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22年高三仿真演练试题押题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22年高三仿真演练试题押题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7
2
/7
剩余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绝密☆启用前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胡应麟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其云“作意”,云“幻设”者,则即意识之创造矣。此类文字,当时或为丛集,或为单篇,大率篇幅曼长,记叙委曲,时亦近于俳谐,故论者每訾其卑下,贬之曰“传奇”,以别于韩柳辈之高文。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摘编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材料二:鲁迅关于唐传奇的具体论述多有精彩之处,如“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大率篇幅曼长,记叙委曲”,“叙述宛转,文辞华艳”等。但“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命题则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疏漏,在逻辑上不能成立。第一,鲁迅所谓“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其立论前提是:“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所谓“有意”是相对于六朝志怪而言的。但实际上,从文体渊源看,唐传奇源出于传记,而不是源出于志怪。鲁迅的立论前提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从语义、分类角度来看,所谓的“志怪小说”,乃是以题材为标准的分类名称;所谓“传奇小说”,则是以文体为标准的分类名称。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它们分属两个内涵不同、外延交错的概念。就文体而言,传奇小说大体以传、记为名,清楚显示了它与传记的承继关系。其次,从目录学的划分来看,唐传奇也一向被视为传记类作品,《郡斋读书志》《通志·艺文略》等都是这样归类的。与其说唐传奇源出于志怪,不如说唐传奇源出于传记。第二,把有意以虚构的方式叙事写人视为“有意为小说”,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首先提出“唐人乃作意好奇”的是明代的胡应麟,他指出,“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如《毛颖》《南柯》之类尚可,若《东阳夜怪录》称成自虚,《玄怪录》元无有,皆但可付之一笑,其文体亦卑下无足论。”胡应麟认为,六朝志怪虽多“变异之谈”,但大都不是有意“幻设”,而是作者当作真事记下来的。唐传奇则是有意“幻设”,胡应麟称之为“作意好奇”,言下颇有不屑之意。从《中国小说史略》的行文脉络可以看出,鲁迅引述胡应麟的话,是为了得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结论。胡应麟只说唐人与六朝人的区别在于“有意幻设”,鲁迅则由此推出了“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命题,把“有意幻设”当成了“有意为小说”,照他的理解,有意以虚构的方式叙事写人就是“有意为小说”。从现代文学理论的角度看,鲁迅的推论是站得住的。“艺术内容的虚构性是近代意义小说的重要规定性,也是小说同实录文学的重要区别。”“没有虚构,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小说。”马振芳教授的表述,大体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大陆学者的共识,而鲁迅的推论与这一共识是吻合的。只是,如果回到中国古代的文学生态,就不难发现,鲁迅的推论其实大为不妥。盖历史的事实是,有意以虚构的方式叙事写人,并不始于唐代,而是始于先秦。“在中国文学史上,庄派学者大约是最早正面而系统地提出以虚构想象来写人叙事的文学家。”《庄子》中的《盗跖》《渔父》《列御寇》等篇表面上是历史故事,实际上纯属虚构。这足以把鲁迅置于两难的境地:要么将《庄子》中的许多篇章视为“有意”写成的“小说”,要么放弃有意以虚构的方式叙事写人就是“有意为小说”的论断,两者必居其一。而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对“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否定。“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命题之不够严谨,由此可见。第三,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里包含了一个假定:唐人已有一种与今人相近的小说观念。否则的话,怎么能说“有意为小说”呢?而从历史的事实看,唐人虽有其小说观,但绝不同于今人的小说观,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意”地来写一种符合现代标准的小说了。或者说,唐传奇的确大体符合现代的小说标准,但唐传奇不是为了符合这种现代小说标准而“有意”写出来的。许多学者之所以认同“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命题,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唐传奇与唐诗并称“一代之奇”,其成就之卓越辉煌,只有这个命题才与之相称。如果否定了这一命题,就相当于否定了唐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在我看来,唐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划时代意义,有目共睹,谁也不能贸然加以否定。只是,用“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命题来揭示唐传奇的小说史意义,则未免欠妥。如果一定要就唐传奇的小说史意义提出一个命题,我们的表述是:“传记辞章化”开创了中国小说史的新纪元。唐传奇基本包括传、记两种体制。“传”较多地继承史家纪传体的传统,对人物的生平、出处、归宿等有相当完整的交代,文末通常还有一段论赞式的议论;“记”不大注意交代人物生平,而是截取人生的某一片段加以记叙。