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湖南省涟源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湖南省涟源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小说插图原本寄生于语言叙事文本,是小说故事的图像再现,那么,它逃逸出来之后何以能够“独立叙事”呢?这不仅关涉到对小说插图本身的认知,更关涉到一般意义上的图像叙事,即所谓“说”何以可能的问题。其实,小说插图逃逸册页后的独立叙事只是相对的,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叙事插图在逃逸文本册页的同时,也会把原本所植入的故事牵连出来。那么,小说故事何以能够像“泥巴黏连在萝卜上”那样黏连在了图像上呢?参照胡塞尔的现象学,可以用“象晕”的存在进行解释:故事被稀释为“象晕”黏连在了图像上,就像泥巴被水份稀释后黏连在了萝卜上,从而使逃逸后的图像叙事成为可能。“象晕”即由语象群建构的意象之晕、心象之晕,植根于语言能指,蛰伏于叙事全过程,储存在受众的记忆中。所谓小说“插图”,不过是将不可见的叙事语象凝定为可见的,进而蒸腾为“象晕”而被楔入记忆的深处。也就是说,“象晕”之所以使逃逸后的图像叙事成为可能,归根到底涉及到“语象”与“图像”关系:二者的相似性决定了后者再现前者之可能,也决定了观看后者的同时可将前者唤醒,因为故事的“象晕”已被铭刻在了记忆中。于是,面对眼见的图像能否“读”出相应的故事,也就与插图所在的空间位置无甚干系,关键在于记忆能否识别图像与语象的相似性。换言之,所谓“小说插图系扣于故事链条”,只是就图像所再现的叙事流断面(故事节点)而言,只是对叙事流“出相”位置的学理性规定,并不涉及图像在物性空间的实存与定位;插图在册页中的位置不一定与其相应的“白纸黑字”一一对应,“上图下文”式的对应关系只是插图版式的一种;被置于章节(回目)的开篇,或集中置于小说的卷首等,也是常见的文图组合方式。小说插图逃逸文本册页而独立叙事同样如是,如果能唤起记忆中的“象晕”对它的认同,认同图像与语象具有某种相似性,图像的独立叙事也就自然生成。这样,从小说的语言叙事到插图明见,再到插图的逃逸及其相似性认同,也就建构了“可见与不可见”的往复回旋:小说叙述了不可见的故事→插图照亮褶皱使其成为可见的不可见的→“象晕”默存于记忆→插图黏连着可见的故事逃逸册页而独立叙事→可见的故事图激活“象晕”被重新认同。“可见与不可见”这一往复回旋可谓圆润流畅,盖因“象晕”蛰伏于叙事全过程的始终:故事“象晕”存储于记忆而非只锚定在册页,从而使图像逃逸后的独立叙事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在图像独立叙事的“背面”,实则是隐秘的“象晕”在叙说,可见与不可见之双簧演艺由此而活现、生动,本来不透明的图像由此而变得透明。小说插图作为故事的图像再现,逃逸文本而独立叙事之所以可能,不全在于图像本身的再现功能,更在于对图像的回忆是否可能;同义反复,图像对故事的再现之所以可能,也不全在于“图说”与“言说”的相似性,更在于图像能否将记忆中的“象晕”唤醒。因此,与其说故事图是对故事的图像再现,不如说它是对记忆及其“象晕”的迎合。(摘编自赵宪章《小说插图与图像叙事》)材料二\n当网络小说成了“生活图像化”的一部分,越来越多地以叙事的图像化参与生活图像的建构时,图像诉诸“知觉”的表现力,它的“唤起”特性就被激活,开始发挥作用。传统文学阅读的沉默、静思、体悟被视觉性的观看、凝视替代,“读”这一概念因为获得了更多的视觉化意义而被重新定义,恰如阅读史家费希尔指出的,“电子阅读本身,将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最终定义‘读’这一概念”。这样。在当下的网络小说中就出现了迎合观看的各种视觉呈现。比如,人物造型上的“男帅女靓”,器物描写上的雍容典致、细密周到,动作刻画上的立体性、活态化展示,以及空间画面上的铺陈浪费、光色声形俱全等。这种呈现极尽敷陈之能事,力求代入,唤起视觉的“味蕾”。显然,这是“形象大于思维”的叙事方式,体现了网络小说叙事视觉化倾向的指向,即外观成为小说的视觉追求目标,视觉成为一个欲望的象征,图像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爽感性的虚拟世界。网络小说这样的爽感叙事极为遭人非议,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却传达出了叙事图像化的另一层意义。它通过“语一图”叙述折射“现代人的虚拟生存体验,展示了人机关系、人类在网络时代的命运与精神症候”,并以视觉化的方式诱导与释放图像时代人们的身体、欲望和消费,将人们现实的各类臆想具体化,传达他们在网络时代的视觉生存体验与文学想象,进而让人在各自的观看体验中行走,延长与拓展人们的视觉化感知与虚拟新现实体验,产生一定的审美抚慰与自我认同的社会效果。现实生活中,人们借助于网络小说的“语—图”叙述与空间经营,可以突破现实,获得虚拟性的主体。身份,以超现实的方式莅临各类型的虚拟世界,投射与释放自我的欲望、情感,转移自我的焦虑、压抑。小说“极幻”即“极真”,虚拟与现实杂糅、切换,从幻想中来,到现实中去,既突出反映新媒介时代人们的虚拟生存体验,又以想象性呈现烛照读图的可能性效果。