然,作为关系型话题,还要找到二者的关联,比如,“自信”貌似与“自省”矛盾,其实二者相辅相成,有了“自信”,“自省”才有方向,才不至于变成自我否定;而有了“自省”的不断完善,“自信”才不会跑偏,也才更坚定有力。立意:1.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自省不是妄自菲薄。2.既要自信,也要自省。3.自信和自省相辅相成。4.自省是一面镜子,自信是一盏灯。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7含解析
2023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6含解析
2023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5含解析
2023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4含解析
2023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3含解析
2023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含解析
2023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含解析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海南省2022届高考英语全真模拟卷(三)试题(Word版带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03 11:03:00
页数:20
价格:¥5
大小:59.5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