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1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21.0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早在明末清初,我国学者金圣叹就已意识到人物刻画对于小说创作的重要性,曾盛赞《水浒传》之所以叫人百读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在18世纪的德国,黑格尔也较早提出了关于人物创造的系统理论。黑格尔认为,性格乃“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强调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每一个人都是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随着小说这一叙事文体的兴盛发展,人物塑造问题进一步受到了重视,并形成了关于如何写好人物形象的一个专有术语——典型人物。1839年,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在《同时代人》一文中明确提出,“典型性是创造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它,就没有创造”。1843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也讲过“典型人物”在他的创作中的重要性:“法国社会将要作为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编制恶习和德行的清单。搜集情欲的主要事实、刻画性格、选择社会上主要事件、结合几个性质相同的性格的特点揉成典型人物,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家忘记了写的那部历史,就是说风俗史。”正是基于对巴尔扎克等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在人物创造方面成就的总结,1888年,恩格斯在《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的信》中指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此后,典型人物一直是文艺理论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何谓“典型人物”?在已有的理论中,人们的看法虽不尽一致,但结合中外文学史上一些公认的典型形象,以及许多学者、作家的探讨,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出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与典型人物创造应有的追求。第一,鲜活生动性。即作家在描写人物时既要写出其主导性格特征,又要使之成为多方面性格特征的统一体。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除了作为主导性格特征的“叛逆”,之外,还才思敏捷、聪慧机敏、情感细腻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除了贪婪冷酷的主导性格特征之外,又有善于经营、热爱子女、不甘示弱、复仇心重等性格特征。这类既个性突出又有多方面性格特征的人物,会给予读者复杂的体味与感受,往往很难予以是非好坏之类的单一评价;这样的人物,因立体化与血肉感,也会显得更为真实可信。第二,概括性。即作为典型人物,虽是个别的,但又应体现一定范围的人的共性,要达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要写出这样的“典型人物”,在创作过程中,就要如同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在观念上清楚“典型是类的样本”,因而在创造“典型人物”时,就要设法让其“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它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就具体人物形象来看,作为某一“类的样本”,所“代表”的类范围越大,自然就会越具典型性。如鲁迅笔下的阿Q,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典型人物”,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作为阿Q性格主导特征的“精神胜利法”,是具有极为普泛的“代表”性与鲜明突出的“类样本”特征的。第三,深刻性。即作家要创造出典型人物,不仅要做到人物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还要写出其灵魂的深度,使其含有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等方面的厚重意蕴。如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诃德身上,承载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壮信息:随着社会的变革,以骑士精神为代表的传统人格风范,虽已显得可笑,但唐·,吉诃德对正义与理想的殉道式坚守,又不无可贵可敬之处,且可启迪人们去重构人类的理想社会;巴尔扎克通过高老头形象的塑造,痛切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格局中金钱侵蚀人性的罪恶,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因此陷入的可怕的畸形与病态,至今看来,仍极具警示现实、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这样的人物形象,缘其意蕴的深刻性而成为卓越的“典型人物”;这样的作品,因其创造了卓越的“典型人物”而成为文学史上不易逾越的高峰之作。