受众通过阅读,通常会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观看中切入不同的位置,体验在现实中无法碰触的各类人、事、物,从而突破自我限制,对现实欲望进行充分投射,达成身心的快适,“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故事中去,获得更强的心理感受”。这使得在现实空间之外,众多视觉虚拟新现实被开掘出来,既满足着新媒介语境与读图时代人们兴奋、刺激点快速游移的巨。量需要,同时又创造着图像化符号与审美,延长着人们的生命体验与视像感知,实现着复杂的意识形态功用。(摘编自周冰《网络小说叙事的图像化倾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插图原本寄生于语言叙事文本之中,逃逸文本后会把原本所植入的故事牵连出来,这使得逃逸后的图像叙事成为可能。B.逃逸出来的小说图像能独立叙事,不在于图像在物性空间的实存与定位,关键在于记忆能够识别且认同图像与语像具有某些相似性。C.因为图像逃逸后的独立叙事成为可能,从而使故事“象晕”蛰伏于叙事的始终,并且使其不仅仅出现在册页,而且长期存储于记忆之中。D.人物造型上的“男帅女靓”器物描写上的雍容典致、细密周到等体现了网络小说叙事视觉化倾向,图像的世界正变成一个爽感性的虚拟世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插图作为故事的图像再现,逃逸文本而独立叙事之所以可能,不在于图像本身的再现功能,而在于对图像的回忆是否可能。B.就图像的故事节点而言,小说插图系扣于故事链条仅仅是对叙事流“出相”位置的学理性规定,这表明图像与物性空间的实存与定位有很大关联性。C.网络小说借助的“语—图”叙述与空间经营,创设虚拟的世界,仅仅是为了满足新媒介语境与读图时代人们兴奋、刺激点快速游移的巨量需要。D.网络小说多以叙事的图像化参与生活图像的建构,与传统文学阅读相比,常常以视觉性的观看、凝视替代沉默、静思。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nA.《盗墓笔记》以悬疑惊悚的情节展现了地下世界、盗墓场景,塑造了张起灵的“强”、吴邪的“疯”、王胖子的“义”。B.《后宫·甄嬛传》让主人公借助穿越的方式,展现出后宫空间场景、宫廷争斗内幕,塑造了甄嬛“职场”女性的形象。C.《凡人修仙传》设计横跨人灵两界的大布局,展现了修仙世界、斗法场景与凡人修仙奋斗的过程。D.《明朝那些事儿》以史料为基础,全景式地展示了明朝十六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叙事图像化的网络小说为何会受到人们的追捧?请结合材料二作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底片上的泰山闫语当一座山,从我的视野向云里消失,而云影又在我的视野之外,在山的视野之外,一个熟悉的名字就出现了——泰山。这是一张你在日观峰上拍摄的照片,你把它邮寄给我,你说,这是你觉得最满意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是我一直想要去的泰山。对于我来说,泰山是一座神奇的山,一座屹立在照片上的山,一座存活在文字里的山,一座反复出现在你书信里的山,一座无比熟悉却又无比陌生的山,一座我想要抚摸的山。你说,山,就是人的经历,人的证明。泰山静静地屹立在这里,为了让人类的经历也复杂一点,让人看清自己,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去体会一个含辛茹苦的过程。然后,在某一个清晨或是黄昏,当泰山真的出现在眼前时,它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岱宗,而是你可以促膝谈心的朋友了。你说,泰山是仁爱的。你说,泰山是禅意的。你说,一个人与山水的缘分,就是一种会意。山水的清新,行走的锻炼,唤醒我们去思考生命呈现的那一瞬间,一座山,一片水,加上一个“我”,才有了此时此刻这样的一个自己。你说。我听。杜甫是真的看见了泰山的,他一个人看,由远及近去看,从山脚下爬到半山腰去看。看到了泰山山脉的绵延辽阔,他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看到了泰山的雄峻磅礴,他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时,他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他说“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他想象自己将来登到山顶所能见到的景象时,他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看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也看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崇高理想。就在那一刻,他看懂了泰山,也看懂了自己。