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政治
>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政治下学期二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政治下学期二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8
2
/18
剩余1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河东区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思想政治本试卷分第I誊(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注意事项: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又崭新的大地上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此过程中()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实现共同富裕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卓越实践和成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此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卓越实践和成就,故①④入选。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②不选。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③不选。故本题选B。2.“十三五”以来,我国累计新增臧税降费超过8.6万亿元,广大市场主体享受到政策红利。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的积极意义是()①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公平竞争②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③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④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根基\n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减税降费政策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保障公平竞争没必然联系,①与材料无关。②④: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使广大市场主体享受到政策红利,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根基,②④符合题意。③:减税降费政策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无必然联系,③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D。3.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持和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此应()①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②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消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③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④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完善完全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力行简政之道,坚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监管,持续优化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①③符合题意。②:由于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政府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干预经济的运行,因此取消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说法错误,②说法错误。④: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价格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2022年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对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汇总,逐条认真研究,本着能采纳尽量采纳的原则,对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这表明()\nA.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参政议政B.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行使提案权C.国务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D.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答案】D【解析】【详解】D: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表明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D符合题意。A: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A错误。B:提案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政协委员向政协提交提案是一种职责,一般不称之为提案权,B错误。C:国务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C错误。故本题选D。5.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基层民主创新十分活跃。这些接地气、聚人气的民主实践()①是完善基层治理模式的制度保障②增强了基层群众民主意识和能力③彰显了中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④是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生动写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材料中的民主实践有助于完善基层治理模式,但不是制度保障,故①不选。②③:材料指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这表明中国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故②③正确。④: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群众间接管理国家事务,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6.如今网红经济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网红经济也遇了“成长的烦恼”:夸大宣传、过度营销、知假售假、偷逃税款等行为污染了行业生态和风气。不断培厚网红经济健康发展的土壤,需要()①科学立法,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②严格执法,政府合理配置权力与责任\n③公正司法,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④全民守法,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④:网红经济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网红经济也遇了“成长的烦恼”。培厚网红经济健康发展的土壤,需要科学立法,依法规范网红经济的发展,同时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营造全民守法的社会氛围,①④符合题意。②:政府合理配置权力与责任与网红经济健康发展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②与题意不符。③:监察机关不同于司法机关,不能公正司法,③错误。故本题选C。7.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中国古人根据对自然物候的朴素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由此,我们体验到的四季才是更有内涵的四季,我们感受到的天地才是有灵性的天地。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①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②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③体现了人为事物联系的客观性④是来源于实践和思维的理性认识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古人根据对自然物候的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法和二十四节气,把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人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表明二十四节气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目的性,①②符合题意。③: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性,而不是体现了人为事物联系的客观性,而且,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是四季更替这一自在事物的联系,③排除。④:历法和二十四节气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不能说来源于思维,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8.下列选项中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n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见微知著,一叶知秋C.亡羊补牢,时未晚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答案】C【解析】【详解】“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即便奔跑也没有用”意思是不能继续奔跑在错误的道路上。强调要及时纠正错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的是量的积累,A不符合题意。B:“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强调了联系的观点,B不符合题意。C:“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意思是要及时纠正错误,防止继续错下去,强调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C符合题意。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强调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对方转化,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9.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备案博物馆有5788家,居世界前列;90%以上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已超过10亿人次,博物馆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这表明()A.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B.文化服务社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C.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答案】B【解析】【详解】B: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已超过10亿人次,博物馆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这表明文化服务社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故B入选。\nA:材料并未涉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故A不选。C: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C说法正确但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材料并未涉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故D不选。故本题选B。2022年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欢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并发表致辞。回答下列小题。10.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应该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各国唯有团结合作,一起向未来,才能有效加以应对。对此,各国应()A.把维护共同利益作为开展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团结一致消除差异,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C.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宗旨D.