(摘编自杨守森《论典型人物与文学高度》)材料二: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鲁迅、茅盾、曹禺、老舍、巴金等文学大师的作品,就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来表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需求,表现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书写中国人民的心灵历程。50年代至60年代的红色经典作品如《红旗谱》《创业史》等是如此,70年代末至90年代步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的作品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也是如北。而在近20年来,当中国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经历着更加深刻巨大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时,我们的文学作品却很少见到能给人们带来强烈心灵撞击和精神感召力的作品,也鲜见能够深刻反映时代精神、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缺憾。没有典型人物的塑造,我们的文学创作就摆脱不了有“高原”无“高峰”的状态,也无法回应时代和大众的审美要求,与读者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所以,典型人物的塑造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的重要选择。典型人物的塑造,不仅要求作家有反映生活和表现时代精神的愿望,还要求作家有深刻的思想,有对当代社会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有直面现实人生的勇气,有洞察现实、触摸社会发展深层脉搏的能力。典型人物的塑造,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把握,对复杂的生活矛盾和人物关系的深刻揭示,对富有时代气息、历史高度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深刻诠释。作家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不能回避时代的矛盾与真相,必须以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的勇气去反映它,让人们感受到时代的痛点,感受到中国社会、中国民众最真实的情感和最真实的生存状态。这是我们今天的文学呼唤现实主义,要求塑造典型人物的意义所在。(摘编自毛宣国《塑造典型人物是新时代文学的重要选择》)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圣叹和黑格尔都认识到人物性格塑造的重要性,其相关论述产生较早,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具有启示价值。B.典型人物在巴尔扎克创作中非常重要,他作为法国社会的“书记”,通过塑造典型人物记录法国风俗史。C.典型人物具有鲜活生动性,其主导性格特征与其他性格特征对立又统一,能够给予读者复杂的体味和感受。D.典型人物承载着时代精神,塑造典型人物不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传统,也是新时代文学的重要选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巴尔扎克等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和典型人物的理论就难以形成。B.典型人物身上作为某一“类的样本”的共性越突出,就越具典型性,其艺术创作成就也就越高。C.只有塑造含有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等方面的厚重意蕴的典型人物,才能创作出不朽的名著。D.近20年来,我国文学作品中很少见到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说明我国当代作家不如前人。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B.一篇作品可以以叙事为中心,或者以创造意境、情趣为追求。C.我们要除去现象中偶然的东西,把社会的必然特征熔铸在人物里面。D.我更关心的是人物的欲望,欲望比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存在价值。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用艺术的手法追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心梦想,谈到剧中“陈独秀”这一人物的塑造时,他指出:“充分展现了他的历史贡献和性格特点,对他的一些缺陷,如家长制作风、生活随便等也作了明显的揭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长跪大别山曾剑1927年初冬,七里坪郊外,一股匪军三百余人,追赶着一个年轻人,领头的喊,他是头儿,抓活的,抓活的!领头的匪军大脑袋,大嘴咧开,活像一只站立起来的蛤蟆精。枪声在那个年轻人的头顶雨点般响起,那不是要命的枪声,子弹都打在他的头顶或脚下。