所以,泰山依旧是泰山,而他已然开始走向伟大。李白也是看见了泰山的,他看到的是一个神话传说的泰山,是一个可以在诗中幻化出亦真亦幻仙境的泰山。他登上了泰山,看到了泰山更广阔、更深邃、更完美的神妙之处,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人格向往。也许是泰山感受到了李白多年来的踌躇满志,于是在四月登泰山之后的那个秋天,他突然奉诏入京,有了可以一展抱负的机会。所以,泰山不只是泰山,它可以是神话,也可以是现实。\n“泰山模糊得如同我第一位友人的灵魂”,这是美国诗人庞德《比萨诗章》里的诗句。读到它,我想到了很久以前的一位朋友,他是个在火车道边长大的孩子。他说,他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坐火车旅行的,只是觉得自己是被远方抛弃的人,所以一直想追上去看看,可是一到了目的地,却又发现,故乡已经成为了另一个远方。他说,有一年夏天,他乘坐的火车路过泰安,看见了泰山的头和肩膀,不免骤然一惊,后来连上半身和下半身也看见了,整个车厢里的人似乎都在一瞬间变得肃穆起来,他觉得那是对大自然的敬畏,神一般的敬畏。可火车只是叹了一口气就驶过了泰山,泰安站也重新成为了一个遥远的地点,而泰山依然是杜甫的泰山,依然是李白的泰山,以至于后来有十几次机会路过泰山脚下,他都因为泰山太深奥,太空灵,而不敢去打扰它天启般的沉思。想到这些的时候,忽然发觉我已经记不起他的样貌了,但是却可以清晰记得他向我描述过的泰山,比如杜甫的《望岳》,比如李白的《游泰山》。是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它可以是人们出发的借口,也可以是人们归来的理由。它可以被深埋在记忆中,任凭时间的敲打,也可以漫游在时间之外,随便人们写写画画,哪怕黎明的光线早已被夜晚涂改过。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孔子说的“仁者乐山”的“山”,指的就是泰山。我把这个想法和别人说起时,大多数人都是一笑了之,偶尔有几个朋友照顾至我的情绪,会默默地看着我点头,却不多说一个字。后来,有幸读到诗人车前子很多年前的一篇散文,里面也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泰山在他见过的山中,肃穆庄严,天性一副仁相,用人的脸相来形容它,不是尖嘴猴腮,不是瓜子脸,不是鹅蛋脸,像是国字脸。他说,澳大利亚最有影响的现代派画家伊安·费尔韦瑟,在一九三三年,从上海去往北平的途中路过泰山时,灵感突发地下了车,在泰山得到了天赐神示,于二十八年后终于完成了他的杰作《寺庙》。这幅画尤为难得的是,画家表现了在西方当代绘画中极为罕见的深奥与空灵的宁静,唤起的是精神生活内在的清静与和谐。我忽然想,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再倒流,那么,在费尔韦瑟登上泰山的那一天,在山脚下他会不会已经遇上了孔子?然后两个人因了泰山的缘故,摒弃了国籍和理念上的分歧,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泰山,就来到了半山腰?这时候,那个想象着登上山顶就可以一览泰山盛景的杜甫,正在专注地吟诵着《望岳》,声音吸引了刚刚到来的两个人,一声赞叹之后,三个人相视一笑,随即结伴继续向上攀登?当他们经过了一段最险要的山路,终于来到了山顶,眼前豁然开朗的一瞬间,李白的身影已然等在那里了?是的,所有关于泰山的故事里一直不缺少这样的人,也许是他,也许是我,更有可能是你。时间只有通过故事被铭记,泰山,也不例外。这座屹立在时光交错中的泰山,它的众说纷纭的故事中,让人无法分清哪个是现实的场景,哪个又是梦幻般的假设。如艾略特所言:现在的时间和过去的时间,也许都存在于未来的时间。而最令人惊心的是,流逝的不是时间,也不是泰山,而是我们。一座山,它是一种记忆,甚至它也不仅仅是一种记忆,它可以是一种旅行的情感,是心灵的脚步,是潮湿的灵魂,是许多盏灯熄灭了又有许多盏灯亮起来,是远远没有结束的阅读和体验。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前五段借助“你”引出“底片上的泰山”,也交代了杜甫、李白、费尔韦瑟等人登临泰山有不同感受的原因。B.作者固执地认为“仁者乐山”的“山”指的就是泰山,是因为泰山庄严仁厚,肃穆方正,能带给人灵感与启示。C.作者设想费尔韦瑟与孔子、杜甫、李白在不同位置相遇,在虚构的故事里,表达了对泰山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D.结尾所表达的关于“物”与“我”关系的理解和苏轼《赤壁赋》中的“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感受是一致的。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对杜甫、李白登临泰山的叙写,既丰富了内容,赋予泰山文化意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泰山的思考和感受。\nB.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使事情的叙述、情感的表达、哲理的阐释真切自然,耐人寻味。