但无论是“传”,还是“记”,它们都属于史书一脉。因此,尚未辞章化的传、记只是历史文体,并不具备传奇小说品格。唐传奇“有意幻设”的虚构特征,唐传奇对私生活感情和日常生活的关注,唐传奇对自然景物的钟情,唐传奇的第一人称限知叙事,唐传奇的骈俪句式与华丽辞藻,凡此种种,无不取之于辞章。可以说,在融合了辞章的旨趣和表现手法后,传、记就成为了传奇。唐传奇的那些符合现代小说标准的特点,就是这样产生的。传记辞章化开创了小说发展史的新纪元。当然,以辞章的方式改造传、记,并不始于唐人,而是始于六朝,但将这种创作倾向发展成一种划时代的风尚,却非唐人莫属。(摘编自陈文新《“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命题不能成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粗陈梗概的六朝志怪小说相比,唐传奇大多叙述更加宛转曲折,文辞也更加华艳,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B.历代论者对唐传奇褒贬不一,或认为其格调低下,不如韩、柳的文章;或将传奇与唐诗并称为“一代之奇”。C.早在先秦时期,文学家就有意识地以虚构方式创作小说,这证明鲁迅“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观点不够严谨。D.“传”往往完整交代人物生平,“记”则记叙人生中的某一片段,二者本属历史文体,不具备传奇小说品格。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志怪小说”和“传奇小说”分属两个内涵不同、外延交错的概念,可见二者之间不可能有继承关系。B.六朝志怪小说虽多“变异之谈”,但都是作者当作真事写的,不符合现代小说的标准,不能看作小说。C.“唐人已有一种与今人相近的小说观念”这一假定不能成立,所以“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也不能成立。7\nD.两则材料都引用了胡应麟的话,材料二的引用相对完整,材料一部分引用,以致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唐代小说作家主体意识增强,他们有意识地采取夸张、想象等文学手段进行创作,逐渐摆脱了史学的束缚。B.辞章注重语言的华丽、骈偶,声调和谐。史家偏爱简净质朴的语言,辞章则更多讲求语言的形、声之美。C.传奇是一种诗化的小说,除了文中穿插诗歌以外,整个作品往往采用诗的语言,某些作品还具有“赋”的成分。D.小说和史传尤其是杂史杂传存在着血肉联系,小说总是处在杂史杂传的边缘地带,其间的差别常常是模糊的。4.《南柯太守传》是唐传奇的代表作品之一,请参考下面的故事梗概,以《南柯太守传》为例,分析唐传奇与传记的关系。(4分)《南柯太守传》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淳于棼在古槐树下醉倒,梦见自己变成槐安国的驸马,与金枝公主结婚生子,任南柯太守二十年,荣耀一时。后来与檀萝国交战失败,金枝公主病死,淳于棼失宠遭馋,被遣返故里。惊醒后他发现“槐安国”和“檀萝国”竟都是蚁穴。5.材料二是如何反驳“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泥土的声音张炜陆明今晚稍微有些愤怒——这是他对乡亲们第一次感到愤怒。怎么可以两面都举手,这简直是胡闹了!台子近前的角落里,有人在动。陆明仔细端详一会儿,才看出有人盘腿坐在黑影里吸烟。是父亲!老砘一双混浊的眼睛瞪着儿子,嘴里含混而沙哑地说了声:“回家呀!”原来他在这儿等。陆明心里热乎乎的,可看到那只握烟锅的手,又立刻升起一丝气恼。他有些失望地看了父亲一眼。父亲站起来,咕哝一句:“回吧。”月亮很圆,很亮,已经升起很高了。陆明把身上披的衣服穿起来。老砘领着儿子往回走,不说一句话。穿过场院时,他看到高高的麦草垛前围着一群人,还有些小火头儿一明一灭。那些火头儿是他们叼的烟卷。其中一个孩子正说着顺口溜,旁边的听了直笑,学着他喊一遍:“……又分地,又分田,一下倒退十几年!”“牛站栏,人拉犁,豆大汗珠往下滴!……”老砘在月光下猫着腰辨认这些孩子,抢上一步,扯掉他们嘴里的烟卷,喝道:“场上抽烟,烧了草垛,抓你去公安局!再胡念顺口溜儿,我拍你耳瓜子!”他举起那个大巴掌。月光下看去,这个巴掌又大又硬,手指弯弯的,像个铁叉子。孩子中有的“哇”一下哭出来,接着都跑散了……陆明呆在那儿,身子微微发颤。他盯着父亲,声音有些艰涩:“这些顺口溜儿,孩子们编不出来……”“还不是二拙,这个熊东西!”老砘狠狠地骂了一句,接着告诉:“你当他说什么?那天王树芳到上边开了个会,晚上回来硬是分地,群众不干,他就硬拧。拖拉机卖到南山里去了;牲口也卖!过去种地是机耕、牲口耕,今天都是用镢头刨,用膀子拽绳子犁!群众说:这不是要退回单干了?王树芳不但不给乡亲们讲清楚,还说:‘退回又怎么?找上级!’……唉,也不怪二拙骂他!”陆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砘往前走:“二拙嘴贱,毛病到死也去不掉!他这张嘴……”“不能轻看这张嘴,他搅乱了人心……”陆明深望着月光下黄蒙蒙的一片房屋。老砘不往前走了,两腿像被钉在地皮上。他看着儿子,愤怒地“哼”了一声,吼道:“是二拙搅乱了人心?是你们,是你们这号乱分乱卖!哼!”陆明生来第一次这样粗暴地对待父亲,也几乎是吼叫般地说:“那你为什么还要举手赞成?!”“我为什么?我为什么?……哎呀!哎呀!……”老砘“啪”一下扔了烟锅,气得两片嘴唇颤动着说不出话来。他停了一会,拾起烟锅,上前一把攥住陆明的手腕子,发狠地说:“你这个一乡里的头目,你跟我走!今夜好月亮,你跟我走!……”夜深下来,每一个窗口的灯火都熄灭了。静静的街巷里,偶而传来一声小孩子的啼哭。月光下的房屋、小巷都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纱。他们在巷里走着,谁也不说一句话。走着走着,突然老砘站住了,说:“你看看罢!”陆明抬起头,不解地望一眼父亲。老砘用烟杆儿向前划一下说:“你看这幢房子盖得怎样?”陆明这才注意到:在一排排低矮的小草房中,矗起着一座高大的新房。嗬,这房子盖得真够体面,绰绰五大间,两侧还配有宽敞的耳房;房子后面是一个青砖到顶的平台!再看那做工:石缝凿得精细……“谁的新屋?”“谁盖得起——王树芳的!”老砘握紧了儿子的手腕子,问:“你看清细了吗?”“看清细了。”“再往前走!”老砘扯了一下儿子,又往前走去……前面不远,有一个油得黑亮亮的大板门,板门里面的正屋,是洋式结构的平顶屋,墙皮上的水涮石英石在月光下闪闪生辉。老砘说:“这是上边另一个头儿,他在咱村里落户。”……他们最后又转到了那个场院上。老砘从草垛上抽一把麦草坐了,大口地喘息着:“你问我为什么举手赞成分,就为这!就为这!”陆明没有说话。“你看看吧,这么多年了,群众还住小草窝窝屋!有人倒是盖起了高房大屋——他们偷了吗?没有!他们抢了吗?没有!他们见了人说话还笑嘻嘻的——那么东西是哪里来的?还不是从大堆里捣鼓出来的!俗话说‘旮旯里做事不怕人,就是瞒不过夜游神!’——大伙儿心里是明镜呀,知道那反正是他们的汗珠子变的!”老砘说得太急促,喘得更厉害了。陆明没有说话,低头瞅着自己的一双脚。“也不光头儿!有些人就是懒了,滑了性子,不肯用真力气了。