同他们的喊话一样,他们要抓活的。年轻人奔跑在七里坪镇狭窄的街道上,在街角拐弯处,一扇门突然打开,一个娇小的女人的身影探出来。当年轻人跑到她跟前时,那个女人的手,像一只鹰爪,死死地抓住他。这个女人就是我的奶奶。奶奶极快地将年轻人拽进屋,将他推进夹层墙藏起来。很快,门外的脚步声洪水般逼近,继而远去。这时候,夹墙的门被打开,奶奶将年轻人拉出夹墙。她打开后门,对年轻人说,快,从后门走,你进到林子里,往南跑,一直往南。年轻人一路向南,连夜跑到木兰山,与失散的战友会合。年轻人率部队打回七里坪时,才知道,那天他能逃脱敌人的追钱,并非仅仅是我奶奶家那堵夹墙。真正救他的,是我的二伯。他被我奶奶推进夹墙时,奶奶顺手摘下他的帽子,把它戴在我二伯的头上,让二伯向黑溪山飞奔,白腿子匪军在七里坪三里外的黑溪山追上了他,在黑溪沟畔杀害了他。,干爹突然停止他的讲述,望着我,表情凝重。他说,孩子,那个被白军追杀的年轻人就是我。干爹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他懊恼地说,我当时躲在夹墙里,并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干爹自己也是为了引开敌人,保护战友,跑上我家门前那长长的巷道的。干爹从木兰山带着红军杀回七里坪时,是七天后的事。干爹说,那时,我二伯的尸首还挂在黑溪沟边的古松树上示众。干爹抢回了我二伯的尸首,理在我家后山坡。那段时间,我大伯为了生计,从七里坪倒水河放排,直下汉口。大伯回来后,听说他二弟的死,拿起砍刀,要去城里同白军拼命。干爹说,兄弟,现在给二子报仇,白送性命。我大伯低头不语。干爹说,要不,你跟我干革命吧,保准能给你兄弟报仇。大伯不敢做主,看一眼奶奶,奶奶说,去吧,跟着你大哥干革命。这个晚上,我的大伯拥有了一套军装、一杆长枪。这年冬天,黄麻起义的枪声打响,大伯战死黄安城。大伯留在这个世上的,只有我家山后他坟里的几件衣物,还有红军烈士陵园烈士墙上,他的名字。,那场战斗,惨烈啊,干爹说。黄麻起义胜利后,为了壮大队伍,干爹远赴麻城、光山、金寨等地,开辟新的根据地。出发前夜,他回到七里坪镇,辞别奶奶。那天,他见到了我爹,我爹那年才十六岁。我爹说要跟着干爹去战斗,干爹不让。干爹对我说,我怎么忍心呢?他是你妈奶唯一的亲人。你爷爷当时已经不在了,你爹要是参加红军,家里就只剩奶奶了。干爹对我爹说,三儿,你留下来吧,留下来陪娘。又是奶奶站出来说话。奶奶说,大侄子,让他去吧,大娘有脚有手,还养活不了自个儿?等革命胜利了,你跟你兄弟一起回来,大娘给你熏野猪肉吃。干爹跪在奶奶面前,喊了奶奶一声娘,起身,抹着眼泪快步离去。我爹跟在干爹身后。我爹还是个孩子,干爹怕他出意外,让他当干爹的警卫员。说是警卫员,其实是干爹在保护他,但到底还是出事了。在长征西行途中,干爹的部队遭遇敌人袭击,埋伏在路旁的敌人,突然从灌木丛蹿出来,枪口对准干爹,情急之中,我爹飞身挡在干爹身前。我爹就这样牺牲在长征路上。一路西行,征战,干爹别无选择,只能就近掩埋我爹。干爹摘下了我爹脖子上的那只长命锁,把它留在自己的行军箱里。就是这只,这是你家的传家宝。干爹抚摸着我胸前的长命锁,深情而悲伤。他的眼泪再次涌出,他说,平儿,我没能保护好你爹,他那么年轻。他就死在我的怀里,他在我怀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干爹说,平儿,你爹是奶奶家又一个为我而死去的人。我欠老程家三条人命啊!你爹是奶奶最后的亲人,他死了。这么好的人家,为了革命,都牺牲了。我奶奶晚年常自言自语:黑溪山那么大,二子那么熟悉,咋没逃了呢?我爹那么年轻,就死了。那么我呢,我问干爹。干爹说,你是我的儿子。长征胜利后,红军继续战斗。解放战争打到南方,干爹南下。那年我三岁,干爹路过武汉,连夜去看奶奶,奶奶问及她的三儿。干爹说,他在我身边,工作忙,没回来。干爹说,奶奶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爹的死,那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干爹不敢把我爹的死亡告诉她。奶奶问,他也娶媳妇了吧?干爹说娶了。奶奶问,他也该有娃了吧?干爹停顿了一下,笑着说,有,有哩。干爹说,那一刻,他想到了我,也就是在那一刻,他决定把我送到奶奶身边,让我给奶奶当孙儿的。他让我给奶奶做伴,让我延续老程家的香火。干爹连夜回到武汉,回到乱世里临时安顿下来的家。他从我母亲身边,抱起熟睡中的我,都没跟我母亲商量,让司机开车,把我送到七里坪……(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奶奶顺利接应到被匪军疯狂追赶的年轻人,既表现出奶奶的机智勇敢,又体现了计划的周密。B.“门外的脚步声洪水般逼近,继而远去”是文中的一处伏笔,与后文写二伯引走匪军相呼应。C.奶奶的儿子们一直深受革命思想影响,同时也为了给死去的亲人报仇,接连为革命事业牺牲。D.小说以“长跪大别山”为题,是为了表现干爹对曾经战斗过的大别山的深情回忆和无限眷恋。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处对领头的匪军的肖像描写生动形象,“蛤蟆精”的比喻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表现出对匪军的憎恶。B.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省略了冒号和引号,叙述者、读者和小说角色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感情流动更自然。C.小说情节时间跨度大,涉及到黄麻起义、长征、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但情节安排得当,脉络清晰。D.作为线索,长命锁从“我爹”脖子上到干爹的行军箱,又挂到“我”胸前,成为传家宝,巧妙勾连情节。8.文中画横线处的两处流泪,对塑造干爹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9.