C.文章写作角度巧妙,不写亲身登临,也少有对泰山巍峨、雄峻的直接讴歌,而是着重写了自己和泰山的心灵之约。D.文章底蕴厚重,放得开收得拢,作者把历史和现实、自我感受和民族心理有机揉合,彰显了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8.文中的“泰山”在布局谋篇、主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作者曾说,在她的散文创作中,“诗歌的手法与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创作元素”,这篇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创作理念的?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诸将以刘、刘秀兄弟威名益盛,阴劝更始刘玄除之。部将刘稷勇冠三军,更始以稷为抗威将军,稷不肯拜。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固争。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即日杀之。刘玄以族兄光禄勋赐为大司徒。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秀,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更始遣王匡攻洛阳,京兆诸县及城中共起兵杀王莽。更始将都洛阳,以刘秀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秀乃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更始北都洛阳,分遣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使者至上谷,上谷太守扶风耿况迎,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功曹寇恂勒兵入见使者,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使君建节衔命郡国莫不延颈倾耳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将复何以号令他郡乎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更始以刘秀行大司马事,持节北度河,镇慰州郡。大司马秀至河北,所过郡县,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吏民喜悦,争持牛酒迎劳,秀皆不受。南阳邓禹杖策追秀,及于邺。秀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秀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秀笑,因留宿间语。禹进说曰;“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更始既是常才,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为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秀大悦,因令禹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十九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天下初定/使君建节/衔命郡国/莫不延颈倾耳/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将复何以号令他郡乎/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B.今天下初定/使君建节衔命/郡国莫不延颈倾耳/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将复何以号令他郡乎/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C.今天下初定/使君建节/衔命都国/莫不延颈倾耳/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将复何以号令他郡乎/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nD.今天下初定/使君建节衔命/郡国莫不延颈倾耳/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将复何以号令他郡乎/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兆,是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古称,为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B.