一个锅里舀糊糊,胳膊长的撑死!本分庄稼人凭力气过日子,还不如分开干!让村头儿也土里刨食!我就为这个举手!……”秋风起了。草垛被吹得唰唰直响。两颗心被什么东西压着,说不出话。停了不知多长时间,陆明才小心翼翼地问:“爸,那你为什么又举手反对呀?”“我不信‘分地’就该着这么个分法。你们这号搞法,哼,我害怕!”7\n老人说着站起来:“你看看村里那些好地吧!都分给村里头头脑脑的亲戚朋友了。村作坊也分了,等于白送一半,到头来他们再把好处分一些给村头儿!这一来可好了,村头儿更有了钱柜子!一般庄稼人没有办法,只好死抠那点土。你看看我这个腰,再也直不起来了;这双手,没有一根指头握得拢,这生生是累的!集体没有了大机器,眼下农户又买不起,下种、耕地……什么都得我这双手去做呀,当锄头,又当犁子。我活不了多少年了。过去地里引芦青河水的渠道全被各户扒掉了,有的机井一时用不上也填了,人到了什么时候也要吃粮食,天什么时候都有大旱!这些有人去管吗?……”陆明站起来,把父亲一双石块般沉重的大手端到眼前。他轻轻地抚摸着这僵硬的、向一边弯扭着的手指,抚摸着那一个个粗大的骨节,一汪泪水在眼眶里旋转起来……(节选自《泥土的声音》,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明愤怒是因为他认为乡亲们对分田政策不重视,乡亲们应有自己的主见与立场。B.老砘在回家的路上对儿子发火,是因为他和乡亲们一样,不希望实行分田责任制。C.顺口溜既点明了当时乡亲们在新政策下的真实生活现状,又使文章富有乡土气息。D.陆明情绪和神态发生的变化,表现了他对艾子口村土地承包改革的了解不断深入。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写王树芳强制分地,面对乡亲疑惑不讲清楚的细节,为后文写老砘指明乡亲反对的原因做了铺垫。B.在塑造父亲老砘这个人物形象时,文章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使人物性格鲜明。C.“我为什么?我为什么?……哎呀!哎呀!……”此处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写出了老砘对儿子的气愤。D.小说描写了“村头”的高房大屋,运用衬托手法,表现了村民生活的艰辛,让小说意蕴丰富,主旨突出。8.文中多处写到月光,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有评论家将张炜称作“大地的守夜人”,认为其作品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强烈的道德关怀。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越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乎?”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十年,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二十二年即帝位,大赦天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癸酉,诏有司:“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辛巳,崩于钦安殿,年四十有八。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选编自《明史·本纪第八·仁宗》)材料二:先是,仁宗尝与侍臣论科举之弊。杨士奇曰:“科举当兼取南、北士。”仁宗曰:“北人学问远不逮南人。”士奇曰:“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仁宗曰:“然则将何如?”士奇曰:“试卷例缄其姓名,请于外书《南》、《北》二字,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才,皆入彀矣。”仁宗曰:“然。如是,则北方学者亦感奋兴起。”(选编自《明史纪事本末》)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B.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C.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D.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是指加在君主、尊长的名字前,不直称其名,以示尊敬的一种礼节。B.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常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或重臣留守宫廷处理国事。C.敕,汉朝时指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南北朝以后则专指皇帝诏令。D.科举,考试选拔制度,明代科举分三级,会试由吏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仁宗受命分阅奏章时,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监国时,遇到水旱灾荒,总是及时遣使赈济。B.朱高煦、朱高燧为了夺取继承权,勾结党羽屡屡污蔑构陷仁宗,仁宗不但不计较,反而为高燧开脱,使其免罪。C.成祖起兵后,仁宗凭借万人抵抗五十万军队,守住北平城;仁宗看穿朝廷离间之计,巧妙利用黄俨,积极应对保全自身。D.仁宗广开言路,善于纳谏,赐给蹇义等人“绳愆纠缪”银章,便于重臣及时发现仁宗过失直接进谏。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2)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14.杨士奇提出了哪些科举改革的措施?请分条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宝应二三进士见送乞诗王安石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惭君枉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7\n[注]本诗作于王安石晚年隐居钟山之后。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乞诗”指向他人索求诗歌,又称求诗、请诗、索诗,具有交际的功能。B.首联写出了一个经历宦海沉浮、世事沧桑的老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切感悟。C.颔联运用诸葛亮和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的遗憾与愤慨。D.诗人惭愧于自己隐居钟山、远离朝政,不能继续为朝廷效力,报答君王。