小说回忆与现实交织,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答谢民师书①苏轼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雄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所须惠力②法雨堂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注]①元符三年(100年),苏轼遇赦从海南北还,路过广州,时任广州推官的谢民师多次登门求教。②指惠力寺,位于谢民师家乡江西临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B.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C.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D.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往一处倾斜,形容一见如故或偶然的接触。文中指苏轼与谢民师一见如故。B.升堂,即登上厅堂,入门、入室、升堂喻指道德学问修养等由浅入深三重境界。文中是指贾谊的文章造诣很高。C.文忠,此指欧阳修的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者死后可被追加谥号。史上获此谥号的有多人。D.左右,指方位,如“左右种梧桐”;也指左右侍从,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文中是敬称,表示对谢民师的尊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的寒喧有客套,也有对谢民师热情相待的感动。对自身经历的叙述表露出苏轼感慨命运、不屑为官的情感。B.苏轼借赞扬谢民师的文章来表明自己的创作观,即为文应像行云流水一样收放自如,条理结构自然,姿态横生。C.苏轼认为,把握住事物的微妙之处,就像拴住风、捉住影子一样,真正做到了然于心乃至于口、于手非常困难。D.欧阳修认为文章就像金玉,自有客观评价,不会因个人好恶而改变价值。苏轼引用这句话体现出他谦虚的态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屈原作《离骚》,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4分)(2)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4分),14.扬雄为文的浅陋之处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春尽日白居易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无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①。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园林三两声。[注]①昌明:蜀茶之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送春”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诗人将“春尽日”营造成一个诗意节日。B.春日将尽,景色残败,暑气渐生,诗人独坐园中,感伤国事,思绪难平。C.领联一“无”一“有”对照鲜明,表现了诗人忧愁、孤独、苦闷的心情。D.“醉对”“渴尝”动词相对,“红”“绿”色彩相对,音律和谐,对仗工整。16.尾联运用对写法,主客移位,从对面落笔,借对方来写自己,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陆游《书愤》中回忆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是:“ , 。”(2)青年人如果能够积极面对各种错误和失败,不沉湎过去,如《归去来兮辞》中“ , ”所说那样,就能把握未来,成就自己。(3)“篱”是用竹条或木条等编成的栅栏,是田园乡野中常见的景物,以“篱”入诗的句子很多,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的科技发展使古老传说塑形于当代神话,让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古有嫦娥奔月,现在嫦娥号登陆月球;悟空有火眼金睛,今有悟空探测卫星;在今日中国,高铁贯穿南北西东,而古有列子御风而行……“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22颗北斗导航卫星……无不显示出中国“航天大国”的称誉已 。我辈亦当接力科技之炬,传“中国式浪漫”。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我们应该有高度的国家自信,应该有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更应该有深远和宏阔的科学视野和文化眼光。科技是火炬,只有传承下去,“中国式浪漫”才能得以延续。仰望星空,, 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有你,有我,中国永远浪漫。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日新月异 继往开来 实至名归 探索B.突飞猛进 薪火相传 实至名归 探求C.突飞猛进 继往开来 名副其实 探求D.日新月异 薪火相传 名副其实 探索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应该有高度的国家自信,应该有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更应该有深远的科学视野和宏阔的文化眼光。