大司马,商时开始设置,位列三公,西汉时是行政最高官职的称呼。C.持节,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到外国或者地方出使。D.牛酒,指的是牛和酒,是古代用来当作馈赠、犒劳、祭祀的物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始帝利用刘稷不肯接受任命一事,逮捕了刘稷、刘,并趁机在当天就杀了他们,同时任命同族兄长光禄勋刘赐为大司徒。是否要为兄长报仇,成为摆在刘秀面前的一道难题。B.刘秀去宛城向更始帝请罪,他不夸耀自己的战功,不和其他官员说私心话,不敢为刘服丧,只是一直责备自己有罪。实则是不打草惊蛇,是刘秀图谋大业前的蛰伏。C.使者在上古郡巡行时,收下太守耿况的印信,但是言而无信,过了一夜还不归还。功曹寇恂先礼后兵,劝说使者无效后,吆喝左右的随从召唤耿况,强取印信给耿况戴上。D.刘秀作为大司马,镇守慰问河北各州郡时,惩处奸邪之人,平反冤案,释放无罪的囚徒,废除王莽的苛政。同时,他深谋远虑,招揽了许多英雄豪杰,获得了百姓的爱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秀乃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邓禹从哪三个方面劝说刘秀图谋大志?请作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清明二首①(其一)杜甫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②为寒食,实藉严君③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注】①这首诗是769年春作者在湖南所作。②焦举,冬至应寒食一月,平民不堪其苦,周举为并州刺史时,作书置子推庙,言盛冬去火,非贤者之意,故改为三日。③严君,即严君平,汉易郡人。卜筮于成都。日得百钱足以自养,扬雄曾从其游学,称为“逸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清晨赶路,清明新火正升起缕缕新烟,天宇明净,湖水澄澈,反衬了诗人心中的阵阵苦痛酸愁。B.第二联写飞翔的小鸟,游乐嬉戏的儿童,动静相照,取景由高及低,由水及岸,时空的勾画宽远阔大。C.第三联着眼于现实,书写眼前,因为战乱,楚地已经很难看到少数民族的儿童,到处是生活贫苦的女子。\nD.定王、贾谊失宠于皇帝,不遇于时运,被驱逐到偏僻湿远的地方,诗人是借古人而抒发自己内心的郁怀。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具体说明“小年”在认识上的局限性。(2)《师说》中,韩愈对“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这一行为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社会发展的变化,表现诗人的豁达胸怀和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曾经,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今,看似小众的冰雪运动飞入寻常百姓家,奏响了一曲“四季歌”。越来越多人踏上雪场、走进冰场,在享受冰雪运动乐趣的同时,奥林匹克运动的种子生根发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变成现实,恰是国家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借助筹办冬奥会的契机,()。伴随筹办冬奥,健康中国建设_______,神州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朝气。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人民的健康、体质、幸福_______,正是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病毒频繁变异,各国命运_______,只有同舟共济,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面对抵制北京冬奥会,将体育政治化的声音,中国以“_______”的姿态,携手各国“一起向未来”,为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增添新注脚,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和平、友谊和团结,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蹄疾步稳相辅相成息息相关春风化雨B.大刀阔斧一脉相承息息相关如坐春风C.大刀阔斧相辅相成休戚与共如坐春风D.蹄疾步稳一脉相承休戚与共春风化雨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众上冰雪”的热情被全面激发,更多人开始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B.