16.诗人回忆了自己从前的经历,却又说“静忘岁月”,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曹操感叹人生如朝露,苏轼也在《赤壁赋》中慨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礼记》中孔子描述“大同”理想境界中,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到了社会上的特殊人群也得到照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年喜逢冬奥会,我们给吉祥物命名“冰墩墩”“雪融融”,寓意美好。冰之晶莹剔透,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渐渐成为了忠贞高洁、美好坚强的象征。古诗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典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3月18日上午,在“老坛酸菜”报道的事发现场——湖南岳阳华容县插旗镇,一场关于华容芥菜规范发展和①“质量建设提升年”的紧急动员会正在召开。事发地的整改可谓________。然而亡羊补牢,未知晚否?要知道,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永远是伤不起、碰不得的一道红线。多少知名品牌在这个问题上________,有的洗心革面,________,重新赢回消费者信任;有的则一蹶不振,永远地退出了市场。要从②“老坛酸菜”事件中吸取教训的,绝不仅限于岳阳市华容县相关部门和企业,各地各类食品企业和作坊的负责人恐怕都不能持③“吃瓜”看热闹的心态,都要________,不能心存侥幸,要对消费者利益、食品安全、市场规则心存敬畏,()。消费者更期待食品行业能够以此为契机,来一次彻底的④“自我革新”,守住“舌尖上的安全”。否则,下次⑤“翻车”的,就是你自己了!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紧锣密鼓落荒而逃死灰复燃朝乾夕惕B.轰轰烈烈折戟沉沙东山再起引以为戒C.紧锣密鼓折戟沉沙东山再起朝乾夕惕D.轰轰烈烈落荒而逃死灰复燃引以为戒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自查自纠,尽快整改和升级,并长效化规范管理,B.自查自纠,尽快升级和整改,并长效化规范管理,C.并长效化规范管理,尽快整改和升级,自查自纠,D.并长效化规范管理,尽快升级和整改,自查自纠,20.请根据内容,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正标题和副标题。(正题不超12个字,副题不超20个字)(5分)正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副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的实现,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在此次冬奥会的筹办中,低碳的理念指导着每一步工作。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四个冰上场馆使用了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过了8成,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均采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冰的全部余热可实现回收再利用,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这15块冰面也均可实现赛后利用,成为低碳环保的群众性健身场馆。同时,()。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使“全民冬奥”进一步深入人心,增加了低碳生活方式“常态化”的可能性B.“全民冬奥”增加了低碳生活方式“常态化”的可能性,也让低碳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C.“全民冬奥”让低碳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增加了低碳生活方式“常态化”的可能性D.低碳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增加了低碳生活方式“常态化”的可能性,也使“全民冬奥”进一步深入人心22.下图是重点国家碳排放总量情况,请结合上文信息,简要概括中国实现碳达峰的特点,并对此提出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四条建议,每条不超过8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人生与我》中说:“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朱光潜先生并举其《无言之美》里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所居的这个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7\n2022届高三语文仿真测试答案1.C[解析]“早在先秦时期,文学家就有意识地以虚构方式创作小说”不当,先秦文学家以虚构方式叙事写人,而不是创作小说。2.C[解析]A项,“二者之间不可能有继承关系”说法绝对化。B项,“不符合现代小说的标准,不能看作小说”于文无据。D项,“材料一部分引用,以致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不当,强加因果。3.A[解析]A项,可以证明材料二“‘传记辞章化’开创了中国小说史的新纪元”的观点。B项,比较辞章和史传作品在语言上的区别。C项,阐述传奇的诗化特征。D项,谈小说和史传的联系。4.①《南柯太守传》体现出唐传奇继承了史家纪传体的传统,借梦境对人物的生平经历等有比较完整的交代。②《南柯太守传》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体现出唐传奇有意识地以虚构的方式叙事写人,将传记辞章化。(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①采用先驳后立的论证结构,从前提错误、以偏概全、小说观念三个方面来反驳,又提出“传记辞章化”开创中国小说史新纪元的观点。②运用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的驳论方式,如指出鲁迅使用的论据不能推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观点。