B.我们应该有高度的国家自信,应该有深远的科学视野和宏阔的文化眼光,更应该有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C.我们应该有高度的国家自信,应该有宏阔的科学视野和深远的文化眼光,更应该有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D.我们应该有高度的国家自信,应该有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更应该有宏阔的科学视野和深远的文化眼光。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整句。(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 ① ”的同时“飞入世界寻常百姓家”。 ②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借鉴的绚丽宏伟画卷。纵观人类历史,任何有重大影响力的文明,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必定是兼收并蓄的过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关乎文明之间的和平和谐, ③ 。让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生生不息、同放异彩,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断赋予其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B.使其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得以充分体现C.挖掘出其时代内涵和阐发出现代表达形式D.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会让其焕发生机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称赞勋章获得者,“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而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早早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学习、工作的“躺平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1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1.07一、现代文阅读(35分)1.C【解析】C项“对立又统一”错误,原文说的是“作家在描写人物时既要写出其主导性格特征,又要使之成为多方面性格特征的统一体”“既个性突出又有多方面性格特征的人物”可见,“其主导性格特征与其他性格特征”并不一定对立,主要是拥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2.A【解析】B项“共性越突出,就越具典型性,其艺术创作成就也就越高”错误,根据原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类范围越大”,越具典型性,也有艺术成就无关。C项“只有……才能”过于绝对,必要条件关系不成立,原文只说“作家要创造出典型人物,不仅要做到人物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还要写出其灵魂的深度,使其含有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等方面的厚重意蕴”,没说只有塑造出这样的典型人物,才能创作出名著。D项“我国当代作家不如前人”说法绝对化,根据原文“我们的文学作品却很少见到能给人们带来强烈心灵撞击和精神感召力的作品,也鲜见能够深刻反映时代精神、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可见,只是少见,并不能说明当代作家不如前人,只是创作手法有所不同,部分作家没有选择塑造典型人物的方式罢了。3.C【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典型人物”有“鲜活生动性”“概括性”“深刻性”的特点。A项强调的是诗歌注重抒情。B项说的是叙事、意境和情趣,与典型人物塑造无关。C项“把社会的必然特征熔铸在人物里面”可以论证典型人物的概括性。D项这里把欲望放在性格之上,显然不符合“典型人物”的观点。4.①材料一首先从东西方学者对人物塑造问题的重视谈起,引出典型人物这一术语,并引用不同学者的论述加以阐释;②接着概括出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和典型人物创造应有的追求,列举丰富事例进行论证。【解析】材料一第一段,先说中国学者对人物刻画的重视,再说德国黑格尔对人物创造的系统理论,东西两方面都重视人物塑造,从而引出第二段“典型人物”的术语,接着分别引用“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巴尔扎克”“恩格斯”等人的论述,阐释了“典型人物”的重要性及其含义。,接下来则论述“何谓‘典型人物’”,并列出“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与典型人物创造应有的追求”的三种特点“鲜活生动性”“概括性”“深刻性”,每一种特点后都以大量翔实的例子进行论证,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鲁迅笔下的阿Q”“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诃德”等,论据具体而典型,富有说服力。