更多人开始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大众上冰雪”的热情被全面激发C.更多人开始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大众上冰雪”的热情正全面激发D.“大众上冰雪”的热情正全面激发,更多人开始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随着“天和”核心舱发射,①_______。按照组建计划,2021年至2022年,我国会通过11次航天发射完成空间站建设,包括之后的4次货运飞船、4次载人飞船发射,以及“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发射。与国际空间站相比,②_______,但是起点高,站内配备的设备比较先进。载荷支持效率高,可提供多种标准接口,有望取得可观的工程应用效益。尤其是配备的大小两根机械臂,均有7个自由度,可独立和组合使用,具有负载25吨的抓取能力和厘米级的高精度操作能力,可完成舱外载荷的安装、更换等复杂操作,完全达到世界第三代空间机械臂的水平。\n“造船必建站,建站为应用”。中国空间站③______。据悉,神舟十三号任务将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有望获得大量科研数据,产出高水平的科学成果。此外,航天员还会给青少年带来精彩的天地授课内容,成为鼓励学子们热爱航天,参与探索,追求科学的实践平台。中国空间站的建成还将为开展包括航天员联合飞行在内的更广泛国际合作提供精彩舞台。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空间站的主要特点。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岁月更替,华章日新。高速发展的中国已然进入“快时代”,新四大发明见证的中国速度便利了人民的生活,也让人们的追梦之路更加顺畅。“快时代”里有“慢风景”。8l对公益性“慢火车”、155个无轨站,惠及600余个边远山区县百姓出行,“慢火车”不仅联通了城市和乡村,也让大山中的人们实现了走出去、富起来的梦想,更搭建了一条脱贫奔小康的共同富裕之路。它以抵达人心的温情,诠释了这个时代别样的情怀。“快时代”里也有“慢一族”。“健康码”变“拦路码”、线上挂号难操作、智能终端太难学……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智能技术,成为了慢一拍的“银发族”的“数字鸿沟”,测试着社会的温度。在“快”与“慢”之间,人们读懂了当代中国,也感受着这个时代的情怀和温度。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因果倒置,材料一第四段原文为“‘象晕’蛰伏于叙事全过程的始终;故事‘象晕’存储于记忆而非只锚定在册页,从而使图像逃逸后的独立叙事成为可能”。2.DA项,“不在于图像本身的再现功能,而在于对图像的回忆是否可能”错误,材料一第四段原文为“小说插图作为故事的图像再现,逃逸文本而独立叙事之所以可能,不全在于图像本身的再现功能,更在于对图像的回忆是否可能”。是“不全在于……更在于……”。B项,“这表明图像与物性空间的实存与定位有很大关联性”错误,材料一第三段原文为“并不涉及图像在物性空间的实存与定位”。C项,材料二第三段原又为“(网络小说)创造着图像化符号与审美,延长着人们的生命体验与视像感知,实现着复杂的意识形态功用”,不仅仅是为“满足新媒介语境与读图时代人们的兴奋……”,选项以偏概全。3.D材料二强调“虚拟与现实杂糅、切换”,而《明朝那些事儿》是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并不是虚拟。4.首先提出“小说逃逸出来能够独立叙事关涉到图像叙事”的观点(1分);然后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指出“象晕”让逃逸后的图像叙事成为可能(1分);接着从“象晕”的角度具体阐释“语象”与“图像”的关系(1分);最后得出“小说插图是对记忆及其‘象晕’的迎合”的结论(1分)。5.①出现了迎合观看的各种视觉呈现,唤起了人们的视觉“味蕾”(2分);②将人们现实的各类臆想具体化,产生了审美抚慰与自我认同的社会效果(2分);③让人们以角色扮演的方突破自我限制,达成身心的快适(2分)。6.D\n“感受是一致的”错误,依据“是许多盏灯熄灭了又有许多盏灯亮起来,是远远没有结束的阅读和体验”可知,本文表达了积极的思想,而苏轼《赤壁赋》中的“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表达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二者感受不同。7.D“彰显了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错误,作者把历史和现实、自我感受和民族心理有机糅合,应是表现了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自豪感。