③使用例证、引证、归谬等论证方法增强批驳力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B“是因为他和乡亲们一样,不希望实行分田责任制”错误,文中父亲对儿子发火后,为了解释原因,他带儿子看了领导新建的小楼和老百姓住的茅草屋,可见他发火是因为儿子没有体察实情,不能看到乡亲们苦难的现状而愤怒。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7.D“运用衬托手法”错误,根据文中“在一排排低矮的小草房中,矗起着一座高大的新房。嗬,这房子盖得真够体面,绰绰五大间,两侧还配有宽敞的耳房;房子后面是一个青砖到顶的平台!再看那做工:石缝凿得精细……”可知,此处不是“衬托”是“对比”,以突出贫富差距。故选D。8.①“月亮很圆,很亮,已经升起很高了。”此处的月亮描写舒缓了小说叙事节奏,自然引出下文。②“墙皮上的水涮石英石在月光下闪闪生辉”与村里乡亲们的“月光下黄蒙蒙的一片房屋”,形成一种对比,表现出当时村民贫穷、苦难和遭遇不公的生活,引起读者深思。(解析:“月亮很圆,很亮,已经升起很高了”是第一次描写月光,这次描写出现在“陆明今晚稍微有些愤怒——这是他对乡亲们第一次感到愤怒。怎么可以两面都举手,这简直是胡闹了……又立刻升起一丝气恼。他有些失望地看了父亲一眼”之后,陆明因为事情办得不顺利而生气,并且让自己生气的人中就有自己的父亲,在父亲和他的关系很紧张的情况下描写了月光,就舒缓了小说叙事节奏,引出下文父子二人月光下的激烈争论和沟通。因为有月光,所以陆明能看清领导的房子有多气派,“墙皮上的水涮石英石在月光下闪闪生辉”,也能看清乡亲们的“月光下黄蒙蒙的一片房屋”,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贫富差距,表现当时村民贫穷、苦难和遭遇不公的生活,引起读者深思。)9.①小说以现实社会的责任分田制度作为背景,反映了政策实施中出现的弊端,刻画了农民们真实的生活现状。②以老砘为代表的庄稼人,勤劳、朴实,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耕作,但依旧无法改变不公,依旧贫穷,乡亲们的苦难让读者心生沉痛。③乡亲们的悲凄是由一些为官者的不公造成,陆明作为为官者的代表,倾听、深思直至被触动,说明这些不公及乡亲们的苦难与贫穷一定能够被改变。(解析:①从本文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角度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关于现实社会的责任分田制度,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以陆明主持分田遇阻带出很多农村的社会问题,如某些村领导中饱私囊,生活富足,百姓辛苦干活却生活困难,文章为我们展现了农民们真实的生活现状。②从文章表现的道德关怀角度分析,文中写“一般庄稼人没有办法,只好死抠那点土。你看看我这个腰,再也直不起来了;这双手,没有一根指头握得拢,这生生是累的……什么都得我这双手去做呀,当锄头,又当犁子……天什么时候都有大旱!这些有人去管吗”,就是写以老砘为代表的庄稼人,他们勤劳、朴实,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耕作,但依旧无法改变不公,依旧贫穷,乡亲们的苦难让读者心生沉痛,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关心和同情。根据父亲的话“我不信‘分地’就该着这么个分法。你们这号搞法,哼,我害怕”可知,以父亲为代表的老百姓对官员的不满,因为乡亲们的悲凄是由一些为官者的不公造成;作为领导,因为起初乡亲们赞成和反对有人都举手,“陆明今晚稍微有些愤怒”,这些人中就有父亲,让他和父亲的关系异常紧张,陆明听到父亲说“是二拙搅乱了人心?是你们,是你们这号乱分乱卖!哼”,陆明生来第一次这样粗暴地对待父亲,可是后来陆明亲眼看到了村干部和老百姓的生活差异之后,深思直至被触动,说明这些不公及乡亲们的苦难与贫穷一定能够被改变,这也是文章为老百姓的出路留了希望,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的关怀。)10.D 句意:当靖难之师兴起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北京,保全了城市,帮助了军队。此后成祖登基,年年出兵北征,仁宗于东宫监国,朝中没有什么废事。句中“居守”是一个词,指留守(北京)。据此排除AB。“其后”表时间,作“成祖乘舆”的状语,不可断在上一句,排除C。故选D。 11.D “明代科举分三级”说法有误,明、清的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12.D“便于重臣及时发现仁宗过失,直接进谏”说法错误。赐给他们银章是提醒他们要随时进谏,纠正皇帝的过失。而便于直接进谏的办法是“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13.(1)太祖指着对他说:“你疏忽了么?”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足以冒犯皇上。”(①“指示”,指给(他)看;②“忽”,忽视;③“顾”,只是;④“渎天德”,是对冒犯皇帝的委婉说法。)(2)分条陈述政策法令对百姓不利的方面上报,凡是遭灾而不立即请求赈济的,加罪。 (①“条”,分条陈述;②“闻”,上报;③“被”,遭受;④“振”,通“赈”,赈济;⑤“罪”,名词作动词,加罪,得罪)14.①试卷应封住姓名;②封好的试卷需标注“南”“北”二字;③录取时南方占六成,北方占四成。【参考译文】材料一:仁宗皇帝,名为朱高炽,是明成祖的长子。年幼时端庄稳重沉静,喜欢学习,跟随儒臣研究讨论不止。洪武二十八年,被册封为燕世子。太祖曾命令他分阅奏章,他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有的有文字错误就不奏述。太祖指着对他说:“你疏忽了么?”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足以冒犯皇上。”成祖举兵,世子留守北平,善于抚慰士卒,以万余人抗拒李景隆五十万人,北平城因此得以保全。起初,郡王高煦、高燧都以聪明狡猾而得宠于明成祖。高煦又因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与高燧结党营私,想阴谋夺取嫡长子之位,说世子的坏话。正好朝廷赐给世子诏书,定想离间父子二人。世子不启缄,驰马上报。然而,黄俨已先告诉成祖说:“世子与朝廷通好,使者到了。”不久,世子派遣的使者也到了。成祖打开诏书一看,长叹一声说:“差点杀掉我的儿子。”成祖,以北平为北京,仍命世子居守。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屡次北征,命他监国,裁决平民政事。四方水旱灾荒,往往遣使赈恤,因而仁德的名声大振。而高煦、高燧与其党徒时时找机会讲坏话。或直问太子:“知道有讲坏话的人么?”