顺应时代潮流,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习近平主席强调,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因此,我国应()A.支持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的作用B.发挥在联合国的主导性作用,完善平等开放的全球治理体系C.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赞同联合国各项决定D.尊重联合国权威地位,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答案】10.D11.D【解析】【10题详解】A: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A说法错误。B:当今世界主权国家分为资本主义的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国家,本质上有根本区别,“消除差异”说法错误,故B不选。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不是世界各国的,故C不选。D:材料指出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所以各国应顺应时代潮流,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D正确。故本题选D。【11题详解】A: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是欧盟,故A不选。B:我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发挥我国的“主导性”作用,B说法错误。\nC:“赞同联合国各项决定”中各项说法错误,应该赞同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宗旨的决定,故C不选。D:材料中指出我国践行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为此,我国应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故D正确。故本题选D。12.著名画家李某为企业家张某画了一幅画,用于个人收藏,张某以6万元酬谢。后张某的企业未经李某许可,将该画作印在本企业产品的外包装上,李某发现后要求该企业停止侵权。张某称:该画是自己合法购买,当然可以使用。对以上争议认识正确的是()①张某同时具有该画的所有权和著作权②张某只有该画的所有权而无该画的著作权③张某对该画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④将该画印在企业产品的外包装上属于张某的用益物权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②③:著名画家李某为企业家张某画了一幅画,用于个人收藏,张某以6万元酬谢,这表明张某只有该画的所有权而无该画的著作权,张某对该画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故①不选,②③入选。④:用益物权,是指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而该画属于张某所有,因此,将该画印在企业产品的外包装上并不是张某的用益物权,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13.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2021年3月1日;被告人徐某某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这是全国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2021年1月4日,在庾某娴诉黄某辉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案中,人民法院首次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的高空抛物侵权规则,判决高空抛物者承担赔偿责任。两起案件的审理()A.都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B.都具有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C.都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D.都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B:2021\n年3月1日;被告人徐某某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这是全国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这属于刑事诉讼。2021年1月4日,在庾某娴诉黄某辉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案中,人民法院首次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的高空抛物侵权规则,判决高空抛物者承担赔偿责任。这属于民事诉讼。两起案件的审理都体现了诉讼的特点:具有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故B说法正确。A:高空抛物一般情况是不适用于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如果要适用于这个原则,一般都是属于建筑物上悬挂的或者搁置物坠落,而不是人为的进行抛物。故A说法错误。D: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般举证规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在民事官司中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第一个案件是刑事案件,由检察院负责举证。故D说法错误。C:民事诉讼适用于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材料中既有民事诉讼,也有刑事诉讼,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4.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对以下语句的认识,正确的是()①金属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吗?——违反同一律,出现“两不可”的错误②我坚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话”——违反矛盾律,出现“自相矛盾”的错误③本案所有证据都是可信的,本案有些证据不可信.——违反排中律,出现“偷换概念”的错误④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不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违反矛盾律,不能同真,必有一假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违反同一律,会出现“偷换概念”的错误,而不是“两不可”的错误,①错误。②:矛盾律要求思维保持前后一致。我坚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话”——出现了前后不一致情况,违反矛盾律,出现“自相矛盾”的错误,②正确。③:本案所有证据都是可信的,本案有些证据不可信。——出现“自相矛盾”的错误,违犯了矛盾律而不是排中律,且违反排中律会出现“两不可”的错误,不是出现“偷换概念”的错误,③错误。④: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不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前后不一致,违反矛盾律,出现“自相矛盾”的错误,不能同真,必有一假,④正确。故本题选C。15.在学习《逻辑与思维》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时,同学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正确的是()甲同学:“共青团员”与“大学生”是全同关系;“中学生”与“球迷”是交叉关系乙同学:“重工业”与“工业”是种属关系;“动物”与“羊”是属种关系丙同学:“《红楼梦》作者”与“曹雪芹”是全同关系;“生物”与“动物”是种属关系丁同学:“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是属种关系;“教师”与“劳动模范”是交叉关系\nA.甲和乙B.乙和丙C.乙和丁D.丙和丁【答案】C【解析】【详解】甲:“大学生”中有些是“共青团员学生”,而有些共青团员不是大学生,“大学生”和“共青团员学生”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全同关系,故甲错误。乙: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重工业”属于“工业”,是种属关系;“羊”属于“动物”,“动物”与“羊”是属种关系,故乙正确。丙: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的关系,前80回“《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整理者是程伟元和高鹗,因此“《红楼梦》作者”与“曹雪芹”不是全同关系;“生物”与“动物”是属种关系,故丙错误。丁:“等边三角形”属于“三角形”,“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是属种关系;有的“教师”是“劳动模范”,“劳动模范”中有“教师”,是交叉关系,故丁正确。故本题选C。第Ⅱ卷注意事项:本卷共5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深刻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顶”马克思主义的“天”,“立”中国国情的“地”,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抬引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弘的史诗。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答案】①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考点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n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展开,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回答本题可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角度展开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可联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实践;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得分点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得分点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材料一材料意义大力推进中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1(请勿在此处回答)2(请勿在此处回答)\n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3(请勿在此处回答)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4(请勿在此处回答)(1)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表格中材料的意义。材料二我国各地农村发展不平衡,情况千差万别,因而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因村制宜,不千村一面,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乡村建设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在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2)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材料二蕴含的哲学道理。【答案】(1)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共享发展要求,实现共同富裕。(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此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因村制宜,不千村一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乡村建设必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因此乡村建设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④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因此乡村建设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考点考查:《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n本题要求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表格中材料的意义。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大力推进中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可联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信息②: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可联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信息③: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可联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效信息④: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可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共享发展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推进中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得分点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得分点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得分点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共享发展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材料二蕴含的哲学道理。