8.①布局谋篇上,“泰山”是行文线索,将照片中的泰山,杜甫等人的泰山及作者思考的泰山串联起来,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2分)。②主旨表达上,“泰山”是作者的情感载体和思想寄托,借此表达了对泰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与自我的独特思考(2分)。9.①诗歌经常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本文选择“底片上的泰山”这个特定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想;②诗歌讲究韵律,语言凝练优美,本文语句多处使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富有节奏感,有浓浓的诗意;③诗歌经常使用想象与联想的方式来表情达意,本文联想到与泰山相关的人和事,丰富了文章内涵;④诗歌言志,注重诗人的情感体验,本文抒情个性化色彩浓郁,情感含蓄隽永。(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10.D“今天下初定,使君建节衔命,郡国莫不延颈倾耳;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将复何以号令他郡乎?”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名召况。11.B大司马是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行政最高官职的称呼是大司徒。12.D“招揽英雄豪杰”是邓禹为刘秀提的建议。13.(1)刘秃于是设置了属官,写了公文,设立了从事史来督促、察举工作。(“作”1分;“从事”1分,“司察”1分,文意1分)(2)我可以专断封官拜爵,您远道而来,难道想当官吗?(“专”1分:“封拜”1分:“宁”1分;文意1分)14.①乱军四起,天下未定(1分)。②更始帝没有彩画,独断专行(1分)。③诸将平庸短视(1分)。【参考译文】各位将领因为刘、刘秀兄弟的声威一天比一天强盛,就暗中劝更始皇帝刘玄除掉他们。刘的部将刘稷是全军最勇敢的将领,更始皇帝任命刘稷为抗威将军,刘稷不肯接受。更始皇帝就与众将带领几千人列阵,先逮捕了刘稷,准备杀死他,刘坚决反对。李轶、朱鲔乘机劝说刘玄把刘也一并逮捕,当天杀死刘、刘稷。刘玄任命同族兄长光禄勋刘赐为大司徒。刘秀听到此事,从父城立即赶回宛城向刘玄请罪。司徒官属迎接刘秀,刘秀不和他们说一句私心话,只是深深责备自己有罪罢了,没有夸耀自己在昆明之战的功劳,又不敢为刘服丧,饮食谈笑同平常一样。刘玄因此感到惭愧,任命刘香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更始皇帝派王匡带兵攻打洛阳,京兆各县及长安城中豪强都起兵攻杀王莽。更始皇帝准备在洛阳建都,任命刘秀为司隶校尉,派他先到洛阳修建宫殿、官府。刘秀于是设置了属官,写了公文,设立了从事史来督促、察举工作。一切均按照汉朝旧章办理。更始皇帝定都洛阳后,分别派遣使者到各郡、各封国巡行,宣布:“率先投降的可以保持原有的封爵和官位!”使者到了上谷郡,上谷太守扶风人耿况迎接他,上缴了印信,使者收下了,但过了一夜还没有归还的意思。郡功曹寇恂带兵拜见使者,请求归还印信,使者不给,说:“我是皇帝的使者,你想威胁我吗?”寇恂说:“我不敢威胁您,只是为您考虑的不周到而感到伤心。现今天下刚刚安定,您手持符节奉皇帝使命来到,各郡国没有不伸长脖子洗耳恭听的;可是一开始到上谷就毁掉了诚信,还怎样去对其他郡国发号施令呢?”使者不回答。寇恂吆喝左右随从,用使者的命令召唤耿况。耿况来到后,寇恂取来印信给耿况佩戴上。使者无可奈何,只好按帝旨意下诏书任命耿况,耿况受命后告辞而归。更始皇帝命刘秀行使大司马的权力,带着符节,北渡黄河,镇抚慰问河北各州郡。\n大司马刘秀到了河北,经过各郡县时,考察官吏的政绩,提升贤能者,惩处奸邪者,平反冤案,释放无罪囚徒,废除王莽的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名。官民都很高兴,争先恐后地拿着牛肉、美酒迎接慰劳刘秀,刘秀一律不接受。南阳人邓禹执鞭驱马追赶刘秀,到邺县才追上。刘秀说:“我可以专断封官拜爵,您远道而来,难道想当官吗?”邓禹说:“我不想当官。”刘秀说:“既然如此,你想做什么?”邓禹说:“只希望您的威望和恩德遍及全国,我能在您的属下效一点力,使我的功名能记在史书上。”刘秀笑了起来,乘机留他住下,私下交谈。邓禹建议说:“现在山东不安定,赤眉、青犊队伍有数以万计的人在活动。更始皇帝是个庸才,遇事自己不能决断。将领们都是平庸的人,靠着时运而占据高位,其目的是追求财物,争着利用权势,图一时的快乐罢了;没有一个是忠于朝廷、聪明贤能、深谋远虑,想尊奉皇帝和安定百姓的人。当今之计,不如招揽英雄豪杰,使百姓心悦诚服,建立汉高祖那样的大业,拯救万民的性命。以阁下的深谋远虑,天下不难平定。”刘秀特别高兴,就叫邓禹住在军营中,随时与他计议。15.C“因为战乱,楚地已经很难看到少数民族的儿童,到处是生活贫苦的女子”错误。