5.①典型人物具有鲜活生动性,既充分展现陈独秀的历史贡献和性格特点,也揭示他的缺陷,使人物更加真实立体;②典型人物具有深刻性,充分展现陈独秀的历史贡献,有利于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早期共产党人的探索历程,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价值;③体现出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把握,对复杂的生活矛盾和人物关系的深刻揭示,对富有时代气息、历史高度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深刻诠释。【解析】题干要求对《觉醒年代》中“陈独秀”这一人物的塑造手法进行分析,从编剧自己所说的话“充分展现了他的历史贡献和性格特点,对他的一些缺陷,如家长制作风、生活随便等也作了明显的揭示”可见,这个人物并不是只有正面的性格特点,而是多种性格相统一的,符合材料一“鲜活生动性”的特点,“这类既个性突出又有多方面性格特征的人物,会给予读者复杂的体味与感受,往往很难予以是非好坏之类的单一评价;这样的人物,因立体化与血肉感,也会显得更为真实可信”,从而达到让人物形象更真实立体的效果。,从“充分展现了他的历史贡献和性格特点”又可见,编剧把人物放在了历史社会背景中进行阐述,“写出其灵魂的深度,使其含有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等方面的厚重意蕴”,陈独秀的历史贡献与共产党的建立与道路的探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塑造好这个人物,也就反映出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独特意蕴,具有“深刻性”。编剧塑造出了一个典型人物形象,这符合材料二中“典型人物的塑造,不仅要求作家有反映生活和表现时代精神的愿望,还要求作家有深刻的思想,有对当代社会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有直面现实人生的勇气,有洞察现实、触摸社会发展深层脉搏的能力”“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把握,对复杂的生活矛盾和人物关系的深刻揭示,对富有时代气息、历史高度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深刻诠释”,展现了编剧正视责任与义务,不回避时代的矛盾与真相,反映历史社会现实的特点。6.B【解析】A项“又体现了计划的周密”不当,由“奶奶顺手摘下他的帽子”等可知,接应干爹没有预先计划。C项“一直深受革命思想影响”于文无据,“为了给死去的亲人报仇”说法片面,二伯是给干爹引走敌人时,并无报仇思想;爹在决定参加革命时,并无“为死去的亲人报仇”的陈述。D项“是为了表现干爹对曾经战斗过大别山的深情回忆和深刻眷恋”不当,对小说的主题概括片面化,“长跪大别山”侧重表现对大别山人民的感恩和愧疚等情感。7.D【解析】D项“作为线索,长命锁……”错误,长命锁不是线索,长命锁只在文章后半段出现,不能勾连前后情节,真正的线索是干爹的经历与讲述。,8.①第一处流泪体现出干爹对奶奶深明大义的感动,第二处流泪体现出干爹对未能保护好三儿的愧疚;②两处流泪体现出革命者重情重义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真实、饱满。【解析】第一处流泪,是因为干爹不忍心让奶奶剩下的唯一一个孩子也参加革命,而奶奶却毅然决定让爹跟随干爹干革命,干爹的泪是为奶奶深明大义,为了国家民族不惜送出三个孩儿而流。第二次流泪,是因为干爹说到我爹为了保护自己而牺牲,只留下长命锁时而流,“干爹怕他出意外,让他当干爹的警卫员。说是警卫员,其实是干爹在保护他”“他说,平儿,我没能保护好你爹,他那么年轻。他就死在我的怀里,他在我怀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可见,他为自己没能保护好爹而感到愧疚。流泪是神态描写,干爹两次流泪,可见他不仅是一位意志坚定的革命者,更是一位重情重义的汉子,这让他的形象更真实。9.①既能写出奶奶一家人为革命所做贡献,又体现出干爹对奶奶一家的愧疚和崇敬之情,使主题意蕴更丰富深刻。②回忆与现实交织,调节了叙事节奏,使情节更加饱满。③可以从不同角度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④历史和现实灵活切换,形成了时空交错的艺术效果,增强了感染力。,【解析】“回忆”的内容主要是干爹讲述奶奶一家三兄弟为了革命而先后献出自己生命,既写出了那个特殊年代老百姓们支持革命作出的贡献,也通过讲述时的流泪体现干爹对奶奶一家的愧疚和崇敬,为了弥补奶奶,而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奶奶做孙子,让文章主题更丰富,更深刻。“现实”是干爹暂停讲述时对“我”所作的解释,第一次揭露自己的身份,第二次表达对奶奶第三个孩子也死在革命路上的愧疚和揭露“我”的身份,这些现实的插入让文章叙事有张有弛,情节更加丰富饱满。回忆与现实交织,能够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塑造人物形象,如特殊年代奶奶义无反顾地让儿子参加革命,三个儿子相继牺牲的深明大义;大伯、二伯和爹为革命不惜牺牲生命的勇敢无畏,干爹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为了弥补奶奶,不惜送出自己孩子的重情重义等,让人物形象更立体。这种回忆与现实交错的写法,又让文章多了勾连过去与未来的魅力,让人感到革命精神的传承,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0.D【解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都是形容“我”特点,其中“学迂”和“材下”结构一致,二者合在一起构成并列结构,中间不可断开,同时“受性刚简”“学迂材下”都是“坐废累年”的原因,排除AB。