朱高炽回答说:“不知道,我只知道尽自己的职责而已。”永乐十年,黄俨等谋立高燧为皇长子,事情暴露后被诛灭,高燧因得太子解救而幸免。7\n永乐二十二年,朱高炽即皇帝位。在全国大肆赦免。壬午(十日)命令从今起,官吏所用物料在所产地计算价值买卖,科派损害百姓的罪不饶恕。戊戌(二十六日),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枚,叫“绳愆纠缪”,要他们同心协力参与重要事务,凡有阙失应当说明的,均用此印密封上报。癸酉(二十六日)下诏有关官吏:“分条陈述政策法令对百姓不利的方面上报,凡是遭灾而不即时请求赈济的,加罪。”辛巳(十二日),死于钦安殿,终年四十八岁。评论:当靖难之师兴起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北京,保全了城市,帮助了军队。此后成祖登基,年年出兵北征,仁宗于东宫监国,朝中没有什么废事。仁宗在位一年,用人行政,善政多的都写不完,假使他有生之年,包含休养,其功德造化之盛,岂不是能与汉文、景帝媲美么?材料二:起初,仁宗皇帝与侍臣们讨论科举的弊端。杨士奇说:“科举应当同时录取那北方的士子。”仁宗说:“北方人的学问远不及南方人。”杨士奇说:“出类拔萃的人才都出自北方,南方人虽然有才华,但大多数轻浮。”仁宗说:“既然这样那该怎么办呢?”杨士奇说:“科举试卷还照例密封姓名,在卷子外写上‘南’‘北’二字,如果应该录取一百人,那么就录取六十个南方人,四十个北方人,这样,南北方的人才就都进入朝廷了。”仁宗说:“对。这样,北方的士人也会感奋而振作起来。”15.D[解析]“报答君王”错误,诗中“君”指对方,而不是君王。16.不矛盾。①诗人回忆自己从前仕途坎坷的经历,心中积愤难平。②说“静忘岁月”则体现出作者晚年的心态:想依靠寄情山水、博览群书消除积愤,忘却往事。③体现出诗人想忘又不能忘、想消除积愤但无法消除的无奈。【评分标准】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7.(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故外户而不闭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8.B(“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轰轰烈烈”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这里应是声势浩大,选“轰轰烈烈”。“落荒而逃”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折戟沉沙”指折断了的戟沉埋在沙中,比喻惨遭失败。这里强调失败,选“折戟沉沙”。“死灰复燃”比喻已经消亡的坏事又开始出现。“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这里选“东山再起”。“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引以为戒”以他人或自己犯错误的教训作为警戒。根据语境选“引以为戒”)19.A(根据逻辑关系,先整改再升级,排除B和D,“并长效化规范管理”应是前面升级后,排除C)20.答案示例:正标题:“舌尖上的安全”伤不起(2分)副标题:食品行业要从“老坛酸菜”事件上警惕起来(食品行业1分,“老坛酸菜”事件1分,警惕1分)补充题目:对文中五处引号的作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④/②/③⑤B.①③/④/②⑤C.①⑤/④/②③D.①②/④/③⑤答案:D(①②是特定称谓;④是突出强调;③⑤是特殊含义)21.(3分)C(A项遵循对象一致的原则,文段话题角度是冬奥会,应保持话题陈述对象的一致性。B项语序不当,应当先让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增加“常态化”的可能性。D项与文段陈述对象不一致,语序不当)22.(6分)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现碳达峰相对滞后,减排难度大。(2分。意思对即可)建议:①植树造林;②节能减排;③回收利用资源;④能源结构转型。(4分。每写出一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3.写作一、命题意图1、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本次作文命题材料选取了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谈人生与我”部分内容,重在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我们的人生,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来面对人生中的困境(困难、挫折),不应该“悲观厌世”,这才是青年人应有的心态,青年人应有的精神面貌!2、凸显逻辑思辨。本次作文的命题材料以朱光潜先生对“人生悲剧”的看法为思辨的切入点,旨在让学生透过“人生的悲剧”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不要只看到“人生的悲剧”(当下的困难),更要看到人生的“希望”和世界的“完美”!二、题目简析本次作文属于新材料作文,是由材料、引导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1、材料:材料是选自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谈人生与我”,其核心话题是如何看待“人生的悲剧”。注意:这里的“悲剧”是一个比喻,其本体是人生的一种缺陷,人面临的一种困境,等等。材料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朱光潜先生对“人生的悲剧”的看法(态度)——“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第二层次,是朱光潜先生对其“人生的悲剧”看法(态度)的阐释。其中,第二层次又可以分为两层:①省略号前的内容为第一层次。在此,朱光潜先生给出了一个似乎矛盾的观点(“最完美”的原因在于“最不完美”)。②省略号后的内容为第二层次。在这一部分,朱光潜先生给出了具体的解释。世界的美满是因为“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命题的时候省略了以下内容:这话表面看法,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必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为什么要省略这部分内容?