第三联写“少数民族儿童的独特的服饰已经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纤细,惹人怜惜”,是勾画楚地特有的风俗人情。16.①飘荡流离的羁旅之愁。②时运不济、壮志难酬的悲痛之情。③对平淡安稳生活的渴望之情。17.(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8.D蹄疾步稳:马跑得很快同时很平稳,可引申为速度快且很稳。大刀阔斧: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形容办事果断而且有魄力。一脉相承:从同一个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或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词义的重点在“传承”。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休戚与共:彼此的喜悦与忧愁共同承担,形容彼此命运联系在一起。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非常密切。春风化雨:比喻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或称颂师长循循善诱的教诲,也比喻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如坐春风:比喻与人品、学识俱佳的人相处,接受到亲切的教诲。19.A上文“借助筹办冬奥会的契机”强调冬奥会的影响,此处应采用被动句,表达“大众上冰雪”的热情被激发,排除C、D两项。从逻辑上推断,应该是更多人的热情被激发,才能让人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排除B项。20.①将冰雪运动比喻成“四季歌”,体现出冰雪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1分)。②引用诗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生动形象体现了冰雪运动走进大众生活,得到广泛开展(2分)。21.①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组建阶段②中国空间站虽然起步晚③主要应用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每点2分)22.①中国空间站组建任务密集高效,设备先进,操作水平高(3分)。②用途广泛,有望取得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成果(2分)。23.【审题】材料中的“慢火车”让山不再高,路不再远。不仅联通了城市和乡村,铺就了游子归家的通途,也让大山中的人们实现了走出去、富起来的梦想,更搭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它以抵达人心的温情,诠释了这个时代别样的情怀、别样的温度,亦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在网络时代带给人们快节奏的同时,还有一些老年人面临着数字鸿沟带来的不便,铁路部门更是出谋划策,让出行不再困难,如12306售票系统自动识别60岁以上的老年旅客,并优先安排下铺,对于不会使用手机支付,只会用现金支付的老年人,火车站人工售票窗口竭诚服务,解忧助困。\n“快”展现了时代发展,体现了中国速度,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应当突出“快”的优势,使国家更加富强。“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均衡,还有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关注。“慢火车”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彰显着社会的温度;要填补“数字鸿沟”,以人为本,表达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温度。“快时代”要等一等、拉一把“慢群体”,实现共同幸福。【立意】①给“慢行者”留一扇窗;②时代的列车不能把任何人落下;③共同幸福;④以人为本,彰显社会温度。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南省涟源市2022届中考政治模拟试题3
安徽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检测(四)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广安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23 07:29:19
页数:11
价格:¥5
大小:50.73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