“缙绅”是“齿”的宾语,“自北海还”的主语是前面的“某”,也就是“我”,所以“缙绅”后断开,排除C。,11.B【解析】B项“入门、入室、升堂喻指道德学问修养等由浅入深的三重境界”错误,入门、升堂、入室,道德学问修养由浅入深的三种境界。升堂,喻学问已达相当的深度。升堂有余,就是已达到“入室”的极深造诣阶段。12.A【解析】A项“不屑为官的情感”错误。第一段“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意思是“因而遭贬多年,不敢再自居于达官贵人的行列”,这是作者的自嘲,并非不屑为官。13.(1)屈原作《离骚经》,是变风、变雅的发展,虽与日月竞放光彩也是应该的。(2)加之船上地点狭窄不好写,故未能照你的嘱咐办理。然而我正好要经过临江,当往游惠力寺。【解析】(1)得分点:“盖……者”,判断句,是;“再变”,风雅中一些抒写忧怨之情的诗,汉人称为“变风”、“变雅”;“虽”,即使;“可”,应该。(2得分点:“局迫”,狭窄;“如”,按照;“然”,然而;“方”,正好;“焉”,代词,惠力寺。14.(1)故作艰深;(2)雕琢字句,忽略内容。【解析】首先要到文中找到作者评价扬雄的文字,然后根据这些评价概括其浅陋之处。如“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意思是“扬雄好用艰深的语言,掩饰本来是很浅近的道理,如果直说出来,是人人都懂得的”,由此可知,他是故作艰深;,如“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意思是“他一生讲求雕琢字句,《太玄》、《法言》和赋相比较只是在音节上略有改变,便称为经,可以吗”,可见他只重雕琢字句,而忽略了内容。【参考译文】苏轼启:近来分别后,多次承蒙你写信问候我,详知你日常生活很好,深感安慰。我生性刚直、待人不周到,所学不合时宜、能力见识低下,因而遭贬多年,不敢再自居于达官贵人的行列。自从渡海北还,见到平生的亲戚故旧,不知为什么都象隔世人那样生疏,何况与你没有一天的交往,而怎么敢希求彼此结为朋友呢?几次蒙你亲来我处,交谈间情意亲切如同旧友一样,欣幸已极使人出乎意料,这简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你给我看的信和诗赋杂文,我阅读得很熟了。大致都象行动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本来没有固定的形式,常常是应该流动时就流动,不能不停止时就停止,文章条理自如,姿态多变而不受拘束。孔子说:“语言缺乏文采即使能流传也不能流传很远。”又说:“文辞以能表达出意思即可。”那么文辞仅仅在于表达出意思,就似乎不需讲究文采了,完全不是这样。要探求事物的微妙所在,就象拴住风捉住影那样困难,能使所写的事物在心里彻底明白,大概在千万人中未必能找到一个,更何况在口说时和手写时也能表达得很明白呢!做到这样才可说是文辞能表达出意思。既然文辞能将自己意思清楚地加以表达,那也一定是富于文采的。,扬雄好用艰深的语言,掩饰本来是很浅近的道理,如果直说出来,是人人都懂得的。这种作文方法正如他所说的是雕虫篆刻(只注意雕琢字句),他的《太玄》、《法言》都属于这一类。杨雄唯独后悔作赋,是为什么呢?他一生讲求雕琢字句,《太玄》、《法言》和赋相比较只是在音节上略有改变,便称为经,可以吗?屈原作《离骚经》,是变风、变雅的发展,虽与日月竞放光彩也是应该的,难道可以因其文体与赋相近似而说它是雕虫小技吗?如果贾谊能见到孔子,他的学行可以超过“升堂”而达到“入室”的境地:扬雄竟然因贾谊作过赋便鄙视他,甚至把他同司马相如一样看待。扬雄见识浅陋象这类的例子很多,这一点只可与明白事理的人谈谈,很难同一般人讲清楚的,这里因论述文章偶然说到这个问题。欧阳修说,好的文章如纯金美玉,市上价钱是有规定的,不是人们靠口说就能定出它的贵贱。我的话很拉杂,对你哪能有益处,非常惭愧恐惧。你要我为惠力寺法雨堂写“法雨”两字,我本不善于写大字,勉强写毕竟写不好,加之船上地点狭窄不好写,故未能照你的嘱咐办理。然而我正好要经过临江,当往游惠力寺。或许惠力寺的僧人想让我写点什么。一定写上几句题留院中,以安慰你思亲的心意。今天到达峡山寺,稍作停留就离去。彼此相距越来越远,千万希望你随时爱护自己的身体。15.B【解析】B项“感伤国事”错,结合“感时”指感伤时令。,16.(1)尾联运用对写法,不直写诗人对春归去感伤,反而从春落笔,设想春派遣黄莺清啼数声,劝慰自己安居保重;(2)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不舍,使抒情更加委婉含蓄、韵味悠长。【解析】尾联“归似遣莺留语,好住园林三两声”是意思是,芬芳散去、春景残败,只有黄莺在园林中清啼三两声,似乎用叫声表达对春的留恋。这是典型的对写手法,表面上从黄莺啼叫落笔,写的是黄莺的留恋,实际上借助黄莺感叹春日将近,暑气初生,时节变迁,真正的用意在于表达诗人对春的留恋。这种写法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使诗意表达的更加婉转、含蓄。17.(1)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2)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3)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解析】注意以下字的书写:洲、渡、已、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D【解析】第一组,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突飞猛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依据语法结构,“突飞猛进”不能做定语,所以应选“日新月异”。