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因村制宜,不千村一面→可联系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信息②: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可联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有效信息③: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可联系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n有效信息④:乡村建设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在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可联系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因村制宜,不千村一面。得分点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得分点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得分点④: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乡村建设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在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2.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n民主与国家治理紧密相关,中国民主的高质量,促进了国家治理的高效能。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的民主,充分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我国持续推进依规治党,持续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中国的民主,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使得党、国家和人民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体,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团结干事的强大合力,促进了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民主的高质量如何促进国家治理的高效能。【答案】①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②依规治党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持续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中国民主的高质量,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民主的高质量,促进了国家治理的高效能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民主的高质量如何促进国家治理的高效能。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限定较宽。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的民主,充分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可从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角度加以分析;有效信息②:我国持续推进依规治党,持续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从全面从严治党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角度加以分析;有效信息③:持续推进依法治国→可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加以分析;有效信息④:中国的民主,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使得党、国家和人民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体,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团结干事的强大合力——可从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角度加以分析。\n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分点②:依规治党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依规治党。得分点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持续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国。得分点④:中国民主的高质量,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中国的民主,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光明日报隆重推出十集系列短片《思想伟力,实践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系列短片的制作,旨在探索一条以身边故事阐释科学真理,以成就变迁印证思想力的理论宣传大众化、通俗化路径,让真理“飞入寻常百姓家”,植根民众心灵间。短片以真实鲜活的基层实践为素材,用“小切口”透视“大主题”,用“小故事”折射“大逻辑”,展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新气象,充分彰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系列短片制作经验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答案】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们、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n【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思想伟力,实践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系列短片。考点考查:优秀文化的作用、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围绕《思想伟力,实践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系列短片展开,需要调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题型为措施类主观题,回答本题可从优秀文化的作用、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等角度展开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让真理“飞入寻常百姓家”,植根民众心灵间→可联系优秀文化的作用。有效信息②:短片以真实鲜活的基层实践为素材,用“小切口”透视“大主题”,用“小故事”折射“大逻辑”→可联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效信息③:充分彰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可联系坚定文化自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优秀文化的作用+引领风尚、教育人们、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得分点②: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得分点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得分点④: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节选)\n审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保障民生工程顺利进行,促进邻里团结和睦。审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审理高铁霸铺案,判决曝光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无需担责。对长期霸占已售房屋、耍横抗拒执行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搬迁措施,决不让“赖而不决”大行其道。通过一系列司法判决,鼓励崇尚英模、邻里相助、助人为乐、舆论监督,决不向耍横霸道者让步,决不迁就纵容恶习陋俗,让广大群众知道法治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法院如何通过司法断案弘扬真善美。(2)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恶习陋俗,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运用所学的知识,就如何治理恶习陋俗,提出两条建议。【答案】(1)①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②人民法院在司法断案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③人民法院通过司法断案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④人民法院通过司法断案维护公序良俗,维护社会公共利益。(2)①加强立法,为治理恶习陋俗提供法律依据。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解析】【分析】背景素材: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考点考查:《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法院如何通过司法断案弘扬真善美。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审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保障民生工程顺利进行,审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审理高铁霸铺案,判决曝光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无需担责。对长期霸占已售房屋、耍横抗拒执行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搬迁措施,决不让“赖而不决”大行其道→可联系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有效信息②:鼓励崇尚英模、邻里相助、助人为乐→可联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有效信息③:决不向耍横霸道者让步,决不迁就纵容恶习陋俗→可联系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n有效信息④:让广大群众知道法治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可联系维护公序良俗,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审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保障民生工程顺利进行,审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审理高铁霸铺案,判决曝光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无需担责。对长期霸占已售房屋、耍横抗拒执行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搬迁措施,决不让“赖而不决”大行其道。得分点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鼓励崇尚英模、邻里相助、助人为乐。得分点③: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决不向耍横霸道者让步,决不迁就纵容恶习陋俗。得分点④:维护公序良俗,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让广大群众知道法治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恶习陋俗,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运用所学的知识,本题要求就如何治理恶习陋俗,提出两条建议。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2.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二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二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一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一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政治下学期一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英语下学期一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数学下学期二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试卷(Word版附答案)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6-05 18:17:42
页数:18
价格:¥3
大小:140.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