一则出于文字内容有些多,再则也是主要想给考生提供一个比较大的思辨空间:考生需要论述好世界的“完美”与“不完美(缺陷)”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这两个层次之间呈现的是递进式(渐进式)关系,类似于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作文材料——采用的是“缘事说理”、步步引申的方式叙述,句间关系有着严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2、引导语:引导语由3句话组成。①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在此,注意“启示”这个关键词。“所谓启示意义,就是哲学意义、抽象意义或扩展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张玉金教授)简单来说,所谓“启示”就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启示”应该是来源于材料内,不是来源于材料外。当然,“启示”也是有大有小。那么,就本材料而言,朱光潜关于“人生悲剧”的看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得需要具体分析一下:悲剧,也就是人生的一种缺陷,人面临的一种困境。面对这人生的悲剧,许多人“悲观厌世”,甚至走上轻生之路,给人留下无尽唏嘘!但在朱光潜先生看来,悲剧并不悲,人生恰恰因为悲剧的存在,才让人有“希望的机会”和“想象的田地”!朱光潜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在此,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世界是完美的,一切都是我们想要的那个样子,我们无须任何的努力便可轻易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那么其结果会是怎样?——世界的单调乏味,人生的了无意义,昨天、今天、明天的毫无区别……如此,作为有着独立精神、自由意志的人,其主体性又将如何彰显?反之,如果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处处存在着缺陷,人所想要的一切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甚至通过努力也未必能够得到,那么人生就会充满着“希望的机会”和“想象的田地”,作为主体性的人之价值就会彰显出来。由此可见,悲剧虽然让人生带有缺陷,让世界充满不完美,但同时也给予了人一种“可能性”: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可能性”!所以,朱光潜先生的话带给我们(考生)一个主要的启示就是:不要只看到“人生的悲剧”(当下的困难),更要看到人生的“希望”和世界的“完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发挥我们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投入到时代洪流中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建功立业7\n!这也是本次作文命题在价值观引领方面的主要意图所在!②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这里需要注意“结合材料”。对此,华南师范大学的张玉金教授在《202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分析》中指出:结合材料应该有以下两个含义:一是要以材料为起点,作文的主题要由材料得出;中间要提到材料,以材料作为重要论据;结尾要回扣材料。不可置材料于不顾,不可抛开材料写作。二是既要结合材料的内容,也要结合材料的含义。本次作文的“结合材料”也与此相同。③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所谓“感悟”,侧重于感性方面,考生在写作时可以描写、抒情;所谓“思考”,侧重于理性方面,考生在写作时要议论分析。总体来看,考生要能够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不过,因为材料本身具有思辨性,考生最好选择“论述文”,侧重运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三、评分标准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2、作文具体评分细则一类文:54~60(含54)。【1】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要求:①立足于材料,有对材料的分析论述。分析材料时,需围绕朱光潜关于“人生悲剧”的看法来论述。特别突出“悲剧”“缺陷(不完美)”“完美(美满)”“价值”“希望”“想象”“可能性”等关键词。②整体理解材料,不能只是抓住材料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写作。③悲剧只是一个比喻,其本体是人生的一种缺陷,人面临的一种困境,等等。④有“悲剧(缺陷)”和“完美(美满)”之间辩证关系(内在关联)的论述。比如,用“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将“悲剧(缺陷)”和“完美(美满)”相关联。⑤有“启示”,“启示”可以大可以小,但“启示”需来源于材料。⑥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能够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特别是议论这种表达方式。【2】立意深刻或新颖。补充说明:要有1处以上的亮点(含1处);字数须到900字处;卷面不能勾划严重,字迹不得潦草;错别字不能多于2个(含2个)。58分以上(含58分)的文章,字数须到950字处。二类文:48~53分(含48)。【1】对于一类文中的要求④完成得不是很好,⑤基本能够完成,其他任务要求均能较好地完成。【2】立意有个人识见。补充说明:51—53分的作文,字数须850字以上;卷面不得勾划严重,字迹不得潦草。三类文:40~47分(含40)【1】对于一类文中的要求①能够部分地完成,④基本没有完成,⑤基本没有完成,其他任务要求均能较好地完成。【2】立意基本有个人识见。四类文:40分以下(不含40)其他:1、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套作的,适当给分;抄袭的,20分以下打分。【2】有确凿证据判定考生的文章是按照某一篇文章仿写的,且构思、内容、文字等与仿写的文章有许多相似之处,该文的实际得分按应得分数的70%执行。照抄试卷中阅读材料的,若照抄部分字数超过全文篇幅80%,总分最多不超过10分;字数占全文篇幅50—80%的,总分不超过24分;低于50%的,根据实际情况在25—42分的范围内积分,个别文句的引用除外。