第二组,薪火相传: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依据后文“古有……现有……”可知,强调的是“技艺代代相传”,所以选“薪火相传”。,第三组,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此句陈述对象是“声誉”,所以选“名副其实”。第四组,探索:多方寻求答案。探求:探索寻求。此句接的是“未知”,强调“寻找答案”,所以选“探索”。19.C【解析】原句:语序不当,应先说“有深远和宏阔的科学视野和文化眼光”,再进一步说“有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使二者呈现一个递进关系;搭配不当,“深远和宏阔的科学视野和文化眼光”不搭,应改成“宏阔的科学视野和深远的文化眼光”。A项语序不当,应先说“有深远和宏阔的科学视野和文化眼光”,再进一步说“有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使二者呈现一个递进关系;搭配不当,“深远的科学视野和宏阔的文化眼光”不搭,应改成“宏阔的科学视野和深远的文化眼光”。B项搭配不当,“深远的科学视野和宏阔的文化眼光”不搭,应改成“宏阔的科学视野和深远的文化眼光”。D项语序不当,应先说“有宏阔的科学视野和深远的文化眼光”,再进一步说“有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使二者呈现一个递进关系。20.古有嫦娥奔月,今有嫦娥号登陆月球;古有悟空火眼金睛,今有悟空探测卫星;古有列子御风而行,今有高铁贯穿南北西东……。,【解析】整个语段为三组比较散的句子,要想改成整句,首先,每一组应呈现出“古有……今有……”的句式特点,由古及今,合乎语言的表达习惯;其次,以第一组为标准,每一组的结构是主谓式,所以第二组应改为“古有悟空火眼金睛,今有悟空探测卫星”,第三组应改为“古有列子御风而行,今有高铁贯穿南北西东”。参考答案:古有嫦娥奔月,今有嫦娥号登陆月球;古有悟空火眼金睛,今有悟空探测卫星;古有列子御风而行,今有高铁贯穿南北西东……。21.A【解析】从语句连贯的角度来看,前面说“要加强……”,后面说“使……推进”,而且中间都是逗号,这说明这些句子是围绕一个共同话题来谈,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D将话题转换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与上下文不连贯,排除D。前面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挖掘”出的是“新的时代内涵”,而且如果还使用“使……”这一句式,与后面“使……”的句式重复,所以排除BC。22.(1)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3)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解析】第一处,前面说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后面应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再由后面“的同时‘飞入世界寻常百姓家’”可知,前面应该先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后面才能飞入世界寻常百姓家,拟写的时候可以仿照“飞入世界寻常百姓家”的句式。,第二处,此句处于第二段开头,开头句往往是总领句,结合后面“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借鉴的绚丽宏伟画卷”可知,前面应有“交流”“借鉴”,语境已经提到借鉴——“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考生再仿照这个句式进行拟写即可。第三处,由前面“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关乎文明之间的和平和谐……”可知,此处应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目的,再结合后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可知,此处应是说“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四、写作(60分)23.略【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分为两层,一是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称赞勋章获得者的话,理解“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看得出来,就要永葆为民初心;站得出来,就要牢记使命担当;豁得出来,就要锤炼奉献精神。“看得出来”“站得出来”“豁得出来”,三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和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二是现实生活中的部分“躺平者”的思想,他们缺少理想和斗志,对待学习和工作消极懈怠。材料在对比中彰显写作的主题,鼓励青年人树立理想信念,以“七一勋章”获得者为标杆,学习他们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使之内化为精神操守,外化为行动力量,激发豪情斗志,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高扬理想风帆,持续不懈奋斗,奏响新时代奋斗者的英雄之歌。,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