2、错别字、标点符号: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上不封顶;标点错3处以内(含3处)扣1分,4处以上(含4处)扣2分,最多扣2分。3、标题:缺标题扣2分。4、字数扣分①400—800字的文章,如果结构完整,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字扣1分)。如果结构不完整,40分以下打分;②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③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⑤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给0分;⑥完全空卷的,评0分。5、平均分:43.5分。可以上下浮动1—2分。6、字迹潦草,卷面勾划严重,酌情扣1—2分。7、文体模糊最高不超过30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最高不超过20分。四、参考范文人生因悲剧而美丽,世界因缺陷而完美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们的信中曾说,“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在《无言之美》里,朱光潜先生又进一步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作为美学大师的朱光潜先生对人生悲剧的看法,可谓新颖深刻,启人深思!悲剧,也就是人生的一种缺陷,人面临的一种困境。面对这人生的悲剧,许多人“悲观厌世”,甚至走上轻生之路,给人留下无尽唏嘘!但在朱光潜先生看来,悲剧并不悲,人生恰恰因为悲剧的存在,才让人有“希望的机会”和“想象的田地”!斯言不谬也!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世界是完美的,一切都是我们想要的那个样子,我们无须任何的努力便可轻易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那么其结果会是怎样?——世界的单调乏味,人生的了无意义,昨天、今天、明天的毫无区别……如此,作为有着独立精神、自由意志的人,其主体性又将如何彰显?反之,如果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处处存在着缺陷,人所想要的一切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甚至通过努力也未必能够得到,那么人生就会充满着“希望的机会”和“想象的田地”,作为主体性的人之价值就会彰显出来。由此可见,悲剧虽然让人生带有缺陷,让世界充满不完美,但同时也给予了人一种“可能性”: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可能性”!有了这“主体性”,人便会“知其不可而为之”,尽力弥补人生的悲剧,绽放生命的光彩。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君不见,维新志士谭嗣同“愿以颈血刷污政”,慷慨赴死,发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生命绝唱;君不见,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古往今来,无数古圣先贤、仁人志士在面对人生悲剧之时,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知其不可而为之”,让生命绽放出了最璀璨的光芒!有了这“主体性”,人便会“知其不可而为之”,尽力完善世界的缺陷,展现世界的美好。当下,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国际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面临新的课题与挑战。人类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面对世界如此之缺陷,却也给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主体性的舞台:李兰娟等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研制出新冠疫苗,让肆虐人类两年多的新冠疫情渐趋稳定;面对阿富汗战争、俄乌冲突,中国等国积极斡旋,让人类看到了和平的曙光……面对世界的缺陷,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让这个有着缺陷的世界,慢慢走向美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正处青春年华的我们,更应该发挥我们的主体性,投入到时代洪流中去,“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周国平)人生虽然有悲剧,世界虽然有缺陷,但因着人的“主体性”——人生因悲剧而美丽,世界因缺陷而完美!7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北京市2020届高三高考数学押题仿真卷(四)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22年高三地理仿真演练试题押题卷(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22年高三生物仿真演练试题押题卷(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22年高三历史仿真演练试题押题卷(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22年高三仿真演练试题押题卷政治(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22年高三物理仿真演练试题押题卷(PDF版附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22年高三英语仿真演练试题押题卷(PDF版附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22年高三数学仿真演练试题押题卷(PDF版附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22年高三语文仿真演练试题押题卷(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一中2022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23 07:47:11
页数:7
价格:¥5
大小:230.5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